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20 动量和能量—七年高考 物理试题分项精析版 Word版含解析
- 格式:doc
- 大小:635.32 KB
- 文档页数:15
2020年高考物理复习:动量与能量综合专项练习题1.如图所示,在平直轨道上P点静止放置一个质量为2m的物体A,P点左侧粗糙,右侧光滑。
现有一颗质量为m 的子弹以v0的水平速度射入物体A并和物体A一起滑上光滑平面,与前方静止物体B发生弹性正碰后返回,在粗糙面滑行距离d停下。
已知物体A与粗糙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v2072gd,求:(1)子弹与物体A碰撞过程中损失的机械能;(2)B物体的质量。
2.如图所示,水平光滑地面的右端与一半径R=0.2 m的竖直半圆形光滑轨道相连,某时刻起质量m2=2 kg的小球在水平恒力F的作用下由静止向左运动,经时间t=1 s 撤去力F,接着与质量m1=4 kg以速度v1=5 m/s向右运动的小球碰撞,碰后质量为m1的小球停下来,质量为m2的小球反向运动,然后与停在半圆形轨道底端A点的质量m3=1 kg的小球碰撞,碰后两小球粘在一起沿半圆形轨道运动,离开B点后,落在离A点0.8 m的位置,求恒力F 的大小。
(g取10 m/s2)3.如图所示,半径为R的四分之三光滑圆轨道竖直放置,CB是竖直直径,A点与圆心等高,有小球b静止在轨道底部,小球a自轨道上方某一高度处由静止释放自A点与轨道相切进入竖直圆轨道,a、b小球直径相等、质量之比为3∶1,两小球在轨道底部发生弹性正碰后小球b经过C点水平抛出落在离C点水平距离为22R的地面上,重力加速度为g,小球均可视为质点。
求(1)小球b碰后瞬间的速度;(2)小球a 碰后在轨道中能上升的最大高度。
4.如图所示,一对杂技演员(都视为质点)荡秋千(秋千绳处于水平位置),从A 点由静止出发绕O 点下摆,当摆到最低点B 时,女演员在极短时间内将男演员沿水平方向推出,然后自己刚好能回到高处A .已知男演员质量为2m 和女演员质量为m ,秋千的质量不计,秋千的摆长为R ,C 点比O 点低5R .不计空气阻力,求:(1)摆到最低点B ,女演员未推男演员时秋千绳的拉力;(2)推开过程中,女演员对男演员做的功;(3)男演员落地点C 与O 点的水平距离s .5.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放着质量都为m 的物块A 和B ,A 紧靠着固定的竖直挡板,A 、B 间夹一个被压缩的轻弹簧(弹簧与A 、B 均不拴接),用手挡住B 不动,此时弹簧弹性势能为92mv 20,在A 、B 间系一轻质细绳,细绳的长略大于弹簧的自然长度。
2021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专题20动量与能量综合问题【专题导航】目录热点题型一应用动量能量观点解决“子弹打木块”模型 (1)热点题型二应用动量能量观点解决“弹簧碰撞”模型 (4)热点题型三应用动量能量观点解决“板块”模型 (9)热点题型四应用动量能量观点解决斜劈碰撞现象 (13)【题型演练】 (16)【题型归纳】热点题型一应用动量能量观点解决“子弹打木块”模型s 2d s 1v 0子弹打木块实际上是一种完全非弹性碰撞。
作为一个典型,它的特点是:子弹以水平速度射向原来静止的木块,并留在木块中跟木块共同运动。
下面从动量、能量和牛顿运动定律等多个角度来分析这一过程。
设质量为m 的子弹以初速度0v 射向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质量为M 的木块,并留在木块中不再射出,子弹钻入木块深度为d 。
求木块对子弹的平均阻力的大小和该过程中木块前进的距离。
要点诠释:子弹和木块最后共同运动,相当于完全非弹性碰撞。
从动量的角度看,子弹射入木块过程中系统动量守恒:()v m M mv +=0……①从能量的角度看,该过程系统损失的动能全部转化为系统的内能。
设平均阻力大小为f ,设子弹、木块的位移大小分别为1s 、2s ,如图所示,显然有ds s =-21对子弹用动能定理:20212121mv mv s f -=⋅-……②对木块用动能定理:2221Mv s f =⋅……③②相减得:()()2022022121v m M Mm v m M mv d f +=+-=⋅……④对子弹用动量定理:0-mv mv t f -=⋅……⑤对木块用动量定理:Mv t f =⋅……⑥【例1】(2020·江苏苏北三市模拟)光滑水平地面上有一静止的木块,子弹水平射入木块后未穿出,子弹和木块的v -t 图象如图所示.已知木块质量大于子弹质量,从子弹射入木块到达稳定状态,木块动能增加了50J ,则此过程产生的内能可能是()A .10JB .50JC .70JD .120J【答案】D.【解】析:设子弹的初速度为v 0,射入木块后子弹与木块共同的速度为v ,木块的质量为M ,子弹的质量为m ,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得:mv 0=(M +m )v ,解得v =mv 0m +M .木块获得的动能为E k =122=Mm 2v 202(M +m )2=Mmv 202(M +m )·m M +m .系统产生的内能为Q =12mv 20-12(M +m )v 2=Mmv 202(M +m ),可得Q =M +m mE k >50J ,当Q =70J 时,可得M ∶m =2∶5,因已知木块质量大于子弹质量,选项A 、B 、C 错误;当Q =120J 时,可得M ∶m =7∶5,木块质量大于子弹质量,选项D 正确.【变式1】(2020·陕西咸阳模拟)如图所示,相距足够远完全相同的质量均为3m 的两个木块静止放置在光滑水平面上,质量为m 的子弹(可视为质点)以初速度v 0水平向右射入木块,穿出第一块木块时的速度为25v 0,已知木块的长为L ,设子弹在木块中所受的阻力恒定。
