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价格弹性在白酒定价中的应用[1]
- 格式:doc
- 大小:42.00 KB
- 文档页数:7
需求价格弹性在商品定价策略中的应用提要需求价格弹性反映了商品需求量与价格间的关系,从而也反映出价格变动对销售收入的影响,这就为政府或企业的定价策略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关键词:需求价格弹性;价格;销售收入中图分类号:F014.31文献标识码:A一、需求价格弹性概述1、弹性的一般含义。
弹性本来是一个物理学名词,指物体对外部力量的反应程度,而西方经济学中谈到的弹性,是指某一经济变量(因变量)对于另一经济变量(自变量)的变动所作出的反应程度或灵敏程度,我们用弹性系数E表示弹性的大小,则:E=式中,△Y为因变量变动量,Y为因变量,△X为自变量变动量,X为自变量。
2、需求价格弹性的含义。
需求价格弹性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量对其商品自身价格变动作出反应的程度。
我们用E表示需求价格弹性系数,则: E==-•式中,△Q为需求变动量,Q为需求量,△P为价格变动量,P为价格。
3、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
不同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是有差异的。
食品需求通常对于价格变动的反应微小,而出国旅行常常具有很高的价格敏感性。
根据商品需求对其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可将需求价格弹性分为五种情况:完全无弹性(E=0)、单位弹性(E=1)、完全有弹性(E=∞)、缺乏弹性(E1)。
现实生活中常见的是缺乏弹性和富有弹性两种情况。
一般而言,价格弹性之所以不同,主要存在以下四方面原因:(1)用于该商品的支出占消费者预算的比重。
如果该项支出在家庭预算中所占比重较小,那么消费者对该商品价格变化反应小;反之,反应大。
例如,蜡烛的价格即使增加100%,消费也不会有多大变化。
(2)该商品的替代品数量和可替代程度。
牛奶价格一旦上升,许多消费者将会以豆浆代之。
替代品的种类越多,越适合满足同一欲望,需求价格弹性越大。
治疗某一疾病的特定药物和某一品牌的牙膏,前者的需求价格弹性低于后者的需求价格弹性。
(3)必需品和奢侈品。
前者倾向于缺乏弹性,后者倾向于富有弹性。
商品需求弹性的例子和解释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富有弹性:名酒如五粮液,其现行的价格如此之高,以至于除了富人以外,其他人对它们几乎没有需要,但一旦有了需要,也往往具有很大的弹性。
有替代品,只除非在同类产品当中,在你的行业当中属于具有很高的社会价值,能够被社会的高端群体所认可,例如茅台。
交叉弹性大于0。
垄断竞争。
缺乏弹性:感冒药泰诺,对应的是生存与健康,有病了就不能不吃药,因此,价格变动再大,也得吃药,也得买,所以,它的弹性非常小,几近于零。
有替代品,快克,白加黑等其他感冒药,且交叉弹性也大于1。
垄断竞争中性:汽油,汽油价格上升,最初的几个月中,需求量的减少是中性的的,因为人们购买更省油的汽车,或者转向公共交通,或者迁移到离工作地距离较近的地方居住,但若干年后,汽油的销售量会大幅度减少。
但一般油价又收到国家的调控,所以基本能控制在1左右。
无替代品。
完全垄断由于任何一种商品的需求取决于众多因素,所以,需求弹性也取决于许多因素,包括经济因素、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
根据经验,我们认为以下因素对需求弹性的影响较大。
一般而言,生活必需品的需求弹性较小,奢侈品需求弹性大。
当看病的价格上升时,尽管人们会比平常看病的次数少一些,但不会大幅度地改变看病的次数。
同理,当粮食的价格上升时,人们可能会“省吃”,但同样不可能大幅度地减少对粮食的购买。
原因就是人们把看病和粮食看成是生活必需品。
与此相比,如果到某着名旅游胜地的旅游费用上升了,则到该地旅游的旅客可能会大量减少。
原因是旅游活动是一种休闲活动,可以看成是奢侈品。
第二,商品代用品的多少。
代用品越多,当一种商品价格提高时,消费者就越容易转向。
其他商品,所以弹性就越大;反之则越小。
物品需求弹性的大小取决于替代性,替代性越高,则需求弹性就越高;反之,替代性越低,则需求弹性就越低。
如装饰品的需求弹性较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替代品的种类。
需求价格弹性分析及在价格决策中的应用一、需求价格弹性分析的概念和定义二、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分析三、需求价格弹性的分类和计算方法四、需求价格弹性在价格决策中的应用五、需求价格弹性分析的局限性和优化建议需求价格弹性分析是指在商品需求量与商品价格之间的关系上,通过理论和数据的分析来确定商品需求变化的敏感程度。
需求价格弹性反映了在不同的价格变动下,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良好的变动程度。
需求价格弹性有助于企业了解市场情况,制定宜于市场的价格策略,从而提高企业的销售额和市场份额。
