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应用文主题的特点

应用文主题的特点

应用文主题的特点
应用文主题的特点

应用文的主题

教学目标

1、了解并把握主题的含义及要求。

2、掌握应用文主题表现的方式。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重点

应用文主题表现的方式。

教学难点

应用文主题表现直接之文中点意。

教学方法

自主阅读法、讲解法、练习法

教学过程和内容

一、导入,明确本课学习任务

文章有主题,应用文做为文章的一种,自然也有主题。本节课我们要温习主题的含义,学习主题在应用文中的含义,并能把握主题的要求,掌握应用文主题的表现形式。

二、圈点勾画阅读,了解应用文主题的主要内容

1、任务:勾画表达应用文主题及其要求和主题表现方式的关键语句。

2、学生汇报阅读勾画的情况(至少抽3位同学说说勾画的情况)

3、教师小结明示,指出勾画阅读中存在的问题。

教学内容要点:

主题,又称主旨、立意、中心等,具体地说,主题就是通过文章的具体材料所表达的中心思想、基本观点或要说明的主要问题,是作者对客观事物的评价和态度。

主题的要求:正确、鲜明、集中、深刻、创新。

主题的表现形式:直接表现和间接表现两种形式。应用文多采用直接表现的形式,其具体运用主要有四种形式,标题显意、开宗明义、文中点意、篇末结意。

三、继续深入阅读,勾画知识细点,完成练习,加深对本课内容的理解

1、学生阅读课本,并完成相应练习,教师注意巡查,并作个别辅导。

2、教师检查学生做题情况,出示正确答案,适度讲解知识细点(突出讲解“文中点

意”)。

四、小结本课,帮助学生形成知识框架

本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应用文的主题及其要求和表现形式。

五、知识应用练习,巩固所学知识,突破难点

1、学生做练习,同桌进行探讨,教师注意巡看,并注意个别辅导。

2、请至少4位同学依次逐题解答,教师注意纠错。

布置作业

1、什么是文章的主题其意义何在

2、为什么应用文的主题必须要集中

3、阅读下面这篇讲演稿,归纳出文章的主题,并指出主题的表现形式及语言要求。板书设计

第二章应用文写作基础知识

第一节应用文的主题

一、主题的含义

1、正确

2、鲜明

3、集中

4、深刻

三、主题的表现

1、直接表现

⑴标题显意⑵开宗明义⑶文中点意⑷篇末结意

2、间接表现教学反思篇二:应用文的主题

应用文的主题

1.主题的含义

主题,是指作者通过文章的全部内容所表现出来的核心思想和主要意图。,是事物的客观意义和作者对事物的主观评价在文章中的高度统一。

作用表现在:首先,主题决定着材料的取舍和使用;其次,主题统领文章的结构;最后,主题制约着语言的运用。词语的选择、句式的运用、表达方式的运用都受到主题的制约。

2.主题的要求

①正确。是指主题能反映事物的本质,符合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具有科学性,还要有益于时,有补于世。

②鲜明。是指作者的基本态度、文章的基本思想十分明确,毫不含糊。对问题的认识,对事物的评价,主张什么,反对什么;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解决什么问题,达到什么目的,都要旗帜鲜明地表达出来,不能含糊其辞,模棱两可,要用“直笔”。

③深刻。是在主题正确的基础上,要有思想深度,要反映和提示客观事物的深层本质,阐明事物之间的必然联系,具有深刻的思想意义和丰富的内涵。④集中。是指一篇文章只能有一个主题,材料的使用,谋篇布局,遣词造句,都要为突出这个主题服务。

⑤新颖。即主题要有新意,所反映的作者的观点、感受、主张、意见,不落俗套,不拾人牙慧,有自己的独特性,给人以新鲜醒目之感,使人耳目一新。

3.确立主题的原则

①工作需要和写作目的。动笔之前,首先要考虑作文的具体目的是什么,主题必须符合行文目的,作者在确立主题时要正确理解和深刻领会办公意图。②符合实际,切实可行。确立主题要立足实际,要从个人、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情况出发,只有这样,所作的指示,所提出的意见和办法,所总结的经验,才能有的放矢,切实可行。