高考物理专题训练:动量(基础卷)一、 (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6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7~10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1.下列有关动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物体的动量发生改变,其动能一定改变 B .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其动量一定改变C .对于同一研究对象,若机械能守恒,则动量一定守恒D .对于同一研究对象,若动量守恒,则机械能一定守恒 【答案】B【解析】物体的动量发生改变,其动能不一定改变,例如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选项A 错误;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则速度发生变化,根据P =mv 知,动量一定改变。
故B 正确。
对于同一研究对象,若机械能守恒,则动量不一定守恒,例如做平抛运动的物体,选项C 错误;对于同一研究对象,若动量守恒,则机械能不一定守恒,如非弹性碰撞,故D 错误.2.以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一物体,空气阻力大小不变。
关于物体受到的冲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上升阶段和下落阶段受到的重力的冲量方向相反B .物体上升阶段和下落阶段受到空气阻力冲量的大小相等C .物体在下落阶段受到重力的冲量小于上升阶段受到重力的冲量D .物体从抛出到返回抛出点,动量变化的方向向下 【答案】D【解析】物体向上运动的过程中空气的阻力的方向向下,则:1mg fa m =;下降的过程中空气的阻力方向向上,则:1-mg fa m =<a 1,由于下降的过程中的位移等于上升过程中的位移,由运动学的公式可知上升的时间一定小于下降过程中的时间。
物体上升阶段和下落阶段受到的重力的方向都向下,所以重力的冲量方向相同。
故A 错误;物体上升阶段的时间小,所以物体上升阶段物体受到空气阻力冲量的大小小于下降阶段受到空气阻力冲量的大小。
故B 错误;物体上升阶段的时间小,物体在下落阶段受到重力的冲量大于上升阶段受到重力的冲量。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桑水制作2011年高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详解+精校)动量和能量1.(2011年高考·全国大纲版理综卷)质量为M 、内壁间距为L 的箱子静止于光滑的水平面上,箱子中间有一质量为m 的小物块,小物块与箱子底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
初始时小物块停在箱子正中间,如图所示。
现给小物块一水平向右的初速度v ,小物块与箱壁碰撞N 次后恰又回到箱子正中间,井与箱子保持相对静止。
设碰撞都是弹性的,则整个过程中,系统损失的动能为A .212mvB .212mM v m M+ C .12N mgL μ D .N μm gL1.BD解析:本设最终箱子与小物块的速度为v 1,根据动量守恒定律:mv =(m +M )v 1,则动能损失△E k =12mv 2-12(m +M )v 12,解得△E k =mM 2(m +M )v 2,B 对;依题意:小物块与箱壁碰撞N 次后回到箱子的正中央,相对箱子运动的路程为S =0.5L +(N -1)L +0.5L =NL ,故系统因摩擦产生的热量即为系统瞬时的动能:△E k =Q =N μmgL ,D 对。
2.(2011年高考·四川理综卷)质量为m 的带正电小球由空中A 点无初速度自由下落,在t 秒末加上竖直向上、范围足够大的匀强电场,再经过t 秒小球又回到A 点,不计空气阻力且小球从末落地。
则A .整个过程中小球电势能变化了2232t mgB .整个过程中小球动量增量的大小为2mgtC .从加电场开始到小球运动到最低点时小球冬耕变化了mg 2t 2v LD .从A 点到最低点小球重力势能变化了2232t mg2.BD 解析:整个过程中小球的位移为0,2211022gt gt t at +⨯-=得a =3g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电场力是重力的4倍为4mg ,根据动量定理△P =mgt -3mgt =-2mgt ,B 正确;电势能变化量为4mg ×12gt 2=2mg 2t 2,A 错误;小球减速到最低点和最初加速时的动能变化量大小相等为2221t mg ,C 错误;从A 点到最低点重力势能变化了222232)213121(t mg gt gt mg =+⨯,D 正确。
高考物理专题力学知识点之动量真题汇编附解析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撑杆跳尚是运动会中的一个重要比赛项目。
