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史学史
- 格式:ppt
- 大小:1.22 MB
- 文档页数:36
西方史学史一、名词解释1、希罗多德古代希腊历史学家,他是西方古典史学的代表人物,被后世誉为“史学之父”。
其传世之作《历史》首先创立了西方历史编撰学上一种正宗的体裁——历史叙述体,开创了西方社会文化史的先河。
2、修昔底德古代希腊历史学家,出身于雅典一个显贵之家。
所著《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共8卷,为西方传统史学确立了一种典范,即西方政治军事史传统。
他高度发展了古代希腊史学的人本观念,坚持更严格的史料批判原则和重视历史垂训功用,成为西方史家长期效法与尊奉的史学传统,对后世影响深远。
3、色诺芬古希腊历史学家、军事家。
他是一位高产的作家,主要历史作品有《希腊史》和《长征记》,《师门回忆录》等。
其作品可读性强,是古代史学的上乘之作。
《长征记》是西方第一部军事理论名著,具有很高史料价值。
4、修辞学派由于伊索克拉特斯的影响,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史学出现了“修辞学派”。
该派的主要历史学家有埃福罗斯和特奥波姆波斯。
“修辞学派”注重练字造句,只求文字之动人,而不关心史事之正确,因过分强调修辞常常因词误义,有悖于史学的严谨作风与求真精神。
5、高卢战记古罗马执政官凯撒编撰的历史著作。
《高卢战记》记录恺撒领兵在高卢地区征服日耳曼民族的战事回忆录,它是生动的战争实录,也是一部古老的战争史,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该书反映了恺撒高超的写作技巧。
不仅是历史著作,也是一部杰出的文学作品。
该书在西方广为流传影响很深。
6、塔西佗古罗马最伟大的历史学家,他继承并发展了李维的史学传统和成就。
主要著作有《阿古利可拉传》、《日耳曼尼亚志》、《历史》和《编年史》,强调信史实录以及道德教化作用。
对罗马帝国初期的社会状况作了深刻的揭露,反对暴政,怀念歌颂共和,因而透露出浓厚悲观主义情绪。
但其作品至今是研究古代罗马历史的权威史料,影响深远。
7、普鲁塔克罗马统治下的希腊史学家,生平著述丰富,代表作《希腊罗马名人传》深刻反映了希腊文化与罗马文化交流与融合的时代印记,不仅在史学上开西方史学中的历史传记体之先河,而且影响后世甚巨。
西方史学史史学史:“历史的历史”,以历史学自身作为研究对象,其主要任务是探究历史学科的发生与发展史,揭示它的演变规律,预测它未来的发展方向。
史学史研究对象:史学思想(主导)、历史编纂学、史料学、史学方法论等。
史学史的价值:承上启下,通过对史学的反思,为后人提供借鉴,指点门径,早就自觉的史学工作者。
西方史学史:以总结与评价西方史学的发展进程为宗旨,研究西方史学发生与发展的历史,研究人们(主要是历代史学家)对历史发展的客观进程所作出的种种思考,从而在西方历史学发展的长河中,疏凿源流,抉隐钩沉,辩证因果,探求原委,以寻取西方史学自身发展的规律。
西方史学史发展阶段:古典史学(古希腊罗马史学)→中世纪史学(5C—14C)→近代史学(14C—19C,人文主义史学、理性主义史学、浪漫主义史学、客观主义史学、实证主义史学、兰克史学)→现代史学(20 C——)1599,波普利尼埃尔《史学史》,西方史学史研究开山之作。
古典史学(——5C)世界各国的史学演进,最早应追溯及神话与史诗。
西方古典史学溯源于古希腊,发扬光大于古罗马。
西方古典史学传统:①.求真探索精神;②.人文主义观念;③.宽宏的历史眼光;④.注重历史对现实的借鉴作用;⑤.重视史著的表述与史家的修养。
一.古希腊史学1.希腊神话的一个重要特点:“神人同形同性论”。
2.古希腊史学诞生地:爱奥尼亚地区。
3.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奥德赛》。
4.荷马时代:B12C—B8C5.赫西俄德:《工作与时日》,黄金时代、白银时代、青铜时代、英雄时代、黑铁时代。
