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发展研究所二十年获奖科研成果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
- 格式:doc
- 大小:200.00 KB
- 文档页数:8
上海采风 ┸ 49顾准先生是当代中国杰出的思想家、经济学家和会计专家。
顾准先生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经济理论研究、会计审计研究、政治哲学研究、中外历史研究等诸多领域,积极倡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思想先驱,他焚膏继晷,兀兀穷年,著述颇丰,富有创见。
陈敏之先生是顾准的胞弟,也是一位著名的经济学家,他从父姓,哥哥顾准从母姓。
陈敏之先生曾任上海市人民政府建委副秘书长、上海市人民政府经济研究中心主任、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上海立信会计专科学校校务委员会委员。
陈敏之先生还是“文革”结束以后,立信的复校倡议人之一。
顾准在世时历尽坎坷,临终时身边只有弟弟陈敏之和经济所的陈敏之与顾准的子女们文/罗银胜同事陪伴。
顾准先生一生充满了悲壮的色彩,落笔至此,令人扼腕叹息,潸然泪下!出于可以理解的种种原因,顾准的儿女们最终没有出现在顾准的病榻前。
对此,社会上许多人一直耿耿于怀,有的不理解,有的指责甚至谩骂顾准的儿女们,污言秽语,难以入耳。
这样就使顾准的儿女们陷入百口难辩的境地,他们不仅痛悔史无前例的“文革”使他们家庭遭受灭顶之灾,痛失父母双亲;更是无时无刻不想念自己的敬爱的父亲顾准和母亲汪璧,他们甚至愿意背负“不孝逆子”的骂名而去换来世人的同情与理解。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叶,我在上海立信会计学院院长办公室工作,与学校的校务委员和咨询委员多有联系。
所以经常到陈敏之先生府上走动,汇报工作,讨教学问。
同时,由于写作《顾准传》,我与陈敏之先生以及顾准的儿女们,有了近三十年的交往。
我觉得,倒是他们的叔叔陈敏之先生,在晚辈面前体现了长者风范,不但对并不如烟的往事表达了“同情的理解”,还时常严于律己,原谅包容顾准的儿女们。
而顾准的儿女们也表达了对叔叔的尊重和感激之情,深深地忏悔不堪的过去。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两代人之间从感情隔阂、相互埋怨到相互理解、包容,直至冰释前嫌。
作为陈敏之先生等顾准家属的多年好友,我看到这样的情况,真的感到由衷的高兴。
乡村振兴有“法”保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赋能作者:张卫来源:《中国食品》2021年第10期《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以下简称“乡村振兴促进法”)包括10章,共74条。
乡村振兴促进法规定,每年农历秋分日为中国农民丰收节;建立乡村振兴考核评价制度、工作年度报告制度和监督检查制度;实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建立健全有利于农民收入稳定增长的机制;健全乡村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健全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制度和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建立健全农村住房建设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分类有序推进村庄建设,严格规范村庄撤并,严禁违背农民意愿、违反法定程序撤并村庄。
历经三审乡村振兴促进法获通过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三农工作”的重心迎来了历史性的转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成为未来农业农村工作的主要方向。
按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三步走”的目标任务,2020年,乡村振兴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
作为一个有着30年时间跨度的国家战略,长期的制度保证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
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照新表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一个国家长期战略,之前有关乡村振兴的规划和文件期限都比较短,但法律是长期有效的,乡村振兴促进法的通过能够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带来长期稳定的制度保障。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体系。
在此期间,党中央、国务院多次明确提出要强化乡村振兴法治保障,抓紧研究制定乡村振兴促进法的有关工作,用法律将已有战略和政策、规划及推进措施等固定下来,把行之有效的乡村振兴政策法定化,充分发挥立法在乡村振兴中的保障和推动作用。
对此,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表示,将推进乡村振兴的有关政策、措施、重大决策部署等转化为法律规范,能够确保乡村振兴战略部署得到落实,确保各地不松懈、不变调、不走样,持之以恒促进乡村振兴。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1卷(第4期)003370J.Shanxi Agric.Univ.(Social Science Edition)No.4Vol.212022志之所趋,无远弗届——《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创刊20年回顾(2002—2021)武云侠,佘小宁(山西农业大学期刊社,山西太原030031)摘要:回顾《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以下简称《学报》)2002—2021年的办刊历程,通过编辑学者化、特色化办刊、数字化转型、社会化服务等办刊措施,实现《学报》质量和影响力的全面提升。
未来,《学报》将通过发力学术共同体建设,全面提升学术引领能力;推进数字平台建设,全面提升出版服务能力;推动新旧媒体融合,践行大众化传播。
全面提升知识服务能力,以学术出版形式支持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关键词:影响力;特色化;数字化;学术共同体;学术大众化传播中图分类号:G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16X(2022)04⁃0104⁃05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以下简称《学报》)于2002年创刊,是山西农业大学主管、主办的专注于“三农”问题研究的学术期刊。
20年前,《学报》实现“从无到有的历史性跨越”[1],20年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学报》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紧盯国家发展政策战略,以传播、记录为职责,以服务、创新为特色,以引领、担当为使命,不断适应学术期刊发展变化趋势,持续提升《学报》在“三农”问题研究领域的影响力和话语权,切实做好学术生态运营者和学术研究助跑者。
一、二十载回眸转型路,日异月殊高校社科学报有重要学术功能和社会功能,是学术期刊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学界批评声不绝于耳,诸如“千刊一面”“全、散、小、弱”的状况,《学报》概莫能外。
