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轴电机同步运动控制器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20.50 KB
- 文档页数:5
GUC-T系列嵌入式多轴运动控制器集成了工业计算机和运动控制器,采用英特尔标准x86架构构成的CPU和芯片组为系统处理器,高性能DSP和FPGA为运动控制协处理器。
GUC-T系列嵌入式运动控制器提供计算机常见接口及运动控制专用接口,在实现高性能多轴协调运动控制和高速点位运动控制的同时,具备普通PC机的基本功能。
通过GUC-T系列提供的VC、VB、C#、Labview等开发环境下的库文件,用户可以轻松实现对控制器的编程,构建自动化控制系统。
GUC-T系列嵌入式运动控制器可用于机器人、数控机床、3C设备、固晶机、焊线机、激光切割、激光焊接、包装机械、钣金设备、木工机械、等离子/火焰切割等要求高速、高精度运动控制的设备。
特点4/8轴运动控制DSP高速运动规划FPGA精确锁存脉冲计数,多轴同步控制支持点位(Trap)、速度(Jog)、电子齿轮(Gear)、电子凸轮(Follow)、位置时间(PT)、位置速度时间(PVT)支持任意2轴直线、圆弧插补,支持任意3轴、4轴直线插补,空间螺旋线插补具有前瞻预处理算法、反向间隙补偿、螺距误差补偿嵌入式计算机与运动控制器无缝连接,提高用户控制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无风扇设计,可工作于恶劣环境概述系统架构伺服驱动+电机IO模块辅助编码器智能相机gLinkeHMIVGAEthernet端子板订货信息尺寸图控制器扩展IO模块* 各个型号的控制器安装尺寸相同各个型号的扩展IO安装尺寸相同4轴端子板8轴端子板固高科技(深圳)有限公司Tel.: +(86) 755-26970817E-mail: googol@ Web: 固高科技(台湾)有限公司Tel.: +886-4-2358-8245E-mail: googoltw@声明对于上述产品型号及描述,固高公司保留未经事先声明加以修改的权利。
固高科技(香港)有限公司Tel.: +(852) 2358-1033E-mail: sales@ Web: 。
基于EtherCAT技术的多轴运动控制系统张从鹏;赵康康【摘要】以EtherCAT通信技术为基础,设计了一种基于ARM和FPGA双核的EtherCAT总线式多轴运动控制系统.提出了STM32作为系统管理芯片,通过SPI通信控制ET1200从站控制芯片实现Eth-erCAT总线从站通信功能的解决方案;并采用FPGA作为协处理器,完成运动控制算法的实现和执行.完成了运动控制系统的硬件电路设计和软件开发,并制作了样机.经试验测试,实现了EtherCAT总线通信功能,采用TwinCAT完成了闭环运动控制,并且可以独立工作实现运动规划,满足工业控制工程中的应用要求.%An EtherCAT bus based multi axis motion control system was designed based on ARM and FPGA , after systemat-ically study on EtherCAT technology .The solution of main control chip STM 32 controlling ET1200 through SPI was presented .A motion control algorithm based on FPGA was developed .The specific hardware circuit and software of control system was de-signed, and a prototype was produced .The experiment demonstrates that the communication function of EtherCAT bus was real -ized, and the closed-loop motion control was completed by TwinCAT .Motion control system can work independently to achieve motion planning , meetting the application of industrial control in engineering .【期刊名称】《仪表技术与传感器》【年(卷),期】2017(000)001【总页数】5页(P115-118,122)【关键词】EtherCAT;多轴;STM32;运动控制;FPGA;插补算法;TwinCAT【作者】张从鹏;赵康康【作者单位】北方工业大学机械与材料工程学院,北京 100144;北方工业大学机械与材料工程学院,北京 10014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P23现代制造系统正朝着柔性化、开放化、网络化方向发展,覆盖多学科、多领域相关技术。