6.B6C左右,散文纪事家的出现标志着古希腊史学的正式萌芽。
7.希罗多德:《历史》(《缪斯书》/《希波战争史》),“西方史学之父”,社会文化史之祖。
8.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西方政治军事史传统的开创者,追求求真与致用。
9.色诺芬:《长征记》、《希腊史》。
10.古希腊三大史家:希罗多德、修昔底德、色诺芬。
11.修辞学派:注重炼字造句,只求文字动人,不关心史事正确,力求把历史著作写得生动有趣、富有戏剧性。
西方史学史导论一、史学史,史学史的研究对象史学史:历史学科产生与发展的历史,以史学自身作为研究的对象,包括史学思想、历史编纂学、史料学、史学方法论等。
历史学家对历史和历史学的认识与解释,应当成为史学史研究的主要内容。
前者指历史观,后者指史学理论和历史哲学。
其主要任务是研究历史学科的发生与发展史,解释它的演变规律,预测它未来的发展方向。
西方史学史:以总结和评价西方史学的发展进程为宗旨,研究西方史学发生与发展的历史,研究人们(主要是历代历史学家)对历史发展的客观进程所做出的种种思考,探求西方史学自身发展的规律。
学习史学史乃至西方史学史有什么意义呢?第一,学习西方史学史对历史学科自身建设的意义不言而喻。
价值在于通过对史学的反思,为后人提供借鉴,指明方向,造就自觉的史学工作者。
第二,有利于我们加深唯物史观的认识。
第三,为我们认识与了解西方世界提供了一个窗口。
二、西方史学发展的阶段根据现代学者的认识大致可以划分为一下四个阶段:第一,古典史学,即古希腊罗马史学。
从追溯神话与史诗的前希罗多德算起,至公元前5 世纪“古典世界”的终结,西方古典史学经历了一千多年的发生与发展的历史过程,形成了颇具影响的西方史学的诸多优良传统,对后世的史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第二,中世纪史学。
从公元5世纪开始,西方史学发生了一次重大的转折,至14世纪初西方兴起的文艺复兴运动,期间古典史学的传统中断,基督教的神学史观制约与束缚了史学,史学的发展相对来说显得比较迟缓。
第三,近代史学。
由于时代的进步,西方史学自14世纪初开始加快了它的进程,人文主义史学、理性主义史学、浪漫主义史学、客观主义史学及其后的实证主义史学等相继发展起来,至19世纪史学的兰克时代,已日趋成熟,终于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第四,现代史学。
20世纪初新史学思潮萌发,冲击着西方传统史学。
三、中国的西方史学史研究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20世纪初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前。
从借助日本的间接介绍到直接接触西方史学原著,从翻译作品到开始撰写著作,这是中国的西方史学史的草创时期。
古典史学的本质特征:1.对历史真实的追求,即求真求实,这是古典史学的精髓。
2.古典史学从一开始就具有求真求实的特征3.后来则提出了摈弃情感的绝对求真求实的客观治史原则4.但并不是所有的史家都能遵循求真求实的原则,一些客观和主观条件影响了他们的历史研究:P16:①②③古典史学的题材范围:古典史学的题材范围比较狭窄。
注重:政治史,军事史。
不注重:经济史,社会史,外交史,思想文化史古典史学的表现方法及体例:古典史学的表现方法是叙述体,不同的史学创造出不同的叙事风格古典史学的编纂体例:编年体、纪事本末体、传记体、回忆录体和混合体等多种形式记述范围包括:世界通史、国别通史、地方史、断代史、各种专门史古典史学的进步性和局限性:进步性:具有求真求实的的精神和客观治史的原则;以人为本的人本史观。
局限性:历史被用来美化个人或社会集团、或某个朝代,抒发个人政治见解、攻击政敌,充当宣传的工具,这往往会歪曲客观历史事实;打上了深刻的阶级、等级烙印;史学撰写的主角始终是男性贵族的代表人物,妇女和非公民的异邦人和奴隶只是微不足道的陪衬。