为突破制约发展瓶颈,《学报》立足学校办学特色和学科定位,紧紧围绕国家“三农”热点问题,采取多种措施提升期刊质量和社会影响力,不断探索以传统出版为基础的特色化、数字化、集群化办刊之路。
中国农业农村发展研究的历史演变与理论创新作者:魏后凯苑鹏芦千文来源:《改革》2020年第10期摘 ; 要:走中国特色农业农村发展道路,需要立足中国基本国情,深刻把握历史脉络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全面加强和深化农业农村发展理论研究。
新中国成立以来,农业农村发展研究经历了曲折的历程,根据体制背景和研究重点的变化,大体可分为建立对传统小农的社会主义改造理论(1949—1957年)、探索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农业经济理论(1958—1977年)、建立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农业农村发展理论(1978—2001年)、构建城乡融合的农业农村发展理论(2002年至今)四个阶段,目前已经初步建立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业农村发展理论体系。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农业农村发展研究为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作出了原创性的重要贡献,为促进中国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建设、推进中国农村改革发展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撑。
展望未来,应立足国家重大战略和改革发展需要,回应时代呼唤,加快建设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业农村发展理论体系,为走中国特色农业农村发展道路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
关键词:农业农村现代化;农业农村发展研究;理论创新中图分类号:F320 ;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1003-7543(2020)10-0005-14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农业农村发展经历了沧桑巨变,取得了辉煌成就。
1952—2019年,中国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年均实际增长4.5%,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年均提高5.1%①。
其中,1979—2019年,全国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年均实际增长5.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实际增长7.7%,比城镇居民高0.5个百分点;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年均提高7.3%,比城镇居民高1.0个百分点。
农村贫困人口从1978年底的77 039万人减少至2019年底的551万人,贫困发生率从97.5%下降到0.6%。
经过70多年的艰辛探索和不断发展,中国已经从根本上改变过去农业极端落后、农村普遍贫困的状况,目前农村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即将实现,正在向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乡村全面振兴转型,开始走上中国特色城乡融合发展之路。
中国国家图书奖历届获奖书目第一届国家图书奖获奖书目国家奖《蒙古秘史》新还原本(蒙文)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巴雅尔365夜故事少年儿童出版社鲁兵主编大地的儿子——周恩来的故事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苏叔阳大唐西域记校注中华书局(唐)玄奘、辩机原著;季羡林等校注东晋门阀政治北京大学出版社田余庆福乐智慧(维吾尔文) 民族出版社尤素甫·哈斯·哈吉甫工程控制论(修订版) 科学出版社钱学森、宋键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罗竹风主编汉语大字典四川辞书出版社徐中舒主编华阳国志校补图注上海古籍出版社(晋)常璩撰;任乃强校注黄家驷外科学(第5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吴阶平、裘法祖主编机械工程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机械工程手册》《电机工程手册》编委会李可染书画全集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李可染作;李可染、杜滋龄主编路——徐肖冰侯波摄影作品集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徐肖冰、侯波罗摩衍那人民文学出版社(印)蚁垤著;季羡林译莎士比亚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莎士比亚著;朱生豪等译实用儿科学(第4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诸福棠、吴瑞萍、胡亚美主编宋庆龄——二十世纪的伟大女性人民出版社伊斯雷尔·爱泼斯坦著;沈苏儒译苏秉琦考古学论述选集文物出版社苏秉琦著;俞伟超张忠培编随想录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巴金陶行知全集湖南教育出版社陶行知著;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编管锥编中华书局钱钟书条约法概论法律出版社李浩培微分动力系统的定性理论科学出版社廖山涛文字学概要商务印书馆裘锡圭西藏简明通史(藏文) 藏文古籍出版社恰白·次旦平措、诺昌·吴坚冼星海全集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冼星海著;《洗星海全集》编辑委员会编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新时期中篇小说名作丛书海峡文艺出版社王蒙、邓友梅、从维熙、冯骥才、陆文夫、张贤亮、张洁、张一弓、张承志、贾平凹、蒋子龙、谌容英汉大词典上海译文出版社陆谷孙主编永乐大典(影印汇辑本) 中华书局(明)姚广孝等著;中华书局编辑部幼学启蒙丛书明天出版社赵镇琬主编杂交水稻育种栽培学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袁隆平、陈洪新等值分布论及其新研究科学出版社杨乐中国当代经济学家文丛·孙冶方选集山西经济出版社孙冶方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模式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刘国光主编图书下载中国历代绘画——故宫博物院藏画集人民美术出版社故宫博物院藏画集编辑委员会编中国美术五十年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文化部艺术局、《中国美术五十年》编委会编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史军事科学出版社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编著中国共产党历史(1921年-1949年) 人民出版社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编中国石窟——敦煌莫高窟文物出版社敦煌研究院编中国土壤(第2版)科学出版社熊毅、李庆逵主编中国岩石圈动力学(挂图、图集、概论) 