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压药物的选择
- 格式:pptx
- 大小:3.40 MB
- 文档页数:2
如何选择降压药
单用一种降压药,会有将近一半的高血压病人不能使血压降至正常。
而服用多种降压药,既不方便,也容易漏服。
在临床上为了方便患者,就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降压药放在一起,制成复方降压药。
不过,专家提醒,服用复方制剂前,应该了解药物的各种成分及副作用,然后按自己的情况选择。
复方降压药有些所含成分均为西药,例如复方降压片由利血平、双氢克尿噻、双肼苯达嗪组成;常药降压片由可乐宁、肼苯达嗪、双氢克尿噻组成;安速降压片由心得安、双肼苯达嗪、速尿等组成。
有的是中药和西药的复方组合,例如复方罗布麻片含有胍乙啶、罗布麻、肼苯达嗪、双氢克尿噻、汉防己等。
珍菊降压片含有可乐宁、双氢克尿噻、野菊花、珍珠层、槐米等。
新降片含有利血平、双肼苯达嗪、珍珠母、车前子、夏天无等成分。
高血压患者选用复方降压药时要注意一下几点:
一、有溃疡病及精神抑郁症者,不宜选用含有利血平的
复方降压片、新降片。
因为利血平能增加胃酸分泌与加重抑郁,使溃疡及抑郁症病情加重。
这类病人可以选用含可乐宁的珍菊降压片、常药降压片或罗布麻。
二、有肾脏病或合并动脉硬化者,宜选用增加肾血流量
及有扩张血管作用的安速降压片、珍菊降压片。
三、有哮喘及糖尿病者,不宜选用含B阻滞剂心得安的安速降压片。
因为心得安易使支气管痉挛,还可掩盖血糖降低的反应,加重哮喘和血糖波动。
四、合并心绞痛、心律不齐及有偏头痛、青光眼者,可选用安速降压片。
五、老年高血压患者,肾素水平一般较低,心得安对低肾素水平者效果差,可选用含可乐宁或利血平的常药降压片或复方降压片。
常用降压药比较及选择原则降压药是用于治疗高血压的药物,在临床中有多种不同的降压药可供选择。
本文将就常用的降压药进行比较,并介绍选择降压药的原则。
一、常见降压药种类及作用机制1. 利尿剂:作用于肾脏,促进尿液排出,减少血管内液体容量,降低血压。
常见的利尿剂有袢利尿剂、噻嗪类利尿剂等。
2. β受体阻滞剂:通过阻断心脏β受体,减慢心率、降低心输出量,从而降低血压。
常见的β受体阻滞剂有普萘洛尔、美托洛尔等。
3. 钙通道阻滞剂:通过阻断细胞膜上的钙通道,减少钙离子内流,使血管平滑肌松弛,降低血管阻力,从而降低血压。
常见的钙通道阻滞剂有氨氯地平、硝苯地平等。
4.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减少血管紧张素Ⅱ的生成,从而降低血压。
常见的ACEI有卡托普利、依那普利等。
5.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通过阻断血管紧张素Ⅱ受体,减少血管紧张素Ⅱ的作用,从而降低血压。
常见的ARB有氯沙坦、缬沙坦等。
二、降压药的选择原则1. 个体化选择: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降压药。
例如,钙通道阻滞剂适用于老年人和黑人患者;利尿剂适用于伴有水肿的患者等。
2. 副作用考虑:降压药物可能会引起一系列副作用,如低血压、心动过缓等。
在选择药物时应权衡其降压效果与副作用。
3. 合并疾病治疗:患有其他疾病的患者,在选择降压药时应考虑其对其他疾病的影响。
比如,ACEI和ARB在患有糖尿病的患者中可能对肾脏产生保护作用。
4. 联合用药:对于一些血压控制不理想的患者,可以考虑联合使用多种降压药物,以增强降压效果。
5. 并发症注意:高血压患者可能会伴随其他并发症,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
在选择降压药时需要考虑其对并发症的治疗效果。
总结:降压药有多种不同的种类,选择合适的降压药需考虑患者个体差异、患有的其他疾病、降压药的副作用等因素。
在临床应用中,医生需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选择,以达到最佳的降压效果。
降压药物选用的4项基本原则
降压药物的选择应根据以下原则:
1、安全原则:选择安全疗效可靠的药物,避免造成不良反应和毒副作用,如
阿司匹林引起的胃肠反应,利尿剂如钾补充剂引起血钾升高等;
2、有效原则:根据有效的疗效,持续抑制患者血压,维持其在正常血压范围内,减少患者并发症如脑卒中,心力衰竭等病变的发生;
3、多样原则:根据患者情况,多采用不同和多种药物达到安全、有效的治疗
效果,以减轻药物性副作用;
4、经济原则:尽量采取经济方便的药物,根据患者家庭收入和个人经济状况,综合考虑患者的看法选择抗高血压药物,在没有影响安全性和有效性的情况下,
节省一部分支出费用的同时进行抗高血压治疗。
高血压降压药物选择与使用试题及答案汇
总
试题1
问题:
高血压患者如何选择降压药物?
