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考地理专题复习:等高线
- 格式:docx
- 大小:347.85 KB
- 文档页数:5
第2讲等高线地形图一、等高线地形图中地形部位及特点地形等高线特点图示山峰等高线闭合,等高线数值内高外低盆地等高线闭合,等高线数值内低外高山谷等高线向数值增大的方向弯曲山脊等高线向数值减小的方向弯曲陡崖多条海拔不同的等高线重合鞍部两侧均为闭合的等高线,山谷的最高处,山脊的最低处1.概念:沿地表某一方向的直线所作的垂直剖面图,它是在等高线地形图的基础上绘制的。
2.比例尺:地形剖面图有水平比例尺和垂直比例尺,水平比例尺往往与原图比例尺一致,垂直比例尺可根据要求确定。
3.意义:它在平整土地,修建渠道,修建铁路、公路和其他工程时,可作为计算土石方量的依据。
微点1海拔和相对高度的区分(1)海拔:地表某地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2)相对高度:地表某两点之间的垂直距离。
如图,甲地海拔为1 500 m,乙地海拔为500 m。
甲地与乙地的相对高度为1 000 m。
微点2等高线地形图的五个基本特征(1)同线等高。
(2)等高距一般全图一致。
(3)等高线一般不能相交(D处等高线重合处形成陡崖)。
(4)等高线的疏密反映坡度陡缓,密陡疏缓。
(5)示坡线指示地势降低的方向,如图中C处附近的短线。
微点3相邻两条等高线的数值可能相等,也可能相差一个等高距。
微点4地形剖面图的判读规则(1)确定剖面线两端点的海拔。
(2)确定剖面线经过地区海拔的极大值和极小值。
(3)为了使地面高低起伏更明显,垂直比例尺一般要比原图大。
等高线地形图中的计算与判断(高考新课标全国卷)下图示意某小区域地形。
图中等高距为100 m,瀑布的落差为72 m。
据此回答1~2题。
1.Q地的海拔可能为()A.90 m B.230 m C.340 m D.420 m2.桥梁附近河岸与山峰的高差最接近()A.260 m B.310 m C.360 m D.410 m【图解思路】【尝试解答】 1.D 2.C等高线地形图的相关计算1.两地间相对高度的计算公式:H相=H高-H低或(n-1)d<H<(n+1)d,其中n为两点之间等高线条数,d为等高距。
2021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习题训练(二)第2讲等高线地形图一、选择题1.在乡村振兴计划中,某行政村拟修建的村史馆和培训中心分别位于该村西南部和东北部。
该村东西宽2 km,南北长1 km,主干道从南向北穿过,河流自东向西流经该村。
读图,完成下题。
与上述信息相符的是( A )A.甲B.乙C.丙D.丁2.在图幅大小相同、比例尺不同的两幅地图中,同一个城市可分别用点状和面状两种符号表示。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下列关于图a、图b两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 )①图a中的比例尺比图b大②图a反映的区域范围比图b小③图a中的S市城区面积比图b大④图a、图b两图中的铁路长度相等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2)图a比例尺扩大1倍,则( D )A.图幅缩小1/2B.图幅扩大1倍C.图幅缩小3/4D.图幅扩大3倍3.等高线地形图可以帮助人们正确认识地形地貌。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甲、乙两条虚线所在的地形部位分别是( D )A.山脊山谷B.山脊山脊C.山谷山脊D.山谷山谷(2)图中所示地区地形地势的基本特点是( A )①以丘陵、平原为主②中部高,西南、东北低③以平原、盆地为主④中部低,西南、东北高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4.下图为某区域局部等高线地形图,图中等高距为20 m。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B地的海拔为( A )A.20 mB.30 mC.40 mD.60 m(2)图中山峰的海拔可能为( A )A.89 mB.101 mC.113 mD.125 m(3)A地海拔可能为( D )A.40 mB.55 mC.60 mD.75 m5.下图示意我国黄土高原某地林木的分布状况,图中相邻等高线之间高差均为30 m。
读图,完成下题。
图示区域内东、西两侧最大高差可能是( C )A.156 mB.178 mC.220 mD.255 m6.下图示意某小区域地形。
图中等高距为100 m,瀑布的落差为72 m。
2021届高三地理等值线复习考点①等高线图的判读等高线的基本特征(1)同线等高。
