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巴山区药材解析
- 格式:ppt
- 大小:3.38 MB
- 文档页数:29
陕西省主产药材分析陕西省主产药材分析一.《药材资源》据调查统计,全省有药用植物2,271种,药用动物310种,矿物药40种,其它药材47种,共计2,668种。
药材资源分布:陜南秦巴山区:有高山密林,也有丘陵平原。
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土地肥沃。
植物垂直分布明显,药用种类达1,500种以上,素称”巴山药乡”,是本省药材主要生产基地。
家种药材主要有杜仲.天麻.附子.金银花.党参.黄连.厚朴.黄柏.山茱萸.桔梗.玄参.云木香.白芍.白芷.延胡索;野生药材主要有猪苓.连翘.柴胡.苍朮.何首乌.细辛.海金沙.淫羊藿.太白贝母等;动物药材有麝香.僵蚕等.水獭肝.蜈蚣.熊胆.全蝎等。
1.关中平原:渭河横贯中部,有”八百里秦川”之称。
地势平坦,光照充足,土层深厚,土壤肥沃,灌溉方便。
家种药材主要有黄嗥.地黄.沙苑子.山药.菊花.瓜蒌.牡丹皮.水飞蓟;野生药材主要有甘遂.远志.柴胡.茵陈.茜草.牛蒡子.罗布麻.酸枣仁等;动物药材主要有全蝎.鹿茸等。
2.陕北黄土高原:家种药材主要有款冬花.枸杞子.黄嗥.大黄;野生药材主要有甘草.蕤仁.远志.酸枣仁.柴胡.杏仁.桃仁.麻黄.龙骨.地骨皮.连翘.黄芩等;动物药材有全蝎.鹿茸等。
二.《利用现状》栽培.养殖药材约70种。
其中传统品种20种;新引种发展12种;野生变家种15种。
年种植面积22万亩,年产量450万公斤。
收购药材450种,年收购量2,000万公斤。
三.《主产品种》1.杜仲:主产岚皋.石泉.略阳.宁强.平利.镇巴.城固等县。
本有年收购量占中国20﹪以上。
居一.二位。
2.天麻:主产城固.宁强.勉县.南郑.西乡.洋县.汉阴等县。
本省年收购量占中国40﹪左右,为第一大产区。
3.党参:分布于秦巴山区,统称“西党参”。
产于凤县者称“凤党”,产品条粗肉厚.味甜渣细。
产于平利.岚皋等地者称“八仙党” ,产品条匀较长,皮粗茬黄白,多供出口。
4.附子:主产城固.勉县。
本省为中国第二大产区。
陕西中药材种植情况摘要:一、陕西中药材种植的地理优势二、陕西中药材种植的主要品种三、陕西中药材种植的政策支持与经济效益四、未来发展展望与建议正文:陕西,地处我国中部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地理多样性,为中药材种植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近年来,陕西省积极发展中药材产业,充分利用当地优势,推动中药材种植基地的建设。
一、陕西中药材种植的地理优势陕西省地理环境丰富多样,从北部的黄土高原到南部的秦巴山区,气候和土壤条件适宜各类中药材的生长。
例如,镇坪县地处秦岭以南、巴山以北,被誉为“南方的北方,北方的南方”,适宜黄连、玄参、大黄、独活、重楼、白芨等中药材生长。
此外,陕西还拥有丰富的野生中药材资源,为人工种植提供了丰富的种质资源。
二、陕西中药材种植的主要品种根据地理和气候特点,陕西适宜种植的中药材品种繁多,包括枸杞、当归、黄芪、黄芩、党参等。
这些药材不仅在本地有较高的市场需求,还具有广泛的药用价值和保健功能,受到国内外消费者的青睐。
三、陕西中药材种植的政策支持与经济效益近年来,陕西省政府高度重视中药材产业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给予支持。
如镇坪县就制定了《镇坪县中药材种植奖励办法(暂行)》,对中药材种植实行奖补,鼓励农民种植。
此外,陕西中药材种植还取得了GAP认证等荣誉,为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提供了保障。
随着市场需求的增长,陕西中药材种植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
中药材种植不仅为农民提供了稳定的收入来源,还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
据统计,陕西省中药材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产量和产值也逐年上升。
四、未来发展展望与建议为进一步推动陕西中药材种植产业的发展,以下几点建议值得关注:1.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筛选具有较高药用价值和市场潜力的品种进行推广种植。
2.提高种植技术水平,推广绿色、生态的种植模式,保障中药材的品质和安全性。