③以丰富、真实的材料为基础。必须深入生活,掌握丰富真实的材料,了解全面、真实的情况,才能提炼出正确、深刻的主题。

4.表现主题的方法

①显现法。又叫直接法,它是在文章的某一部位,用明确而简练的语言,直截了当地把主题表述出来。应用文大都采用这种方法。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方式:

(1)题中见意,就是在标题中直接点明主题。

(2)开宗明意,就是开门见山,在开头部分亮出观点、点明主题,给人以鲜明的印象,然后再逐步展开阐述。

(3)文中点意,就是在行文中,当叙述或议论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在主体部分自然引出主要论点或中心思想。

(4)篇末结意,就是在文章结尾处,用简明扼要的文字归纳出主题,加深读者的印象。

表明主题有时需要几种方法综合运用。大多数的应用文中,常常是开头点题,结尾重复强调,做到上下呼应,首尾圆合。

②对比法。又叫比较法,是通过文章不同侧面或不同性质内容的对比来揭示主题。

(1)抑扬法,指对于要表现的人、事、物采用有扬有抑的方法,形成鲜明的对比,以突出主题。

(2)疏密法。疏,指疏笔,即略写;密,指密笔,即详写。通过略写和详写的鲜明对比,使文章主次分明,中心突出。凡与主题关系密切,就详写;与主题关系不大,就略写。篇三:应用文写作简答题及答案

《应用文写作》作业

(任选8题作答)

1:什么是应用写作应用写作有什么特点

答:应用写作是机关或个人应用于日常工作与生活需要的一种写作活动,应用文是应用写作的成果。特点:实用性、广泛性、真实性、针对性、规范性、简明性、时效性、实用性。

2:如何才能提高应用写作能力

答:加强自我综合素质的修养,提高自己的理论思维能力 2:学会积累素材,训练在较短时间内搜集资料、整理资料的能力 3:多阅读优秀的应用文,从中分析应用写作所注意的要点,以及相关的技巧 4:反复进行写作实践,从实践中不断提高应用写作的能力。

3:什么是应用文的主题主题有何要求

答:应用文的主题,就是贯穿于一篇应用文中的核心思想,或主要意图。主题有四个原则:正确、鲜明、深刻、集中。

4:什么是应用文的材料搜集材料有哪些途经

答:材料是构成应用文的理论与事实资料。途经有:1:长期积累,持之以恒 2深入实际、调查研究 3广辟渠道、多方搜索。

5:应用文的结构指的什么应用文的主体有哪几种主要结构类型答:结构,就是指文章的整篇布局。

类型:1:行政公文的结构

2:事务公文,或科技、财经及其他文书。①:并列式结构②:递进式结构 6:应用文的开头主要有哪几种

答:1:“目的缘由”法

2:“陈述概况”法

3:“阐明论点”法

4:“致意表态”法

7:应用文的语言有何要求

答:1:准确明晰 2:庄重规范 3:简洁朴素。

8:应用文的主要表达方式有哪几种对各种表达方式加以解释

答:表达方式有叙述、议论、说明、描写、抒情等

叙述:是记叙人物或事物发展变化过程的一种表达方式。

议论:是揭示事物本质的一种表达方式

说明:应用文中的产品说明书,通篇使用说明这种表达方式。

9:有哪些主要的论证方法试举例

答:表达方式有叙述、议论、说明、描写、抒情等

叙述:是记叙人物或事物发展变化过程的一种表达方式。

议论:是揭示事物本质的一种表达方式

说明:应用文中的产品说明书,通篇使用说明这种表达方式。

10:说明有哪些主要方法试举例

答:1:举例说明法:通过列举典型的例子来说明某一事物。

2:定义说明法:通过下定义来说明某一事物的方法。

3:诠释说明法:是对被说明事物的属性、特点等进行解说与阐释的方法

4:分类说明法:是把要说明的事物,按一定的标准、划分成不同的类别加以说明的方法。

5:比较说明法:是通过比较事物或事理之间异同来说明某一对象的方法 6:数字说明法:通过统计数字来说明问题

7:图表说明法:通过图表来说明问题的方法。

11:什么是行政公文《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规定的行政公文有哪几种答: 行政公文:是行政机关的公文,是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法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文书,是依法行政和进行公务活动的工具。