修昔底德的史学思想和史学贡献其贡献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一)他提出了严格的史料批判原则和实施方法。
(二)冷峻的客观主义精神。
(三)彻底的人本史观和进步史观。
(四)平实、简洁、生动和充满智慧的文字表述形式。
老加图:马可·波尔基乌斯·加图(Marcus Porcius Cato, 公元前234-前149年),又叫老加图(Cato the Elder;Cato Maior)。
出生于拉丁城市图斯库鲁姆的平民家庭,老加图是罗马共和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国务活动家、演说家,前195年的执政官。
老加图在拉丁文学的发展方面有重大影响,他是第一个使用拉丁语撰写历史著作的罗马人,也是第一个值得一提的拉丁语散文作者。
代表作及史学成就:《起源》(Origines,也译作《起源论》、《创世纪》、《罗马历史源流》),共7卷,现仅存残篇,追溯前辈创业的艰辛,说明罗马优良传统以及罗马国家形成与发展演变的过程。
1《荷马史诗》:是由大诗人荷马整理定型,成为独具风格的史诗,到公元6世纪,荷马史诗才正式形成文字,我们今天所见的荷马史诗是公元前3世纪至前2世纪,亚历山大的学者们编订的,荷马史诗包括<伊里亚特>和<奥德赛>俩个部分,记叙了前12世纪发生的古希腊联军远征小亚细亚城市特洛伊的故事,是史诗的主要来源,荷马史诗是用诗歌体裁写成的文学作品,颇具史学价值,所反映的社会生活既有史诗创作年代的反映,也有神话传说保留下来的迈锡尼时代,甚至更早时代.2希罗多德:古希腊历史学家,被后世誉为“史学之父”。
其作《希腊波斯战争史》是西方最早的历史著作,首先创立了西方历史编纂学上的一种正宗的体裁,开始运用历史批判的方法撰述历史,重视历史的垂训作用。
3修昔底德:古希腊历史学家,所著《伯罗奔尼撒战争史》确立了西方政治军事史传统的范型,高度发展了古希腊史学的人本观念,坚持史料批判原则,重视历史垂训功用,对后世影响深远。
4古希腊三大史家;希罗多德,《希腊波斯战争史》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色诺芬,《长征记》5修辞学派:伊索克拉特斯埃福罗斯,《希腊史》特奥波姆波斯,《希腊史》《腓力王传》6罗马史学的真正奠立者:老伽图。
拉丁文写作罗马史的先例,强烈的“政治史学”传统。
著有《罗马历史源流》7凯撒:《高卢战记》8罗马三大史家:撒路斯提乌斯《喀提林阴谋》《朱古达战争》李维《建城以来史》塔西佗《日耳曼尼亚志》李维:古罗马史学家,著作丰富,流传下来的《建城以来史》创立了通史体例,重视历史垂训,文笔优美,但陷入历史循环论,对史料缺乏分析批判,仍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是研究罗马早期及共和国历史的重要文献。
塔西佗:古罗马历史学家,主要著作《日耳曼尼亚志》《历史》《编年史》,强调信史实录和道德教化作用,对罗马帝国初期的社会状况做了深刻揭露,反对暴政,歌颂共和,其作品至今是研究古罗马历史的权威史料,影响深远。
9历史学家中的历史学家:波里比阿《通史》,又称《罗马史》10公元1世纪史家群体普鲁塔克《希腊罗马名人传》阿里安《亚历山大远征记》新色诺芬阿庇安《罗马史》11西方古典史学的传统1,求真探索精神。
第一章古典史学(希腊史)1、希罗多德:古希腊历史学家,被称为西方“史学之父”。
他的传世之作《历史》是西方史学上第一部名副其实的历史著作。
因以记述希波战争为中心,故亦称《希腊波斯战争史》,这部巨著成了后世把历史真实性与文学艺术性相结合的最早的一个范例。
2、修昔底德:古希腊史学家,被人们称作“政治史之父”,《伯罗奔尼撒战争史》把编年与记事结合起来,这本书标志着西方史学在古希腊时代的最高成就。
3、色诺芬:修昔底德之后至“修辞学派”盛行前,最有成就的历史学家。
其代表作是《希腊史》、《长征记》★和《经济论》(西方世界第一部经济专著)。
第二章古典史学(古罗马史)1、恺撒:古罗马著名政治家和历史学家。
著有《高卢战记》,此书以第三人称记述。
