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考研专业课自测试题及答案经济学
- 格式:doc
- 大小:25.50 KB
- 文档页数:6
2012 年首都经济贸易大学901 经济学考研真题及详解一、简答题(每题15 分,共90 分)1.简述消费者实现效用最大化均衡的条件。
答:(1)消费者要实现效用最大化的均衡,必须满足两个条件:①消费者最优的商品购买组合必须是消费者最偏好的商品组合,即能够给消费者带来最大效用的商品组合;②最优的商品组合必须位于给定的预算线上。
(2)用几何形式表达的消费者实现均衡的条件为:在既定收入的约束下,消费者的最优选择即实现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应当是预算线和无差异曲线的切点。
如图1 所示,U1、U2、U3 是三条无差异曲线,并且U1<U2<U3,一条确定的预算线即AB 线。
预算线AB 与无差异曲线U2 相切于E 点,E 点即为消费者均衡点。
图1消费者效用最大化消费者实现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也可以用公式表示:MU PX1X1MU PX2X2即实现消费者均衡的条件必须是两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之比与两种商品的价格之比相等。
2.简述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一般均衡的条件。
答:(1)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一般均衡的条件是IS=LM,此时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处于均衡状态。
IS =LM 这一表达式的几何含义是:经济刚好处在IS 曲线和LM 曲线的交点上;其代数含义是,经济同时满足产品市场均衡方程和货币市场均衡方程。
(2)产品市场的均衡条件是投资等于储蓄,用IS 曲线表示;货币市场的均衡条件是货币需求等于货币供给,用LM 曲线表示,将IS 曲线和LM 曲线整合在一个坐标上,就可以得到两个市场同时均衡条件下的均衡国民收入和均衡利率的几何解。
如图2 所示,E 点相对应的Y E 和i E 就是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条件下的均衡产出和均衡利率。
图2IS-LM模型(3)将IS 曲线方程和LM 曲线方程联立求解,就可以得到用国民收入Y,或用利率i 所表示的IS-LM 模型的方程,该方程所表示的是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
据此解出的国民收入和利率是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条件下的均衡国民收入和均衡利率。
868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答案详解(请在答题纸上做答,试卷上做答无效,试后本卷必须与答题纸一同交回)科目名称:经济学(含宏观、微观)适用专业:国民经济学,区域经济学,金融学,产业经济学,数量经济学共 2 页一、名词解释(每小题6分,共30分)1 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考察知识点+解题思路】本题主要考察收入效应以及替代效应,所以写出其定义及性质即可。
【答案解析】答:一种商品价格变动引起该商品需求量变动的总效应可以分为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替代效应是由商品的价格变动引起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动,进而由商品的相对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
收入效应是由商品的价格变动引起实际收入水平变动,进而由实际收入水平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
替代效应不改变消费者的效用水平,而收入效应则表示消费者的效用水平发生了变化。
2 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考察知识点+解题思路】本题主要考察规模经济以及范围经济,所以写出其定义并比较其异同即可。
【答案解析】答:规模经济指由于生产规模扩大而导致长期平均成本下降的情况。
产生规模经济的主要原因是劳动分工与专业化,以及技术因素。
企业规模扩大后使得劳动分工更细,专业化程度更高,这将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企业的长期平均成本。
技术因素是指规模扩大后可以使生产要素得到充分的利用。
范围经济是针对关联产品的生产而言的,指一个厂商同时生产多种关联产品的单位成本Q和支出小于分别生产这些产品时的成本的情形。