一质量为65 kg 的运动员在一次撑杆跳高中达到最高点后,重心下落6.05 m 后接触软垫,在软垫上经0.8 s 速度减为零,则从运动员接触软垫到速度减小到零的过程中,软垫受到的平均冲力约为A .1.5×102 NB .1.5×103NC .1.5×104 ND .1.5×105N 2.如图所示,光滑的四分之一圆弧轨道M 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一个物块m 在水平地面上以大小为v 0的初速度向右运动并无能量损失地滑上圆弧轨道,当物块运动到圆弧轨道上某一位置时,物块向上的速度为零,此时物块与圆弧轨道的动能之比为1:2,则此时物块的动能与重力势能之比为(以地面为零势能面)A .1:2B .1:3C .1:6D .1:93.自然界中某个量D 的变化量D ∆,与发生这个变化所用时间t ∆的比值Dt∆∆,叫做这个量D 的变化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D 表示某质点做平抛运动的速度,则Dt∆∆是恒定不变的 B .若D 表示某质点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动量,则Dt∆∆是恒定不变的 C .若D 表示某质点做竖直上抛运动离抛出点的高度,则Dt∆∆一定变大. D .若D 表示某质点的动能,则Dt∆∆越大,质点所受外力做的总功就越多 4.一弹丸在飞行到距离地面5 m 高时仅有水平速度 v =2 m/s ,爆炸成为甲、乙两块水平飞出,甲、乙的质量比为3∶1.不计质量损失,取重力加速度 g =10 m/s 2,则下列图中两块弹片飞行的轨迹可能正确的是( )A.B.C.D.5.如图,一个倾角为α的直角斜面体静置于光滑水平面上,斜面体质量为M,顶端高度为h,今有一质量为m的小物体,沿光滑斜面下滑,当小物体从斜面顶端自由下滑到底端时,斜面体在水平面上移动的距离是()A.mhM m+B.MhM m+C.cotmhM mα+D.cotMhM mα+6.如图所示,一个木箱原来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木箱内粗糙的底板上放着一个小木块.木箱和小木块都具有一定的质量.现使木箱获得一个向右的初速度v0,则()A.小木块和木箱最终都将静止B.小木块最终将相对木箱静止,二者一起向右运动C.小木块在木箱内壁将始终来回往复碰撞,而木箱一直向右运动D.如果小木块与木箱的左壁碰撞后相对木箱静止,则二者将一起向左运动7.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M的滑块放置在光滑水平面上,滑块的一侧是一个四分之一圆弧EF,圆弧半径为R=1m.E点切线水平.另有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以初速度v0从E点冲上滑块,若小球刚好没跃出圆弧的上端,已知M=4m,g取10m/s2,不计摩擦.则小球的初速度v0的大小为()A.v0=4m/s B.v0=6m/s C.v0=5m/s D.v0=7m/s8.将充足气后质量为0.5kg的篮球从1.6m高处自由落下,篮球接触地面的时间为0.5s,竖直弹起的最大高度为0.9m。
物理动量定理题20套(带答案)及解析一、高考物理精讲专题动量定理1.如图甲所示,物块A、B的质量分别是m A=4.0kg和m B=3.0kg。
用轻弹簧拴接,放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物块B右侧与竖直墙壁相接触。
另有一物块C从t=0时以一定速度向右运动,在t=4s时与物块A相碰,并立即与A粘在一起不再分开,C的v-t图象如图乙所示。
求:(1)C的质量m C;(2)t=8s时弹簧具有的弹性势能E p1,4~12s内墙壁对物块B的冲量大小I;(3)B离开墙后的运动过程中弹簧具有的最大弹性势能E p2。
【答案】(1)2kg ;(2)27J,36N·S;(3)9J【解析】【详解】(1)由题图乙知,C与A碰前速度为v1=9m/s,碰后速度大小为v2=3m/s,C与A碰撞过程动量守恒m C v1=(m A+m C)v2解得C的质量m C=2kg。
(2)t=8s时弹簧具有的弹性势能E p1=12(m A+m C)v22=27J取水平向左为正方向,根据动量定理,4~12s内墙壁对物块B的冲量大小I=(m A+m C)v3-(m A+m C)(-v2)=36N·S(3)由题图可知,12s时B离开墙壁,此时A、C的速度大小v3=3m/s,之后A、B、C及弹簧组成的系统动量和机械能守恒,且当A、C与B的速度相等时,弹簧弹性势能最大(m A+m C)v3=(m A+m B+m C)v41 2(m A+m C)23v=12(m A+m B+m C)24v+E p2解得B离开墙后的运动过程中弹簧具有的最大弹性势能E p2=9J。
2.质量0.2kg的球,从5.0m高处自由下落到水平钢板上又被竖直弹起,弹起后能达的最大高度为4.05m.如果球从开始下落到弹起达最大高度所用时间为1.95s,不考虑空气阻力,g取10m/s2.求小球对钢板的作用力.【答案】78N【解析】【详解】自由落体过程v12=2gh1,得v1=10m/s;v1=gt1得t1=1s小球弹起后达到最大高度过程0− v22=−2gh2,得v2=9m/s0-v2=-gt2得t2=0.9s小球与钢板作用过程设向上为正方向,由动量定理:Ft′-mg t′=mv2-(-mv1)其中t′=t-t1-t2=0.05s得F=78N由牛顿第三定律得F′=-F,所以小球对钢板的作用力大小为78N,方向竖直向下;3.如图所示,质量的小车A静止在光滑水平地面上,其上表面光滑,左端有一固定挡板。