3.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完善中药材产业链,提高产业附加值。
4.拓展市场渠道,加强品牌建设,提升陕西中药材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
陕西适合种植什么药材种药材1月8日陕西省位於中国中部,黄河中游,兼跨汉水上游,北部为黄土高原,南部为秦巴山地,中部是关中平原,土壤类型较多,植被有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森林草原。
据调查统计,全省有药用植物2271种,药用动物310种,矿物药40种,其他药材47种,共计2668种。
秦巴山区秦巴山区地跨我国南北分界线,包括陕西省安康、汉中、商洛地区及四川、河南、湖北、甘肃等省部分地区,其中陕南三区约占陕西全省土地总面积的36%。
秦巴山区属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季风性湿润半湿润山地气候。
境内降雨充沛,光照充足,气候温和,无霜期较长;地势峰峦叠起,沟壑纵横,高低悬殊,为多种生物提供理想的生存空间,生物资源十分丰富。
据统计,秦巴山区有各类生物资源6000余种,中草药资源1500种以上,占全省总数的2/3以上,素有“生物基因库”、“天然药库”的美称。
汉中全市有药用动植物达1600多种,占全省的77%。
名列全省第一,居全国地(市)级第二。
是我省秦巴山区三地市中资源最丰富的一个市,国家公布的365种中药材中,汉中产有280种,也占77%。
杜仲、天麻、附子、川芎、黄柏、元胡等种植面积和产量占全国50%以上,独活、西洋参、猪苓、汉中参叶、山茱萸等均为著名的地道药材。
在全国药材布局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安康也是陕西乃至全国重要的中药材基地,区内有中草药资源1299种,其中,药用植物1215种,药用动物57种,药用矿物27种,已重点开发利用的药用植物绞股蓝、葛根、黄姜等在境内蕴藏极为丰富,已形成规模;杜仲产量居全国首位;肚倍、黄莲、黄柏、厚朴、玄参、麝香、蜈蚣等均居全省之冠;党参、当归、牛黄、天麻、金银花等产量在全省占有重要地位,部分药用生物资源在全国独一无二,且储量大、品位高,有明显的开发优势和利用价值。
在中草药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安康的绞股蓝、葛根系列产品在全国都有很大影响。
商洛出产的中草药多达1192种,新版药典收载的品种有265种,其中丹参、党参、柴胡、黄芩、山茱萸、天麻均是我国有名的地道药材。
122内蒙古中医药第38卷2019年4月第4期Inner Mongolia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1.38\<>.42019上,可将血瘀证分为心肾阳虚型、气滞血瘀型、痰浊内阻型、气阴两虚型等不同病机,对于活血化瘀类中成药的选择,也需要辨证用药:综上所述,活血化瘀类中成药的应用.必须严格按照合理配伍原则,辨证论治,活血化瘀类中成药不合理用药问题突出.必须引起临床关注。
参考文献[1]康丽,高慧,王璐,等冲成药不良反应报告中不合理用药回顾性分析[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2(27):101-102.[2]林藏,余莉,吴伦.我院217例中成药不良反应报告中不合理用药情况分析[J].中国药师,2017,20(8):1442-1444.[3]齐伟,王志宏,封宇飞,等.2013年北京医院门诊60岁以上患者中药注射剂处方不合理用药分析|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5,15(3):333-335.[4]常万云,李中华.中药不良反应与临床合理用药分析卩).亚太传统医药,2015,11(17):134-135.[5]唐凤川.浅谈西医临床应用心脑血管类中成药须注意的几个问题|耳中国药房,2010,21(20):1894.⑹潘慧琴.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液的临床使用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2014,33(15):69-70.⑺覃素习.活血化瘀类中成药临床使用的合理性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5,8(27):31.[8]王梅.