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1193--2011
- 格式:docx
- 大小:469.49 KB
- 文档页数:87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14 安全技术防范14.1 一般规定14.1.1 安全技术防范系统的设计应根据建筑物的使用功能、性质、安全防范管理要求及建设标准,构成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经济适用、灵活有效的安全技术防范体系。
14.1.2 系统设计所采用的产品必须是经过国家授权认可的检验机构检测合格的产品。
14.1.3 安全防范工程规模按风险等级或工程投资额划分为三级。
1 一级工程:一级风险或投资额100万元以上的工程。
2 二级工程:二级风险或投资额超过30万不足100万元的工程。
3 三级工程:三级风险或投资额30万元以下的工程。
系统的防护级别应与被保护对象的风险等级相适应,满足整体纵深防护和局部纵深防护的设计要求。
14.1.4 系统设计应以用户提出的安全防范要求为主要依据,有条件时应对现场进行勘查。
一、二级工程必须进行初步设计和方案论证,待相应主管部门批准后,方可进行正式设计。
14.1.5 高风险对象的风险等级与防护级别的划分1 文物系统博物馆风险等级与防护级别的划分按照《文物系统博物馆风险等级与防护级别的规定》GA72执行。
2 金融系统营业场所风险等级与防护级别的划分按照《银行营业场所风险等级与防护级别的规定》GA38执行。
3 民用机场风险等级与防护级别的划分,如表14.1.5 -1。
表14.1.5-1 民用机场风险等级与防护级别4 铁路车站的风险等级与防护级别的划分,如表14.1.5-2。
表14.1.5-2 铁路车站风险等级与防护级别14.1.6 国家、省级重点安全防范系统(工程)和金融、文博等高风险单位的安全防范系统的设计除执行本章规定外,还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14.1.7 住宅(小区)安全防范设计规定见本规范第25章有关规定。
14.2 入侵报警系统14.2.1 系统设计应符合下列原则:1 入侵报警系统应由探测前端、传输、声光显示与(或)记录、控制四个主要部分组成。
2 根据总体纵深防护和局部纵深防护的原则,分别设置或综合设置建筑物(群)周界防护、建筑物内区域防护、空间防护、实物目标防护系统。
照明回路的断路器为什么不加漏电保护功能一般来说,照明回路的断路器是不加漏电保护功能的。
家庭中唯一需要使用漏电开关的照明回路只有一种情况:《住宅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1193-2011》第9.4.4节中规定,“装有淋浴或浴盆卫生间的照明回路,宜装设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这里的“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就是常说的“漏电保护器”了。
其余照明回路均未强制要求过使用漏电开关,一般我们也就不用了,主要原因有二。
一、浪费灯具距离用户比较远、线路内电流比较小,即使发生漏电,对人的危害也不大——卫生间照明需要使用漏电,是因为卫生间内湿度太大,一旦漏电,可能引起其它物品带电,进而被人体接触到。
不需要使用却依然使用,就会造成浪费:首先就是浪费钱——虽然漏电开关比普通空开也贵不了多少,但如果是开发商或建筑商批量采购,里面的差价就会很大了。
其次是浪费空间——配电箱里的空间非常有限,多装一个漏电保护器,意味着宽度至少增加17.5mm,相应的,底板尺寸、箱体尺寸、墙面开槽尺寸等等都要增加。
一方面是费用问题,另一方面暗装配电箱增大,对施工难度、美观性都有较大影响(况且每种配电箱的规格都是统一的,很难做微小的调整)。
二、易跳闸现在的灯具,尤其是LED灯,那质量真的是不敢恭维。
集尘、发热、潮湿等等,都有可能破坏灯珠上面脆弱的保护膜,进而引起漏电。
更有甚者,由于制作时没有保证车间内的绝对无尘,导致新产品在使用时就会漏电。
灯珠漏电,确定故障、维修都比较困难。
而且除非更换近千元的高端灯具,否则极有可能在维修后不久再次发生漏电。
漏电会怎么样?如果照明回路没有漏电开关的话,灯珠漏电根本不需要管,反正危害很小,不影响正常使用。
如果照明回路中有漏电开关,那迎接你的就是无止境的跳闸,以及无数次的维修。
xxx项目弱电系统(暂估价)工程项目弱电施工方案第一章总体概述 (1)1.1. 工程概述 (1)1.2. 系统设计标准和依据 (1)1.3. 设计原则 (2)1.4. 设计范围 (3)第二章编制依据 (4)2.1.施工组织设计的指导思想 (4)2.2.编制范围及内容 (4)2.3.施工组织设计编制技术依据 (4)第三章弱电工程安装施工组织设计 (6)3.1.工程进度安排 (6)3.2.项目管理机构的组建 (6)3.3.施工组织机构框图 (7)3.4.施工组织计划 (8)3.5.项目管理机制 (10)3.7.施工项目的高效运作机制 (10)3.8.保证施工项目高效运作的措施 (10)3.9.工程施工准备 (11)3.10.材料组织与管理 (13)第四章弱电工程施工工艺流程 (14)4.1.组织工作管理 (14)4.2.进度控制管理 (14)4.3.项目实施管理 (14)4.4.风险管理 (14)4.5.质量控制管理 (14)4.6.项目文档管理 (15)4.7.工程质量现场管理规定 (15)第五章施工现场组织机构 (19)5.1.工程总体布置 (19)5.2.施工技术准备 (19)5.3.施工准备 (19)5.4.施工项目做好与业主的配合措施 (19)5.5.施工项目做好与监理的配合措施 (20)5.6.施工项目做好与设计院的配合措施 (20)5.7.做好与土建施工单位的配合措施 (20)第六章弱电智能化系统分项工程技术及施工方案 (22)6.1视频监控系统 (22)6.3 停车场一卡通 (25)6.4可视对讲系统 (38)6.5 背景音乐系统 (42)6.6电梯五方通话系统 (44)6.7 电子巡更系统 (46)6.8 出入口系统 (46)第七章管线施工方案 (49)7.2 技术措施准备 (49)7.3 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49)第八章弱电系统线缆施工质量要求 (55)8.1 线缆连接要求 (55)8.2 系统布线 (55)8.3管内穿线: (55)8.4 系统的配线施工要求 (55)第九章质量保证措施 (57)9.1.