DOI:10.16661/ki.1672-3791.2018.25.011基于FPGA的SpTa自适应电机控制算法王岩(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广西桂林 541004)摘 要:针对现有步进电机控制器的不足,设计一种基于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的SpTa自适应电机控制算法。
本算法通过简单的数学运算和极低的资源占用、利用FPGA并行执行的特点,实现了多轴同步运动、加减速过程加速度可调的自适应电机控制。
使用SpTa算法实现加速度自适应的电机加减速运动,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关键词:FPGA 电机控制算法 SpTa 多轴同步控制器中图分类号:TP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8)09(a)-0011-02医疗设备、工业设备的运动控制系统中,需要多个步进电机同步多角度的运动,以实现复杂的多方位控制。
步进电机的驱动控制常用的有PLC、MUC、FPGA等方式,其中PLC控制成本较高,不适合在低成本的方案中使用,单一MUC无法实现多电机的同步运动,FPGA的并行执行及低成本的特点能很好地实现在低成本方案中多电机的同步运动。
现有的电机控制技术主要通过加减速算法实现步进电机的平滑运动,加减速算法常用的有梯形加减速、S型加减速。
梯形加减速算法加速和减速过程中加速度为一个常数,在FPGA上实现该算法的原理比较简单,但是该算法加速不平稳,冲量比较大,运行精度低。
S型加减速算法加速和减速过程中加速度按照加加速、匀加速、减加速的过程完成整个变速过程,该算法加速平稳,冲量小,但是加速度时间比较长,在FPGA上实时计算加速过程的加速度计算量大,占用的FPGA资源比较大,耗时比较长,进而影响实时性。
根据FPGA芯片的特点及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用于控制步进电机的基于FPGA的SpTa自适应控制算法。
该算法在FPGA上使用简单的加、减、移位运算,使用很少的资源实现多个步进电机的同步平稳运动。
多电机同步控制系统的设计
电机同步控制系统是一种电机控制系统,可同时控制多架电机。
该系统可实现多电机同步驱动,从而更好地控制输出动力。
在这里,我们讨论的是如何设计一个可以控制多架电机的同步控制系统。
1. 首先,需要分析多架电机之间的联系,确定要控制的每个电机的位置信息,以及动力控制精度。
2. 然后,完成电路设计,构建一个适应每个电机的控制系统,同时确定每个电机的输入和输出参数。
3. 接下来需要编写调试电机控制程序,以保证每个电机保持同步处于正确位置,同时控制输出动力。
4. 最后,需要进行测试,确保设计的电机同步控制系统满足用户的要求,以及能够正常运行。
两个设备同步运动机械结构概述及解释说明1. 引言1.1 概述同步运动机械结构是一种重要的工程设计技术,它在现代工业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
通过有效地将两个或多个设备的运动和操作进行协调和同步,同步运动机械结构可以提高设备的生产效率和性能,并实现更精确的控制。
本文将对同步运动机械结构进行综述和解释说明,以便读者对其原理、分类及应用前景有清晰的了解。
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包含以下几个部分:引言、同步运动机械结构的定义和原理、设备A 的同步运动机械结构详解与分析、设备B的同步运动机械结构详解与分析、对比与总结。
首先,我们将从引言开始介绍本文的主题和目标,并说明文章整体结构。
1.3 目的本文旨在全面介绍同步运动机械结构的定义、原理以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和展望。
