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表格式教案第13课 动荡的中东地区
- 格式:doc
- 大小:48.50 KB
- 文档页数:3
第13课动荡的中东地区教学目标1.课标要求知道中东战争,认识战后中东地区矛盾的复杂性。
2.三维目标使命感,和透过历史现象教材分析中东地区地理位置、战略位置极为重要,石油资源十分丰富,是各个时期世界列强的必争之地。
加之历史、宗教和种族矛盾,领土、水资源、耶路撒冷的主权之争,使中东地区长期动荡不安,战争频仍,而巴以冲突成为中东问题的关键。
中东的和平进程曲折反复、步履维艰。
本课分两目内容:第一目,战火频仍的中东,介绍了巴勒斯坦问题的由来以及中东战争的原因及前四次中东战争的概况。
第二目,中东地区错综复杂的矛盾,介绍了中东地区动荡不安、战争频仍的原因;巴以双方和国际社会为解决中东问题进行的长期努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战火频仍的中东;中东地区错综复杂的矛盾。
处理方法:播放录像,让学生感知四次中东战争的场景;通过合作学习,让学生概括中东战争的原因及影响,以理解中东局势的特点:动荡不安、战争频仍。
通过图片、文字资料的展示、分析,让学生理解中东地区复杂的矛盾,自行总结、概括中东地区局势动荡的原因。
难点巴勒斯坦问题的由来;中东地区战争频仍的原因。
处理方法:用图示法展示巴勒斯坦问题的由来,既形象直观,又易于学生理解;通过图片、文字资料的展示、分析,让学生理解中东地区复杂的矛盾,自行总结、概括中东地区动荡的原因,从而突破难点。
1.史料教学法:展示音像、图片、文字资料,通过分析、概括得出正确结论,理解历史知识。
2.图示法:教师将所要讲述的内容,通过演示的方法展示出来,以便于学生理解、掌握新知识。
3.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或前后结合,通过讨论、探究得出正确结论,达到兵教兵的目的。
板书设计第13课动荡的中东地区,设计一:,一、战争频仍的中东\b\lc\{\rc\}(\a\vs4\al\co1(巴勒斯坦问题的由来,四次中东战争的概况))特点:动荡、战争频仍,二、错综复杂的矛盾\b\lc\{\rc\}(\a\vs4\al\co1(重要的地理、战略地位,十分丰富的石油资源,历史、宗教、种族矛盾,领土、水资源、耶路撒冷主权的争夺))道路:曲折、步履艰难设计二:,)情景导入设计一:多媒体展示如下图片图1图2图3教师讲述:2007年11月11日,大批的巴勒斯坦民众自发地集会(展示图1),以各种形式隆重地纪念他们心中的英雄,就连儿童也点燃了蜡烛,虔诚地为他祈福(展示图2)。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六单元 13 动荡的中东地区教案新人教版一、教材分析本课是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亚非拉国家的独立和振兴的一节课。
本课内容紧紧围绕一个主题——中东地区的局势动荡,层层推进,逐步深入。
二战后,和平与发展逐渐成为世界两大主题,世界大战短期内不会爆发,但地区冲突成为影响世界和平的重要因素。
中东问题尤为突出,它集中了战后国际社会的各种矛盾,民族、宗教、政治、经济、地缘……任何构成混乱与动荡的因子都能在中东发现其渊薮,这也是中东问题至今悬而未决的症结。
二、课程标准知道中东战争,认识战后中东地区矛盾的复杂性。
三、学情分析经过两年的历史学习,学生掌握了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具备了一定的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中东地区的地理范围,在交通、经济、军事等方面的重要价值。
中东地区错综复杂的矛盾。
国际社会在中东地区和平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探讨中东和平路在何方。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巴以冲突是整个中东和平进程的中心,民族争端靠武力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只有宽容才能真正挽回和平。
五、教学重难点1、重点:战火频仍的中东;中东地区错综复杂的矛盾。
2、难点:巴勒斯坦问题的由来;中东地区战后频仍的原因。
六、教学方法讲述法、列表法、归纳法、问题探究法、图片分析法等。
七、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搜集历史史料制作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搜集四次中东战争的经过,在课堂上展示。