施工项目质量控制措施 (57)9.2 施工项目质量控制具体内容 (57)9.3 安装工程质量达优的保证措施 (58)第十章施工现场季节性影响因素的应急预案和措施 (59)10.1 工程质量现场管理关于季节性影响因素的规定 (59)10.2 安全管理关于季节性影响因素的规定 (59)10.3 雨季施工技术措施 (59)10.4 防汛防风应急预案 (60)10.5 冬季施工措施 (61)第十一章工期保证措施 (63)11.1 施工工期控制方法 (63)11.2 施工工期安排及保障措施 (63)11.3施工进度计划表的编制 (63)11.4 计划开、竣工日期和施工进度横道图 (65)第十二章安全生产保证措施 (66)12.1 安全生产组织管理体系及职责 (66)12.2 安全防范重点 (66)12.3 安全措施 (66)12.4 坚持安全管理六项原则 (67)12.5 安全管理措施 (67)12.6 安全管理 (68)12.7 安全管理制度 (69)第十三章文明施工措施 (73)13.1 文明施工组织管理 (73)13.2 文明施工现场管理 (74)第十四章质量、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77)14.1 质量安全事故报告 (77)14.2 救援程序 (77)14.3 事故处置 (77)14.4 信息发布 (78)14.5 应急终止 (78)14.6 保障工作及应急事件解决 (78)第十五章成品保护措施和工程验收 (80)15.1 概述 (80)15.2 成品保护措施的制定及实施 (80)15.4 建立健全成品保护制度 (80)15.5 成品、半成品的保护措施 (81)15.5 竣工验收 (82)15.6 移交验收 (82)第一章总体概述1.1. 工程概述首先,非常感谢xxx项目弱电系统(暂估价)工程给予我公司的充分信任,使我们有一个为xxx项目弱电系统(暂估价)工程的弱电系统进行规划设计的机会。
《住宅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424-2011勘误1、第3页,表3.2.1增加序号,序号2“建筑规模”里“且”改为“或”。
表3.2.1 住宅建筑主要用电负荷的分级2、【原文】第10页,第6.4.7条:“中性导体和保护导体截面的选择应符合表6.4.7的规定。
”【勘误】“单相负荷中性导体和保护导体截面的选择应符合表6.4.7的规定。
”3、【原文】第45页,条文说明第3.2.1条第3款:“……,如果19层~34层同时建筑高度为100m及100m以上的住宅建筑,应按2执行;如果建筑高度为50m及以上且层数为18及以下或层数为19建筑高度低于50m的住宅建筑,均应按本款执行。
”【勘误】“……。
如果19层~34层同时建筑高度为100m及100m以上的住宅建筑,应按表3.2.1序号1执行;如果建筑高度为50m及以上且层数为18及以下的住宅建筑,应按表3.2.1序号2执行。
”4、第48页,条文说明表1里倒数第2、3行里的数据“75~300”、“375~600”,改为“75~372”、“375~777”。
5、第49页,条文说明第3.4.1条第3款:【原文】一台1600kV A变压器可带住宅的户数:A1=Pjs4 /Pjs1 = 856.8 /0.9 = 952×3 =2856(户)A2=Pjs4 /Pjs2 = 856.8 /1.04 = 823×3 =2469(户)A3=Pjs4 /Pjs3 = 856.8 /1.56 = 549×3 =1647(户)【勘误】A1=Pjs4 /Pjs1 = 856.8 /0.9 = 952(户)A2=Pjs4 /Pjs2 = 856.8 /1.04 = 823(户)A3=Pjs4 /Pjs3 = 856.8 /1.56 = 549(户)6、第66页,条文说明第10.1.1条表3里“建筑高度为50m ~100m且19层~34层的住宅建筑”改为“建筑高度为50m ~100m或19 层~34层的住宅建筑”。
《住宅建筑电气设计规范》总结版JGJ 242 - 2011术语住宅建筑常用的术语有:住宅、酒店式公寓、别墅、老年人住宅、商住楼、低层住宅、多层住宅、中高层住宅、高层住宅、单元式住宅、塔式住宅、通廊式住宅、联排式住宅、跃层式住宅等。
一、供配电系统1.应急电源与正常电源之间必须采取防止并列运行的措施。
2.住宅建筑中主要用电负荷的分级表(未列出为级宜为三级)3.照明、航空障碍照明、生活水泵宜设自备电源供电。
4.每套住宅用电负荷和电能表的选择注:A.S≧150 超出的建筑面积可按 40W/~50W/ 计算用电负荷B.每套住宅用电负荷不超过 12kW用单相进户供电,超过用则三相进户5.电能表的安装位置:安装在户外A.低层:1~3;多层:4~6 ;按住宅单元集中安装B.中高层:7~9;高层:10层及以上 ; 宜按楼层集中安装;C.电能表箱安装在公共场所时,暗装箱底距地宜为,明装箱底距地宜为; 安装在电气竖井内的电能表箱宜明装,箱的上沿距地不宜高于。
6.方案设计阶段可采用单位指标法和单位面积负荷密度法;初步设计及施工图设计阶段,宜采用单位指标法与需要系数法相结合的算法。
注:当单相负荷的总计算容量小于计算范围内三相对称负荷总计算容量的15% 时,应全部按三相对称负荷计算;当大于等于 15%时,应将单相负荷换算为等效三相负荷,再与三相负荷相加。
二、配变电所1.单栋住宅建筑用电设备总容量为 250kW 以下时,宜多栋住宅建筑集中设置配变电所;单栋住宅建筑用电设备总容量在250kW 及以上时,宜每栋住宅建筑设置配变电所。
2.当配变电所设在住宅建筑内时,配变电所不应设在住户的正上方、正下方、贴邻和住宅建筑疏散出口的两侧,不宜设在住宅建筑地下的最底层。
3.住宅建筑应选用节能型变压器。
变压器的结线宜采用 D,yn11 ,变压器的负载率不宜大于 85%4.当变压器低压侧电压为时,配变电所中单台变压器容量不宜大于1250kVA ,预装式变电站中单台变压器容量不宜大于 800kVA。
《住宅建筑电气设计规范》总结版JGJ 242 - 2011术语住宅建筑常用的术语有:住宅、酒店式公寓、别墅、老年人住宅、商住楼、低层住宅、多层住宅、中高层住宅、高层住宅、单元式住宅、塔式住宅、通廊式住宅、联排式住宅、跃层式住宅等。
一、供配电系统1.应急电源与正常电源之间必须采取防止并列运行的措施。
2.住宅建筑中主要用电负荷的分级表(未列出为级宜为三级)3.照明、航空障碍照明、生活水泵宜设自备电源供电。
4.每套住宅用电负荷和电能表的选择注:A.S≧150 超出的建筑面积可按 40W/~50W/ 计算用电负荷B.每套住宅用电负荷不超过 12kW用单相进户供电,超过用则三相进户5.电能表的安装位置:安装在户外A.低层:1~3;多层:4~6 ;按住宅单元集中安装B.中高层:7~9;高层:10层及以上 ; 宜按楼层集中安装;C.电能表箱安装在公共场所时,暗装箱底距地宜为1.5m,明装箱底距地宜为1.8m; 安装在电气竖井内的电能表箱宜明装,箱的上沿距地不宜高于 2.0m。
6.方案设计阶段可采用单位指标法和单位面积负荷密度法;初步设计及施工图设计阶段,宜采用单位指标法与需要系数法相结合的算法。
