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叶水质调查汇总资料
- 格式:ppt
- 大小:7.37 MB
- 文档页数:13
枫叶变化个人研究过程综述小例文500字枫叶变化是一种十分美丽的自然现象,每年秋天,枫树叶子的颜色会从绿色逐渐变成橙红色,给大自然增添了一抹绚丽的色彩。
我对枫叶变化的个人研究过程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步骤:观察、调研、实验和总结。
我进行了大量的观察。
我在家附近的公园里选择了几棵枫树进行观察,每天都去观察它们的叶子颜色变化。
我注意到,枫树的叶子从夏天的绿色逐渐变成橙红色,整个过程大约需要两个月的时间。
通过观察,我发现枫叶变化的速度和气温、湿度等环境因素有关。
接下来,我开始进行调研。
我阅读了大量关于枫叶变化的科学书籍和文章,了解了枫叶变化的原理和机制。
我了解到,枫叶变化是由于冬季来临,气温下降,树木内部的营养物质逐渐转移到树干和根部,导致叶子中的叶绿素分解,暴露出隐藏在叶子中的橙红色素。
这个过程被称为“秋天的色彩”。
在调研的基础上,我决定进行实验。
我选择了几棵不同的枫树,并观察它们的叶子颜色变化。
为了控制环境因素的影响,我在实验过程中保持了相对稳定的温度和湿度。
我每天都记录下枫叶的颜色变化,并测量叶子的颜色深度。
通过实验,我发现不同的枫树在变化的速度和颜色深度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我对实验结果进行了总结。
通过观察、调研和实验,我得出了一些结论。
首先,枫叶变化是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如气温和湿度。
其次,不同的枫树在变化的速度和颜色上存在差异,可能与它们的基因和生长环境有关。
通过这个个人研究过程,我不仅对枫叶变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还提高了自己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我相信,通过不断地观察和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探索和理解大自然的奥秘。
枫叶之国的湖泊和河流加拿大是一个淡水资源非常丰富的国家。
全国河川纵横,湖泊星罗棋布,淡水覆盖面达七十八万平方公里,约占国土总面积的百分之七点六。
这些河流和湖泊无论在历史上和今天对加拿大的发展起着重大的作用。
湖泊是大自然的水库,它们在汛期时蓄纳过量的河水,而在枯水季节又使江河长流。
加拿大拥有或与美国分享世界上最大的七个湖泊。
众所周知的北美五大湖——苏必利尔湖、密执安湖、休伦湖、伊利湖、安大略湖,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群,总面积达二十五万多平方公里,其中百分之三十六在加拿大境内,百分之六十四在美国境内。
这是因为密执安湖完全在美国境内,其它四湖为美加两国所共有,加拿大拥有九万二千六百多平方公里湖面。
五大湖的储水量为二万二千八百多立方公里,相当于地球上淡水总量的四分之一。
加拿大境内的其它大小湖泊多得难以统计,光湖面超过一千平方公里的就有三十九个,其中最大的是大熊湖,面积达三万一千三百多平方公里,比五大湖中的伊利湖(二万五千八百平方公里)和安大略湖(一万九千平方公里)还大。
其次是大奴湖,面积二万八千六百多平方公里,也比伊利湖和安大略湖大。
其它如温尼伯湖(二万四千四百多平方公里)、阿瑟巴斯卡湖(七千九百多平方公里)、赖因迪尔湖(六千七百平方公里)、纳帕克图利克湖(五千五百平方公里)、温尼伯戈西斯湖(五千四百平方公里)和马尼托巴湖(四千六百平方公里)等等。
可惜这些大湖都在北部和东部,西南部平原上很少有大湖,故农业用水较困难,主要靠地下水灌溉。
河流好比一个国家的动脉,它们在陆上交通不发达的时代是主要的交通运输线,在交通发达的现代,它们除了起运输作用外,还为现代的工农业提供水力资源。
加拿大境内有很多江河,其中长达千公里以上的就有十六条。
世界上最长的二十条江河中,加拿大就有三条。
加拿大的河流按其流向,分为四大水系:即哈得逊湾水系、北冰洋水系、大西洋水系和太平洋水系。
哈得逊湾水系——加拿大的许多河流入哈得逊湾及其周围的分支,如詹姆斯湾、福克斯湾、恩加瓦湾和哈得逊海峡等。
红树林植物调查时间:2019-11-25 15:53:23 | 作者:245841554今天,我们小组的成员一起来到了红树林进行水质植物的调查。