(2)等高距全图一致。
(3)等高线均为闭合曲线。
(4)等高线永远不相交,但有时也能看到重合,只在陡崖处出现。
1.高度计算高度有相对高度和绝对高度(海拔)。
①在等高线地形图上,陡崖或任意两点间的相对高度可利用公式计算:(n-1)d ≤H<(n+1)d(其中n为陡崖或任意两点间经过的数值不同的等高线条数,d 为等高距,H为所求相对高度)。
②陡崖顶部和底部绝对高度(海拔)的计算:假设重叠于某断崖处的等高线中最大值为a,最小值为b,等高距为h,则a≤顶部绝对高度(海拔)<a+h;b-h<底部绝对高度(海拔)≤b。
如下图,崖底海拔:200米<H底≤300米,崖顶海拔:500米≤H顶<600米,陡崖的相对高度:(3-1)×100≤H<(3+1)×100,即200米≤H<400米。
2.等高线疏密与坡度及河流流速关系的判读坡度=垂直相对高度/水平距离,比值越大则坡度越大,水流越急;等高线越稠密表示坡度越大,水流越急。
3.判断地形根据等高线的弯曲和延伸方向、数值大小可判断出山峰、盆地、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等地形类型。
在大范围内可判断五种基本地形:地形名称特征平原海拔200米以下,等高新稀疏,广阔平坦山地海拔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大于100米,等高线密集盆地闭合等高线的数值从中心向四周增高4.判断水系、水文特征(1)水系特征:山地常形成放射状水系;盆地常形成向心状水系;山脊常形成河流的分水岭;河流沿山谷发育,等高线穿越河谷时向高值弯曲,即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
(2)水文特征:等高线密集的河谷,河流流速大,陡崖处有时形成瀑布;河流的流量还与流域面积和所处迎风坡、背风坡有关。
5.判断气候特征及差异(1)判断气候特征:结合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势高低、坡向(阳坡气温高,蒸发强;阴坡气温低,蒸发弱)等因素。
(2)气候差异及判断:对于气温差异,求出高度差,再用气温垂直递减率(0.6 ℃/100米)计算温度差,地势越高,气温越低。
2021年高考地理一轮基础复习:专题2 等高线地形图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16题;共72分)1. (2分) (2018高三上·哈尔滨期末) 读我国东南某地等高线图(单位:m),回答下列各题。
(1)关于图中湖泊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 该湖泊为外流湖B . 湖泊的①②③④四地地形最为陡峭的是④C . 6月份河水补给湖泊水D . 该湖泊中渔业资源丰富,适合水产养殖(2)关于图中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A . 甲处能欣赏到瀑布景观B . 乙处河流流速较慢C . 由甲处能望到乙处D . 图中最高处海拔为600-650米2. (4分) (2017高二下·济南期末) 读“我国东部沿海某地等高线图”(单位:米),完成下列各题。
(1)关于图中所反映信息表述正确的是()A . 图中河流的流向为从东北流向西南后再向南B . 陡崖的相对高度为大于100米,小于200米C . ①地位于山地的迎风坡,降水比②地多D . 甲丙两地一年四季都能看到海上日出(2)当地为发展旅游业,打算修建一条直达山顶(492 m处)的观光索道,最合适的选线是()A . 从甲处到山顶B . 从乙处到山顶C . 从丙处到山顶D . 从丁处到山顶3. (4分) (2016高二上·福州期末) 真人秀父子互动节目“爸爸去哪儿”将组织5对父子(女)利用暑期到舟山群岛某无人海岛进行拍摄活动。
摄制组在图中甲乙丙丁设置了四个钓鱼点,要求除了一位爸爸带孩子们抓螃蟹外,另外四个爸爸分别去四地钓鱼,约定一旦日落立即返回营地。
下图为该岛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拍摄开始前,摄制组先要准备好露营地,图中最适合露营地的是()A . ①B . ②C . ③D . ④(2)最晚离开的钓鱼点是()A . 甲B . 乙C . 丙D . 丁4. (4分) (2016高二下·玉溪期中) 下图为杭州(30°N,120°E).贵阳(26.5°N,107°E)和兰州(36°N,104°E)_城市日平均日照时数年变化图。
2021届高三地理二轮微专题突破训练:等高线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
下图是我国东南海滨某地略图,该地地形复杂,适合漂流运动,且瀑布较多,成为著名的旅游地。
图中三个瀑布甲落差最大,丙落差最小,丙瀑布落差为30米。
