1试用图从短期边际成本曲线推导长期边际成本曲线
- 格式:doc
- 大小:42.00 KB
- 文档页数:1
一、名词解释(6分/30分)1.边际报酬递减规律2.纳什均衡3.政府购买乘数二、简答题(15分/45分)1.画图分析说明: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是平均可变成本曲线的最低点以上的边际成本。
2.在哈罗德—多马模型中,如果实际增长率与有保证的增加率不相等,分析会出现什么情况?三、计算题(15分)假设在一个只有家庭和企业的二部门经济中,消费函数c=50+0.8y,投资函数i=150-400r,名义货币供给量M=150,货币需求方程L=0.2y-100r(单位都是亿美元)。
设价格水平P=1。
1)求IS和LM方程2)求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利率和收入。
四、论述题(30分/60分)1.论述完全竞争的市场机制符合帕累托最优状态。
一.名词解释(5分/15分)1.边际报酬递减规律2.资本的边际效率3.投资乘数二、简答和计算题(12分/36分)1.简述垄断厂商的短期均衡条件并画图说明短期均衡情况下垄断厂商获得利润的情况。
2.根据新古典增长理论,画图并分析储蓄率增加对经济稳态的影响。
3.假设一个只有家庭和企业的二部门经济中,消费c=150+0.8y,投资i=100-6r,货币供给m=150,货币需求L=0.2y-4r(单位都是亿美元)。
1)求IS和LM曲线2)求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的利率、收入、消费和投资。
三、论述题(24分)画图分析吉芬商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以及在此基础上推导出的吉芬商品的需求曲线一、名词解释(5分/30分)1.需求函数2.消费者均衡3.生产者剩余4.资本的边际效率5.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6.内在稳定器二、简答题(10分/40分)1.简述完全竞争条件下厂商的最优生产要素组合条件2.简述完全竞争市场的条件3.简析在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中,储蓄率的变动对经济的影响4.简述中央银行的主要货币政策工具三、计算题(10分/40分)1.已知某一时期内某商品的需求函数为Q=60-2P,供给函数Q=-40+8P,求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第五章 成 本1.下面表是一张关于短期生产函数Q ),(K L f 的产量表:(2)根据(1)在一张坐标图上做出TP L ,在另一张坐标图上作出AP L 曲线和MP L 曲线。
(3)根据(1),并假定劳动的价格w=200,完成下面的短期成本表。
短期生产的成本表(4)根据上表,在一张坐标图上做出TVC 曲线,在另一张坐标图上作出AVC 曲线和MC 曲线。
(5)根据(2)(4),说明短期生产曲线和短期成本曲线之间的关系。
解答:(2)如图所示:(3) 短期生产的成本表(4)如图所示:(5)从图形可以看出,当边际产量高于平均产量时,平均产量上升,此时边际成本和平均成本下降。
当边际产量低于平均产量时,平均产量下降,此时边际成本和平均成本上升。
当边际产量上升时,边际成本下降,总产量上升,总可变成本以递减速率上升。
当边际产量等于平均产量时,边际成本等于平均成本,此时平均产量最大而平均可变成本最小。
2.下面是一张某厂商的LAC 曲线和LMC 曲线图。
分别在Q 1和Q 2的产量上画出代表最优生产规模的SAC解答:如图所示,SAC曲线为LAC曲线的内包络线,所以既定产量下SAC在LAC的内侧而且与其相切。
短期MC曲线与长期边际成本曲线必然相交,在相应产量与SMC相交的曲线即为LMC。
3.假定某企业的短期成本函数是TC=Q3-10Q2+17Q+66,求:(1)指出该成本函数中的可变成本部分和固定成本部分;(2)写出下列函数:TVC(Q)、AC(Q)、AVC(Q)、AFC(Q)、MC(Q)。