通过对设备A和设备B两种不同类型设备的同步运动机械结构进行详细解析与分析,读者可以深入了解具体实例,并从中学习到相关设计和应用的方法和技巧。
最后,通过对设备A与设备B同步运动机械结构的异同进行对比总结,并展望其在工业领域中的前景和应用潜力,读者可以获得深层次的理解和启示,为未来的工程设计提供参考和指导。
2. 同步运动机械结构的定义和原理2.1 什么是同步运动机械结构同步运动机械结构是一种可以实现多个设备或部件同时进行协调运动的工作方式。
它通过特定的设计和控制手段,使不同的设备或部件能够以统一的速度和方向进行匹配运动,从而实现精确协作和高效合作。
2.2 同步运动机械结构的分类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和工作原理,同步运动机械结构可以分为多种类型。
常见的分类包括:- 步进电机系统:利用步进电机控制系统来实现精确定位和同步驱动。
- 伺服控制系统:采用伺服电机和反馈装置来实现高速、高精度的同步控制。
- 齿轮传动系统:通过齿轮传递力量和转速来实现多个设备之间的同步运动。
- 液压系统:利用液压传动装置来实现稳定、平滑且高扭矩输出的同步操作。
2.3 同步运动机械结构的原理和作用同步运动机械结构主要依靠合理设计的传动装置和控制系统来实现多个设备之间的同步运动。
用数据库是十分必要的。
S Q L数据库在数据存储和分析上已经具备相当完备的功能,对数据进行管理最好的方法就是使用数据库,今后数据库在数据存储方面也将起更大作用,其运用也会更广泛。
2 结语基于以上的介绍,现在对三种数据存储方式的适用范围作一个简单的归纳:1)运用V B中控件M S F l e x G r i d的存储方式。
在存储数据数量较少时,其操作方便快捷、显示简单明了,故常运用于一些要求不高的场合,且运用广泛。
2)运用V B操作E x c e l的存储方式。
E x c e l表格能存储和分析产品各项参数,由V B A程序可以实现对不合格量的数据统计,查看产品质量的合格率,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E x c e l表格以其操作简捷方便,涉及内容全面,有着广泛的运用。
3)运用V B操作S Q L数据库的存储方式,这是目前最完备的数据存储手段之一。
S Q L数据库具有良好的查询和更新方法,能实现多重备份和受损修复,也更有安全性,同时它具有海量的存储能力,比较适合参数数量庞大的存储数据,真正实现多而不乱,查而不烦。
◆参考文献[1]宋广群,姚成.V B程序设计[M].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6.[2]李政,梁海英,李昊.V A B应用基础与实例教程[M].国防工业出版社,2005.[3]李丹,赵占坤等.S Q LS e r v e r2000数据库管理与开发实用教程[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4]王洪香.利用V B6.0存储和显示S O LS e r v e r数据库中的图像数据[J].办公自动化,2006,(9):27-29.[5]A n d m x ST a n e n b a u m.计算机网络(第3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作者简介:吴军(1983-),男,合肥工业大学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
收稿日期:2008-06-18(8314)文章编号:1671-1041(2009)01-0021-03基于模糊P I D控制的多电机同步控制研究万鹏飞,王 莉(中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湖南长沙410075)摘要:本文介绍了几种常用的同步控制策略并对比其控制性能,选取基于补偿原理的同步方式做为研究对象,采用模糊控制与传统P I D控制相结合的方法设计补偿器。
MCX314As型四轴运动控制器的原理及应用1 引言MCX系列运动控制器是日本NOVA公司设计的专用电路,其中MCX314As是NOVA公司最新的推出的4轴运动控制器,是对MCX314功能的改进和增强。
MCX314As以单个电路同时控制4个伺服系统或步进电机系统,可进行各轴独立的定位控制、速度控制,亦可在任意2轴或3轴中进行圆弧、直线、位模式插补。