注:当单相负荷的总计算容量小于计算范围内三相对称负荷总计算容量的15% 时,应全部按三相对称负荷计算;当大于等于 15%时,应将单相负荷换算为等效三相负荷,再与三相负荷相加。
二、配变电所1.单栋住宅建筑用电设备总容量为 250kW 以下时,宜多栋住宅建筑集中设置配变电所;单栋住宅建筑用电设备总容量在250kW 及以上时,宜每栋住宅建筑设置配变电所。
2.当配变电所设在住宅建筑内时,配变电所不应设在住户的正上方、正下方、贴邻和住宅建筑疏散出口的两侧,不宜设在住宅建筑地下的最底层。
3.住宅建筑应选用节能型变压器。
变压器的结线宜采用 D,yn11 ,变压器的负载率不宜大于 85%4.当变压器低压侧电压为 O.4kV 时,配变电所中单台变压器容量不宜大于 1250kVA ,预装式变电站中单台变压器容量不宜大于 800kVA。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住宅建筑电气设计规范Code for electrical design of residential buildingsJGJ 242—2011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施行日期:2 0 1 2 年 4 月 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1001号关于发布行业标准《住宅建筑电气设计规范》的公告现批准《住宅建筑电气设计规范》为行业标准,编号为JGJ242—2011,自2012年4月1月起实施。
其中,第4.3.2、8.4.3、10.1.1、10.1.2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1年5月3日前言根据原建设部《关于印发<2007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第一批)>的通知》(建标[2007]125号)的要求,规范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内外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本规范。
本规范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3.供配电系统;4.配变电所;5.自备电源;6.低压配电;7.配电线路布线系统;8.常用设备电气装置;9.电气照明;10.防雷与接地;11.信息设施系统;12.信息化应用系统;13.建筑设备管理系统;14.公共安全系统;15.机房工程。
本规范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首体南路9号主语国际2号楼,邮编:100048)。
本规范主编单位: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本规范参编单位: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上海现代设计集团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现代设计集团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南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新疆建筑设计研究院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广西华蓝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合肥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施耐德(中国)有限公司本规范主要起草人员:孙兰李雪佩李立晓黄祖凯张文才李逢元王金元杨德才杜毅威邵民杰陈众励熊江丁新亚林洪思粟卫权万力本规范主要审查人员:孙成群丁杰张宜陈汉民李长海王东林汪军周名嘉冯志文徐华李炳华钟景华1 总则1.0.1 为统一住宅建筑电气设计,全面贯彻执行国家的节能环保政策,做到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技术先进、整体美观、维护管理方便,制定本规范。
民用住宅建筑电气线路消防安全设计提要:目前我国居民住宅已由实用型转向小康型,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大功率电器已逐步普及,但由于在电气线路设计过程中忽略了安全问题,致使电气火灾时有发生,给居民带来了极大的损失。
据统计,我国住宅电气火灾占全国电气火灾总数的一半左右。
目前我国居民住宅已由实用型转向小康型,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大功率电器已逐步普及,但由于在电气线路设计过程中忽略了安全问题,致使电气火灾时有发生,给居民带来了极大的损失。
据统计,我国住宅电气火灾占全国电气火灾总数的一半左右,而且在住宅火灾原因中居于第一位。
为了减少住宅电气火灾的发生率,根据“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原则,非常有必要对住宅建筑电气线路进行消防安全设计。
一、住宅建筑电气线路火灾原因分析1、电气线路过负荷引起火灾。
《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对家庭用电负荷一般要求不超过4KW,但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电器日益增多,家庭用电负荷越来越大,如大功率的电热水器、空调、电冰箱等,额定功率动辄上千瓦,数个电器同时使用,极容易导致过负荷跳闸,而居民对这种问题的处理方式通常是加大保险丝的,这样就容易由于导致电线加速老化,久而久之就会因过负荷引起火灾。
2、乱拉乱接电线,造成短路、接触不良、断路、漏电等引起火灾。
住宅设计插座数量一般较少,随着用电水平不断提高,为用电方便,乱拉临时线或乱接插座板现象很多,住宅内电源插座板的设置数量不断增多,电源插座板成了影响用电安全的一个重要因素。
据北京市对住宅插座使用情况的一项调查,居民普遍反映住宅设计的固定插座数量偏少,长期使用插座板的人占85.5%。
由于居民缺乏电气安全知识,多用双芯单层绝缘线来接插座板,这种电线没有护套,易因挤压损伤而破坏绝缘,又因不注意加接PE线,使所接家用电器不能接地,如果插座板为不合格产品,其接触压力和接触面积均不足,负荷电流稍大插座板即因接触不良而产生异常高温。
