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第一册第七章第五节反冲运动 火箭
- 格式:doc
- 大小:118.00 KB
- 文档页数:4
知识点:反冲现象系统在内力作用下,当一部分向某一方向的动量发生变化时,剩余部分沿相反方向的动量发生同样大小变化的现象。
火箭等都是利用反冲运动的实例.若系统由两部分组成,且相互作用前总动量为零。
一般为物体分离则有 0=mv+(M-m)v\\\\\\\\\' , M是火箭箭体质量,m是燃气改变量。
(参考系的选择是箭体) 例如:火箭、水轮机或灌溉喷水器等。
火箭喷气式飞机(不属于反冲运动)和火箭的飞行应用了反冲的原理,它们都是靠喷出气流的反冲作用而获得巨大速度的。
现代的喷气式飞机,靠连续不断地向后喷出气体,飞行速度能够超过l000m/s。
质量为m的人在远离任何星体的太空中,与他旁边的飞船相对静止。
由于没有力的作用,他与飞船总保持相对静止的状态。
根据动量守恒定律,火箭原来的动量为零,喷气后火箭与燃气的总动量仍然应该是零,即mΔv+Δmu=0 解出Δv= -Δmu/m(1)(1)式表明,火箭喷出的燃气的速度越大、火箭喷出物质的质量与火箭本身质量之比越大,火箭获得的速度越大。
现代火箭喷气的速度在2000~4000 m/s,近期内难以大幅度提高,因此要在减轻火箭本身质量上面下功夫。
火箭起飞时的质量与火箭除燃料外的箭体质量之比叫做火箭的质量比,这个参数一般小于10,否则火箭结构的强度就成了问题。
但是,这样的火箭还是达不到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7.9 km/s的速度。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苏联科学家齐奥尔科夫斯基提出了多级火箭的概念。
把火箭一级一级地接在一起,第一级燃料用完之后就把箭体抛弃,减轻负担,然后第二级开始工作,这样一级一级地连起来,理论上火箭的速度可以提得很高。
但是实际应用中一般不会超过四级,因为级数太多时,连接机构和控制机构的质量会增加得很多,工作的可靠性也会降低。
练习:课件: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反冲运动概念及其特点,理解反冲运动的物理实质。
2.能够运用动量守恒定律分析、解决有关反冲运动的问题。
名师整理优秀资源第五节反冲运动火箭[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反冲运动。
2、能够用动量守恒定律解释反冲运动并进行简单计算。
3、了解一些火箭的工作原理。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反冲现象,寻找它们共同规律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而又应用于生活的特点,培养学生主动探究、乐于探究的品质。
[教学重点]:1、能够认清某一运动是否为反冲运动。
2、用动量守恒定律对反冲运动进行解释。
[教学难点]:动量守恒定律对反冲运动进行定量计算。
[教具]:反击式水轮机原理模型。
[教学方法]: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讨论、交流。
[教学过程]:复习提问:1、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是什么?2、动量守恒的条件是什么?3、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的原因是什么?引课:物体间的相互作用除碰撞以外还有另一种方式也较常见,我们先观察几个实验,看一看它们是否不同于碰撞但也是相互作用。
演示1:释放充了气的气球,气球喷气的同时向前“窜”。
演示2:教材图16.5-4(反击式水轮机原理)。
过节日放的二踢脚。
问1:刚才这两个实验及二踢脚是相互作用吗?分别是谁和谁之间的相互作用?学生讨论、交流后得出:均是相互作用。
实验1是喷出的气体与气球的相互作用;实验2是喷出的水与喷嘴之间的相互作用;二踢脚是喷出热气体与二踢脚的相互作用。
问2:这种相互作用与碰撞有什么不同?学生讨论、交流后得出:碰撞中两个物体先是分开的,相互作用后可能合为一体,也可能再次分开,而这种相互作用中两个物体本来是一体的,通过相互作用才分开。
我们把这种相互作用称为反冲运动,本节课我们就研究反冲运动。
新课教学:一、反冲1、反冲运动:物体在内力作用下通过分离出一部分物体使另一部分物体向反方向运动的现象。
被分离的一部分物体可以是高速喷射出的气体、液体,也可以是被弹出的固体。
反冲运动在生产、生活中很常见,请同学们举一些例子。
例如,火箭,喷气式名师整理 优秀资源飞机,反击式水轮机,灌溉喷水器,旋转烟花,高压锅气阀旋转,等。
反冲现象火箭1.通过实验认识反冲运动,能举出反冲运动的实例,知道火箭的发射是反冲现象。
2.能结合动量守恒定律对常见的反冲现象作出解释。
3.了解我国航天事业的巨大成就,增强对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自信。
考点一、反冲现象1.定义:一个静止的物体在内力的作用下分裂为两部分,一部分向某个方向运动,另一部分必然向相反的方向运动的现象.2.规律:反冲运动中,相互作用力一般较大,满足动量守恒定律.3.反冲现象的应用及防止(1)应用:农田、园林的喷灌装置利用反冲使水从喷口喷出时,一边喷水一边旋转.(2)防止:用枪射击时,由于枪身的反冲会影响射击的准确性,所以用枪射击时要把枪身抵在肩部,考点二、火箭1.工作原理:喷气式飞机和火箭的飞行应用了反冲的原理,它们靠喷出气流的反冲作用而获得巨大的速度.2.决定火箭增加的速度Δv的因素以喷气前的火箭为参考系。
喷气前火箭的动量是0,喷气后火箭的动量是m△v),燃气的动量是△m u。
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喷气后火箭和燃气的总动量仍然为0,所以m△v+△m u=0解出△v=―Δmmu上式表明,火箭喷出的燃气的速度u越大、火箭喷出物质的质量与火箭本身质量之比越大,火箭获得的速度△v就越大。
题型1用动量守恒定律解决爆炸问题[例题1](2023秋•密山市期末)一枚在空中飞行的火箭在某时刻的速度为v0,方向水平,燃料即将耗尽。
此时,火箭突然炸裂成两块(如图所示),其中质量为m2的后部分箭体以速率v2沿火箭原方向飞行,若忽略空气阻力及分离前后系统质量的变化,则质量为m1前部分箭体速率v1为( )A.v0﹣v2B.v0+v2C.v0―m2m1v2D.v0+m2m1(v0―v2)【解答】解:火箭在爆炸分离时水平方向上动量守恒,规定初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有:(m 1+m 2)v 0=m 1v 1+m 2v 2解得v 1=v 0+m 2m 1(v 0―v 2),故ABC 正确,D 正确。
故选:D 。
[例题2](2024•顺义区二模)一枚在空中水平飞行的玩具火箭质量为m ,在某时刻距离地面的高度为h ,速度为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