红树林是一个鸟类自然保护区,面积三百六十九公顷,是我国唯一位于市区,面积最小的自然保护区,也被国外生态专家称为“袖珍型的保护区”。
每年有白琵鹭、黑嘴鸥、小青脚鹬等一百八十九种、上十万只候鸟南迁于此歇脚或过冬。
因此在红树林里,我们可以观察到很多植物和动物。
首先,我们观察了狗尾草,芦苇,含羞草等植物,并且我发现:狗尾草的叶子是紫色的,远远望去就像一个紫色的大绒球;含羞草叶边是紫的,一触碰它,它就会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一样,快速地把叶子合拢;芦苇的外形像大葱一样,挺立在水中;小芦苇则像刚刚苏醒的花朵似的,慢慢地从水中探出头来。
另外,还有几株我叫不出名字来的水质植物。
它们其中一株的外形像一只捕蝇草,叶子的顶端像麦子一样,尖尖的。
接下来,我们看到了一株植物,是鸡蛋花。
鸡蛋花别名缅栀子、蛋黄花、大季花……鸡蛋花是夹竹桃科的。
鸡蛋花属于落叶灌木或小乔木。
小枝肥厚多肉,叶大,厚度有20张白纸,叶脉在近叶缘处连成一边脉。
花朵聚生枝顶,花冠筒状,径约5~6cm,5裂。
鸡蛋花有两种颜色,一种是红色,一种是白色。
白色鸡蛋花的花香是奶油香,红色鸡蛋花的花香是清香。
鸡蛋花的作用有很多。
可以清热解暑、通便利尿、润肺润喉。
把鸡蛋花泡水喝可以治疗急性支气管炎、细菌性痢疾、发烧感冒、消化不良以及传染性肝炎和防止中暑。
我们继续往前走,看到了大家熟悉的植物——夹竹桃。
夹竹桃,别名洋桃。
夹竹桃可以高达5米,枝条灰绿色,嫩枝条具?。
老时毛脱落,叶3~4枚轮生。
叶面深绿色,叶背浅绿色。
中脉在叶面陷入、叶柄扁平,花冠深红色或粉红色。
花冠为单瓣呈5裂时,其花冠为漏斗状,种子长圆形。
夹竹桃有剧毒,轻则呕吐、昏睡……重则失去知觉或者死亡。
然后,我们看到了一丛丛的黄蝉花,它远看像从天上掉下来的星星那么耀眼迷人,近看像一朵黄色的喇叭花!在绿色叶子的衬托下显得格外清新自然。
森林秋天的叶子调查表
背景信息
调查表编号:[请填写调查表编号]
调查日期:[请填写调查日期]
调查地点:[请填写调查地点]
调查目的
本调查旨在了解森林中秋天的叶子情况,包括叶子的颜色、形状、大小等,以便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变化进行观察和分析。
调查方法
1.选取调查样本
随机选择森林中不同区域的样本点,确保样本点的代表性。
2.观察叶子特征
2.1 叶子颜色
观察叶子的颜色,并记录下其主要颜色。
2.2 叶子形状
观察叶子的形状,并记录下其主要形状特征,如扁平、披针形、倒披针形等。
2.3 叶子大小
测量叶子的长度和宽度,并记录下测量结果。
3.数据记录和分析
将观察到的叶子特征记录在表格中,并根据所得数据进行统计
和分析。
调查结果
根据所进行的调查,我们得到以下结果:
请填写调查结果,包括叶子颜色、形状和大小的统计数据]
结论
根据对森林秋天叶子的调查结果,可以初步得出以下结论:
请填写调查结论,根据实际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和推断]
建议
基于此次调查结果,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请填写建议,包括保护森林生态系统、促进植物生长等方面的建议]
参考文献
请列出参考文献,包括采用的调查方法、相关研究论文等]
注意:以上调查结果仅供参考,具体情况可能因地理位置、气候等因素而有所差异。
中学地理跨学科主题研学活动设计作者:周泽甬宋艳龄来源:《地理教育》2023年第11期摘要:以兼具自然和社会学科属性的地理学科为纽带,整合运用其他学科相关知识与方法开展研学旅行活动,与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跨学科主题学习具有高度的适配性,亦为新课标的实施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
以四明山地理研学为例,围绕“四明山红枫产业发展”研学主题,置身真实情境,探索地理与政治、化学及生物学科跨学科融合研学实践路径,助推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落实。
