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新郑国际机场现航站楼
- 格式:ppt
- 大小:1.46 MB
- 文档页数:17
浅谈郑州新郑国际机场航站楼标志标识系统设计摘要:机场改扩建工程2007年底竣工后,航站楼建筑面积为12.8万平方米,机坪面积为25.6万平方米,机位43个,年旅客保障能力1200万人次,货邮保障能力35万吨。
在机场航站楼标志标识系统设计中,设计人员充分尊重了标志标识的基本用途,坚持醒目、信息明确、流程清晰等设计的基本原则,贯彻“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取得了不错的设计效果。
本文主要根据现有的研究资料结合具体设计过程中的经验,,总结标志标识在航站楼实际应用中的成功和不足,详细论述郑州新郑国际机场航站楼标志标识系统设计过程,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能够为新的机场航站楼标志标识系统设计中提供一点帮助和启示。
关键词:航站楼;标志;标识郑州新郑国际机场是河南省最大的机场之一,也是河南省航线最多的机场,年旅客通行量超过一千万。
在郑州新郑国际机场建设过程中,航站楼作为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空侧、陆侧的结合点,它最基本的要求是安全、快捷地将旅客送上飞机或引入陆侧,因此在满足功能要求外,还应有细致、明确、明显、统一的标志标识,紧密围绕旅客流线和为之服务的设施布置,合理的指示、引导旅客进入或到达相应的功能区及功能转换,标志标识将配合建筑设计中空间导向来完成上述功能。
1航站楼标示标识设计要求在航站楼标示标识设计上要遵守醒目及人性化两个基本的要求,具体要求如下:1.1航站楼标示标识设计醒目要求标识系统在视觉上一定要醒目,重要的标识比如主要流程标识要能达到对人的视觉有强烈的冲击效果,新郑机场航站楼标志标识系统设计上严格遵循了这一要求。
在设计上,将航站楼标志标识系统在颜色、造型等方面与广告、告示、商业标志及其它识别标志等明显区别开来,有效的避免了人们混淆而影响到交通导向的确定。
在标识系统衬底颜色上,采用深灰色和黑色,而一般的与广告、告示、商业标志及其它识别标志则是采用的相对比较鲜艳的颜色,如蓝色、红色、浅蓝等等,与航站楼标志标识系统有着比较明显的区别。
中部六⼤省会城市机场客运量对⽐,来看看你家省会排名第⼏位中部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第⼆梯队,共有六个省会城市,其中武汉、长沙是万亿元城市,郑州2018年也将跨⼊万亿元城市⾏列了,中部的城市还是很厉害的。
如果以各省会城市机场客流量来对⽐的话,你会发觉经济最强的城市未必客流量最⼤,武汉就是这样不敌这两座城市。
合肥是安徽的省会,合肥都市圈中⼼城市,也是全国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素有“三国旧地、包拯故⾥”之称。
合肥新桥国际机场是国内4E级枢纽⼲线机场,航站楼⾯积11万平⽅⽶,机位27个。
2017年机场旅客吞吐量为915万⼈次,居中部第六位。
南昌是江西的省会,中国的英雄城,也是中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和光电产业基地,被誉为京九线上的⼀颗“绿⾊明珠”。
南昌昌北国际机场为4E级民⽤运输机场,两个航站楼⾯积共12.3万平⽅⽶,机位51个。
2017年机场旅客吞吐量为1093万⼈次,居中部第五位。
太原是⼭西省省会,太原都市圈核⼼城市,也是世界晋商都会,中国能源、重⼯业基地之⼀,有“锦绣太原城”的美誉。
太原武宿国际机场为4E级民⽤运输机场,航站楼⾯积8万平⽅⽶,机位43个。
2017年机场旅客吞吐量为1240万⼈次,居中部第四位。
武汉是湖北省会,中部最⼤经济实⼒最强的城市,也是中部唯⼀的副省级城市、国家中⼼城市、新⼀线城市,被誉为“东⽅芝加哥”。
武汉天河国际机场是中国⼋⼤枢纽机场之⼀,为4F级机场,航站楼⾯积达25万平⽅⽶,机位数61个。
2017年机场旅客吞吐量为2313万⼈次,居中部第三位。
长沙是湖南的省会,⼀座时尚动感之都,也是全国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试验区核⼼城市,有“娱乐之都”的称号。
长沙黄花国际机场为4E级民⽤机场,航站楼⾯积26万平⽶,停机位35个。
2017年机场旅客吞吐量为2377万⼈次,居中部第⼆位。
郑州是河南省省会,地处中国地理中⼼,也是中部地区重要的⼯业城市和枢纽交通中⼼,素有“中国铁路⼼脏”之誉。
第一章编制原则及依据一、编制原则1、质量目标明确,保证措施完善,确保施工质量;2、安全目标明确,保证措施可靠,保障安全;3、工期目标明确,计划安排合理,确保施工工期;4、施工部署、施工方案、方法、工艺先进科学,符合规范及环保要求;5、保护环境,保护文物,尊重当地民风民俗,文明施工;6、加强施工管理,应用“五新”技术,控制工程造价。
二、编制依据1、郑州新郑国际机场航站楼改扩建项目停车场道路工程施工招标文件、来往的函件以及答疑书。
2、招标文件提供的设计图纸、技术规范、工程量清单等资料。
3、国家、建设部及河南省现行的设计、施工、验收标准规范及有关文件。
4、我公司对施工现场的实地勘察、调查资料。
5、我公司积累的成熟技术、科技成果、施工工艺方法、同类工程的施工经验以及人员、设备情况。
6、我公司可调用到本合同段的各类资源。
