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正常分娩期产妇的护理
- 格式:doc
- 大小:39.00 KB
- 文档页数:5
妇产科部分第一章孕产妇的护理常规第一节正常孕产妇分娩期的护理妊娠≥28周,胎儿及其附属物自母体排出的整个过程称为分娩。
妊娠满28周至不满37周间分娩,称为早产;妊娠满37周至不满42周间分娩,称为足月产,妊娠满42周及其后分娩,称为过期产。
一、影响分娩的因素分娩能否顺利完成取决于几个因素:产力、产道、胎儿三个因素。
此外,精神心理因素作为影响分娩的重要原因。
(一)产力将胎儿及其附属物从子宫内逼出的力量,包括子宫收缩力、腹肌和膈肌的收缩力及肛提肌收缩力。
1、子宫收缩力是临产后的主要产力,它贯彻分娩之全过程。
它迫使宫颈管缩短直至消失,宫口扩张,胎先露部下降和胎儿胎盘娩出,具有以下特点(1)节律性:指子宫体部不随意、有节律的阵法性收缩。
每次阵缩总是由弱变强,持续一段时间,再由强变弱,直至消失,子宫肌肉恢复松弛,间隙一段时间后下一次宫缩开始。
(2)对称性和极性:正常宫缩起自两侧子宫角部,迅速向子宫底中线集中,左右对称,然后向子宫下段扩散,并均匀协调地遍及整个子宫,称为对称性。
宫缩以宫底部最强、最持久,向下逐渐减弱,称为子宫收缩的极性。
(3)缩复作用:每当子宫收缩时,子宫体部肌纤维缩短变宽,收缩后肌纤维虽又重新松弛,但不能完全恢复到原来的长度,经过反复收缩,肌纤维越来越短,称缩复作用。
2、腹肌及膈肌收缩力腹肌及膈肌收缩力是娩出胎儿和胎盘的重要辅助力量,当宫口开全后,每次宫缩时胎先露压迫骨盆底组织,反射性引起排便动作,腹肌和膈肌收缩使腹压增高,促使胎儿娩出。
3、肛提肌收缩力肛提肌收缩力可协助胎先露部在骨盆腔进行内旋转、仰伸、促进胎儿和胎盘娩出。
(二)产道产道是胎儿娩出的通道,分为骨产道和软产道两部分。
1、骨产道骨产道指真骨盆,其大小、形状与分娩密切相关。
2、软产道软产道包括增高下段、宫颈、阴道及骨盆软组织。
(三)胎儿胎儿能否顺利通过产道,除产力和产道因素外,还与胎儿大小,胎位及有无畸形有关。
1、胎儿大小胎儿过大致胎头径线过大,分娩时不易通过产道,胎儿过熟致颅骨过硬,胎头不易变形,也可引起相对头盆不称,造成难产。
正常分娩产妇的15个护理要点妊娠时间满28周但不超过42周的孕妇,在全部检查结果正常,保证母婴安全的情况下,让胎儿经阴道自然产出的生产方式称为正常分娩,也称为自然分娩或顺产。
这种分娩方式创伤小、感染概率低、产后并发症少、能够刺激母乳分泌,能够帮助婴儿建立自主呼吸、增强婴儿抵抗力。
总得来说,正常分娩有利于婴儿的健康和发育,利于母乳喂养,也有利于产妇的产后恢复。
凡是有条件正常分娩的产妇,都建议正常分娩。
当然,正常分娩的产妇在产后也需要面对一系列问题,需要家人和医务人员的陪护和照料。
以下,是正常分娩产妇的15个护理要点。
1、注意休息。
分娩会消耗大量的体力,心理上也要承担不小的压力。
应当让分娩后的产妇注意休息,保持较为平和安静的环境。
一般不建议产妇在产后第一天看书、看电视。
2、注意卫生。
所有的衣服和被褥都需要消毒后才可以使用,避免发生交叉感染。
分娩后的产妇出汗较多,应经常更换衣物和床单,经常擦洗身体。
自然分娩的产妇在生产2~3天后可以开始洗澡,洗澡方式以淋浴为宜。
洗浴时应保持温度适宜,建议将室温调节至26℃~28℃,水温略高于体温即可。
3、尽早哺乳。
婴儿刚出生后的半小时内,吸吮反射最为强烈,是建立成功的母乳喂养的最佳时段。
在产后的第1天内,应当尽可能让婴儿吸吮8次以上。
医护人员应当协助产妇顺利哺乳,指导产妇正确的喂养方式,及时检查产妇的母乳分泌情况。
4、产妇分娩后的体温会略微升高,脉搏、呼吸会稍微缓慢,这都属于正常现象。