MCX314As能与8/16位数据总线接口,通过命令、数据和状态等寄存器实现4轴3联动的位置、速度、加速度等的运动控制和实时监控、实现圆弧、直线、位模式3种模式的轨迹插补,输出脉冲频率达到4MHz,每轴都有伺服反馈输入端、4个输入点和8个输出点,能独立地设置为恒速、线性、非对称S曲线加/减控制、非对称梯形加/减速控制方式,并有2个32位的逻辑、实际位置计数器和状态比较寄存器,实现位置的闭环控制,另外,较MCX314增加了自动搜寻原位、输入信号滤波器、同步动作、输出脉冲32位,圆弧/直线插补脉冲范围32位、完成S曲线加/减速的非对称、手动设定模式、位置计算器的可变环形、Z相输入的实位计数器的清除、实位计算器的增减反转等功能,同时,MC X314As对连续插补最终写入、圆弧插补终点指定、输入UP/DOWN脉冲的计算出错等作了相应的改善。
2 内部结构和主要功能图1为MCX314As的功能框图。
由相同功能的X、Y、Z和U轴的控制部分和插补计数部分组成,主要功能如下:2.1 4轴控制MCX314As通过脉冲序列驱动控制电机运动,4轴运动控制器中的4个轴都具有相同的功能,允许至多3轴联动,同时对于恒速驱动、插补或S曲线驱动都有相同的操作方法,S曲线加/减速驱动等4轴的性能相同。
2.2 速度控制对于恒速驱动、插补或S曲线加/减速驱动,输出脉冲的频率范围是1p/s-4mp/s,而输出脉冲频率的精度(时钟频率为16MHz)小于±0.1%,速度倍率为1-500,驱动脉冲输出的速度可以在不运行时自由变化。
目录台达 CODESYS 运动控制方案产品介绍运动控制器现场装置人机界面软件硬件规格选型说明产品信息台达 CODESYS 运动控制方案自动化和数字化在智能制造时代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机械制造商为了增加竞争力,积极寻找可以快速扩展设备开发和应用的方法,以减少机台建造所需投入的时间和人力。
台达和 CODESYS 集团合作,开发以CODESYS 平台为基础的全新运动控制解决方案。
CODESYS 平台为一符合IEC 61131-3标准且容易上手的整合平台。
此平台丰富的运动控制功能可以支持全球使用者多样化的应用,并方便落实到现有设备。
台达 CODESYS 运动控制方案整合PLC 、HMI 、和运动控制器的控制功能,并将其运用在不同的新产品中,包括PC-Based 运动控制器AX-864E 系列和PLC-Based 运动控制器AX-308E 系列。
此方案通过EtherCAT 运动总线,可同步控制台达交流伺服驱动器ASDA-A3-E 、ASDA-B3-E 、ASDA-A2-E 等系列、精巧标准型矢量控制变频器MS300 / MH300系列、泛用型矢量控制变频器C2000 Plus 系列、远端模块R1-EC 系列和DVP EtherCAT 远端I/O 模块。
完善、整合性高的台达 CODESYS 运动控制方案,可满足多样的应用需求。
PC-Based 运动控制器AX-864E 系列PLC-Based 运动控制器AX-308E 系列伺服驱动器PC-Based PLC-Based人机界面远端I/O 模块變頻器ASDA-A2-EASDA-A3-EASDA-B3-EAX-864EAX-308EDOP-100R1-ECDVP(EtherCAT 远端I/O 模块)C2000 PlusMH300MS300软件运动控制器现场装置●使用符合国际 IEC 61131-3 规范的CODESYS SoftPLC 开发软件和SoftMotion ●最多可支持 64 轴●无排线、无风扇的标准工业计算机等级架构 ●Intel x86 CPU●内置安全IC 系统,提升软硬件安全性 ●低电压检测机制和资料覆写功能 ●内置8组高速输入/输出接口●适合运用于工业机器人、木工、印刷、包装、印刷等行业●AX-308E CPU 最多可支持 8 轴 EtherCAT 伺服 (最短同步时间: 8轴 / 2 ms )●支持台达PLC AS 系列电源、数字IO 、模拟IO 和温度扩展模块 ●高效能: 基本指令的最短执行时间为5 ns●提供常用指令如位置、速度、扭矩、多轴补间、E-gear 、ECAM 等指令●内置16组DI 、8组DO 、2组增量编码器、SSI 绝对型编码器、RS232/485、Ethernet 和EtherCAT 通讯接口PC-Based 运动控制器AX-864E支持EtherCAT 通讯协议和基于CODESYS 的编辑软件,提供全面和整合的运动控制解决方案PLC-Based 运动控制器AX-308E支持 EtherCAT 通讯协议和基于CODESYS 的编辑软件,提供不同行业实时弹性的运动控制解决方案运动控制器现场装置交流伺服系统符合IEC 61158和IEC 61800-7现场总线标准;支持CiA402规格中所有CoE 模式和各项EtherCAT 