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很多,以下列举几个主要的因素,供读者参考:1.市场环境:市场竞争的程度、市场的规模以及产业利润率等因素都会影响需求价格弹性。
2.消费者收入:消费者的收入水平直接影响其购买力,从而影响需求价格弹性。
3.商品替代品的存在:如果存在大量替代品,消费者在面对价格上涨的商品时,会去选择购买价格相对便宜的替代品,从而影响需求价格弹性。
4.消费者习惯: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习惯也会导致需求价格弹性的差异。
如果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有较强的品牌忠诚度或购买惯性,就会降低需求价格弹性。
5.时间因素:商品价格的上涨或下跌对于消费者的反应也具有时间差,长期来看需求价格弹性比短期的差。
需求价格弹性的分类和计算方法根据需求价格弹性的不同表现形式和计算方法,需求价格弹性可以分为绝对弹性、相对弹性、完全弹性、完全不弹性等几个类型。
其中绝对弹性和相对弹性是最常用的两类,它们的计算方法分别为:绝对弹性=单位价格变化所引起的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相对弹性=百分之一价值变化所引起的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需求价格弹性在价格决策中的应用企业在制定价格政策的时候应根据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来确定合适的价格水平。
其中最常用的策略分别为:1.高低价策略:针对需求价格弹性较低的产品,企业可以采用高价销售的策略。
针对需求价格弹性较高的产品,企业则可以采取低价销售的策略。
基于需求价格弹性的企业定价策略分析需求价格弹性是指市场上对产品需求量与产品价格之间的关系。
当需求价格弹性较高时,产品销售可能对价格的变动更为敏感;而需求价格弹性较低时,产品销售对价格变动的敏感度较低。
企业在制定定价策略时,应该充分考虑需求价格弹性的影响,从而合理定价以实现营销目标。
一、需求价格弹性较高的情况下的定价策略当需求价格弹性较高时,产品销售对价格变动较为敏感。
企业在制定定价策略时,应采取以下策略:1.降价策略:在需求价格弹性较高的情况下,降低产品价格可以通过激发更多的消费者需求而增加销售。
降价可以涉及促销活动、折扣或特价销售等形式,以吸引更多消费者购买。
2.差异化定价策略:通过差异化定价,针对不同需求弹性的市场细分制定不同的定价策略。
对于需求价弹性较高的消费者,可以提供更低的价格;对于需求价格弹性较低的消费者,可以提供更高的价格。
3.定期调整价格策略:由于需求价格弹性较高,市场需求对价格变动的反应较快。
企业应该定期评估市场需求,根据市场反馈及时调整产品价格,以适应市场的价格敏感度。
二、需求价格弹性较低的情况下的定价策略当需求价格弹性较低时,产品销售对价格变动的敏感度较低,企业在制定定价策略时,应采取以下策略:1.保持高价策略:在需求价格弹性较低的情况下,企业可以维持较高的产品价格,以保持较高的利润水平。
这是因为需求不会因为价格的变化而大幅度改变。
2.产品差异化策略:在需求价格弹性较低的情况下,企业可以通过产品差异化来创造竞争优势,提供独特的价值,并在市场上建立品牌忠诚度,从而抵消竞争对价格的影响。
3.提高附加价值策略:在需求价格弹性较低的情况下,企业可以通过提供额外的价值和服务来证明产品的高价格。
这种策略可以增加消费者的满意度,降低他们对价格的敏感度。
4.维持稳定定价策略:由于需求价格弹性较低,市场需求对价格变动的反应较缓慢。
企业可以维持相对稳定的产品定价,以增强市场的信任和稳定性。
总之,企业在制定定价策略时,应根据需求价格弹性的不同情况,灵活运用不同的定价策略。
1 引言对经济学家来说,对其经济环节进行定量分析是非常必要的,而将数学作为分析工具,不仅可以给企业经营者提供客观、精确的数据,而且在分析的演绎和归纳过程中,可以给企业经营者提供新的思路和视角,也是数学应用性的具体体现[1]。
因此,在当今国内外,越来越多地应用数学知识,使经济学走向了定量化、精密化和准确化。
导数的概念是从良多现实的科学问题抽象而发生的,在经济剖析、经济抉择妄想、经济打点中,有着普遍的应用意义[2]。
其作为数学剖析课程中最主要的根基概念之一,反映了一个变量对另一个变量的转变率。
在经济学中,也存在转变率问题,如:边际问题和弹性问题。
运用导数可以对经济活动中的实际问题进行边际分析、需求弹性分析和最值分析,从而为企业经营者科学决策提供量化依据。
导数在经济领域中的应用非常之泛,其中“边际”和“弹性”是导数在经济分析应用中的两个重要概念。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经济问题显得越来越重要,而导数是高等数学中的重要概念,是经济分析的重要工具。
把经济活动中一些现象归纳到数学领域中,用数学知识进行解答,对很多经营决策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数学在现代经济学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导数作为高等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经济学应用的一个重要工具[3]。
导数在经济学中有许多应用,其中边际分析、弹性分析是导数在经济学中的两个重要应用。
如今许多企业在判断一项经济活动对企业的利弊时,仅仅依据它的全部成本。