但需要注意,一般体温不会超过38℃,且在产后一天内会恢复正常。
当产妇的体温超过38℃,或体温长时间偏高,应及时告知医护人员。
5、在产后第一天就可以开始一些活动了,医护人员会指导产妇进行康复运动,在床上活动肢体关节,进行缩肛运动。
正常分娩的产妇在生产后第2天即可下床活动,适当进行运动也可以促进肠胃蠕动,促进排便。
但应当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科学的产后恢复,过早开始运动、运动不当可能导致子宫脱垂等问题。
第四章正常分娩期产妇的护理一、考试重点1.分娩是指妊娠满28周及以后,胎儿及其附属物由母体全部娩出的过程。
影响分娩的因素有产力、产道、胎儿及精神心理因素。
子宫收缩力(简称宫缩)是分娩的主要产力,贯穿于分娩的全过程,正常宫缩具有节律性、对称性、极性和缩复作用的特点。
产道分为骨产道和软产道。
软产道是由子宫下段、子宫颈、阴道及骨盆底软组织构成的弯曲管道。
子宫峡部非孕时1cm,到妊娠末期及临产后逐渐被拉长至7~10cm,形成子宫下段。
2.分娩机制是指胎儿先露部在通过产道时,为适应骨盆各平面的形态特点,被动地进行一系列转动,以其最小径线通过产道的全过程。
包括衔接、下降、俯屈、内旋转、仰伸、复位及外旋转、胎儿娩出。
衔接是指胎头双顶径进入骨盆入口平面,胎头颅骨最低点接近或达到坐骨棘水平。
枕左前位时胎头以枕额径衔接。
3.见红是分娩比较可靠的征兆。
临产开始的标志为有规律且逐渐增强的子宫收缩,同时伴随进行性宫颈管展平、宫口扩张和胎先露部下降。
4.总产程临床分为3个时期。
第一产程又称宫颈扩张期,从规律宫缩到宫口开全。
初产妇约需11~12h,经产妇约需6~8h。
第二产程又称胎儿娩出期,从宫口开全到胎儿娩出。
初产妇约需1~2h,经产妇数分钟或1h。
第三产程又称胎盘娩出期,从胎儿娩出到胎盘娩出,约需5~15min,不超过30min。
5.第一产程要密切观察宫缩、宫口扩张(又分潜伏期和活跃期)、胎先露下降及胎心情况,根据情况给予灌肠。
通过肛查或阴道检查可确定宫口扩张及胎先露下降程度。
坐骨棘平面是判断胎头高度的标志。
6.第二产程当胎头拨露、阴唇后联合紧张时,开始保护会阴,协助胎儿娩出。
7.第三产程注意观察胎盘剥离征象,协助胎盘娩出,检查胎盘胎膜,预防产后出血,并做好新生儿即时护理和Apgar评分(指标有心率、呼吸、肌紧张、皮肤颜色、喉反射)。
其中清理呼吸道是首要措施。
产后在产房观察2h,观察血压脉搏、子宫收缩、宫底高度、阴道流血量、会阴及阴道血肿、膀胱充盈等情况。
二、练习题(一)名词解释1.分娩2.分娩机制3.衔接4.胎头拨露5.胎头着冠6.潜伏期7.活跃期(二)填空题1.影响分娩的四因素是、、及。
2.正常宫缩具有、、和的特点。
3.左枕前位时,正常情况下,胎头以衔接,并且胎头矢状缝衔接在骨盆入口的上,胎头枕骨在骨盆。
4.第一产程的主要临床表现是、、和。
5.临产开始的标志为且,同时伴随、和。
6.Apgar评分以、、、及 5项体征为依据。
7. Apgar评分:分属正常新生儿;分为轻度窒息,需清理呼吸道、吸氧等处理;分为重度窒息,需紧急抢救。
8.临产后,应鼓励产妇每 h排尿一次,以免膀胱充盈影响宫缩及胎头下降。
9.潜伏期每 h听一次胎心,进入活跃期每 min听一次,每次听诊 min,应在期听诊。
10.破膜后应立即,并及时记录。
11.软产道是由、、及组成的一弯曲管道。
12.通过或可确定宫口扩张及胎先露下降程度。
13.枕骨露出耻骨弓时,嘱产妇宫缩时,宫缩间歇期,接生者协助胎头仰伸娩出。
14.枕前位分娩机制主要动作有、、、、、及和。