临床常见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处方点评分析卩].内蒙古中医药,2014,33(3):93-94.[9]王杏娥,黄云祥,陈勇军.我院门诊中成药处方分析[J].中医药导报,2013,19(9):85.|10|曾蔚欣,金锐,鲁红,等.中成药处方分析与合理用药[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3,13(9):777.陕产铁筷子中药材的有效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厶田航周(陕西国际商贸学院陕西咸阳712046)摘要陕产铁筷子为毛苣科铁筷子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是陕西省秦巴山区特有单种属药用植物,主要生长在秦岭山区2100~ 3100m海拔的山坡林下的腐殖土中该植物在民间常以根及根状茎入药,相关记载表明,陕产铁筷子具有消肿止痛、活血化瘀之效,我国民间常用其治疗瘀伤及尿道炎、膀胱炎等炎症,治愈案例众多,证明陕产铁筷子的疗效确切本文对陕产铁筷子主要抗菌活性成分——铁筷子皂著的成分及药理作用进行研究,旨在为种植及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参考关键词陕产铁筷子;中药材;有效成分;药理作用中图分类号:R28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0979(2019)04-0122-02作为我国特有的卫生资源.中药潜力巨大且具有原创优势,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医是我国的传统,是国家文化瑰宝,国务院办公厅首次印发《中药材保护利发展规划(2015-2020年)》,体现了国家对于发展中医药事业的坚定态度,为中医药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条件。
目录一、根及根茎类丹参 2西洋参 7党参 11桔梗 14柴胡 19黄芩 23 秦艽 27 元胡 30 附子 33葛根 36薯蓣 39d麻 45二、花果、种籽类金银花 50山茱萸 54连翘 59银杏 62 三、皮、全草类杜仲 66 红豆杉 70 绞股蓝 73 四、菌类猪苓 81一根及根茎类药用植物丹参丹参(saluja mjltjnjia byt) 又名血参、赤参、红根、蜂糖罐花根等、为唇形科、鼠尾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
1 植物形态与药材性状、功能及成份1.1植物形态多年生直立草本,高35—80㎝,茎直立,四棱形,多分枝,表层有浅槽,密被长柔毛。
根肉质,圆柱形,表面朱红色,生有细根,皮部与木质部易分离。
奇数羽状复叶,对生,柄背基部微呈紫红色,腹面有凹槽,被白色倒向长柔毛,总叶柄长1—10㎝,小叶3—7枚,卵形边缘有圆锯齿,基部圆形或斜圆形,顶端急尖或暂尖,长1.5—6㎝,宽1—4.5㎝,两面均有柔毛,背面毛较长而密。
轮伞花序着4—6花,在茎分枝的上部集成顶生成腋生的总状花序。
苞片披针形二唇状,长8—12㎝,花后稍膨大,外面被柔毛,腺毛和腺点,内面中部密被长柔毛,上唇三角形,下唇二裂,与上唇等长,花冠唇形淡蓝色或蓝紫色,长2—2.5㎝,外面被腺毛,中裂片先端具不整齐的细齿,冠筒内疏生短柔毛,近基部部具斜生毛环,雄蕊内芷或微外露,花丝长3.5—4mm,花药隔长15—20mm,上臂长约为全长的4/5,2下药室败育黏合,花柱外露,柱头2裂不相等,子房上位4深裂,小坚果4,椭圆形,棕褐色,包于宿萼中,花期4—9月,果期9—10月。
1.2 药材性状、功能及成份以根入药,根通常膨大,肉质,由数条细圆柱根组成,呈抓形,长10—25cm,直径0.8—1.5cm,易折断,断面不平坦,白色。
为活血化瘀常用中药,味苦,性微寒,无毒,有活血通径,凉血消肿,除烦清心之功效。
活性成分主要有脂溶性和水溶性成分。
脂溶性成分主要为二萜醌类化合物,(丹参酮I、丹参酮IIA,丹参酮IIB等)主要用于治疗脓性、感染性疾病和心脑血管性疾病。
洪文旭:秦岭中草药资源概述新年伊始,央视十套《探索发现》栏目播出由陕西省媒体联合推出的8集系列片《大秦岭》,广大观众看后好评如潮。
其中有秦岭深厚的历史积淀,博大的人文荟萃,和谐的人与自然,壮美的山水风光,浓墨重彩突出秦岭是一座伟大的文化名山。
还提到古代医药学奠基者孙思邈在太白山完成其重要著作《千金方》,以及秦岭是天然生物药用资源宝库之内容。
为此我想从秦岭中草药资源角度予以概述。
