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学生考核评价表
- 格式:doc
- 大小:36.50 KB
- 文档页数:2
1.美术欣赏与美术基础知识(20分)(1)检测内容:现行教材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内容。
(2)检测形式:闭卷。
(3)检测标准:根据学生具体答题情况评分。
2.造型表现(40分)(1)检测内容:课程标准要求掌握的基本技能。
(2)检测形式:现场抽测。
(3)检测标准:(32~40分)(28~31分)(24~27分)(23分及以下)熟练运用美术基础知识和技能,临摹或创作一件作品,构图饱满,色彩丰富,构思新颖,凸显个性与创新。
比较熟练地运用美术基础知识和技能,完成一件作品,构图合理,色彩较丰富。
能基本运用美术基础知识和技能,完成一件作品,构图、色彩基本合理。
不能较好地完成一件作品。
3.设计应用(40分)(1)检测内容:课程标准要求掌握的基本技能。
(2)检测形式:现场抽测。
(3)检测标准:(32~40分)(28~31分)(24~27分)(23分及以下)熟练运用美术基础知识和技能,设计一件作品,富有创意,能体现探究与创新精神。
比较熟练地运用美术基础知识和技能,设计一件作品,富有创意,能较好体现探究与创新精神。
能基本运用美术基础知识和技能,设计一件作品,能较好体现探究与创新精神。
不能较好地设计一件作品。
依照以上检测结果,综合给出学生美术素养等级评价。
测评等级均按A(优秀—85分以上)、B(良好—75分以上)、C(合格—60分以上)、D(待合格—60分以下)四个等级给以评定。
美术:检测范围:根据往年经验各年级上下册内容都有。
如:四年级学生测四年级上册的内容和三年级的内容。
抽测方法:根据往年经验教育局带签来由校长或教导主任抽签决定检测年级一般抽两个年级,检测人员指定被检测学生,按比例一般10人或8人。
注意事项:1、让学生熟练掌握好课本上理论基础知识,不要出现白字、错别字,书写尽量工整,保持卷面整洁。
2、绘画方面给学生强调读清题目要求,围绕主题构思,注意构图饱满,设计新颖,涂色均匀、和谐,并根据物体的外形一个方向用笔。
最好是准备两套彩笔,一套粗的,一套细的或一套水彩笔一套油画棒,2 B铅笔橡皮。
小学生美术自我鉴定表
《小学生美术自我鉴定表》
姓名:__________ 年龄: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指导老师评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我喜欢美术课吗?(✔️是✔️否)
2. 我觉得自己在美术方面有哪些优点?(举例:色彩搭配、线条处理)
3. 我觉得自己在美术方面有哪些不足之处?(举例:画的人物不够生动)
4. 我对自己在美术方面的表现感到满意吗?(✔️是✔️否)
5. 我希望在以后的美术课上能学到哪些技能或知识?
6. 我希望在美术方面达到怎样的水平?
7. 我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美术方面的学习上吗?(✔️是✔️否)
8. 对于自己的美术作品,我最希望得到怎样的肯定和鼓励?
9. 我觉得自己在美术方面是否有进步?(✔️是✔️否)
10. 我在美术方面的愿望和努力方向是什么?
11. 我觉得美术能给我带来怎样的快乐和成就感?
12. 我会在以后的美术学习中付出更多的努力吗?(✔️是✔️否)
13. 我在美术方面是否有精力和意愿参加各种比赛或展览?
14. 我希望在以后的美术课上能有怎样的学习方式和内容?
15. 我对美术课上需要改进的地方有哪些建议?
