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版初二下《旅鼠之谜》说课稿
- 格式:doc
- 大小:14.50 KB
- 文档页数:4
《旅鼠之谜》说课稿一、说教材1、课文的主要内容本文是一篇科学小品文,文体具有交叉的性质。
为什么这么说呢,从全文看,有完整的记叙要素,是记叙文,而内容上主要是介绍科学知识的。
也说是说,它采用记叙的框架,借助丹尼斯和“我”对话,来介绍科学知识,传播理念。
知识就是有关北极旅鼠身上的三大奥秘,理念就是人与自然要可持续发展、和谐发展。
进而告诫人类无限制繁衍将会带来的深重的问题,引导人们深刻的反思。
2、课文在本单元中的地位通过本单元上一课的学习,学生初步具备了可持续性发展意识,在此基础上,本课在于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注意自我调节,保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同时,在前面两篇科学文艺作品学习的基础上,继续了解集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科学小品的文体特征,为后面的科幻小说的学习打下基础,因此,本课在本单元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基于以上考虑,设定本篇课文三个维度的目标:二、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①了解北极旅鼠的三大奥秘;②了解科学小品的文体特征;③体味本文知识性,趣味性相结合的独特写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联系实际与自己的生活经历,在阅读实践活动中合作探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做到观点明确,言之成理。
3、情感态度目标:培养科学理性和人文关怀精神,热爱自然,关注社会问题,培养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理念。
三、学生情况分析现在的学生,思维敏捷,个性鲜明,通过各种媒体,了解到了不少关于地球,关于环保的知识,具有朴素的环保意识,比较容易理解课文中作者对人类人口问题的忧患与思考;加之本文是一篇科学小品,集知识性趣味性于一身,具有引人入胜、震撼人心的力量,容易激发学生强烈的阅读兴趣。
这是有利的一面,但同时,农村的孩子知识面狭窄,对事件的感悟能力较低,不能从文章获得多方面的启示;另外,他们文体意识模糊,对科学小品的独特写法也存在理解上的困难,这是不利的一面,教学时应加强引导。
四、教学重难点的确定及课时的安排1、基于以上考虑,结合前面对教材的分析,我将这篇课文的学习重点确定为:整体把握文意,领会文章给人的启示。
旅鼠之谜说课稿
《旅鼠之谜》说课稿
尊敬的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旅鼠之谜》。
本课选自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十三课。
接下来,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五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旅鼠之谜》是一篇“运用记叙的框架,借助对话来介绍科学知识”的科学小品。
课文主要谈了北极旅鼠身上的三大奥秘,深刻反映了人类的无限制繁衍所带来的问题。
文章内容浅显,但带给人们的反思却很深刻。
本单元通过这篇课文,一是想在学生前面一课的学习的基础上,具备可持续性发展意识的前提下,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注意自我调节,保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二是想在前面两篇科学文艺作品的学习基础上,继续了解集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科学小品的文体特征,为后面一篇科幻小说的学习打下基础。
因此,这篇课文在这一学段这一单元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地位是极其重要的。
2、教材的处理本单元所选的课文,以不同的形式表达了人们对生存环境的忧虑与思考,人与自然是本单元共同的主题,但每篇课文的文体不同,因此在探究主题的同时,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我把教学重点放在前,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引出文体特征这一教学难点,学生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教师引导分散难点,各个击破。
3、学习目标根据学生已有认知基础,本课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及新课标的具体要求,我将学习目标依据三个维度设定如下:
(1)知识与技能:。
初二语文说课稿旅鼠之谜范文初二语文说课稿旅鼠之谜范文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
xx为大家整理了初二语文说课稿旅鼠之谜范文,让我们一起学习,一起进步吧!一、教材分析本文是一篇杂交文体的文章。
为什么这么说呢,从全文看,有完整的记叙要素,是记叙文。
而内容上主要是介绍科学知识的。
因而是一篇运用记叙的框架,借助对话来介绍科学知识的文章。
课文主要谈了北极旅鼠身上的几大奥秘,北极旅鼠和一般的老鼠外形上没有多大差别,但人们研究了好几个世纪,却始终解不开它们的奥秘。
它的第一大奥秘是繁殖能力强。
第二大奥秘是一旦繁殖过多,就会千方百计吸引天敌的注意,主动通过天敌控制种群数量。
第三大奥秘是死亡大迁移,浩浩荡荡,无所畏惧。
到底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我们无从知道,或许是自然正用一只无形的手控制着这一切,这就揭示出自然的奥妙无穷。
由此我们也真正体会到《敬畏自然》中所论述的大自然的智慧是无与伦比的一句的深意。
文章的意义不止于此,旅鼠保持种群数量的方式也给我们人类敲响了警钟:如果人类也毫无节制地繁衍下去,也许有一天不得不走旅鼠的道路。