答案:
选择降压药物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确定。
常见的降压药物
包括ACE抑制剂、ARB受体拮抗剂、钙通道阻滞剂、利尿剂等。
在选择时应考虑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严重程度、合并症等因素,并且要结合患者的体质和药物的不良反应来进行综合评估,以制定
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试题2
问题:
高血压患者如何正确使用降压药物?
答案:
高血压患者在使用降压药物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 按照医生的指导来使用药物,严格按照剂量和频率进行用药;
- 定期复查血压,根据血压情况调整药物剂量;
- 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如有不适及时告知医生;
- 遵守饮食、运动和生活方式的调整,如低盐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
- 持续监测血压和相关指标的变化,随时与医生沟通。
试题3
问题:
高血压药物有哪些常见的不良反应?
答案:
高血压药物的常见不良反应包括但不限于:
- 钙通道阻滞剂可能引起心动过缓、头晕等;
- 利尿剂可能导致频尿、低血钾等;
- ACE抑制剂可能引发咳嗽、皮疹等;
- ARB受体拮抗剂可能引起头痛、肌肉乏力等;
- β受体阻滞剂可能导致心脏功能减退、血糖升高等。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药物和个体可能有不同的不良反应,患
者在用药过程中应及时与医生沟通,如有不适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以上为高血压降压药物选择与使用的试题及答案汇总。
参考资料:。
降压药物应用的基本原则随着生活方式和环境等因素的改变,高血压已成为现代社会中一种十分常见的疾病。
随着人们对这种疾病的认识加深,降压药物的种类也越来越多。
然而,在使用降压药物时,需要遵循一些基本原则,以确保治疗效果与安全性。
1. 根据高血压类型和级别选择药物降压药物按其作用机制可分为ACEI、ARB、钙通道阻滞剂、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等。
在选择药物时,应根据患者的高血压类型和级别选择合适的药物。
例如:对于肥胖高血压患者,选择利尿剂更为适宜;对于高龄患者,选择钙通道阻滞剂、ARB如儿茶酸氢氯噻嗪均可。
2. 个体化治疗高血压患者的药物治疗需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病因及合并症等情况而定。
例如:妊娠期应用降压药物需慎重,仅在血压控制不佳且危及母婴安全时才建议使用。
而对于合并糖尿病的高血压患者,可优先考虑ACEI、ARB等药物。
3. 合理配方降压药物的配方应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例如:对于接受单一药物治疗的患者,若血压控制不理想,则可以将另一种药物加入;对于多药合用的患者,药物组合应根据药效协同作用、不良反应影响等进行选择与调整。
4. 逐步治疗在高血压患者治疗过程中,应以逐步治疗为宜。
即首先从一种药物开始,然后再逐步加量,直到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然而,应注意不要将多种药物同时使用,以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5. 定期随访在治疗过程中,应定期随访患者,以检查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
同时,还需监测患者的血压变化情况,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对于合并症患者,也应进行相应的检查与随访。
6. 注意安全使用降压药物时,需要注意安全性。
例如:药物的剂量应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进行调整,避免药物过量或者过度减压等情况的发生。