地质出版社马杏垣主编中国及邻区特提斯海的演化地质出版社黄汲清、陈炳蔚周恩来传人民出版社金冲及主编荣誉奖辞海(1989年版)上海辞书出版社夏征农主编甲骨文合集中华书局郭沫若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鲁迅全集(新注释本) 人民文学出版社鲁迅著;鲁迅著作编辑室编离心叶轮的内流理论基础浙江大学出版社沈天耀编著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中国大百科全书》编辑委员会编中国历史地图集中国地图出版社谭其骧主编中国美术全集人民美术出版社中国美术全集编辑出版委员会编乾隆版大藏经文物出版社雍正始刊刻,乾隆时期完成;文物出版社整理、补版第二届国家图书奖获奖书目国家奖朝鲜语词典(共3卷)延边人民出版社金琪钟邓小平思想研究(共3卷) 国防大学出版社钱抵千等高士其全集(共4卷)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高士其著中国科普研究所编建筑设计资料集(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建筑设计资料编委会蒙古族民歌集成内蒙古文化出版社中国民间文学集成内蒙古分卷编委会泌尿外科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吴阶平主编求索丛书(共10卷)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钟启泉等世界反法西斯文学书系(共52卷)重庆出版社刘白羽等思辨随笔上海文艺出版社王元化天线罩电信设计方法国防工业出版社杜耀惟现代公司与企业改革天津人民出版社吴敬琏刑法学原理(共3卷)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高铭暄叶圣陶教育文集(共5卷)人民教育出版社叶圣陶著刘国正编英藏敦煌文献——汉文佛经以外部分(共14卷)四川人民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等元明清名家绘画系列(共5卷)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编战争和人(共3部)人民文学出版社王火浙江植物志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浙江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中国近代文学发展史山东教育出版社郭延礼中国抗日战争史(共3卷) 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中国矿床(上、中、下册)地质出版社宋叔和等中国三峡江苏人民出版社《中国三峡》编委会中国通史(共10卷) 人民出版社范文澜蔡美彪中国文物精华大全(共4卷)上海辞书出版社彭卿云等中国伊斯兰百科全书四川辞书出版社宛耀宾等中国婴幼儿百科(共100册)海燕出版社茅于燕、郑延慧中国玉器全集(共6卷)河北美术出版社杨伯达等中华美德图说(共8卷)二十一世纪出版社钟起煌浦漫汀中药药理研究方法学人民卫生出版社陈奇等宗白华全集(共4卷) 安徽教育出版社宗白华荣誉奖巴金全集(共26集)人民文学出版社王仰晨荣誉奖冰心全集(共8卷)海峡文艺出版社冰心著卓如编荣誉奖闻一多全集(共12卷)湖北人民出版社闻一多著孙党伯等编荣誉奖学术论著自选集(共21卷)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钱伟长等荣誉奖殷周金文集成(共18卷)中华书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荣誉奖中国古建筑大系(共10卷)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程里尧等荣誉奖中国军事百科全书(共58卷)军事科学出版社军事科学院军事百科研究部荣誉奖第三届国家图书奖获奖书目国家奖楚学文库湖北教育出版社张正明主编国家奖船山全书岳麓书社本书编委会国家奖丹珠尔(藏文)中国藏学出版社崔成仁钦等国家奖敦煌石窟艺术江苏美术出版社段文杰等国家奖复杂系统中的电磁波复旦大学出版社金亚秋国家奖旷代逸才——杨度湖南文艺出版社唐浩明国家奖李白全集校注汇释集评百花文艺出版社詹锳国家奖岭南文库广东人民出版社于幼军主编国家奖毛泽东传中央文献出版社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国家奖潘天寿书画集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潘公凯编国家奖普通话基础方言基本词汇集语文出版社陈章太等国家奖齐白石全集湖南美术出版社郭天民等编国家奖塞万提斯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董燕生等译国家奖神脑聪仔卡通系列丛书接力出版社聪仔工作室国家奖肾脏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王海燕等国家奖世纪之交:与高科技专家对话辽宁教育出版社朱丽兰主编国家奖西方经济发展思想史(修订本)武汉大学出版社谭崇台国家奖现代科学技术博览丛书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朱光亚等国家奖小鳄鱼丛书海燕出版社孙幼军等国家奖医药志(哈萨克文)乌太波依达克国家奖中国道教史四川人民出版社卿希泰国家奖中国地球物理图集地质出版社袁学诚等国家奖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理论道路与模式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卢良恕等国家奖中国文学批评通史上海古籍出版社王运熙等国家奖中国戏曲剧种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中国戏曲剧种大辞典编委会国家奖中国针灸四大通鉴青岛出版社邓良月等主编国家奖中国政治制度通史人民出版社白钢主编国家奖中国著名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江苏教育出版社柳斌主编国家奖教育投入与产出研究河北教育出版社王善迈转移核糖核酸——结构、功能与合成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王德宝等国家奖红军长征史辽宁人民出版社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荣誉奖曹禺全集花山文艺出版社田本相等主编世纪伟人邓小平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徐佑珠韬奋全集中国韬奋基金会韬奋著作编辑部张岱年全集河北人民出版社张岱年中国大百科全书(简明版)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编辑部中国近代文学大系上海书店徐中玉等主编中国农业百科全书中国农业出版社本书编委会中华大藏经中华书局任继愈主编第四届国家图书奖获奖书目国家奖比较法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沈宗灵著国家奖不知道的世界(10卷)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陈海燕主编国家奖蔡元培年谱长编(4卷) 人民教育出版社高平叔著国家奖藏传历算学大全(5卷) 四川民族出版社本书编写组编写国家奖草房子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曹文轩著国家奖大科学家讲的小故事(4卷) 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苏步青等著国家奖电机工程手册(第二版)(8卷) 机械工业出版社本书编委会编国家奖冬小麦种质创新与评价利用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李晴祺主编国家奖敦煌学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季羡林主编国家奖俄汉详解大词典(4卷)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黑龙江大学辞书研究所编纂国家奖尔雅诂林(6卷) 