命令模式ASDA-A2-EASDA-B3-EASDA-A3-E●CODESYS 原厂认证●通过ETG (EtherCAT Technology Group)兼容性测试认证 ●支持绝对型和增量型编码器伺服电机 ●支持高速位置抓取功能●ASDA-A3-E 和ASDA-A2-E 内置符合SIL2 (IEC EN 61508 & IEC 62016) / Cat. 3 PL=d (ISO 13894-1)标准的安全扭矩停止功能 (STO, Safe Torque Off)●高阶交流伺服驱动器●同步周期短,适用于多轴高速同步控制 ●支持绝对型和增量型ECMA 系列电机●电机功率范围: 200 V 100 W ~ 3 kW 、400 V 400 W ~ 7.5 kW●标准型交流伺服驱动器●3.1 kHz 速度响应频宽,缩短40%整定时间 ●高速轴间资料交换,提供简易龙门控制功能 ●兼容 A2 / B2 / A 3 系列电机,替换方便●电机功率范围: 200 V 100 W ~ 3 kW●高效能运动控制型交流伺服系统 ●3.1 kHz 速度响应频宽,提升设备产能●全新的挠性结构补偿和低频抑制功能,确保机台稳定度和缩短整定时间●薄型化设计,节省电器柜安装空间●电机功率范围: 200 V50 W ~ 15 kW台达 CODESYS 运动控制方案产品介绍精巧高效型 / 标准型矢量控制变频器MH300 / MS300体积精巧,内置安全扭矩停止功能STO 和EMC 滤波器,整合PLC ,支持多样的通讯协定和I/O 扩展模块高效能泛用型矢量控制变频器C2000 Plus精准的速度/扭矩/位置控制模式,内置PLC ,适用于有感测器/无传感器的同步与异步电机●功率范围: 115 V 0.2 kW ~ 0.75 kW 、230 V 0.2 kW ~ 15 kW 、460 V 0.4 kW ~ 22 kW●支持感应电机与永磁电机,开环/闭环控制 ●最高输出频率: 最高 2000 Hz / 1500 Hz●内置符合SIL2 (IEC EN 61508 & IEC 62016) /Cat.3 PL d (ISO 13894-1)标准的安全扭矩停止功能 STO (Safe Torque Off) ●內建PLC (5K / 2K steps)● 支持多样的通讯协定: Modbus 、CANopen 、EtherCAT 、PROFIBUS DP 、DeviceNet 、Modbus TCP 、EtherNet/IP●电源模块: 连接EtherCAT 从站模块与100 BASE-TX EtherCAT 网络 ●数字输入模块: 16点Sink/Source 数字输入模块; 1 ms 和2 ms 的反应时间●数字输出模块: 6点数字输出模块; 输出电流:sink 型模块每点0.5 A ,source 型模块每点0.25 A ●ADC 模块: 4通道16-bit A / D 输入; DAC 模块: 4通道16-bit D / A 输出 ●运动模块: 单轴脉冲输出●手轮模块: 单通道手轮输入,4 / 6轴控制●EtherCAT 耦合器RTU-ECAT :内置2个EtherCAT 通讯端口,最多可支持8个DVP 薄型I/O 模块●数字输入模块: 支持8 / 16 / 32点NPN / PNP 输入 ●数字输出模块: 支持8 / 16/ 32点NPN / PNP/继电器输出●数字I/O 模块: 8点数字输入和8点数字输出,支持不同型态的输入/输出格式 ●模拟输入模块: 4 / 6通道,支持mA / V 输入 ●模拟输出模块: 2 / 4通道,支持mA / V 输出●数字I/O 模块: 4通道数字输入和2通道数字输出模块,支持mA / V 输入/输出型式●温度模块: 2 / 4 / 6 / 8通道,支持RTD 、热电偶和NTC 输入(注:详细信息请参照DVP 系列PLC 型录)●功率范围: 230 V 0.75 kW ~ 90 kW 、460 V 0.75 kW ~ 560 kW ●高过载承受度: 150 % / 60 秒和180 % / 3 秒,适用于恒定转矩应用 ●内置PLC (10k steps) ●支持点对点位置控制●采用3C3标准PCB 涂层,可确保变频器在恶劣环境下安全可靠运行●内置Modbus ,支持通讯扩展卡: CANopen 、EtherCAT 、ROFINET 、PROFIBUS DP 、DeviceNet 、Modbus TCP 、EtherNet/IP远端I/O 模块R1-EC ( AX-864E 适用)耐用精巧的E-bus 从站模块,适用于高精度和高需求的产业应用远端I/O 模块RTU-ECAT (PLC DVP 薄型RTU 方案)适合多种应用的精巧EtherCAT 远端I/O模块方案现场装置台达 