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高等数学教学进度表
- 格式:doc
- 大小:134.00 KB
- 文档页数:3
第一学期高二级数学教学进度表〔文科〕
数学,作为人类思维的表达形式,反映了人们积极进取的意志、缜密周详的逻辑推理及对完美境界的追求。
小编准备了第一学期高二级数学教学进度表,希望你喜欢。
日期
课时
教学内容
第1周
9.2-9.8
8
算法与程序框图
第2周
9.9-9.15
8
根本算法语句
第3周
9.16-9.22
8
算法案例及本章小结
第4周
9.23-9.29
8
随机抽样
第5周
9.30-10.6
8
用样本估计总体
第6周
10.7-10.13
8
变量间的互相关系及本章小结
第7周
10.14-10.20
8
随机事件的概率
第8周
10.21-10.27
8
古典概型、几何概型及本章小结第9周
10.28-11.3
8
回归分析的根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用
第10周
11.4-11.10
8
独立性检验的根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用
第一学期高二级数学教学进度表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高三数学教学计划进度表(第一学期)高三数学教学计划进度表(第一学期)下面是高三数学教学计划进度表(第一学期),希望能给广大的教师一些指导性作用,同时还能对学生分析数学问题的能力有一定的提升。
年级高三科目数学教材名称及版本北师大版数学教材教辅资料及出版社《步步高》大一轮复习讲义教学进度计划表周次时间课时教学内容备注第1周9月3---9月76第五章三角函数、解三角形5.5 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和正切 5.6 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第2周9月10---9月146第六章平面向量6.1 平面向量的概念及线性运算6.2 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坐标表示 6.3 平面向量的数量积第3周9月17---9月2166.3 平面向量的数量积6.4 平面向量应用举例第七章数列7.1 数列的概念及简单表示法第4周9月24---9月2867.1 数列的概念及简单表示法7.2 等差数列及其前n项和第5周10月110月567.3 等比数列及其前n项和7.4 数列求和第6周10月110月56第八章立体几何8.1 空间几何体的结构及其三视图和直观图8.2 空间图形的基本关系与公理第7周10月810月1268.3 空间中的平行关系第8周10月1510月1968.4 空间中的垂直关系第9周10月2210月2668.5 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立体几何综合应用第10周10月2911月26第九章解析几何9.1 直线与直线的方程 9.2 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第11周11月511月969.3 圆的方程9.4 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第12周 11月1211月1669.5 椭圆9.6 抛物线第13周11月1911月2369.6 抛物线9.7双曲线11月2611月306专题五直线圆锥曲线第十章统计10.1 从普查到抽样、抽样方法第15周12月312月7610.2 统计图表、数据的数字特征、用样本估计总体10.3 相关性、最小二乘法第16周12月1012月14610.4 统计案例第十一章概率11.1 随机事件的概率第17周12月1712月21611.2 古典概型11.3 模拟方法概率的应用12月2412月286第十二章算法初步、推理与证明、复数12.1 算法的基本思想、算法框图的基本结构及设计12.2 几种基本语句第19周12月31元月4612.3 归纳与类比12,4 综合法、分析法与反证法第20周元月7元月11612.5 数系的扩充对第一轮的综合练习第21周元月14元月186二轮复习第22周元月21元月256二轮复习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读,让幼儿学习、模仿。
二零零九级第二学期高等数学教学进度表(B类) (2010.3.1-2010.6.25,共68课时)
1 3.1-3.5 4 微分方程概念,变量可分离方程,齐次方程,一阶线性微分方程与贝努利方程,高阶特殊类型的方程
2 3.8-3.12 4 线性微分方程通解的结构,常系数线性齐次方程,常系数线性非齐次方程,欧拉方程
3 3.15-3.19
4 习题课,向量的概念,向量的线性运算,内积、外积,向量的坐标表示
4 3.22-3.26 4 平面,直线,点、直线和平面的一些位置关系
5 3.29-4.2 4 二次曲面,柱面、旋转面和锥面,空间曲线,曲面的参数方程,习题课
6 4.5-4.9 2 多元函数的概念,多元函数的极限与连续 清明
7 4.12-4.16 4 偏导数,全微分及其应用,多元复合函数微分法
8 4.19-4.23 4 多元复合函数微分法(续),方向导数与梯度,多元微分学在几何中的应用
9 4.26-4.30 4 多元微分学在几何中的应用(续),二元泰勒公式与多元函数的极值
10 5.3-5.7 2 习题课 五一
(本周期中考试,内容至第八章结束)
11 5.10-5.14 4 重积分概念和性质,二重积分的计算
12 5.17-5.21 4 三重积分的计算
13 5.24-5.28 4 重积分的应用,习题课
14 5.31-6.4 4 正项级数及其敛散性的判别法,任意项级数及其敛散性的判别法
15 6.7-6.11 4 函数项级数,幂级数
16 6.14-6.18 2 幂级数(续) 端午
17 6.21-6.25 4 傅立叶级数,习题课
2010年2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