记述了高卢地区战争事的历史回忆录。
战争实录,战争史,高史料文学价值。
2、李维:古罗马三大史学家之一(撒路斯提乌斯和塔西佗),西方第一位通史作家,代表作是《建城以来史》。
他开创了西方史学中的通史体例,他的史学思想有三点:通史体例、垂训思想、文笔优美。
3、波里比阿:希腊人,被后人称为“历史学家中的历史学家”。
作《通史》(《罗马史》)。
在他身上体现了希腊文化对罗马的影响,也是希腊与罗马文化最初交流的缩影。
他的史学特色是:历史眼界更为开阔,史学思想深化,重视历史的垂训作用。
第三章中世纪史学1、圣•奥古斯丁:他是基督教早期神学、哲学和政治思想的集大成者。
其代表作是《上帝之城》和《忏悔录》,其中蕴含的历史哲学思想对整个中世纪史学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上帝之城》还确立了基督教的世界史理论。
历史哲学的发端。
2、比德:“英国历史之父”,主要著作是《英吉利教会史》,他重视史料的可靠性,发明和推广以基督出生年份为纪元的计算年代的方法“吾主纪念”。
第四章近代史学(1)1、瓦拉:意大利人,在文献校勘学方面颇有成就,瓦拉认为历史学是一切知识的根基与核心,而且他还认识到将任何事件当作一个主题的演变来看会有助于历史记载的真实。
古希腊史学西方最早的史学记述形式:散文记事修昔底德: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史学家,代表作《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体现了古典史学的最高成就,是研究古希腊军事、政治方面的重要资料。
贡献:第一个提出严格的史料批判原则,强调严格记录历史;首次明确提出历史的社会功能——借鉴作用。
修昔底德强调修史要避免个人主观介入,要具有客观主义精神。
修昔底德具有较为彻底的人本史观和进步史观,认为历史事件的发生是人活动的结果。
希罗多德:西方史学之父,代表作《历史》,成就:(1)《历史》记述了当时作者所知的世界各地区、民族的历史,内容广博,记载了地理环境、民族分布、经济生活、政治制度等各个方面。
(2)注重探讨历史中得因果关系,重视导致事物发展的各种因素,尤其是物质基础,所以,他的历史观含有唯物因素。
(3)具有民族平等的思想,对所涉及的各民族都持公正态度。
(4)求真精神,史料批判精神,实地考察方法。
(5)词汇丰富,文笔华美,善于叙述故事。
古希腊晚期史学色诺芬《长征记》、《希腊史》古罗马史学波里比乌斯《通史》老加图:第一位拉丁史家凯撒《高卢战记》、《内战史》撒路斯提乌斯《喀提林阴谋》——罗马贵族喀提林阴谋谋取执政官之位及失败后兴兵作乱战死的经过;《朱古达战争》——公元前2世纪末罗马用兵努米底亚及朱古达发动反罗马战争及其战败的经过。
——两部著作保留古罗马末期的第一手资料,揭示了当时罗马贵族的腐败无能和贪赃枉法,进而探寻罗马社会日益衰败的根本原因。
撒路斯提乌斯著史强调记述历史的客观性和历史评价的客观公正,同时主张历史研究要服务于国家,重视历史的垂训作用。
李维《罗马史》普鲁塔克:罗马后期最优秀的传记作家,代表作《名人传》:第一个西方史学上自觉提出并运用历史比较方法,第一位提出历史心理分析活动方法的人。
塔西佗:古罗马伟大的历史学家,代表作《日耳曼尼亚志》,《历史》,《编年志》等五部作品。
《日耳曼尼亚志》是现存的有关古代日耳曼人的社会组织、经济生活、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的最早最详细的记载文献,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是后人认识日耳曼人历史、社会、地理分布状况等方面的主要依据。
名词解释:1、修昔底德:古希腊历史学家,是在高度成熟了的希腊文化的熏陶下成长起来的。
