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平原和主要丘陵
- 格式:doc
- 大小:30.50 KB
- 文档页数:3
特征地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范围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和黄海,即我国东部季风区的北部地区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东部和南部面临东海和南海,即我国东部季风区南部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脉—阿尔金山—祁连山脉和长城以北的非季风区横断山脉以西,喜马拉雅山脉以北,昆仑山脉、阿尔金山脉以南包括的省区包括东北三省,黄河中下游各省的全部或大部分,以及甘肃、宁夏的东南部和江苏、安徽两省的北部。
包括长江中下游,南部沿海和西南各省内蒙古、新疆、宁夏北部、甘肃北部和中部包括西藏、青海和四川省西部面积、人口占全国的比例面积20%,人口40% 面积25%,人口55% 面积30%,人口4% 面积25%,人口1% 少数民族满族、朝鲜族、回族等壮、苗、彝、土家、布依、侗、白、哈尼、傣、黎等蒙古族、回族、维吾尔族藏族自然条件地形东北平原(三江、松嫩、松辽)、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兴安岭山地、长白山地、山东丘陵、辽东丘陵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江南丘陵、浙闽丘陵、两广丘陵)、云贵高原内蒙古高原(包括河套平原、宁夏平原、河西走廊),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吐鲁番哈密盆地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地貌水蚀:黄土高原流水沉积:东北平原、华北平原流水的作用强大而普遍风蚀:雅丹地貌风积:沙漠、沙丘冰川地貌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和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原气候河湖黑龙江及其支流松花江、乌苏里江,黄河(下游为“地上河”)及其支流渭河、汾河,海河,辽河,鸭绿江,图们江。
长江及其支流雅砻江、岷江、嘉陵江、乌江、汉江、湘江、赣江、珠江洞庭湖、鄱阳湖、太湖。
内流河湖:塔里木河、弱水、伊犁河。
博斯腾湖外流河:黄河、额尔齐斯河(我国唯一流入北冰洋河流)、长江、黄河等大河的发源地,雅鲁藏布江。
青海湖为我国第一大湖,纳木错、羊卓雍湖自然资源能源资源①煤炭:鹤岗、鸡西、抚顺、阜新、开滦、峰峰、大同、平朔、阳泉、平顶山、焦作、兖州、神府②石油、天然气:大庆、胜利、辽河、中原、华北等油田①水能:长江流域(丹江口、安康、五强溪、葛洲坝、三峡、隔河岩、宝珠寺、乌江渡、二滩),珠江流域(天生桥、岩滩、西津、大化),钱塘江(新安江),闽江(水口)②煤炭:黔、苏北、皖北③天然气:四川盆地①煤炭:四大露天煤矿(伊敏河、霍林河、元宝山、准格尔),东胜、石嘴山、乌鲁木齐②石油:克拉玛依、玉门、南疆③风能:羊窝堡①太阳能:②地热:羊八井③水能: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和青海黄河上游自然资源其它矿产资源铁矿:鞍山、本溪、迁安海盐:长芦有色金属:铜(德兴、东川)、钨(大余)、锑(锡矿山)、铅锌(水口山)、锡(个旧)、汞(铜仁)、铝(修文)海盐:莺歌海、布袋铁矿:海南、马鞍山、大冶、綦江攀枝花稀土:白云鄂博有色金属:金昌镍,阿勒泰的金铁:镜铁山宝石:和田柴达木盆地(“聚宝盆”):油田:冷湖铅锌:锡铁山钾盐:察尔汗盐湖特征地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经济发展农业发展及其问题黑土地黄土地紫色土——四川盆地红壤——东南丘陵水稻土——平原地区1.牧业为主:优良畜种:内蒙古—三河马、三河牛宁夏—滩羊新疆—细毛羊2.灌溉农业:四大灌溉农业区宁夏平原、河套平原(引黄河水自流灌溉)河西走廊、新疆高山山麓绿洲(引高山冰雪融水和地下水灌溉)高原农牧业:1.高寒牧区:牦牛、藏绵羊、藏山羊2.