据此完成1~4题。
1. a等高线数值是A. 0B. 100C. 0或100D. 100或2002.该地漂流活动和观赏瀑布的最佳季节是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3.乙瀑布的落差可能是A. 30米B. 40米C. 50米D. 60米4.图示漂流河段平均流速由快到慢的排序是A.①②③B.①③②C.③①②D.③②①【答案】1. A 2. B 3. B 4. D【解析】本题考查等高线的判读,并能利用等高线判断河流流速及高差的估测。
1. 本题考查的是闭合等值线的判读,a为闭合等值线,位于0和-100之间,等值线数值要求相邻的等值线的差值为固定高差或者为0,所以闭合的等值线的值为只可以是其两侧的等值线的值之一。
故A正确。
2. 由材料可知,该地为东南沿海某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丰富,河流水量大,是漂流活动或者观赏瀑布的最佳季节,故B正确。
3. 由材料可知丙地瀑布落差最小,甲瀑布落差最大,所以乙瀑布的值应大于30,但由于甲、乙瀑布位于两条等高线之间,所以两个瀑布高差的和小于100,所以乙瀑布的高差一定小于50,否则乙瀑布的高差将大于甲,不符合题意,故B正确。
4. ①②③三段河流都是自100m等高线高度流入河流,其中①和②注入河段偏上游,因此①②河段高差小于注入下游河段③,故③高差最大,流速最快;①河段等高线较②河段稀疏,可知①流速慢。
故D正确。
下图为华北某地区等高线分布状况。
读图回答5~6题。
5. 下列关于图示地区说法正确的是A. a地处迎风坡,降水较多B. d地冬季采光条件好C. ③~④河段最利于泥沙沉积D. 图示地区地形以平原、盆地为主6. 图中陡崖A. 有较大的落差,易形成瀑布B. 最大相对高度可能为120米C. 底部海拔高度可能为11米D. 下方地势平坦,可建设港口【答案】5. A 6. C【解析】a地处在东南坡,是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较多。
第2讲地图基础知识最新考纲核心素养定位考情报告1.地图上的方向、比例尺、常用图例与注记2.海拔(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等高(深)线和等高线地形图,地形剖面图1.学会地图上判断方向的方法,理解比例尺的性质、掌握比例尺的应用。
(综合思维、区域认知)2.掌握等高线图的特征、判读和应用。
(综合思维、区域认知)3.学会绘制和判读地形剖面图。
(地理实践力)1.以地图为载体,考查等高(深)线和地形剖面图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考查频度较高。
2.考查形式主要是选择题,综合题在区域等高线背景中呈现,不直接设问,隐形考查。
[教材整体感知])[再现基础知识]一、地图三要素三要素是指地图上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
1.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甲的定向方法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图乙的定向方法是指向标定向法;图丙的定向方法是经纬网定向法。
(2)甲、乙两图的比例尺较大的是乙。
(3)图甲中A地位于B地的西北方位,B地位于C地的正东方位。
图乙中河流流向大致为自南向北。
图丙中,F地位于E地的东北方位,F地位于D地的西北方位。
2.将一张1∶100 000的地图的比例尺放大一倍,则新图的比例尺为1∶50__000,如果保持原来的实地范围大小不变,则此图的大小是原来的4倍(见上图)。
若将一张1∶50 000的地图的比例尺缩小1/2,则新图比例尺为1∶100__000,如果保持原来的实地范围大小不变,则此图的大小是原来的1/4(见上图)。
二、等高线地形图1.海拔和相对高度(1)海拔(绝对高度):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甲地的海拔为1__500 m,乙地的海拔为500 m。
(2)相对高度: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
甲地与乙地的相对高度为1__000 m。
2.等高线地形图读下图回答问题。
(1)等高线:在地形图上海拔相同的点连成的线。
(2)等高线地形图的基本特征①同线等高: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的海拔(又称高程)相同,并且都以海平面作为0米。