创作《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修昔底德把当时希腊哲学(主要是“诡辩派”哲学)中追求真理的精神和逻辑方法应用到了历史研究之中,强调历史研究必须坚持求实的原则、研究者必须坚持理智的和批判的态度,为后世的历史学家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从人事活动的角度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认识到经济因素的重要性,开创“范例历史学”先河,追求史学垂训功能2、博学史学:16世纪后期到18世纪早期西方的一种历史学派,其主要特征是历史学家对整理编纂史料表现出了空前的兴趣,使历史学的辅助学科在已有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发展。
3、人文主义史学: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用人文主义观点研究历史的资产阶级史学。
反对基督教的神学观点,否定以教会史为中心的编史体系,以希腊、罗马时代的史学传统为楷模,把历史作为新兴资产阶级的斗争武器。
代表人物有布鲁昂、比昂多、马基雅弗利等。
其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大,为近代西方史学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4、新史学:20世纪初萌芽到 50年代和60年代空前发展最终在七十年代衰落的旨在反对以兰克为代表的传统史学的历史学新潮流此学派反对兰克学派的客观主义学派主张,提倡广阔开阔史学研究领域与社会科学,人文学科个分支密切合作,强调史学家的解释和阐释,重视历史学与现实的关系,注重史学的功能。
5、基督教史学:进入中世纪,西方进入了基督教广泛传播的时代,当时,基督教的史学思想影响广泛。
它打破了从前以世界作为背景和以地理上的文明中心为中心的世界史格局,开始致力于构筑所有人所有民族都罗的在上帝目的下规划的世界通史, 中世纪的史学被基督教思想体系和价值观牢牢控制着。
史学家几乎全都是受过教育的又有时间来实现其雄心勃勃的虔诚的僧侣。
他们总是将自己关在修道院的小屋里以置身度外的冷眼用编年体的形式记述着世俗世界发生的各个大的政治事件,却有如此的热情来揭示上帝对人类历史的主宰和支配力量,仿佛在讥笑世人竟然如此看不穿神的安排。
1、古典史学:称古希腊古罗马史学,追溯神话与史诗的前希罗多德时代到公元5世纪古典世界的终结,大约有1千多年。
史学代表有希罗多德、俢昔底德、波里比阿,形成了对后世颇具影响的史学传统。
2、中世纪史学:从5世纪到14世纪初的文艺复兴运动被称为中世纪史学。
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标志着古典时代的结束。
特点:古典史学传统中断,基督教神学史观大放光芒,但这种神学史观严重禁锢了西方史学的发展,西方史学在这一时期显得迟缓与落后。
3、近代史学:14世纪到19世纪,特点:史学流派众多,史学家辈出,史学后备军强大,史学研究基础坚实,史学研究手段更新。
考古学诞生,于是西方史学独立,称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代表学派:兰克学派。
4、现当代史学:20世纪初到至今,西方的现当代史学,新史学思想萌芽,20世纪50年代成形,至今中西史学互相学习、借鉴,共同发展。
代表学派:年鉴学派。
5、奥古斯丁:(公元354年-430年),古罗马帝国时期基督教思想家,欧洲中世纪基督教史学的重要代表人物。
代表作《上帝之城》是第一部教会历史哲学,全书共二十二卷,历十四年才完成。
该书发展并确立中世纪的历史时间观念,反对异端学说,维护基督教神学体系,构建了神学体系的基础。
确立了基督教的世界史理论,为以后的中世纪史学定下基调。
6、年鉴学派—是法国自1929年以来主持、编纂《经济与社会史年鉴》的几代历史学家。
经历三个阶段,即创建(29—45)以费希尔、布洛克为创始人,发展(46-68)即布罗代尔时代,转型(68年之后)。
这些历史学家反对以兰克为代表的旧的史学传统,主张把新的观念和新的方法引人历史研究领域。
