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物理知识树

初中物理知识树

初中物理知识树
初中物理知识树

力 的 概 念 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作用是相互的,有直接和间接作用之分)。作用力、反作用力、施力物、受力物。

力 的 单 位 牛顿 N

力 三 要 素 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力 图 示 法 用单位线段长度表示大小、圆点表示作用点、箭头表示方向。 力 的 测

工具——弹簧秤。弹簧秤的工作原理、使用方法。

物体发生 形变 物体不受力(牛顿第一定律)、受平衡力和受非平衡力的运动状态各如何? 参照物 改变运动 状态 两力平衡的条件:同体、等值、反向、共线(缺一不可),同一直线的两力合成。 重

力 方向:竖直向下。作用点:在受力物重心。大小:G = m g 摩 擦 力 方向:与物体运动(趋势)向反。作用点:在相互接触面。

力 方向:垂直物体表面。作用点:在受力物体表面。作用效果用压强表示。 压强计算 浮 力 、 升 力

方向:竖直向上。作用点:在受力物重心。浮力、升力产生的原因 浮力计算

质 量 是物质的属性(不变),单位:Kg ,

天平的使用方法。

度 是物质的属性,ρ = m / v , 单位:kg / m 3

, 密度的应用。

是物质的属性,保持原的运动状态的性质。

杠 杆 五 要 素 支点、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 功的原理

杠杆平衡 条件 F 1 ×L 1 = F 2 ×L 2

△ 动力对机械做功(总功)等于机械 定 、 动 滑 轮 定、动滑轮的优缺点,滑轮组的绕线法。 克服所有阻力做功(有用功、额外功)

机 械 效 率 η η = W 有 / W 总×100 % ,滑轮组效率测定。 W 总

= W 有

+ W

动滑 + W

各种阻力

机 械 功 W W = F ×S ,单位(焦 J )做功的两个条件。 △ 一组公式:W 总= F ×S 、W 有 = G 物× h 功

P P = W / t , 单位(瓦w )表示做功快慢。 F 拉 = 1/n ( G 物 + G 动 ) 、S = n × h

机 械 能 E 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机械能守恒。

W 额 = G 动滑× h + 其它阻力做功

电 量

Q

电荷的多少叫电量,单位(库仑 C ), 1库仑 = 6.25 ×1018

个电子电量

电 阻 R 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温度有关,可变电阻的原理及连接方法,(伏安法测电阻) 电 流 I I = Q / t ,单位(安培A ),测量工具——电流表,电流表的使用方法。

电 压 U 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单位(伏特V ),测量工具——电压表,电压表的使用方法。

W 定义式:W = Uit 推导式:W = I 2

Rt = U 2

t / R ,单位(焦J ),实用单位(千瓦时 1kwh = 3.6×106

J ) 电 功 率 P 定义式:P = W / t 推导式:P = UI = I 2

R = U 2

/R ,单位(瓦w ),实用单位(千瓦)U 2

额/P 额=U 2

实/P 实

串 联 电 路 特点:I 总 = I 1= I 2= ┅

U 总 = U 1 + U 2+ ┅

R 总 = R 1+ R 2+ ┅

初 并 联 电 路 特点:U 总 = U 1 = U 2= ┅ I 总 = I 1+ I 2+ ┅

1 / R 总= 1 / R 1 + 1 / R

2 +┅

欧 姆 定

I = U / R 表示同一段电路中电流、电压、电阻三者之间的关系。(用电器的电阻一般视作不变)

物 焦 耳 定 律

Q = W = I 2Rt ; 当 I 相等时,Q 与R 的关系 Q= I 2Rt ; 当U 相等时,Q 与R 的关系Q = U 2

t / R

理 电流的磁 效应 奥斯特实验: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右手螺旋定则:判别直导线和螺线管的磁场方向。 知 磁场对电流作用 磁场对通电导体有力的作用(电动机原理)。受力方向用左手定则判别,应用实例——电动机。 识

电磁感应 现象

法拉第实验:闭合电路在磁场中作切割磁感应线的运动会产生感应电流。方向右手定则,发电机。

匀速直线运动 V = S / t

平均速度 V = S / t

固体压强计算 P = F / S

液体压强计算 P = ρ g h (均匀ρ )

气体压强计算 在2km 以内……

阿基米德定律 F 浮 = G 排 = ρ 液gV 排

当漂、悬浮时 F 浮

= G 物

即 ρ 液 g V 排 = ρ 物 g V 物

判断沉浮方法 1,比较G 物和F 浮2,比较ρ 物和ρ 液(实心物)

摄尔修斯(瑞)—摄氏温标 开尔文(英)—热力学温标 牛顿(英)—牛顿第一定理 托里拆利(意)—测定标准大气压值 阿基米德(德)—阿基米德定理 奥斯特(丹)—电流的磁效应 法拉第(英)—电磁感应

贝可勒尔(法)—首先发现放射现象 焦耳(英)—焦耳定理 欧姆(德)—欧姆定理

物理量国际单位

结构图

家庭电路组成电源(火线、零线)电能表、闸刀开关、熔断器、插座、开关、用电器等。长度L m

安全用电测电笔的原理、熔断丝的计算与选用、不高于36伏电压为安全电压、安全用电的“四不”。面积S m2

用电量的计算W = P t ,注意用千瓦时单位较为简便。体积V m

3 温度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量,两套温标(摄氏、开氏)T =(273 + t)K,温度计及使用。质量m kg

内能改变内能的两种方法(热传递、做功),热机(1循4冲2周),柴、汽油机的不同之处。时间t s

燃烧热值一千克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叫燃料热值,单位J / Kg,计算公式:Q = q m Q吸=Q放温度T k

比热容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底1度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比热容。单位J / kg