解:(1)已知TC=Q3-10Q2+17Q+66TVC=Q3-10Q2+17Q TFC=66(2)AC=TC/Q=Q2-10Q +17+(66/Q)AVC=(TVC/Q)=Q2-10Q+17AFC=(TFC/Q)=(66/Q) MC=TC′=TVC′=3Q2-20Q+174. 已知某企业的短期总成本函数是STC=0.04Q3-0.8Q2+10Q+5,求最小的平均可变成本值。
微观经济学习题名词解释1、边际效用: 边际效用指在一定时间内消费者增加一个单位商品或服务所带来的新增效用,即总效用的增量。
也就是说,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物品消费量的增加,他从该物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满足程度称为边际效用2、边际成本: 增加一单位的产量随即而产生的成本增加量即称为边际成本。
3、边际收益: 边际收益(Marginal Revenue)是指增加一单位产品的销售所增加的收益,即最后一单位产品的售出所取得的收益。
它可以是正值或负值。
4、需求弹性: 需求弹性指在一定时期内商品需求量的相对变动对于该商品价格的相对变动的反应程度。
5、需求的收入弹性: 需求的收入弹性,通常简称为收入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消费者对某种商品需求量的变动对于消费者收入量变动的反应程度,用弹性系数加以衡量。
6、需求的交叉弹性:需求的交叉弹性(cross elasticity of demand)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一种产品的需求对其替代品或互补品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的衡量。
7、低档品:指当人们实际收入增加时,反而减少对其消费需求量,以较高档次商品将其替代的那一类商品。
与正常商品相对而言,因不同人而异,因同一人的不同时期而异。
8、正常品:需求量随消费者的实际收入上升而增加的商品称为正常商品。
所谓正常商品就是在其他因素不改变的情况下,如果当消费者收入增加时,消费者想更多的购买一种物品,那么这种商品被称为正常商品。
如蔬菜,水果等。
9、必需品:10、高档品11、收入效应:收入效应指由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实际收入水平变动,进而由实际收入水平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
它表示消费者的效用水平发生变化。
12、替代效应:替代效应是在商品的相对价格发生变化,而消费者的实际收入不变情况下商品需求量的变化。
13、消费者剩余: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消费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与这些商品的实际市场价格之间的差额。
1基数效用者是求如何推导需求曲线的?(1)基数效用论者认为,商品得需求价格取决于商品得边际效用.某一单位得某种商品的边际效用越小,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就越低.由于边际效用递减规律,随着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为购买这种商品所愿意支付得最高价格即需求价格就会越来越低.将每一消费量及其相对价格在图上绘出来,就得到了消费曲线.且因为商品需求量与商品价格成反方向变动,消费曲线是右下方倾斜的.(2)在只考虑一种商品的前提下,消费者实现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MU/P=。
由此均衡条件出发,可以计算出需求价格,并推导与理解(1)中的消费者的向右下方倾斜的需求曲线。
2用图说明序数效用论者对消费者均衡条件的分析,以及在此基础上对需求曲线的推导。
解:消费者均衡条件:可达到的最高无差异曲线预算线相切,MRS12=P1/P2需求曲线推导:从图上看出,在每一个均衡点上,都存在着价格与需求量之间一一对应关系,分别绘在图上,就是需求曲线X1=f(P1)3用图分析正常物品、低档物品和吉芬物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并进一步说明这三类物品的需求曲线的特征。