河谷农业(雅鲁藏布江谷地、湟水谷地):青稞、豌豆、小麦土壤黑土,黑钙土棕壤、褐土粮食作物春小麦、大豆冬小麦水稻熟制一年一熟二年三熟或一年二熟一年二熟或三熟油料作物大豆花生油菜糖料作物甜菜甘蔗甜菜棉花基地冀中南、鲁西北和豫北平原,黄淮平原江汉平原,长江下游滨海沿江平原南疆蚕丝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四川盆地主要水果苹果、葡萄、梨、桃、杏、柿柑橘、香蕉、荔枝、桂圆、菠萝、椰子其它作物三大杂粮:玉米、高梁、谷子谷子—黄土高原干果:枣、核桃等其它粮食作物:小麦、甘薯经济林木:茶、油茶、油桐、漆树等小麦、啤酒花农业中存在的问题如何开发沼泽地①节约农田用水②挖掘中低产田潜力③防治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红壤丘陵:①增施有机肥②补充熟石灰③防治水土流失水源缺乏,风沙危害高寒特征地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经济发展工业发展及其问题1.工业区:辽中南重工业基地京津唐综合性工业基地2.工业带:陇海沿线工业带东段、沿海工业带北段3.主要工业城市及工业部门:沈阳(东北最大工业中心、机械制造)、大连(造船、化工)、鞍山(钢铁)、长春(汽车)、吉林(化工)、哈尔滨(电机、制糖)、大庆(石油、化工)、北京(钢铁、机械、化工、汽车、电子、家电、纺织)、天津(化工、造船、纺织)、石家庄(棉纺)、唐山(钢铁、煤炭、陶瓷)、青岛(棉纺)、郑州(棉纺)、洛阳(拖拉机、棉纺)、西安(电子、棉纺、电机)、兰州(化工)、太原(钢铁、化工、能源)1.工业区:沪宁杭工业区、珠江三角洲工业区2.工业带:长江沿岸工业地带、沿海工业地带南段3.主要工业城市及工业部门:上海(我国最大综合性工业中心)、南京(化工、电子)、徐州(煤炭)、无锡(纺织、电子)、杭州(纺织、电子)、马鞍山(钢铁)、武汉(钢铁、棉纺、造船)、十堰(汽车)、宜昌(电力)、重庆(钢铁)、贵州(有色冶金)、广州(综合性工业中心)、南宁(制糖)1.工业带:陇海-兰新工业区西段2.主要工业城市及工业部门:包头(钢铁)、金昌(有色冶金)、银川(毛纺)、乌鲁木齐(纺织、制糖、煤炭)、克拉玛依(石油)、酒泉(航天)主要工业城市及工业部门:西宁(毛纺)、林芝(毛纺)村镇、城市的分布多呈块状多沿河流分布,呈带状沿黄河、高山山麓或沿铁路线分布,呈点状或带状沿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带分布,呈带状生活习惯食:面食住:防寒保暖传统交通工具:骡马食:大米住:通风散热传统交通工具:船舶食:面食、玉米、谷子传统交通工具:马、骆驼食:青稞传统交通工具:牦牛第一章人口的变化一、人口的数量变化1、人口自然增长数量=人口总数×自然增长率〔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1999年10月12日,地球总人口60亿;目前,我国总人口约13亿。
1中国区域地理与区域差异2北方地区341.自然条件范围:大兴安岭、贺兰山脉、巴颜喀拉山脉以东,秦岭、淮河以北,即我56国东部季风区的北部地区。
7地形特征:平原面积广大,其中东北平原是我国最大的平原,黑土为主,多沼泽,北部冻土层厚;华北平原是我国最平坦的平原,主要由黄河、海河、89淮河冲积而成,土层深厚;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广、最厚的黄土堆积区,土10质疏松,直立性强,地表植被保护差,水土流失严重,沟壑纵横,流经高原11区的河流含沙量大。
12太行山脉两侧地形差异明显,以东为华北平原,以西为黄土高原。
13本区主要地形单元有:东北平原(三江、松嫩、松辽)、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兴安岭山地、长白山地、山东丘陵、辽东丘陵。
本区“名山”有:“东1415岳”泰山(山东)、“西岳”华山(陕西)、“中岳”嵩山(河南)、“北岳”恒16山(山西)。
17气候特征:以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为主,其中大兴安岭北部为寒温带、长18城以北为中温带、黄河中下游地区为暖温带,无霜期4-8个月,热量条件南19北差异大;年降水量400-800毫米,主要集中在7-8月,大部分属于半湿润、半干旱区(东北的东部及北部山地为湿润区);夏季温暖多雨(东北较短),2021冬季寒冷干燥(东北漫长严寒多积雪,漠河为我国的“寒极”);主要灾害性22天气:冬季寒潮,东北地区夏季低温、秋季早霜,华北地区春季干旱多沙暴、夏季多暴雨。
2324水文特征:水文特征南北差异大。
水量北丰南小,汛期北长南短(东北地区有明显融雪春汛),河流含沙量北小南大,结冰期北长南短。
2526主要河流:黑龙江及其支流松花江、乌苏里江,黄河(下游为“地上河”)27及其支流渭河、汾河,海河,辽河,鸭绿江,图们江。
28主要湖泊:白头山天池、兴凯湖。
29植被:东北地区以针叶林为主(长白山地区为针叶-落叶阔叶混交林),黄30河中下游地区为落叶阔叶林。