种类:1命令 2决定 3公告 4通告 5通知 6通报 7议案 8报告 9请示 10批复 11意见 12函 13会议纪要

12:试述行文方向、秘密程度、紧急程度等几个概念

答:行文方向:上行文:即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报送的公文下行文:即上级机关向下级机关发出的公文平行文:是同级机关或不相隶属机关之间的公文。秘密程度:1绝密文件:即涉及党和国家最核心机密的文件 2:机密文件:即涉及党和国家重要机密的文件。3秘密文件:即涉及党和国家一般秘密的文件。紧急程度:1特急公文:要求一天之内办毕的公文 2急件公文:要求三天之内办毕的公文 3平件公文:不作时间上的严格要求,但也要尽快办理。

13:上行文的写作与办理有哪些规则

答:1:请示应当一文一事

2:报告不得夹带请示事项

3:一般不得越级请示和报告

4:除上级机关负责任直接交办的事项外,不得以机关名义向上级机关负责任报送请示、意见和报告

5:受双重领导的机关向上级机关行文,应当写明主送机关和抄送机关。 14:行政公文的眉首部分包括哪些内容

答:1:公文份数序号

2: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

3:紧急程度

4:发文机关名称

5:发文字号

6:签发人

15:发文字号由哪些因素组成

答:由机关代字、年份、序号组成。

16:什么是主题词主题词的标注有哪些规定

答:主题词是指能反映公文类别、内容和文种的名词或名词性词语。

规定:一份文件选用2至3个主题词,最多不超过5个。主题词标注的顺序是:先标类别词,再标类属词,最后标文种。标类属词时,先标反映文件内容的词,其涵义由大到小。

17:什么是事务文书事务文书有何特点

答:事务文书:是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处理日常工作事务的文书。特点:1:政策性:要以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为指导,以法律为依据,文件所涉及的一切工作事务,均不得违背各项方针政策。

2:务实性:要务实、即不讲空话,实实在在的办事。

3:真实性:要真实可信,不得使用造假的材料

4:可行性:要贯彻实事求是的原则,要通过调查研究,使文书反映的内容切实可行。

18:什么是计划计划的主体一般由几个部分构成

答:计划是机关单位或个人为完成某一工作任务、达到某一预定的目标而事先所作的安排与打算。

构成:1标题

2正文

3落款

4成文时间

19:什么是总结写总结要注意哪些问题

答:总结是机关单位或个人养成了某一工作任务后对所做工作进行的系统回顾,对所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未来的打算进行的理性思索,从中得到的规律性认识。

要求:1点面结合,突出典型

2事理结合,找出规律

3大小结合,写出新意

20:调查报告可分为哪几类它有哪些特点

答:分为:基础调查报告、经验调查报告、问题调查报告、研究调查报告。特点:针对性强、凭借事实说话、揭示事物本质。

21:试述简报的特点,依其内容、可分为几大类

答:特点:简洁、快捷、新鲜、连续。

分类:工作简报、动态简报、会议简报。篇四:应用文

第一章概论

应用文的产生与发展

一、应用文的萌芽:原始社会后期。

二、应用文的产生:殷墟甲骨刻辞,是迄今为止我国已知最早的文章,也是最早的应用文。 1898年,在河南安阳小屯村陆续发现了刻有文字的甲骨,考古学家称之为“甲骨文书”。如:“王大令众人曰协田,其受年。”钟鼎铭文是刻在铜器上的文字,其中贵族之间契约,是我国最早的私务文书。这类文章都是应用文。

三、应用文的发展

1、秦汉时期:秦汉时期是应用文文体成型和文书制度确立的时期。

由李斯等制订的公文程式,对公文写作作了一系列规定,产生了“避讳”、“抬头”、“用印”等制度,这些都标志着公文应用文的成熟。秦代的书、奏,是我国最早的上行公文。比如,李斯的《谏逐客书》。到了汉代,明确皇帝对臣下用诏、令、诰、制、戒、谕、教、檄;臣下对皇帝则用章、奏、表、议、策、疏;官府之间,平级官员之间用平行文种“移书”。“公文”的称谓在这一时期出现。从司马迁的《报任安书》中,可以看出私人书信已形成明显的文体特点。