解:(1)当一种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化时所引起的该商品需求量的变化可以分解为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替代效应是指仅考虑商品相对价格变化所导致的该商品需求量的变化。
收入效用则考虑实际收入水平(即效用水平)变化导致的该商品需求量的变化。
(2)分析正常品,抵挡品,吉分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需要运用补偿预算线。
以正常品为例加以说明。
初始的消费者效用最的化的均衡点为a点。
价格1P下降以后的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为b点,即1P下降的总效应为1211XX,且为增加量,故总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化。
与原有的无差异曲线相切的补偿预算线FG,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为c点,预算线AB.FG分别相切的a、c两点,表示替代效应,且替代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的变化;由代表不同的效用水平的无差异曲线1U和2U分别与两条代表相同价格的预算线FG.BA相切的c、b两点,表示收入效应,且收入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的变化。
长期成本曲线◆本节将分析厂商的长期成本。
◆在长期内,厂商可以根据产量的要求调整全部的生产要素投入量,甚至进入或退出一个行业,因此,厂商所有的成本都是可变的。
厂商的长期成本可以区分为长期总成本、长期平均成本和长期边际成本。
它们的英文缩写依次为LTC、LAC和LMC。
◆为了区分短期成本和长期成本,在短期总成本、短期平均成本和短期边际成本前都加上“S”,如短期总成本表示为STC等。
◆1、长期总成本函数、长期平均成本函数和长期边际成本函数◆从长期来看,厂商总是可以在每一个产量水平通过调成全部要素的投入量选择最优的生产规模进行生产。
◆长期总成本LTC:厂商在长期中在每一个产量水平上通过选择最优的生产规模所能达到的最低总成本。
◆长期总成本函数:LTC=LTC(Q)。
◆长期平均成本LAC:厂商在长期内按产量平均计算的最低总成本。
◆长期平均成本函数:LAC=LTC(Q)/Q。
◆长期边际成本LMC:厂商在长期内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引起的最低总成本的增量。
◆长期边际成本函数:LMC(Q)=∆LTC(Q)∆Q◆或LMC(Q)=lim∆Q→0∆LTC(Q)∆Q=dLTC(Q)d∆Q◆2、长期总成本曲线的分析◆根据长期总成本函数,由短期总成本曲线可以推导出长期总成本曲线。
图42-1最优生产规模的选择和长期总成本曲线◆长期总成本曲线是无数条短期总成本曲线的包络线。
◆长期总成本LTC曲线是从原点出发向右上方倾斜的。
◆3、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分析◆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也可以根据短期平均成本曲线推导求得。
图42-2最优生产规模的选择LAC曲线呈现出U形。
图42-3长期平均成本曲线◆4、长期边际成本曲线分析◆长期边际成本曲线也可以由短期边际成本曲线推导得到。
但是,长期边际成本曲线不是短期边际成本曲线的包络线。
图42-4长期边际成本曲线。
任保平《微观经济学》第八章生产成本与生产者行为课后习题详解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1.试用图说明短期成本曲线相互之间的关系。
答:图8-10是一幅短期成本曲线的综合图,由该图可分析得到关于短期成本曲线相互关系的主要内容。