八、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课件展示哈马斯制造爆炸性事件的相关图片;教师:哈马斯为什么这么做,巴勒斯坦人和以色列人间有什么深仇大恨,非得和他们同归于尽?2、讲授新课:本课共学习三个板块:身居要位被争夺中东战争民遭殃和平路上现曙光板块一:身居要位被争夺(一)动荡中的中东地区:(1)原因:①地理位置:师:中东在哪里呢?生:结合课件展示的地图回答。
教师明确:中东,一般泛指欧、亚、非三洲连接地区。
16—17世纪,西方国家向东方扩张时开始使用,以后广泛流行。
第13课动荡的中东地区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中东地区的地理范围及中东问题的由来;知道中东地区错综复杂的矛盾;了解国际社会在中东地区和平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探讨中东和平路在何方||。
2、过程与方法通过大量视频、图片、史料||,引导学生概括出“战火频仍和动荡不安”是中东地区的特点||。
介绍巴勒斯坦地区问题的形成||,教师补充资料||。
引导学生思考“中东局面为何错综复杂”||。
组织学生探究“解决中东危机的渠道是什么”||。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巴以冲突是整个中东和平进程的中心||,民族争端靠武力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只有宽容才能真正挽回和平||。
导入新课:播放:反战歌曲《Tell me why》||,提示学生认真观看视频||,思考歌曲反映了什么主题?教师:歌曲诘问战争、贫穷、饥饿||,祈求人类和平、友爱、富足扣人心弦||。
但当今世界并不太平||,在亚洲西部、地中海东岸||,有一块人类文明的圣地——巴勒斯坦地区||。
几千年来||,这块狭长的土地||,在创造人类灿烂文明的同时||,也承受了巨大的灾难||。
尤其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至今的半个多世纪里||,这里屡屡燃起战火||。
众多国家卷入了战火与纷争||。
是宗教领地之争?是生存资源之争?还是大国霸权利益的角逐?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学习展示:第13课动荡的中东地区教师口述:学习战火频仍的中东局势、错综复杂的中东矛盾、艰难曲折的中东和平||,通过学习了解中东问题的由来||,认识中东错综复杂的矛盾及中东和平的艰难曲折||。
1.中东范围师:学习中东首先要明确中东的范围||。
投影中东地图:2.中东局势师:中东为什么战火频仍||,动荡不安呢?学习历史||,我们就从历史的角度来分析一下中东战火频仍的原因||。
3.中东问题的由来材料一:历史上犹太人(希伯莱人)和阿拉伯人都曾在巴勒斯坦地区居住过||。
公元1世纪时||,犹太人国家灭亡||,犹太人背井离乡流散到世界各地||。
第13课(学案)动荡的中东地区九年级历史教案【课程导入】在亚洲西部、地中海东岸,有一块人类文明的发祥地──巴勒斯坦地区。
几千年来,这块狭长的土地,在创造人类灿烂文明的同时,也承受了巨大的灾难。
尤其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至今的半个多世纪里,这里屡屡燃起战火,众多国家卷入了战火与纷争。
是宗教领地之争?是生存资源之争?还是大国霸权利益的角逐?矛盾错综复杂,一时间让人难以辨清。
巴以之间的斗争,给国际社会带来了极大的震动,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的人们,无不期盼中东能够早日走向和平。
学完这一课,你也许会对动荡的中东地区有新的认识。
巴以和解【知识网络】【学习探索】1.请查阅相关资料,分别从历史、民族、宗教、资源、大国干涉等方面分析中东地区矛盾的复杂性。
2.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欧洲犹太人曾深受德国法西斯迫害。
二战结束后,犹太人终于建立了自己的国家,但巴以问题也随之产生。
你知道巴以问题是怎样由来的吗?为什么说巴以冲突是中东问题的关键?【自我测评】●一、选择题1.英国取得对巴勒斯坦地区的“委任统治权”是在()。