学习这篇文章,一要引导学生比较本文与一般说明文在写法上的不同,二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激发求知欲和探究学习的欲望。
三要与其他课文相参照,把各部分内容串联起来作全面深入的理解,达到融会贯通,激发学生关注自然,保护自然,树立环保意识。
这既是本单元训练目标的体现,又是新课标精神的体现。
本文是一篇自读课,安排一课时根据本单元目标和本文内容,我定下了本文的教学目的和教学的重难点。
教学目标:1.了解北极旅鼠的三大奥秘2.体味本文知识性,趣味性相结合的独特写法3.学会仔细地观察,深入地思考,生动地描摹,得体地表达。
4、培养科学理性精神和人文关怀精神,热爱自然,探究自然无尽的奥秘。
依据上述教学目标与课文内容,我又确定了以下教学重点难点:1.概括旅鼠的三大奥秘,整体把握文意。
2.领会文章给我们的启示。
3.把理解文章主旨作为本课的第三个重点,也是难点。
《旅鼠之谜》优秀教案(精选10篇)《旅鼠之谜》优秀教案(精选10篇)作为一名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
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旅鼠之谜》优秀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旅鼠之谜》优秀教案篇1【教学目标】1、速读课文,概括课文内容要点。
2、多角度理解课文的启示。
3、比较本文与一般说明文写法的不同。
4、激发学生探究科学奥秘的好奇心,从而激发学习欲望。
【教学重点】整体感知旅鼠的三大奥秘,多角度理解对人类的启示。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内容】作者围绕北极旅鼠的三大奥秘说明,最后以“人类也不应该毫无节制地繁衍下去”作节。
文章既有很有趣味的说明,又运用对话的叙述方式,写法不同与一般的说明文。
【教学步骤】一、谈话导入鼠类对于我们人类来说没有什么好感,因为它们不仅偷吃我们的粮食,还传播疾病,古时就有过街老鼠人人喊打的话。
可是有一种生活在北极的老鼠,它们的种种奇异的表现不仅让人类大跌眼镜,而且给人许多思考。
让我们一起走进旅鼠之谜。
二、板书课题出示学习目标三、检查预习情况四、自主学习学生分角色朗读,其他同学听读思考:1、本文介绍旅鼠的哪些奥秘?2、旅鼠的特殊行为给我们什么启示?学生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五、研读探究(引导)这是一篇很别致的科学小品。
叙述我与丹尼斯的交谈,交谈的内容是介绍旅鼠的三大奥秘,既引人入胜,又发人深省。
思考一下:1、这篇文章与一般的说明文有什么不同?2、作者为什么采用这种写法?有什么好处?明确:用记叙的框架,对话的方式,生动有趣地介绍知识的科学小品。
科学的内容与文学的形式相结合。
寓知识于叙事之中,知识性与趣味性结合,让人既长知识又有兴趣。
六、拓展延伸自然界除了旅鼠之外,其他的动物也有一些奇异的现象,你知道哪些?与同学交流。
七、作业写一篇介绍动物奇异现象的文章,试着运用本文的写法。
《旅鼠之谜》优秀教案篇2教学目标:1.学生能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归纳北极旅鼠的三大奥秘。
一、教案基本信息《旅鼠之谜》优秀教案适用年级:八年级学科:语文课时:2课时编写人:[你的名字]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描述的旅鼠的奇特现象及其背后的原因。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中的重点语句和段落。
(2)学会通过查阅资料、采访等方式,深入了解一个现象或问题。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热爱和好奇心,激发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
(2)培养学生勇于质疑、积极思考的科学精神。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中的重点语句和段落,理解旅鼠的奇特现象及其背后的原因。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所涉及的生态、环境等专业知识的理解。
(2)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查阅资料、采访等方式,深入了解一个现象或问题。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1)利用多媒体展示旅鼠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这一奇特生物。
(2)简要介绍课文作者及背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受旅鼠的奇特现象。
(2)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课文中旅鼠的奇特现象及其背后的原因。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师生共同分析、总结。
4.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简要回顾,引导学生思考旅鼠现象背后的奥秘。
第二课时1. 复习导入(1)复习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检查学生掌握情况。
(2)引出本节课的学习任务:深入了解旅鼠现象背后的原因。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关注描写旅鼠现象的语句和段落。
(2)学生通过查阅资料、采访等方式,深入了解旅鼠现象背后的原因。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课文中旅鼠现象的成因及启示。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师生共同分析、总结。