湖北教育出版社朱祖延主编国家奖郭店楚墓竹简文物出版社荆门市博物馆编国家奖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奥德赛》)(2卷) 人民文学出版社罗念生等译国家奖胡绳全书(6卷) 人民出版社胡绳著国家奖黄帝内经研究大成(3卷) 北京出版社王洪图总主编国家奖季羡林文集(24卷) 江西教育出版社季羡林著国家奖教育哲学通论山西教育出版社黄济著国家奖科学的丰碑——20世纪重大科技成就纵览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陈建礼主编国家奖名家点评大师佳作——中国画、欧洲油画(2卷) 山东美术出版社王伯敏主编国家奖南明史中国青年出版社顾诚著国家奖农业大词典中国农业出版社本书编委会编国家奖青藏高原研究从书(5卷) 广东科技出版社汤懋苍等主编国家奖世纪木鼓云南人民出版社黄尧著国家奖唐五代文学编年史(4卷)辽海出版社傅璇琮主编国家奖王朝闻集(22卷) 河北教育出版社王朝闻著国家奖现代蒙古语频率词典内蒙古教育出版社达·巴特尔等主编国家奖校雠广义(4卷) 齐鲁书社(副牌) 程千帆等著国家奖亚里士多德全集(10卷)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苗力田主编国家奖扬州画派书画全集(12卷)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薛永年等著国家奖彝文经籍文化辞典京华出版社马学良主编国家奖智能自动化丛书(6卷) 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戴汝为主编国家奖中国军事史图集(2卷) 湖南人民出版社中国军事博物馆编纂国家奖中国民族工商业发展史河北人民出版社王相钦主编国家奖中国农村改革二十年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关锐捷主编国家奖中国青铜器全集(16卷) 文物出版社本书编委会编国家奖中国新时期幼儿文学大系(6卷) 未来出版社张美妮等主编国家奖中国制造作家出版社周梅森著国家奖中国主要人工林树种木材性质中国林业出版社鲍甫成等著国家奖中外教育比较史纲(3卷) 山东教育出版社张瑞璠等主编国家奖肿瘤的诱导分化和凋亡疗法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王振义等主编国家奖荣誉奖蔡元培全集(18卷) 浙江教育出版社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荣誉奖化工百科全书(20卷) 化学工业出版社本书编委会编荣誉奖老舍全集(19卷) 人民文学出版社老舍著荣誉奖李俨钱宝琮科学全集(10卷) 辽宁教育出版社李俨钱宝琮著荣誉奖全宋诗(72册) 北京大学出版社北京大学古文献研究所编荣誉奖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江苏教育出版社李荣主编荣誉奖新华字典(1998年修订本)商务印书馆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荣誉奖郑振铎全集(20卷) 花山文艺出版社郑振译等著荣誉奖中国音乐文物大系(8卷) 大象出版社本书总编辑部编荣誉奖中华文化通志(101卷) 本书编委会编荣誉奖朱自清全集(12卷) 江苏教育出版社朱自清等著荣誉奖第五届国家图书奖获奖书目国家奖《20世纪中国美术——中国美术馆藏品选》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刘曦林等主编国家奖《Mathematics Mechanization(数学机械化) 》科学出版社吴文俊著国家奖《八大山人全集》江西美术出版社王朝闻主编国家奖《大雪无痕》吉林人民出版社陆天明著国家奖《当代世界军事与中国国防》军事科学出版社张万年等编撰国家奖《冯至全集》河北教育出版社冯至著刘福春等编国家奖《共和国的脊梁:“两弹一星”功勋谱》黑龙江教育出版社李迅主编国家奖《好阿姨新童话系列丛书》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金波主编国家奖《华夏审美风尚史》河南人民出版社许明主编国家奖《马寅初全集》浙江人民出版社马寅初著田雪原主编国家奖《漫画金头脑丛书》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张开逊主编国家奖《乔木文丛》人民出版社胡乔木著?《胡乔木传》编写组编国家奖《上海通史》(15卷) 熊月之主编国家奖《水下机器人》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蒋新松等编著国家奖《汤用彤全集》河北人民出版社汤用彤著汤一介主编国家奖《唐宋时期的雕版印刷》文物出版社宿白著国家奖《天界》岭南美术出版社林晶华编著国家奖《王力古汉语字典》中华书局王力主编国家奖《显密文库》(1-5卷) 四川民族出版社隆钦阙英·朵登多吉著国家奖《新中国经济史》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苏星著国家奖《应用心理学书系》人民教育出版社林崇德主编国家奖《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杨明照校注国家奖《中国地质学》(扩编版) 地质出版社李四光原著《中国地质学》扩编委员会编著国家奖《中国教育制度通史》山东教育出版社李国钧等总主编国家奖《中国历史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郑天挺等主编国家奖《中国森林》中国林业出版社吴中伦等著国家奖《中国水力发电工程》中国电力出版社周大兵等编著国家奖《中华内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陈敏章主编国家奖《朱德熙文集》商务印书馆朱德熙著国家奖《最新玉篇》辽宁民族出版社文淑东等主编国家奖荣誉奖《不列颠百科全书》(国际中文版)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徐慰曾主编荣誉奖《大中华文库》(第一辑)湖南人民出版社《大中华文库》编委会编荣誉奖《顾毓琇全集》辽宁教育出版社顾毓琇著杨义等主编荣誉奖《胡风全集》湖北人民出版社胡风著梅志等整理荣誉奖《科学与艺术》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李政道等主编荣誉奖《李大钊全集》河北教育出版社《李大钊全集》编委会编荣誉奖《纳西东巴古籍译注全集》(100卷)云南人民出版社东巴文化研究所编荣誉奖《钱学森手稿》山西教育出版社钱学森著郑哲敏主编荣誉奖《田汉全集》花山文艺出版社《田汉全集》编委会编荣誉奖《中国古代书画图目》文物出版社中国古代书画鉴定组编荣誉奖《中华本草》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中华本草》编委会编荣誉奖第六届国家图书奖获奖书目荣誉奖1 郭沫若全集·考古编(10卷)科学出版社2 吕叔湘全集(19卷)辽宁教育出版社3 梁思成全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4贾祖璋全集(5卷)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5 波斯经典文库(7种/18卷)湖南文艺出版社6 茅盾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7 中国文物定级图典(一、二、三级品)上海辞书出版社网上购书8 中国少数民族古籍集成(100册)四川民族出版社9 续修四库全书(1800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0 日本宫内厅书陵部藏宋元版汉籍影印丛书(第一辑)线装书局11 中国美术分类全集·中国绘画全集文物出版社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12 中国美术分类全集·中国民间美术全集(6卷)人民美术、浙江人美、吉林美术、江苏美术、广西美术正式奖序号书名出版者1 中国佛教哲学要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 信息社会与网络经济长春出版社3 二十世纪中国史学名著(33卷)河北教育出版社4 中国现代化历程(一、二、三卷)江苏人民出版社5 比较刑法原理----外国刑法学总论武汉大学出版社6 