a.19世纪英国工业革命完成之后b.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时期c.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d.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2.从____年以色列建国到____年,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国共发生几次战争?()a.一次b.两次c.三次d.四次3.被誉为三教“圣城”的是()。
a.耶路撒冷b.麦加c.巴格达d.开罗●二、填空题1.一战后,获得了巴勒斯坦地区的“委任统治权”。
在它的支持下,运动发展,流散在世界各地的陆续迁往巴勒斯坦。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大会通过了巴勒斯坦地区“分治”决议,建立一个和一个。
3.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地区始终动荡不安。
关键问题是。
三、材料解析题“我带着橄榄枝和自由战士的枪来到这里,不要让橄榄枝从我的手中失落。
”──20世纪70年代巴勒斯坦解放组织领导人阿拉法特在联合国讲演的结束语请回答:(1)材料中的“橄榄枝和自由战士的枪”分别代表什么?(2)为什么巴解领导人阿拉法特要说“不要让橄榄枝从我的手中失落”?他的真实思想是什么?【资料:】美国为什么要支持以色列?美国支持以色列,除了中东地区在美国全球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以及美国在中东地区有重要经济利益以外,另一个重要原因是美国犹太社团活动的直接结果。
第13课动荡的中东地区来源于过去人们以欧洲为中心,按距离远近把东方各地分别称为“近“中东”地区的国家包括埃及、巴勒斯坦、叙利亚、伊拉克、约旦、科威特、伊朗和土耳其等国家。
总面积为七百万平方千米,人伯人和犹太人的祖先都在该地区生活过,主要是在巴勒斯坦地区。
在公元前1000年左右,犹太人(希伯来人)曾建立以色列国,但纪被灭,犹太人开始流离失所。
此后一直处在周边大国的争夺和占领。
探究:中东地区动荡不安、战争频仍的原因有哪些?(学生分小组讨论) 学生争相回答后,教师总结:(1)大国争夺是中东地区冲突不断的重要根源。
(2)历史、宗教、种族等因素,使中东地区的矛盾更加复杂化。
(3)对水资源的争夺也加剧了冲突。
(4)耶路撒冷的主权和归属问题,是巴以关系中最为棘手的问题。
巴以冲突成为中东问题关键。
第三幕 中东和平进程教师:中东地区动荡不安、战争频仍的原因正是中东和平步履维艰的原因,中东和平进程再艰难,爱好和平的人们从没有停止过努力。
请同学们看书列举出为中东和平做出贡献的人物。
学生:阿拉法特、拉宾、佩雷斯、克林顿 展示:阿拉法特的身高在人高马大的阿拉伯世界 显得有些矮小,这位叱咤风云的中东名人身高竟 然只有1.60米。
他一年四季总穿一身墨绿色的 军便装,上衣扎在军裤中,腰悬左轮手枪,系军 用武装带。
1929年8月24日出生于埃及开罗, 父母家庭分别是东耶路撒冷和加沙地带的望族。
名字阿拉法特就来源自耶路以老城附近的一座山峰,原意为 “神与吉祥”。
1994年7月被授予诺贝尔和平奖。
阿拉法特本人曾遭逢50多次的暗杀,终究每每逢凶化吉,被称为“九命灵猫”,并赢得政治和个人“生存大师”的赞誉。
阿拉法特更多的时光是在飞机上度过的,由于没有自己的国土,阿拉法特不得不频繁地在世界各地飞来飞去,成为举世公认的坐飞机时间最长、次数最多的国家元首。
阿拉法特曾对驻开罗的外国记者说:“飞机是我的祖国,也是我的坟墓。
”阿拉法特是当今世界上惟一没有国土的国家元首。
决中东问题之我见”的探究活动培养运用所学知识分
种因素造成
诞
(教师直接指出:动荡
A.历史上犹太人(希伯莱人)和阿拉伯人都曾在巴勒斯坦地区居住过。
公元1世纪时,犹太人国家灭亡,犹太人背井离乡流散到世界各地。
19世纪末兴起的犹太复国主义运动使大批犹太人移入巴勒斯坦,并与当地的阿拉伯人发生多次流血冲突。
B.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巴勒斯坦沦为英国的“委任统治地”,英国同意在巴勒斯坦建立“犹太民族之家”。
C..犹太人在二战中受尽迫害的经历颇得世人同情,战后联合国通过巴勒斯坦分治决议,规定在巴勒斯坦领土上建立犹太国和阿拉伯国,耶路撒冷国际化。
益冲突焦点的原因。
的争霸更是变本加厉。
水资源的争夺也加剧了冲
斯坦难民。
3、巴以冲突之宗教纷争,文化差异。
犹太人集中分布在以色列,主要信仰犹太教。
中东多数国家和地区的居民,主要是阿拉伯人。
信仰伊斯兰教。
这些国家被叫做“阿拉伯国家”。
有哪些?他们哪些业绩和精
土地或运河主权,争夺水源等。
B.最严重的后果:巴以双方长期陷入报复与反报复的恶性循环。
学生阅读教材、史料及图片,体会战争给中东地区带来的哪些灾难?