关键词:地理研学;跨学科主题学习;地理实践力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207(2023)11-0072-05《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新增了跨学科主题学习内容,体现了新时代育人方式的变革,有利于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地理学是涵盖自然和社会两大学科领域的一门综合性学科,新时代地理科学研究更是呈现出多学科交叉的特点。
研学旅行课程作为一门综合实践类课程,应力图在真实情境中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地理学与研学旅行相结合的地理研学课程理应是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的一块沃土。
本文基于研学实践活动课程案例,深入探究中学地理跨学科主题学习设计的内在框架,有助于一线教师突破单一的教学逻辑,更快适应跨学科主题的课程设计新思路。
一、跨学科研学主题选择与目标设计四明山是宁波市西部最重要的绿色生态屏障,素有“浙东大绿肺”和“宁波大水缸”之称。
四明山镇作为全国最大的红枫生产基地,2001年被农业部命名为“中国红枫之乡”。
1.研学主题选择四明山以其典型的自然地理特征及颇具区域特色的乡村经济发展模式,成为开展中学地理研学考察的优质区域。
扎根乡土地理的研学有助于深化学生对于家乡的认同感,增强社会责任意识,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选择“四明山紅枫产业发展”为研学主题,研学小组围绕主题开展野外综合地理考察,对该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进行观察、记录和分析;并全面剖析四明山镇发展成为中国红枫之乡的原因,学生需要思考地理各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更需要整合多学科知识内容,在真实情境中探究实践问题,提出解决思路。
滨水植物景观的调查分析一、调查目的与方法滨水植物景观的调查目的是了解该地区滨水植物的种类、数量和分布情况,并对其生长环境进行评估。
调查方法包括实地调查和文献资料收集两种。
实地调查需要团队成员对目标区域进行走访,并记录下植物种类、株高、叶形、花果特征等信息。
文献资料收集包括查阅学术论文、专著、新闻报道等,以获取相关的植物信息。
二、调查结果分析1.植物种类和数量通过实地调查,我们获得了该地区共有20种滨水植物的信息,包括芦苇、香蒲、菖蒲、芦荟等。
其中,芦苇是最为常见的滨水植物,数量较多,占总数的30%。
菖蒲和香蒲也分布较广,并且数量相对较多,各占总数的15%。
其他植物种类分布相对较少,数量均在10%以下。
2.植物的生长环境评估滨水植物的生长环境对其生长繁殖具有重要影响。
我们根据实地调查结果,对滨水植物的生长环境进行了评估。
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滨水植物生长在湿润的河岸、湿地或水域中,土壤富含有机质和水分,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发育。
同时,水体的水质也对滨水植物的生长环境产生影响。
我们发现水域水质状况良好的植物数量相对较多,而富营养化或污染的水体中植物种类相对较少。
三、问题与建议在调查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改进建议。
1.滨水植物种类分布不均衡:调查结果显示,滨水植物的种类分布不均衡,有些种类数量较少或分布范围较窄。
为了保护和丰富滨水植物的多样性,建议加强科研力量,对植物资源进行深入研究,提高种类分布均衡性。
2.水质状况不佳的影响:调查结果显示,滨水植物数量较少的地区往往是水质不佳的地区。
因此,应加强水体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工作,改善水质环境,为滨水植物提供更好的生长条件。
3.滨水植物景观的保护意识不足:目前社会对滨水植物景观的保护意识还较低,景观面临破坏的风险。
建议加强环境教育和宣传,提高公众对滨水植物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综上所述,滨水植物景观的调查分析可以为保护和合理利用水域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枫叶高中地理户外探究——以《枫叶校园户外拓展——地球的运动专题》为例摘要:地理是实践性极强的一门自然科学。