假设一个厂商生产两种产品,产量分别为xy Q ; ),(y x Q Q C 为生产这些产量的总成本。
那么,如果满足下述条件,我们就说存在范围经济:)0,(),0(),(x y y x Q C Q C Q Q C +<两者的相同之处在于:二者都引起企业长期平均成本下降,从而实现企业节约,增加利润;两种方式都能降低单位产品的成本,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有利于企业争取更多的市场份额,两者都是厂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途径。
青岛大学2012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科目代码:894 科目名称:宏微观经济学___(共2页)请考生写明题号,将答案全部答在答题纸上,答在试卷上无效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24分)1、生产者剩余2、替代效应3、需求的收入弹性4、边际收益递减规律5、萨伊定律6、实际汇率7、凯恩斯陷阱8、自动稳定器二、简答(每题7分,共56分)1、“人们的收入差距大一点好些还是小一点好些”这一问题是属于实证经济学问题还是属于规范经济学问题?为什么?2、为什么劣质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可能为负的、零或正的?3、作图说明短期成本曲线之间的相互关系。
4、作图并说明完全竞争行业的三种长期供给曲线。
5、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假设前提及其达到稳态的条件是什么?6、总供给和总需求分析中的“古典区域”具有什么特点?为什么?7、证券投资的系统性风险是什么意思?包括哪些内容?8、乘数——加速数模型的基本原理是什么?三、计算题(每题11分,共22分)1、假定某厂商短期生产的边际成本函数为SMC(Q)=3Q2-8Q+100,且已知当产量Q=10时的总成本STC=2400,求相应的STC函数、SAC函数和A VC函数。
2、三部门组成的经济体,消费函数C=80+0.8Y d,投资函数I=20-5r,货币需求函数L=0.4Y-10r,政府购买支出G=20,税收T=0.25Y,名义货币供应量M=90,充分就业的国名收入为285。
其中r为利率,Y d是可支配国民收入,Y是国民收入。
(1)均衡国民收入与利率各是多少?(2)若总供给曲线为Y=235+40P,则总需求曲线与总供给曲线决定的均衡国民收入价格各为多少?四、论述题(每题16分,共48分)1、政府对农产品进行价格保护时,要在市场上维持一个较高的价格,一般有价格支持和生产配额两种政策可选。
请做图说明两种政策实施的原理、特征及其异同,并以此解释对我国粮食市场实施价格保护的必要性。
2、为何完全竞争的市场机制符合帕累托最优状态?3、作图分类说明在IS曲线和LM曲线的斜率不同时财政政策的效果差异。
西南财经大学801经济学(一)2012年真题原题2012年西南财经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经济学一科目代码:801 适用专业:理论经济学一、 辨析题(10分)资本不是物,它是以物的形式反映的生产关系。
二、 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1、 为什么说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2、 近年来,我国出台了诸如“家电下乡、汽车下乡、摩托车下乡”等一系列刺激农村消费的政策。
结合实际,说明出台这些政策的背景和意义。
3、 简述社会保险的内容及其基本特征。
三、 论述题1、 试论相对剩余价值理论并说明劳动力价值降低与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提高同时存在的原因。
(25分)2、 试述价格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联系我国现阶段的实际情况,就如何充分发挥价格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谈谈你的看法。
(25分)四、 假设最初政府财政赤字75亿美元,边际消费倾向0.8,边际税率0.25,如果政府为降低通货膨胀率减少购买支出200亿美元,试问政府支出的这种变化是否能最终消除财政赤字?(10分) 五、运用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分析导致流动性陷阱的原因及其对货币政策的影响。
(10分) 六、 假定经济的总量生产函数为αα-=1L K Y ,根据新古典增长理论:(1) 分别求出稳态水平的人均资本存量*k 和人均收入水平*y 的值。
(2) 据此说明储蓄率的外生变化对人均收入水平的影响。
(10分)七、 假定某种产品国内市场的需求函数为:P Q -=20,国内厂商的供给函数为:42-=P Q 。