土壤:东北地区黑土分布广泛,黄河中下游地区主要为钙质土。
1.读我国人口分布图,回答有关问题。
(1)黑河——腾冲一线以东、以西人口分布的不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至少写两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成都的人口密度是_________人/平方千米,成都是____________省的省会城市。
(3)拉萨的人口密度是_________人/平方千米,拉萨是_____________自治区的行政中心。
(4)黑龙江省的省会城市是_____________,人口密度是_________人/平方千米。
2.将图中中序号所代表的的地形名称填在横横线上:3. 读“沿东经89°线的地势剖面图”,完成下列要求。
(1)在图下用符号标出我国地势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的范围并注明。
(2)图中A是________盆地,B是________盆地,C是________盆地。
(3)D为________高原南部的________江。
(4)E是________洋边缘的________湾。
4.下为“中国地势阶梯状分布示意图(沿36°N)”,读图回答。
(1)写出图中A、B、C、分别代表我国地势的哪一级阶梯: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
(2)A阶梯的主要地形区名称是________。
(3)B阶梯的主要地形区名称是________。
(4)C阶梯的主要地形区名称是________。
(5)我国地势的特点是________。
这样的地势有利于: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
5. 读我国局部地图,完成下列问题。
(1)属于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界线的山脉是________;属于地势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的是________;0℃等温线经过的山脉是________(均填字母)。
(2)山脉G东侧的地形单元为________,西侧的地形单元为________。
中国的地理与人文环境地理环境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其地理坐标约为北纬4°20′至53°33′,东经73°40′至135°05′。
中国的总面积约为960万平方公里,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位居世界第三。
地形地貌中国地形复杂多样,有高山、平原、丘陵、盆地和高原等多种类型。
其中,山地和高原占据了中国总面积的近60%。
主要山脉有长江山脉、黄河山脉、秦岭山脉、天山山脉等。
主要高原有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等。
主要平原有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平原等。
主要丘陵有东南丘陵、两广丘陵等。
气候类型中国气候类型多样,东部沿海地区主要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西部地区则主要是高原气候、干旱气候和山地气候。
由于地形地貌和地理位置的影响,中国各地气候差异显著,气候带分明。
水系分布中国河流众多,主要有长江、黄河、珠江、黑龙江、辽河、海河等。
这些河流大多发源于西部高原和山脉,向东流入太平洋。
此外,中国还有许多湖泊,如青海湖、洞庭湖、太湖等。
人文环境历史文化中国有着五千多年的历史,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包括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科技等各个方面。
中国的传统节日如春节、中秋节、端午节等,以及风俗习惯、礼仪道德等,都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特色。
语言文字中国的官方语言是汉语,汉字是书写汉语的文字。
汉字起源于甲骨文,有着几千年的历史。
汉语方言众多,如普通话、粤语、闽南语、吴语等。
此外,中国还有许多少数民族,各自拥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