枫叶高中地理课一直致力于通过采用丰富多元的教学方式,开展地理观测、地理考察、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和地理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
高中地理通过更加贴近生活的实践教学方式,更容易增进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提高教学实效性。
校园环境是开展地理实践教学活动理想场所,本文以笔者学校开展校园户外拓展为例进行说明。
关键词:户外地理教学;地理实践力;地球的运动地理户外实践活动既是对课堂教学的拓展和延伸,也是评价高中学生地理学习成绩的一项重要指标。
学生参与这种活动,可以直接感知周围的地理环境,能多途径、多形式、多层次地获取各种地理信息,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学生将课堂所学应用到实际生活,能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会用批判性思维来思考问题,检验审视书本上的知识,从而激发创新思维;学生通过小组动手实践,在享受户外乐趣的同时,锻炼团队协作能力和地理实践力。
1.枫叶高中的地理户外实践活动枫叶高中地理课一向倡导开展户外教学和社会调查,鼓励学生走进自然、进入社会,使学生亲身体验地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为此笔者开发了一系列户外实践课程。
例如,在“水资源”课程完成后,学生对我国水资源短缺,尤其是水污染问题迫切关心。
我国七大水系,主要湖泊,近海海域及部分地区地下水污染严重,那么我们枫叶校园中的水体质量又如何呢?带着这个问题,笔者组织学生亲自动手,通过实验测试和采访调查,研究了枫叶校园中的最大水体——枫叶湖的水质状况。
又如,进入到“能源”模块后,学生学习了传统能源、新能源等理论知识后,怎样将这些理论与我们的生活实际相联系?笔者设计了《枫叶电力大调查》一课。
枫叶高中一个月电费多少钱?枫叶的电力从哪来?又被消耗到了哪里呢?学生通过小组观察、计算,估算教学楼内一个标准教室一天的耗电量,进而估算出枫叶几个用电大户每天消耗的电量。
枫江流域采样工作总结
枫江流域是我国一个重要的水系,其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对于生态环境和人民
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更好地了解枫江流域的水质状况,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的采样工作,并取得了一些重要的成果。
首先,我们选择了枫江流域的一些代表性河流和湖泊作为采样点,采用了标准
的水质采样方法,对水体中的各种物理化学指标进行了监测和分析。
通过这些工作,我们发现枫江流域的水质总体上处于良好的状态,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部分水域的氮、磷等营养物质过高,以及部分水域受到了人类活动的影响。
其次,我们还对枫江流域的水生生物进行了采样和调查。
通过对鱼类、水生昆
虫等生物的采集和分析,我们了解到枫江流域的生物多样性较为丰富,但也存在一些濒危物种和生态系统的问题,需要引起重视和保护。
最后,我们还对枫江流域的土壤和植被进行了采样和调查。
通过对土壤质地、
养分含量等指标的监测和分析,以及对植被类型和覆盖度的调查,我们了解到枫江流域的土壤和植被状况总体上良好,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部分地区的土壤侵蚀和植被退化等。
通过以上的采样工作,我们对枫江流域的水质、生物和土壤等环境状况有了更
深入的了解,为今后的环境保护和管理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
我们将继续深入开展相关工作,为枫江流域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七大水系水质调查报告七大水系水质调查报告学院:年级:姓名:学号:指导老师:第11周(03月07日~03月13日),全国主要水系148个水质自动监测断面中,共监测了142个,其中Ⅰ类水质断面为15个,占11%;Ⅱ类为67个,占47%;Ⅲ类为34个,占24%;Ⅳ类为15个,占11%;Ⅴ类为2个,占1%;劣Ⅴ类为9个,占6%。