初中八年级语文说课稿《旅鼠之谜》(学生答后教师板书,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从整体入手,把握文章的思路即观潮的顺序,为学习下文奠定基础。
)一、教材分析:本文是一篇杂交文体的文章。
为什么这么说呢,从全文看,有完备的记叙要素,是记叙文。
而内容上重要是先容科学知识的。
因而是一篇“运用记叙的框架,借助对话来先容科学知识”的文章。
课文重要谈了北极旅鼠身上的几大秘密,北极旅鼠和一样通常的老鼠形状上没有多大差异,“但人们研究了好几个世纪,却始终解不开它们的秘密”。
它的第一大秘密是繁殖本领强。
第二大秘密是一旦繁殖过多,就会费尽心机吸引天敌的细致,自动通过天敌控制种群数目。
第三大秘密是去世亡大迁徙,浩浩大荡,见义勇为。
到底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环境,我们无从知道,大概是天然正用一只无形的手控制着这统统,这就展现出天然的玄妙无穷。
由此我们也真正领会到《敬畏天然》中所叙述的“大天然的伶俐是无与伦比的”一句的深意。
文章的意义不止于此,旅鼠连结种群数目标方法也给我们人类敲响了警钟:“要是人类也毫无控制地繁衍下去,大概有一天不得不走旅鼠的门路”。
学习这篇文章,一要引导学生比力本文与一样通常阐明文在写法上的差别,二要引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引发求知欲和探究学习的欲望。
三要与其他课文相参照,把各部门内容串联起来作全面深入的明白,到达领悟领悟,引发学生热爱天然,保护天然,树立环保意识。
这既是本单元训练目标的表现,又是新课标精力的表现。
本文是一篇自读课,摆设一课时点拨,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知识障碍与心理障碍、思维障碍等,用画龙点睛和排除故障的方法,启发学生开动脑筋,自己进行思考与研究,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从而达到掌握知识并发展能力的目的。
通过数格子,发现了长方形长边都占了6格,短边都占了4格;正方形4条边都占了5格。
说明长方形对边相等,正方形4条边都相等。
根据本单元目标和本文内容,我定下了本文的教学目的和教学的重难点。
教学目标:1.了解北极旅鼠的三大奥秘2.体味本文知识性,趣味性相结合的独特写法3.学会仔细地观察,深入地思考,生动地描摹,得体地表达。
八年级语文《旅鼠之谜》教案优秀范文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阅读《旅鼠之谜》,了解作者对旅鼠的观察和研究,掌握生物学的基本概念。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思考题解答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生物世界的兴趣,培养关爱动物、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1. 掌握课文中的生物学知识。
2.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1. 理解作者对旅鼠的观察和研究。
2. 运用课文中的知识分析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1. 课文《旅鼠之谜》。
2. 教学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界中的奇特现象,引发对旅鼠的好奇心。
2. 出示课文《旅鼠之谜》,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旅鼠会有如此奇特的行为?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让学生独立阅读课文,了解作者对旅鼠的观察和研究。
2. 学生分享阅读心得,讨论旅鼠的奇特行为。
三、课堂讨论(15分钟)1. 小组合作,探讨课文中的生物学知识,如旅鼠的繁殖、迁徙等。
2.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课堂交流。
四、拓展延伸(10分钟)1. 出示思考题:结合课文内容,分析现实生活中类似旅鼠现象的例子。
2. 学生思考、解答,分享自己的观点。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的主要内容和生物学知识。
2. 学生谈谈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和感悟,提出保护生态环境的建议。
教学评价:1.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表现。
3. 学生对现实生活中类似现象的分析能力。
六、课堂活动(10分钟)1.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角色,如作者、旅鼠等,进行角色扮演,再现课文中的情景。
2. 各组展示角色扮演成果,其他学生担任评委,对各组的表现进行评价。
七、课后作业(家庭作业)1. 根据课文内容,完成课后练习题。
八、课堂反馈(10分钟)1. 学生汇报课后作业完成情况,分享自己的收获。
八年级下《旅鼠之谜》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了解《旅鼠之谜》这篇文章的基本信息,包括作者、背景等。
掌握文章中的关键词汇和概念,如旅鼠、繁殖、迁徙等。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概括和分析文章的主要内容。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对文章中的观点进行讨论和评价。
1.2 教学内容文章的导入和背景介绍,引起学生对旅鼠现象的兴趣。
阅读文章,引导学生关注文章中的重要信息和细节。
分析文章的结构和论证方法,帮助学生理解作者的观点。
讨论和评价文章中的观点,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第二章:教学方法和手段2.1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和讨论来解决问题。
使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旅鼠案例来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概念。