及的萨达特和美国的克。
授课人学科历史年段班级时间:课题第13课动荡的中东地区考纲要求教学目标知道中东地区错综复杂的矛盾;知道为解决中东问题做出过突出贡献的历史人物;了解中东战争的基本概况。
提高学生整合资料的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树立小组合作意识;理解中东问题的复杂性,提高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认识到在尊重、理解、包容基础上的平等对话是解决矛盾冲突的根本途径,战争不是解决矛盾的最好办法。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战火频仍的中东;中东地区错综复杂的矛盾。
难点:巴勒斯坦问题的由来;中东地区战火频仍的原因。
教学步骤设计课前检测检测内容1.1994年南非举行历史上第一次各种族参加的选举,南非历史揭开新的一页,南非当选总统是( )A.纳赛尔B.曼德拉C.阿拉法特D.尼赫鲁2.英国议会通过《印度独立法案》,宣布……在印度境内成立两个独立的自治领:印度和巴基斯坦。
印度独立于( )A.1859年B.1947年C.1960年D.1990年3.图8所示的运河连接太平洋和大西洋,于1914年通航,是国际航运要道,被誉为世界七大工程奇迹之一。
1999年,当地政府从哪国手中收回该运河的全部主权?( )A.西班牙B.英国C.葡萄牙D.美国结果中东在哪里?根据学过的地理知识,小组合作探究本课学习的中东地区的范围。
中东,一般泛指欧、亚、非三洲连接地区。
16~17世纪,西方国家向东方扩张时开始使用,以后广泛流行。
按照距离西欧的远近,把东方各地称为“近东”“中东”和“远东”。
中东地区大多数是以阿拉伯民族为主的、信奉伊斯兰教的阿拉伯国家。
以色列也包括在“中东”范围之内,以色列却不是阿拉伯民族,他们是犹太人。
战争篇争领土,两败俱伤二战后,阿拉伯国家同以色列因为什么而进行战争呢?材料一“英国委任统治应于1948年8月前结束,并撤出军队;阿拉伯国面积为一万一千平方公里,包括北部加利,约旦河以西地区和加沙地带以及雅法市的阿拉伯区,犹太国面积为15850 平方公里;耶路撒冷市应建立国际特别政权,由联合国管理。
第13课动荡的中东地区【教学目标】【教学难点】巴勒斯坦问题由来、中东地区战火频仍的原因【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温故知新1.世界三大宗教的名称是什么?它们各诞生于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列表比较)2.教师顺势导入:“中东”?它们在地里上和历史上有什么特点?现在情况怎样?请仔细阅读课文、插图和相关地图。
课件演示导读提纲(引导学生探索、交流、讨论、练习。
)1.巴勒斯坦问题的由来如何?中东战火频仍有何具体表现?2.历次中东战争发生的直接原因是什么?战争带来的最严重的后果是什么?3.中东地区的地理范围怎样?它们在交通、经济等方面的重要价值如何?4.中东地区的地理特点是中东战争频仍的根本原因吗?中东地区战火频仍,和平历程艰难的原因是什么?5.对巴以和平进程作出过贡献的人物有哪些?他们哪些业绩和精神值得纪念?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课件演示相关图片,辅导学生观察思考,教师解释事件原因,分层解析,学生“动脑筋”)战火频仍的中东1.巴勒斯坦问题的由来如何?A.历史上犹太人(希伯莱人)和阿拉伯人都曾在巴勒斯坦地区居住过。