高考物理动量守恒定律题20套(带答案)含解析一、高考物理精讲专题动量守恒定律1.水平放置长为L=4.5m 的传送带顺时针转动,速度为v =3m/s ,质量为m 2=3kg 的小球被长为1l m =的轻质细线悬挂在O 点,球的左边缘恰于传送带右端B 对齐;质量为m 1=1kg 的物块自传送带上的左端A 点以初速度v 0=5m/s 的速度水平向右运动,运动至B 点与球m 2发生碰撞,在极短的时间内以碰撞前速率的12反弹,小球向右摆动一个小角度即被取走。
已知物块与传送带间的滑动摩擦因数为μ=0.1,取重力加速度210m/s g =。
求:(1)碰撞后瞬间,小球受到的拉力是多大?(2)物块在传送带上运动的整个过程中,与传送带间摩擦而产生的内能是多少? 【答案】(1)42N (2)13.5J 【解析】 【详解】解:设滑块m1与小球碰撞前一直做匀减速运动,根据动能定理:221111011=22m gL m v m v μ--解之可得:1=4m/s v 因为1v v <,说明假设合理滑块与小球碰撞,由动量守恒定律:21111221=+2m v m v m v - 解之得:2=2m/s v碰后,对小球,根据牛顿第二定律:2222m v F m g l-=小球受到的拉力:42N F =(2)设滑块与小球碰撞前的运动时间为1t ,则()01112L v v t =+ 解之得:11s t =在这过程中,传送带运行距离为:113S vt m == 滑块与传送带的相对路程为:11 1.5X L X m ∆=-=设滑块与小球碰撞后不能回到传送带左端,向左运动最大时间为2t 则根据动量定理:121112m gt m v μ⎛⎫-=-⋅⎪⎝⎭解之得:22s t =滑块向左运动最大位移:121122m x v t ⎛⎫=⋅⋅ ⎪⎝⎭=2m 因为m x L <,说明假设成立,即滑块最终从传送带的右端离开传送带 再考虑到滑块与小球碰后的速度112v <v , 说明滑块与小球碰后在传送带上的总时间为22t在滑块与传送带碰撞后的时间内,传送带与滑块间的相对路程22212X vt m ∆==因此,整个过程中,因摩擦而产生的内能是()112Q m g x x μ=∆+∆=13.5J2.在相互平行且足够长的两根水平光滑的硬杆上,穿着三个半径相同的刚性球A 、B 、C ,三球的质量分别为m A =1kg 、m B =2kg 、m C =6kg ,初状态BC 球之间连着一根轻质弹簧并处于静止,B 、C 连线与杆垂直并且弹簧刚好处于原长状态,A 球以v 0=9m/s 的速度向左运动,与同一杆上的B 球发生完全非弹性碰撞(碰撞时间极短),求:(1)A 球与B 球碰撞中损耗的机械能; (2)在以后的运动过程中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 (3)在以后的运动过程中B 球的最小速度. 【答案】(1);(2);(3)零.【解析】试题分析:(1)A 、B 发生完全非弹性碰撞,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有:碰后A 、B 的共同速度损失的机械能(2)A 、B 、C 系统所受合外力为零,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三者速度相同时,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有:三者共同速度最大弹性势能(3)三者第一次有共同速度时,弹簧处于伸长状态,A 、B 在前,C 在后.此后C 向左加速,A 、B 的加速度沿杆向右,直到弹簧恢复原长,故A 、B 继续向左减速,若能减速到零则再向右加速.弹簧第一次恢复原长时,取向左为正方向,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有: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此时A 、B 的速度,C 的速度可知碰后A 、B 已由向左的共同速度减小到零后反向加速到向右的,故B的最小速度为零 .考点: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弹性碰撞和完全非弹性碰撞.【名师点睛】A 、B 发生弹性碰撞,碰撞的过程中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结合动量守恒定律和机械能守恒定律求出A 球与B 球碰撞中损耗的机械能.当B 、C 速度相等时,弹簧伸长量最大,弹性势能最大,结合B 、C 在水平方向上动量守恒、能量守恒求出最大的弹性势能.弹簧第一次恢复原长时,由系统的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结合解答3.如图所示,在倾角30°的斜面上放置一个凹撸B,B 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36μ=;槽内靠近右侧壁处有一小物块A(可视为质点),它到凹槽左侧壁的距离d =0.1m ,A 、B 的质量都为m=2kg ,B 与斜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可认为等于滑动摩摞力,不计A 、B 之间的摩擦,斜面足够长.现同时由静止释放A 、B,经过一段时间,A 与B 的侧壁发生碰撞,碰撞过程不计机械能损失,碰撞时间极短,g 取210/m s .求:(1)释放后物块A 和凹槽B 的加速度分别是多大?(2)物块A 与凹槽B 的左侧壁第一次碰撞后瞬间A 、B 的速度大小;(3)从初始位置到物块A 与凹糟B 的左侧壁发生第三次碰撞时B 的位移大小. 