高考地理复习专题知识归纳总结—等高线一、课标呈现1.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峰、山脊、山谷、盆地,判读坡的陡缓,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
2.在地形图上识别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
二、基础知识知识点1:等高线的基本特征①同线等高:同一等高线上的各点海拔均相等。
②同图等距:图中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相对高度均一致。
③是闭合曲线,一般不相交,若重叠则为陡崖(重叠为崖);④疏缓密陡:等高线稀疏,坡度较缓;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
⑤0米等高线表示海平面,一般表示海岸线。
⑥相邻两条等高线要么相差一个等高距要么相差0。
⑦凸低为脊:等高线最大弯曲部分向低值凸出为山脊凸高为谷:等高线最大弯曲部分向高值凸出为山谷知识点2:地形部位判读三、难点辨析易错点1:等高线地形图相关计算(1)相邻两条等高线的数值大小,存在三种可能(相等或大于、小于一个等高距);(2)计算两地间的相对高度从等高线图上读出任意两点的海拔:H相=H高-H低。
一般说来,若在等高线地形图上,任意两点之间有n条等高线,等高距为d 米,则这两点的相对高度H的取值范围为:(n-1)d米<H<(n+1)d米。
计算两地间的气温差:已知两地间的相对高度,根据气温垂直递减率(0.6℃/100m)可计算两地间的气温差异:T差=0.6℃·(ΔH/100m)。
(3)估算陡崖的高度陡崖崖顶的绝对高度:H大≤H顶<H大+d。
陡崖崖底的绝对高度:H小-d<H底≤H小。
注:n为陡崖处重合的等高线条数,d为等高距,H大为重合等高线中最高海拔,H小为重合等高线中最低海拔。
(4)闭合等高线区域内海拔的判断:位于两条数值不同的等高线之间的闭合区域,如果闭合等高线的值与两侧等高线中的较低值相同,则闭合区域内的海拔低于低值;如果闭合等高线的值与两侧等高线中的较高值相同,则闭合区域内的海拔高于高值(即“大于大的,小于小的”)。
位于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闭合区域,如果其值与两侧等高线中的较低值相等,则闭合区域内的海拔低于其等高线的值。
等高线专题下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当地打算大力发展旅游业。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玻璃栈道能让游客体验悬空、惊险、刺激,图中①~④处最合适的是()A.①B.②C.③D.④2.关于图中信息的叙述,正确的()A.A处适合观赏日出B.BC段河流自东北流向西南C.D处攀岩墙的高度约为135米D.甲处能看到乙处公路上的车辆【答案】1.C2.B波浪谷是一种岩石上的纹路像波浪的地貌,主要岩石为红色石英砂岩。
20世纪80年代,人们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发现了波浪谷,神奇的外观和极高的科研价值使其成为世界八大岩石奇观之一。
下图是美国波浪谷某地的等高线地形图及某旅游团2019年7月18-25日在该地旅游时拍摄的景观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该旅游团旅游期间,下列现象正确的是()A.非洲草原动物正向南迁徙B.地球公转速度越来越慢C.南极地区正值极昼D.地中海沿岸森林火险等级高4.图中A.B.C.D四地中最适宜露营的是()A.A地B.B地C.C地D.D地5.波浪谷的形成过程可能是()A.沉积作用→地壳抬升→流水溶蚀→风力堆积B.地壳下沉→沉积作用→地壳抬升→侵蚀作用C.地壳下沉→岩浆侵入→地壳抬升→流水溶蚀D.沉积作用→地壳抬升→变质作用→侵蚀作用【答案】3.D4.C5.B图一为某岛屿等高线地形图(单位:m),图二为某摄影师元旦在该岛屿某处日出时所拍照片。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照片拍摄地点最有可能位于()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7.关于图示区域说法正确的是()A.乙处建设港口的条件比甲处更优越B.图中两条河流的流向基本一致C.此日过后该岛屿白昼变长D.丙处降水量小于乙地【答案】6.B7.A下图为“某区域等高线(单位:m)地形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8.图示区域内M山与甲村之间的高差可能为()A.290m B.300m C.490m D.500m9.