《住宅建筑电气设计规范》总结版术语住宅建筑常用的术语有:住宅、酒店式公寓、别墅、老年人住宅、商住楼、低层住宅、多层住宅、中高层住宅、高层住宅、单元式住宅、塔式住宅、通廊式住宅、联排式住宅、跃层式住宅等。
一、供配电系统1.应急电源与正常电源之间必须采取防止并列运行的措施。
2.住宅建筑中主要用电负荷的分级表(未列出为级宜为三级)3.照明、航空障碍照明、生活水泵宜设自备电源供电。
4.每套住宅用电负荷和电能表的选择注:A.S≧150m2超出的建筑面积可按 40W/m2~50W/m2计算用电负荷B.每套住宅用电负荷不超过 12kW用单相进户供电,超过用则三相进户5.电能表的安装位置:安装在户外A.低层:1~3;多层:4~6 ;按住宅单元集中安装B.中高层:7~9;高层:10层及以上 ; 宜按楼层集中安装;C.电能表箱安装在公共场所时,暗装箱底距地宜为1.5m,明装箱底距地宜为1.8m; 安装在电气竖井内的电能表箱宜明装,箱的上沿距地不宜高于 2.0m。
6.方案设计阶段可采用单位指标法和单位面积负荷密度法;初步设计及施工图设计阶段,宜采用单位指标法与需要系数法相结合的算法。
注:当单相负荷的总计算容量小于计算范围内三相对称负荷总计算容量的15% 时,应全部按三相对称负荷计算;当大于等于 15%时,应将单相负荷换算为等效三相负荷,再与三相负荷相加。
二、配变电所1.单栋住宅建筑用电设备总容量为 250kW 以下时,宜多栋住宅建筑集中设置配变电所;单栋住宅建筑用电设备总容量在250kW 及以上时,宜每栋住宅建筑设置配变电所。
2.当配变电所设在住宅建筑内时,配变电所不应设在住户的正上方、正下方、贴邻和住宅建筑疏散出口的两侧,不宜设在住宅建筑地下的最底层。
3.住宅建筑应选用节能型变压器。
变压器的结线宜采用 D,yn11 ,变压器的负载率不宜大于 85%4.当变压器低压侧电压为 O.4kV 时,配变电所中单台变压器容量不宜大于 1250kVA ,预装式变电站中单台变压器容量不宜大于 800kVA。
前言根据原建设住建部《住房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司关于开展<住宅建筑电气设计规范>局部修订工作的函》(建标标函[2017]183号)《关于印发<2007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第一批)>的通知》(建标[2007] 125号)的要求,规范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内外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局部制定修订本规范。
本规范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3.供配电系统;4.配变电所;5.自备电源;6.低压配电;7.配电线路布线系统;8.常用设备电气装置;9.电气照明;10.防雷与接地;11.信息设施系统;12.信息化应用系统;13.建筑设备管理系统;14.公共安全系统;15.机房工程。
本规范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地址:北京首体南路9号主语国际2号楼,邮编:100048)。
本规范主编单位: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本规范参编单位:中国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华建集团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华建集团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南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新疆建筑设计研究院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华蓝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合肥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施耐德电气(中国)有限公司中南工程咨询设计股份有限公司本规范主要起草人员:孙兰、李立晓、黄祖凯、汪浩、汤威、李俊民、王晖、郭晓岩、杨德才、杜毅威、邵民杰、陈众励、熊江、容浩、李疆、林洪思、粟卫权、万力、刘振良本规范主要审查人员:1 总则1.0.1 为统一住宅建筑电气设计标准,全面贯彻执行国家的节能环保政策,做到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技术先进、整体美观、维护管理方便,制定本规范。
jgj242 2011住宅建筑电气设计规范一、通用规定1、本规范适用于新建住宅建筑的电气设计、施工及检验,对应用电气设备的安全、经济性及国家标准的要求进行规范。
2、本规范所使用的设备和材料必须有质量合格证、标识及合格检验证明文件。
3、在本规范所述的施工、检验工序,配合及管理等体系中,必须安装卫生监察专用电气产品,尽善尽美地完成工程。
4、在电气技术、管理安全等技术要求中,根据主材材料,所有电气设备尤其是防触电装置应符合国家规范。
二、设计规范1、住宅电气设计、技术方案进行审批后,设计工作施工前,必须进行现场环境探测,确定系统安装的方法和部位。
2、普通住宅楼房的电气系统分四大类:一、建筑配电系统;二、室内配电系统;三、建筑照明系统;四、照明系统控制。
3、电气安装的设备设施、线路需设计好控制系统安装存在住宅内外,用以照明、输电及安全措施,设计者须提供技术方案、安装说明书等资料,使通用产品安装工程满足主管部门规范要求和技术要求。
4、采用引入外网配电系统设计,其电压降至额定值以下,线路应做到各个处穿越不得小于卷绕绝缘要求,断路器装置必须设置有防触电特性。
三、施工规范1、在电气施工中应注意并完成无毒易耗材料的系统连接,主要是接地线的绝缘,不能损坏电路绕组等。
2、安装电气设备时必须要检查清洁、无杂质,确保施工墙体表面无污染、和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说明进行安装。
3、在安装和绑定电缆时应小心计算布线数量、长度,并要注意有正确考虑毗邻管道,确保电缆装箱无误。
4、施工时需要定期检查、检测电气控制网络路转接情况,防止存在的短路,漏电等缺陷。
四、检验规范1、检验施工完成后,应立即按照电气设计要求和国家标准,进行新建住宅建筑电气设备性能检验,过程中要保证实验仪器仪表在检验之前有准备。
2、检验过程中,为保证试验无因素影响,需要安装实验仪器,以防止室外电场或非人为因素对新建住宅建筑电气系统有负面影响。