【答案】(1)(2)v An =(n-1)m∙s -1,v Bn ="n" m∙s -1(3)x n 总=0.2n 2m 【解析】 【分析】【详解】(1)设物块A 的加速度为a 1,则有m A gsin θ=ma 1, 解得a 1=5m/s 2凹槽B 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f=μ×3mgcos θ=mg 方向沿斜面向上; 凹槽B 所受重力沿斜面的分力G 1=2mgsin θ=mg 方向沿斜面向下; 因为G 1=f ,则凹槽B 受力平衡,保持静止,凹槽B 的加速度为a 2=0 (2)设A 与B 的左壁第一次碰撞前的速度为v A0,根据运动公式:v 2A0=2a 1d 解得v A0=3m/s ;AB 发生弹性碰撞,设A 与B 第一次碰撞后瞬间A 的速度大小为v A1,B 的速度为v B1,则由动量守恒定律:0112A A B mv mv mv =+ ;由能量关系:2220111112222A AB mv mv mv =+⨯ 解得v A1=-1m/s(负号表示方向),v B1=2m/s4.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 1和m 2的两个小球在光滑水平面上分别以速度v 1、v 2同向运动,并发生对心碰撞,碰后m 2被右侧墙壁原速弹回,又与m 1碰撞,再一次碰撞后两球都静止.求第一次碰后m 1球速度的大小.【答案】【解析】设两个小球第一次碰后m 1和m 2速度的大小分别为和,由动量守恒定律得:(4分) 两个小球再一次碰撞,(4分)得:(4分)本题考查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的应用,设小球碰撞后的速度,找到初末状态根据动量守恒的公式列式可得5.装甲车和战舰采用多层钢板比采用同样质量的单层钢板更能抵御穿甲弹的射击.通过对一下简化模型的计算可以粗略说明其原因.质量为2m 、厚度为2d 的钢板静止在水平光滑桌面上.质量为m 的子弹以某一速度垂直射向该钢板,刚好能将钢板射穿.现把钢板分成厚度均为d 、质量均为m 的相同两块,间隔一段距离水平放置,如图所示.若子弹以相同的速度垂直射向第一块钢板,穿出后再射向第二块钢板,求子弹射入第二块钢板的深度.设子弹在钢板中受到的阻力为恒力,且两块钢板不会发生碰撞不计重力影响.【答案】【解析】设子弹初速度为v0,射入厚度为2d的钢板后,由动量守恒得:mv0=(2m+m)V(2分)此过程中动能损失为:ΔE损=f·2d=12mv20-12×3mV2(2分)解得ΔE=13mv20分成两块钢板后,设子弹穿过第一块钢板时两者的速度分别为v1和V1:mv1+mV1=mv0(2分)因为子弹在射穿第一块钢板的动能损失为ΔE损1=f·d=mv2(1分),由能量守恒得:1 2mv21+12mV21=12mv20-ΔE损1(2分)且考虑到v1必须大于V1,解得:v1=13(26v0设子弹射入第二块钢板并留在其中后两者的共同速度为V2,由动量守恒得:2mV2=mv1(1分)损失的动能为:ΔE′=12mv21-12×2mV22(2分)联立解得:ΔE′=13(1)2×mv20因为ΔE′=f·x(1分),可解得射入第二钢板的深度x为:(2分)子弹打木块系统能量损失完全转化为了热量,相互作用力乘以相对位移为产生的热量,以系统为研究对象由能量守恒列式求解6.如图所示,静置于水平地面的三辆手推车沿一直线排列,质量均为m,人在极端的时间内给第一辆车一水平冲量使其运动,当车运动了距离L时与第二辆车相碰,两车以共同速度继续运动了距离L时与第三车相碰,三车以共同速度又运动了距离L时停止。
高中物理动量定理题20套(带答案)及解析一、高考物理精讲专题动量定理1.2022年将在我国举办第二十四届冬奥会,跳台滑雪是其中最具观赏性的项目之一.某滑道示意图如下,长直助滑道AB 与弯曲滑道BC 平滑衔接,滑道BC 高h =10 m ,C 是半径R =20 m 圆弧的最低点,质量m =60 kg 的运动员从A 处由静止开始匀加速下滑,加速度a =4.5 m/s 2,到达B 点时速度v B =30 m/s .取重力加速度g =10 m/s 2.(1)求长直助滑道AB 的长度L ;(2)求运动员在AB 段所受合外力的冲量的I 大小;(3)若不计BC 段的阻力,画出运动员经过C 点时的受力图,并求其所受支持力F N 的大小.【答案】(1)100m (2)1800N s ⋅(3)3 900 N【解析】(1)已知AB 段的初末速度,则利用运动学公式可以求解斜面的长度,即2202v v aL -=可解得:2201002v v L m a-== (2)根据动量定理可知合外力的冲量等于动量的该变量所以01800B I mv N s =-=⋅(3)小球在最低点的受力如图所示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2C v N mg m R-= 从B 运动到C 由动能定理可知:221122C B mgh mv mv =-解得;3900N N =故本题答案是:(1)100L m = (2)1800I N s =⋅ (3)3900N N =点睛:本题考查了动能定理和圆周运动,会利用动能定理求解最低点的速度,并利用牛顿第二定律求解最低点受到的支持力大小.2.如图所示,一光滑水平轨道上静止一质量为M =3kg 的小球B .一质量为m =1kg 的小球A 以速度v 0=2m/s 向右运动与B 球发生弹性正碰,取重力加速度g =10m/s 2.求:(1)碰撞结束时A 球的速度大小及方向;(2)碰撞过程A 对B 的冲量大小及方向.【答案】(1)-1m/s ,方向水平向左(2)3N·s ,方向水平向右 【解析】【分析】A 与B 球发生弹性正碰,根据动量守恒及能量守恒求出碰撞结束时A 球的速度大小及方向;碰撞过程对B 应用动量定理求出碰撞过程A 对B 的冲量;解:(1)碰撞过程根据动量守恒及能量守恒得:0A B mv mv Mv =+2220111222A B mv mv Mv =+ 联立可解得:1m/s B v =,1m/s A v =- 负号表示方向水平向左(2)碰撞过程对B 应用动量定理可得:0B I Mv =-可解得:3I N s =⋅ 方向水平向右3.如图所示,真空中有平行正对金属板A 、B ,它们分别接在输出电压恒为U =91V 的电源两端,金属板长L =10cm 、两金属板间的距离d =3.2cm ,A 、B 两板间的电场可以视为匀强电场。