0C Q

吸= C m (t - t0)速度V m / s 热量物质在热传递过程中放出或吸收能量的多少叫热量。单位J 热量计算Q放= C m (t0 - t)力 F N

晶体有固定的熔点升华(吸热)汽化的两种形式,影响蒸发的三个因素

Q放 = qm 功W J

熔化(吸热)汽化(吸热)功率P w

固体液体气体热量Q J

凝化(放热)液化(放热)比热 C J / kg

0C

凝华(放热)热值q J / kg 1,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很小很小)压强P Pa

2,分子在永不停息的作无规则运动。(扩散)电流I A

3,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电阻R Ω小孔成像实验证明光在同一均匀媒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

8m/s 电压U v 色散实验证明日光是由七色光复合而成的。透明物体和不透明物体颜色产生的原因。(红、绿、蓝)三原色电功W J 反射定理L入、L反在L法两侧,且三线在同一平面,α = β。平面镜成像原理和特点。电功率P w 折射定理L入、L折在L法和界面两侧,且在同一平面。当光从空气射到物时α>γ,反之α<γ。

U>f 放大镜特殊光线要记的七个常数凸透镜的应用2f>U>f 幻灯机1,水的密度 1.0× 103 kg / m3

U>2f 照相机2,标准大气压 1.01× 105Pa 产生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3,安全电压不高于36v

声音需要在介质中传播,不同的介质、温度其传播速度是不同的。4,家用电压220v 声音的传播

分类1,乐音(美妙动听)。2,噪音(烦噪厌恶)5,光在真空中的速度3 × 108m /s

音调声音的高低叫音调。每秒振动的次数叫频率。频率的单位:赫兹Hz。频率高音调高。6,g = 9.8 N / Kg 乐音三特性响度声音的在小叫响度。振幅的单位:分贝dB。振幅大响度大。7,声在空气中的速度340 m /s 音色音色反映声音的品质。不同的人、不同的乐器具有不同的声音品质。

(1)、1m/s=3.6km/h

重点掌握四个实验(2)、1g/cm3=103kg/m3

1,密度测定2,伏安法测电阻 3,小灯功率测定4,滑轮组机械效率测定单位换算(3)、1kw?h=3.6×106J

初中物理力学部分知识点归纳

初中物理力学知识归纳 一、长度测量 1、长度测量最常用的工具:刻度尺。 2、长度的单位:千米(km)、米(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3、米是长度国际单位的主单位。 4、刻度尺使用前要观察:零刻线、量程、分度值。 5、刻度尺的使用: (1)用刻度尺测量时,尺要沿着所测长度;(2)不利用磨损的零刻线; (3)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6、读数——有效数字读法 (1)了解刻度尺的分度值;(2)读出长度末端前的刻线读数; (3)多余部分自己估读;(4)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7、测量结果是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8、减小误差的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二、速度、路程和时间 1、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宏观运动),简称运动。(微观运动在热学部分复习) 2、参照物的定义:说物体在运动还是静止,要看以另外的哪个物体作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3、匀速直线运动:快慢不变、经过的路线是直线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4、速度的物理意义:速度用来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 5、匀速直线速度的定义: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的大小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6、速度的公式: 速度=路程/时间v=s/t 7、速度的单位及单位换算: (1)单位:米/秒读作米每秒 千米/时读作千米每时 (2)单位换算:1米/秒=3.6千米/时 8、速度值的物理意义: 例:7.2米/秒:一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它在1秒内通过的路程是7.2米。 变速运动 定义:常见的运动物体的速度是变化的,这种运动叫变速运动。 平均速度:描述变速直线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是平均速度,它等于路程除以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 9、平均速度 10、路程和时间的计算 (1)计算路程、时间、速度。(2)计算路程、时间、速度的比值。(3)多段路程、时间、速度的计算。(4)过桥及往返问题。 三、质量和密度 1、质量: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质量单位:国际单位制:主单位kg,常用单位:t、g、 mg 2、质量的理解:固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态、状态、位置、温度而改变,所以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 3、质量测量:

初中物理九年级各章节知识点总结

第十三章内能 本章知识结构图: 一、分子热运动 1.分子热运动: (1)物质的构成:常见的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分子、原子构成的。无论大小,无论是否是生命体,物质都是由分子、原子等粒子构成。 (2)扩散: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比如墨水在水中扩散等等。 a.扩散的物理意义: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表明分子之间存在间隙。 b.扩散的特点:无论固体、液体,还是气体,都可以发生扩散。发生扩散时每一个分子都是无规则运动的。 (3)分子的热运动 a.定义: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叫做热运动。无论物体处于什么状态、是什么形状、温度是高还是低都是如此。因此,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 b.影响因素:分子的运动与温度有关,物体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2.分子间的作用力: (1)分子间同时存在着引力和斥力,它们是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但是斥力变化要比引力变化快得多。分子间作用力的特点如图:

(2)固态、液态、气态的微观模型 二、内能 1.内能: (1)定义: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其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分子动能:分子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其大小决定于温度高低。分子势能:分子由于存在相互作用力而具有的能,其大小决定于分子间距。单位是焦耳(J)。 (2)一切物体的分子都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无论物体处于什么状态、是什么形状、温度是高还是低都是如此。因此,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 (3)同一物体的内能的大小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具有的内能就越多。但不同物体的内能则不仅以温度的高低为依据来比较。 (4)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分子的个数、分子的质量、热运动的剧烈程度(温度高低)、分子间相对位置。 2.物体内能的改变: (1)改变内能的方法:做功和热传递 做功:两种不同形式的能量通过做功实现转化。 热传递:内能在不同物体间的转移。 (2)热量: a.定义: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叫做热量。 b.单位:焦耳(J)。 三、比热容 1.比热容 (1)定义: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乘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用符号c表示。单位:焦每千克摄氏度,符号是J/(kg·C)(2)比热容是反映物质自身性质的物理量,比热容只决定于物质本身,反映了物质吸热(或放热)的本领,与物质的质量、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多少、温度的高低、形状、位置等都没有关系。但是,物质的比热容不但与物质的种类有关,还与物质的状态有关。 *比热容与吸热本领,温度改变的难易程度 两个角度物质的吸热本领物质的温度改变的难易程度 具体说明比热容大,吸热本领强比热容大,温度难改变 比热容小,吸热本领弱比热容小,温度容易改变实例汽车的发动机用水做冷却剂沿海地区昼夜温差小,内陆地区昼夜温差大(3)质量相同的同种物质,温度升高1摄氏度吸收的热量,与温度降低1摄氏度放出的热量是相同的。