(三)单项选择题1.下列哪项不是新生儿评分的指标A.心率B.呼吸C.肌紧张D.体温E.喉反射2.枕先露时,胎头以哪条径线通过骨盆?A.枕额径B.枕颏径C.矢状缝D.双顶径E.枕下前囱径3.新生儿护理首选的措施是A.保暖B.清理呼吸道C.结扎脐带D.记录出生时间E.新生儿评分4.临产的主要标志是A.不规则宫缩B.规律性宫缩,阴道流血C.规律性宫缩,宫颈口不扩张D.见红E.规律性宫缩并逐渐加强,伴宫颈口扩张和胎先露下降5.下述哪种情况可以灌肠A.经产妇宫口开至lcmB.子宫收缩过强C.胎儿宫内窘迫D.重度妊高征E.妊娠合并心脏病6.第三产程处理错误的是A.胎儿娩出后应立即挤压子宫,促使胎盘娩出B.胎盘娩出后详细检查胎盘胎膜C.检查阴道,会阴有无裂伤D.产妇在产房观察2hE.产后2h情况良好,护送到休养室7.第三产程对胎盘、胎膜的检查,下列错误的是A.平铺胎盘,看胎盘是否完整B.提起胎盘,看胎膜是否完整C.胎儿面边缘有无断裂的血管D.疑有少许小块胎膜残留,应手入宫腔取出E.疑有副胎盘或部分胎盘残留,应手入宫腔取出8.关于正常枕先露分娩机转,正确的是A.下降、衔接、内旋转、俯屈、仰伸、复位外旋转B.衔接、俯屈、内旋转、下降、仰伸、复位外旋转C.衔接、下降、俯屈、内旋转、仰伸、复位外旋转D.下降、俯屈、衔接、内旋转、仰伸、复位外旋转E.衔接、下降、内旋转、俯屈、仰伸、复位外旋转9.进入第二产程的主要标志是A.产妇屏气向下用力B.胎足露出阴道口C.产妇排便感强烈D.子宫口开全E.脐带脱出于阴道口外10.观察先露下降程度的标志是A.骶岬B.骶骨C.坐骨结节D.坐骨棘E.坐骨切迹11.何时开始保护会阴A.宫口开全时B.胎头拨露使会阴后联合紧张时C.胎头着冠时D.胎头仰伸时E.胎头俯屈时12.下列哪项不是胎盘剥离的征象A.宫底上升B.阴道少量流血C.阴道口外露的脐带自行缩回D.阴道口外露脐带自行延伸E.用手按压子宫下段时,阴道口外露脐带不回缩13.出生1分钟的新生儿,心率94次/分,无呼吸,四肢稍屈,无喉反射,口唇青紫全身苍白。
Apgar评分评为A.4分B.3分C.2分D.1分E.0分14.有关分娩临床过程,错误的是A.规律性宫缩由弱到强B.宫颈口扩张分潜伏期与活跃期C.潜伏期约需18hD.活跃期约需4hE.破膜多在第一产程末15.分娩期产妇灌肠,应使用A.温肥皂水B.生理盐水C.白开水D.1,2,3溶液E.各种植物油16.肛门检查不能了解A.胎儿成熟度B.宫口扩张情况C.先露高低D.骨盆腔情况E.有无破膜17.于第一产程期间,下列哪项适宜灌肠A.经产妇宫口扩张4cmB.胎膜破裂C.有剖宫产史D.初产妇宫口扩张2cmE.以上都不是18.下列哪项不是决定分娩难易的重要因素A.胎儿大小B.胎方位C.胎心率D.骨盆大小E.产力强弱19.关于分娩先兆,下述哪项是错误的A.见红多在分娩开始前24~48小时B.见红是分娩开始较可靠的征象C.初产妇见红血量比经产妇多D.哌替啶能抑制假阵缩E.假阵缩的特点是持续时间短且不恒定20.王女士,第二胎,孕40周,5年前第一胎因前置胎盘行剖宫产术,检查宫口开大2cm,胎位为枕左前,胎心音132次/min。
下列护理措施中哪项是错误的A.备皮B.鼓励少量多次进食C.灌肠D.严密观察产程E.勤听胎心音21.王女士,妊娠39周住院待产,检查:规律宫缩,枕左前位,胎心146次/min,宫口开大3cm,护理措施中错误的是A.指导合理进食B.休息时取左侧卧位C.宫缩时嘱正确用腹压D.每隔1~2h听一次胎心E.鼓励2~4h排尿一次22.产妇孙女士自然分娩,产后2h观察内容不包括A.血压及脉搏B.子宫收缩情况C.阴道流血量D.乳汁分泌情况E.膀胱充盈情况23.分娩时最主要的产力是A.子宫收缩力B.肛提肌收缩力C.腹肌收缩力D.膈肌收缩力E.骨骼肌收缩力24.新生儿Apgar评分为4分,首选措施是A.口对口人工呼吸法B.清理呼吸道C.肌注呼吸兴奋剂D.心脑复苏E.脐静脉注射“三联针”25.子宫颈口开全是指A.宫口开大4cmB.宫口开大5cmC.宫口开大8cmD.宫口开大8~9cmE.宫口开大10cm(四)简答题1.简述子宫收缩力的作用及特点。