CODESYS运动控制方案产品介绍1 ms(sink/source)反应时间(sink/source) 反应时间制造设备程序控制第三方控制器AX-864EAX-308EEthernet运动控制编程软件 - Softmotion●支持单轴和多轴运动(主/从轴运动和凸轮控制) ●使用PLCopen 认证的POU库,编辑运动控制功能●图形化CAM 编辑软件整合配置、编程、编译、和调适功能; 无缝整合传统和系统性的编程方式●在SoftPLC 和控制器的runtime 模拟模式下显示应用资料 ●在监视列表中监看指定的数值●直接在对应的编辑器中读、写、和强制设定变量●单步或单周期执行程序码支持标准 IEC 61131-3 编程●结构化文本 (ST)●梯形图 (LD)工作与除错●功能块 (FBD)●顺序功能图 (SFC)产品信息电源输入接口DC 24 V (±15 %)SSI编码器输入接口SD 卡槽HDMI输出接口Gigabit LAN 接口(Modbus TCP / OPC UA)USB EtherCAT接口连接现场装置电源输入接口DC 24 V (±15 %)8组数字输入 / 8组数字输出OA / OB / OZ signalINC 编码器输入接口ABS SSI编码器输入接口外观说明外观说明137.4166.8141164153.2R2.5X2R1.4X2554.2PC-Based 运动控制器AX-864EPLC-Based 运动控制器AX-308E产品尺寸单位: mm产品尺寸单位: mm16组数字输入8组数字输出MicroSD 卡槽RS232 / 485接口EtherCAT接口增量型编码器输入接口 (×2)Ethernet接口连接现场装置硬件规格2021型号说明AX-864E P0MB1T产品类型AX - 3 系列AX - 8 系列I/O: (晶体管) T: NPN可控制轴数。
多轴电机同步运动控制器设计作者:刘卫萍宋扬来源:《现代电子技术》2017年第10期摘要:针对多轴电机同步控制问题,研究一种基于模糊⁃单神经元PID控制策略的同步控制器。
使用研究的同步控制方法与常规PID算法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表明,相比基于常规PID算法的多轴电机同步运动控制器,在基于模糊⁃单神经元PID算法的多轴电机同步运动控制器作用下,各个电机之前的同步误差更小,当第二台电机发生载荷突变时,控制器能够有效抑制载荷突变对整个多轴电机系统的影响。
基于模糊⁃单神经元PID算法的多轴电机同步运动控制器能够有效提升多轴电机同步运动系统的动态特性和稳定性。
关键词:同步控制;多轴电机;模糊算法; PID算法中图分类号: TN876.3⁃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373X(2017)10⁃0183⁃04Abstract: A synchronous controller based on fuzzy and single neuron PID control strategy is studied for the multi⁃axis motor synchronous control. The contrastive analysis is performed for the synchronous control method studied in this paper and the conventional PID algorithm. The results show thatthe synchronous error of each motor affected by the multi⁃axis motor synchronous motion controller based on fuzzy and single neuron PID algorithm is smaller than that of the multi⁃axis motor synchronous motion controller based on conventional PID algorithm. If the load of the second motor is changed suddenly, the controller can restrain the influence of load mutation on multi⁃axis motor system effectively. The multi⁃axis motor synchronous motion controller based on fuzzy and single neuron PID algorithm can improve the dynamic performance and stability of the multi⁃axis motion synchronous motion system effectively.Keywords: synchronous control; multi?axis motor; fuzzy algorithm; PID algorithm0 引言要想有效处理多轴运动内部的协调关系,就需要通过使用多电机来实现有效管理。