苏教版初中物理力学知识点整理及其练习

初中物理力学知识点及练习题 初中物理力学知识点及练习题 一、力 1、力的定义: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 2、力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用英文字母“N”表示; ***3、力的特性:力有三大特性; (1)力的方向性:质量、密度是没方向的,力是有方向的; (2)力的瞬时性:物体间发生作用的瞬间力就产生,停止作用的瞬间力就消失; (3)力的相互性:力的相互性要从四个方面来理解:①一个独立的物体不能产生力,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②力不能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力是个抽象的物理量和物体是相互依赖的; ③有受力者必有施力者,二者同时产生同时消失,而且位置可以互换; ④相互作用力的关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线在同一直线上、分别作用在两个不同物体上。 4、力的作用效果: ①力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 ②力可以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 ③力可以使物体的物态发生改变。 5、力的三要素:我们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 6、力的示意图和图示: 7、力的测量工具------“弹簧测力计”: 二、重力: 1、重力的定义:地球表面上的物体由于受到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2、重力的三要素: (1)重力的大小: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G=mg 国际统一规定 g=9.8N/kg;g是常量但不是恒量,g值在地球的不同位置实际值不同,离地心近的地方(南极、北极)g实际值大,离地心远的地方(赤道)g实际值小,在地球表面上从两极向赤道靠近g 实际值逐渐变小; (2)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人们经常利用此来判断物体是否与水平面垂直。 (3)重力的作用点-------重心: ①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的几何中心,物体的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几何形状规则(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正球体);二是,质量分布要均匀,否则不一定在。 ②物体的重心只是物体所受重力的代表点,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如:环状、管状、U型状、V型状等物体的重心都不在物体上。 3、质量和重力(重量)的区别:质量和重力(重量)有5个方面的区别: ①实质不同,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重力是物体受地球影响的大小; ②方向问题,质量没有方向,重力方向竖直向下; ③变化问题,质量不随物体位置的变化而改变,重力随物体位置的变化而改变; ④测量工具不同,质量的测量工具是天平、秤,重力的测量工具是弹簧测力计; ⑤单位不同,质量的单位是kg、g、mg、t等,重力的单位是N。 三、摩擦力:(滑动摩擦力、滚动摩擦力、静摩擦力)(一)滑动摩擦力: 1、滑动摩擦力的定义:一个物体在另一物体表面上滑动时在接触面之间就产生了一个阻碍相对滑动的力这个力就叫做滑动摩擦力。 2、滑动摩擦力的三要素: (1)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接触面间的压力、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接触面的材料。 (2)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不一定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反,一定与相对滑动的方向相反。(3)滑动摩擦力的作用点:滑动摩擦力的作用不是一个点而是一个面,画滑动摩擦力时我们就用接触面的中心线的交点来代替,在做力学综合题时我们还可以把它平移到重心上。 (二)滚动摩擦力:初中对滚动摩擦力不过多研究,大家一定牢记“滚动摩擦力比滑动摩擦力小得多”。(三)静摩擦力: 1、静摩擦力的定义:一个物体在另一物体表面上静止,当它们之间产生运动趋势时在接触面之间就产生了一个摩擦力,这个摩擦力就叫做静摩擦力。 2、静摩擦力的大小:静摩擦力的大小始终与使物体产生运动趋势的外力的大小相等。 (四)改变摩擦力大小的方法:改变压力、改变粗糙程度、改变材料、改变摩擦方式。 (五)增大和减小摩擦力的应用: 1、增大摩擦力的应用实例: 2、减小摩擦力的应用实例: 四、同一条直线上的二力合成:

初中物理力学部分知识点归纳

初中物理力学部分知识 点归纳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初中物理力学知识归纳 一、长度测量 1、长度测量最常用的工具:刻度尺。 2、长度的单位:千米(km)、米(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3、米是长度国际单位的主单位。 4、刻度尺使用前要观察:零刻线、量程、分度值。 5、刻度尺的使用: (1)用刻度尺测量时,尺要沿着所测长度;(2)不利用磨损的零刻线; (3)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6、读数——有效数字读法 (1)了解刻度尺的分度值;(2)读出长度末端前的刻线读数; (3)多余部分自己估读;(4)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7、测量结果是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8、减小误差的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二、速度、路程和时间 1、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宏观运动),简称运动。(微观运动在热学部分复习) 2、参照物的定义:说物体在运动还是静止,要看以另外的哪个物体作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3、匀速直线运动:快慢不变、经过的路线是直线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4、速度的物理意义:速度用来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 5、匀速直线速度的定义: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的大小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6、速度的公式: 速度=路程/时间v=s/t