而我认为还应当依据它所引起的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的比较。
在讨论经济问题时绝对数分析问题常常被作为首要因素考虑。
我认为应当进一步研究相对变化率。
总而言之,当代研究文学中分别研究了弹性和边际函数对经济的影响,缺乏从总体上深入研究经济过程中每个环节中导数的应用情况。
在商品经济活动中进行编辑分析和弹性分析是非常重要的,导数作为边际分析与弹性分析的工具,可以为企业决策者做出合理的决策。
在此我想用导数作为分析工具,对每个经济环节进行定量分析。
弹性理论在商品定价中的应用
弹性理论在商品定价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理解消费者需求:需求弹性理论帮助企业了解消费者对产品价格的敏感程度。
当需求弹性较高时,消费者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较大,企业可以根据需求变化调整定价策略。
例如,在高度竞争的市场中,企业可能选择降低价格以吸引更多消费者,提高产品销量。
2. 优化产品定价:需求弹性理论有助于企业确定最佳的产品定价。
当需求弹性较高时,企业可以根据市场需求情况灵活调整价格。
例如,在市场需求萎靡的情况下,企业可以适当降低价格以刺激需求。
此外,影响需求弹性的因素,如有无替代品、商品的必需程度以及市场的范围等,都可以作为企业定价的参考。
例如,替代品较多的商品其需求弹性较大,因此企业可以适当降低价格以吸引更多消费者;对于必需品,由于其需求弹性较小,企业可以适当提高价格以获取更高的利润;对于市场范围较广的商品,其需求弹性较大,因此企业可以采取灵活的定价策略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
总之,弹性理论在商品定价中的应用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了解消费者需求和市场情况,从而制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定价策略。
需求价格弹性在企业价格决策中的应用——需求价格弹性和总销售收入的关系总收益也可以称为总收入,指厂商出售一定量商品所得到的全部收入,也就是销售量与价格的乘积,如果以TR代表总收益,Q为销售量,P为价格,总收益的计算公式为:我们假设需求量也就是销售量,不同商品的需求弹性不同,价格变动引起的销售量(需求量)的变动不同,从而总收益的变动也就不同。
下面我们主要分析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与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需求价格弹性与总收益之间的关系。
(一)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需求价格弹性与总收益之间的关系1、商品价格下降对销售者的总收益变动的影响。
如果某种商品的需求是富有弹性的,那么该商品的价格下降时,需求量(销售量)增加的比率大于价格下降的比率,销售者的总收益会增加。
例:假定某种家用电器的需求是富有弹性的,Ed=2。
当价格为500元时,销售量为100台,若其价格下降10%,也就是价格降到450元时,会使销售者总收益发生什么样的变化?解:因为Ed=2,当价格下降10%时,销售量增加20%,即Q2=120台。
这表明,由于这种电器价格下降,总收益增加了。
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商品价格下降导致商品需求量增加,商品需求量增加的比率大于价格下降的比率,价格下降而总收益增加,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对于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可以实行“薄利多销”的原因所在。
2、商品价格上升对销售者总收益变动的影响。
如果某种商品的需求是富有弹性的,那么当该商品的价格上升时,需求量(销售量)减少的比率大于价格上升的比率,销售者的总收益会减少。
如上例中,现假设该种电器的价格上升10%,即P2=550元时,销售者的总收益又将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因为Ed=2,当价格上升10%,即价格上升到550元时,销售量将减少20%,即Q2=80台,此时总收益TR2为:表明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价格上升,总收益反而减少了,说明了对于此类商品如果向上调价不当,不但不能增加销售者的总收益,反而会带来损失。
需求价格弹性在企业定价中的应用〖内容提要〗需求价格弹性是经济学上衡量价格变动与需求量变动关系的一个指标,指的是需求量的变动对价格变动反应的敏感程度,那么商品的价格与销量的乘积即总收益的变动就可以最终归结为两个因素:价格变动幅度与需求价格弹性的大小,而且这两个因素也会影响总收益与总成本之差即总盈利。
本文在修正需求价格弹性与总收益关系的基础上,确定了使企业总收益增加的合理调价范围和获得最大收益的最优调价幅度,并制定了企业取得最大盈利的最优价格,为企业的价格决策提供有利的参考。