运用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互相讨论和分享意见。
2.2 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PPT、视频等,来提供直观的学习材料。
提供相关的阅读材料和参考书籍,帮助学生扩展知识。
使用在线讨论平台,方便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第三章:教学安排3.1 课时安排本章节的教学计划安排为2课时,每课时45分钟。
3.2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介绍文章背景,阅读文章,引导学生关注重要信息。
第二课时:分析文章结构,讨论和评价文章观点。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评价方法通过学生的课堂参与、讨论和观点表达来评估学生的理解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通过课后作业和阅读笔记来评估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4.2 评价标准学生能够准确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和观点。
学生能够运用相关概念和词汇进行分析和讨论。
学生能够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能够提供合理的论证和例证。
第五章:教学资源5.1 教学资源提供《旅鼠之谜》原文和相关的研究论文,供学生阅读和参考。
提供相关的多媒体教学材料,如视频、图片等。
提供在线讨论平台,方便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5.2 教学资源的使用方法引导学生使用提供的教学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
第六章:教学活动设计6.1 导入活动通过展示旅鼠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对文章的兴趣。
《旅鼠之谜》说课稿下面这篇《旅鼠之谜》说课稿是由查字典语文网小编为大家分享的,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更好的理解和感受这篇文章。
一、教学目标1. 了解自然界中的奇异现象,激发学生探究科学奥秘的好奇心;2. 了解课文“用叙述的框架、对话的方式来介绍科学知识”的独特写法;3. 引导学生从旅鼠的行为上反思人口问题以及其所带来的一系列其它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北极旅鼠的三大奥秘,激发学生探究科学奥秘的好奇心。
全文通过“我”和丹尼斯的对话,主要围绕北极旅鼠的三大奥秘展开,使人们对其有了全面的认识。
学习本文,应全面了解这三大奥秘。
全文一共有二十八个自然段,集中交代旅鼠奥秘的从第七段到十七段。
主要分析这一部分,概括三大奥秘。
教学难点:了解课文“用叙述的框架、对话的方式来介绍科学知识”的独特写法。
文章内容浅显易懂,但是文本体裁比较特殊,满足了记叙文的六要素,又穿插着说明文的列数字的方法,通篇都是两个人围绕着旅鼠展开的对话。
学生比较难定位文章的体裁。
四、教学安排:一课时五、教学准备:PPT六、教学过程(一)、导入(课前预习:1、重点字词的音形义;2、归纳旅鼠的几大奥秘)问:同学们都预习过《旅鼠之谜》了,先来看看大家重点字词掌握得怎么样?PPT:一、请读准下列红字的字音。
媲美挑衅迷惘啮齿徘徊逃窜滑稽歧途二、解释下列词语。
1、相辅相成:互相补充,互相配合。
2、鼠目寸光:比喻眼光短,见识浅。
师:鼠目寸光是比喻眼光短,见识浅。
那大家了解的跟老鼠有关的成语还有哪些?生:鼠目寸光、贼眉鼠眼、无名鼠辈、抱头鼠窜、胆小如鼠、过街老鼠……【由学生较为熟悉的老鼠导入,另外通过学生对“鼠”字成语的回忆,增加一定的课外积累】(二)、整体感知文章师:看来大家对老鼠还是比较熟悉的,那么对于旅鼠同学们有什么了解?我来提三个简单的问题。
(学生之前对《旅鼠之谜》有预习,在预习基础上应该能在课文中找出相关资料)问题一:旅鼠生活在哪里?预想:巴罗附近的爱斯基摩人村落遗址。
苏版初二下《旅鼠之谜》说课稿
《旅鼠之谜》说课稿
一、深入文本说教材
《旅鼠之谜》是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的第三篇课文,本单元所选的课文以不同的形式表达了人们对生存环境的忧虑和思考。
《旅鼠之谜》是一篇“运用记叙的框架,借助对话来介绍科学知识”的科学小品。
课文主要谈了北极旅鼠身上的三大奥秘,深刻反映了人类的无限制繁衍所带来的问题。
文章内容浅显,但带给人们的反思却很深刻。
二、着眼发展说目标
根据课标要求,结合本单元的教学要求和文本特点及学生的认知水平,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①了解北极旅鼠的三大奥秘
②了解科学小品的文体特征,体味本文知识性、趣味性相结合的独特写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
在阅读实践活动中合作探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做到观点明确,言之成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科学理性精神和人文关怀精神,关注社会问题,热爱自然,探究自然的无尽的奥秘,接受自然无穷启示。
学习这篇文章,一要引导学生比较本文与一般说明文在写法上的不同,二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激发求知欲和探究学习的欲望。
三要与其他课文相参照,把各部分内容串联起来作全面深入的理解,达到融会贯通,激发学生关注自然,保护自然,树立环保意识。
这既是本单元训练目标的体现,又是新课标精神的体现。
依据上述教学目标与课文内容,我又确定了以下教学重点:阅读课文,归纳北极旅鼠有几大奥秘。
难点:作者写作意图是什么?你如何理解“如果人类也无节制地繁衍下去,也许有一天不得不走旅鼠的道路。
”这句话?