秦岭既是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气候分界线,又是大江大河的分水岭,也是全国闻名的“生物资源基因库”,有“中药材之乡”的美誉。
陕西有一句名言叫“秦地无闲草”,一是说明秦岭的一草一木都有药用价值,二是说明千百年来人类同疾病作斗争和对草药深入研究的成就。
相传上古时代的“神农尝百草,一日遇七十毒”就发生在秦岭北坡一带;唐代著名的上林苑既是皇家种药狩猎的场地,也生长着许多疗效独特的药用植物,就在终南山沿山一带;还有孙思邈在太白山脚下度过了48年的漫长时光,被中国道教尊为医圣,他在秦岭隐居的动因被披上了神秘的色彩。
秦岭生物多样性十分丰富,野生植物种类繁多。
据统计有种子植物3400余种,蕨类植物100多种,苔藓类植物300余种;属国家和陕西省重点保护野生植物64种,如独叶草、红豆杉、连香树、水青树等珍稀植物在这里也有分布。
主要的乔木树种有太白红杉、巴山冷杉、糙皮桦、红桦、辽东栎、漆树、野核桃、油松、栓皮栎、山杨、锐齿栎、侧柏、铁杉、短柄枹栎、麻栎、盐肤木、青肤杨、鹅耳枥、大果榆、兴山榆、华西枫杨、连香树等;灌木有高山柳、头花杜鹃、金背杜鹃、高山绣线菊、华西银腊梅、香柏、忍冬类、蔷薇类、箭竹、胡枝子、六道木、榛子等;木质藤类有中华猕猴桃、清风藤、华中五味子、葛藤、三叶木通、盘叶忍冬、串果藤、南蛇藤、铁线莲等;主要的草本有禾本科、莎草科、伞形科、菊科,并有青藏乌头、山地虎耳草、五脉绿绒槁、高山唐松草、柳兰、细辛、麦冬、木贼、鹿蹄草、梅花草、升麻、地榆、凤仙花类、苔藓和蕨类。
陕西各地区适合种植哪些中药材陕西省位於中国中部,黄河中游,兼跨汉水上游,北部为黄土高原,南部为秦巴山地,中部是关中平原,土壤类型较多,植被有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森林草原。
据调查统计,全省有药用植物2271种,药用动物310种,矿物药40种,其他药材47种,共计2668种。
秦巴山区秦巴山区地跨我国南北分界线,包括陕西省安康、汉中、商洛地区及四川、河南、湖北、甘肃等省部分地区,其中陕南三区约占陕西全省土地总面积的36%。
秦巴山区属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季风性湿润半湿润山地气候。
境内降雨充沛,光照充足,气候温和,无霜期较长;地势峰峦叠起,沟壑纵横,高低悬殊,为多种生物提供理想的生存空间,生物资源十分丰富。
据统计,秦巴山区有各类生物资源6000余种,中草药资源1500种以上,占全省总数的2/3以上,素有“生物基因库”、“天然药库”的美称。
汉中全市有药用动植物达1600多种,占全省的77%。
名列全省第一,居全国地(市)级第二。
是我省秦巴山区三地市中资源最丰富的一个市,国家公布的365种中药材中,汉中产有280种,也占77%。
杜仲、天麻、附子、川芎、黄柏、元胡等种植面积和产量占全国50%以上,独活、西洋参、猪苓、汉中参叶、山茱萸等均为著名的地道药材。
在全国药材布局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安康也是陕西乃至全国重要的中药材基地,区内有中草药资源1299种,其中,药用植物1215种,药用动物57种,药用矿物27种,已重点开发利用的药用植物绞股蓝、葛根、黄姜等在境内蕴藏极为丰富,已形成规模;杜仲产量居全国首位;肚倍、黄莲、黄柏、厚朴、玄参、麝香、蜈蚣等均居全省之冠;党参、当归、牛黄、天麻、金银花等产量在全省占有重要地位,部分药用生物资源在全国独一无二,且储量大、品位高,有明显的开发优势和利用价值。
在中草药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安康的绞股蓝、葛根系列产品在全国都有很大影响。
商洛出产的中草药多达1192种,新版药典收载的品种有265种,其中丹参、党参、柴胡、黄芩、山茱萸、天麻均是我国有名的地道药材。
商洛中药种植情况介绍商洛市位于陕西省西南部,地处秦巴山区,气候温和湿润,土壤肥沃,是中药材种植的重要基地之一。
商洛市自古以来就以盛产中药材而闻名,种类繁多,质量优良,为中药材市场提供了大量的优质中药材。
首先,商洛市的中药材种植区域分布广泛。
商洛市辖区内有大荔、洛南、丹凤、商南、山阳、柞水等多个县市,每个地区都有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特点,适宜不同种类中药材的生长。
其中以大荔县最为著名,是中国中药材之乡,被誉为中药之宝库。
其次,商洛市的中药材种植品种丰富多样。
商洛市主要种植的中药材有人参、田五七、黄芪、丹参、当归、川芎、熟地黄、白芨、红参等等。
这些中药材具有明显的食疗和药用价值,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领域。