〖关键词〗需求价格弹性阈值最优调价幅度最优价格一、需求价格弹性(Ed)及其相关原理的表述1、需求价格弹性的概念及类型需求价格弹性是经济学上衡量价格变动与需求量变动关系的一个指标,用来表示在一定时期内某种商品的需求量的相对变动对其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商品需求量的变动率与价格的变动率之比。
即:需求价格弹性系数=若以P、Q分别表示初始价格和需求量,以P1、Q1表示变动后的价格和需求量,以ΔP、ΔQ分别表示价格和需求量的变动量,以Ed表示需求价格弹性系数。
则需求价格弹性的公式为:Ed=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根据需求规律,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商品的价格变动与需求量变动是呈负相关的,因此Ed是一个负值。
通常以需求价格弹性系数绝对值的大小将其分成五种:若>1,被称为需求富有价格弹性,它表示需求量的变动率大于价格的变动率;若<1,被称为需求缺乏价格弹性,它表示需求量的变动率小于价格的变动率;若=1,需求呈单一价格弹性,它表示需求量的变动率与价格的变动率相同;若=0,需求无弹性,它表示价格无论怎样变动都不会引起需求量的变动;若= ,需求具有完全弹性,它表示价格微小的变动会引起需求量巨大的变动,即在既定价格下需求量可无限增加。
2、需求价格弹性系数Ed的测算由于在实际经营活动中企业所面临的需求曲线是难以拟合的,所以通常所谈到的Ed是通过对资料的调查、收集、整理、分析,按照起点基数法确定特定价格P和特定需求量下的需求价格弧弹性。
弹性概念在定价策略中的运用在市场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下,企业如何确定合适的产品定价策略成为一个关键问题。
弹性概念(elasticity)作为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可以帮助企业准确估计市场需求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从而制定出更具竞争力的定价策略。
本文将介绍弹性概念在定价策略中的运用,并探讨其优势和挑战。
一、弹性概念的基本原理弹性概念是指市场需求对价格变动的敏感程度。
具体而言,弹性概念可以通过计算价格弹性系数(price elasticity),衡量市场需求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价格弹性系数的计算公式为:价格弹性系数 = 变化量的百分比 / 价格变化量的百分比当价格弹性系数大于1时,市场需求对价格变动非常敏感,也就是所谓的“弹性”需求。
当价格弹性系数小于1时,市场需求对价格变动不敏感,也就是所谓的“非弹性”需求。
二、弹性概念在定价策略中的应用1. 定价弹性评估弹性概念的核心是评估价格对市场需求的影响程度。
企业可以基于市场调研数据和历史销售数据,计算出产品的价格弹性系数。
借助这个指标,企业可以判断市场需求对价格变化的敏感度,从而合理调整产品的定价策略。
2. 弹性定价策略基于弹性概念的定价策略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弹性需求定价和非弹性需求定价。
对于弹性需求产品,企业可以采取差异化定价策略,这意味着在不同市场和消费者群体中,以不同的价格销售相同产品。
通过根据市场需求弹性的不同,调整定价策略,企业可以最大化利润并满足多样化的消费者需求。
对于非弹性需求产品,企业可以采取溢价定价策略,即提高产品的售价以获取更高利润。
由于市场需求对价格变化不敏感,消费者对产品的价格有较高的接受度,因此企业可以更自由地制定较高的售价。
三、弹性概念的优势和挑战弹性概念的应用在定价策略中具有一系列优势和挑战。
1. 优势首先,弹性概念可以帮助企业准确估计市场需求对价格的敏感程度,据此制定出更具竞争力的定价策略。
其次,弹性概念可以帮助企业预测市场风险和变化。
消费者需求弹性与产品定价策略关系分析在市场经济中,企业的产品定价策略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决策,它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市场地位。
而消费者需求弹性作为一个重要的经济概念,也对产品定价策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分析消费者需求弹性与产品定价策略之间的关系。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消费者需求弹性的概念。
消费者需求弹性是指消费者对产品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
当消费者对产品价格变化非常敏感时,称为价格弹性需求;而当消费者对产品价格变化不敏感时,称为价格不弹性需求。
在实际经营中,企业需要根据消费者需求弹性来制定产品的定价策略。
下面将从三个方面分析消费者需求弹性与产品定价策略的关系。
第一,价格弹性需求与产品定价策略。
当需求对价格变化非常敏感时,企业应采取弹性定价策略。
这意味着企业可以根据市场需求情况灵活地调整产品价格。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产品价格是消费者选择的重要因素,企业通过降低价格来吸引更多消费者,从而提高市场份额和销售量。
然而,在实践中,过多地降低产品价格可能会导致利润下降,进而影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企业在制定价格弹性需求策略时,还需要考虑成本控制和市场需求量的平衡,以保证企业利润的最大化。