本周松花江流域松花江佳木斯江心岛断面、黑龙江黑河断面,海河流域黎河天津果河桥断面,淮河流域颖河界首七渡口断面、黑茨河阜阳张大桥断面、新汴河宿州泗县公路桥断面,黄河流域渭河渭南潼关吊桥断面,其它大型湖泊鄱阳湖余干康山点位,水质状况有所好转。
松花江流域图们江延边圈河断面,淮河流域淮河盱眙淮河大桥断面,珠江流域珠江广州长洲断面,滇池流域滇池外海昆明罗家营点位,水质状况有所下降。
水质状况的改变主要是由于水体中高锰酸盐指数、氨氮和溶解氧浓度及pH值变化造成的。
1、具体监测数据参见水质状况表:2、以Ⅰ、Ⅱ类水质为主要关键字,对七大水系进行递减排序如下:珠江流域、长江流域、黄河流域、辽河流域、海河流域、淮河流域、松花江流域。
3、七大水系所占的平均比率:设Ⅰ类水质的权重值为1,Ⅱ类水质的权重值为2,Ⅲ类水质的权重值为3,Ⅳ类水质的权重值为4,Ⅴ类水质的权重值为5,劣五类水质的权重值为6。
则:平均水质=(断面数*权重值)的加和/总的断面数 平均比率=水质类型断面数的加和/7*100% 计算结果如下表:注:带*表示低于平均水质的水系(以Ⅲ类水质为标准)。
4、七大水系平均值的饼图:5、综合治理建议:(1)珠江:①水污染治理要坚持不懈抓,水污染治理重点是珠三角地区,珠三角重点是广佛;②实行禁渔政策,每年都要严格实施,而且要加大法律治理力度,做好宣3.132.562.293.072.251.95 1.9七大水系平均水质松花江辽河海河淮河黄河长江珠江传,增加人们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2)长江:①建议国家相关部门和沿江各省共同携手,尊重和运用生态规律,建立“资源利用—绿色品—资源再生”的封闭式流程循环经济理念,打破地域行政区划,根据不同地区与流域入口、经济、环境容量,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水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产业,对大规模的经济开发活动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②制定适合长江流域特点、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原则的流域水资源保护政策法规;③加大监督和惩罚力度;④提高民众保护环境的意识。
枯枝落叶针叶阔叶吸水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探究不同种类的树木(枯枝、落叶、针叶、阔叶)对水的吸收能力的差异。
实验材料:1. 四种不同种类的树木(枯枝、落叶、针叶、阔叶)2. 水3. 透明杯子或容器4. 刻度尺实验步骤:1. 准备四个透明杯子或容器,并用刻度尺在杯子或容器上标出刻度线,方便观察水位变化。
2. 将杯子或容器依次分别放入枯枝、落叶、针叶、阔叶,使其底部接触水面,确保树木的底部完全浸泡在水中。
3. 观察每个杯子或容器中树木底部的水位,记录初始水位。
4. 每隔一段时间(可以选择15分钟、30分钟等时间间隔),记录下各个杯子或容器中水位的变化。
5. 持续观察记录一定时间后,比较各个杯子或容器中水位变化的速度和幅度。
实验结果及分析:1. 枯枝:由于枯枝没有存活的组织,其吸水能力较低,水位的上升速度较慢,幅度较小。
2. 落叶:落叶在健康状态下具有较强的吸水能力,但由于独自一个树叶并不是整棵树,所以吸水可能比整棵树慢一些,水位的上升速度较快,幅度较大。
3. 针叶:针叶树种的叶片很细长,具有很强的吸水能力,水位的上升速度相对较快,幅度较大。
4. 阔叶:阔叶树种的叶片相对较宽,通常比针叶树吸水的能力稍弱,但仍有一定的吸水能力,水位的上升速度中等,幅度适中。
结论:根据实验结果,不同种类的树木(枯枝、落叶、针叶、阔叶)对水的吸收能力存在差异,吸水速度和幅度由强到弱的顺序为:落叶 > 针叶 > 阔叶 > 枯枝。
这是因为不同种类的树木叶片结构和树木的生理特性不同,其在吸水能力上也有所差异。
