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一年级数学排队问题70397教案资料
- 格式:doc
- 大小:20.50 KB
- 文档页数:2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快乐的家园北师大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应能理解并运用基本的排队数学问题,如顺序、前后、长短等概念。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实际操作和团队合作,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沟通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其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提高对日常生活的观察能力。
教学内容1. 排队中的数学问题:理解排队的顺序和规律,运用数学知识解决排队中的实际问题。
2. 比较与排序:通过排队活动,学习比较和排序的方法,理解其数学原理。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使学生掌握排队中的数学问题,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排队问题与数学知识相结合,培养其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排队游戏道具、教学视频等。
2. 学具:排队游戏卡片、练习册、彩色笔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一些排队场景,引导学生观察并发现其中的数学问题。
2. 探究:让学生分组讨论,探索排队中的数学问题,如顺序、前后、长短等。
3. 实践:进行排队游戏,让学生亲身体验排队中的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
板书设计1. 快乐的家园排队中的数学问题2. 内容:列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重点,如排队问题、比较与排序等。
作业设计1. 书面作业:完成练习册中与本节课相关的内容。
2. 实践作业:观察日常生活中的排队现象,尝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其中的数学问题。
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是否掌握了排队中的数学问题,能否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改进:根据学生的反馈和作业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数学教案排队中的数学问题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应能理解并运用基本的排队数学问题,如顺序、前后、长短等概念。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实际操作和团队合作,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沟通能力。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 排队问题教学目标1.能够根据题意画出排队的图形2.能够根据题意完成简单的排队问题3.培养学生观察问题的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白板、彩色粉笔或白板笔、教学PPT2.学生准备一支笔和一张练习纸教学内容和步骤引入1.让学生回顾昨天学习的知识——几何图形的分类。
2.展示排队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图片,然后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 得出回答后,老师会进行点拨。
提出问题1.展示问题描述,如下:“小明和小红要排队,小明要排在小红前面,他们要站在3个人里面排队,问小明可以站在几个位置上?”2.让学生阅读问题并自己思考,观察图片,然后进行讨论。
拓展有一下几个角度:角度问题数学角度假如人数增加到4个,小明还能排在小红的前面吗?逻辑思维角度如果小明不排在小红的前面,那么小红有几种站队方法?生活实例理解去超市买东西排队的时候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如果有,你是角度怎么处理的?解决问题1.让学生自己画出三个人排队的形状,并通过思考和形状找规律,总结出答案。
2.成组讨论答案,并请学生解释他们的推理过程。
总结1.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让学生自己讲述今天的学习收获。
2.进行讨论:如果是5个人排队,小明要排在第3个人的后面,那么小明可以排在哪个位置上?教学扩展1.让学生创造性的编一个自己的排队问题,与小伙伴们展开互动讨论。
2.创建在线游戏或学习视频,利用3D排队模拟,帮助学生更深入理解和掌握知识。
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对问题的解答,以及发现规律和总结归纳的能力。
2.通过学生对问题的解答,来发现学生的习惯性思维错误,及时进行纠正。
3.提供学生思考问题的机会,检验他们对于问题的思考深度和广度。
知识链接1.几何图形分类2.逻辑思考3.数学概念:位置、排序参考文献人教版数学教材(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上册数学排队问题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和掌握排队的概念;2.能够选择合适的排队方式,有序排队;3.能够解决人数多时的排队问题。
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理解什么是排队的概念;2.让学生掌握排队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方法课堂讲解,游戏教学,小组讨论教学准备数学教材、教具(方块、卡片)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老师出示一些图片,让学生说出图片中人们的排队情况,引出排队的概念。