三、遵循的规范和标准《施工组织设计文字说明》编制所遵循的主要规范标准,详见附表1-1四、施工管理指导思想按照先地下后地上,先主体后附属的施工顺序,本着安全保工期,优质创信誉,管理出效益,全面争第一的思想管理指导施工。
本指导思想反映在实施过程中的实质工作表现是:突出一个“快”字:快调遣、快进场、快开工;狠抓一个“实”字:人员、机械落实,施工组织落实,各项管理务实;立足一个“先”字:开工及进度争先,安全生产、工程质量争先;确保一个“环”字:环境保护、水土保持措施得力,保证现场环境、水土状况及既有设施得到保护改善。
质量管理严格按照IS09001: 2000质量保证模式进行,以“高起点、严要求、创全优”作为在本工程实现“坚持走质量效益型道路,以优质工程和良好的服务质量,最大限度地满足顾客需求,在持续改进中,争创最佳效益”这一质量方针及标书中所制定的质量目标的指导思想,全面实施投标书所制定的质量保证措施,对质量责任实行终身负责制。
安全管理实行项目经理、工程队长、生产班组三级责任制,重点确保班组安全,最终实现本标书所制定的安全目标。
郑州至新郑机场城际铁路机场段线路方案研究乔俊飞【摘要】郑州至新郑机场城际铁路位于河南省郑州市境内,途经郑州市二七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新郑市。
受郑州铁路枢纽规划、机场规划等条件限制,以及相关铁路、公路及南水北调工程的影响,郑机城际铁路引入机场方案比较复杂。
从技术、经济、运营安全等多方面进行比选分析,并结合郑州市城市规划、机场规划及郑州铁路枢纽总图格局的调整,最终采用平行机场跑道引入机场并延伸至郑州南站的方案。
%The inter-city railway between zhengzhou and xinzheng airport is located in the territory of Zhengzhou in henan province, going through Erqi district, the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of zhengzhou city and Xinzheng city. Because of the limits of Zhengzhou railway hub planning, airport planning and related railways, highways, and the south-north water transfer project, the proposed inter-city railway is very complex. According to the city planning, airport planning, the adjustment of Ahengzhou railway hub planning, it is determined to employ parallel runways into the airport and extend to Zhengzhou South Station based on the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with respect to technology, economy and operation safety.【期刊名称】《铁道标准设计》【年(卷),期】2016(000)001【总页数】4页(P52-54,55)【关键词】城际铁路;机场;方案研究【作者】乔俊飞【作者单位】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北京 10005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212.32郑州至新郑机场城际轨道交通是中原城市群城际轨道交通网骨架的重要组成部分,南端新郑机场站衔接许昌方向和登封方向的城际铁路,北端连接郑州枢纽内郑州和郑州东两大客运中心,进而沟通郑焦、郑开等城际铁路,并和既有铁路、在建和规划的客运专线实现便捷换乘,对于完善路网结构,丰富运输服务品种、提升运输服务质量都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郑州机场三期方案落地!要建巨无霸航站楼,还要建自贸港展开全文最近,郑州围绕着航空港和机场确立了两件重磅大事,关乎郑州前途命运,却被很多人忽视了。
第一件事是机场三期规划及T3航站楼设计方案的敲定。
第二件事是,国家发改委明确提出研究建设郑州自贸港。
1我们先来看机场的三期扩建方案。
这次的设计方案相比以前变化很大很大,甚至可以说,完全不是一回事了。
要理解新版设计方案,需要先看一下当前机场的现状:2007年,新郑机场第一次改扩建,T1航站楼诞生,建筑面积为12.8万平方米。
2015年年底,T2航站楼投入使用,建筑面积为48.5万平方米。
随后,机场三期扩建方案逐步提上日程。
三期扩建的旧版方案,是在GTC(综合交通换乘中心)北侧,建设和T1航站楼形态相似、大小相近、方位对称的T3航站楼,在T3航站楼的东侧建设两个卫星厅。
布局如下图:这个方案提了好久,最终还是被否决了。
为什么被否决?首先科普一下,什么是卫星厅。
和主航站楼相比,卫星厅是不具备值机办票、海关检查、行李托运、出境手续及安检等功能的,它仅仅是一个候机楼,是主航站楼的延伸。
它通过走廊与主楼相连接,就像主楼的卫星,所以叫卫星厅。