(1)TC曲线、TVC曲线和MC曲线由于d d=d dTC TVCMCQ Q=,所以,MC曲线的U形特征便决定了TC曲线和TVC曲线的斜率和形状,且TC曲线和TVC曲线的斜率是相等的。
在图8-10中,在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作用下,当MC曲线逐渐由下降变为上升时,相应地,TC曲线和TVC曲线的斜率也由递减变为递增。
(2)AC曲线和MC曲线U形的AC曲线与U形的MC曲线相交于AC曲线的最低点D。
在AC曲线的下降阶段,即在D点以前,MC曲线在AC曲线的下方;在AC曲线的上升阶段,即在D点以后,MC曲线在AC曲线的上方。
边际成本MC要比平均成本AC敏感得多,因此不管是减少还是增加,MC曲线的变动都快于AC曲线的变动。
(3)AVC曲线和MC曲线U形的AVC曲线与U形的MC曲线相交于AVC曲线的最低点F。
在AVC曲线的下降阶段,即在F点以前,MC曲线在AVC曲线之下;在AVC曲线的上升阶段,即在F点以后,MC曲线在AVC曲线之上。
而且,不管是下降还是上升,MC曲线的变动都快于AVC曲线的变动。
AC曲线和MC曲线的交点D(AC曲线的最低点)与AVC曲线和MC曲线的交点F (AVC曲线的最低点)相比可以发现,前者的出现慢于后者,并且前者的位置高于后者。
这是因为:在平均总成本中不仅包括平均可变成本,还包括平均不变成本,由于平均不变成本是递减的,所以使得AC曲线的最低点D的出现既慢于、又高于AVC曲线的最低点F。
第五章 成 本1.下面表是一张关于短期生产函数Q ),(K L f 的产量表:L 1 2 3 4 5 6 7 TP L 103070100120130135AP L MP L(1)在表中填空。
(2)根据(1)在一张坐标图上做出TP L ,在另一张坐标图上作出AP L 曲线和MP L 曲线。
(3)根据(1),并假定劳动的价格w=200,完成下面的短期成本表。
短期生产的成本表L Q TVC= wLAVC=LAP w MC=LMP w1 102 303 704 1005 1206 130 7135(4)根据上表,在一张坐标图上做出TVC 曲线,在另一张坐标图上作出AVC 曲线和MC 曲线。
(5)根据(2)(4),说明短期生产曲线和短期成本曲线之间的关系。
解答: (1)L 1 2 3 4 5 6 7 TP L 10 30 70100 120 130 135 AP L 10 15 3123 25 24 2132 1972 MP L102040302010 5(2)如图所示:TP204060801001201401234567TP510152025303540451234567APL MPL(3) 短期生产的成本表L Q TVC= wL AVC=LAP w MC=LMP w1 10 200 2020 2 30 400 10 3 70 600 74854 100 800 83265 120 1000 318 10 6 130 **** ****20 7135140027101040(4)如图所示:(5)从图形可以看出,当边际产量高于平均产量时,平均产量上升,此时边际成本和平均成本下降。
当边际产量低于平均产量时,平均产量下降,此时边际成本和平均成本上升。
当边际产量上升时,边际成本下降,总产量上升,总可变成本以递减速率上升。
当边际产量等于平均产量时,边际成本等于平均成本,此时平均产量最大而平均可变成本最小。
2.下面是一张某厂商的LAC 曲线和LMC 曲线图。
简答题1.实证经济学是用理论对社会各种经济现象进行解释,分析,证实和预测.它要说明的是"是什么"的问题.它研究一个社会所面临的经济问题是如何被切实解决的.它不涉及价值判断问题,即判断某一事物是好还是坏的问题.规范经济学则是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作为出发点,提出行为的标准,并研究如何才能符合这些标准.它要说明的是"应该是什么"的问题,即它研究一个社会所面临的经济问题应当怎样解决.2.微观经济学解决的是资源配置问题.具体地表现为解决生产什么,怎样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生产什么"指的是在经济中应当生产的产品和劳务以及每种产品和劳务的生产量.因为资源是稀缺的,没有一种经济可以生产象所有的社会成员所希望的那么多的产品和劳务.