2.如何处理第三产程,以预防产后出血?3.简述产程分期。
4.简述胎盘剥离的征象。
5.简述产后2h观察的内容。
(五)论述题王女士,27岁,初孕39周,腹部阵痛并逐渐增强5小时入院待产。
产前检查各项记录均无异常,听诊心肺无异常,精神较紧张。
产科检查:枕左前位,宫缩持续50秒、间歇3~4分钟,宫缩强度中等,胎心140次/min,宫口开大3cm,触及前羊水囊,先露为头,S-1。
问题:(1)说出主要的处理方法。
(2)应采取哪些护理措施?三、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分娩:是指妊娠满28周及以后,胎儿及其附属物由母体全部娩出的过程。
2.分娩机制:是指胎儿先露部在通过产道时,为适应骨盆各平面的形态特点,被动地进行一系列转动,以其最小径线通过产道的全过程。
3.衔接:胎头双顶径进入骨盆入口平面,胎头颅骨最低点接近或达到坐骨棘水平,称衔接。
4.胎头拨露:是指宫缩时胎头露出于阴道口,在间歇期胎头又缩回阴道内。
5.胎头着冠:是指胎头双顶径越过骨盆出口后,间歇期胎头也不再回缩。
6.潜伏期:是指从规律宫缩开始至宫口扩张3cm,约需8h, 最大时限为16 h。
7.活跃期:是指从宫口扩张3cm至宫口开全,约需4h, 最大时限为8h。
(二)填空题1.产力产道胎儿精神心理因素2.节律性对称性极性缩复作用3.枕额径右斜径左前方4.规律宫缩宫颈扩张先露下降破膜5.规律宫缩逐渐增强宫颈管展平子宫颈口扩张先露部下降6.心率呼吸肌张力喉反射皮肤颜色7.8~10 4~7 0~38.2~49.1~2 15~30 1 宫缩间歇10.听胎心破膜时间11.子宫下段子宫颈阴道骨盆底软组织12.肛查阴道检查13.张口哈气减轻腹压稍向下屏气14.衔接下降俯屈内旋转仰伸复位外旋转胎儿娩出(三)单项选择题1.D2.E3.B4.E5.A6.A7.D8.C9.D 10.D 11.B 12.C 13.C 14.C 15.A 16.A 17.D 18.C 19.C 20.C 21.C 22.D 23.A 24.B 25.E(四)简答题1.①子宫收缩力是分娩的主要力量,贯穿于分娩的始终。
临产后的子宫收缩力能迫使宫颈管短缩直至消失、宫口扩张、胎先露下降和胎儿及其附属物娩出。
②正常宫缩具有节律性、对称性、极性和缩复作用的特点。
2.①观察胎盘剥离征象:切忌在胎盘未剥离前揉挤子宫或牵拉脐带,以免引起胎盘部分剥离或脐带拉断,甚至造成子宫内翻。
②协助胎盘娩出:确认胎盘已完全剥离后,方可协助胎盘娩出。
③检查胎盘胎膜:检查胎盘小叶和胎膜是否完整,检查胎盘边缘血管有无断裂。
④检查软产道:如有裂伤立即缝合。
⑤留产房观察2h:观察血压脉搏、子宫收缩、宫底高度、阴道流血量、会阴及阴道血肿、膀胱充盈等情况。
3.①第一产程又称宫颈扩张期:从规律宫缩到宫口开全。
初产妇约需11~12h,经产妇约需6~8h。
②第二产程又称胎儿娩出期:从宫口开全到胎儿娩出。
初产妇约需1~2h,经产妇一般数分钟或1h。
③第三产程又称胎盘娩出期:从胎儿娩出到胎盘娩出。
约需5~15min,一般不超过30min。
4.①宫底上升,子宫收缩呈球形。
②阴道口外露的脐带自行下降延长。
③阴道少量流血。
④用手掌尺侧在产妇耻骨联合上方轻压子宫下段时,宫体上升而外露的脐带不再回缩。
5.①观察血压脉搏:产后脉搏过快、血压下降要警惕产后出血的发生。
②注意阴道后壁有无血肿:如有肛门坠胀感、便意感的主诉要检查阴道后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