考点6 功和能1 .(2008·新课标全国卷·T18)(6分)一滑块在水平地面上沿直线滑行,t =0时其速度为1 m/s .从此刻开始在滑块运动方向上再施加一水平面作用F ,力F 和滑块的速度v 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分别如图a 和图b 所示.设在第1秒内、第2秒内、第3秒内力F 对滑块做的功分别为W 1、W 2、W 3.则以下关系正确的是 ( ) A .W 1=W 2=W 3 B .W 1<W 2<W 3 C .W 1<W 3<W 2 D .W 1=W 2<W 3 2 .(2009·新课标全国卷·T21)(6分)水平地面上有一木箱,木箱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μμ<<。
现对木箱施加一拉力F ,使木箱做匀速直线运动。
设F 的方向与水平面夹角为θ,如图,在θ从0逐渐增大到90°的过程中,木箱的速度保持不变,则A.F 先减小后增大B.F 一直增大C.F 的功率减小D.F 的功率不变 3 .(2009·新课标全国卷·T17)(6分) 质量为m 的物体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从t=0时刻开始受到水平力的作用。
力的大小F 与时间t 的关系如图所示,力的方向保持不变,则A .03t 时刻的瞬时功率为mt F 0205 B .03t 时刻的瞬时功率为mt F 02015 C .在0=t 到03t 这段时间内,水平力的平均功率为mt F 423020 D. 在0=t 到03t 这段时间内,水平力的平均功率为mt F 625020 4.(2010·新课标全国卷·T16)(6分)如图所示,在外力作用下某质点运动的v-t 图象为正弦曲线。
从图中可以判断( )A .在10~t 时间内,外力做正功B .在10~t 时间内,外力的功率逐渐增大C .在2t 时刻,外力的功率最大D .在13~t t 时间内,外力做的总功为零5.(2011·新课标全国卷·T15)(6分)一质点开始时做匀速直线运动,从某时刻起受到一恒力作用。
一、单项选择题1.【2017·天津卷】“天津之眼”是一座跨河建设、桥轮合一的摩天轮,是天津市的地标之一。
摩天轮悬挂透明座舱,乘客随座舱在竖直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摩天轮转动过程中,乘客的机械能保持不变B.在最高点,乘客重力大于座椅对他的支持力C.摩天轮转动一周的过程中,乘客重力的冲量为零D.摩天轮转动过程中,乘客重力的瞬时功率保持不变【答案】B【考点定位】机械能,向心力,冲量和动量定理,瞬时功率【名师点睛】本题的难点在于对动量定理的理解,是“物体所受合力的冲量等于动量的变化",而学生经常记为“力的冲量等于物体动量的变化”。
2.【2015·北京·18】“蹦极”运动中,长弹性绳的一端固定,另一端绑在人身上,人从几十米高处跳下,将蹦极过程简化为人沿竖直方向的运动。
从绳恰好伸直,到人第一次下降至最低点的过程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绳对人的冲量始终向上,人的动量先增大后减小B .绳对人的拉力始终做负功,人的动能一直减小C .绳恰好伸直时,绳的弹性势能为零,人的动能最大D .人在最低点时,绳对人的拉力等于人所受的重力【答案】A【考点定位】牛顿运动定律、动量定理、功能关系。
3.【2014·全国大纲卷】一中子与一质量数为A(A >1)的原子核发生弹性正碰。
若碰前原子核静止,则碰撞前与碰撞后中子的速率之比为( )A .11-+A AB .11+-A AC .2)1(4+A AD .22)1()1(-+A A 【答案】 A【解析】设原子核的质量为m ,中子的质量为m N ,碰撞前与碰撞后中子的速度分别是v 0和v 1,碰撞后原子核的速度为v 2,由于两者发生弹性正碰,因此有:m N v 0=m N v 1+mv 2,2021v m N =2121v m N +2221mv ,解得: v 1=0v m m m m N N+-,根据两者质量数可知:m m M =A 1,解得|10v v |=11-+A A ,故选项A 正确。
一、单项选择题1.【2017·天津卷】“天津之眼”是一座跨河建设、桥轮合一的摩天轮,是天津市的地标之一。
摩天轮悬挂透明座舱,乘客随座舱在竖直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摩天轮转动过程中,乘客的机械能保持不变B.在最高点,乘客重力大于座椅对他的支持力C.摩天轮转动一周的过程中,乘客重力的冲量为零D.摩天轮转动过程中,乘客重力的瞬时功率保持不变【答案】B【考点定位】机械能,向心力,冲量和动量定理,瞬时功率【名师点睛】本题的难点在于对动量定理的理解,是“物体所受合力的冲量等于动量的变化”,而学生经常记为“力的冲量等于物体动量的变化”。