3、检验时应检查电气设备的防触电性能,其应准守国家的安全标准及要求,因而,在检验过程中,必须密切控制各处触电电压,防止发生触电事件及其它安全事故。
UDC P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JJ[GJJ JGJ 242 - 2011备案号 J 1193 -2011 住宅建筑电气设计规范Code for electrical design of residential buildings 2011- 05 - 03 发布2012- 04- 01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住宅建筑电气设计规范Code for electrical design of residential buildings JGJ 242 - 2011批准部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施行日期 :2012 年 4 月 1 日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1 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公告 第 1001 号关于发布行业标准《住宅建筑 电气设计规范》的公告现批准《住宅建筑电气设计规范》为行业标准,编号为JGJ242 - 2011 ,自 2012 年 4 月 1 日起实施。
其中,第 4.3.2 、 8.4.3 、 10. 1. 1 、 10.1.2 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 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1年5月3日前言根据原建设部《关于印发(2007 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 (第一批 ))的通知 )) (建标 [2007J 125 号 )的要求,规范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内外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本规范。
本规范的主要技术内容是 1.总则 2. 术语 3. 供配电系统 4. 配变电所 5. 自备电源 6. 低压配电 7. 配电线路布线系统 8. 常用设备电气装置 9. 电气照明 10. 防雷与接地 ; 1 1.信息设施系统 12. 信息化应用系统 13. 建筑设备管理系统 14. 公共安全系统 15. 机房工程。
JGJ242-2011《住宅建筑电气设计规范》--什么是住宅建筑?住宅建筑(residential building),供家庭居住使用的建筑(含与其他功能空间处于同一建筑中的住宅部分)。
--实际设计中,哪些工程需执行本规范?1、纯住宅建筑(住宅、老年人住宅、别墅、酒店式公寓)2、多功能组合建筑中的住宅部分。
--含有住宅的多功能建筑,该如何定性?电气消防设计该怎么考虑?1、住宅部分执行本规范,其他部分按使用功能执行对应的相关规范。
2、电气消防设计参见防火规范5.4.10条3款内容。
一、负荷分级与电能计量1、供配电系统应按住宅建筑的负荷性质、用电容量、发展规划以及当地供电条件合理设计。
2、应急电源与正常电源之间必须采取防止并列运行的措施。
3、住宅建筑的高压供电系统宜采用环网方式,并应满足当地供电部门的规定。
4、供配电系统设计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 50052和《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 16的有关规定。
5、严寒和寒冷地区住宅建筑采用集中供暖系统时,热交换系统的用电负荷等级不宜低于二级。
6、建筑高度为100m或35层及以上住宅建筑的消防用电负荷、应急照明、航空障碍照明、生活水泵宜设自备电源供电。
二、负荷计量1、方案阶段户用电量指标法,面积容量指标法计算步骤:•确定变压器容量指标(VA/m2)•根据经验值预划分区域(经验值指一个变电所能负荷面积的)•按划分的区域计算变压器需求容量•是否有一、二级负荷,确定变电室是单台还是双台布置。
•选择变压器,并校验实际变压器安装指标•计算变电室的面积2、初步设计和施工图阶段需要系数法:三、变电所和自备电源1、当变压器低压侧电压为0.4kV时,配变电所中单台变压器容量不宜大于1600kVA,预装式变电站中单台变压器容量不宜大于800kVA。
解读:各地规定不一样,大部分地区要求变电所的单台变压器容量不大于1000kVA,有些地区要求箱变的单台变压器容量不大于630kVA。
《住宅建筑电气设计规范》总 结 版JGJ 242 - 2011术语住宅建筑常用的术语有:住宅、酒店式公寓、别墅、老年人住宅、商住楼、低层住宅、多层住宅、中高层住宅、高层住宅、单元式住宅、塔式住宅、通廊式住宅、联排 式住宅、跃层式住宅等。
供配电系统1. 应急电源与正常电源之间必须采取防止并列运行的措施。
2. 住宅建筑中主要用电负荷的分级表(未列出为级宜为三级)3.照明、航空障碍照明、生活水泵宜设自备电源供电 4. 每套住宅用电负荷和电能表的选择注:A. S 三150超出的建筑面积可按40W/〜50W/计算用电负荷B. 每套住宅用电负荷不超过12kW 用单相进户供电,超过用则三相进户5. 电能表的安装位置:安装在户外A. 低层:1〜3;多层:4〜6 ;按住宅单元集中安装B. 中高层:7〜9;高层:10层及以上;宜按楼层集中安装;C. 电能表箱安装在公共场所时,暗装箱底距地宜为, 明装箱底距地宜为; 安装在电气竖井内的电能表箱宜明装,箱的上沿距地不宜高于。
6. 方案设计阶段可采用单位指标法和单位面积负荷密度法;初步设计及施工图设计阶段,宜采用单位指标法与需要系数法相结合的算法。
注:当单相负荷的总计算容量小于计算范围内三相对称负荷总计算容量的15% 时,应全部按三相对称负荷计算;当大于等于15%时,应将单相负荷换算为等效三相负荷,再与三相负荷相加。
二、配变电所1. 单栋住宅建筑用电设备总容量为250kW 以下时,宜多栋住宅建筑集中设置配变电所;单栋住宅建筑用电设备总容量在250kW 及以上时,宜每栋住宅建筑设置配变电所。
2. 当配变电所设在住宅建筑内时,配变电所不应设在住户的正上方、正下方、贴邻和住宅建筑疏散出口的两侧,不宜设在住宅建筑地下的最底层。
3. 住宅建筑应选用节能型变压器。
变压器的结线宜采用D,yn11 ,变压器的负载率不宜大于85%4. 当变压器低压侧电压为时,配变电所中单台变压器容量不宜大于1250kVA ,预装式变电站中单台变压器容量不宜大于800kVA。