7、速度的单位及单位换算: (1)单位:米/秒读作米每秒 千米/时读作千米每时 (2)单位换算:1米/秒=3.6千米/时 8、速度值的物理意义: 例:7.2米/秒:一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它在1秒内通过的路程是7.2米。 变速运动 定义:常见的运动物体的速度是变化的,这种运动叫变速运动。 平均速度:描述变速直线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是平均速度,它等于路程除以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 9、平均速度 10、路程和时间的计算 (1)计算路程、时间、速度。(2)计算路程、时间、速度的比值。(3)多段路程、时间、速度的计算。(4)过桥及往返问题。 三、质量和密度 1、质量: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质量单位:国际单位制:主单位kg,常用单位:t、g、 mg 2、质量的理解:固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态、状态、位置、温度而改变,所以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 3、质量测量: 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测量工具:案秤、台秤、杆秤,实验室常用的测量工具托盘天平,也可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重,再通过公式m=G/g计算出物体质量。 4、密度

八年级下册物理力学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总结 知识点1:力的概念 1.力的作用效果 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或说成“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2.力的定义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不能单独存在。 (力发生在两个物体之间:一个是施力物体、一个是受力物体。) 3.力的物理量符号:F 。 4.力的单位 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是F。 托起两个鸡蛋的力大约为1N,托起一个苹果的力大约是1N——2N。 5.力的三要素(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 大小、方向、作用点。 6.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知识点2:弹力 1.弹性和塑性 ①弹性:受力时物体会发生弹性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的性质。 如:弹簧、气球、钢尺、橡皮筋、球类等。 ②塑性:受力时物体会发生塑性形变,不受力时不能自动恢复原来的形状的性质。 如:橡皮泥、面团等。 2.弹力产生条件:①相互接触;②发生弹性形变。 3.常见弹力:拉力、推力、压力、支持力等。 4.测量工具:弹簧测力计(实验室中常用) (1)构造:主要由弹簧、指针、提环、挂钩和刻度板组成。 (2)工作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所受拉力大小成正比。 (3)正确使用: ①观察:测量前应该先观察量程和分度值; ②调试:用手拉动几次挂钩,避免摩擦或被卡壳;并确认指针对准零刻度线,若有偏差,必须校零;

③测量:测量过程中,要使弹簧测力计内弹簧轴线方向(伸长方向)跟所测力的方向在同一条直线上; ④读数:保持弹簧测力计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读数,视线应于刻度线相平。 知识点3:重力 1.地球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用符号G表示。 2.重力的大小可用弹簧测力计来测量。当物体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即所受重力。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成正比,即G=mg,式中g= 9.8N/kg。 3.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应用:建筑工人在砌墙时常常用铅垂线来确定竖直的方向,以此来检查所砌的墙壁是否竖直。 4.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做重心。 知识点4:牛顿第一定律 1.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就 是著名的牛顿第一定律,也叫惯性定律。 【注意】(1)定律是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推理概括得出的,不能直接用实验验证。 (2)“不受外力”是定律成立的条件,这是一种理想情况。它也包含物体在某 一方向上不受外力的情况。牛顿第一定律是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上,经过推 理得出的。 (3)“或”是指一个物体只能处于一种状态,到底处于哪种状态,由原来的状 态决定,原来静止就保持静止,原来运动就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 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做惯性。 【注意】(1)惯性是指物体总有保持自己原来状态(速度)的本性,不能克服和避免。惯 性是物体本身的固有性质,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 (2)惯性与物体所处的运动状态无关,对任何物体,无论它是运动还是静止,无 论是运动状态改变还是不变,物体都有惯性。 (3)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与外界因素无关, 物体惯性大小就是指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难易程度。 (4)惯性不是力。惯性是物体具有的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的性质,惯性 和力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不要说“受到惯性”“惯性作用”。 3.惯性现象解释步骤 (1)明确研究的是哪个物体,它原来处于怎样的运动状态; (2)当外力作用在该物体的某一部分(或外力作用在与该物体有关联的其他物体上)时,这一部分的运动状态的变化情况; (3)该物体另一部分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4)最后会出现什么现象。 知识点5:摩擦力 1.定义:

初中物理各章节知识梳理-思维导图

初中物理各章节知识梳理思维导图(为了增强互动性和实用性,关键字进行挖空。答案在最后)

17. 镜陡观察肉眼看不见的物体 18.镜能观察遥远的用空 显微镜 和卍远傥 焦距 I.俶点到的距离。 14.通过改变的形状. 便远、近不同的物体的像都 能成在上。 15. 近觇眼看远处物体时成像透镜制成YFJ近视镜侨正。 16. 远觇眼看近处物体时成像在視网腹的方.%0cl4l 透镜制成的远视鏡娇正。视力侨止 /:焦距〃:像距说明V:像距 透镜 2?中间_、边缘的透镜。 殳镜3.对光有作用. 凹透镜 4 ?中间_■边缘_的透檢。 5.对光右作用. 眼睹 和眼镜 凸透镜成 像规律 生活屮的透镜 6? ______ < 7.投繆仪辛 —A* 9?“>2/时?成倒的实像?、I /vo 10.i/= 成倒立、 的—像.\\ it 像.J 11/<>/<2#f.成倒立、的 v>2f.此时财V化 12 〃V 成_______ ■_的_像。* 27.物隨由_态变成_誉。28?联牛是一个—热的打程. 25 ?物质山态变成念. 26J华是?个一热的过程? 22 ?物质山_态变成_态? 23 ?液化扯一个_热的过程. 24.和町以使F体液化? 17.物质由_态变成_$? 1K囁发是发生?? >级慢的汽化现农?蒸 发的快趾液体的、—以及液血上空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W 19 ?沸腌足在液体—和_同时发生的的 汽死现彖。液体在沸㈱过程中?温度? 20.液体沸脇时的隘度叫做? 21 ?汽化是一个_热的过程。 14.物质由态变成态? 】5?品体在凝固过程中.温度 ; 非晶体在凝固过程中.温厦L. 16.凝固是?个热的过程。温度 含义 1 ?茨示物体的___ 程度. 2. ______ ?用"C农示. 覚3?观定:在标准大气压下,________________ 的位的温度规定为0匸?_的硕厂 为100-C. o*C到ioo?C中间分为100 等份,毎-等份就是—X:. 4?用途:测就 ____ 的工具。 5.原理:利用液体_______ 的性质制成。 6 ?认清■程和_____ ? 7 ?使用时液泡不能接触 使用一?——* 韶戻计8?读散时.视线要 刻度线?液泡—离开被测液 体。 9 ?所测温度不能超过 注总10.体温计的晴程是 ? 分度假是—?徒数时离开 人体c 】1?物质由_态变成_态? 12.品体在熔化过程中,曲度: 非品体任熔化过程中.温度。 】3.熔化是一个热的过程.