二十世纪现代汉语语法"八大家"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7 文明消失的现代启悟内蒙古大学出版社8 中国鲁迅学通史--20世纪一种精神文化现象的宏观描述、微观透视与理性反思广东教育出版社9 无字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0 吴梅全集河北教育出版社11 永远的三峡人民美术出版社12 中国书法史江苏教育出版社13 中国古代门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4中国物理学史大系(9卷)湖南教育出版社15时序逻辑程序设计与软件工程(上、下)科学出版社16 中国丝绸科技艺术七千年----历代织绣珍品研究中国纺织出版社17 杂交水稻学中国农业出版社18 实用外科学(第二版)人民卫生出版社19 解读生命丛书北京教育出版社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20院士数学讲座专辑(3册)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21 教育科学分支学科丛书(15卷)人民教育出版社22 外国教育思想通史(10卷)湖南教育出版社23 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江苏教育出版社24 中国儿童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5 全清词·顺康卷中华书局26 李商隐文编年校注中华书局27 德格印经院藏传木刻版画集四川民族出版社28 突厥语大词典民族出版社29 无人区科学探险系列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30 中华文明大视野21世纪出版社第七届“中国图书奖”获奖书目书名作者出版社邓小平的生平、思想研究丛书金羽、王充闾辽宁人民邓小平科学技术思想研究潘琦主编广西科技中国共产党廉政建设史吴传煌、刘录开主编甘肃人民海外经济管理运作丛书吕东、徐惟诚主编人民中国解放区文学书系林默涵总主编重庆新编文史笔记丛书萧乾主编上海书店中华文库许力以、林言椒主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中国古文献研究丛书金开诚主编江苏古籍中国敦煌学史林家平、宁强等著北京语言学院90年代中国出口战略研究徐祖权主编中国对外经贸综合国力论黄硕风著中国社科中国少数民族哲学史萧万源、伍雄武等主编安徽人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探索孙家贤主编浙江人民中华20世纪丛书许力以主编青岛中华魂丛书姜春云主编山东人民存量资源的再配置宋宁著云南人民县级领导工作的理论与实践黄美来、张江垠主编广西人民资产重组:中国企业兼并研究常修泽主编陕西人民扫描隧道显微术及其应用白春礼编著上海科技毛泽东研究事典邢崇智、蒋顺学等主编河北人民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马洪著河南人民非线性传递函数理论与应用焦李成著西安电子科大神奇的南极丛书郭琨、金涛主编海燕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史本书编审委员会编解放军从延安走向世界牛军著福建人民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王珏、刘国光等著黑龙江人民青年看社会丛书李树人等主编天津人民中青年法学文库丛书王利明、陈兴良等著中国政法大学走出封闭——中国内陆省份改革开放大思路王茂林、杨汝岱等著湖南农业经济系统分析陈锡康、王正等编著华中理工大学中国农垦经济学刘以雷著新疆人民反通货膨胀论刘涤源主编广东人民投资知识百科全书徐文通、林森木等主编中国金融股票债券全书金建栋、吴晓求等主编北京理工大学中日消费者保护制度比较研究许思奇著辽宁大学中国西北地区开发与向西开放余振贵、张永庆著宁夏人民相似论张光鉴等著江苏科技自由刑比较研究李贵方著吉林人民周易美学刘纲纪著湖南教育汉语史断代研究丛书程湘清主编山东教育东北文化丛书刘烈恒主编春风文艺沈从文别集沈从文著岳麓书社古代小说评介丛书侯忠义、安平秋主编辽宁教育中国历代史话卜孝萱、程应等主编北京苗族史伍新福、龙伯亚著四川民族理论地理学朱文元编著商务印书馆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陈旭麓著上海人民朱子大传束景南著福建教育最新发掘唐宋歌曲李健正编四川人民复合材料中的边界元法田宗若著西北工大华北南部的逆冲推覆伸展滑覆与重力滑动构造王桂梁、曹代勇等著中国矿大并行算法李晓梅、蒋增荣等著湖南科技高效液相色谱法及其专家系统卢佩章、张玉奎等著辽宁科技弹刃发射过程理论芮筱亭、杨启仁著东南大学随机参数结构的振动理论陈塑寰著吉林科技中国人口与环境曲格平、李金昌著环境科学中国含油气盆地沉积学吴崇筠、薛叔浩等著石油工业中子活化分析在环境学、生物学和地学中的应用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中子活化分析室著原子能中国自然灾害地图集张兰生、李裕民主编科学价值工程方法研究谭浩邦编著广东科技。
Academy院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打通大学服务社会之路记中国农业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的实践探索文│本刊记者 程杰中国农业大学始建于1905年,这所已逾百年的高等学府秉承“解民生之多艰,育天下之英才”的校训,心系“三农”,为中国农业培育出大批专业人才的同时,也成为推动我国农业科研创新的重要策源地,科技成果转化推广的重要辐射源。
百余年的历史,积淀了中国农业大学扎实的学风和深厚的底蕴,伴随着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与时俱进成为实现建设世界一流农业大学目标的重要课题。
唯有不断创新,才能不固步自封,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
2011年,为了逐步探索和构建以高校为依托,农科教相结合的新型农村综合服务体系,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持续支撑,教育部、科技部决定联合开展“高等学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计划”工作,中国农业大学成为首批十所试点高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单位之一。
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的成立,为中国农业大学的教师和学子们进一步走出教室,在广袤的农村大地上开设课堂,探索将科技成果真正转化为服务经济、服务社会的现实生产力提供了新的契机。
整合多方资源开展系列科技服务社会活动 中国农业大学在涉农高层次人才培养、农业科技创新和农业技术服务方面,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使命。
为了更好地体现引领作用,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成立一年来,遵循“立足北京,布局全国”的原则,围绕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发展需求,整合各种现有资源,充分发挥专家、人才、技术、教育、信息及成果优势,集成各类科技成果为国家、地方、企业、农村服务,为探索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新模式与新机制做了许多新的尝试。
目前,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已经搭建了较为完备的组织框架,对运行体制机制进行了积极探索。
综合服务基地、特色基地的建设得到了进一步加强,为教师的科技创新、社会服务、学生的创新创业活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的同时,基地的服务功能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另外,新农村发展研究院还开展了多种形式的人才培养(培训)。