除了传统的中药材种植,商洛市还积极发展药食同源中药材种植。
药食同源中药材是指既有药用价值又可以作为食品的中药材,具有保健功能,受到市场的青睐。
商洛市如今已经成功种植了柿子、苹果、花菜、山柿、大枣等多种药食同源中药材,丰富了产品的种类,提升了中药材的市场竞争力。
商洛市还注重中药材的标准化种植和质量控制。
商洛市创办了多个中药材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对中药材的生产、环境、质量等方面进行严格管理,确保中药材的质量安全。
同时,商洛市还与相关科研机构合作,开展中药材的研究和品种改良,提高了中药材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
在市场推广方面,商洛市积极开展中药材的营销活动,加强与中药企业的合作,提升中药材的品牌影响力。
商洛市还举办了中药材展览会、中药材交易会等活动,增强了中药材产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促进了中药材产业的健康发展。
总的来说,商洛市是一个中药材种植的重要基地,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和气候条件,种植的中药材种类齐全,质量优良。
商洛市不仅注重中药材的标准化种植和质量控制,还积极开展市场推广活动,提升中药材的品牌影响力。
未来商洛市的中药材产业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将为中药产业的繁荣做出更大的贡献。
陕西中药材种植情况
陕西省作为中药材资源生产的大省之一,拥有丰富的中药材种植资源和优势。
陕西省的地理气候条件适宜多种中药材的生长,尤其是秦巴山区和黄土高原地区,药用植物资源丰富,素有“秦地无闲草”之美名。
陕西省适合种植的中药材有很多种,例如黄连、玄参、大黄、独活、重楼、白芨等。
其中,镇坪县是陕西省第一药材大县,地处秦岭以南、巴山以北,拥有悠久的中药材种植历史。
此外,汉中市也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适宜种植中药材,被誉为“天然药库”。
近年来,陕西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企业和群众积极参与中药材种植,发展中药材产业。
例如,《镇坪县中药材种植奖励办法(暂行)》从育苗、种植、管护三个方面对中药材种植实行奖补,用真金白银鼓励产业发展。
在陕西种植中药材的前景方面,一些药材品种如铁皮石斛、白术等具有较高的利润空间。
但需要注意的是,种植中药材时应考虑市场需求和销售渠道,避免盲目种植导致产量过剩或价格波动。
总之,陕西省的中药材种植情况呈现出丰富的资源、适宜的地理气候条件、政策支持和市场前景等多重优势,具备较好的发展潜力。
陕西中药材种植情况陕西位于中国西北地区,是中药材种植的重要省份之一。
陕西的多样的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为中药材的种植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
下面将从陕西中药材种植的概况、主要种植区域、主要中药材品种和发展前景等方面进行介绍。
一、陕西中药材种植的概况陕西拥有广阔的农田和丰富的水资源,适宜中药材的生长。
陕西中药材种植历史悠久,技术水平较高。
目前,陕西全省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约3000万亩,其中包括中药材主产地和中药材的主要保护区域。
二、陕西中药材的主要种植区域陕西中药材的主要种植区域主要分布在陕西的关中平原和秦巴山区。
关中平原是陕西的主要农业区,也是陕西中药材的主要产区之一。
秦巴山区则因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适合生长许多中游草本植物,如何首乌、冬虫夏草等。
三、陕西中药材的主要品种陕西中药材的主要品种较为丰富,其中包括枸杞、肉苁蓉、黄芪、当归、狗尾巴草等。
这些中药材在陕西的种植具有较高的市场价值和经济效益,并且在国内外市场上具有很大的需求。
1.枸杞:陕西是中国最大的枸杞种植基地之一,枸杞具有抗衰老、抗肿瘤、降血压等功效,在国内外市场上受到广泛关注。
2.肉苁蓉:肉苁蓉是一种具有很高药用价值的中药材,主要生长在秦巴山区。
它具有活血祛瘀、提高免疫力等功效,在国内外市场上非常受欢迎。
3.黄芪:黄芪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也是陕西的重要中药材之一。