他们的理论不仅震撼了法国的史学界,而且深刻影响了整个现代西方史学的发展。
7、希罗多德(约前484—前425年)古代希腊历史学家,生于小亚细亚西海岸的一个富有的家庭。
他西方史学的创立者,其传世之作《历史》西方史学第一部名副其实的历史著作,首先创立了西方历史编撰学上一种正宗的体裁,开始运用历史批评的方法撰述历史,并且重视历史垂训的功用,在西方史学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后世誉为“史学之父”。
一、古典史学1.什么是史学史?史学史是历史学科发生与发展的历史,即所谓的“历史的历史”。
史学史以历史学自身作为研究对象,其主要任务是探究历史学科的发生发展史,揭示它的演变规律,预测它未来的方向。
2.西方史学史的发展阶段和重大转折发展阶段:1.古典哲学 2.中世纪史学 3.近代史学 4.现代史学历史性转折:第一次转折,西方史学的创立,发生在公元前5世纪时的古希腊时代第二次转折,发生在公元5世纪前后,西方史学从古典史学的人文主义转向基督教的神学史观。
第三次转折,从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开始。
第四次转折,发生在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
第五次转折,发端于20世纪50年代前后,从此开始了当代西方史学的发展进程。
3.神话与史诗是反映每一个民族在步入文明时代之前的一面镜子,它反映了人类处于萌芽状态的史学、文学、哲学宗教伦理等原始先民最初的意识形态。
因此,史学史也必须从神话与史诗开始,世界各国概莫能外。
4.荷马史诗包括《伊利亚特》《奥德赛》。
公元前12世纪发生的古希腊联军远征小亚细亚城市特洛伊的战争,是两部史诗的主要来源。
前者是简单史诗兼英雄史诗,后者是复杂史诗兼性格史诗。
5.希罗多德和《历史》(约前484—前425年)古代希腊历史学家,生于小亚细亚西海岸的一个富有的家庭。
他西方史学的创立者,其传世之作《历史》西方史学第一部名副其实的历史著作,首先创立了西方历史编撰学上一种历史叙述体体裁,开始运用历史批评的方法撰述历史,并且重视历史垂训的功用,在西方史学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后世誉为“史学之父”。
《历史》内容丰富,非常生动地叙述了西亚.北非以及希腊等地区的地理环境,民族分布,经济生活,政治制度,历史往事等,为我们展示了古代近20个国家和地区的民族生活景图。
希罗多德通过留传下来的资料.口头或文字记载,自己的实地考察而编撰完成的。
史学思想:明确提出了治史的基本任务是记载重大历史事件、揭示重大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为后人提供了如何有效的收集与处理史料的最初范例,以及初步的史料批判精神与人本史观。
西方史学史第一章希腊史学名词解释:1荷马史诗:相传是由古希腊盲诗人荷马创作的两部长史诗《伊里亚特》和《奥德赛》的统称。
实际上是特洛伊战争以来数百年希腊民间文学的结晶。
两部史诗的题材都与特洛伊战争有关。
史诗的实际内容反映了迈锡尼时代和前11世纪~前8世纪荷马时代的社会情况。
荷马史诗不仅为后人提供了了解荷马时代的重要文献资料,也是这一时期希腊在精神文化方面的伟大创造,为日后的希腊文明奠定了重要基石。
2希罗多德:(前484-前425)古希腊著名历史学家,被西方人尊为历史学之父。
其代表作是9卷本的《历史》,是一部以希波战争为主线的通史著作。
用大量篇幅介绍了埃及、巴比伦、波斯等国历史。
其视野开阔、内容丰富、文笔生动是古代史学前所未有的。
史学方法上,希罗多德追求“有闻必录”的原则,力求历史真实性与艺术性的结合,为后世的叙述体通史提供了典范。
3修昔底得:(前460-前400)古希腊著名历史学家。
代表作是《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主要围绕伯罗奔尼撒战争及相关军事政治内容展开,内容详略得当,异彩纷呈,论述精辟严密,是西方史学的楷模。