如果三期的扩建方案,确定了是这样的卫星厅的布局,那么基本上郑州机场的规模、档次和潜力就定型了——后期再有运力不足的时候,想扩建主体航站楼也不可能了,没有足够大的地块了。
这样的T3体量太小,仅仅和T1相当。
于是T2的上限,就是整个机场的上限,也是郑州乃至全省运力的天花板。
这样的布局,怎么能够承载郑州的“野心”呢?所以,无论如何都要拉高这个上限。
这就是最新版规划方案的来由。
在新版方案中,郑州新郑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新增第三跑道和第四跑道,新建更大体量的T3航站楼和GTC,总建筑规模达到了90万平方米。
布局如下图:在这个新方案中,放弃了卫星厅的布局,改为新建一个T3主航站楼和一个新的GTC换乘中心。
而T1的对面,则规划成了T4。
T3采用了指廊式形态,是目前航站楼主流的设计理念。
郑州新郑国际机场容量评估分析刘建彬【摘要】随着中原经济的快速发展,航空需求急剧增长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如高峰时机场拥挤、延误增加,服务质量下降等。
造成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机场需求超过机场容量,机场容量已不能满足当前航空运输的需求。
机场容量作为机场中最容易形成瓶颈的子系统往往决定了整个空中交通容量水平。
本文通过郑州新郑国际机场容量评估分析,结合现场运行、航班运行特点及空中交通管理服务,从理论及管理上提出增加机场容量方式建议。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Central Plains economy, the rapid growth of aviation demand has brought a series of problems, such as the airport congestion during the peak period, increase of delay, the decrease of service quality, etc. The root cause of these problems lies in the fact that the airport demand exceeds the airport ca⁃pacity, the airport capacity cannot meet the needs of the current air transport. Airport capacity as the sub- system which is mostly easy to form of the bottleneck in the airport often determines the whole air traffic capacity levels. Based on the evaluation and analysis on the capacity of Zhengzhou Xinzheng International Airport, combined with On-site operation, flight operation features and air traffic management services, the paper puts forward the sugges⁃tions for increasing the capacity of the airport in the theory and management.【期刊名称】《河南科技》【年(卷),期】2015(000)012【总页数】4页(P92-95)【关键词】空中交通流量管理;机场容量;评估【作者】刘建彬【作者单位】民航河南空管分局,河南郑州 45116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V355随着飞行量的迅速增加,空中交通管制能力和飞行量之间不相适应的矛盾日益突出。
建协[2007]31号
关于2007年度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
(国家优质工程)评选结果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建筑业协会(联合会、施工行业协会),有关行业建设协会,国资委管理的有关建筑业企业,各获奖单位:根据《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评选办法》和建协[2007]18号文件的有关要求,经审定,青藏铁路可可西里至沱沱河工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东南区教学科研楼等95项工程荣获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
现将获奖名单通知你们,请做好参加颁奖会议准备。
今年的颁奖会将与鲁班奖创立20周年纪念大会一并召开,大会的有关事宜另行通知。
附件:
1、2007年度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获奖名单;
2、2007年度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获奖工程监理单位名单。
(此页无正文)
二○○七年十一月八日