中考物理力学力学中考物理知识点

中考物理力学力学中考物理知识点 1.物质由分子组成,分子间有空隙,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刻度尺读数需要读到分度值下一位 3.误差不是错误,误差不可避免,错误可以避免 4.使用刻度尺测量时可以采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减小误差 5.量筒不但可以测量液体的体积,还可以用“排水法”测量固体的体积 6.利用天平测量质量时应“左物右码” 7.同种物质的密度还和状态有关(水和冰同种物质,状态不同,密度不同) 8.物质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参照物而言的 9.相对于参照物,物体的位置改变了,即物体运动了10.参照物的选取是任意的,被研究的物体不能选作参照物11.平均速度表示一段时间或路程内物体运动快慢程度,而瞬时速度表示某一位置或某一时间点物体运动快慢程度12.水的密度:ρ水 =1.0×103kg/m3=1 g/ cm313.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14.通常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最快,其次是液体,气体15.乐音和噪声没有严格的界限,与地点、时间、环境及人的心情都有关系 16.乐音三要素:①音调(声音的高低)②响度(声音的大小)③音色(辨别不同的发声体)17.防治噪声三个环节:①声源处②传输路径中③人耳处18.超声波的速度比电磁波的速度慢得多(声速和光速)19.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20.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①使物体发生形变②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

变21.判断物体运动状态是否改变的两种方法: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其中一个改变,或都改变,运动状态改变②如果物体不是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运动状态改变22.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23.力的示意图是简单的画法(不用分段)24.弹簧测力计是根据拉力越大,弹簧的形变量就越大这一原理制成的。 25.弹簧测力计不能倒着使用26.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浮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27.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28.两个力的合力可能大于其中一个力,可能小于其中一个力,可能等于其中一个力29.二力平衡的条(四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 30.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两个因素:①接触面间的压力大小 ②接触面的粗糙程度31.惯性现象:(车突然启动人向后仰、跳远时助跑、拍打衣服上的灰、足球离开脚后向前运动、运动员冲过终点不能立刻停下来,甩掉手上的水) 32.物体不受力或受平衡力作用时可能静止也可能保持匀速直线运动33.增大压强的方法:①增大压力②减小受力面积34.液体的密度越大,深度越深液体内部压强越大35.连通器两侧液面相平的条:①同一液体②液体静止36.利用连通器原理:(船闸、茶壶、回水管、水位计、自动饮水器、过水涵洞等) 37.大气压现象:(用吸管吸汽水、覆杯试验、钢笔吸水、抽水机等)

初中物理力学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力学知识点总结 一、力知识归纳 1.什么是力: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力时,也同时受到后者对它的力。 3.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还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物体形状或体积的改变,叫做形变。) 4.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合是N。1牛顿大约是你拿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 5.实验室测力的工具是:弹簧测力计。 6.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7.弹簧测力计的用法: 1 要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如果不是,则要调零; 2 认清最小刻度和测量范围; 3 轻拉秤钩几次,看每次松手后,指针是否回到零刻度, 4 测量时弹簧测力计内弹簧的轴线与所测力的方向一致;⑸观察读数时,视线必须与刻度盘垂直。(6)测量力时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 8.力的三要素是: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9.力的示意图就是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具体的画法是: 1 用线段的起点表示力的作用点; 2 延力的方向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箭头的方向表示力的方向; 3 若在同一个图中有几个力,则力越大,线段应越长。有时也可以在力的示意图标出力的大小,

10.重力:地面附近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力叫重力。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11. 重力的计算公式:G mg,(式中g是重力与质量的比值:g 9.8 牛顿/千克,在粗略计算时也可取g 10牛顿/千克);重力跟质量成正比。 12.重垂线是根据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原理制成。 13.重心: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重心。 14.摩擦力: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时,就会在接触面是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就叫摩擦力。 15.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大小有关系。压力越大、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16.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增大压力和使接触面粗糙些。 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 1 使接触面光滑和减小压力; 2 用滚动代替滑动; 3 加润滑油; 4 利用气垫。(5)让物体之间脱离接触(如磁悬浮列车)。 二、力和运动知识归纳 1.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牛顿第一定律是在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推理而概括出来的,因而不能用实验来证明这一定律。 2.惯性: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牛顿第一定律也叫做惯性定律。 3.物体平衡状态:物体受到几个力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力平衡。当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时,就叫做二力平衡。 4.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初中物理力学知识点梳理(全)