2023年全国高考名校名师联席命制语文押题卷(二)(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钟桂松文集》(以下简称《文集》)围绕桐乡文化名人展开,通读《文集》,最强烈的阅读感受是“厚重”。
这种厚重绝不是以量取胜,而是以下几个因素的合力。
首先,作品的厚重来自丰富翔实的史料。
阅读《文集》,仿佛走进一座史料的博物馆。
例如在编写《茅盾传》时,钟先生不仅在茅盾的文学作品、回忆录、书信和日记中广泛地选取材料,还援引了如杨之华编写的《文坛史料》、季刊《新文学史料》中的茅盾研究论文等研究资料。
钟先生还前往桐乡市博物馆查阅茅盾小学时的作文手稿,写信向茅盾后人韦韬先生请教相关细节,积累了大量珍贵的第一手资料。
《文集》之所以能够囊括体量如此恢宏、类型又如此多元的史料,有赖于作者对史料的敏感和保存史料的意识。
这种意识由收录于《文集》第五卷《丰子恺:水光山色与人亲》中的《丰子恺的故家和往事》一文中可以窥见一斑,在这篇文章中,钟先生整理了他与丰子恺的本家侄女丰桂的书信往来,这些书信为后人了解丰子恺这位文化大师的家族往事和早年经历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其次,《文集》的厚重寓于作者鲜明的历史意识中,虽是以“人”为中心的研究,句章中一以贯之的却是“史”的意识。
作为研究者,钟先生十分关注研究对象与历史的关联,在具体的研究之中,他一方面常将笔触伸向与研究对象同时代的人,《文集》第二卷《悠悠岁月——茅盾与共和国领袖的交往》和《人间茅盾——茅盾和他同时代的人》就是以茅盾为中心,通过书写茅盾与中共领袖、文学同侪们的交往,以小见大,照见共和国的风雨与辉煌,以及中国文学走向现代的艰难历程。
另一方面,钟先生还很注重承继关系的梳理,以研究对象为基点,从社会历史的维度上向前追溯和向后延伸。
《文集》中有关茅盾和丰子恺的研究成果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探究地域文化、家庭和学校教育对这两位大师人格之形成的作用,也有关于他们在文学、绘画领域对后辈的影响。
2011年《中国乡村发现》学术委员名单:42人王小映(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王东京(中共中央党校教务部主任、教授)王晓毅(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王景新(浙江师范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马晓河(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刘德喜(中央党校三农问题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教授)孙立平(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社会学系教授)朱玲(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吴毅(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系副主任、教授)宋亚平(湖北省社会科学院院长)宋洪远(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张占斌(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主任、教授)张玉林(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张晓山(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张德元(安徽大学中国三农问题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李小云(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院长)李远行(安徽大学农村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教授)李建华(湖南城市学院院长、教授)李昌平(河北大学中国乡村建设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李培林(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教授)杜鹰(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陈锡文(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陈潭(中南大学政治学院副院长、教授)房宁(中国社科院政治学研究所所长、教授)姚先国(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教授)贺雪峰(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主任、教授)赵树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钟甫宁(南京农业大学农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唐仁健(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中央农办副主任)唐珂(国家农展馆馆长、博士)徐勇(华中师大政治学研究院院长、教授)秦晖(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教授)郭玮(国务院研究室农村司司长、博士)曹锦清( 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教授)黄季焜(中国科学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教授)黄祖辉(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院长、教授)温思美(华南农业大学副校长、广东省政协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温铁军(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院长、教授)蒋建农(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研究员)韩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蔡昉(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潘维(北京大学中国与世界研究中心主任、教授)通讯地址:100732 北京建国门内大街5号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王小映研究员100091 北京市海淀区大有庄100号中共中央党校教务部王东京主任100732 北京建国门内大街5号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王晓毅研究员321004 浙江省金华市迎宾大道688号浙江师范大学农村研究中心王景新主任100038 北京市西城区木樨地北里甲11号国宏大厦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马晓河副院长100091 北京市海淀区大有庄100号中央党校三农问题研究中心刘德喜教授100084 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社会学系孙立平教授100732 北京建国门内大街5号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朱玲副所长430074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瑜路1037号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系吴毅教授430077 