求解:(1)国内市场均衡时的均衡产量和均衡价格分别是多少?(2)如果允许自由贸易时,世界市场价格6=P ,请问国内市场是进口还是出口?数量为多少?(3)自由贸易后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和社会总剩余如何变化?(15分)八、 在保险市场上经常出现这样的现象:当保费较低的时候,各种风险程度的人都来保险,使得保险公司往往无利可图,甚至亏损;但当保险公司提高保费时,风险程度低的客户就会选择不购买保险,而风险程度高的客户会继续留在市场上,使得保险公司面临更大的亏损和风险。
2012年中央财经大学801经济学考研真题及答案分析一、解释下列经济范畴(每个3分,共15分)1.稀缺(scarcity)【才思教育解析】这是西方经济学中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和出发点。
稀缺性相对于无限性来说,是指资源的有限性,即不是所有人们想得到的物品都能够得到。
人类消费各种物品的欲望是无限的。
满足这种欲望的物品,有的可以不付任何代价而随意取得,称之为自由物品,如阳光和空气。
但绝大多数物品是不能自由取用的,因为世界上的资源(包括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有限,这种有限的、为获取它必须付出某种代价的物品,称之为“经济物品”。
这样,一方面,人类对经济物品的欲望是无限的;另一方面用来满足人类欲望的经济物品却是有限的。
相对于人类的无穷欲望而言,经济物品或生产这些经济物品所需要的资源总是不足的。
正因为稀缺性的客观存在,地球上就存在着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类的欲望与需要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
这样,就导致经济学家们从经济学角度来研究使用有限的资源来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
经济学研究的问题和经济物品都是以稀缺性为前提的。
从稀缺性出发,西方经济学一般认为,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研究任务就是:“研究人们如何进行抉择,以便使用稀缺的或有限的生产性资源(土地、劳动、资本品如机器、技术知识)来生产各种商品并把它们分配给不同的社会成员以供消费。
”2.边际收益产品(marginal revenue product)【才思教育解析】指其他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固定不变时追加一单位的某种生产要素投入所带来的收益。
它等于边际物质产品(MPP)与边际收益(MR)的乘积,即MRP=MPP·MR。
边际收益产品是以收益表示的边际生产力,它受边际物质产品和边际收益两个因素的影响。
由于边际物质产品是递减的,因而边际收益产品也是递减的,边际收益产品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边际收益要视不同的市场曲线而定。
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的边际收益等于价格,边际收益产品曲线与边际产品价值曲线重合,两条曲线按同一速度下降;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面临一条倾斜的需求曲线,边际收益递减,边际收益小于价格,因而边际收益产品曲线与边际产品价值曲线不再重合,前者以更快的速度下降。
/4.1 东北财经大学802经济学2012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一、概念题(每题4分,共40分)1、效率工资理论2、消费者均衡条件3、以牙还牙策略4、斯塔伯格模型5、货币规则6、短期平均成本差异7、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与边际收益递减规律8、最终产品与中间产品9、机会成本10、自然率假说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1、假设完全竞争厂商的生产函数形如:αα−=1LK Q ,请使用经济学逻辑陈述“产量分配净尽定理”(欧拉定理)。
2、请用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解释利率的改变与储蓄量的关系。
3、推到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基本方程,并:(1)简述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的稳态;(2)讨论储蓄率增加对稳态产生的影响过程。
4、“挤出效应”即可以使用IS-LM 模型表达,也可以使用原本用于分析“乘数效应”的“45度线”模型表达,请你:(1)简要陈述“挤出效应”的经济学逻辑;(2)将IS-LM 图形和45度线图形纵向对齐,对应地同时标出“挤出效应”的逻辑图示。