第二,价格不弹性需求与产品定价策略。
当需求对价格变化不敏感时,企业应采取不弹性定价策略。
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可以通过提高产品价格来获取更高的利润。
适用于价格不弹性需求的产品通常是具有特殊功能或品牌溢价的产品。
然而,企业在制定价格不弹性需求策略时,也需要警惕市场竞争对产品销售的潜在影响。
如果其他竞争对手提供类似的产品,并且以较低的价格来吸引消费者,企业可能需要重新评估其定价策略,以保持市场竞争力和销售份额。
第三,需求弹性的测量与产品定价策略。
在实际经营中,企业需要了解消费者需求弹性的具体数值,以便更准确地制定产品定价策略。
为此,企业可以通过市场调研、价格实验和销售数据分析等方式来测量消费者需求弹性。
通过研究这些数据,企业可以了解消费者对产品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为产品定价策略提供有力的依据。
基于需求价格弹性的企业定价策略分析需求价格弹性是指商品或服务需求对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
了解需求价格弹性对企业定价策略非常重要,因为它可以帮助企业确定产品定价以最大化利润。
1.弹性定价策略:当需求价格弹性很高时,企业可以采取弹性定价策略。
即降低产品价格以吸引更多顾客,从而增加销量。
这样虽然单个产品的利润可能会减少,但由于销量的增加,总利润仍然会增加。
2.非弹性定价策略:当需求价格弹性较低时,企业可以采取非弹性定价策略。
即提高产品价格以增加利润。
由于顾客对价格的变动不太敏感,产品销量的下降不会太大,从而保持较高的利润率。
3.多层次定价策略:在需求价格弹性存在差异的情况下,企业可以采取多层次定价策略。
即将产品划分为不同的市场细分并为每个市场细分制定不同的价格策略。
对于价格敏感的市场细分,可以采取较低的价格以增加销量;对于不太价格敏感的市场细分,可以采取较高的价格以提高利润。
4.定性定价策略:在一些情况下,企业可以基于顾客对产品的感受和体验来确定价格。
例如,根据产品的品牌形象、质量和服务水平等因素,并为产品设定相应的高价或低价。
这种定价策略可以增加产品的独特性,并吸引顾客支付更高的价格。
5.动态定价策略:需求价格弹性可能会受市场环境和竞争情况的影响而发生变化。
因此,企业可以采取动态定价策略,根据市场需求和竞争情况来不断调整产品的价格。
例如,当市场竞争激烈时,企业可以降低产品价格以吸引更多顾客;而在供应紧张或市场垄断时,企业可以提高价格以增加利润。
总结而言,需求价格弹性对企业定价策略具有重要影响。
了解需求价格弹性可以帮助企业确定适当的价格以实现利润最大化。
企业可以根据需求价格弹性的高低,选择弹性定价、非弹性定价、多层次定价、定性定价或动态定价等策略来制定产品定价策略。
需求价格弹性在白酒定价中的应用一、需求价格弹性概述需求是指在一定的时间段内某个市场(如白洒市场)上消费者所愿意并且有能力购买的某种产品(如白洒)或服务的数量它受产品或服务的价格、消费者收入、相关产品的价格、消费者偏好、未来一段时间内产品的期望价格及消费者数量等因素影响。
需求价格弹性研究的是商品价格变动与需求变动的相互关系,是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最早提出的,它是指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相对变动对于其价格的相对变的反应程度或敏感程度,用公式可表示为:E =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价格变化的百分比=ΔQ/ Q/ΔP/ P=ΔQ/ΔP·P/Q式中E表示价格弹性,P、Q 分别表示起始价格和需求量ΔP、ΔQ分别表示价格和需求量的变动量。
需求价格弹性通常有两种表示方法:弧弹性和点弹性。
弧弹性E =ΔQ/ΔP·P/Q(式中P表示P的平均值,Q表示Q的平均值)点弹性E =ΔQ/ΔP·P/Q弧弹性是指需求曲线(既可以是线性的,也可以是非线性的)某个区间的需求价格弹性,适合于分析在较长时间内需求与价格的变化情况。
点弹性是需求量无穷小的相对变化对价格无穷小的相对变化的比值,反映的是价格变化无穷小可近似看作在某一点时的弹性,适合于分析某一时点需求函数具有良好性态的需求弹性。
不管哪种弹性,由于价格和需求量变动是反向的,故需求价格弹性E 总是负值,因此,为便于研究,常采用| E| 进行分析。
当| E| > 1时,称为富有价格弹,此时,价格变化引起消费者强烈的反应,调整其消费量的百分比超过(在绝对值上)价格变化的百分比(在绝对值上) ,即| %ΔQ| > | %ΔP| ;当时| E| < 1 时,称为缺乏价格弹性,此时,消费者需求对价格变化有反应,但很微弱,在绝对值上调整的消费量的百分比少于价格变化的百分比,| % ΔQ| > | % ΔP| ;当时| E| = 1 时,无论商品价格作何变化,消费者需求都会以相同比率反向变化,即| % ΔQ| = | % ΔP| 。
需求价格弹性在商品定价中的应用研究作者:伍希来源:《商场现代化》2011年第23期[摘要]本文首先采用数学模型讨论需求价格弹性理论在商品价格调整中的应用,提出具有不同需求价格弹性的商品应该采取不同的价格调整策略来进行价格决策。
同时,本文也考虑到弹性理论在实际定价应用中可能受到的多种因素的制约,如商品特性、相关商品、消费季节等影响因素。