公元1世纪时,犹太人国家灭亡,犹太人背井离乡流散到世界各地。
19世纪末兴起的犹太复国主义运动使大批犹太人移入巴勒斯坦,并与当地的阿拉伯人发生多次流血冲突。
B.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巴勒斯坦沦为英国的“委任统治地”,英国同意在巴勒斯坦建立“犹太民族之家”。
C.犹太人在二战中受尽迫害的经历颇得世人同情,战后联合国通过巴勒斯坦分治决议,规定在巴勒斯坦领土上建立犹太国和阿拉伯国,耶路撒冷国际化。
D.1948年以色列国宣告成立,但巴勒斯坦国却未能诞生。
此后,该地区战火不断。
2.中东战火频仍有何具体表现?(课件展示表格“四次中东战争”,学生据书进行“接龙”活动)3.A.直接原因:争夺土地或运河主权,争夺水源等B.最严重的后果:巴以双方长期陷入报复与反报复的恶性循环。
中东地区错综复杂的矛盾1.中东地区的地理范围怎样?A.它泛指地中海东岸和南岸地区。
第13课动荡的中东地区
教学内容
本课内容在教材第75—79页。
具体教学内容为:战火频仍的中东、“委任统治权”、犹太复国主义运动、“巴以分治”、中东战争;中东地区错综复杂的矛盾、动荡的中东地区、耶路撒冷圣城、巴以冲突、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和谈。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1.巴以分治与中东战争。
2. 中东地区错综复杂的矛盾。
教学难点:1.中东问题的由来。
2.中东和平进程的曲折性。
教具准备:1.多媒体 2.相关图片、图表资料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B、学习新课
C、课堂小结
(出示课件:师生共同总结本课知识体系。
)D、练习设计
(出示幻灯)
附:板书设计(见课堂小结课件)E、教学反思。
第13课动荡中的中东地区
课程标准:知道中东战争,认识战后中东地区矛盾的复杂性。
学法指导:指导学生有效地进行历史资料的收集和整理。
导入
有关中东地区图片(阿拉法特或巴以冲突或巴基斯坦难民营等)
录像《中东战争》
哈马斯自杀性爆炸事件的照片或报道
战火频仍的中东
梳理线索:“中东”的概念(介绍中东的地理、历史概念及中东地区的特点)。
巴勒斯坦阿拉伯人的形成;阿拉伯国家对以色列国建立的抵制。
历史溯源:简述巴勒斯坦问题的由来。
时事报道:中东战火频仍有何具体表现?
五次中东战争(小组活动)
课堂讨论:历次中东战争发生的直接原因是什么?战争带来的最严重的后果是什么?
中东地区错综复杂的矛盾
小组讨论:中东地区战火频仍,和平历程艰难的原因是什么? (理清线索:地理位置、战略地位、石油资源之争、水资源之争、宗教之争)
如何有效推进中东和平进程,尽快实现中东和平? (教师可以把问题逐层深入(1)中东地区的地理特点是中东战争频仍的根本原因吗?(2)对巴以和平进程作出过贡献的人物有哪些?试作简要介绍。
(3)拉宾对解决中东地区和平问题做出过哪些努力?(4)中东地区内部对实现该地区和平存在哪些障碍?(5)就国际方面而言,实现中东地区和平的最大障碍是什么?)