实验结果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不同树种的特点以及在植物生长和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课题名称:红树林水质情况及周边环境调研学院:热带农林学院实习时间:2017年5月7日专业:环境科学姓名:邹峥嵘班级学号:20160301310114指导老师:叶长青目录:一、实习目的二、实习内容1、红树林情况概述2、海岸侵蚀及水质现状3、土壤与沼泽地相关情况三、实习心得实验目的:通过实地考察海口市东港寨红树林景区,加深对热带岛屿地区环境地学问题的理解和认识;了解人类活动对热带沿海环境的改变及影响;学会用环境地学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提升自身对环境地学的学习兴趣。
实验内容:【红树林情况概述】东岗寨红树林分为旅游区和自然保护区,我们这次调研去的是旅游区,调研拍摄发现,这里开发程度尚且不高,但是存在一定程度上的水污染,淤泥堆积,水的可见度不高。
空气相比海大来说更加清新怡人一点,红树类植物种类挺多但是没有见到传说中的各种海鸟,不知道是因为季节不对还是环境状况有问题。
然后,红树林沿岸有海岸侵蚀的痕迹,更有甚者形成了一小条分支。
【海岸侵蚀与水质问题】从这张图里面可以清楚地看到,水污染应该主要是油渍和枯枝落叶,而根据我们向周边居民询问的结果来看,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周边居民生活污水的直接排放以及当地养猪场、餐馆、酒店的浊水等等。
据说这边有一个很大的排污管但是我们没有找到,猜测它可能在对岸。
从只有油污没有水华这一点来说,只要充分引起政府及相关部门的重视,应该可以治理恢复的,相对于鸭尾溪而言,这里的水质已经好了很多了,但是如果听之任之,这种水质的污染会对周围动植物产生严重的影响,甚至引起物种灭绝。
而对于这张图,可以看出第一,这里水的可见度的确是不怎么高,我们先后两次用小木棍粗略测量了海水的可见度,其中由于正午水流较为缓慢泥沙堆积,此时可见度为最大;第二,水里的生物种类很少,甚至于只有少量的低级鱼类,当然根据我们的了解这种情况跟时间有关,比如涨潮落潮生物的种类会有一定程度上面的变化,但不得不说,这与水污染脱不了干系。
红枫湖水体真菌和细菌调查分析王慧;董莹;任军【摘要】红枫湖作为贵阳市重要的水库之一,水生微生物的种类、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分布是评价水质的重要指标.真菌的优势菌属分别是半知菌亚门链格孢属(Alternaria sp.),曲霉属(Aspergillus sp.),青霉属(Penicillium sp.),担子菌亚门耙齿菌属(Irpex sp.),占总分离真菌菌株数量的70%,细菌的优势菌属为气单胞杆菌属(Aeromonas sp.)和芽孢杆菌属(Bacillus sp.).对不同时间微生物数量进行统计,8月份水生物生物数量最高,比3月份增加了69.0%.其中后午和偏山寨两个地点菌株数量排在前两位,分别靠近清镇火力发电厂和贵州化肥厂.红枫湖水体微生物种类的变化受当地气温、周围环境、腐生物、水体营养富集程度及水生植物种类和数量等因素综合影响.【期刊名称】《贵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9(014)001【总页数】3页(P49-51)【关键词】红枫湖;真菌;细菌【作者】王慧;董莹;任军【作者单位】贵阳学院,贵州贵阳 550005;东营市农业农村局,山东东营 257091;贵州师范学院,贵州贵阳 55001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718.811 引言红枫湖位于贵州省贵阳市平坝县,是日常生活用水的重要来源之一,与阿哈水库,百花湖并称为“两湖一库”,是贵阳市重要的饮用水水源。
红枫湖的微生物种类及分布可作为检测水质的重要指标之一,通过前期研究,在不同时间和地点进行红枫湖水体取样,对水体中真菌和细菌进行分离培养,将不同时间,不同地点菌株种类和数量的变化进行统计分析,为水体评价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1]。
2 材料与方法2.1 采集地点红枫湖6处采样点:大坝,腰洞,西郊水厂,花渔洞,后午,偏山寨。
2.2 采集及培养方法将无菌瓶在水面下10-15cm打开,待灌满后,拧上盖子,记录采集时间和地点。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枫叶中的单宁作者:蒋红芝蒋蓉芝义崇宽来源:《湖北农业科学》2012年第16期摘要: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在275nm处对枫叶中单宁的含量进行测定。