因此,在商品定价时,既要遵循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特性,又要根据实际的经营活动加以适当调整。
[关键词]需求价格弹性定价利润一、前言在经济学中,通常用商品需求的价格弹性反映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敏感程度。
一般说来,在其它条件(例如消费者的偏好、收入等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需求是价格的函数,商品价格的变动必引起商品需求的变化,进而影响到厂商的销量及利润。
因此,制定合理的定价策略是厂商需要采取的诸多重要策略之一。
要制定恰当的价格区间,就必须要了解自己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
根据传统经济学理论,若是商品富有价格弹性,可通过薄利多销能增加总收益;商品若是缺乏弹性则应当提高价格以达到企业经营的目的。
但是在具体的定价过程中,基于该商品价格弹性的基础上,应该采取怎样的价格调动幅度才能够尽可能地取得最大的收益?这需要用数学模型来进行量化。
二、需求价格弹性在商品定价中的数理模型分析弹性本是物理学的概念,指物体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形变,当外力撤消后能够恢复原来大小和形状的性质。
需求的价格弹性表示在一定的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或者说,表示在一定的时期内当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的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及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一种商品需求量的变动对其价格变动作出反应的敏感程度,而其指标是需求价格弹性系数,它是需求量变动百分比除以价格变动的百分比。
其计算公式为:= 需求量变动百分比 / 价格变动的百分比 =(/)/ (/)1.模型分析由经济学理论,可知当,时,调价只是销售总利润增加的必然条件,而非充分条件,此时应当充分考虑价格调整的合理范围。
齐齐哈尔大学综合实践论文题目:需求价格弹性在高端白酒定价中的应用课程名称:综合实践姓名:松学号:**********专业班级:数本101所属学院:理学院完成时间:2012.11.28需求价格弹性在高端白酒定价中的应用摘要:我国白酒业在经历了1994年消费税政策调整所带来下滑的痛楚后,一路呈下滑趋势。
直至2004年,开始峰回路转,到今年10月末白酒行业实现近300亿元的净利润,直追业内公认的暴利行业房地产。
各大白酒企业纷纷加大高档产品的开发和提高产品价格,从而转向争夺高端市场,力求规避新消费税政策的负面影响,提高产品利润率。
那么企业是怎样应用需求价格弹性对白酒,特别是高端白酒进行定价呢,本文将对其作出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需求价格弹性;白酒业;高端白酒1、引言随着经济环境走低,股票等投资项目已经成为高风险选择,而各种高端白酒、葡萄酒的投资热情却在逆市中飙升,天价白酒记录不断的在刷新,一些拍卖会中也不断能出现高端白酒的身影,目前高端白酒已经演变成一种新的投资方式。
近来各大白酒企业纷纷推出高端白酒争夺市场。
今年7月7日泸州老窖集团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发布旗下一款超高端品系——“国窖1573·爱我中华”。
国窖1573超高端品系“国窖1573·爱我中华”旗下的三款超高端产品为“中华坛”、“满堂红”和“轩辕黄”,由中国酿酒大师、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沈才洪亲手调制,属于中国白酒类的超高端品赏级佳酿。
整个酒体呈现窖香幽雅、绵甜柔和、丰满醇厚、留香持久的独特风格,2012年市场投入量为50万吨。
高端白酒属于富有需求价格弹性的商品,固定的低产量和极高品质决定它的非凡价值。
2、需求价格弹性的含义一般商品的需求量对市场价格的反应是很灵敏的,称这种需求量对价格相对变化的灵敏程度为需求的价格弹性。
需求的价格弹性可以分为点弹性和弧弹性。
2.1价格的点弹性设产品的需求量Q与p价格之间的函数关系为Q = Q(p) ,当价格从p开始提高(或降低)∆p时,需求量Q减少(或增加) ∆Q。
八大酒水定价策略第一篇:八大酒水定价策略八大酒水定价策略在如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白酒定价战略战策,对企业、商家至关重要。
白酒企业生产的产品、商家的商品销售定价必须考虑诸多因素,方使产品价格于社会、于消费者、于企业、都合情合理。
因此,定价就显的非常重要。
这里介绍九种:一、市场差异定价策略。
它是指不同等级市场厂家同一种产品给定经销商的不同价格,主要区别地级市场与县级市场,并考虑不同市场的距离的差异定价策略。
某一白酒企业一般只在县级市场选择一家经销商,但在地级市场选择经销商,则同种产品给定经销商的价格不同。
县级市场的价格(如箱价)略低于地级市场的价格0.1元左右,对经销商统一政策,年终实行模糊返昨。
这样,制止地级市场经销商以量倒货,经销商互相杀价、倾销等不良行为,便于市场管理,维护厂商的利益。
因此,这种差价定价策略也是我们白酒企业营销的一种尝试。