同时,也要注意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高血压的常用药物治疗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严重影响了很多人的生活质量,同时也增加了患心血管疾病等并发症的风险。
为了有效控制高血压,医学界提供了多种降压药物选择,其中有五大类广泛应用的降压药。
本文将介绍这些药物的作用机制、常见副作用以及注意事项。
利尿剂利尿剂是治疗高血压的首选药物之一,主要通过增加尿液排出量来减少体内液体量,从而降低血压。
常见的利尿剂包括噻嗪类、噻嗪酮类和螺内酯类等。
副作用主要包括电解质紊乱和尿频,应慎用于肾功能受损的患者。
钙通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通过阻断心脏和血管平滑肌细胞内的钙离子流入,降低血管紧张度和心脏收缩力,从而减轻心脏负担,缓解血管痉挛,扩张冠状动脉,降低血压。
常见副作用包括心悸、头晕等。
ACE抑制剂ACE抑制剂通过抑制血管紧缩素转化酶的活性,减少被转化为血管紧缩素Ⅱ的血管紧缩素Ⅰ的生成,从而降低血压、扩张血管。
常见副作用包括咳嗽、肾功能损害等,孕妇禁用。
钙拮抗剂钙拮抗剂通过阻止钙离子进入心脏和血管平滑肌细胞,减轻心脏负担、扩张冠状动脉、降低血压。
不同类别的钙拮抗剂有着不同的作用机制和适应症,常见副作用包括头晕、四肢水肿等。
β受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通过阻止β受体的激活,减缓心脏的搏动速度,降低心排出量和收缩压,从而降低血压。
常见副作用包括心动过缓、心力衰竭等,注意患有哮喘的患者慎用。
综上所述,高血压患者在服药治疗时应根据医生建议选择适合自己的降压药物,并按时按量服用,并定期进行体检和监测血压情况。
同时要注意饮食结构的合理搭配、适量运动等健康生活方式,共同保持健康的血压水平。
降血压的药物选择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降低血压需采取合适的药物治疗,但不同药物对降低血压的效果和副作用有所差异。
本文将讨论降血压的一些药物选择,以帮助患者找到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利尿剂利尿剂是治疗高血压的首选药物之一。
它们通过促使身体排出多余的盐和水来减少血容量,从而降低血压。
常见的利尿剂包括噻嗪类、袢利尿剂和螺内酯。
利尿剂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Pot的排出,但缺点是可能导致电解质紊乱。
钙通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通过阻断钙离子进入血管平滑肌细胞,放松血管,降低收缩压和舒张压,从而降低血压。
这类药物广泛应用于高血压患者,尤其适合老年人和高血压患有其他并发症的患者。
β受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通过阻断β受体,减慢心跳和降低心输出量来降低血压。
这类药物对心率和心输出量控制较好,适用于那些有心血管疾病危险的患者。
然而,由于可能导致心跳减慢和低血压,对于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慎用。
ACE抑制剂ACE抑制剂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减少血管紧张素Ⅱ的合成,引起血管扩张,从而降低血压。
这类药物对于肾功能不全、糖尿病、心衰患者来说尤为适用。
然而,ACE抑制剂可能导致咳嗽、高钾等不良反应。
ARB拮抗剂ARB拮抗剂通过拮抗血管紧张素II受体,减少血管收缩和容量,降低血压。
与ACE抑制剂相比,ARB拮抗剂不会导致咳嗽等不良反应。
但价格相对较高,因此患者需根据自身状况选择。
总结不同类型的降压药物有各自的特点和适应症。
在选择降压药物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病史,结合医生的建议进行选择。
合理的药物组合和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将有助于控制高血压,降低并发症的风险。
以上就是针对降血压的一些药物选择的介绍,希望能对患者及其家属有所帮助。
如有任何疑问或需要进一步信息,请及时咨询专业医生。