目录Contents1 总则General Provisions2 术语Terms3 供配电系统Power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System3. 1 一般规定General Requirements 3.2 负荷分级Load Classification3.3 电能计量Electrical Energy Measurement 3.4 负荷计算Load Calculation4 配变电所Distribution Substations4.1 一般规定General Requirements 4.2 所址选择Substations Location Selection4.3 变压器选择Distribution Transformer Selection5 自备电源Private Standby Power Supply6 低压配电Low Voltage Power Distribution6.1 一般规定General Requirements 6.2 低压配电系统Low-voltage Distribution System6.3 低压配电线路的保护Protection of Low-voltage Distribution Line6.4 导体及线缆选择Conductor and Cable Selection7 配电线路布线系统Distribution Line and Wiring System7.1 一般规定General Requirements 7.2 导管布线Wiring by Conduits7.3 电缆布线Wiring of Cables7.4 电气竖井布线Wiring in Electrical Vertical Shaft 7.5 室外布线Outdoor Wiring8 常用设备电气装置Electrical Device for Common Equipment8. 1 一般规定General Requirements 8.2 电梯Elevator 8. 3 电动门Automatic Door8. 4 家居配电箱House Electrical distributor 8.5 其他Others9 电气照明Electrical Lighting9.1 一般规定General Requirements 9.2 公共照明Public Lighting9.3 应急照明Emergency Lighting 9.4 套内照明Dwelling Unit Lighting9.5 照明节能Energy Efficiency of Electrical Lighting10 防雷与接地Lightning Protection &. Earthing10.1 防雷Lightning Protection 10.2 等电位联结Equipotential Bonding 10.3 接地Earthing11 信息设施系统Information Technology System Infrastructure11. 1 一般规定General Requirements 11. 2 有线电视系统Cable Television System11. 3 电话系统Telephone System 11. 4 信息网络系统Information Network System11. 5 公共广播系统Public Address System11. 6 信息导引及发布系统Guidance and Information Display System11. 7 家居配线箱House Tele-distributor 11. 8 家居控制器House Controller12 信息化应用系统Information Technology Application System12.1 物业运营管理系统Property Operation Management System12.2 信息服务系统Information Service System 12.3 智能卡应用系统IC Card Application System12.4 信息网络安全管理系统Information Network Security Management System12.5 家居管理系统House Management System13 建筑设备管理系统Building Management System13.1 一般规定General Requirements 13.2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Building Automation System13.3 能耗计量及数据远传系统Energy Measurement and Data Transmission System14 公共安全系统Public Security System14.1 一般规定General Requirements 14.2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Automatic Fire Alarm System14.3 安全技术防范系统Security Technical Protection System14.4 应急联动系统Emergency Linkage System15 机房工程Engineering of Electronic Equipment Plant15.1 一般规定General Requirements 15.2 控制室Control Room15.3 弱电间及弱电竖井Intelligent Device Room &. Vertical Shaft for Intelligent Device15.4 电信间Telecommunications Room本规范用词说明Explanation of Wording in This Code引用标准名录List of Quoted Standards附:条文说明Addition: Explanation of Provisions1 总则1. 0.1 为统一住宅建筑电气设计,全面贯彻执行国家的节能环保政策,做到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技术先进、整体美观、维护管理方便,制定本规范。
UDC P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JJ[GJJ JGJ 242 - 2011 备案号J 1193 -2011住宅建筑电气设计规范Code for electrical design of residential buildings2011- 05 - 03 发布2012- 04- 01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住宅建筑电气设计规范Code for electrical design of residential buildingsJGJ 242 - 2011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施行日期: 2 0 1 2 年4 月1 日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1001 号关于发布行业标准《住宅建筑电气设计规范》的公告现批准《住宅建筑电气设计规范》为行业标准,编号为JGJ242 - 2011 ,自2012 年4 月1 日起实施。