二、收入差异定价策略。
根据消费者收入多少、消费水平高低来确定的差异定价策略。
1、低价策略。
满足低收入消费者的需要,白酒价格一般确定在2-10元之间,为了点领市场的需要,企业的个别产品往往以低于成本价而定价。
湖北白云边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白云系列酒,其某一个低档酒就是以低于成本价格而定价的,其原因:一是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对于同质同档次产品以低于对手的价格战领市场;把竞争对手挤出或让出一部分市场;二是品牌的效应,让消费者了解、知晓白云边品牌;三是为白云边品牌其他产品进入市场打下坚实的消费理念基础。
2、中价策略。
满足中等收入的消费者,大众消费,白酒价格在10-15元之间,当然产品的质量、包装更上一层楼。
中位价格的白酒产品一般适合婚庆、寿庆、节日庆祝、好友相聚等消费,让消费者自我随大众,既不浪费,也不失身份。
3、高价策略。
满足高层社会消费、高收入消费者,白酒价格在50元以上,产品以更加优质,外包装更加精美,展现在消费者面前,是消费者体现自我价格、自我满足的需要。
三、消费心理差异定价策略。
需求价格弹性在白酒定价中的应用一、需求价格弹性概述
需求是指在一定的时间段内某个市场(如白洒市场)上消费者所愿意并且有能力购买的某种产品(如白洒)或服务的数量它受产品或服务的价格、消费者收入、相关产品的价格、消费者偏好、未来一段时间内产品的期望价格及消费者数量等因素影响。
需求价格弹性研究的是商品价格变动与需求变动的相互关系,是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最早提出的,它是指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相对变动对于其价格的相对变的反应程度或敏感程度,用公式可表示为:
E =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价格变化的百分比=ΔQ/ Q/ΔP/ P
=ΔQ/ΔP·P/Q
式中E表示价格弹性,P、Q 分别表示起始价格和需求量ΔP、ΔQ分别表示价格和需求量的变动量。
需求价格弹性通常有两种表示方法:弧弹性和点弹性。
弧弹性E =ΔQ/ΔP·P/Q(式中P表示P的平均值,Q表示Q的平均值)
点弹性E =ΔQ/ΔP·P/Q
弧弹性是指需求曲线(既可以是线性的,也可以是非线性的)某个区间的需求价格弹性,适合于分析在较长时间内需求与价格的变化情况。
点弹性是需求量无穷小的相对变化对价格无穷小的相对变化的比值,反映的是价格变化无穷小可近似看作在某一点时的弹性,适合于分析某一时点需求函数具有良好性态的需求弹性。
不管哪种弹性,由于价格和需求量变动是反向的,故需求价格弹性E 总是负值,因此,为便于研究,常采用| E| 进行分析。
当| E| > 1时,称为富有价格弹,此时,价格变化引起消费者强烈的反应,调整其消费量的百分比超过(在绝对值上)价格变化的百分比(在绝对值上) ,即| %ΔQ| > | %ΔP| ;当时| E| < 1 时,称为缺乏价格弹性,此时,消费者需求对价格变化有反应,但很微弱,在绝对值上调整的消费量的百分比少于价格变化的百分比,| % ΔQ| > | % ΔP| ;当时| E| = 1 时,无论商品价格作何变化,消费者需求都会以相同比率反向变化,即| % ΔQ| = | % ΔP| 。
二、需求价格弹性的影响因素
不同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往往不同的原因,是因为影响弹性的因不同。
影响商品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一般有以下6种:
1满足同一需求的替代品的可获性。
一种商品(如苹果)的替代品越多,该商品就越易替代,其价格弹性就越大,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就越容易受到替代品价格的影响。
当该商品(如苹果)价格提高时,消费者会大量减少它的消费量,而选择替代品(如梨、桃等) 。
反之如果一种商品没有合适的替代品,则其需求价格弹性就小,消费者对价格变动就不敏感,他们的需求量一般受价格的影响就很小,如盐、汽油。
2商品的必需程度。
一般说来,生活必需品的需求量比较稳定,不管价格如何变化,消费者都必需购买,故需求价格弹性小,如食用盐。
而非必需品或奢侈品的需求量受价格变化的影响很大,其价格弹性
也大。
3消费购买商品的可支配收入。
按照需求理论,消费者收入的增加,可使需求量增加。
而提高价格,又可使需求量减少。
由于综合作用,提价后的需求量变化不大,使得该商品价格弹性较小。
实际调查也表明,高收入者对所购商品价格变动(提价)不太敏感。
相反,对于低收入者,由收入降低,使需求量降低,同时,由于提价,使低收入消费者的该商品需求量进一步降低,使得价格弹性较大。
在实际调整中也显示,低收入者对所消费商品的价格非常敏感。
4消费者的消费预算比重。
在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价格弹性与消费者在商品的花费占预算的百分比有直接关系,支出占预算的百分比较大的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更大,如汽车的需求价格弹性比自行车的要大得多,因为对于一般消费者而言,买一辆汽车所需支出占预算的百分比是非常大的。
5消费者的品牌忠诚度。