比如一张超市收银口的照片或者火车站人群拍摄等。
2. 课堂讲解1.什么是排队?2.排队的好处。
3.排队的方法和技巧。
3. 游戏教学1.老师请同学们在自由活动场地上面排队,比较一下人多的情况跟人少的情况,哪种情况容易出现混乱,为什么?2.用方块、卡片等教具来模拟排队。
例如,学生们按照大小依次排队,先从场地一侧到另一侧,再回到原点,看看排队的效果能否达到预期。
4. 小组讨论1.学生分组进行讨论,讨论在实际生活中遇到的排队问题,并讨论如何解决。
2.在小组内模拟排队,比较不同排队方法和策略的优劣。
5. 总结提高1.老师概述排队的概念和方法,让学生总结课堂学习内容。
2.学生可以在家中演练排队,将与老师教授的技巧相结合,做到更加有序。
课后作业1.思考一些排队问题,并提出具体解决方法;2.参考教材或网络上的排队游戏进行练习;3.每周排练一次排队,训练更好的排队技巧和习惯。
教学反思排队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非常普遍,但是一些学生可能没有排队的好习惯,甚至不知道什么是排队。
在本次教学中,通过生动活泼的游戏、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掌握了排队的方法和技巧,增强了他们的排队意识,同时让学生意识到排队是一种文明、友好的行为。
经过本次教学,发现一些值得改进的地方:1.游戏环节过多容易让学生分心,应该控制教具的使用和游戏的长度,确保学生能够在短时间内充分掌握排队的技巧。
2.在小组讨论环节,学生的表现参差不齐,有些学生没有积极参与,教师应该主动引导学生,保证每位学生都能融入讨论中来。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一年级数学-排队中的学问教案学科领域:数学年级:一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排队的基本概念,知道排队的规则和顺序。
2. 培养学生数数、比较和排序的能力。
3. 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意识,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教学重点:1. 排队的基本概念和规则。
2. 数数、比较和排序的方法。
教学难点:1. 排队中的顺序和规则的理解。
2. 快速准确地进行数数、比较和排序。
二、教学准备教具准备:1. 排队图示2. 数字卡片3. 小奖品教学环境:1. 教室2. 队列队形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一个简单的排队游戏,引出排队的基本概念和规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学排队的基本概念和规则:教师通过排队图示,向学生讲解排队的基本概念和规则,让学生明白排队的重要性。
3. 教学数数、比较和排序的方法:教师通过数字卡片,引导学生进行数数、比较和排序的练习,让学生掌握这些基本数学技能。
4. 实践环节:学生分组进行排队实践,教师巡回指导,纠正不正确的排队方法。
5. 总结和奖励:教师对学生的排队情况进行总结,给予表扬和奖励,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排队的基本概念和规则,以及数数、比较和排序的方法。
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改进,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五、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排队实践和数数、比较和排序的练习,评价学生对排队的基本概念和规则的理解,以及数数、比较和排序的能力。
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六、教学活动设计1. 活动一:排队游戏目的: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排队的重要性,培养合作意识。
方法: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按照指定的顺序排队,最快完成任务的小组获胜。
过程:教师给出排队规则,学生开始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作业:学生回家后,与家人一起进行排队游戏,感受排队的乐趣。
2. 活动二:数数、比较和排序目的:培养学生数数、比较和排序的能力。
排队问题(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排队的概念,理解并能够运用简单的排队问题。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内容1. 排队的概念2. 排队问题的应用3. 解决排队问题的方法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生动的实例,引入排队这一概念,让学生了解排队在我们的生活中的重要性。
2. 教师提问:“你们在生活中遇到过排队的情况吗?”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
第二步:讲解排队问题的概念(10分钟)1. 教师通过PPT展示排队的图片,让学生直观地理解排队的概念。
2. 教师讲解排队的定义,让学生明白排队是一种有序的排列方式。
第三步:讲解排队问题的应用(10分钟)1. 教师通过实例讲解排队问题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排队买票、排队进教室等。
2. 教师提问:“你们还能想到哪些排队问题的应用?”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
第四步:讲解解决排队问题的方法(10分钟)1. 教师讲解解决排队问题的基本方法,如先来后到、按顺序排队等。
2. 教师通过实例讲解如何解决排队问题,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解决排队问题的方法。
第五步:课堂练习(15分钟)1. 教师给出一些排队问题的实例,让学生独立思考并解决。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第六步:总结与拓展(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让学生明确排队问题的概念、应用及解决方法。
2.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提问,了解学生对排队问题的理解程度。
