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河的开通
千里江河一旦开, 亡隋波浪九天来。 锦帆未落干戈起, 惆怅龙舟更不回。
尽道隋亡为此河, 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 共禹论功不较多。 皮日休
胡曾
隋朝的大运河
原因 概况 作用 评价
原因:
1、传说。
2、运输粮食,巩固统治。
3、加强对江南地区控制。
从605年起,发挥着水路运输(航运)的作 用;是现在“北煤南运”干线和防洪灌溉干流;“南 水北调”的东线工程就是利用京杭大运河作为长江水 北送的主要渠道。大运河在新的时代焕发出勃勃生机。
中国大运河项目成功入选世界文化 遗产名录
人民网北京6月22日电(陈苑)正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 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22日(北京时间)对本届会议中国 提交的“大运河”文化遗产申请项目进行了表决,该项目 今年成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到目前为止,中国的世 界遗产数量共46处。 “大运河”文化遗产申请项目由隋唐宋时期以洛阳为中心 的隋唐大运河,元明清时期以北京、杭州为起始的京杭大 运河,从宁波入海与海上丝绸之路相连的浙东运河三条河 流组成,涉及沿线8个省市27座城市的27段河道和58个遗 产点,河道总长1011公里。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时间较早 、规模最大、线路最长、延续时间最久的运河,被国际工 业遗产保护委员会在《国际运河古迹名录》中列为最具影 响力的水道。
涿郡
洛阳 余杭 永济渠 通济渠 邗沟 江南河 海河 黄河
淮河
长江 钱塘江
作用:
1、贯通南北水路,解决了南北的交通问题; 2、促进了沿岸城镇工商业的发展,促进了 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成为了南北政治、 经济、文化联系的纽带; 3、维护和加强了国家的政治统一。
弊端:耗费了大量的物力和财力,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