这份《小学生美术自我鉴定表》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了解自己在美术方面的态度、技能和成长,也希望你在以后的美术学习中能够更加自信和努力!。
美术大赛评估表格与评定规范评估表格设计为了确保评估过程的客观性和公正性,我们设计了以下评估表格,以对参赛作品进行评定:1. 艺术技巧:评估参赛作品的绘画技巧、构图和色彩运用等方面。
艺术技巧:评估参赛作品的绘画技巧、构图和色彩运用等方面。
2. 创意与表达:评估参赛作品的独特性、创造力和艺术表达能力。
创意与表达:评估参赛作品的独特性、创造力和艺术表达能力。
3. 主题符合度:评估参赛作品对比赛主题的理解和呈现程度。
主题符合度:评估参赛作品对比赛主题的理解和呈现程度。
评估表格将根据每个指标,使用1-10的打分系统进行评定。
评委们将根据自己的独立判断,对每个参赛作品进行评分,并将评分填写在表格中。
评定规范为了确保评定过程的公正性和透明性,我们制定了以下评定规范:1. 独立评定:每位评委都将独立评定每个参赛作品,不受其他评委意见的干扰。
独立评定:每位评委都将独立评定每个参赛作品,不受其他评委意见的干扰。
2. 客观公正:评委们应基于参赛作品的艺术品质进行评定,而不受个人偏好或其他因素的影响。
客观公正:评委们应基于参赛作品的艺术品质进行评定,而不受个人偏好或其他因素的影响。
3. 尊重多样性:评委们应尊重不同风格和表达方式的参赛作品,不偏袒某一种风格。
尊重多样性:评委们应尊重不同风格和表达方式的参赛作品,不偏袒某一种风格。
4. 保密性:评委们应对评定过程和结果保密,不向外界透露评定信息。
保密性:评委们应对评定过程和结果保密,不向外界透露评定信息。
5. 公示结果:评定完成后,将公示获奖作品的评分和名次,以确保过程的透明性。
公示结果:评定完成后,将公示获奖作品的评分和名次,以确保过程的透明性。
以上是我们对美术大赛评估表格与评定规范的设计和要求。
我们相信通过这些举措,能够确保评估过程的客观性和公正性,同时给予每位参赛者公平的机会。
小学美术期末量表总结本学期,我参加了小学美术课程的学习,并完成了一系列的作品。
通过这些作品的创作,我不仅学到了许多美术知识和技能,还培养了自己的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
在这篇小结中,我将简要回顾并评价本学期的艺术学习成果。
首先,我要感谢老师对我们的细心教导和悉心指导。
在课上,老师给我们讲解了绘画的基本知识,如画布的准备、颜料的调配、线条的运用等等。
同时,老师还邀请了一些专业艺术家来给我们做讲座,他们分享了自己的创作经验和技巧,让我们受益匪浅。
在课下,老师还给我们分配了一些练习作业,通过多次练习,我们逐渐掌握了一些基本的绘画技法。
老师的耐心和细心,让我在课堂上学到了很多,也增强了我的自信心。
在这个学期中,我们学习了很多绘画的基本技法。
比如,我们学会了用分色法来调配颜料,可以通过调配不同比例的颜色来得到不同的效果。
我们还学习了用线条来表达物体的形态,通过线条的粗细、长短、弯曲等不同特点来刻画出物体的外形和结构。
我们还学会了用色彩来表现物体的光影效果,通过层次、明暗、渐变等手法来营造出逼真的效果。
这些技法的学习,不仅让我对绘画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还提高了我的绘画水平。
在课上,我们还进行了一些创作活动。
比如,老师让我们观察周围的事物,并尝试用画笔将其表达出来。
有一次,我们外出采风,到了一个公园,在那里我看到了许多美丽的花朵和大树。
我用画笔将这些景物描绘下来,虽然还有一些不足之处,但我很享受这个过程。
还有一次,我跟同学合作,画了一幅关于友谊的主题作品。
我们用鲜艳的颜色和夸张的线条表达了友谊的美好,通过这个合作,我不仅学会了与他人合作,还培养了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这个学期中,我还学习了一些艺术作品的欣赏和赏析。
老师给我们介绍了一些著名的艺术家和他们的作品,让我们学习他们的创作方法和风格。
例如,老师给我们讲解了蒙德里安的几何抽象绘画风格,在他的作品中,线条和颜色的结合表达出了一种平衡和和谐的美感,让我深受启发。
基础美术比赛评价标准及评分表格
1. 评价标准
基础美术比赛的评价标准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1. 创意性
评委应该考察参赛作品的创意性。
作品是否具有独特的创意和想法,是否能够引起观众的注意和共鸣。
1.2. 技巧和技术运用
评委应该评估参赛作品的技巧和技术运用。
这包括绘画技巧的熟练程度、色彩运用的准确性和创造力、构图的合理性等。
1.3. 表现力和情感传达
作品是否能够有效地表达艺术家的情感和意图,是否能够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