通常一种产品和劳务的生产越多,意味着其它产品劳务生产的越少.因此每个社会都必须准确地选择生产哪些产品和劳务以及各种产品和劳务生产多少."怎样生产"指的是用于生产产品和劳务的要素和专门技术组合的选择.由于一种产品和劳务通常可以用不同生产要素和不同生产技术的组合来生产,从而使用哪一种组合就成为一个问题.因为资源是稀缺的,当更多的资源被用于生产某些产品和劳务时,用于生产其它产品和劳务的资源则相应减少.因此,社会就面临着选择要素和技术组合的问题."为谁生产"指的是全部产品怎样在不同的消费者之间进行分配.因为资源是稀缺的,所以产品和劳务也是稀缺的,没有一个社会能够满足其成员的所有要求,因而就产生了产品的分配问题.5.支持价格常产生一系列的后果和现象:(1)商品过剩支持价格最直接和最明显的后果是商品过剩,由于价格较高,供给量很多,而需求量则很小,必然造成产品积压,找不到买主.(2)向消费者提供多余的服务当商品出现过剩时,厂商为了出售过剩的商品往往向消费者提供多余的服务,给商品增加不必要的功能等.(3)过度投资由于高的保护价向投资者提供了错误的信息,保护了那些经营效率不高的企业,使它们继续能够得到投资,或者使更多的企业进入该行业.(4)积压商品处理成为重要问题由政府限价造成的商品积压往往需要政府来解决.常用的方法是政府出面收购积压商品,这又造成政府大量的存储费用,这些费用最终将由纳税人承担,或者给农民打白条,由于白条的流动性差,难以按面额流通或变现,这实际上是变相降价.1.钻石的数量少,其边际效用大,水的数量大,其边际效用小.由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可以推知,边际效用越大,其价值也越大,因而,钻石比水要贵.2.试述完全竞争厂商的要素使用原则。
2007年北京工商大学801经济学考研真题及详解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资料,经济学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解答。
第一部分微观经济学(共100分)一、概念题1.均衡是一个重要的经济学概念,请谈谈你对均衡的理解。
(10分)答:在经济学中,均衡是一个被广泛运用的重要的概念。
均衡最一般的意义是指经济事物中有关的变量在一定条件的相互作用下所达到的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
经济事物之所以能够处于这样一种静止状态,是由于在这样的状态中有关该经济事物的各参与者的力量能够相互制约和相互抵消。
正因为如此,经济学的研究往往在于寻找在一定条件下经济事物的变化最终趋于相对静止的均衡状态。
在微观经济分析中,市场均衡可以分为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
局部均衡是就单个市场或部分市场的供求与价格之间的关系和均衡状态进行分析,即只考虑这个局部本身所包含的各因素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最终如何达到均衡状态。
局部均衡分析都是以“其他情况不变”的假设为基础的,所以它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这并不影响它对很多问题研究的有效性。
在一定的合理假设下,不但可以达到说明问题的目的,而且可使问题简单化、明了化。
特别是当把所研究的变量限于两个经济因素时,可以借助数、表、图进行综合分析,收到较好的效果。
但在研究一些综合性问题时,局部均衡分析是不够的,必须运用一般均衡分析方法。
一般均衡是就一个经济社会中的所有市场的供求与价格之间的关系和均衡状态进行分析,从微观经济主体行为的角度出发,考察每一种产品和每一个要素的供给和需求同时达到均衡状态所需具备的条件和相应的均衡价格以及均衡供销量应有的量值。
一般均衡假定各种商品的供求和价格都是相互影响的,一个市场的均衡只有在其他所有市场都达到均衡的情况下才能实现。
第四章1。
(1)利用短期生产的总产量(TP )、平均产量(AP )和边际产量(MP )之间的关系,可以完成对该表的填空,其结果如下表:(2)所谓边际报酬递减是指短期生产中一种可变要素的边际产量在达到最高点以后开始逐步下降的这样一种普遍的生产现象。