2.【2015·北京·18】“蹦极”运动中,长弹性绳的一端固定,另一端绑在人身上,人从几十米高处跳下,将蹦极过程简化为人沿竖直方向的运动。
从绳恰好伸直,到人第一次下降至最低点的过程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绳对人的冲量始终向上,人的动量先增大后减小B.绳对人的拉力始终做负功,人的动能一直减小C.绳恰好伸直时,绳的弹性势能为零,人的动能最大D .人在最低点时,绳对人的拉力等于人所受的重力 【答案】A【考点定位】牛顿运动定律、动量定理、功能关系。
3.【2014·全国大纲卷】一中子与一质量数为A (A >1)的原子核发生弹性正碰。
若碰前原子核静止,则碰撞前与碰撞后中子的速率之比为( )A .11-+A A B .11+-A A C .2)1(4+A A D .22)1()1(-+A A 【答案】 A【解析】设原子核的质量为m ,中子的质量为m N ,碰撞前与碰撞后中子的速度分别是v 0和v 1,碰撞后原子核的速度为v 2,由于两者发生弹性正碰,因此有:m N v 0=m N v 1+mv 2,2021v m N =2121v m N +2221mv ,解得:v 1=0v mm m m N N +-,根据两者质量数可知:m m M =A 1,解得|10v v |=11-+A A ,故选项A 正确。
【考点定位】本题主要考查了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的应用问题,属于中档题。
4.【2011·福建卷】在光滑水平面上,一质量为m 、速度大小为v 的A 球与质量为2m 的B 球碰撞后,A 球的速度方向与碰撞前相反。
则碰撞后B 球的速度大小可能是A .0.6vB .0.4vC .0.3vD .0.2v 【答案】A【解析】AB 两球在水平方向上合外力为零,A 球和B 球碰撞的过程中动量守恒,设AB 两球碰撞后的速度分别为12v v 、,选A 原来的运动方向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有122mv mv mv =-+…① 假设碰后A 球静止,即v 1=0,可得v 2=0.5v由题意知球A 被反弹,∴球B 的速度有v 2>0.5v …②AB 两球碰撞过程能量可能有损失,由能量关系有222121112222mv mv mv ≥+⨯…③ ①③两式联立得:223v v ≤…④ 由②④两式可得:220.53v v v ≤< 符合条件的只有0.6v ,所以选项A 正确, 【考点定位】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二、多项选择题5.【2011·全国卷】质量为M 、内壁间距为L 的箱子静止于光滑的水平面上,箱子中间有一质量为m 的小物块,小物块与箱子底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
初始时小物块停在箱子正中间,如图所示。
现给小物块一水平向右的初速度v ,小物块与箱壁碰撞N 次后恰又回到箱子正中间,井与箱子保持相对静止。
设碰撞都是弹性的,则整个过程中,系统损失的动能为A .212mvB .212mM v m M+ C .12N mgL μ D .N μmgL【答案】BD【考点定位】能量守恒定律,动量守恒定律6.【2011·四川卷】质量为m 的带正电小球由空中A 点无初速度自由下落,在t 秒末加上竖直向上、范围足够大的匀强电场,再经过t 秒小球又回到A 点.不计空气阻力且小球从未落地,则( )A .整个过程中小球电势能变换了2232mg t B .整个过程中小球动量增量的大小为2mgtC .从加电场开始到小球运动到最低点时小球动能变化了22mg tD .从A 点到最低点小球重力势能变化2232mg t 【答案】BD【解析】小球先做自由下落,然后受电场力和重力向下做匀减速到速度为0,再向上做匀加速回到A 点.设加上电场后小球的加速度大小为a ,规定向下为正方向.整个过程中小球的位移为0,运用运动学公式:2211022gt gt t at +⨯-=,解得3a g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 F mg ma =-=合电,所以电场力是重力的4倍为4mg ,根据电场力做功量度电势能的变化222p 1E ,422W W F x mg gt mg t =-∆=⋅=⨯=电电电,所以整个过程中小球电势能减少了2mg 2t 2.故A 错误;规定向下为正方向,根据动量定理得:32p mgt mgt mgt ∆=-=-,所以整个过程中小球动量增量的大小为2mgt ,故B 正确;小球减速到最低点动能为0,所以从加电场开始到小球运动到最低点时小球动能变化与从A 点无初速度自由下落到t 秒末动能变化相等.小球从A 点无初速度自由下落到t 秒末动能变化为221 2mg t ,故C 错误.根据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变化的关系得:从A 点到最低点重力势能变化了222211122323mg gt gt mg t ⨯+⨯=(),故D 正确. 【考点定位】重力势能的变化与重力做功的关系;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动量定理;功能关系;电势能.三、非选择题7.【2014·上海卷】动能相等的两物体A 、B 在光滑水平面上沿同一直线相向而行,它们的速度大小之比12:2:1v v =,则动量之比:A B p p = ;两者碰后粘在一起运动,其总动量与A 原来动量大小之比:A p p = 。