1.4. 主题表达和符合要求程度
作品是否能够准确地表达比赛给定的主题要求,是否符合比赛的规定和要求。
2. 评分表格
评分表格应该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评分项:
3. 评分方法
评分方法可以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式:
3.1. 定量评分
可以给每个评分项设定一个分值范围,例如1-10分,用于定量评估参赛作品在每个评分项上的表现。
3.2. 定性评分
除了定量评分,评委还可以提供对参赛作品的定性评价,例如提供文字描述或评语,以补充定量评分的不足。
4. 综合评分
最后,评委可以根据每个评分项的分值和定性评价,综合计算参赛作品的总分,以确定比赛的获胜者和奖项的分配。
以上是基础美术比赛评价标准及评分表格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小学各年级美术评价标准
一年级美术评价标准
- 能正确使用画笔和颜料进行简单的涂抹绘画。
- 能简单描绘人物、动物和自然物体的基本形状。
- 能运用基本的色彩知识进行简单的填充和着色。
二年级美术评价标准
- 能使用不同种类的画笔和颜料进行涂抹和绘画。
- 能准确描绘人物、动物和自然物体的基本形态和比例。
- 能运用基本的色彩知识进行填充、着色和简单的调色。
三年级美术评价标准
- 能熟练运用各种画笔和绘画工具进行创作。
- 能较准确地描绘人物、动物和自然物体的形态、比例和细节。
- 能灵活运用色彩进行填充、着色和调色。
四年级美术评价标准
- 能熟练掌握各种绘画技法和材料进行创作。
- 能准确、生动地描绘人物、动物和自然物体的形态、比例、细节和表情。
- 能运用丰富的色彩知识进行填充、着色和调色,并能表达情感。
五年级美术评价标准
- 能独立运用各种绘画技法和材料进行创作,并有一定的创意和思考。
- 能生动、准确地描绘人物、动物和自然物体的形态、比例、细节、表情和动作。
- 能运用高级的色彩知识进行填充、着色和调色,并能表达丰富的情感和意境。
六年级美术评价标准
- 能独立运用各种绘画技法和材料进行创作,并有独特的创意和思考。
- 能生动、准确地描绘人物、动物和自然物体的形态、比例、细节、表情、动作和背景。
- 能运用高级的色彩知识进行填充、着色和调色,并能表达深刻的情感和意境。
以上是小学各年级的美术评价标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小学第一学段(1~2年级)美术考核方案一、考核目标:1.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和表达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基本美术技能,如线条、色彩、形状等的运用。
3. 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了解一些基础的美术知识和作品。
二、考核内容:1. 线条的基本练习:让学生通过画直线、曲线、直角线等基本线条的练习,培养他们的手眼协调能力和线条感。
2. 色彩的基本练习:让学生通过使用彩色铅笔、油画棒等工具,练习基本的色彩运用,如画素描、填色等。
3. 图形的练习:引导学生通过画一些简单的图形,如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等,培养他们的形状感和几何意识。
4. 插画和表情的练习:让学生通过描绘人物的表情和动作,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5. 创作小作品:鼓励学生自由创作一些简单的美术作品,如手绘明信片、小海报等,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三、考核方式:1. 每个学生提交一份作品集,包括线条、色彩、图形、插画和创作作品。
2. 每个学生参加一个小组讨论,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对其他同学的作品进行鉴赏和评价。
3. 老师根据作品集和讨论的表现综合评定学生的美术能力和创作潜力。
四、考核标准:1. 作品的技巧运用:线条流畅、色彩丰富、图形准确等。
2. 作品的表现力和创造力:能够通过作品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3. 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和表达能力:能够理解和欣赏他人的作品,并能够表达自己的看法。
4. 创作潜力:展示出一定的创作天赋和艺术才能。
五、考核时间安排:1. 第一周:线条的基本练习。
2. 第二周:色彩的基本练习。