消费者越是对某品牌商品的忠诚度高,则越对价格变动(提价)不敏感,该商品的价格弹性就越缺乏,如常抽“555”牌香烟的消费者对该烟提价的反应就小,常喝酒鬼酒的消费者对该酒的提价也不会太敏感。
6其他因素。
经济学范勃伦通过研究发现,消费者如果认为商品的高价格能提高自己的“身份地位”或“势力吸引力”时,需求会随价格的上升而上升,形成反向需求价格弹性。
另外,消费者功利性送礼消费目的,会使消费者对价格(提价)反应迟钝,从而使该商品缺乏需求弹性。
三、需求价格弹性是白酒价格决策的重要依据
为什么说需求价格弹性是白酒价格决策的重要依据呢? 因为白酒的需求价格弹性与总收益之间存在着相对应的关系。
若把保持一定产出水平情况下,由于价格变化对于总收益的影响称为价格效应;把某种价格水平下,由于售出量的变化而给总收益带来的效应称为产量效应,根据价格弹性理论,不同需求弹性的商品在不同价格变动情况下,总收益情况如下:
1如果需求是富有弹性的,则| E| > 1 ,| % ΔQ| > | % ΔP| ,产量效应大于价格效应。
(1)若价格升高,则总收益会减少; (2)若价格降低,则总收益会增加。
2如果需求是缺乏弹性的,则| E| < 1 ,| %ΔQ| > | %ΔP| 价格效应大于产量效应。
(1)若提高价格,则总收益增加; (2)若降低价格,则总收益降低。
3如果需求是单一弹性的,则| E| = 1 ,| %ΔQ| > | %ΔP| 产量效应等于价格效应,两种效应互相抵消,若该价格升降,总收益均不变。
由此可知,商品定价的高低与总收益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低定价可能增加总收益,而高定价可能反而使总收益降低。
只有在一定需求价格弹性条件下采取相对应的定价,才能使企业实现利润最大化。
显然,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大小决定了它的定价策略,是企业管理者价格决策的重要依据,白酒也不例外。
一些研究者归纳总结出了不同需求价格弹性下的产品定价策略,见下表1。
表1不同需求价格弹性下的产品定价策略
四、需求价格弹性在白酒定价中的应用
白酒企业要根据消费者的消费目的和收入来科学细分市场,并结合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对不同市场上白酒的需求价格弹性加以分析,再参照表1确定价格策略。
白酒市场从消费者消费的目的来看,可分为以下几个市场:
1功利性礼品市场。
在此市场,消费者在选择白酒时最注重的是牌子、知名度和质量,往往把价格放在最次要的位置,他们对提价往往不敏感,而且他们选购的高档白酒的替代品较少,因此,此类市场上白酒的需求价格弹性很缺乏,即| E| < 1 ,企业宜采用高质高价策略。
2礼尚往来礼品市场。
此类市场上的消费者,由于所送礼品白酒代表着自己的品味和身份,所以他们首先关注的是产品较好的质量、品牌和知名度(而不是极品质量、顶级品牌和全国或国际知名度) ,接着他们关注价格因素。
在一定价格区间里,他们对价格变动不太敏感,表现出缺乏价格弹性特征,| E| < 1 ,企业应采取适度提价策略,但是,根据农村和城市消费者收入、消费能力和心里价格承受力不同,对农村与城市的礼尚往来礼品市场应采取不同的策略,农村市场的提价幅度应低于城市。
3公务及商务招待用酒市场。
在目前公款消费的社会环境和社会舆论下,公务及商务招待不能过于张扬,招待用酒一般要求价格在五粮液、茅台、剑南春价格之下,但品质优良的名牌产品,同时,由于公务及商务招待的费用由单位承担,不需要消费者自己支付,因此,只要不超过单位相关规定(最高价格规定) ,消费者一般对价格变动(提价)不灵敏,表现出缺乏需求价格弹性,即| E| < 1 ,企业针对此类市场,应采取高质高价策略,但最高提价不能超过某个限度。
以口子酒为例,口子窖根据此市场需求弹性缺乏特征,1999 年 5 月在合肥公务和商务招待用酒市场,采取适度提价策略(90元/瓶) ,击败四星迎驾贡酒(70 元/瓶) ,到1999年底占据该档80 %的市场份额。
4朋友聚会用酒市场。
在一定价格区间里,朋友聚会时选择白酒最注重的是产品品质是否优良,其次才考虑价格的经济性,因此,在一定价格范围里,消费者对价格的变动反应不是很强烈,即| E| < 1 ,企业可采用一定价格区间里的适度提价策略。
5家庭或个人饮用酒市场。
据调查,作为家庭或个人饮用的酒,有79.
7 %的消费者把价格经济性作为首先考虑的因素,对价格的变动很敏感,需求富于弹性,即| E| < 1 ,因此,企业首先应考虑低价策略,依靠薄利多销做大做好市场,获取最大收益。
以家庭或个人常喝的洋河普曲为例,据《第一食品网》2006 年12月29日报道:由于洋河普曲价格“涨得太快了,喝不起”,使销量大跌。
另外从消费者收入来看,还可把白酒市场分为高、中、低收入者市场。
从前面提到过的收入对价格弹性的影响可知,高收入者对价格变
动反应不灵敏,价格弹性较小,企业宜采取质优高价策略;中等收入者为追求生活品质,对价格反应也不太敏感,价格弹性仍显示缺乏特征,宜采取质优稍高定价策略;低收入者,由于提价会使其支出占预算的比重增大,由前文也可知,其对价格反应很灵敏,需求富有价格弹性,宜采取薄利多销定价策略,类似于家庭或个人饮用酒市场定价策略。
还有对拥有较高品牌忠诚度的白酒,由于消费者一般不会轻易放弃选择它,因此,他们对价格变动反应也不灵敏,表现缺乏价格弹性特征,宜采用适度提价策略。
而在存在范勃伦效应时,因为需求量会随价格的上升而上升,呈现反向的需求价格特性,企业应采取理性提价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