力学 一、引入:现实生活中的推、拉、提、举、压、吸引、排斥都是力作用的一种体现;科学归纳法 让我们想一下,是不是都有两个物体呢? 二、力的概念: 1.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通常用字母F表示;(F还表示什么) 2.其中施加作用力的叫施力物体;受到作用力的物理叫受力物体;P101 指出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3.是不是感觉似曾相识,(机械运动的定义是什么,单个物体是否能确定在运动) 4.力与运动是密不可分的,在早些年亚里士多的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后来牛顿给推翻了。 5.思考问题: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同时产生,同时消失,单个物体不存在力;单个物体是否会有力的产生? B.不接触的物体也是可以产生力的作用;例如重力,磁铁的磁力; C.彼此接触的物体,如果没有推、拉、提、举、压、吸引、排斥也不会产生力的作用;接触无力 D.注意:除了不接出的力以外,其余的力都是相互接触的物体相互作用发生的; 经典例题,电灯吊在天花板上,施力物体是谁?天花板,灯绳 三、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1.一个巴掌拍不响、用力压桌子等会感到力彼此相互作用; 2.一对相互作用力的关系: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分别同时作用在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上; 3.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是同时产生,同时消失,没有先后之分; 4.根据这个原理,受力物体是否而是施力物体; 重点:一个物体在施力的同时,也受到一个反作用力,因此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在指明该物体是施力物体还是受力物体的,必须指明对哪一个力而言。 四、力的作用效果; 1.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包括两种状态,其一是速度发生改变,其二是方向发生改变;踢足球,打篮球,骑自行车,刹车,跑步等 2.可以改变物理的形状,简称形变;捏橡皮泥,拉皮筋,掐皮肤等; 3.根据力的作用效果,我们可以反推是否物体受到了力的作用;骑车越来越慢。足球越滚越慢等,汽车加速; 五、力的三要素: 1.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力气大的能提起更重的物体; 2.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有关;弹簧用力下压与上拉效果明显不同; 3.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推木块,推上部容易翻到,推下 部可以做滑动; 总结:力的三要素是力的大小、方向及作用点; 问题:如果要使两个力完全相同,则需要什么条件? 4.力的示意图:指在受力物体上沿着力的方向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并 标记出力的作用点。 a)明确研究对象; b)找准并画出力的作用点;在题干中,我们要把多个力的作用点 给并点 c)从力的作用点起,画一条长度适当的线,并标记好箭头 d)在箭头旁边注明力的符号,数值大小和单位; 5.力的单位:牛顿,简称牛,符号N; 6.牛顿苹果掉脑袋上的人,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光的散射、运动三大定律等;

初中物理知识树

力 的 概 念 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作用是相互的,有直接和间接作用之分)。作用力、反作用力、施力物、受力物。 力 的 单 位 牛顿 N 力 三 要 素 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力 图 示 法 用单位线段长度表示大小、圆点表示作用点、箭头表示方向。 力 的 测 量 工具——弹簧秤。弹簧秤的工作原理、使用方法。 物体发生 形变 物体不受力(牛顿第一定律)、受平衡力和受非平衡力的运动状态各如何? 参照物 改变运动 状态 两力平衡的条件:同体、等值、反向、共线(缺一不可),同一直线的两力合成。 重 力 方向:竖直向下。作用点:在受力物重心。大小:G = m g 摩 擦 力 方向:与物体运动(趋势)向反。作用点:在相互接触面。 压 力 方向:垂直物体表面。作用点:在受力物体表面。作用效果用压强表示。 压强计算 浮 力 、 升 力 方向:竖直向上。作用点:在受力物重心。浮力、升力产生的原因 浮力计算 质 量 是物质的属性(不变),单位:Kg , 天平的使用方法。 密 度 是物质的属性,ρ = m / v , 单位:kg / m 3 , 密度的应用。 惯 性 是物质的属性,保持原的运动状态的性质。 杠 杆 五 要 素 支点、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 功的原理 杠杆平衡 条件 F 1 ×L 1 = F 2 ×L 2 △ 动力对机械做功(总功)等于机械 定 、 动 滑 轮 定、动滑轮的优缺点,滑轮组的绕线法。 克服所有阻力做功(有用功、额外功) 机 械 效 率 η η = W 有 / W 总×100 % ,滑轮组效率测定。 W 总 = W 有 + W 动滑 + W 各种阻力 机 械 功 W W = F ×S ,单位(焦 J )做功的两个条件。 △ 一组公式:W 总= F ×S 、W 有 = G 物× h 功 率 P P = W / t , 单位(瓦w )表示做功快慢。 F 拉 = 1/n ( G 物 + G 动 ) 、S = n × h 机 械 能 E 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机械能守恒。 W 额 = G 动滑× h + 其它阻力做功 电 量 Q 电荷的多少叫电量,单位(库仑 C ), 1库仑 = 6.25 ×1018 个电子电量 电 阻 R 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温度有关,可变电阻的原理及连接方法,(伏安法测电阻) 电 流 I I = Q / t ,单位(安培A ),测量工具——电流表,电流表的使用方法。 电 压 U 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单位(伏特V ),测量工具——电压表,电压表的使用方法。 电 功 W 定义式:W = Uit 推导式:W = I 2 Rt = U 2 t / R ,单位(焦J ),实用单位(千瓦时 1kwh = 3.6×106 J ) 电 功 率 P 定义式:P = W / t 推导式:P = UI = I 2 R = U 2 /R ,单位(瓦w ),实用单位(千瓦)U 2 额/P 额=U 2 实/P 实 串 联 电 路 特点:I 总 = I 1= I 2= ┅ U 总 = U 1 + U 2+ ┅ R 总 = R 1+ R 2+ ┅ 初 并 联 电 路 特点:U 总 = U 1 = U 2= ┅ I 总 = I 1+ I 2+ ┅ 1 / R 总= 1 / R 1 + 1 / R 2 +┅ 中 欧 姆 定 律 I = U / R 表示同一段电路中电流、电压、电阻三者之间的关系。(用电器的电阻一般视作不变) 物 焦 耳 定 律 Q = W = I 2Rt ; 当 I 相等时,Q 与R 的关系 Q= I 2Rt ; 当U 相等时,Q 与R 的关系Q = U 2 t / R 理 电流的磁 效应 奥斯特实验: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右手螺旋定则:判别直导线和螺线管的磁场方向。 知 磁场对电流作用 磁场对通电导体有力的作用(电动机原理)。受力方向用左手定则判别,应用实例——电动机。 识 电磁感应 现象 法拉第实验:闭合电路在磁场中作切割磁感应线的运动会产生感应电流。方向右手定则,发电机。 匀速直线运动 V = S / t 平均速度 V = S / t 固体压强计算 P = F / S 液体压强计算 P = ρ g h (均匀ρ ) 气体压强计算 在2km 以内…… 阿基米德定律 F 浮 = G 排 = ρ 液gV 排 当漂、悬浮时 F 浮 = G 物 即 ρ 液 g V 排 = ρ 物 g V 物 判断沉浮方法 1,比较G 物和F 浮2,比较ρ 物和ρ 液(实心物) 摄尔修斯(瑞)—摄氏温标 开尔文(英)—热力学温标 牛顿(英)—牛顿第一定理 托里拆利(意)—测定标准大气压值 阿基米德(德)—阿基米德定理 奥斯特(丹)—电流的磁效应 法拉第(英)—电磁感应 贝可勒尔(法)—首先发现放射现象 焦耳(英)—焦耳定理 欧姆(德)—欧姆定理