3. 第三周:图形的练习。
4. 第四周:插画和表情的练习。
5. 第五周:创作小作品和作品集的准备。
6. 第六周:小组讨论和作品展示。
七、考核结果与奖励:1. 根据综合评定结果,老师将给每位学生一个综合评语和建议。
2. 对于表现优秀的学生,可以给予一定的奖励和表扬。
3. 考核结束后,可以在学校进行一次美术作品展览,展示学生的作品和成果。
小学生美术竞赛打分规则及表格
为了确保小学生美术竞赛的公正、客观和规范性,特制定以下打分规则。
本规则适用于所有参赛的小学生美术作品。
一、评分标准
1. 创意性(30%)
- 作品创意独特,有新颖的表现手法和视角。
- 创意与主题紧密相关,能够引发观者的思考。
2. 技术技巧(40%)
- 线条、色彩、构图等方面运用得当,表现力强。
- 作品技巧与所选题材相匹配,能充分表现主题。
3. 完整性(10%)
- 作品内容完整,无遗漏。
- 作品结构合理,各部分相互关联。
4. 寓意性(10%)
- 作品具有深刻的寓意,能够传达积极向上的信息。
- 寓意与主题相符,富有教育意义。
5. 美观性(10%)
- 作品色彩搭配和谐,视觉舒适。
- 作品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
二、打分表格
请评委根据以上评分标准,对参赛作品进行打分。
每个项目的
分数范围为0-10分,总分最高为100分。
三、评分注意事项
1. 评委需保持公正、客观,严格按照评分标准进行评分。
2. 评分过程中,请尽量避免与他人讨论,以免影响评分公正性。
3. 评分完成后,请将评分表格交予赛事组织者。
感谢您的参与,祝小学生美术竞赛圆满成功!。
培优辅差记录表晏北街道义德希望小学辅导老师:马成翠2 0 1 2. 0 9义德希望小学培优辅差记录义德希望小学培优辅差记录义德希望小学培优辅差记录义德希望小学培优辅差记录义德希望小学培优辅差记录义德希望小学培优辅差记录义德希望小学培优辅差记录义德希望小学培优辅差记录义德希望小学培优辅差记录义德希望小学培优辅差记录一年级美术学期教学计划(上册)一、全册教学理念目标:【造型·表现】初步认识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激发丰富的想像力与创造愿望。
【设计·应用】学习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易的创意和手工制作的方法,进行简单的设计和装饰,感受设计制作与其他美术活动的区别。
【欣赏·评述】观赏自然和各种美术作品的形、色与质感,能用口头或书面语言对欣赏对象进行描述,说出其特色,表达自己的感受。
【综合·探索】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结合语文、音乐等课程内容,进行美术创作、表演和展示,并发表自己的创作意图。
二、全册重难点:(一)重点:1、认识常用的色彩及形状,体验不同媒材工具的使用效果。
用撕、剪、贴、画的方法表达自己的想法。
2、探索感知泥性,归纳几种基本的玩泥方法,语言表达体验感受。
3、欣赏感受剪纸、撕纸、折纸艺术之美,学习剪纸、撕纸、折纸造型表现的方法。
4、探索用线描的形式表现各种物体。
5、引导学生感知并发现食物之美,激发学生对美术课堂的兴趣。
(二)难点:1、学生对感受物体的表象,并用语言来表述物体。
2、引导学生体会不同笔触、不同的画材赋予画面的不同效果,引导学生表现自己的所见所闻。
3、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发展个性,充分学生对卡通形象的感受,在学习活动中能举一反三进行探究。
4、领会自然界中的事物与美术作品中的区别,让小朋友们学习观察艺术作品,对作品的造型、色彩、情节予以描述,说出自己的感受。
小学美术一、二年级评期末考核方案
小学美术一、二年级期末考核方案
一、考核指导思想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理念,评价应以教学目标为依据,注重对学生研究目的、态度、审美意识的评价,同时关注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二、考核目的
通过对学生研究效果的评价,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进步和不足之处,激发学生的兴趣,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想像创造能力。
三、考核方法
考核分为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两部分。
1、平时成绩
平时成绩主要包括课堂作业。
每次作业老师将根据批改情况给予笑脸奖章,每个笑脸记7分,全学期共计70分。
2、期末成绩
美术成绩以平时成绩为主,期末成绩为辅。