结果表明,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单宁的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为A=37.249c-0.0018,R2=0.9996,平均回收率为99.94%,RSD=0.70%,该法测定枫叶中单宁的含量简便、快速、准确。
关键词:枫叶;单宁;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中图分类号:O657.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39-8114(2012)16-3590-02DeterminationofTannininMapleLeafbyUV-Vis SpectrophotometryJIANGHong-zhi1,JIANGRong-zhi2,YIChong-kuan1(1.GuangxiAgriculturalVocation-TechnicalCollege,Nanning530007,China;2.WuzhouMaternal&ChildHealthHospital,Wuzhou543002,Guangxi,China)Abstract:Thecontentoftannininmapleleafwasdetectedat275nmbyUV-Visspectrophotometry.Theresults showedthatagoodlinearitywasobtained,theregressionequationwasA=37.249c-0.0018,R2=0.9996,averagerecoverywas99.94%withRSDof0.70%.Inaconclusion,thismethodissimple,rapidandaccuratefordeterminingtannininmapleleaf.Keywords:mapleleaf;tannin;UV-Visspectrophotometry单宁又称单宁酸、鞣酸,通常指相对分子量在500~3000 Da,能沉淀蛋白质、生物碱的水溶性多酚化合物。
农业灾害研究 2023,13(9)柳城古砦枫叶变色与气象条件关系分析陆 霞,韦莉菊,陈梦泉,林依雪柳城县气象局,广西柳城 545200摘要 利用2013—2022年柳城古砦乡蓬坡屯枫树林景区枫叶物候观测资料和柳城国家气象站、古砦自动气象站观测资料,采用相关系数,分析了古砦乡蓬坡屯枫叶变红率与气象要素的相关关系,运用作物生育期平均间隔法作为枫叶最佳观赏期预报。
结果表明:(1)气温对古砦蓬坡屯枫叶变色的影响比较显著,日最低气温越低、气温日较差越大,古砦蓬坡屯枫叶变红率越高。
(2)初霜日较古砦蓬坡屯枫叶普遍变红日期有滞后。
初霜日后6~9 d,枫叶进入普遍红。
(3)利用作物生育期平均间隔法作为古砦蓬坡屯枫叶最佳观测期预报,预报效果较好,可以在赏枫叶旅游气象服务中推广使用。
关键词 物候期;气象条件;相关性;生育期平均间隔法中图分类号:S79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305(2023)09–0091-03柳城县古砦仫佬族乡大户村蓬坡屯生态枫树林位于柳城县西北部,地理位置为109°5′11″E,24°43′48″N。
蓬坡屯生态枫树林景区坐落于群山之间,该地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光热充足,雨量充沛,森林资源丰富。
2019年,获得全国第一批“国家森林乡村”称号。
蓬坡屯生态枫树林景区占地面积约6.7 hm2,枫树近千棵,被誉为“桂中最美红枫林”。
近年来,柳城县、乡两级政府按照“农旅结合、以农促旅、以旅富农”的发展思路,不断提高旅游承载能力,夯实乡村生态旅游发展基础。
如今,古砦乡大户村已被打造成“春夏可踏青,欣赏田园风景,秋可体验农事,冬可品枫林美景”的乡村生态旅游网红“打卡”胜地。
由于每年气候条件存在差异,蓬坡屯生态枫树林区的枫叶变色物候期也不尽相同,因此,有必要探索和研究枫叶变红最佳观赏期的预报方法,对助力柳城旅游业发展和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柳城县融媒体中心提供的2013—2015年、2018—2020年柳城古砦枫叶物候观测资料,柳城县气象局实际观测的2021—2022年物候观测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