14种不同高血压的用药选择1老年收缩期高血压首选长效钙拮抗剂CCB其次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利尿剂。
解释:由于老年人脑循环和其他循环系统需要在较高循环压力的情况下维持正常,需要数天才能适应对降压的自身调节,因此不能快速降压。
CCB可以有效降低血压并减少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可选用中长效CCB,避免速效胶囊。
β受体阻滞剂不适合用于一线,因为其降压疗效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程度作用较差,且可减少心输出量,增加外周血管阻力,可与利尿剂合用,更适用于年轻高血压患者。
2高血压伴左室肥厚血流动力学因素(容量和压力负荷)和神经体液因素(肾上腺素,血管紧张素Ⅱ)治疗,首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加利尿剂,限盐,减轻体重。
3高血压伴冠心病或心肌梗死首选β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钙拮抗剂。
解释:避免降压过快引起反射性心动过速,心肌梗死应选择无内在拟交感活性作用的β受体阻滞剂。
4高血压伴心力衰竭首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加螺内酯类利尿剂。
不宜用钙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重度心力衰竭时)。
解释:心衰需要大量迅速利尿,降低心脏容量负荷,缓解肺淤血,因此使用短效利尿剂。
至于ACEI 的话,RAAS系统激活,使血管收缩,心肌正性肌力作用增强,促交感神经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促醛固酮和血管加压素分泌增加,促肾上腺产生去氧皮质酮,促缓激肽释放降解,使潴钠排钾,水、钠潴留,使心肌肥厚伴心肌细胞凋亡,血管收缩,循环血容量增加从而加重心衰。
ACEI通过降低血管紧张素Ⅱ和醛固酮等作用使心脏前后负荷减轻,使外周血管和冠状血管阻力降低,增加冠脉血供,使心肌纤维化减少,心肌细胞凋亡减慢。
5高血压合并糖尿病首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α受体阻滞剂。
可改善脂类水平和胰岛素敏感性。
也可用钙拮抗剂,不宜应用大剂量利尿剂和β受体阻滞剂。
解释:ACEI对高血压合并早期糖尿病的患者的肾脏有保护作用。
5种常见沙坦类降压药物哪家强?该如何选择?
提起来降压药物,就不得不提沙坦类降压药物。
沙坦类降压药物为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在高血压疾病的治疗种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临床上常见得沙坦类药物有厄贝沙坦、氯沙坦、替米沙坦、缬沙坦、奥美沙坦酯五种。
这六种沙坦类降压药物作用机制相同,但降压疗效和适应症有着细微的差别。
今天咱们一文说清。
一、氯沙坦
氯沙坦是世界上第一个应用于临床的沙坦类降压药物,单片氯沙坦降压强度较弱,明显低于其他5种沙坦类降压药物。
在2019年版《中国高尿酸血症与痛风诊疗指南》种指出,在所有的沙坦类降压药物中,只有氯沙坦兼具降压和降尿酸的作用,可作为高血压伴高尿酸症的首选治疗药物。
二、厄贝沙坦
厄贝沙坦降压幅度强,单独使用该药物血压达标率比较高,并且半衰期长达15小时,具有长效降压的作用。
此外,厄贝沙坦被我国FDA批准用于治疗伴有2型糖尿病肾病的高血压患者。
三、缬沙坦
缬沙坦降压作用相对较弱,与氯沙坦相当,仅适用于轻中度高血压患者,以及伴有慢性心力衰竭的高血压患者。
是唯一一个被FDA批准用于高血压、心衰、心肌梗死的沙坦类药物。
四、替米沙坦
替米沙坦最大优势为半衰期长,大于20小时,即使偶尔漏服一次,对血压影响也比较小。
降压效果强,更适用于重度高血压患者。
此外,还具有保护心血管的作用,适合于伴有心血管疾病的高血压患者服用。
五、奥美沙坦酯
奥美沙坦酯为前体药物,需要在体内水解为奥美沙坦才可发挥降压作用。
降压强度与替米沙坦相当。
该药物经由肝肾双通道代谢,各占50%。
因此,对于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不需要调整剂量。