武汉武昌区东湖路165号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宋亚平院长100810 北京市西四砖塔胡同56号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宋洪远主任100089 北京市海淀区长春桥路6号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张占斌教授210093 江苏省南京市汉口路22号南京大学社会学系张玉林教授100732 北京建国门内大街5号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张晓山教授230039 安微省合肥市肥西路3号安徽大学中国三农问题研究中心张德元教授100872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59号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李小云院长230039 安微省合肥市肥西路3号安徽大学农村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李远行教授413000 益阳市银城南路湖南城市学院李建华院长100020 北京市朝阳区朝外北街篮筹名座E-2-802室李昌平研究员100732 北京建国门内大街5号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李培林所长100824 北京市西城区月坛南街38号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杜鹰副主任100017 北京市西城区府右街2号中南海西门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陈锡文主任410012 长沙市岳麓区麓山南路中南大学政治学院陈潭副院长100732 北京建国门内大街5号中国社科院政治学研究所房宁所长310027 浙江省杭州市大路38号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姚先国院长430074 湖北武汉市洪山区珞瑜路1037号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贺雪峰教授100010 北京市东城区朝阳门内大街225号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赵树凯研究员210095 中国南京卫岗1号南京农业大学农业经济研究所钟甫宁所长100017 北京市西城区府右街2号中南海西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唐仁健副主任100026 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北路16号国家农业展览馆唐珂馆长430079 武汉市珞喻路152号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研究院徐勇院长100084 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历史系秦晖教授100017 北京市西城区府右街2号国务院研究室农村司郭玮司长200237 上海市梅陇路103号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曹锦清教授100101 北京安外大屯路甲11号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院内中国科学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黄季焜主任310027 浙江省杭州市大路38号浙江大学农业现代化与农村发展研究中心黄祖辉主任510640 广州市天河区五山路华南农业大学温思美副校长100080 北京市海淀区北四环西路69号中央党史研究室蒋建农研究员100010 北京市东城区朝内大街225号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韩俊副主任100732 北京建国门内大街5号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蔡昉所长100871 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路5号北京大学中国与世界研究中心潘维主任。
农村发展研究所1982年以来获奖科研成果1982年王松霈等《农村经济概况》专著,获1979-1982年全国农村读物二等奖。
1983年何乃维《长江有变成第二条黄河的危险》论文,获全国林业好新闻奖。
陈吉元《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及其优越性》专著,获全国政治读物二等奖。
1984年王贵宸、魏道南《联系产量的生产责任制是一种好办法》论文,获1984年孙冶方经济科学奖。
陈吉元等《论经济结构对策》论文,获孙冶方经济科学奖。
刘文璞《对党员雇工经营情况的初步分析》研究报告,获社科院内部研究报告奖。
宋国青、邓英淘、罗小朋《国民经济的结构矛盾与经济改革》研究报告,获社科院内部研究报告奖。
王贵宸、魏道南、陈一咨《关于安徽包产到户情况的调查报告》获社科院内部研究报告奖。
庾德昌、孙秀禄、邓一鸣、姚梅、周宝生《当前国营农场的几个问题》研究报告,获社科院内部研究报告奖。
陈吉元《二十个国营企业调查报告》获社科院内部研究报告奖。
詹武《完整地执行农林牧副渔并举方针》论文,获所级优秀成果奖。
张保民《对南水北调的几点意见和看法》论文,获所级优秀成果奖。
何乃维《长江有变成第二黄河的危险》论文,获所级优秀成果奖。
王贵宸、魏道南《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经济关系初探》论文,获所级优秀成果奖。
秦其明《树立现代化社会主义大农业的经营思想促进我国农业发展》论文,获所级优秀成果奖。
庾德昌《改革国营农场工资制度实行联产计酬所有制》论文,获所级优秀成果奖。
夏德芳《桃源综合考察报告》论文,获所级优秀成果奖。
中国农村发展问题研究组《双包到户”地区农村发展的问题和趋势》论文,获所级优秀成果奖。
刘福垣《农产品活劳动成本初探》论文,获所级优秀成果奖。
张留征《试论农产品超购加价的改革》论文,获所级优秀成果奖。
丁泽霁《马克思、恩格斯论社会主义农业》论文,获所级优秀成果奖。
中国农村发展问题研究组《以农村为突破口实行分区立体开发改革战略》论文,获所级优秀成果奖。
田信群、韩伐贵《重视与发挥淡水养殖的巨大优势》论文,获所级优秀成果奖。
中国农村发展问题研究组《联产承包制和农村工业的发展》论文,获所级优秀成果奖。
詹武、刘文璞、张厚义《当前我国农村雇工经营的现状和对策》论文,获所级优秀成果奖。
林祥金、黄毅、陈斗仁、周震、刘玉满、刘政《谈怎样解决大城市牛奶供应紧张问题》论文,获所级优秀成果奖。
李克亮、宋宗水、宋继善、潘晨光《林业发展战略的研究》论文,获所级优秀成果奖。
王耕今《鄱阳湖开发利用刍议》论文,获所级优秀成果奖。
陆学艺张晓山《关于棉花产销的若干问题研究》论文,获所级优秀成果奖。
陈春来《崇礼县东、西沟流域生态环境与农业经济发展关系的调查》论文,获所级优秀成果奖。
1985年陈春来《崇礼县东西沟流域生态环境与农业经济发展关系的调查》论文,获社会科学院青年优秀论文奖。
杨勋《论包产到户》论文,获高等院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论文奖。
1986年陈吉元《对“六五”时期建设和改革问题的回顾》论文,获孙冶方经济科学奖。
杨勋《中国农村经济学》教科书,获国家教委优秀教材二等奖。
张保民等《粮食与经济作物发展研究》研究报告,获国务院农研中心优秀成果一等奖。
王松霈、黄正夫《生态经济学》专著,获华东七省市首届优秀政治理论图书一等奖。
战略课题组《中国农业发展战略问题研究报告》获所级集体优秀成果奖。
战略课题组《中国农村产业结构研究综合报告》获所级集体优秀成果奖。
刘文璞《斯大林农业集体化的理论和实践》论文,获所副研级优秀成果奖。
魏道南《农村人民公社的建立和解体论文,获所副研级优秀成果奖。
邓宏海“海南岛农业经济系统分析”论文,获所副研级优秀成果奖。
杨勋《中国农村改革的道路》专著,获所副研级优秀成果奖。
丁泽霁《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另一条道路》论文,获所副研级优秀成果奖。