【答案】1:2 1:1【考点定位】动能 动量守恒定律8.【2015·天津·9(1)】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的左侧固定一竖直挡板,A 球在水平面上静止放置,B 球向左运动与A 球发生正碰,B 球碰撞前、后的速率之比为3:1,A 球垂直撞向挡板,碰后原速率返回,两球刚好不发生碰撞,AB 两球的质量之比为__________,AB 碰撞前、后两球总动能之比为__________。
【答案】4:1; 9:5【解析】因两球刚好不发生碰撞,说明AB 碰撞后速率大小相同,规定向左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可知v m v m v m B A B B -=,而1:3:=v v B ,解得1:4:=B A m m ; 碰撞前后总动能之比为()5:92121:2221=+=v m m v m E E B A B B ;【考点定位】动量守恒定律9.【2016·天津卷】如图所示,方盒A 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盒内有一个小滑块B ,盒的质量是滑块质量的2倍,滑块与盒内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
若滑块以速度v 开始向左运动,与盒的左右壁发生无机械能损失的碰撞,滑块在盒中来回运动多次,最终相对盒静止,则此时盒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滑块相对于盒运动的路程为________。
【答案】3v 23v gμ【解析】设滑块质量为m ,则盒的质量为2m ;对整个过程,由动量守恒定律可得mv =3mv 共,解得v 共=3v,由能量守恒定律可知22113()223v mgx mv m μ=-⋅⋅,解得23v x gμ=。
【考点定位】动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名师点睛】此题是对动量守恒定律及能量守恒定律的考查;关键是分析两个物体相互作用的物理过程,选择好研究的初末状态,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列出方程;注意系统的动能损失等于摩擦力与相对路程的乘积。
10.【2015·海南·17(2)】运动的原子核X AZ 放出α粒子后变成静止的原子核Y 。
已知X 、Y 和α粒子的质量分别是M 、1m 和2m ,真空中的光速为c ,α粒子的速度远小于光速。
求反应后与反应前的总动能之差以及α粒子的动能。
【答案】()212k E M m m c ∆=--,()2122MM m m c M m ---【考点定位】质能方程,动量守恒定律11.【2017·天津卷】(16分)如图所示,物块A 和B 通过一根轻质不可伸长的细绳连接,跨放在质量不计的光滑定滑轮两侧,质量分别为m A =2 kg 、m B =1 kg 。
初始时A 静止于水平地面上,B 悬于空中。
先将B 竖直向上再举高h =1.8 m (未触及滑轮)然后由静止释放。
一段时间后细绳绷直,A 、B 以大小相等的速度一起运动,之后B 恰好可以和地面接触。
取g =10 m/s 2。
空气阻力不计。
求:(1)B 从释放到细绳刚绷直时的运动时间t ; (2)A 的最大速度v 的大小; (3)初始时B 离地面的高度H 。
【答案】(1)0.6s t = (2)2m/s v = (3)0.6m H =(3)细绳绷直后,A 、B 一起运动,B 恰好可以和地面接触,说明此时A 、B 的速度为零,这一过程中A 、B 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有:gH m gH m v m m A B B A =++2)(21解得,初始时B 离地面的高度0.6m H =【考点定位】自由落体运动,动量守恒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名师点睛】本题的难点是绳子绷紧瞬间的物理规律——是两物体的动量守恒,而不是机械能守恒。
12.【2014·北京卷】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的四分之一圆弧轨道下端与水平桌面相切,小滑块A 和B 分别静止在圆弧轨道的最高点和最低点。
现将A 无初速度释放,A 与B 碰撞后结合为一个整体,并沿桌面滑动。
已知圆弧轨道光滑,半径R =0.2m ,A 与B 的质量相等,A 与B 整体与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
取重力加速度g =10m/s 2,求:(1)碰撞前瞬间A 的速率v 。
(2)碰撞后瞬间A 与B 整体的速度。
(3)A 与B 整体在桌面上滑动的距离L 。
【答案】(1)2m/s (2)1m/s (3)0.25m【考点定位】对动能定理和机械能守恒定律的考查13.【2011·海南卷】一质量为2m 的物体P 静止于光滑水平地面上,其截面如图所示。
图中ab 为粗糙的水平面,长度为L ;bc 为一光滑斜面,斜面和水平面通过与ab 和bc 均相切的长度可忽略的光滑圆弧连接。
现有一质量为m 的木块以大小为v 0的水平初速度从a 点向左运动,在斜面上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 ,返回后在到达a 点前与物体P 相对静止。
重力加速度为g 。
求(i )木块在ab 段受到的摩擦力f ; (ii )木块最后距a 点的距离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