有关图示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有()①地形以山地、平原为主②R河段的流向是从西北到东南③从P点能看到甲村④甲村所在地形区地势四周高、中间低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8.C9.D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等高线及某时刻等压线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高考地理等高线地图知识点等高线地图是高考地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它对于理解地形地貌、分析地理环境以及解决相关地理问题具有关键作用。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等高线地图的相关知识。
一、等高线的定义和特征等高线是指在地图上把海拔高度相同的点连接而成的闭合曲线。
它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征:1、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海拔高度相等。
2、等高线是闭合的曲线,即使在一幅图中未呈现闭合,在相邻的图幅中也会闭合。
3、除了陡崖处,等高线不相交、不重合。
4、等高线的疏密程度反映了坡度的陡缓,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缓。
二、等高线地图的类型常见的等高线地图有以下几种类型:1、山顶等高线图:等高线数值由外向内逐渐增大,表示山顶。
2、盆地等高线图:等高线数值由外向内逐渐减小,表示盆地。
3、山脊等高线图:等高线凸向低处,山脊连线为分水岭。
4、山谷等高线图:等高线凸向高处,山谷连线为集水线,常有河流发育。
5、鞍部等高线图:两个山顶之间的低地,形似马鞍。
6、陡崖等高线图:多条等高线重合在一起,表示陡崖。
三、等高线地图的判读1、计算两点的相对高度和绝对高度相对高度是指两个地点之间的海拔高度差,可以通过计算两点等高线数值的差值来得到。
绝对高度则是指某点的海拔高度,直接读取该点对应的等高线数值即可。
2、判断地形类型根据等高线的数值变化和弯曲形态,可以判断出不同的地形类型。
例如,山顶一般是中间高四周低,盆地则是中间低四周高;山脊等高线凸向低处,山谷等高线凸向高处;鞍部位于两个山顶之间;陡崖处等高线重合。
3、计算坡度坡度的大小可以通过等高线的疏密程度来判断。
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缓。
在实际计算中,可以使用坡度角的正切值(tanα)来表示坡度,其中α为坡面与水平面的夹角。
4、判断河流流向河流一般发育在山谷中,因此可以根据等高线的凸向判断河流的流向。
河流的流向与等高线凸向相反。
5、选址问题(1)水库大坝的选址:一般选在峡谷处,工程量小,且有较大的集水面积。
高中地理知识点等高线总结看局部小范围闭合等高线:如在相邻两条等高线的中间,又增加了一条闭合等高线,则表示其高度不在正常范围,新增等高线的数值必定等于相邻两条等高线的数值之一,等高线内的高度特点是:“大于大的”或“小于小的”。
下面是职场 ___的高中地理知识点等高线总结资料,欢迎参阅。
在地图上,把海拔相等的各点连接成的线。
1.判断地图反应内容详略:一般来说,比例尺越大,等高距越小,对地形反映得越为详尽。
2.判读等高线数值给与计算:⑴相邻两条等高线的数值大小,存在三种可能(相等或大于、小于一个等高距);看局部小范围闭合等高线:如在相邻两条等高线的中间,又增加了一条闭合等高线,则表示其高度不在正常范围,新增等高线的数值必定等于相邻两条等高线的数值之一,等高线内的高度特点是:“大于大的”或“小于小的”。
⑵有关等高线图的计算问题①计算两地间的相对高度:从等高线上读出任意两点的海拔高度,就可以计算这两点的相对高度:H相=H甲-H乙。
②计算两地间的气温差:已知某地的气温和两地间的相对高度,根据气温垂直递减率( 0.6℃/100米)可以计算出两地间的气温差异:T差=H相/100×0.6。
③坡度计算:在考查能否修建梯田时,常用到坡度计算,如果坡度大于25°时就不能修建梯田,公式tanα=h/L,h为两点相对高度,可由两点等高线求出;L为两点间距离,可由图中比例尺与两点图上距离算出;α为坡度可由h/L的值,再从数学三角函数表中查出。
④打井深度计算:通过等高线和等潜水线计算至少要打多深井才能出水h=a-b,h为井深,a为等高线值,b为等潜水线⑤进行陡崖高度的计算ⅰ陡崖顶部的高度(海拨高度)H顶,其公式为:a≤H顶<a+d(< span>其中a为与陡崖相交的等高线的最大值,d为等高距),如图1-2中陡崖D处顶部的海拔高度为500米≤H顶<600米。