初中物理:几个力学知识点的复习题

一、杠杆 省力杠杆:剪铁剪刀,铡刀,起子,钳子,杆秤,指甲刀,裁纸刀,羊角锤,道钉撬,动滑轮 费力杠杆:钓鱼杠,理发剪刀,镊子,食品夹,筷子等 等臂杠杆:天平, 定滑轮, 翘翘板 练习: 1.下列的工具中,在正常使用时,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2.图所示的用具中,正常使用时,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二、功 不做功的情况: ①有力没距离(用力推木箱,没推动) ②有距离没有力(在空中的铅球,推力没做功 ③力和移动距离的方向相互垂直(水平运动的小车,重力没做功) 做了功但无法计算:小明用10N 推力把篮球抛出了10米远。 练习:在下列的情景中,力对物体没有做机械功的是 三、运动和力 ①.原来静止的物体:如果a 受平衡力:保持静止。b 受非平衡力:沿合力方向运动 ②.原来运动的物体:如果a 受平衡力:保持匀速直线运动.b 受非平衡力:如果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同,则物体做加速运动。如果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则物体做减速运动。如果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不在一条直线上,则物体运动方向改变。 A .普通剪子 B .剪线头剪子 C .活塞式抽水机 D .裁纸用的铡刀 A .钓鱼竿 B .开瓶器 C .灭火器压把 D .钢丝钳 运动员将杠铃从 胸部举过头顶 运动员举着 杠铃不动 小孩坐滑梯从 高处滑到低处 人推车,使车 向前运动 A B C D

③物体如果不受力或受平衡力将保持平衡状态,物体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说明物体受力平衡,合力为0;物体受非平衡力将改变运动状态。 练习: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加速运动的物体,其机械能可能在不断减小 B.体育课上抛掷实心球时,球被抛出人未动,这说明手对球的推力大于球对手的推力 C.人推车的力逐渐增大,但车始终未动,这个过程中车受到的合力逐渐增大 D.蹦床运动员由空中下落,与蹦床接触直到运动到最低点,运动员的机械能一定减小 2.关于惯性、力、力与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支持力与物体受到的重力总是大小相等的 B.人在走路过程中,鞋底对地的压力与地对鞋底的压力不一定相等 C.在弯路上行驶的汽车,汽车受到的力是不平衡的 D.转动雨伞,伞上的水被甩出,是因为水有惯性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游船在水上行驶时,坐在船上的游客相对于船是静止的 B.一个物体所受的合力不为零,则它的运动状态一定会发生改变 C.司机驾车时必须系安全带,这是为了防止向前加速时惯性带来的危害 D.相互平衡的两个力,这两个力的三要素一定相同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甲物体对乙物体施加力的同时,甲物体也一定受到了乙物体施加的力的作用 B. 一艘轮船从河里行驶到海里所受浮力变大 C. 同一直线上两个力的合力,一定大于其中任意一个分力 D. 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该物体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5.关于力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铁球从空中由静止自由下落,下落过程中小铁球的惯性逐渐增大 B.用力提起静止在地面上的水桶,水桶离开地面时,它所受力的合力一定不为零 C.只用水平拉力使小木块在水平面上运动时,若接触面不变,小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就始终不变D.跳水运动员用力踏跳板起跳时,脚对跳板的压力大于跳板对人的支持力 四、平衡力 1.图所示,将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容器中盛有密度为ρ重力为G1的液体,现将重力为G2的物体B放入容器后,物体B漂浮且有一半体积露出液面,此时液面上升了h。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F1,液体对物体B的压力为F2。已知容器重力为G3,底面积为S,容器对桌面的压力为F3,桌面对容器的支持力为F4。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F2大小为ρg hS B.G1、G2、G3之和与F3大小相等 C.G1、G2之和与F1大小相等 D.F3与F4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个力的三要素不完全相同,这两个力可能平衡 B.物体的运动速度突然减小,所受合力一定减小