刘福垣《重新认识工农产品比价剪刀差》论文,获所助研级优秀成果奖。
蔡昉《土地国有化战略初探》论文,获所助研级优秀成果奖。
李庆曾《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战略》论文,获所助研级优秀成果奖。
杜志雄《土改和合作化时期农村经济的稳步发展》论文,获所实研级优秀成果奖。
李周《关于林业级差地租问题的探讨》论文,获所实研级优秀成果奖。
胡必亮《我国农村三次产业增长速度相关比例变化趋势》论文,获所实研级优秀成果奖。
吴京英《以工补农的有关情况与观点综述》获所资料级优秀成果奖。
王代《关于农村合作经济问题的讨论综述》获所资料级优秀成果奖。
1987年王贵宸、张保民、庾德昌、夏德芳、邓一鸣、徐祖珈、李谊青、周震、姚梅、王化民、胡必亮《2000年中国农村产业结构》研究报告,获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优秀成果二等奖。
蔡昉《土地国有化战略初探》论文,获国家机关青年优秀论文奖。
李周《关于林业级差地租问题的探讨》论文,获社会科学院青年优秀论文纪念奖。
胡必亮《我国农村三次产业增长速度相关比例变化趋势研究》论文,获社科院青年优秀论文纪念奖。
邓英淘《国民经济新成长阶段与农村发展》研究报告,获国务院农研中心优秀成果二等奖。
李周《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论质疑》论文,获北京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中青年优秀成果奖。
李周《论林海的经济实质和人工林材价计量模型》论文,获北京林业大学年度科学论文三等奖刘文璞、王贵宸、魏道南、丁泽霁、秦其明、朱钢《中国农业的社会主义道路再认识》专著,获所级集体优秀成果奖。
张思骞、张留征、刘福垣、张亚来《农产品卖难问题浅析》专著,获所级集体优秀成果奖。
庾德昌、顾秀琳、邓一鸣、李谊青、徐祖珈、姚梅、胡必亮、王华民《按照客观规律改革宁夏农村产业结构》研究报告,获所级集体优秀成果奖。
张留征《我国粮食生产面临的问题及对策》论文,获所级优秀成果奖。
李周《关于我国林业资金问题的思索》论文,获所级优秀成果奖。
王松霈《农业生态经济与农业现代化》论文,获所级优秀成果奖。
丁泽霁《对苏联和东欧国家农产品价格政策的比较》论文,获所级优秀成果奖。
张泉欣《南斯拉夫、苏联、匈牙利农业计划体制》论文,获所级优秀成果奖。
1988年王贵宸、张保民、庾德昌、夏德芳、邓一鸣、徐祖珈、李谊青、周震、姚梅、王化民、胡必亮《2000年中国农村产业结构研究报告》获社科院优秀成果奖。
陈吉元等(参与经济部分写作)《2000年的中国》研究报告,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张留征(参与农业部分写作)《2000年的中国》研究报告,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张留征《实现本世纪粮食发展战略的若干建议》论文,获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优秀论文二等奖。
张思骞、张留征、刘福垣、蔡昉、储英奂、杜吟棠、张晓山、李庆曾、兰晋《中国农业发展战略研究》研究报告,获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成果奖。
邓宏海、苑鹏、储英奂、邝扬、吴岩等《广汉农业发展道路综合研究》研究报告,获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成果奖。
胡必亮执笔,城乡建设部等单位合作《2000年中国农村乡镇发展》研究报告,获国务院农研中心优秀成果三等奖。
庾德昌、贵宸《宁夏农村产业结构研究》研究报告,获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科技技术进步三等奖。
刘文璞、张厚义、秦少相《为私营企业稳定健康地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论文,获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十周年理论讨论会优秀论文奖。
蔡昉《中国农村发展特征与下一步改革》论文,获全国财经路论讨论会优秀论文奖。
李周“我国林业资金问题的探讨”论文,获《林业经济》优秀论文奖。
1989年李周(第二获奖人)《林业经济学导论》专著,林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胡必亮“中国乡镇发展”论文,获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
杜吟棠“农产品涨价与通货澎胀”论文,获《农村经济与社会》优秀成果二等奖。
1990年何乃维等(经济部分起草和统编主要执笔人)《中国自然保护纲要》专著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陈吉元邓英淘姚钢徐笑波《中国农村经济发展与改革所面临的问题与对策思路》论文,获孙冶方经济科学奖。
金和辉《计划市场和中国农民的粮食供给行为》论文,获首届全国青年优秀社会科学成果奖。
蔡昉、李周《中国传统农业改造理论与政策分析》论文,获国务院农研中心优秀成果三等奖。
陈吉元、庾德昌等《别无选择》论文,获国务院农研中心优秀成果二等奖。
张留征《建立国家宏观调控下的市场调节》论文,获广州日报好作品一等奖。
1991年何乃维、王松霈、吴精华、尹晓青《农业生态经济学》论文,获光明日报光明杯优秀哲学社会科学著作二等奖。
姜百臣《农村工业化环境》论文,获全国青年生态经济优秀论文一等奖。
刘文璞《现代日本的农业》专著,获日本研究基金会优秀成果奖。
张留征、张思骞、储英奂、刘福垣、蔡昉、张晓山《中国农业发展战略研究》专著,获农村所优秀成果二等奖。
杨勋等《中国农村改革道路》专著,获农村所优秀成果二等奖。
蔡昉、李周、金和辉、杜志雄、张元红《我国传统农业改造理论与政策问题分析》论文,获农村所优秀成果二等奖。
丁泽霁《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农业思想》专著,获农村所优秀成果三等奖。
庾德昌、邓一鸣、李谊青、姚梅、徐祖珈、胡必亮《全国百村劳动力情况资料集》获农村所优秀成果三等奖。
詹武、刘文璞、张厚义《农村雇工经营问题》论文,获农村所优秀成果三等奖。
邓一鸣《论二元经济时期农业增长与就业结构转换》论文,获农村所优秀成果三等奖。
刘小京《城市发展与农业生产格局变动趋势》论文,获农村所优秀成果三等奖。
胡必亮等《乡镇发展独特难题与现实抉择》论文,获农村所优秀成果三等奖。
杜吟棠《出路在于建立一个正常的农产品机制》论文,获农村所优秀成果发展奖。
1992年韩俊《中国农业劳动力转换:阶段性演变与现实抉择》论文获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一届青年优秀成果二等奖。
秦少相《我国私营经济产生背景及重新思考》论文,获社科院第一届青年优秀成果鼓励奖。
何乃维、李周、李克亮《速生丰产林建设的专题研究》论文,获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
1993年陈吉元、庾德昌、姚梅《论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专著,获1977-1991年社科院优秀科研成果奖(1993年)。
张晓山、苑鹏《合作经济的理论与实践——中外比较研究》专著,获1977-1991年社科院优秀科研成果奖(1993年)。
张思骞、张留征《中国农业发展战略问题研究》专著,获1977-1991年社科院优秀科研成果奖(1993)。
李周、蔡昉《论我国农业由传统方式向现代化方式的转化》论文,获1977-1991年社科优秀院科研成果奖(1993)。
刘文璞《农村雇工经营问题研究》论文,获1977-1991年社科院优秀科研成果奖(1993)。
庾德昌等《全国百村劳动力情况调查资料集》获1977-1991年社科院优秀科研成果奖(1993)。
何乃维《大江大河大湖流域必须综合治理》论文,获全国绿化委员会《国土绿化》好文章。
1994年陈吉元、胡必亮《中国的三元经济结构与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论文,获孙冶方经济科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