常用降压药选择的研究和分析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压力的增加,高血压成为一个普遍的健康问题。
常用降压药的选择对于控制高血压症状和预防心血管疾病至关重要。
当今,市面上有多种降压药可供选择,但究竟哪种最好呢?常见的降压药种类1.ACE抑制剂:常见的ACE抑制剂包括利拉贝普、贝那普利等,这类药物通过抑制血管收缩激素的生成,扩张血管,从而降低血压。
2.钙通道阻滞剂:如氨氯地平、非洛地平等,这类药物通过阻断钙通道,放松血管平滑肌,降低血压。
3.利尿剂:如氢氯噻嗪、吲达帕胺等,促使体内排出多余的盐分和水分,减少体内液体量,降低血压。
4.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阿莫洛尔等,通过阻断肾上腺素能β受体,减慢心率,降低心脏的负荷,降低血压。
5.ARB:如洛卡特普、缬沙坦等,这类药物通过阻断血管紧张素,扩张血管,降低血压。
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降压药在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降压药时,应综合考虑以下几个因素:•个体情况:年龄、性别、身体其他疾病等个体情况对降压药的选择都有影响。
•具体药物的效果:不同类别的降压药对降压效果有所不同,应根据个人情况选择。
•不良反应:不同降压药物可能会引起不同的不良反应,需要选择最适合自己的。
•生活方式:如饮食习惯、运动等生活方式也会影响降压药的选择。
总的来说,不同的人可能对降压药有不同的反应,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药物的选择和使用,以确保最好的降压效果和最小的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针对不同人群,不同类型的降压药可能都有其优势,重要的是根据个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降压药。
良好的生活方式和药物治疗的结合对于控制高血压,预防心血管疾病至关重要。
降压药物选用的原则①应用降压药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需长期服药。
因此,宜选用降压作用温和、缓慢、持久、副作用少、病人易于掌握而使用方便的口服降压药(如氢氯噻嗪、利血平、复方降压片等)作为基础降压药,再按不同病期选用其他降压药物。
②用降压药一般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剂量,达到降压目的后,可改用维持量以巩固疗效,尽可能用最小的维持量以减少副作用。
③使用可引起明显直立位低血压的降压药物时,宜向病人说明,从坐为起立或从平卧位起立时,动作应尽量缓慢,特别是夜间起床小便时更要注意,以免血压突然降低引起昏厥而发生意外。
④缓进型第一期病人,症状不明显,一般治疗(包括镇静剂)即能奏效,可不必应用降压药物,必要时用少量作用温和的降压药如利尿剂、萝芙木类或复方降压片、李氏灵坤膏即可。
第二期病人多需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降压药治疗,如利血平、肼屈嗪和利尿药合用或再选加酶抑制剂、节后交感神经抑制剂、神经节阻滞剂或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等。
第三期病人多需用降压作用强的药物如节后交感神经抑制剂、神经节阻滞剂,如盐酸可乐定、长压定等或者中药李氏灵坤膏治疗。
⑤临床上常联合应用几种降压药物治疗,其优点是:药物的协同作用可提高疗效;几种药物共同发挥作用,可减少各药的单剂量;减少每种药物的副作用,或使一些副作用互相抵消;使血压下降较为平稳。
最常用的联合是利尿剂和其他降压药合用,利尿剂既可增强多种降压药疗效,又可减轻引起浮肿的副作用;利血平和肼屈嗪,β受体阻滞剂和米诺地尔、李氏灵坤膏合用时,各自减慢和增快心率的副作用互相抵消。
⑥急进型高血压病的治疗措施和缓进型第三期相仿。
如血压持续不降可考虑用冬眠疗法;如出现肾功能衰竭,则降压药物以选用甲基多巴、肼屈嗪、米诺地尔、可乐定为妥,血压下降不宜太显著,以免肾血流量减少加重肾功能衰竭。
⑦对血压显著增高已多年的病人,不宜使血压下降过快、过多,病人往往因不能适应较低或正常水平的血压而感不适,且有导致脑、心、肾血液供应不足而引起脑血管意外、冠状动脉血栓形成、肾功能不全等可能。