2. 通过课后作业,评价学生对排队问题的掌握情况。
教学反思1.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在讲解排队问题的应用时,要尽量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3. 在解决排队问题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在以上教案中,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步骤”部分,因为这是整个教案的核心,直接关系到教学目标的实现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排队中的数学问题教学设计(合集5篇)第一篇:排队中的数学问题教学设计排队中的数学问题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排队中的数学问题复习课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用画图方法解决求整体的特殊情况(求和加1、求和减1),在依据信息画图过程中,试图以和文字表达建立起联系,建立正确的解决问题思路。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画图清晰地建立起数量关系,体验用画图解决问题简洁、直观的优势。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积累活动经验,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目标分析数学课程标准总体目标第一条就明确指出:“让学生获得适应未来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
”知识和技能是数学学习的基础,而数学的思想方法则是数学的灵魂和精髓,掌握科学的数学思想方法对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对数学学科的后继学习;对其他学科的学习,乃至学生的终身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对于一年级的小朋友来说,纯粹从推理计算来说比较困难,于是想到用画图架起直观与抽象思维之间的一座桥梁。
将学生需要解决的问题用图的形式支撑从而是问题更加生动直观,为学生沟通解决问题之间的关系提供了具体形象的支撑;其次,用图形表征便于学生能用最原始的“数”的方法找到问题的答案从而激活学生主动联系已有知识快速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便于学生为画数学图来解决问题提供了很好的形象支撑,让学生利用知识的迁移进行解决问题的同时也让学生进一步理数量之间的关系。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在解决排队问题过程中,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多算要减去,少算要加上。
教学难点:辨析何时需要加1,何时需要减1。
五、教学准备课件六、教学过程(一)初步体会排队中的数学问题生活中很多地方都需要排队,排队做游戏、排队买东西。
排队可十个数学问题,动物王国中正在进行队列比赛,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动物王国,感受一下排队中有趣的数学问题。
1.依据信息画图。
羚羊队出场了,羚羊队长在队伍的最前面,它说:我后面有5个运动员,你能猜猜我的小队一共有多少运动员吗?(1)依据提供的信息画图,学生画图。
一年级排队问题教案教案标题:一年级排队问题教案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排队的概念,并能够按照规定的顺序排队。
2. 学生能够遵守排队的规则,互相尊重和合作。
教学准备:1. 图片或视频资源展示有序排队的场景。
2. 卡片或纸条,上面写有不同的数字。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展示一些图片或视频资源,展示有序排队的场景,引导学生讨论排队的重要性和规则。
讨论:1. 引导学生回忆平时在学校或其他场合中排队的经验,询问学生排队时遇到的问题和困惑。
2. 引导学生讨论如何解决排队问题,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
示范与实践: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4-5人,发放卡片或纸条,上面写有不同的数字。
2. 指导学生按照数字的大小顺序排队,确保学生理解按照规定的顺序排队的重要性。
3. 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排队练习,鼓励学生互相帮助和指导。
4. 邀请几组学生上台展示他们的排队成果,给予肯定和建议。
巩固与拓展:1. 给学生分发一些简单的练习题,要求学生按照指定的顺序排队。
2. 引导学生思考,如果队伍中插队或出现其他问题,应该如何解决。
3.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和总结排队的经验,以及如何更好地解决排队问题。
总结:1. 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强调排队的重要性和规则。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参与排队,并帮助他人遵守排队规则。
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进行排队游戏,加强他们对排队规则的理解和实践。
2. 鼓励学生在校内或社区中参与一些排队活动,如参观博物馆、图书馆等,培养他们的排队意识和能力。
教案评估:1. 观察学生在小组排队练习中的表现,包括是否能够按照指定的顺序排队,是否能够互相合作和尊重他人。