宗教信仰中国的宗教信仰多样,主要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
佛教自汉朝传入中国后,逐渐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汉传佛教。
道教则是起源于中国的宗教,主张道法自然,追求长生不老。
伊斯兰教和基督教则是在唐朝传入中国,分别有着悠久的历史。
社会制度中国实行社会主义制度,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课时1 中国的地形,怀化课标解读,怀化知识梳理中国的地形和地势地形地势特征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主要地形单元的分布、名称和特点山脉:构成骨架东西走向山脉南北走向山脉东北—西南走向山脉西北—东南走向山脉弧形山脉四大高原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云贵高原四大盆地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三大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主要丘陵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地形、地势对我国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影响,怀化考点突破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1)我国地势三级阶梯比较地势阶梯平均海拔主要地形类型主要地形区第一级 4 000米以上高原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分界线:青藏高原边缘(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第二级 1 000~2 000米高原、盆地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四川盆地分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第三级500米以下平原、丘陵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山东丘陵、辽东丘陵(2)地形地势对我国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影响地势影响①西高东低的地势有利于海洋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形成丰富降水②许多大江大河自西向东流,沟通了沿海和内地的经济联系③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水能丰富地形影响有利方面①地形类型多样,便于农业发展多种经营②山区面积广大、有利于发展采矿业、畜牧业、旅游业等不利方面①山区面积广大,平原面积小,不利于发展种植业②山区地面崎岖,交通不便,制约经济发展,易发生山地灾害,如山洪、崩塌、滑坡、泥石流省级行政区大致分界山脉省区界山河北省—山西省太行山脉湖北省—重庆市巫山福建省—江西省武夷山脉广东省—湖南省南岭西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昆仑山脉甘肃省—青海省祁连山脉(2016益阳中考)山脉是地形的骨架,往往成为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地区是长江中下游平原B.②地区地表支离破碎C.③在福建省D.④地区有我国最大的河流【答案】B【考查点】中国山脉的分布【解析】①是汉水谷地;②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地表支离破碎;③是江西省;④是准噶尔盆地,位于新疆,而我国最大的河流长江不流经该省区。
地貌类型七大地形中国有许多世界闻名的地形区和地貌类型,例如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和主要三大丘陵地形区,以及重力地貌、喀斯特地貌、黄土地貌、雅丹地貌、一、地形和地貌的区别地形是就宏观范围而言,指的是一个地区地形的总特征,比如华北平原,四川盆地,青藏高原等,世界上只有五种地形,分别是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平原;地貌是就小范围内的地质特征而言的,比如我们常说的新疆雅丹地貌,有溶洞或石林的称为喀斯特地貌,广东丹霞山、湖南莨山等地称为丹霞地貌,还有火山喷发地的熔岩地貌等等,所以地貌有很多种。