ⅱ陡崖底部的高度(海拔高度)H底,其公式为:b-d<h< span>顶≤b(其中b为与陡崖相交的等高线的最小值,d为等高距),如上图中1-2陡崖D处底部的海拔高度为200米<h< span>底≤300米。
2021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高频考点突破2-1 等高线地形图知识系统(专辑所有的思维导图均有导出emmx格式一起打包上传,下载mindmaster即可对思维导图进行再编辑)一、等高线的判读(一)数值1.等值线的数值判断地形类型。
地形类型平原丘陵山地高原盆地判读依据稀疏,200m以下起伏和缓,200m~500m起伏较大;500m以上中间稀疏,边缘密集;内部数值大,1000m以上中间稀疏,边缘密集;海拔没有一定标准2.等值线数值判断地形部位山地VS盆地闭合曲线,内高外低闭合曲线,外高内低山脊VS盆地考点精讲等高线凸向低处,中间高于两侧等高线凸向高处,中间低于两侧鞍部陡崖山峰的等高线之间的区域若干条等高线重合3.描述地形特征:1.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简述该区域的地形特征,并说出①、②两地地形类型。
【答案】(1)以山地高原为主;西北高,东南低;相对高差大;海岸线平直。
①丘陵;②高原(山地)地形类型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①类型(复杂)多样或单一(地形以××××为主);②主要分布在××地形区地势高、低①地势××低、地势自××向××倾斜;②地形崎岖(平坦)或地面起伏大(小)海岸线平直、曲折①海岸线平直;②海岸线曲折,多半岛、岛屿等特殊地貌喀斯特地貌发育、冰川地貌发育、风力地貌发育多火山(位于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解析】(1)根据图示的等高线分布和河流分布可直接判断①、②两地主要的地形类型和地势高低特征,图示①处等高线处于200—500米之间,等高线分布较密,故判断为丘陵;②处等高线分布较为稀疏,地势较平坦,海拔位于1000---2000米之间,故判断为高原。
(二)疏密1.坡度陡缓。
同一幅图中的等高线越密集,表示坡度越陡。
2.通视问题。
两点之间从高处到低处,如果等高线是先密集后稀疏,表明为凹坡,可通视;如果等高线是由稀疏到密集,表明为凸坡,不可通视。
2021高三地理复习优化训练:等高线一、单选题读我国某区域高线地形图(虚线表示拟建的公路线),回答1~3题。
1. 图中主要河流的流向为A.从西南流向东北B.从东北流向西南C.从北流向南D.从南流向北2. 若在甲、乙两城镇之间修建一条公路,有A线和B线两个方案,B线方案与A 线方案相比,主要的有利条件是A.线路较短,工程量小B.坡度较平缓C.不用修大型桥梁,少占耕地D.连接多个居民点,社会效益大3. 图示区域的开发,有以下四种方案,最合理的是A.山上植茶树,山下种稻棉B.山上修梯田,种经济林,山下种蔬菜、花卉,养奶牛C.山上建设水源林,山下种麦棉D.山上修梯田,建水库,山下发展种植园农业下图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
读图回答4~5题。
4. 图中M、N、P、Q四地,海拔相同的可能是A.M、N B.N、P C.M、Q D.M、P 5. 图中河流的流向为A.先向西北,再向北 B.先向南,再向东南C.先向东北,再向东 D.先向西,再向西南下图为大别山东南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
读图,完成6~8题。
6.明初时期该地“水草丰旷,遍布茅滩”,是著名的养马基地,马厩最有可能位于( )A.①B.②C.③D.④7.“远处的地平线上,一轮太阳将要落下,西边的晚霞挥动着绚丽的纱巾,迷糊间,山坡的茅草都镀上了一片金黄色。
”如果这段文字写于北半球冬日家中,则该同学家的住址是( )A.①B.②C.③D.④8.最适宜在图示地区建设的项目是( )A.大型钢铁、化工厂B.电子印刷电路板厂C.步兵战车集中营地D.生态农业休闲园下图为福建某旅游山区等高线示意图,右图为该山区甲、乙两地坡面上设计的两个小区房屋排列图,读图回答9~11题。
9. 玻璃栈道能让游客体验悬空、惊险、刺激,图中规划最合理的玻璃栈道是A.RB.LC.TD.K10. 下列对甲、乙两个不同坡向的小区通风效果的说法合理的是A.甲、乙均冬季通风效果好B.甲、乙均夏季通风效果好C.甲夏季通风效果好,乙冬季通风效果好D.甲冬季通风效果好,乙夏季通风效果好11. 建筑物的间距越小,越节约建筑用地,为了保证山坡上的建筑物底层有充足日光照射,山坡上的建筑物应有合理的日照间距。
【高中地理】2021年高考地理第一轮复习:等高线
2021年
高考
将于6月7日、8日举行,整理了2021年高考地理第一轮复习资料,希望对考生朋友有所帮助!