修昔底得注重作品的真实性,非常注意对史料的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其作品的科学性是古代其他的历史学家不能比拟的。
4色诺芬:(前431-前354)古希腊历史学家、军事家,他生活于希腊城邦危机时代,是苏格拉底的学生。
其军政阅历丰富,学识广博,在政治学、军事学、经济学、教育学、哲学等领域均有所建树。
主要历史作品是有意作为修昔底得作品续篇的《希腊史》和根据亲身经历写成的《长征记》。
其作品可读性很强,是古代史学的上乘之作。
5波里比阿:(前201-前120)罗马共和国时期杰出的历史学家。
代表作《通史》,以罗马对外扩张及政治制度演变为中心。
发展了修昔底得的史学思想。
历史眼界比希罗多德时代更为开阔。
史学思想深化,认为历史的任务有两个:记录事情真相;对事实作出解释。
历史方法进步,提出研究历史的三个基本要素:批阅各种资料、求出记载异同;必要的地理知识;丰富的政治经验。
西方史学史教学大纲徐松岩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2004年3月修订西方史学史《西方史学史》课程简介史学史是历史学科发生与发展的历史,它以历史学自身为研究对象,其主要任务是探寻历史学科发生、发展及其演变的规律,揭示它的未来发展方向。
西方史学史,是高等学校历史专业的一门不可或缺的必修课。
西方史学史的研究对象是研究人们(主要是历代历史学家)对历史所作出的种种思考,从而在西方历史学发展的长河中,疏凿源流,辨证因果,探求原委,以寻取历史学自身发展的规律。
学习西方史学史,对于历史学科的自身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可以说,要构建、发展当代中国新史学,一是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为指导,与时俱进,及时吸收外国史学的优秀研究成果,二是积极开掘、发展祖国的传统史学。
我们需要以科学的眼光与求真的精神,审视包括西方史学在内的一切优秀史学遗产,借以滋润自己,推动国内历史学的发展。
这里主要要说明两个问题,一是源远流长西方史学史,大致可以划分为如下几个阶段:1.古典史学,亦即古代希腊罗马史学。
从神话和史诗的史学萌芽时代开始,至公元5世纪古典文化的终结,西方古典史学经历了1000多年发生、发展的历史过程,形成了对后世影响巨大而深远的许多优良传统。
2.中世史学。
从公元5世纪开始,西方史学又经历了一次重大转折,至14世纪初的文艺复兴运动,其间古典史学的传统中断了。
脱胎于犹太史学的基督教神学史观,制约和束缚着欧洲史学,史学的发展相对迟缓和落后。
3.近代史学。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历史的发展,特别是由于资本主义的兴起,西方史学自14世纪初开始加快了发展进程,它伴随着人文主义史学、理性主义史学、浪漫主义史学、客观主义史学及其后实证主义史学等行程,至19世纪中后期,已经日趋成熟,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4、现代史学。
大体上,它就相当于20世纪西方新史学的不断成长壮大,它日益冲击着传统史学,并最终居于统治地位的历史过程。
二是学习和研究西方史学史,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西方史学史1.西方史学史涵义(1)历史是一门社会科学,具有阶级性,包涵2个涵义:①各个社会时期的发展过程,即客观的历史②指历史学家对客观历史的表述、记载,历史记载与历史本身不同(2)史学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记述,揭示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
(3)史学史即历史学思想,历史编篡学、史科学、史学方法论等。
即按照时间顺序对史学发生、发展过程的考察和认识,是历史认识的再认识,历史反思的再反思。