通常情况下,这种类型的电机保持工作状态,其用途如下:处于运行状态的若干个电机的转速存在比例关系,也可能转速一致,在各种各样的制造设备中都用到了这种多电机,如纺织设备、造纸设备以及起重设备等。
除此之外,在进行轮船测试和飞机控制系统的研制过程,通常会使用好几台大型电机联合作业,来提供驱动力。
数控机床、机器人等都属于高端重型设备,它们的精确度较高,在制造过程中,所用到的控制系统内部的电机转速必须协调一致,保持相位相等,将误差控制在标准范围内。
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提升设备的精确度,保证设备运行过程中稳定安全[1⁃2]。
文献[3⁃4]中研究了基于主从控制的多轴电机控制方法。
在主从控制系统内部,包含了主电机和不同的从电机,后者的转速是基于前者的速度而设置的,从电机的转速要依附于主电机。
这种类型的控制系统产生的结果简单有效,能满足需求。
该控制系统内部的从电机之间的关联性不佳,信息传递不畅,这就导致电机的运行精确度下降,对外界的抗干扰能力有限。
文献[5]中研究了基于交叉耦合控制的多轴电机控制方法。
交叉耦合控制策略与其他形式的控制方式相比,有显著的区别。
为了保证控制过程精确有效。
它会把电机的转速误差信息传递给其他电机,对其转动速度进行补偿。
当控制系统内部只有两台电机时,可以使用控制方法,但是当数目上升之后,控制过程会变得复杂,需要有更加合理的控制策略。
1 直流伺服电机数学模型2 环形耦合控制策略文献[7]提出了环形耦合同步控制方法。
将耦合补偿原理和控制管理思维相结合,就会形成环形耦合控制方法。
该控制方法一方面是基于系统内部电机转速和标准转速的误差而做出的,另一方面还要综合与邻近电机的速度误差。
环形耦合控制系统结构如图2所示。
为了使控制系统在开启和终止状态都有较好的性能,要求控制系统运行时,保持环形耦合,内部的电机信号相同。
通过对图2进行分析可知,系统内处于邻近位置的电机的误差补偿才是同步的。
如果有的电机转速出现异常,就会导致邻近的电机转速出现误差。
通过使用环路耦合同步控制方法,产生的转速误差会因为补偿模块的存在,将误差信息传递出去。
通常情况下,多电机的同步驱动程序收到的信号是相同的,运用转速耦合补偿模块,会有效提升系统的稳定性和一致性,从而能最大程度地避免外界因素的干扰[8]。
3 模糊⁃单神经元PID控制器对于非线性和线性系统,人工神经网络都可以任意逼近;所以能够实现不确定性以及非线性系统的有效控制。
在神经网络的神经元中存放着定量或者定性的信息,具有一定的容错性和鲁棒性。
神经网络中的神经元对于任意函数都可以逼近,另外其具有易于实现、权值学习时间短、计算量小以及结构简单的优势,在一些单输出多输入的非线性处理单元中比较适合应用[9⁃11]。
因此本文使用的模糊⁃单神经元PID 控制器,其原理见图3[12]。
使用上述控制器后,单神经元控制器包含4个可调参数,包括1个输出增益K和3 个权值学习速率。
在单神经元PID 控制器的收敛性以及稳定性上输出增益K的影响较大。
当K值增大时,就会提升单神经元控制器输出的调节量;降低调节时间就会加快收敛速度;然而当K 值较大时就会出现超调现象,使系统发生震荡[15]。
因此本文使用参数自整定的模糊控制器对增益K进行调节。
模糊控制在控制无法建立精准数学模型的控制对象以及一些复杂对象的过程中能够发挥较好的效果。
在一些交叉耦合严重、参数随工作点变动大以及高度非线性的控制过程中比较适合应用。
其简单的设计过程对于被控模型精确性的依赖性较低。
根据设计者工程经验以及理论所建立的控制规则能够对较好的控制思想进行采纳。
用于对增益K进行调节的模糊控制器的输入为电机的同步误差和误差变化率。
为了便于计算机计算,分别使用0.1和0.05的量化因子将同步误差和误差变化率归一到范围为[-1,1]的基本论域内。
将三角形分布的隶属度函数作为输入/输出变量能够对算法的执行效率进行提升,应用这种函数时,模糊论域的步长与隶属度幅值相等。