它具有抗菌、增强免疫力等功效,在中医药市场上有着广泛应用。
4.当归:当归是一种具有很高药用价值的中药材,也是陕西的传统中药材之一。
它具有补血调经、活血止痛等功效,在中医药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5.狗尾巴草:狗尾巴草是一种具有很高药用价值的中药材,主要生长在关中平原地区。
它具有抗菌、消肿解毒等功效,在临床上有着广泛的应用。
四、陕西中药材种植的前景陕西中药材种植在近年来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并且在国内外市场上具有很大的需求。
随着人们对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和对中医药的信任度提高,中药材市场的需求也会不断增加。
中药材之乡——安康安康位于陕西省最南部,北靠秦岭,南依巴山,汉江横贯其中,形成“两山夹一川”的地势特征。
安康地处南北过渡地带,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是全国闻名的“生物资源基因库”,也是天然无污染的药用生物资源宝库。
中药材是安康一大优势,为全国四大药带之一,它的物产非常丰富,南北荟萃,种类繁多,其中尤以中药材著称,在这里可以找到党参、当归、天麻、五倍子、黄连、柴胡、杜仲、麝香。
还有用来降血压、降血脂的绞股蓝等400多种中药材。
被誉为“天然药库”、“药材摇篮”、“中药材之乡”、“秦巴万宝山”。
全省产中药材近600种,安康就有400多种,其中杜仲产量居全国之首;五倍子、黄连产量居陕西第一;被《神农本草》列为上品的踌香、党参、当归、天麻等名贵药材的产量也在全国占有一定比重。
安康作为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示范基地、中国最大的绞股蓝和黄姜生产基地,平利绞股蓝是国家原产地域保护产品。
据调查资料,这一地区共有各种动、植、矿物中药材3000余种,其中收入《中国药典》的达1299种。
常年收购经营的常用中药材400余种。
列为国家名贵中药材35种中,陕西产17种,陕南秦巴山区就占15种。
有20多种中药材名扬中外。
由于秦巴山区的地理位置和气候、土壤、地貌的特殊,是许多中药材适生中心区。
因此,出产的有些中药材其药用成分均高于其它地区,这就是中药材讲究“地道”的原因。
加之,又富硒,真是“秦巴药材甲天下”。
丰富的药材资源为安康中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基础条件。
近20年来,安康的中医药产业已初具规模,以黄姜、绞股兰、葛根、杜仲四大药业为支柱,已研发、生产出绞股兰总甙、乳康片、葛根素、六神丸、皂素、麝香等产品,在市场上很有竞争力,产品行销全国20多个省区,并出口到新加坡、泰国、日本、港澳等地。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把“药、水、游”作为全市主导产业,加快推进中药现代化进程,做大做强中药产业,使安康市中药产业得到迅猛发展。
在中药产业发展中,安康市对现有5家制药企业通过改组、改制、合作经营、招商引资等措施逐步向规模化、集团化、现代化迈进,建立和健全现代化中药产业创新体系,建立科学的中药科技创新和技术创新机制,注重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结合GMP认证,对骨干中药生产企业进行全面的技术改造、技术设备引进和更新,实现提取技术的现代化,制造工艺工程化、质量保证标准化,产品产量规模化、制药管理规范化,市场营销国际化的战略目标。
收稿日期:2018-04-26 修回日期:2018-05-14 基金项目:陕西省社会发展科技攻关项目(2016SF-397)作者简介:张燕,硕士,助理研究员,从事资源植物保护与开发利用研究。
E-mail: zhangyan_790603@秦巴山区野生金荞麦的营养及有效成分研究张 燕,王 庆,陈 尘,李 阳,李 艳,周军辉(陕西省西安植物园,陕西 西安 710061)摘 要:对秦巴山区野生金荞麦Fagopyrum cymosum 营养成分和有效成分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秦巴山区野生金荞麦营养丰富、有效成分(表儿茶素、芦丁等)含量较高。
其中,粗蛋白含量较高,达20.03%,可作为高蛋白的金荞麦育种材料;金荞麦氨基酸总量为15.78%,其中必需氨基酸含量为5.54%,非必需氨基酸含量为10.24%,是一种氨基酸含量较丰富的资源植物。
秦巴山区野生金荞麦可作为优良野生牧草资源与药用兼备的多用途植物,具进一步开发利用价值。