其中,第4.3.2 、8.4.3 、10. 1. 1 、10. 1. 2 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1 年5 月3 日前言根据原建设部《关于印发(2007 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第一批))的通知)) (建标[2007J 125 号)的要求,规范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内外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本规范。
本规范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 2. 术语 3. 供配电系统 4. 配变电所 5. 自备电源 6. 低压配电7. 配电线路布线系统8. 常用设备电气装置9. 电气照明10. 防雷与接地;1 1.信息设施系统12. 信息化应用系统13. 建筑设备管理系统14. 公共安全系统15. 机房工程。
本规范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住宅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1193--2011UDC P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JJ[GJJ JGJ 242 - 2011 备案号 J 1193 -2011住宅建筑电气设计规范Code for electrical design of residential buildings2011- 05 - 03 发布 2012- 04- 01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住宅建筑电气设计规范Code for electrical design of residential buildingsJGJ 242 - 2011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施行日期: 2 0 1 2 年 4 月 1 日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 1001 号关于发布行业标准《住宅建筑电气设计规范》的公告现批准《住宅建筑电气设计规范》为行业标准,编号为 JGJ中,第 4.3.2 、8.4.3 、 10. 1. 1 、 10. 1. 2 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1 年 5 月 3 日前言根据原建设部《关于印发 (2007 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第一批))的通知)) (建标[2007J 125 号)的要求,规范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内外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本规范。
本规范的主要技术内容是 1.总则 2. 术语 3. 供配电系统 4. 配变电所 5. 自备电源 6. 低压配电 7. 配电线路布线系统 8. 常用设备电气装置9. 电气照明 10. 防雷与接地;1 1.信息设施系统 12. 信息化应用系统 13. 建筑设备管理系统 14. 公共安全系统 15. 机房工程。
本规范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条文的解释,由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首体南路 9 号主语国际 2 号楼,邮编:100048) 。
4本规范主编单位: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本规范参编单位: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上海现代设计集团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现代设计集团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南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新疆建筑设计研究院、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广西华蓝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合肥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施耐德(中国)有限公司本规范主要起草人员:孙兰、李雪佩、李立晓、黄祖凯、张文才、李逢元、王金元、杨德才、杜毅威、邵民杰、陈众励、熊江、丁新亚、林洪思、粟卫权、万力。
本规范主要审查人员:孙成群、丁杰、张宜、陈汉民、李长海、王东林、汪军、周名嘉、冯志文、徐华、李炳华、钟景华。