外形
1.与等高线相关的几个概念
(1)坡度线:
在等高线图上如果画着垂直于等高线的短直线,叫示坡线,它总是指向坡度降低的方向。
(2)几种特殊的等高线和地貌
200米以下,等高线稀疏,广阔平坦——平原地形;
500m以下为稀疏平缓的丘陵地形;
500米以上,等高线密集——山地地形;
海拔高,相对高度小,边缘等高线密集,顶部明显稀疏——高原地形
3、等高线地形图上有关问题的计算
相对高度=绝对高度差,即h相位=h A-h B
②有关陡崖的高度计算
悬崖顶部和底部绝对高度(高度)的计算:假设在悬崖重叠的等高线中,最大值为y,最小值为x,等高线距离为h。
然后:
x-h<底部绝对高度(海拔)≤x
Y≤ 最高绝对高度(高度)
陡崖处相对高度的计算:假设重叠于某陡崖处的等高线有n条,等高距为h。
则:
(n-1)·h≤ 相对高度<(n+1)·H
③判断坡度大小:
同一幅图:密集的陡坡;稀疏-缓坡
不同幅图:可根据坡度=垂直相对高度/水平距离来决定。
2021年高考地理专题复习:等高线
一、单选题
下图是我国南方某地等高线图(单位:米)。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陡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a处陡崖高于b处
B.a处陡崖相对高度在200米以上
C.b处陡崖相对高度在200米以上
D.b处陡崖相对高度在300米以上
2.高速公路选择在图中地形部位通过,主要原因是( )
A.该地位于山脊,地势较高B.该地位于山谷,工程量小C.该地岩层脆弱,易于开挖D.该地位于鞍部,地势较低
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小题。
3.图中的①①①①四地中不能看丙村的地点是( )
A.①B.①C.①D.①4.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等高距为50m
B.X值为100m
C.图中的高山与丙村相对高度为322m
D.丁与丙村的相对高度为300m
读“某地等高线图”(等高距:100米),回答下列各题。
5.P点与Q点之间的相对高度可能是()
A.190 m B.385 m C.550 m D.632 m 6.关于图中地理事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河流的流向为西南向东北
B.P点为洼地
C.河流c段的流速比d段流速慢
D.图示区域最大的相对高度为500~600米
7.若此图为等高线图,已知a>b>0,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P处的海拔小于a B.Q处的海拔大于b
C.P处是山坡上的洼地D.Q处是山坡上的洼地
2018年11月3日,突发山体滑坡形成的堰塞体阻断了金沙江。
下图示意金沙江某段河流及附近等高线地形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山体滑坡之前,河流①②段流向为()
A.①处流向②处,西南流向东北B.①处流向②处,西北流向东南C.②处流向①处,西南流向东北D.②处流向①处,东北流向西南9.山体滑坡发生后,在等高线地形图中滑坡处的相应等高线()
A.没有变化B.向高海拔处凸出C.向低海拔处凸出D.趋于平直
已知下图中等高距为100米,X、Y为闭合等高线内的两点,a、b代表所在等高线的数值,粗实线代表河流。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0.图中河流流向是
A.自东北向西南B.自西南向东北
C.自东南向西北D.自西北向东南
11.闭合等高线内X点和Y点之间的
相对高度可能是
A.200米B.300米
C.400米D.500米
12.若某人在图中陡崖处探险攀岩,则其携带的安全绳至少应为
A.150米B.200米C.250米D.300米
二、综合题
13.读我国某地区地形图(单位:米),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P处适合户外攀岩运动,运动员从崖底攀至陡崖最高处,攀登的最大高度不超
过米,陡崖顶高度范围为米。
(2)图中a处附近等高线向右凸出,其地形部位名称是,为走向。
(3)图中a处附近等高线数值为500,则a处地形为,若b处附近等高线数值为400,则b处地形为
参考答案
13.
(1)400、1000-1100
(2)山脊、东西
(3)小丘、洼地
答案第1页,总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