关键词:野生;金荞麦;有效成分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18.02.004中图分类号:S5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7791(2018)02-0117-03Nutrient Components and Active Ingredients in Fagopyrum cymosum fromQinling-bashan MountainsZHANG Yan, WANG Qing, CHEN Chen, LI Yang, LI Yan, ZHOU Jun-hui(Xi’an Botanical Garden, Xi’an 710061, Shaanxi China)Abstract: The nutrients and active ingredients of Fagopyrum cymosum from Qinling-bashan Mountains were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F. cymosum from Qinling-bashan Mountains was rich in active ingredient, such as (-)-epicatechin, rutin, etc. The crude protein content in F. cymosum was higher (20.03%), which could be used as a breeding material. The total amino acid content was 15.78%, including essential amino acid (5.54%) and non-essential amino acid (10.24%). F. cymosum from Qinling-bashan Mountains should be a resource plant with abundant amino acid, and could be used as a multi-purpose plant variety with excellent wild forage resources and medicinal properties. Key words: wild; Fagopyrum cymosum ; active ingredients金荞麦Fagopyrum cymosum 系蓼科荞麦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中国西南,分布于陕西、河南、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江苏、浙江、广东及广西等省(区、市),陕西秦巴山区是金荞麦自然分布区的最北端。
秦巴山区根类中药材气候适宜性区划
朱琳;陈明彬;朱延年;李再刚;杨丽霞;郑晓华
【期刊名称】《陕西气象》
【年(卷),期】2009(000)002
【摘要】根据秦巴山区农业气候特点,对丹参、党参、西洋参等当地主栽根类中药材,在气候生态适应性分析基础上,利用GIS技术,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进行气候适宜性区划,并分区评述.
【总页数】4页(P13-16)
【作者】朱琳;陈明彬;朱延年;李再刚;杨丽霞;郑晓华
【作者单位】陕西省经济作物气象服务台,西安,710014;商洛市气象局,陕西商州,726000;陕西省气象科学研究所,西安,710014;安康市气象局,陕西安康,725000;汉中市气象局,陕西汉中,723000;陕西省气象局,西安,71001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162.2
【相关文献】
1.秦巴山区利用栎类资源生产食用菌/中药材的经济效益分析 [J], 甄学渊;张文辉;周建云;何景峰
2.根及根茎类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标准研究探讨 [J], 李波;高文远;李霞;陈杰;贾忠;焦红红;吴晶
3.秦巴山区花果种子类中药材气候适宜性区划 [J], 朱琳;陈明彬;朱延年;李再岗;杨丽霞;郑晓华
4.陕南秦巴山区中药材气候资源评价及区划 [J], 郑小华;屈振江;朱琳
5.根和根茎类中药材中铅和砷致癌性风险评估研究 [J], 左甜甜;金红宇;张磊;石上梅;申明睿;高飞;马双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