本题的生产函数表现出边际报酬递减的现象,具体地说,由表可见,当可变要素的投入量由第4单位增加到第5单位时,该要素的边际产量由原来的24下降为12。
2.(1).过TPL 曲线任何一点的切线的斜率就是相应的MPL 的值。
(2)连接TPL 曲线上热和一点和坐标原点的线段的斜率,就是相应的APL 的值。
(3)当MPL >APL 时,APL 曲线是上升的。
当MPL <APL 时,APL 曲线是下降的。
当MPL=APL时,APL曲线达到极大值。
3.解答:(1)由生产数Q=2KL-0。
5L2-0。
5K2,且K=10,可得短期生产函数为:Q=20L-0.5L2—0。
5*102=20L—0.5L2-50于是,根据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的定义,有以下函数:劳动的总产量函数TP L=20L—0.5L2-50劳动的平均产量函数AP L=20-0。
5L—50/L劳动的边际产量函数MP L=20-L(2)关于总产量的最大值:20—L=0解得L=20所以,劳动投入量为20时,总产量达到极大值。
关于平均产量的最大值:-0.5+50L—2=0L=10(负值舍去)所以,劳动投入量为10时,平均产量达到极大值。
关于边际产量的最大值:由劳动的边际产量函数MP L=20—L可知,边际产量曲线是一条斜率为负的直线。
考虑到劳动投入量总是非负的,所以,L=0时,劳动的边际产量达到极大值。
(3)当劳动的平均产量达到最大值时,一定有APL=MPL。
由(2)可知,当劳动为10时,劳动的平均产量APL达最大值,及相应的最大值为:APL的最大值=10MPL=20-10=10很显然APL=MPL=104。
第五章1. 下面表是一张关于短期生产函数),(K L f Q 的产量表:(1) 在表1中填空(2) 根据(1).在一张坐标图上作出TP L 曲线,在另一张坐标图上作出AP L 曲线和MP L 曲线.(3) 根据(1),并假定劳动的价格ω=200,完成下面的相应的短期成本表2.(4) 根据表2,在一张坐标图上作出TVC 曲线,在另一张坐标图上作出AVC 曲线和MC 曲线.(5) 根据(2)和(4),说明短期生产曲线和短期成本曲线之间的关系.解:(1)短期生产的产量表(表1)(5)边际产量和边际成本的关系,边际MC和边际产量MPL两者的变动方向是相反的.总产量和总成本之间也存在着对应系:当总产量TPL下凸时,总成本TC曲线和总可变成本TVC是下凹的;当总产量曲线存在一个拐点时, 总成本TC曲线和总可变成本TVC也各存在一个拐点.平均可变成本和平均产量两者的变动方向是相反的.MC曲线和AVC曲线的交点与MPL 曲线和APL曲线的交点是对应的.2.下图是一张某厂商的LAC曲线和LMC曲线图.请分别在Q1和Q2的产量上画出代表最优生产规模的SAC曲线和SMC曲线.解:在产量Q1和Q2上,代表最优生产规模的SAC曲线和SMC曲线是SAC1和SAC2以及SMC1和SMC2. SAC1和SAC2分别相切于LAC的A和B SMC1和SMC2则分别相交于LMC的A1和B1.3.假定某企业的短期成本函数是TC(Q)=Q 3-5Q 2+15Q+66:(1) 指出该短期成本函数中的可变成本部分和不变成本部分;(2) 写出下列相应的函数:TVC(Q) AC(Q)(3) AVC(Q) AFC(Q)和MC(Q).解(1)可变成本部分: Q 3-5Q 2+15Q不可变成本部分:66(2)TVC(Q)= Q 3-5Q 2+15QAC(Q)=Q 2-5Q+15+66/QAVC(Q)= Q 2-5Q+15OMCQLMCSMC 1 SAC 1 SAC 2SMC 2LACA 1B 1Q 1 Q 2长期边际成本曲线与短期成本曲线AAFC(Q)=66/QMC(Q)= 3Q 2-10Q+154已知某企业的短期总成本函数是STC(Q)=0.04 Q 3-0.8Q 2+10Q+5,求最小的平均可变成本值.解: TVC(Q)=0.04 Q 3-0.8Q 2+10QAVC(Q)= 0.04Q 2-0.8Q+10令08.008.0=-='Q C AV得Q=10又因为008.0>=''C AV所以当Q=10时,6=MIN AVC5.假定某厂商的边际成本函数MC=3Q 2-30Q+100,且生产10单位产量时的总成本为1000.求:(1) 固定成本的值.(2)总成本函数,总可变成本函数,以及平均成本函数,平均可变成本函数.