碑:是用于墓葬的碑文。

铭:在公务文书中用来表扬功德,而私人应用文则用来自儆自戒。

吊:是借伤悼古人古事而发感慨。如贾谊《吊屈原赋》。

2、魏晋南北朝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是应用文的自觉时期。

曹氏父子对应用文的发展,作出过重大的贡献。曹操的《修学令》、《求贤令》;曹丕的《与吴质书》;曹植的《求自试表》等。应用文理论成果也十分突出。曹丕的《典论 ·论文》,高度评价了文章的社会作用:“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 西晋陆机的《文赋》涉及更多的应用文体,并对文体的特点和写作规律作了更深入的探索。挚虞的《文章流别论》是我国第一部针对应用文体的文体学专论。刘勰的《文心雕龙》是一部体大思精的巨著,奠定了我国古代应用写作理论的基础。

3、隋唐宋时期:隋唐宋时期是我国应用文发展的高峰期。隋文帝曾诏令“公私文翰,并宜实录”。李谔的《革文华书》强调了应用文的实用性。“古文运动”对应用文的发展和文风的转变也产生过巨大的影响。北宋时期,在历史上首次出现了“应用文”一词。苏轼在《答刘巨济书》中曾说:向在科场时,不得已作应用文,不幸为人传写,深为羞愧。

4、元明清时期:元明清时期是应用文稳定发展时期。应用文的文体分类更为详备,应用文各体趋于定型化。

四、应用文的变革与繁荣

1、辛亥革命至新中国成立前: 1912年2月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公文程式》,废除了几千年封建王朝沿用的公文体制,规定政府公文为令、谕、咨、呈、示、公布、状五类七种,确立了新的体式。1916年7月,北洋政府公布的《新公文程式》,将公文文种增至13种,并规定:“凡处理公事文件曰公文”。这是我国应用文史上首次对“公文”概念作出的明确界定。1921年,中国共产党建立后的第一批公文,就是中共全国代表大会所产生的决议、纲领和宣言。 1931年,瞿秋白起草了《文件处理办法》。1942年,延安整风运动中颁布了《陕甘宁边区新公文程式》,推进了公文改革,毛泽东的《反对党八股》的报告,对公文写作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2、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末 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公文处理暂行办法》,为新中国公文体制的确立奠定了基础。1981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暂行办法》。1996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 1999年,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2000年8月,国务院发布了新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

应用文的涵义、特点、功用与分类

一、应用文的涵义。广义,应用文是除文学文体以外的各个文体,具有明确的实用性。狭义,是指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人民群众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处理公共事务、私人事务时所使用的具有某种惯用格式和直接使用价值的文章。应用文通常又称文书。基本属性:工具性、直接的使用价值。

二、应用文的特点。

1、实用性:“实用”是应用文区别于其他文体的本质属性。应用文都是“因事成文”,都有极强的目的性和针对性。

2、工具性:应用文作为一种实用性文体,是行使管理职能和业务职能的重要工具,是为国家政务和社会公务服务的。

3、程式性:程式性主要表现为从文种的选用、约定俗成的语言习惯、规范化的行文格式和行文程序上,都有其相对固定的模式。

4、真实性真实是应用文的生命。可谓“笔下有财产万千,笔下有人命关天,笔下有是非曲直,笔下有毁誉忠奸。”

5、时效性应用文的时效性包含时代性、及时性、作用时间的有效性三层含义。

三、应用文的功能

1、贯彻政策法规,处理各种工作事务

2、协调沟通,促进交流

3、维护社会正常秩序,保证社会安定

4、保证经济活动正常有序

5、凭据作用,资料价值

四、应用文的分类

1、分类的原则:遵循逻辑性、排斥性、层次性原则,同一层次的分类必须有一个统一的划分标准。

2、应用文的种类消息、通讯

新闻文体决议、决定、指示、意见、通知、通报

党的公文公报、报告、请示、批复、条例、规定、

函、会议纪要

法定公文

命令(令)、决定、公告、通告、通知、

行政公文通报、议案、报告、请示、批复、意见、

函、会议纪要

非文

学文体应用文体事务文书计划、总结、调查报告……

经济文书合同、意向书……

专用文书法律文书起诉状、答辩状……

礼仪公关文书请柬、祝辞……

学术论文

理论文体思想评论

文学评论

……

应用文的主题

一、应用文主题的涵义:指应用文所要全力表现并体现其意图、宗旨、目的的某种基本思想、基本观点和意向。

二、应用文主题的特点

1、客观性:主题与材料必须达到本质契合,体现出客观性的特征。

2、单一性:要求主题单一纯粹,即一文一意,每篇应用文只能表达一个意思。清代刘熙载《艺概·经义概》:“凡作一篇文章,其用意俱要可以一言蔽之,扩之则为千万言。约之则为一言,所谓主脑是也。”