总之,地貌附属于地形,比地形的范围小多了。
二、中国主要地形分布地形区,指以某种地形类型(陆地的地形类型有五种: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为主的独立地形单元,不同的地形区之间往往以山脉和河流作为分界线.1.四大高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2.四大盆地: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3.三大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4.主要三大丘陵: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三、中国主要地貌分布1.重力地貌主要分布在我国山区。
2.喀斯特地貌以广西、贵州、云南和四川青海(即云贵高原)东部所占的面积最大,是世界上最大的喀斯特区之一。
3.黄土地貌中国是世界上黄土分布最广、厚度最大的国家。
其范围北起阴山山麓,东北至松辽平原和大、小兴安岭山前,西北至天山、昆仑山山麓,南达长江中、下游流域,面积约63万平方公里。
其中以黄土高原地区最为集中,占中国黄土面积的72.4%,一般厚50~200米(甘肃兰州九洲台黄土堆积厚度达到336米),发育了世界上最典型的黄土地貌。
4.雅丹地貌“雅丹”原是我国维吾尔族语,意为陡峭的土丘。
雅丹地貌以罗布泊(塔里木盆地)西北楼兰附近最典型。
世界各地的不同荒漠,包括突厥斯坦荒漠和莫哈韦沙漠在内,都有雅丹地形。
5.丹霞地貌主要分布在中国、美国西部、中欧和澳大利亚等地,以中国分布最广。
第三章中国的地形
第四节三大平原和主要丘陵
教学目标
1.通过读图,使学生记住三大平原和三大丘陵的位置、名称。
2.通过分析三大平原的分布和主要特点,使学生认识平原是我国主要的农业区,渗透因地制宜的观点,认识到我们应该保护耕地,爱惜粮食。
教学重点
三大平原的分布及特点。
教学难点
三大平原的成因。
教学媒体
中国地形图(挂图),三级阶梯及主要河流空白图,课本插图、彩图,中国土地利用类型(投影片),丘陵地区景观幻灯片。
教学过程
【复习填图】请同学们在发的空白图中填写我国地势的第二、三级阶梯界线处的四条山脉的名称。
【引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我国的四大高原和四大盆地,它们主要分布在我国地势的哪级阶梯呢?
学生答:第一、二级阶梯。
【教师指图提问】我国第三级阶梯上又分布有哪些地形类型呢?
学生答:平原和丘陵。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我国的三大平原和主要丘陵。
【板书】第四节三大平原和主要兵陵
一、三大平原分布和特点
首先,我们了解一下这三大平原的名称,请同学们看地图册。
它们是位于我国东北地区的东北平原、首都北京所在的华北平原、长江流域的长江中下游平原。
它们依山连海,是一条纵贯我国南北的冲积平原带。
【读图观察】请同学们翻开课本,看“东北平原示意图”。
请同学在黑板前指挂图说明东北平原的位置、范围。
学生指图回答。
【指导读图】我们继续看这幅图。
东北平原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平原,约35万平方千米。
它是由哪个小平原组成的?
学生读图回答,三江平原、松嫩平原和辽河平原。
【启发提问】它们的名称有何含义?
学生讨论、回答:三江平原是由黑龙江、乌苏里江和松花江所携带泥沙冲积而成的,松嫩平原是由松花江和嫩江携带的泥沙冲积而成的,辽河平原主要是由辽河所携带泥沙冲积而成的。
【教师总结】我国东部平原多是河流所携带的泥沙不断堆积而成的,在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地地势低洼处常形成沼泽地,请同学们看彩图14。
东北平原分布有肥沃的黑土。
据测算,黑土的养分比华北平原的褐土要高3~5倍。
在沼泽地若能采取排水措施,它可变为良好的耕地、牧场。
我国在此已建成了一批机械化农场。
昔日“光长野草不长粮”的“北大荒”已变为富饶的“北大仓”,小麦、大豆、甜菜的产量一直居全国第一位。
【巩固填图】请同学在空白图中填写黑龙江、乌苏里江、松花江、嫩江及辽河的名称,在东北平原填写东北平原的特征--辽阔、肥沃。
【转折】我国刚才提到的华北平原是我国第二大平原,面积约30万平方千米,请同学们看课本插图,到黑板前指图说明华北平原的位置和范围。
学生指图回答。
【启发提问】华北平原为什么又叫黄淮海平原?
学生讨论、回答。
【提问】塑造华北平原的主力又是哪条河流呢?