新闻报道:中东地区的重要性和中东问题的复杂性
主题活动:致巴以人民的一封公开信——中国学生期盼巴以人民走向和平(可结合班会和时政)活动延伸:结合所学历史知识,针对当前中东地区发生的重大事件,出一期黑板报。
参考书目:
《国别地区研究(亚太·中东·西欧)》(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
《当代世界政治经济国际关系》(南京大学)。
第13课动荡的中东地区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中东地区的地理范围及中东问题的由来;知道中东地区错综复杂的矛盾;了解国际社会在中东地区和平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探讨中东和平路在何方。
2、过程与方法通过大量视频、图片、史料,引导学生概括出“战火频仍和动荡不安”是中东地区的特点。
介绍巴勒斯坦地区问题的形成,教师补充资料。
引导学生思考“中东局面为何错综复杂”。
组织学生探究“解决中东危机的渠道是什么”。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巴以冲突是整个中东和平进程的中心,民族争端靠武力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只有宽容才能真正挽回和平。
导入新课:播放:反战歌曲《Tell me why》,提示学生认真观看视频,思考歌曲反映了什么主题?教师:歌曲诘问战争、贫穷、饥饿,祈求人类和平、友爱、富足扣人心弦。
但当今世界并不太平,在亚洲西部、地中海东岸,有一块人类文明的圣地——巴勒斯坦地区。
几千年来,这块狭长的土地,在创造人类灿烂文明的同时,也承受了巨大的灾难。
尤其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至今的半个多世纪里,这里屡屡燃起战火。
众多国家卷入了战火与纷争。
是宗教领地之争?是生存资源之争?还是大国霸权利益的角逐?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学习展示:第13课动荡的中东地区教师口述:学习战火频仍的中东局势、错综复杂的中东矛盾、艰难曲折的中东和平,通过学习了解中东问题的由来,认识中东错综复杂的矛盾及中东和平的艰难曲折。
1.中东范围师:学习中东首先要明确中东的范围。
投影中东地图:2.中东局势师:中东为什么战火频仍,动荡不安呢?学习历史,我们就从历史的角度来分析一下中东战火频仍的原因。
3.中东问题的由来材料一:历史上犹太人(希伯莱人)和阿拉伯人都曾在巴勒斯坦地区居住过。
公元1世纪时,犹太人国家灭亡,犹太人背井离乡流散到世界各地。
19世纪末兴起的犹太复国主义运动使大批犹太人移入巴勒斯坦,并与当地的阿拉伯人发生多次流血冲突。
材料二: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巴勒斯坦沦为英国的“委任统治地”,英国支持犹太复国主义运动,并同意在巴勒斯坦建立“犹太民族之家”。
人教版九年级初三历史下册第13课《动荡的中东地区》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九年级初三历史下册第13课《动荡的中东地区》是本册的重点章节之一。
本课主要介绍了中东地区的历史背景、民族矛盾、宗教纠纷、领土争端以及国际社会的干预等内容。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中东地区动荡的根源和特点,认识到解决中东问题的关键。
二. 学情分析初三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中东地区的历史和文化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中东问题的复杂性、深度和广度认识不足,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进一步拓展视野,提高认识。
同时,学生对时事政治的关注度较高,通过本课的学习,可以激发他们对国家外交政策和国际关系的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中东地区的历史背景、民族矛盾、宗教纠纷、领土争端以及国际社会的干预等内容;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中东问题的复杂性,提高问题分析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和平、发展的关注,提高学生对国家外交政策和国际关系的认识。
四. 教学重难点1.中东地区的历史背景、民族矛盾、宗教纠纷、领土争端以及国际社会的干预等内容;2.中东问题的复杂性和解决途径。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图片、视频等素材,营造真实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案例分析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中东问题案例,引导学生深入分析问题,提高问题分析能力;3.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口头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涵盖历史背景、民族矛盾、宗教纠纷、领土争端以及国际社会干预等方面的课件;2.素材:准备相关的中东问题视频、图片等素材;3.学案:制定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学案。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中东地区的地图,引导学生关注中东地区的位置和重要性。
同时,简要介绍中东地区的历史背景,引发学生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展示中东问题的相关视频和图片,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中东地区的民族矛盾、宗教纠纷、领土争端以及国际社会的干预等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