抄送:各省、自治区建设厅,直辖市建委,国务院有关部门建设司,江苏、山东省建管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局,解放军总
后基建营房部工程管理局,建设部有关司(厅) ,本会会长、副
会长
2007年度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获奖名单
(排名不分先后)
2007年度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
获奖工程监理单位名单
( 排名不分先后)。
郑州新郑国际机场二期扩建工程(T2航站楼)
总目录(建筑与结构)
郑州新郑国际机场二期扩建工程(T2航站楼)
总目录(建筑与结构)
郑州新郑国际机场二期扩建工程(T2航站楼)
总目录(建筑与结构)
郑州新郑国际机场二期扩建工程(T2航站楼)
总目录(建筑与结构)
郑州新郑国际机场二期扩建工程(T2航站楼)
总目录(建筑与结构)
郑州新郑国际机场二期扩建工程(T2航站楼)
总目录(建筑与结构)
郑州新郑国际机场二期扩建工程(T2航站楼)
总目录(建筑与结构)
郑州新郑国际机场二期扩建工程(T2航站楼)
总目录(建筑与结构)。
浅谈郑州新郑国际机场航站楼标志标识系统设计摘要:机场改扩建工程2007年底竣工后,航站楼建筑面积为12.8万平方米,机坪面积为25.6万平方米,机位43个,年旅客保障能力1200万人次,货邮保障能力35万吨。
在机场航站楼标志标识系统设计中,设计人员充分尊重了标志标识的基本用途,坚持醒目、信息明确、流程清晰等设计的基本原则,贯彻“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取得了不错的设计效果。
本文主要根据现有的研究资料结合具体设计过程中的经验,,总结标志标识在航站楼实际应用中的成功和不足,详细论述郑州新郑国际机场航站楼标志标识系统设计过程,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能够为新的机场航站楼标志标识系统设计中提供一点帮助和启示。
关键词:航站楼;标志;标识郑州新郑国际机场是河南省最大的机场之一,也是河南省航线最多的机场,年旅客通行量超过一千万。
在郑州新郑国际机场建设过程中,航站楼作为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空侧、陆侧的结合点,它最基本的要求是安全、快捷地将旅客送上飞机或引入陆侧,因此在满足功能要求外,还应有细致、明确、明显、统一的标志标识,紧密围绕旅客流线和为之服务的设施布置,合理的指示、引导旅客进入或到达相应的功能区及功能转换,标志标识将配合建筑设计中空间导向来完成上述功能。
1航站楼标示标识设计要求在航站楼标示标识设计上要遵守醒目及人性化两个基本的要求,具体要求如下:1.1航站楼标示标识设计醒目要求标识系统在视觉上一定要醒目,重要的标识比如主要流程标识要能达到对人的视觉有强烈的冲击效果,新郑机场航站楼标志标识系统设计上严格遵循了这一要求。
在设计上,将航站楼标志标识系统在颜色、造型等方面与广告、告示、商业标志及其它识别标志等明显区别开来,有效的避免了人们混淆而影响到交通导向的确定。
在标识系统衬底颜色上,采用深灰色和黑色,而一般的与广告、告示、商业标志及其它识别标志则是采用的相对比较鲜艳的颜色,如蓝色、红色、浅蓝等等,与航站楼标志标识系统有着比较明显的区别。
目录一、编制说明 (2)二、总体设想 (2)2.1 施工区域划分及施工组织 (2)2.2 施工进度计划 (2)2.3 劳动力配置计划 (3)2.4 主要施工设备进场计划 (4)2.5 施工周转材料进场计划 (5)2.6 施工平面布置 (6)三、地下室施工方法 (11)3.1 地下室工程概况 (11)3.2 防水工程 (13)3.3 钢筋工程 (14)3.4 模板工程 (18)3.5 混凝土工程 (21)3.6 后浇带施工 (22)一、编制说明根据机场建设项目办公室要求报送施工平面布置方案的通知,我单位组织有关人员对施工现场进行了勘察,认真阅读了招标文件和施工图,提出了地下室施工方法的初步设想。
在方案编制时考虑了施工总承包的职责,本着为工程施工总体设想的原则,进行了施工平面布置。
本次汇报的平面布置和地下室施工方案仅是初步设想,最终以投标方案为准。
二、总体设想2.1 施工区域划分及施工组织 2.1.1 施工区域划分地下室工程计划划分为两个施工区域,以设计后浇带为界,○E 轴线至○J 轴线为I 区,○A 轴线至○D 轴线为II 区,分别安排一个施工队组织施工,具体划分见图2.1-1。
2.1.2 施工段划分本工程地下室工程施工划分为两个施工区,各安排一个土建施工队施工,每个施工区沿设计后浇带分为两个施工段组织流水施工。
施工段划分具体见图2.1-1。
2.2 施工进度计划本工程地下室计划于2005年6月15日开工,计划于2005年7月29日地下室结构完成,工期45天。
地下室施工的详细进度计划详见 “新郑国际机场航站楼改扩建工程地下室工程施工网络计划”。
图2.1-1 地下室施工区段划分示意图为确保工期目标的实现,制定施工阶段控制点如下:(1)地下室防水完 2005年6月27日(2)地下室底板完 2005年7月7日(3)地下室顶板混凝土完 2005年7月29日2.3 劳动力配置计划本工程地下室部分施工拟投入500人左右,其中施工管理人员30人,劳务人员460人左右,人员数量及施工人员需求计划详见表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