(4)西方史学史是揭示西方史学发生、发展过程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是对西方史学的考察和认识,是对西方历史认识的再认识,西方历史反思的再反思。
2.西方史学史的阶段划分①古典史学(希腊罗马史)。
②中世纪史学:公元476罗马帝国灭亡-----14世纪初文艺复兴古典史学被神学代替,是西方文化界的最黑暗时期③近代史学④现代史学。
3.《荷马史诗》的史学价值最系统、最完整、最生动的原始著作。
包括《伊利亚特》和《奥德修记》(或称《奥德赛》)。
反映的是前16C—前12C的特洛伊战争,证明当时已过渡到或正在向奴隶制过渡。
(1)是希腊人在希腊民族童年时期留下的一部百科全书,比较完整或深刻反映了前12C-前8C古希腊的社会历史状况。
用诗歌的形式记载了历史事件、神话传说、社会风情、人物故事、生活生产等内容。
有较高史料价值。
(2)、史诗内容剪裁紧凑、人物高大、情节生动,展现了丰富多彩的生活画面,概括了文、史、哲、军、政、法、经、工、商、艺等诸门学问。
(3)、史诗的两部诗作都围绕了一个主题,展开情节,从不同层次,不同方位,提供了古希腊社会的真实状况,确实是宝贵的文化史篇。
(4)、史诗是探讨和研究西方史学起源的首要文献,在处理方法上以及形象思维和语言的表述风格上,对希腊史学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5)、史诗继承了文化传统,穿插着神话故事,渗透着文学激情,正是那个时代政治统治的要求在意识形态领域的高度表现。
4.希罗多德与《历史》希罗多德:BC484—BC425,代表作《历史》(希波战争史),是西方史学上第一部名符其实的历史著作。
一、名词解释1、希罗多德约前484—前425年,古代希腊历史学家,他西方史学的创立者,被后世誉为“史学之父”。
其传世之作《历史》是西方史学第一部名副其实的历史著作,首先创立了西方历史编撰学上一种正宗的体裁——历史叙述体,开始运用历史批评的方法撰述历史,为西方史学史的确立做出了卓越贡献,不过保留有时代局限性。
2、修昔底德约前460—前396年,古代希腊历史学家,出身于雅典一个显贵之家。
所著《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为西方传统史学确立了一种范型,即西方政治军事史传统。
他高度发展了古代希腊史学的人本观念,坚持更严格的史料批判原则和重视历史垂训功用,成为西方史家长期效法与尊奉的史学传统,对后世影响深远。
3、色诺芬公元前431—前354年,古希腊历史学家、军事家,他生活于希腊城邦危机时代,是苏格拉底的学生。
他是以为高产的作家,主要历史作品有作为修昔底德作品续篇的《希腊史》和《长征记》,其作品可读性强,是古代史学的上乘之作。
4、修辞学派由于伊索克拉特斯的影响,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史学出现了“修辞学派”。
该派的主要历史学家有埃福罗斯和特奥波姆波斯。
“修辞学派”力求把历史著作写的生动有趣,而不关心史事之正确有悖于史学的严谨作风与求真精神。
“修辞学派”有益于史学的地方在于治史者不再偏于城邦史,而是力图以整个“希腊世界”为本位,这对后来罗马史家都是有影响的。
5、高卢战记由恺撒编写的《高卢战记》是一本关于高卢地区战事的历史回忆录,它是生动的战争实录,也是一部古老的战争史,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高卢战记》不仅是历史著作,而且历来被认为是一部杰出的文学作品。
其书在西方广为流传影响很深。
6、塔西佗约公元55—120年,是古罗马最伟大的历史学家,他继承并发展了李维的史学传统和成就。
主要著作有《日耳曼尼亚志》《历史》和《编年史》,强调信史实录以及道德教化作用。
对罗马帝国初期的社会状况作了深刻的揭露,反对暴政,怀念歌颂共和,因而透露出浓厚悲观主义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