考核既要看结果,更注重看过程,以减轻学生期末的课业负担和心理压力,提高平时课堂效率。
学期总评采用等级评价制,包括A、B、C和D。
并根据每个学生的起点和接受能力的不同,进行选项考核。
考核题目:《过春节》
要求:
A、符合主题。
B、画面饱满,构图合理。
C、色彩鲜艳。
D、内容有创意,技法娴熟,造型生动。
以上是小学美术一、二年级期末考核方案。
中小学美术教育质量评价细则1. 背景介绍随着教育的发展和社会对美术教育的重视,中小学美术教育的质量评价变得日益重要。
为了确保中小学美术教育的有效性和质量的提升,在此制定中小学美术教育质量评价细则。
2. 教学目标评价2.1. 分析教学目标的合理性和科学性,考察其是否符合教育部的要求和学生的需求。
2.2. 考核教学目标的实施情况,评估教师是否有效地传授了美术知识和技能。
3. 教学内容评价3.1. 评估教材和教具的选择是否合适,是否能够满足学生的研究需求。
3.2. 分析教学内容的设计是否合理,是否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创造力。
4. 教学方法评价4.1. 考察教师的教学方法是否多样化和灵活,是否能够适应不同学生的研究特点。
4.2. 评估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分析其对学生研究兴趣和动力的影响。
5. 教学评价方式5.1. 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评价方式,使评价结果更全面准确。
5.2. 综合考虑学生的研究成绩、作品表现、参与度和创造力等方面进行评估。
6. 评价结果应用6.1. 将评价结果作为改进教学的依据,为教师提供专业发展的参考。
6.2. 提供评价结果的反馈,促使学校和教师共同关注和改善中小学美术教育的质量。
7. 评价周期7.1. 每学年至少进行一次中小学美术教育质量评价,以及根据需要进行不定期的中期评价。
8. 评价指标与标准8.1. 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以确保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8.2. 根据不同年级和学科的特点,确定适应性强的评价指标和标准。
9. 评价报告9.1. 编制评价报告,包括评价结果、问题分析和改进建议等内容。
9.2. 撰写评价报告需准确、简明扼要,便于教师和学校的查阅和理解。
以上是中小学美术教育质量评价细则的主要内容,该细则旨在提高中小学美术教育的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小学二年级上册美术期中测试质量评估报告一、概述本报告对小学二年级上册美术期中测试的质量进行了全面评估,旨在分析测试结果,为学生提供有益的反馈,为教师改进教学提供参考。
本报告涵盖测试的整体情况、学生表现、题目分析、教学质量评估等方面。
二、测试整体情况1. 测试日期:2021年11月10日2. 测试时长:60分钟3. 测试对象:小学二年级全体学生4. 测试内容:包括绘画、手工制作、美术知识三个方面5. 评分标准:采用百分制,分别对绘画、手工制作、美术知识三个部分进行评分,最后求平均分。
三、学生表现1. 绘画方面:大部分学生能掌握基本的绘画技巧,如线条、形状、色彩等,但部分学生对色彩搭配和画面构图把握不够准确。
2. 手工制作方面:学生们的动手能力较强,能根据要求完成手工制作任务,但部分学生在创意和设计方面有待提高。
3. 美术知识方面:学生们对美术基本概念和艺术家的了解较为薄弱,需要加强。
四、题目分析1. 绘画题目:以“我的家庭”为主题,要求学生通过绘画表达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大部分学生能抓住主题,表现手法多样,但部分学生在画面构图和色彩搭配上存在问题。
2. 手工制作题目:要求学生制作一个“可爱的动物”手工作品。
学生们在制作过程中表现出较强的动手能力,但部分学生在创意和设计方面较为欠缺。
3. 美术知识题目:主要考察学生对美术基本概念和艺术家的了解。
结果显示,学生们在这方面的知识较为薄弱,需要加强。
五、教学质量评估1. 教学内容:针对本次测试,教学内容较为全面,涵盖了绘画、手工制作和美术知识三个方面。
但在美术知识方面,需要进一步拓展和深化。
2. 教学方法:教师们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讲解、示范、实践等,有助于学生掌握基本技能。
但部分学生在创作过程中需要更多个性化的指导。
3. 教学评价:本次测试对学生进行了全面的评价,包括绘画、手工制作和美术知识三个方面。
评价结果较为客观,有助于学生了解自己的不足,为改进教学提供了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