3、明晰性:主题要清晰明白,集中读者的注意力,使读者一看就明,不产生歧义。

三、确定应用文主题的方法。

1、按照客观实际情况,即从工作实践和生活实践中获取应用文的主题。

2、按照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法规或规章,确立应用文的主题。

四、确定应用文主题应遵循的原则1、正确 2、鲜明 3、集中

应用文的材料

一、应用文材料的涵义,材料是作者为了写作的目的而搜集、摄取并写入文章的一系列事实或客观事理。素材是指作家、艺术家从社会生活中搜集到的尚未经过提炼加工的原始材料。广义的题材,泛指文学作品描写的社会生活的某一方面内容。狭义的题材,指经过作家、艺术家的鉴别、选择、加工、提炼,写入文学作品中的材料。资料,一般是指理论研究、应用写作中所用的材料。

二、应用文材料的种类:

1、现实材料和历史材料

2、直接材料和间接材料

3、正面材料和反面材料

4、点上材料和面上材料

三、应用文材料的收集

㈠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一是作者深入到业务工作的第一线,直接从事某项工作,在实际工作中收集大量的原始材料,包括切身的体会和感受;二是到业务工作的第一线去,有意识、有目的地观察、收集那些与写作有关的材料。调查研究,是指作者深入到某个地区或部门,对某个问题进行调查、采访,从而收集第一手材料。 1、开调查会2、个别访问3、问卷调查4、由有关部门或委托人提供5、阅读和检索

㈡掌握阅读方法,积累有关资料1、精读法2、略读法3、快读法

四、应用文选材的基本要求

1、要围绕主题选择材料

2、要选择真实、准确的材料

3、要选择典型的材料

4、要选择新颖的材料

应用文的结构

一、应用文结构的涵义:结构是指文章的内部组织与构造,是选用材料表现主题的有序安排,是思路的物化。刘勰《文心雕龙》:结构就是“总文理,统首尾,定与夺,合崖际,弥纶一篇,使杂而不越者也。若筑室之须基,裁衣之待缝缉矣。”李渔在《闲情偶寄》中强调文章“结构第一”。李渔:“工师之建宅亦然,基址初平,间架未立,先筹何处建厅,何处开户,栋需何木,梁用何材,必俟成局了然,始可挥斤运斧。”

应用文的结构特点:定型性、严密性、条理性。

二、应用文结构安排的原则 1、根据文种选择结构2、结构要素排列顺序化

3、注重结构的外在衔接

4、在注重结构规范的前提下,适度创新

三、应用文结构的内容

㈠标题1、公文式标题 2、论文式标题3、新闻式标题 4、文种式标题

㈡开头1、概述式2、引用式 3、结论式 4、目的式 5、说明式

㈢主体1、文面形态:这种形态,有明显的外部形态标志,一般包括以下几种:

小标题题标序式条目式独段与分段式

2、应用文主体的逻辑形态,它是应用文的内在结构形态。递进式并列式总分——分总式

㈣结尾对全文的主题进行总结概括。对全文的主题意义进行强调。祈请式结尾。㈤落款一般应用文的落款包括作者名称及成文日期。公文的落款包括发文机关名称、成文日期和印章。

㈥过渡和照应 1、过渡,指相邻层次、段落间的衔接、转换的形式和手段。

给大段加小标题和数字。在自然段之间用过渡词衔接。用一过渡段连接上下文。

2、照应,是指文章中不相邻的层次、段落里的内容相互关照、呼应。

文题照应前后照应

应用文的语言

一、应用文语言的特点,语言是写作者与读者交流思想和感情的媒介物。但丁《论俗语》说:“语言作为工具对于我们的思想之必要正如骏马之于骑士,既然最好的马适合于最好的骑士,那么最好的语言就适合最好的思想。”1、语体以社会化的书面语体为主