5、假设短期生产函数为Q=f(L,K),其中L 是可变生产要素,K 是固定生产要素,灵宗陈本函数为TC(Q),L 的价格为w>0,证明:MC=w*1/MPL ,并使用图形说明两条曲线各个重要位置之间对应关系。
三、论试题(每题20分,共60分)1、根据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和奥肯定律,(1)推出常规的总供给曲线的方程;(2)写出该方程的两种变形,使之分别对应于:(a)古典的总供给曲线(b)凯恩斯的总供给曲线(3)写出上述三个方程背后的经济学解释2、假设某生产者在其产品市场上是一个完全垄断者,在要素市场上也是一个垄断买房,假设他的生产函数为Q=2L,其产品的市场需求曲线为P=100-5Q,投入要素的供给函数为W=32+L,试计算:(1)该生产着利润最大化时,P、Q、L、W分别是多少?(2)帕累托最优状态时,P、Q、L、W分别是多少?(3)图示上述计算结果3、某市政府鉴于人口不断增长而且商品房价格有相对较高的现状,打算刺激房租需求。
2012年清华大学845经济学考研真题及详解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资料,经济学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解答。
一、(每题3分,共45分)下面每道小题都有四种答案,其中只有一个答案正确,请选择出正确的答案来。
1.某人用他的收入购买面包(每块1.5元)和饮料(每杯2.5元),并达到效用最大化状态。
如果他从最后一块面包获得21个单位的效用,那么他从最后一杯饮料获得了多少个单位的效用?( )A .21B .27C .35D .39【答案】C 【解析】在单一消费者和两种商品的情况下,效用最大化的条件是两商品的边际效用之比等于各自的价格之比。
假定消费者对面包和饮料中获取的边际效用分别为1MU 、2MU ,则有:1212MU MU P P =,将121MU =、1 1.5P =和2 2.5P =代入可得:122121 2.5351.5MU MU P P =⨯=⨯=。
2.一个蛇麻草种植商发现,在一定限度内增加工人的雇用数量可以增加蛇麻草的产量。
由此可以断定,目前情况下蛇麻草的生产中( )。
A .劳动力的边际产量大于零B .劳动力的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C .劳动力的平均产量大于边际产量D .劳动力的边际产品价值大于劳动的边际 【答案】A 【解析】边际产量为增加一单位投入要素所生产的产品产量。
增加工人的雇佣数量可以使产量增加,说明边际产量大于零,即d /d 0Q L >。
3.某完全竞争厂商当前的规模报酬递增,那么该厂商的当前情况是( )。
A .总成本小于总收入 B .总成本等于总收入 C .总成本大于总收入D .还不能断定总成本和总收入谁大谁小 【答案】D【解析】规模报酬递增指的是投入要素增加一倍,产出的增加大于一倍。
2012年浙江大学801经济学综合(含西方经济学、政治经济学)考研真题及详解 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资料,经济学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解答。
一、西方经济学部分(100分)(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1.消费者剩余答: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在购买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时愿意支付的最高总价格和实际支付的总价格之间的差额。
由于消费者消费不同数量的同种商品所获得的边际效用是不同的,所以,他们对不同数量的同种商品所愿意支付的价格也是不同的。
但是,消费者在市场上所面临的同种商品的价格往往却是相同的,这样,消费者为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所愿意支付的价格和他实际支付的价格之间就会有一定的差额,这一差额就构成消费者剩余。
消费者剩余可以用图1-1来表示。
图1-1 消费者剩余如图1-1所示,反需求函数()d P f Q =表示消费者对每一单位商品所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
消费者剩余可以用消费者需求曲线以下、市场价格线之上的面积来表示,即图1-1中的阴影部分面积所示。
需要注意的是,消费者剩余是消费者的主观心理评价,它反映消费者通过购买和消费商品所感受到的状态的改善。
因此,消费者剩余通常被用来度量和分析社会福利问题。
2.纳什均衡答:纳什均衡又称为非合作均衡,是博弈论的一个重要术语,以提出者约翰·纳什的名字命名。
纳什均衡是指这样一种策略集,在这一策略集中,每一个博弈者都确信,在给定竞争对手策略决定的情况下,他选择了最好的策略。