高血压急症的急救药品选择和使用指南高血压是指血压持续升高,超过正常范围的一种疾病。
在某些情况下,高血压可能会出现急症状况,这种情况下需要及时应对和急救。
本文将为您提供关于高血压急症的急救药品选择和使用指南。
Ⅰ. 高血压急症概述高血压急症是指血压迅速升高且伴有器官损害或危及生命的状况。
常见的高血压急症包括高血压脑病、高血压心脏病和高血压肾脏病等。
对于高血压急症患者,尽早进行急救是至关重要的。
Ⅱ. 高血压急症的常用急救药品及使用指南1. 降压药物选择a. 快速降压药物:硝酸甘油片或硝酸甘油静脉注射液是降压的首选药物之一。
患者可以自行口服硝酸甘油片,但如症状明显或血压升高较快,应尽早就医并由专业医生进行静脉注射处理。
b. 钙通道阻滞剂:通过阻断钙通道,抑制心脏收缩和血管收缩,降低血压。
如硝苯地平,适用于高血压急症中血压显著升高或合并冠心病的患者。
c. ACE抑制剂/ARB:对于高血压急症中伴有心衰的患者,ACE 抑制剂或ARB药物可作为降压药物选择之一。
2. 药物使用指南a. 使用降压药物应由专业医生指导和监控,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病情严重程度,进行药物剂量调整。
b. 急救过程中应注意监测患者的血压和心率情况,以及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c. 严重高血压急症患者可考虑使用静脉降压药物,并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监测和治疗。
d. 药物选择和使用应遵循《药品说明书》中的指导,并尽量避免使用过期药物。
Ⅲ. 急救注意事项和预防措施1. 注意早期干预:对于高血压患者,早期干预和治疗是预防高血压急症的关键。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控制饮食和体重、定期体检等都有助于降低高血压急症的发生率。
2. 密切监测血压:高血压患者应定期测量血压并及时记录,以便及早发现异常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3. 遵医嘱用药:高血压患者应按医生的建议进行药物治疗,并定期复诊。
患者应根据医生的指导按时用药,不可自行减量或停药。
4. 定期体检:定期体检有助于发现高血压及其相关并发症。
6大常见降压药,哪一种是最好的降压药?有什么特点?如何选择?在日常生活中,高血压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疾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不良生活方式的影响,高血压的患病率也处于逐年上升趋势。
在目前的医学水平中,虽然能够将继发性高血压治愈,但是对于原发性高血压来说仍然比较棘手。
所谓继发性高血压,就是由于各种疾病或药物引起的高血压,只要将原发疾病治愈或者停用药物,高血压可以自然缓解,而原发性高血压是指由于吸烟、生活环境、遗传因素等导致的高血压,目前还无法根治。
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降低血压或者控制血压是非常重要的,而控制血压最常见的方法就是服用降压药。
目前,我国主要有六种常见的降压药供患者选择,但是这些降压药哪个更好呢?有哪些特点,如何选择呢?接下来就给大家科普一些关于降压药的知识,希望为大家提供帮助。
六大常见降压药概述目前,我国主要有六大常见的降压药,分别为普利类降压药、地平类降压药、利尿剂、沙坦类降压药、洛尔类降压药以及其他种类的降压药。
1.普利类降压药普利类降压药又被称作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英文简称为ACEI,主要包括培哚普利片、依那普利、卡托普利等药物。
1.地平类降压药地平类降压药又被称作为钙拮抗剂,英文简称为CCB,主要包括尼莫地平、氨氯地平、硝苯地平等药物。
1.利尿剂利尿剂同样能够起到降血压的作用,也成为目前主要的降压药种类之一,主要包括螺内酯、氨苯蝶啶、氢氯噻嗪等药物。
1.沙坦类降压药沙坦类降压药又被称作为血管紧张素受体抗结剂,英文简称为ARB,主要包括厄贝沙坦、氯沙沙坦等药物。
1.洛尔类降压药洛尔类降压药又被称作为β受体拮抗剂,主要包括美托洛尔、普萘洛尔等药物。