2、关键部分常用规范化、模式化语言领起语公文模式(“由于……”、“为了……”,“根据……”、“遵照……”、“据查,……”)。总结模式(“在……下”)。礼仪文书模式(“欣闻……”、“惊悉……”等。)。介绍证明文书模式(“兹有……”等)。承起衔接语,开头部分与主体部分之间起承接作用的有:“为此……”,“特此……”,“现就……如下”,“鉴于此……”等。综述性的承启衔接语有:“综上所述”、“如前所述”、“总之……”等。结尾用语,是表收束、祈请、指示、感谢、企盼、强调的语言。如“以上各项望……”、“当否,请……”、“以上意见如无不妥,请……”、“特此(通知、通告、报告、函达)”、“……为要”、“……为荷”、“……为盼”、“当否,请批示”、“此呈”、“恭请光临”等。引据用语。如“兹就……”、“……收悉”等称谓用语。自称用语:“本”、“我”。对称用语:“贵”、“你”。他称用语:“该”、“他”。表态用语。如“严禁”、“不得”、“禁止”、“同意”、“不予同意”、“暂不执行”。

3、句法上有特定或惯用的要求,从句类看,主要使用陈述句和祈使句,从句型看,较多使用无主句,从句子成分看,大量使用介宾词组作状语、定语成分;常用“非名词性”词语充当宾语;把动宾结构转换为偏正结构。

4、合理使用书面辅助语言,书面辅助语言可以使应用文的语言表述更为直观、简明。如图形、表格、符号、公式等。

二、应用文语言运用的要求1、准确 2、简明 3、朴实 4、得体

应用文的表达方式

表达方式是指运用语言形式来介绍情况、陈述事实、总结规律、阐明观点、抒发感情的具体方法与手段。常用的表达方式有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五种。应用文常用的表达方式主要是说明、叙述和议论。

一、应用文的叙述叙述是有次序地叙说、介绍人物的经历或事物发展变化过程的表达方式。按叙述的顺序可分为顺叙、倒叙、插叙、补叙等。

1、顺叙是指按事件发展的先后顺序叙述。

2、倒叙是指先把事件的结局或最突出、精彩、有吸引力的地方提到前面叙述,然后按事

件的发生、发展顺序叙述。

3、插叙在叙述过程中,由于内容的需要,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而插入另一段有关的内容,然后再转回到原来叙述的线索中去,这种方法叫插叙。

4、叙述的人称

5、应用文叙述的特点①大量采用概括叙述,较少使用具体叙述。②应用文中的叙述强调平直,多采用顺叙,文中人称比较单一,且常常省去人称。③应用文的叙述常与议论结合运用,就事论事,以起到摆事实讲道理的作用。

二、应用文的议论议论是作者对某件事情或某个问题进行分析、推理、评论,表明自己的立场、观点、意见的一种表达方式。①常采用夹叙夹议、论说结合的形式。②常常简化论证过程,不写明推理环节,直接用判断句式表明立场、观点。③常常以正面论证为主,反面论证为辅。

三、应用文的说明说明就是用简明的文字,对事物或事理的状态、性质、特点、功能、成因、规律、作用等,加以客观的解释和介绍。①定义说明;②分类说明;③举例说明;④比较说明;⑤数字说明;⑥图表说明;⑦引用说明。

第二章公文写作基础

公文的概述

一、公文的含义。

㈠广义的公文广义的公文是党政机关及其他社会组织在行使职权和实施管理的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法定效力和规范格式的文件材料,是依法行政和处理公务的重要工具。

㈡狭义的公文。狭义的公文是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分别批准颁布的党的机关公文和行政机关公文,即《条例》和《办法》颁定的18种党政公文。

㈢文书、文件和公务文书。文书,它是所有文件材料的总称,既可以指公务文书,也可以指私人文书,是一个整体概念。

文件,从广义上说,它同文书一样,既可以指公务文件,也可以指私人文件,有时也可以指文件材料的总称。从狭义上说,文件主要是指机关、组织制成和发布的具有固定格式和文件版头的正式行文。公务文书,它指的是社会合法组织在公务活动中形成和使用的应用文。