解:MC= 3Q 2-30Q+100所以TC(Q)=Q 3-15Q 2+100Q+M当Q=10时(1) 固定成本值:500(2) TC(Q)=Q 3-15Q 2+100Q+500TVC(Q)= Q 3-15Q 2+100QAC(Q)= Q 2-15Q+100+500/QAVC(Q)= Q 2-15Q+1006.某公司用两个工厂生产一种产品,其总成本函数为C=2Q 12+Q 22-Q 1Q 2,其中Q 1表示第一个工厂生产的产量,Q 2表示第二个工厂生产的产量.求:当公司生产的总产量为40时能够使得公司生产成本最小的两工厂的产量组合.解:构造F(Q)=2Q 12+Q 22-Q 1Q 2+λ(Q 1+ Q 2-40)令⎪⎩⎪⎨⎧-===⇒⎪⎪⎪⎭⎪⎪⎪⎬⎫=-+=∂∂=+-=∂∂=+-=∂∂3525150400204Q 2121122211λλλλQ Q Q Q FQ Q Q F Q Q F 使成本最小的产量组合为Q 1=15,Q 2=257已知生产函数Q=A 1/4L 1/4K 1/2;各要素价格分别为P A =1,P L =1.P K =2;假定厂商处于短期生产,且16 k .推导:该厂商短期生产的总成本函数和平均成本函数;总可变成本函数和平均可变函数;边际成本函数.由(1)(2)可知L=A=Q 2/16又TC(Q)=P A &A(Q)+P L &L(Q)+P K &16= Q 2/16+ Q 2/16+32= Q 2/8+32AC(Q)=Q/8+32/Q TVC(Q)= Q 2/8AVC(Q)= Q/8 MC= Q/48已知某厂商的生产函数为Q=0.5L 1/3K 2/3;当资本投入量K=50时资本的总价格为500;劳动的价格P L =5,求:(1) 劳动的投入函数L=L(Q).(2) 总成本函数,平均成本函数和边际成本函数.当产品的价格P=100时,厂商获得最大利润的产量和利润各是多少?解:(1)当K=50时,P K ·K=P K ·50=500,所以P K =10.MP=1/6L-2/3K2/3LMP=2/6L1/3K-1/3K整理得K/L=1/1,即K=L.将其代入Q=0.5L1/3K2/3,可得:L(Q)=2Q(2)STC=ω·L(Q)+r·50=5·2Q+500=10Q +500SAC= 10+500/QSMC=10(3)由(1)可知,K=L,且已知K=50,所以.有L=50.代入Q=0.5L1/3K2/3, 有Q=25.又π=TR-STC=100Q-10Q-500=1750所以利润最大化时的产量Q=25,利润π=17509.假定某厂商短期生产的边际成本函数为SMC(Q)=3Q2-8Q+100,且已知当产量Q=10时的总成本STC=2400,求相应的STC函数、SAC函数和AVC函数。
福州大学837经济学综合2021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一.单选(2分×10)1寡头厂商为了提高市场占有率,瓜分经济利润寡头厂商的采取的方式A.非价格竞争 B.价格竞争C. 操纵市场D. 规模经济2蛛网模型不稳定的条件3.消费者均衡条件4.当边际收益递减时,总成本曲线A.斜率递增地下降B. 斜率递增地上升C. 斜率递减的下降D. 斜率递减地上升5.市场配置的要求A.社会每个人都能获得他想要的东西B.稀缺物品应卖给出价最高的人C.政府决定每个人得多少D.得到急需要的物品需要排队6.交换的帕列托最优条件7.外部不经济会(私人成本利益与社会成本利益的关系)8.IS LM的交点是产量充分就业吗9.长期菲尔普斯曲线(代表什么)10.理性预期(结论)二.名词解释(4′×5消费者剩余机会成本投资乘数流动偏好陷阱边际消费倾向三.作图分析10′×3LMC和SMC的关系垄断的长期均衡和条件总支出与总需求的区别四.计算题10′×3古诺解(求反应函数和解)完全竞争厂商要素需求曲线还一个简单的国民收入核算五.分析题50′运用博弈论分析卡特尔组织的合作与非合作15′边际成本曲线与厂商供给曲线之间的关系15′二战后主要经济周期理论并图示说明实际经济周期理论对宏观经济波动的解释20′4.5.1 福州大学837经济学综合2012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解析一.单选(2分×10)1寡头厂商为了提高市场占有率,瓜分经济利润寡头厂商的采取的方式A A.非价格竞争 B.