纳什均衡是由所有参与人的最优战略所组成的一个战略组合,也就是说,给定其他人的战略,任何个人都没有积极性去选择其他战略,从而这个均衡没有人有积极性去打破。
2012年中国人民大学834经济学(宏观、微观)考研真题及详解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资料,经济学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解答。
第一部分微观经济学(共100分)一、辨别分析题(本题分6个小题,每个小题4分,共24分。
请对下列说法正确、错误或不确定做出判断。
并作简要解释,没有解释不得分)。
1.设某消费者A仅消费两种产品。
他的无差异曲线是定义良好的凸函数。
我们观测到A的两组消费束(1,4)和(9,2)均落在A的无差异曲线上。
那么与这两组消费束相比,A肯定更偏好消费束(4,3)。
答:错误。
由于(1,4)和(9,2)均落在A的无差异曲线上,无差异曲线是定义良好的凸函数,凸偏好的性质是端点消费束的加权平均受到的偏好不会比端点消费束差,因此,原两组消费束的连线的中点消费束(5,3),消费者肯定更加偏好。
但消费束(4,3)位于中点下方,所以不能确定A更偏好(4,3)。
2.设消费者A仅消费玉米和土豆这两种商品。
设土豆是一种吉芬商品。
如果土豆的价格上升,玉米的价格保持不变,那么消费者A对玉米的需求下降。
答:正确。
吉芬商品是指价格上升引起需求量增加的商品,因此,土豆需求价格弹性大于0,当土豆价格上升,其需求量必然上升,因此,消费者用于土豆的支出必然增加,在收入保持不变的条件下,由于玉米的消费支出减少,当玉米的价格保持不变时,消费者A对玉米的需求下降。
3.设某企业的固定成本为零,且边际成本曲线随着产量的增加一直呈上升的态势。
那么,该企业的平均成本曲线一定位于边际成本曲线的下方。
答:错误。
U形的平均成本AC曲线与U形的边际成本MC曲线相交于AC曲线的最低点,在AC曲线的下降阶段,MC曲线在AC曲线的下方;在AC曲线的上升阶段,MC曲线在AC曲线的上方。
2012年上海财经大学801经济学考研真题及详解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资料,经济学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解答。
一、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小王的效用函数为(){},max 2,2u x y x y =。
如果商品x 和商品y 的价格相等,那么小王将选择消费相同数量的x 和y 。
( )【答案】×【解析】由效用函数(){},max 2,2u x y x y =形式可知,效用最大化的解为角点解,因为x y p p =,则小王用全部收入购买商品x 或将全部收入购买商品y 的效用是相等且最大的。
假设收入为m ,则最大效用为()2,2x m u x y x p ==或()2,2ymu x y y p ==。
2.如果利率水平低于通货膨胀率,那么理性人将不会选择储蓄。
( ) 【答案】× 【解析】根据实际利率=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可知,如果名义利率水平低于通货膨胀率,则实际利率为负,但若消费者在第二期没有任何收入,出于平滑消费的考虑,他仍然会在第一期做出储蓄的决策。
3.对垄断企业征收企业所得税通常会减少垄断者的产量水平。
( ) 【答案】×【解析】征收所得税,无论是征收固定的数额,或是利润的固定比率,一般情况下都不会影响垄断企业的产量决策。
当然,在特殊情况下,如果征收固定数额的总量税使得企业的利润变为负值,那么企业将停止生产,即产量为零。
4.如果需求曲线是价格的线性函数,那么需求的价格弹性在任何价格水平下都是相等的。
( )【答案】×【解析】假定线性需求曲线为q a bp =-,则需求价格弹性公式为:d d q p p b p q qε=⋅=-⋅,由于需求曲线上各点pq的值不一定相等,因此各点的需求价格弹性不相等。
●2012考研专业课自测试题及答案经济学●●●一、单项选择1.在新古典增长模型中,均衡点是指()。
a.实际增长率等于有保证的增长率;b.实际增长率等于自然增长率;c.整个社会的积累正好用于装备新增加的人口;d.产量正好用来满足新增加的人口。
2.若某商品价格上升2%,其需求量下降10%,则该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是()。
a.缺乏弹性;b.单一弹性c.富有弹性;d.完全弹性或完全无弹性。
3.若某消费者消费了两单位某物品之后,得知边际效用为零,则此时()。
a.消费者获得了最大平均效用;b.消费者获得的总效用最大;c.消费者获得的总效用最小;d.消费者获得的总效用为负。
4.当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时()。
a.平均产量增加;b.平均产量减少;c.平均产量不变;d.平均产量达到最低点。
5.经济周期的中心是()。
a.价格的波动;b.利率的波动;c.收入的波动;d.消费的波动。