二、公文的特点1、有法定的作者2、有法定的权威3、有特定的效用4、有规范的体式

5、有规定的处理程序

三、公文的作用1、领导指导作用2、行为规范作用3、传递信息作用4、处理公务作用

5、凭证依据作用

四、公文的分类

㈠按使用范围分1、通用公文即党的机关公文和行政机关公文。2、专用公文,是专业部门根据专门工作的特殊需要而使用的、具有特定专业内容和格式的机关应用文。

㈡按发文机关所属组织系统分1、党的机关公文。即《条例》规定的14种公文:决议、决定、指示、意见、通知、通报、公报、报告、请示、批复、条例、规定、函、会议纪要。

2、行政机关公文。即《办法》规定的13种公文:命令(令)、决定、公告、通告、通知、通报、议案、报告、请示、批复、意见、函、会议纪要。

㈢按行文方向:1、上行文2、下行文3、平行文

㈣按涉密程度分普通公文、秘密公文、机密公文、绝密公文。

㈤按阅读范围分对外公开件、限国内公开件、内部使用件。

㈥按处理时限分平件、急件和特急件。篇五:应用文写作的特点

应用文写作的特点(实用.程式.时限性.简明),功能(1促进思维发展2宣传教育3联系沟

通4指导保证)主旨的作用(灵魂统帅)要求(正确集中鲜明周密深刻)表达(题目明旨开门见山篇末点题一线贯通)材料的作用(基础支柱)收集(全面性目的性)选择(突出主旨真是准确体现典型力求新颖)结构的特点(完整性有序性稳定性)基本结构(横式纵式横宗交措式)语言的作用(叙述事实传达思想抒发感情)特点(明

确平实简约得体)

计划的特点(针对性可行性约束性科学性)结构标题(单位名称适用时间事由文种)正文(前言主题:做什么什么程度怎么做结尾:单位名称时间公章)

总结分类(综合性总结专题性总结)结构标题(公文式文章式双行式【副标题点名单位时限性质文种】)正文(前言主体结尾①总结教训吸收经验②表明决心展望前景)

外部形式(贯通式小标题式序数式)落款(署名暑实)

条据分类(①凭证式:收领借欠②说明式:请假留言托人办事)写法⑴凭证式正文(什么人什么东西有多少另起一行写此据)落款(出条人经手人开条单位印章日期签字)⑵说明式(称呼正文落款) 要求(准确明确简洁款项加整加币种收据不能涂改

用钢笔或毛笔签写

欢迎词分类(现场演讲报刊电视发表)(公事私人)(客人组织新成员)结构和写法(标

题称谓正文落款)要求(针对性礼貌委婉短小精悍感情真挚)欢送词要求(带有情感色彩)开幕词分类(有所侧重一般性)特点(引导性简明性)结构与写法(标题署

名署时称谓正文)要求(针对性突出重点详略得当文字凝练)闭幕词(感染力号召力)祝贺词特点(广泛性严肃性)分类(简约文章)结构及写法(标题称谓正文结语)答谢词 (标题正文称谓) 在主题内容完后应再一次用简短的语言对对方表示感谢请柬结构和写法(横式竖式) (封面称谓正文结尾落款) (不能有强制性的词语准确清楚)邀请书结构与写法(主题内容回执)(标题称谓正文落款)慰问信

结构和写法(标题称谓正文结束语落款)感谢信寄送方式(直接寄送送到单位新闻媒体互联网手机) 结构与写法(标题称谓正文结束语落款)

求职信特点(针对性自荐性简要性)分类(自荐和应聘毕业和社会成员)结构与写法(标题称谓正文结尾敬语落款附件)要求(①评价客观情况真实②表述得体文面规范美观)辞职信特点(简洁委婉)结构(标题正文称谓正文敬语落款)

启示知照性(标题正文落款)标题明确内容完整用语礼貌

海报(标题正文落款)简洁明了图文并茂

公关礼仪文书大多具有(礼仪传播规范性)

公务文书

公文的特点(策令性法定性规范性程序性)