2. 检查学生完成的练习题,评估他们对排队规则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一上:《排队中的数学问题》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排队中的数学问题复习课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用画图方法解决求整体的特殊情况(求和加1、求和减1),在依据信息画图过程中,试图以和文字表达建立起联系,建立正确的解决问题思路。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画图清晰地建立起数量关系,体验用画图解决问题简洁、直观的优势。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积累活动经验,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目标分析数学课程标准总体目标第一条就明确指出:让学生获得适应未来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
知识和技能是数学学习的基础,而数学的思想方法则是数学的灵魂和精髓,掌握科学的数学思想方法对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对数学学科的后继学习;对其他学科的学习,乃至学生的终身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对于一年级的小朋友来说,纯粹从推理计算来说比较困难,于是想到用画图架起直观与抽象思维之间的一座桥梁。
将学生需要解决的问题用图的形式支撑从而是问题更加生动直观,为学生沟通解决问题之间的关系提供了具体形象的支撑;其次,用图形表征便于学生能用最原始的数的方法找到问题的答案从而激活学生主动联系已有知识快速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便于学生为画数学图来解决问题提供了很好的形象支撑,让学生利用知识的迁移进行解决问题的同时也让学生进一步理数量之间的关系。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在解决排队问题过程中,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多算要减去,少算要加上。
教学难点:辨析何时需要加1,何时需要减1。
五、教学准备课件六、教学过程(一)初步体会排队中的数学问题生活中很多地方都需要排队,排队做游戏、排队买东西。
排队可十个数学问题,动物王国中正在进行队列比赛,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动物王国,感受一下排队中有趣的数学问题。
1.依据信息画图。
羚羊队出场了,羚羊队长在队伍的最前面,它说:我后面有5个运动员,你能猜猜我的小队一共有多少运动员吗?(1)依据提供的信息画图,学生画图。
排队问题教案5篇第一篇:排队问题教案排队问题教学目的:1、通过学生亲身体验理解各种排队问题的解题方法。
2、培养学生认真思考的习惯和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
3、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掌握各种排队问题的解题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积极开动脑筋,思考问题的好习惯,体验生活中处处又数学。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师:今天我们来学习排队问题,你们感兴趣吗?你们看陈老师把谁请来和我们一起学习。
出示喜羊羊排队图片师:这里也又数学问题呢?从前数灰太狼排在第几个?从后数他排在第几个?一共又多少只小动物?师:这排队里还有许多数学问题呢,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研究。
板题:排队问题二、动手实践,合作探究1、出示题目:同学们排成一队做操,从前数小军站在第5个,从后数小军站在第4个,你知道这列同学一共有多少人吗?(1)借助学具摆一摆指一名投影下演示(2)你能看图用列式的方法表示出来吗?4+3+15+34+4 如果不看图,根据题目中给的信息怎样列式来解决呢? 5+4-1 说说分别代表什么意思?为什么要减1 出示一列队伍,验证2、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现在队伍发生了变化,请你在心里默读队形是怎样变化的。
出示:同学们排成一队做操,小军前面有5人,后面有4人,这列同学一共有多少人?在小组内议一议,说一说,摆一摆怎样用列式的方法解决呢?5+4+1分别代表什么意思意思?为什么加一,加的是谁师:什么时候需要加1.什么时候需要减1呢?三、运用知识(1)有一些盆花放在走廊里排成一排,有一盆是菊花,菊花的左边有7盆花,菊花的右边有4盆花,一共有多少盆花?想好后和同位说一说汇报,你是怎样思考的7+4+1(2)出示楼房图片,口述题目:老师家住在这样的高层里,从下数老师住在第9层,从上数老师也住在第9层,这幢楼一共有多少层?把答案写在书上 9+9-1四、拓展训练出示题目:12个小朋友排队做游戏,从前数,小雨排在第5个,从后数小雨应该排在第几个呢?借助学具摆一摆师:如果不用数,不用摆,你能用列式的方法来解决吗? 12-5+15、出示画外音,喜羊羊图片五、小结师:孩子们,这节课我们研究的是什么问题?你们有什么收获?排队问题新村小学陈蘷蘷第二篇:排队问题教案排队问题知识要点在排队问题中,中间这一个人既不能遗漏,也不能重复。
一年级数学排队问题
姓名______
1、小方前面有6人,小明后面有9人,一共有()人。
2、小明右边有5人,小明左边有8人,一共有()人
3、小华左边有6人,小华右边有2人,一共有()人。
4、从左往右数小明是第6个,从右往左数小明是第3个,一共有()个。
5、从左往右数小明是第4个从右往左数小明是第3个,
一共有()个。
?
6、13个小朋友排成一行唱歌,从左往右数,小红是第7个;从右往左数,小红是第()个。
7、小动物排队,小鸡排在第3,小鸭排在第9,小鸡和小鸭的之间有()只动物。
8、小朋友排队,小刘排在第9,小华排在第19,小刘和小华的之间有()个人。
9、游客排成一队上车,其中小华前面有8人,小华后面有5人,
这队游客一共有()人。
元青花鉴赏心得
元代随着国内外贸易的发展需要,中国瓷业较宋代又有更大的进步,景德镇窑成功地烧制出青花瓷器。
其制作精美而传世极少,故而异常珍贵。
元青花的存世量到底有多少?有专家推断,目前现存于世的元青花瓷器为300件,且国内只有少数几家大型博物馆有一小部分,精品大部分存在于国外。
其实我们知道一切的结论产生于调查情况的末尾,而不是在调查情况的前面。
300件元青花之说,这个数字是怎么来的?我们既没有调查市面上所有的元青花存世量,又没有调查地下的元青花埋藏量,这便是唯心主义的无稽之谈。
根据现在已经公开发表出版的国内外馆藏元青花的初步统计,国内为463件,国外为340件,总共为803件,当然这个统计数量并不包括民间人士的收藏和地下埋藏的数量。
笔者可以大胆估测元青花存世量应在2000件以上。
不仅大量元青花在国内,而且元青花的精品也在国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