学生回答:黄河,其次有淮河、海河。
【教师总结】黄河的含沙量为世界各大河之冠,请同学们读课本第五章、第三节的“读一读”,“世界含沙量最大的河流”,可以知道黄河是塑造华北平原的主力。
还有海河的支流永定河、潮白河,它们共同冲积成华北平原。
平原大部地区的沉积物的厚度可达上千米。
【提问】那么华北平原的地表形态又有什么特征呢?请同学们参看彩图18。
学生讨论回答:一望无际、非常平坦。
【教师补充资料】华北平原大部分地面坡度约1:4000,如果坐在行驶在平原的火车上看日出,就会发现一轮红日从一望无际的麦田尽头升出了地平线。
【巩固填图】请同学们在空白图中准确填写华北平原及特征,并把海河、黄河、淮河的名称填在图上。
【教师指图】我国的第三大平原是……?
学生回答。
长江中下游平原面积约20万平方千米,较前面两个平原都小。
别看它稍小,它却是工农业发达、人中众多的繁荣地区。
长江中下游平原部分,先请同学们阅读课文,讨论后回答问题。
现在请同学阅读课本第34页“(三)长江中下游平原”课文及图3.19、图3.20及彩图15。
看完后,讨论投影片中问题。
【出示投影】长江中下游平原图。
【提问】①长江中下游平原的范围?②在图3.19中,长江中下游平原范围内有哪些河湖?
③长江中下游平原是如何形成的?④长江中下游平原有何特点?
学生讨论后回答。
请学生指挂图回答问题①。
【老师问】它北起?淮河
它南至?洞庭湖南部地区
学生指挂图回答问题②:长江、汉江、赣江、湘江、洞庭湖、鄱阳湖、太湖的名称。
学生回答问题③:长江及其支流的泥沙冲积而成。
学生回答问题④:地势低平,河渠如网。
【启发思考】长江中下游平原和华北、东北平原有何区别?
学生讨论回答:①地势更低,②河湖更多;③纬度位置更低,更热。
【出示投影】
【教师讲解】长江中下游平原以水田为主,水稻是主要的粮食作物,华北、东北平原以旱田为主,小麦是主要粮食作物。
长江中下游平原具有丰富的水热资源、广袤的平川沃土、众多的河流湖泊,地上水稻、油菜、水中鱼、虾、蟹、藕,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
【巩固练习】请同学们在空白图中填写长江中下游平原,并填注:汉江、长江、湘江、赣江及洞庭湖、鄱阳湖、太湖的名称。
【启发思考】请同学们完成本节的“想一想”。
学生回答。
“想一想”1.东北平原(地势坦荡)中部有一条稍稍隆起的分水岭高地,有些低地积水成沼泽。
“想一想”2.华北平原是由黄、淮、海三条河流共同冲积而成。
“想一想”3.长江中下游平原河汊纵横交错,湖荡星罗棋布。
农业生产是种稻、养鱼为主【引导读图】请同学们看地图册,我国除三大平原外,还有哪些面积较小的平原。
学生看图、回答。
【教师总结】我国是一个山地多、平原少的国家,平原面积仅占国土面积的1/10。
我们应当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现有耕地,积极开垦荒地,因地制宜发展农业,为人们提供更为充足、丰富的农产品。
【转折】同学们在读图过程中一定发现还有一种地形--丘陵。
【板书】二、主要丘陵
【读图观察】请同学们看课本第35页图3.21及彩图12,在丘陵地区是如何发展农业生产的?学生回答。
【提问】课本中提到的丘陵地区的果园、经济林木具体是指什么呢?大家讨论一下。
学生讨论、回答:山东和辽宁有苹果、梨,浙江有蜜桔,南方还有茶叶、竹子等。
【出示景观投影片】①茶园②竹林③桂林山水④泰山
【板书总结】1.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
2.利用及发展:梯田、果园、经济林木、风景区
【结合实际,培养兴趣】若有家长到过“北大荒”插队劳动,下节课请你讲一讲家长看到的“北大荒”及其变化。
板书设计第四节三大平原和主要丘陵
二、三大平原分布和特点
三、主要丘陵
1.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
2.利用及发展:梯田、果园、经济林木、风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