6.已知产量为8个单位时,总成本为80元,当产量增加到9个单位时,平均成本为11元,那么此时的边际成本为()。
a.1元;b.88元;c.19元;d.20元。
7.在哪种情况下一个完全竞争厂商处于短期均衡()。
a.AC=MC;b.P=AC;c,P=MR;d.P=MC。
8.当一个行业由竞争行业演变成垄断行业时,则()。
a.垄断市场的价格等于竞争市场的价格;b.垄断市场的价格大于竞争市场的价格;c.垄断市场的价格小于竞争市场的价格;d.垄断价格具有任意性。
9.边际收益产品(MRP)是衡量()。
a.多生产一单位产量所导致的TR的增加量;b.多生产一单位产量所导致的TC的增加量;c.增加一单位某投入要素引起的TC的增加量;d.增加一单位某投入要素引起的TR的增加量。
10.某项生产活动存在外部不经济时,则该项生产活动的()。
a.私人利益大于社会利益;b.私人成本大于社会成本;c.私人利益小于社会利益;d.私人成本小于社会成本。
11.国民生产总值与国民生产净值之间的差额是()。
a.直接税;b.折旧;c.间接税;d.净出口。
12.本国货币贬值,可以使()。
a.本国的进口、出口都增加;b.本国的进口、出口都减少;c.本国的出口增加,进口减少;d.本国的进口增加,出口减少。
13.由于经济萧条而形成的失业属于()。
a.摩擦性失业;b.结构性失业;c.周期性失业;d.永久性失业。
14.在LM曲线不变的情况下,政府支出的增加会引起收入()。
a.增加,利率下降;b.增加,利率上升;c.减少,利率上升;d.减少,利率下降。
15.属于紧缩性财政政策工具的是()。
a.减少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b.减少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c.增加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d.增加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
二、名词解释1、怕累托最优状态;2、边际效用递减规律;3、挤出效应;4、科斯定理I。
三、辨析题1.预算线的位置和斜率取决于消费者的收入。
2.当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线相交时,消费者从交点所表示的商品组合所得到的效用达到最大。
3.本国货币贬值,可以使本国的进口增加,出口减少。
4.当产品市场上国民收入处于均衡状态时,计划存货投资和非计划存货投资都为零。
四、问答题1.试述厂商的要素使用原则。
2.资本边际效率为什么递减?3.试用边际收益递减规律说明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必要性。
4.为什么要将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联系起来说明收入的决定?五、计算题1.厂商的生产函数为Q=24L1/3K2/3,生产要素L和K的价格分别为PL=4和PK=8,求厂商的长期成本函数。
2.设新古典增长模型的生产函数为Y=f(k)=3k-0.5k2, ,人均储蓄量为0.3,人口增长率为3%,求:(1)使经济均衡增长的人均资本量。
(2)黄金分割率所要求的人均资本量。
答案一、单项选择1.c;2.c;3.b;4.a;5.c;6.c;7.d;8.b;9.d;10.d;11.b;12.c;13.c;14.b;15.b。
二、辨析题1.错。
预算线是在消费者的收入和两种商品的价格既定的条件下,消费者用既定的收入、按照既定的价格所能买到的两种商品各种数量组合的点的轨迹。
决定预算线的位置和斜率的是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的价格。
2.错。
当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线相交时,消费者从交点所表示的商品组合中没有得到最大效用。
要得到既定无差异曲线的效用水平,理性消费者须减少预算支出,直至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线相切,在切点处所表示的商品组合中,消费者获得了最大效用。
3.错。
本国货币贬值,可以使本国的出口增加,进口减少。
4.错。
当产品市场上国民收入处于均衡状态时,计划存货投资不为零,而非计划存货投资一定为零。
三、名词解释1.对于某种既定的资源配置状态,任意改变都不能使至少一个人的状况变好而又不使任何人的状况变坏,则称这种资源配置状态为帕累托最优状态。
2.当增加某种商品的消费时,每增加一单位该商品的消费所增加的边际效用越来越少。
3.是指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消费或投资的降低。
4.科斯定理I是指只要市场交易费用为零,无论最初将产权赋予何方,通过协商、交易的途径都可以达到同样的最佳效果,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