公文的作用⑴发布政令,具有规范和制约作用。

⑵交流信息,具有联系和知照作用。

⑶传达方针政策,具有宣传教育作用

⑷立卷归档,具有依据和凭证作用

公文的分类 1.作者:党的机关公文行政机关的公文

5.办理时间:特急急件平件

6.机密等级:普通秘密机密绝密

7.行文方向:上行文下行文平行文

公务文书的语言风格(庄重准确平实简练)

通报的特点(典型性引导性真实性实效性)

通知的特点 (广泛性晓愉性实效性) 种类(指示性批复性周知性任免)

通报和通知的区别:内容范围不同目的要求不同表现放大不同

请示的特点(陈请性求复性单一性实效性)

报告特点(真实性陈述性灵活性)

种类工作报告:指向上级机关或重要会议汇报工作情况的汇报

情况报告:指用于反映上级工作中的重大,特殊情况的报告

建议报告:根据工作中的情况和动向向上级提出建议和办法

转呈性建议报告:政策性强体现上级意志

答复报告:针对上级机关向下级机关提出询问或要求,做出答复

报告和请示的区别:性质不同行文目的不同时间不同主送机关不同

事项的多少不同(请示一文一事)答复形式不同

批复的特点(针对性专一性权威性)

种类指示性批复:针对方针政策进行答复

批准性批复:针对请求批准的请示

解答性批复:针对下级机关请示中的疑问据有关政策法规进行解答。

函的特点(广泛性简便灵活性)

申论特点(国际标准性普遍性针对性灵活性)

调查报告根据调查研究结果写出来的反应客观事物的书面报告

种类介绍典型经验的调查报告

揭露问题的调查报告

反应新生事物的调查报告

社会情况的调查报告

特点(针对性真实性实效性)

写作要求调查全面,深入准确。明确中心,提炼主题

精心鉴别,严选材料。明顺思路,拟写提纲

行文客观,周密分析。

学术论文的特点(科学性专业性创新性理论性)

类型交流性论文:指在学术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或在重要学术会议上

宣读,提交的论文。放映了本科学的重要成果,促

进社会进步和科学事业的发展

考核性论文: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学位论文

作用记录新的科研成果交流和推广科研成果

促进研究工作的深化

作为考核,晋升的指标之一

写作选题原则(创新性原则可行性原则:个人兴趣爱好,专业特长)

研究水平客观条件

方法纠正通行的观点补充前人学说填补研究对白

加入百家争鸣总结研究成果

搜集资料:方法观察和实验考察查阅文献

记录资料:方法卡片法笔记法复印法

写作要求论点准确新颖论据真实可靠论证周密严谨语言准确简洁

1、调查报告的特点是什么

1针对性2真实性3时效性

2、调查报告的写作要求是什么

1调查全面、深入准确2明确中心、提炼主题3精心鉴选、严选材料4理顺思路、拟写提纲5行文客观、周密分析

3、学术论文选题的原则和方法是什么

原则:创新性原则、可行性原则;方法:1纠正通行的观点2补充前人的学说3填补研究的空白4加入百家争鸣5总结研究的成果

4、学术论文的大体结构是怎样的

1提名2署名3摘要4关键词5正文6注释7参考文献8致谢

5、学术论文的写作要求是什么

1论点要准确新颖2论据要真实可靠3论证要周密严谨4语言要准确简洁

6、简要回答通知与通报的区别

1内容范围不同:通知可以发布行政法规,批转和转发公文,传达须办理和周知的事项等;通报则是表扬先进,批评错误,交流重要的信息。2目的要求不同:通知的目的是告知事项、布置工作,通报的目的是交流、了解情况。3表现方法不同:通知的表现方法主要是叙述,通报的表现方法则常兼用叙述、说明、分析和议论。

7、简要回答报告与请示的区别

1性质不同:报告是陈诉性公文,请示是呈批性公文。2行文的目的不同:报告是汇报工作,反映情况,请示是为解决某一问题,请求某一批示。3行为的时间不同:报告是工作结束或是工作进行中,请示必须在事前行文。4主送机关不同:报告允许多头主送,请示只能写一个主送机关,不允许多头请示。5事项的多少不同:报告是一件也可以是

多件,请示必须遵循“一文一事”原则。6答复的形式不同:报告不要求回复,请示则要求上级机关及时批复回文,给予明确的答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