价格竞争C. 操纵市场D. 规模经济2蛛网模型不稳定的条件3.消费者均衡条件4.当边际收益递减时,总成本曲线BA.斜率递增地下降B. 斜率递增地上升C. 斜率递减的下降D. 斜率递减地上升5.市场配置的要求AA.社会每个人都能获得他想要的东西B.稀缺物品应卖给出价最高的人C.政府决定每个人得多少D.得到急需要的物品需要排队6.交换的帕列托最优条件7.外部不经济会(私人成本利益与社会成本利益的关系)8.IS LM的交点是产量充分就业吗9.长期菲尔普斯曲线(代表什么)10.理性预期(结论)二.名词解释(4′×5)●消费者剩余【参考答案】: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为取得一种商品所愿意支付的价格与他取得该商品而支付的实际价格之间的差额。
重庆财经职业学院《经济学基础》习题库编写:重庆财经职业学院工商管理系经济学精品课程组二〇一〇年二月一日第一章供求、价格与弹性一、计算题1、已知某一时期内某商品的需求函数为Q d=50-5P,供给函数为Q s =-10+5p。
(1)求均衡价格Pe 和均衡数量Qe,并做出几何图形。
(2)假定供给函数不变,由于消费者收入水平提高,使需求函数变为Q =60-5P。
求出相应的均衡价格Pe 和均衡数量Qe,并做出几何图形。
(3)假定需求函数不变,由于生产技术水平提高,使供给函数变为Q =-5+5p。
求出相应的均衡价格Pe 和均衡数量Qe,并做出几何图形。
3、假定某消费者的需求的价格弹性Ed=1.3,需求的收入弹性Em=2.2。
求:(1)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价格下降2%对需求数量的影响。
(2)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消费者收入提高5%对需求数量的影响。
2、假定某消费者关于某种商品的消费数量Q 与收入M 之间的函数关系为M=100Q 。
求:当收入M=2500 时的需求的收入点弹性。
4、假定某市场上A、B 两厂商是生产同种有差异的产品的竞争者;该市场对 A 厂商的需求曲线为P A=200-Q A,对 B 厂商的需求曲线为P B=300-0.5×QB;两厂商目前的销售情况分别为Q A=50,Q B=100。
求:(1)A、B 两厂商的需求的价格弹性分别为多少?(2)如果 B 厂商降价后,使得 B 厂商的需求量增加为Q B=160,同时使竞争对手A 厂商的需求量减少为Q A=40。
那么,A 厂商的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EAB 是多少?(3)如果 B 厂商追求销售收入最大化,那么,你认为 B 厂商的降价是一个正确的选择吗?5、假定下表是供给函数Qs=-3+2P 在一定价格范围内的供给表某商品的供给表(1)求出价格3元和5元之间的供给的价格弧弹性。
(2)根据给出的供给函数,求P=4是的供给的价格点弹性。
二、问答题1、指出发生下列几种情况时某种蘑菇的需求曲线向哪个方向移动?(1)卫生组织发布一份报告,称这种蘑菇会致癌。
试用图从短期边际成本曲线推导长期边际成本曲线,并说明长期边际成本曲线的经济含义
(1)如同前面在第2题推导LTC曲线和第3题推导LAC曲线一样,第2题的答案要点(1)中的基本原则,仍适用于此推导LMC曲线。
除此之外,还需要指出的是,从推导LTC 曲线的图中可得:在每一个产量Qi上,由于LTC曲线与相应的STCi曲线相切,即这两条曲线的斜率相等,故有LMC(Qi)=SMCi(Qi)。
由此,我们使可推导出LMC曲线,如1-29所示。
在图中,例如,当产量为Q1时,厂商选择的最优生产规模由SAC1曲线和SMC1曲线所代表,且在Q1时有SMC1曲线与LMC曲线相交于a点,表示LMC(Q1)=SMC1(Q1)。
同样地,在产量分别为Q2和Q3时,厂商选择的最优生产规模分别由SAC2、SMC2曲线和SAC3、SMC3曲线所代表,且在b点有LMC(Q2)=SMC2(Q2),在c点有LMC(Q3)=SMC2(Q3)。
(2)由此可得长期边际成本曲线的经济含义:LMC曲线表示的是与厂商在长期内通过选择最优的生产规模所达到的最低成本相对应的边际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