四、问答题1.答:厂商生产要素使用原则为:要素的边际收益产品等于边际要素成本,即MRP=MFC;在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都完全竞争条件下,该原则可表述为VMP=W;在产品市场完全竞争、要素市场不完全竞争情况下,该原则可表述为VMP=MFC;在产品市场不完全竞争、要素市场完全竞争情况下,该原则可表述为MRP=W。
2.答:资本边际效率是指一种贴现率,这种贴现率正好使一项资本品预期收益的现值等于该项资本品的重置价格。
它与资本品的重置价格负相关,与资本的预期收益正相关。
随着社会上各个企业投资的增加,一方面,引起对资本品需求的增加,使资本品的重置价格上升;另一方面,产品供给增加,价格降低,使资本的预期收益减少;故资本边际效率具有递减的趋势。
3.答:(1)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指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当该生产要素的投入数量增加到一定程度以后,单位生产要素投人增加所带来的产量增加最终会出现递减的一条规律。
技术水平和其他生产要素的投入数量保持不变是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成立的前提条件。
在既定的土地上不断增加劳动投入所引起的边际收益递减的例子,经常作为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例证。
(2)我国大部分人口居住在农村,这意味着我国整体经济发展水平、国民收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标志在更大程度上是农村的发展;我国农村改革的目的是为了发展生产力,让亿万农民富裕起来,但只要还有70%左右的农业人口,守着极其有限的耕地,根据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大量剩余劳动力不能及时转移出去,滞留在有限的耕地上,农民就不可能富裕起来。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转移有利于增加农村居民收入,改善农村居民生活质量,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促进农村的现代化建设。
农村劳动力的合理转移在近十几年农村的持续发展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转移与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转移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转移与农村城镇化建设有利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快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建设,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有利于农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4.答:反映产品市场上均衡收入和利率之间相互关系的曲线叫做IS曲线。
在IS曲线上,均衡收入随利率的变动而变动,有无数个均衡收入和利率的一一对应关系的组合。
均衡收入到底决定在什么水平上,有赖于利率的决定。
因为利率变化会影响投资变化进而影响收入变动。
反映货币市场上均衡利率和收入之间相互关系的曲线叫做LM曲线。
在LM曲线上,均衡利率随收入的变动而变动,有无数个均衡利率和收入的一一对应关系的组合。
均衡利率到底稳定在什么水平上,有赖于收入的决定。
因为收入变化会影响交易的货币需求的变化进而影响投机的货币需求的变化和利率的变化。
这样,一方面,收入的决定离不开利率的决定,如果不先确定利率水平就无法真正确定收入水平。
另一方面,利率的决定也离不开收入的决定,如果不先决定收入水平也无法真正决定利率水平。
因此,为了真正说明收入的决定,必须把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结合起来,构建统一的IS—LM模型,同时决定收入和利率。
如图所示。
五、计算题1.解:因为Q=24L1/3K2/3,所以MPL=8L-3/2K2/3 MPK=16L1/3K-1/3代入生产者均衡条件MPL/PL= MPK/PK,得L=KC=4L+8K=12LQ=24L1/3K2/3=24L L= QC=12L=12× Q= C= Q即为所求的长期成本函数。
2.解:根据新古典增长模型sf(k)=k+nk,sf(k)=0.3,n=3%(1)当k=0时,经济处于稳定增长,由公式0+3%k=0.3, 得k=10(2)当(k)=n时,可达到黄金分割率的点为:对生产函数f(k)求(k),则(k)=3-k=n=3%,得k=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