1.其他种类降压药除了上述五种降压药之外,其他所有类型的降压药都可以归于其他种类降压药,包括可乐定、哌唑嗪、特拉唑嗪、零号片、珍菊降压片等药物。
六大常见降压药的特点不同类型的降压药各自拥有不同的特点,主要体现在适应症以及不良反应等方面。
选择降压药的五个原则
1. 有效高于一切。
高血压所有的伤害都源于血压升高本身,把血压降到目标值以下就是最重要的。
从这个角度来说,如果除了高血压,没有其他健康问题,选择利尿剂、钙通道拮抗剂、血管紧张素酶的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的拮抗剂,都没有区别。
2. 不同疾病,选择不同的大类
比如,如果有高血糖、高尿酸,或者有糖尿病家族史,利尿剂就不适合。
再比如,如果合并高血脂,或者未来心血管风险比较高,血管紧张素酶的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的拮抗剂就更适合你。
3. 不拘小节。
挑选高血压药物,只区分大类,不必看是哪个品牌的哪一种。
比如钙离子拮抗剂,这个地平和那个地平之间的差别就很小。
4. 方便为王。
因为高血压药物之间的效果、副作用区别不大,而药物要吃一辈子,所以最好选一天吃一次的,选你容易拿到的,选你负担起来不贵的,其余的都不必纠结。
5. 时间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选药,不是搞创新,最好用那种大家都在用、用了很多年的药。
因为这些药的不良反应早就被别人验证了,安全性更有保证。
高血压的药物治疗选择有哪些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长期的高血压如果得不到有效控制,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肾脏疾病等的发病风险。
药物治疗是控制高血压的重要手段之一。
那么,高血压的药物治疗选择都有哪些呢?目前临床上常用的降压药物主要有以下几类:一、利尿剂利尿剂通过促进肾脏排尿,减少血容量来降低血压。
常见的利尿剂有噻嗪类(如氢氯噻嗪)、袢利尿剂(如呋塞米)和保钾利尿剂(如螺内酯)。
噻嗪类利尿剂适用于轻、中度高血压,尤其是老年高血压或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
但长期使用可能会引起低钾血症、血糖血脂代谢紊乱等不良反应。
袢利尿剂的利尿作用较强,常用于肾功能不全或心力衰竭引起的水肿伴高血压患者。
保钾利尿剂常与排钾利尿剂合用,以预防低钾血症。
二、钙通道阻滞剂(CCB)CCB 能阻止钙离子进入血管平滑肌细胞,从而松弛血管平滑肌,降低血压。
包括二氢吡啶类(如硝苯地平、氨氯地平)和非二氢吡啶类(如维拉帕米、地尔硫卓)。
二氢吡啶类 CCB 适用于老年高血压、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伴稳定性心绞痛、冠状动脉或颈动脉粥样硬化及周围血管病患者。
常见的不良反应有脚踝部水肿、头痛、面部潮红等。
非二氢吡啶类 CCB 适用于高血压合并心律失常、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
但可能会引起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等。
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ACEI 能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减少血管紧张素Ⅱ的生成,从而扩张血管,降低血压。
常见药物有卡托普利、依那普利等。
ACEI 特别适用于伴有心力衰竭、心肌梗死、糖尿病肾病的高血压患者。
但可能会引起干咳,高钾血症等不良反应。
对于双侧肾动脉狭窄、高钾血症及妊娠妇女禁用。
四、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ARB 作用机制与 ACEI 类似,但不会引起干咳。
常见药物有氯沙坦、缬沙坦等。
ARB 适用于不能耐受 ACEI 干咳不良反应的患者,以及糖尿病肾病、蛋白尿或微量白蛋白尿患者。
五、β受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通过抑制交感神经活性,减慢心率、降低心肌收缩力来降低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