本文是一篇自读课文,因此我安排一课时。
三、有收有放说教法
新课标指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
”因此,在课堂上,我十分重视唤起学生的切身感受,激发他们质疑、辨疑的意识,引导他们主动参与课堂,并将从课堂中获得的思想、情感和体验再次返还到自身,提升个人的语文素。
“读写结合、品析词语、对话交流、展示提升、合作探究、拓展延伸”是我上这节课的指导思想。
开展不同形式的朗读、探究活动是我落实这些教学方法的途径,也是我这一教学设计的亮点。
语文新课标强调:“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科学地训练,全面提高语文能力。
”结合教材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主要采用讨论法、品析词句法、合作探究法、引导法等,指导学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小组学习为主,要求他们课前查阅资料并整理,读课文时教给他们跳读、勾画、批注、分析与思考等方法,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文章主旨,深入探究。
四、科学合理说学法
《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提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
语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主要引导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圈划批注、品味词语、资料理解、讨论交流的方法来学习文本。
五、循序渐进说流程
(一)激趣导课
我由积累与“鼠”的成语入手,让学生说说对老鼠的认识,从而引出文中的小主角——“旅鼠”。
走进旅鼠的未解之谜,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的好奇心。
(二)整体感知
1、积累词语,字词展示。
(各小组派两名学生在黑板上展示自己积累的词语)
2、读文本,用勾画批注的形式来归纳旅鼠的三大奥秘:
Secord大奥秘是能够根据条件控制繁殖。
一旦繁殖过多,就会千方百计吸引天敌的注意,主动通过天敌控制种群数量。
第三大奥秘是死亡大迁移,周期性的进行“死亡大变迁”。
只往西、往北,往海里死亡。
(这一环节,主要以概括提要的方式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为下环节的探究作铺垫。
)
(三)合作探究
主要引导学生探究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内容,二是写法。
内容上设置的问题是:旅鼠的奇特行为给我们人类什么启示?(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应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去,提示点拨,鼓励他们立足文本奇思妙想,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突出重点。
)
写法上设置的问题是:它是一篇什么文体?我让一三五组从记叙的要素上来衡量,二四六组从说明的方法和语言的角度来把握。
最后我作以点拨:这篇文章是“用记叙的框架、对话的方式,生动有趣地介绍知识的科学小品”。
从文体上可以说,是说明文和记叙文杂交品种,或者叫做跨文体的文体。
(在师生对话交流时,教师应引导学生立足文本,明确科学小品集知识性趣味性一身的文体特征,突破难点。
)
(四)拓展延伸
1、你还知道自然界的哪些动物有奇特的现象?(设计此环节意在迁移应用,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又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和提升。
)
六、简明扼要说板书
板书主要抓住旅鼠的三大奥秘以及科学小品集知识性趣味性于一身的特点来设计,力求直观、简洁,突出本文知识要点。
三大奥秘
旅鼠之谜{ 二种文体
一种启示:
七、客观实际说反思
本节课教学目标已完成,能够抓住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学生参与轻松愉悦,讨论热烈,展示积极,课堂气氛活跃,教学过程水到渠成。
需要改进的就是学生展示面不够宽,特别是学困生展示的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