人教版初中物理 - 力学知识点总结

物理- 力学知识点总结 1.运动和力 一、运动是宇宙中普遍的现象 机械运动: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 参照物:在研究物体运动时,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参照物。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 二、运动的快慢 速度: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速度=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通过的路程。 公式: v=s/t ;速度的单位是:m/s;km/h。 匀速直线运动:快慢不变、沿着直线的运动。这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 变速运动:物体运动速度是变化的运动。 平均速度:在变速运动中,平均速度=总路程/所用的总时间。 三、时间和长度的测量 时间的测量工具:钟表、秒表(实验室用) 单位:s, min, h 长度的测量工具:刻度尺。 长度单位:m, km, dm, cm, mm, μm, nm 刻度尺的正确使用:(1).使用前要注意观察它的零刻线、量程和分度值; (2).用刻度尺测量时,尺要沿着所测长度,不利用磨损的零刻线;(3)厚的刻度尺的刻线要紧贴被测物体。(4).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5). 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它只能尽量减少,而不能消除, 减少误差的方法是:改进测量方法、选用精密度高的测量工具、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四、力 力: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力时,也同时受到后者对它的力)。 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还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力的单位是:牛顿(N),1N大约是拿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 力的三要素是: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力的示意图: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三要素都表示出来的方法。 五、牛顿第一定律 亚里士多德观点:物体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伽利略观点:物体的运动不须要力来维持,运动之所以停下来,是因为受到了阻力作用。 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收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

中考物理力学的知识点超全汇总

一、参照物 1、定义:为研究物体的运动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2、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 3、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二、机械运动 1、定义: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特点: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 3、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⑴时间相同路程长则运动快⑵路程相同时间短则运动快⑶比较单位时间通过的路程。 分类:(根据运动路线) (1)曲线运动 (2)直线运动 Ⅰ匀速直线运动: A、定义:快慢不变,沿着直线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 定义: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通过的路程。 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计算公式: B、速度单位:国际单位制中m/s 运输中单位km/h 两单位中m/s 单位

大。 换算:1m/s=3.6km/h 。 Ⅱ变速运动: 定义:运动速度变化的运动叫变速运动。 平均速度:= 总路程总时间 物理意义:表示变速运动的平均快慢 三、力的作用效果 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力的性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3、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4、力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用N 表示。 力的感性认识:拿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1N。 5、力的测量: (1)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 (2)弹簧测力计: 6、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7、力的表示法

初中物理力学知识点总结

换算:1m/s=3.6km/h 。 一、力的作用效果 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力的性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3、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4、力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用N 表示。 力的感性认识:拿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1N。 5、力的测量: ⑴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 (2)弹簧测力计:实验室测量力的工具 6、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7、力的表示法 二、惯性和惯性定律: 1、牛顿第一定律: ⑴牛顿第一定律容是: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惯性: ⑴定义:物体保持原来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⑵说明: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 3.二力平衡: (1)、定义:物体在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时,如果能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

动状态称二力平衡。 (2)、二力平衡条件:二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两个力在一条直线上 4、力和运动状态的关系: 力不是产生(维持)运动的原因 受非平衡力,合力不为0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三、功 1、力学中的功 ①做功的含义: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了一段距离,力学里就说这个力做了功。 ②力学里所说的功包括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③不做功的三种情况:有力无距离、有距离无力、力和距离垂直. 2、功的计算: ①物理学中把力与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的乘积叫做功。 ②公式:W=FS ③功的单位:焦耳(J),1J= 1N·m 。 ④注意:①分清哪个力对物体做功,计算时F就是这个力;②公式中S 一定是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强调对应。③功的单位“焦”(牛·米 = 焦),不要把力和力臂的乘积(牛·米,不能写成“焦”)单位搞混。 3.功率 ①物理意义:功率是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②定义:单位时间所做的功叫做功率

最新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树及教材分析资料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树及教材分析 八年级物理组 2012.3

第六章 常见的光学仪器知识树及教材分析 一、知识树 二、教材分析 1、课标要求与解读 认识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探究并知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了解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对于凹透镜,只要求认识它的发散作用;对于凸透镜,除了会聚作用外,还要学习它的成像规律。关于凸透镜的成像规律,也是既有过程性要求,又有终结性要求,即学生要通过自己的实验探究学习这个规律,同时也要知道这个规律,并了解这个规律在实际中的应用。凸透镜教学中应该强调实际应用,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属于“知道”的水平,要求并不高。教学中要更侧重于定性的物像关系的了解。 2、学情分析 通过第五章光现象的学习,学生对光在传播过程中的现象及其规律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本章是光现象的第二部分,主要介绍光现象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了解常见的光学仪器,重点是通过探究来认识凸透镜的成像规律。通过前几章的学习,学生已有能力通过实验来进行观察、分析、研究、归纳和概括物理现象及物理规律,已有了一定的设计实验的能力和动手操作的能力。学生已有的实验能力是学习这一章物理知识的优势。另外,通过前面物理课的学习,已培养了学生对学习物理知识的浓厚兴趣,有了对物理现象进行探究眼睛和眼镜 凸透镜成像 生活中的透镜 透镜 常见光学仪器

的欲望。而这一章的内容与现实生活联系密切,学生大部分都接触过,这些都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3、教学建议 本章共有四节,第一节透镜是其他各节学习的基础,该节概念较多,又比较抽象,因此,教师在教法上应综合运用实物展示、边学边实验、演示实验等方式,通过师生的共同活动,有效地解决这些抽象概念难教难学的问题;第二节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是本章的重点和难点,这是一节实验课,教师应让学生在全过程中自主研究,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在探究过程中培养科学研究的方法,形成清晰的凸透镜成像的规律,通过学生的探究活动,强化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和主动性;第三节生活中的透镜,是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该节充分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特点,教师在教学中可通过实物展示、实验演示、边学边实验或计算机模拟演示等,使学生在参与、投人到整个教学活动的同时,对放大镜、照相机、投影仪、望远镜等的原理、构造及调节方法等有较清楚的认识;第四节眼睛和眼镜,主要介绍了眼球的构造以及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和矫正方法。这一节体现出了浓厚的人文色彩,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应重点对学生进行用眼卫生的教育。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