按照下面的原则选择模糊规则:如果系统有较大偏差,为了降低调节时间,加快相应速度,可以增大K值;如果有较小的误差,对稳态性能进行提升可以采用较小的K值。
模糊规则如表1所示[16]。
4 实例仿真研究通过仿真对本文研究的多轴电机同步运动控制器进行分析。
直流伺服电机参数设置如下:电枢电阻[Ra]为1.8 Ω;电枢电感[La]为0.003 65 H;电动势因子[Ke]为0.354 9 V/rad;电机转矩因子[Kt]为0.000 163 51 N·s/rad;转子转动惯量[17][J]为0.000 184 62 kg·m2。
多轴电机同步运动控制Matlab仿真模型如圖4所示。
在仿真模型中,对第二台电机施加范围在150~900 N·m的随机载荷,对第一台和第三台施加恒定的600 N·m的恒定载荷,从而研究不均匀载荷条件下,控制器的同步控制性能。
对第二台电机施加的随机载荷如图5所示。
在此使用常规PID算法与本文使用的方法进行对比,通过仿真能够得到两种控制器作用下,电机1和电机2转速同步误差及电机2和电机3转速同步误差如图6和图7所示。
从电机1和电机2转速同步误差及电机2和电机3转速同步误差仿真结果可以看出,相比基于常规PID算法的多轴电机同步运动控制器,在本文研究的基于模糊⁃单神经元PID算法的多轴电机同步运动控制器作用下,各个电机之前的同步误差更小。
当第二台电机发生载荷突变时,控制器能够有效抑制载荷突变对整个多轴电机系统的影响。
本文研究的基于模糊⁃单神经元PID算法的多轴电机同步运动控制器能够有效提升多轴电机同步运动系统的动态特性和稳定性。
5 结论本文针对多轴电机同步控制问题,研究一种基于模糊⁃单神经元PID算法以及环形耦合策略的同步控制器。
使用本文研究的同步控制方法与常规PID算法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表明,相比基于常规PID算法的多轴电机同步运动控制器,在本文研究的基于模糊⁃单神经元PID算法的多轴电机同步运动控制器作用下,各个电机之前的同步误差更小。
当第二台电机发生载荷突变时,控制器能够有效抑制载荷突变对整个多轴电机系统的影响。
参考文献[1] 李乐,李慧鹏,石阳.绕线机的多轴同步控制算法研究[J].测控技术,2014(2):87⁃90.[2] 刘晓萌.定长送料系统多轴同步控制[D].杭州:浙江大学,2012.[3] 赵梅玲.主从系统同步控制策略及应用研究[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2012.[4] 邹缙.多电机变频调速协同智能控制系统的研究[D].武汉:武汉科技大学,2013.[5] 曹玲芝,李春文,牛超,等.基于相邻交叉耦合的多感应电机滑模同步控制[J].电机与控制学报,2008(5):586⁃592.[6] 李鹏飞,王伟涛,万亚斌.基于相邻偏差耦合的多电机模糊PID同步控制[J].机械设计与研究,2013(5):45⁃48.[7] 刘然,孙建忠,罗亚琴,等.基于环形耦合策略的多电机同步控制研究[J].控制与决策,2011(6):957⁃960.[8] 刘然,孙建忠,罗亚琴,等.多电机滑模环形耦合同步控制策略研究[J].中国机械工程,2010(22):2662⁃2665.[9] 陈杰,陈冉,陈家伟,等.变速风力发电机组的模糊⁃单神经元PID控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1(27):88⁃94.[10] 陈杰.变速定桨风力发电系统控制技术研究[D].南京: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11] 郑宇.基于神经元PID的风力发电机组独立变桨控制[J].水电能源科学,2012(2):151⁃154.[12] 董春芳,孟庆鑫.多缸电液调平系统相邻交叉耦合同步控制[J].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2012(3):366⁃370.[13] 唐春林,郑宇.基于神经元PID的风力发电机组独立变桨控制[J].人民长江,2012(5):93⁃97.[14] 周箴,赵金,万淑芸,等.基于单神经元控制器交流PWM调速系统[J].华中理工大学学报,1998(z1):69⁃71.[15] 曾东.基于神经网络的风力发电机组变速变距控制器研究[D].沈阳:沈阳工业大学,2008.[16] 杨鑫.风力发电机组新型传动系统及变速变桨距控制策略优化[D].重庆:重庆大学,2013.[17] 姚武军.多电机同步控制策略研究[D].湘潭:湘潭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