目次1 总则-2 术语 (2)3 供配电系统......................................... . (3)3. 1 一般规定......................................... . (3)3.2 负荷分级.......................................... (3)3.3 电能计量 (4)3.4 负荷计算................4 配变电所......................................... . (6)4.1 一般规定..............….........…..............4.2 所址选择.......................................... (6)4.3 变压器选择.......................................... (6)5 自备电源.......................................... (8)6 低压配电......................................... . (9)6.1 一般规定......................................... . (9)6.2 低压配电系统......................................... . (9)6.3 低压配电线路的保护…………6.4 导体及线缆选择......................................... . (10)7 配电线路布线系 (11)7.1 一般规定.......................................... (11)7.2 导管布线......................................... . (11)7.3 电缆布线 ........................................ .. (12)7.4 电气竖井布线......................................... . (12)7.5 室外布线.......................................... (13)8 常用设备电气装置.......................................... (14)8. 1 一般规定.......................................... (14)8.2 电梯........…....... .••....••......8. 3 电动门••••••• 148. 4 家居配电箱............ .• .•. ... •.. .•..•. ... (15)8.5 其他......................................... . (15)9 电气照明........................... (17)9.1 一般规定 .................................... .....飞 (17)9.2 公共照明 ......................................... . (17)9.3 应急照明•• 179.4 套内照明......................................... . (18)9.5 照明节能 ........................................ .. (18)10 防雷与接 (19)10.1 防雷 (19)10.2 等电位联结.................................... ...... (19)10.3 接地.......................................... (20)11 信息设施系统 (21)11. 1 一般规定.......................................... (21)11. 2 有线电视系统 (21)11. 3 电话系统 (21)11. 4 信息网络系 (22)11. 5 公共广播系统......................................... . (22)11. 6 信息导引及发布系统 (23)11. 7 家居配线箱.......................................... (23)11. 8 家居控制器......................................... . (23)12 信息化应用系统.......................................... (25)12.1 物业运营管理系统........................................... .. (25)12.2 信息服务系统.......................................... (25)12.3 智能卡应用系 (25)12.4 信息网络安全管理系统..........................................2512.5 家居管理系统 ........................................ .. (25)13 建筑设备管理系统............................................. (27)13.1 一般规定........................................... .. (27)13.2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 . (27)13.3 能耗计量及数据远传系统 (27)14 公共安全系统.......................................... (29)14.1 一般规定.......................................... (29)14.2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 (29)14.3 安全技术防范系统 (29)14.4 应急联动系统 ......................................... . (31)15 机房工程.......................................... (33)15.1 一般规定............................................ . (33)15.2 控制室............................................ . (33)15.3 弱电间及弱电竖井.......................................... (33)15.4 电信|可.......................................... (34)本规范用词说明.......................................... (35)引用标准名录 (36)附z 条文说明......................................... . (37)1 总则1. 0.1 为统一住宅建筑电气设计,全面贯彻执行国家的节能环保政策,做到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技术先进、整体美观、维护管理方便,制定本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