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水资源流域分区(水文地质类型区成果)
- 格式:doc
- 大小:44.00 KB
- 文档页数:2
山西省水资源公报(2008年)综述2008年全省降水量728.83亿立方米,平均雨深466.4毫米,相应频率67%,属偏枯水年;河川径流(地表水资源)量51.3391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78.8822亿立方米,扣除二者重复计算量42.8399亿立方米,水资源总量87.3814亿立方米;全省地表水入境水量0.2985亿立方米,出境水量31.4314亿立方米;省内7座大型水库和61座中型水库年末蓄水总量6.9762亿立方米;全省盆地平原区地下水位总体呈下降趋势,平均下降0.18米。
本年度全省供水总量61.0287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及地下水供水量57.0672亿立方米(含向北京供水量0.1508亿立方米,黄河提引水量3.5846亿立方米),污水处理回用及矿坑排水利用量3.9615亿立方米;全省总用水量为60.8779亿立方米,其中新鲜水用水总量56.9164亿立方米;耗水总量42.8544亿立方米。
全省废污水排放总量7.6080亿吨;主要河流污染严重,25处重点监测河段有21处水质为劣Ⅴ类水,16条主要河流评价河长1525.9公里,污染河长1267.4公里;7座大型水库中有6座水库做了水质评价,汾河水库、文峪河水库、后湾水库为Ⅱ类水,漳泽水库、关河水库为Ⅲ类水,册田水库为劣Ⅴ类水。
全省共统计6条主要河流控制站悬移质输沙量,控制面积44673平方公里,年输沙量96.821万吨,年平均输沙模数21.7吨/平方公里。
全省水资源概况见表1。
2008年山西省水资源概况表1一、来水量(一)降水量2008年全省降水总量为728.83亿立方米,平均雨深466.4毫米,相应频率67%,属偏枯水年。
与上年比减少了16.2%,与多年平均值(1956~2000年系列平均值,下同)相比偏枯8.3%。
行政分区中,阳泉、长治、忻州年平均降水量均大于500毫米,忻州最大为544.5毫米;晋中年平均降水量最小,为392.5毫米,其次为大同429.4毫米,其它各市介于430~500 毫米之间。
代县严重缺水地区地下水勘查初探摘要:山西省代县滹沱河南岸一带为严重缺水地区,聂营村、东段景和西段景等村为缺水村庄的典型代表。
在充分搜集现有资料的基础上,结合水文地质调查、物探、钻探等手段进行地下水勘查研究,最终布设6眼探采结合孔,并进行了地下水开发利用区划,有效解决了当地用水困难问题。
关键词:地下水勘查代县滹沱河探采结合孔1引言代县存在长期缺水局面,人均水资源量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为了有效缓解当地缺水现状,本次在充分搜集现有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资料的基础上,结合水文地质调查、物探勘查及地质钻探等多种手段,在代县进行勘查找水,布设的6眼探采结合井出水量共6589.44m3/d,解决了聂营镇4800余村民吃水困难问题,此外还可浇地400余亩,使该区饮水问题得到彻底解决,为农村稳定脱贫和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为该地区地下水的开发利用提供了依据,也为其它类似地区地下水勘查提供了重要的技术示范。
2研究区概况2.1自然地理及缺水状况代县位于山西省东北部,雁门关下,行政区划隶属忻州市管辖。
工作区位于代县东北约14 km、滹沱河南岸聂营镇聂营村、东段景村和西段景等村一带,其地理位置为东经113° 03'45"~113° 09'21",北纬39° 05'00"~39° 09'10"。
共有6个村庄,居民区及其附近生活污水、垃圾等污染较严重,浅层地下水不宜饮用,现有饮水机井多数位于倾斜平原区前缘,由于该地段地下含水层薄、水力联系差,地下水离子交换能力差,局部氟离子含量大于1 mg/L,亦不符合饮用水标准,由此导致该区人畜饮用水困难的现状。
2.2地质构造及水文地质条件2.2 .1地层岩性工作区位于忻州新生代断陷盆地东北部的代县凹陷区,主要出露为五台群变质岩类地层,断陷盆地内部丘陵、平原区为巨厚的新近系和第四系松散岩类地层,其中:基岩出露面积0.03 km2,占工作区面积的0.10%,第四系松散层出露面积29.97 km2,占工作区面积的99.90%。
山西省泉域水资源保护条例【有效性】有效【法规名称】山西省泉域水资源保护条例【颁布部门】山西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颁布日期】1997年09月28日【实施日期】1998年01月01日【正文】(1997年9月28日山西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第一条为加强泉域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合理开发利用泉域水资源,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泉域水资源是指岩溶泉水的补给、径流和排泄范围内的地表水、地下水。
第三条在本省晋祠、兰村、娘子关、辛安、神头、郭庄、古堆、柳林、延河、三姑、坪上、马圈、天桥、洪山、龙子祠、霍泉、水神堂、城头会和雷鸣寺泉域范围内从事开发、利用、保护和管理泉域水资源的活动,均适用本条例。
第四条泉域水资源保护应遵循统一规划、分级管理、全面保护、合理开发、持续利用的原则,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统一。
第五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加强对泉域水资源保护和管理工作的领导,采取有效措施,实现泉域水资源的良性循环和合理开发。
第六条县级以上水行政主管部门主管泉域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工作,其所属的泉域水资源管理机构,负责泉域水资源保护和管理的具体工作。
县级以上地矿、城建、计划、林业、环保等有关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协同同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有关的泉域水资源保护和管理工作。
第七条各级人民政府对保护和管理泉域水资源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或奖励。
第八条各泉域按下列分工管理:跨市(地)的泉域由省水行政主管部门主管,泉域所在地的市(地)、县(市、区)水行政主管部门配合管理;跨县(市、区)的泉域由市(地)水行政主管部门主管,泉域所在地的县(市、区)水行政主管部门配合管理;其他的泉域由所在县(市、区)水行政主管部门管理。
省水行政主管部门主管的泉域,根据需要,可委托有关的市(地)水行政主管部门管理。
第九条各泉域边界范围由省水行政主管部门会同省地矿行政主管部门根据泉域水文地质构造和岩溶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条件确定,并划定各泉域重点保护区,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发布。
水资源管理属性数据类代码1、水文地质属性代码根据水文地质图反映的内容,其包含的图层有点、线、面三种类型,其中点层用1表示,线层用2表示,面层用3表示。
(1) 点图层中,可根据点的类型划分成不同类型的点的子图层,即水文地质钻孔点用01表示、泉点用02表示、开采井用03表示、其它按顺序码类推。
用6位数字码表示水文地质图中的点图层,即:第1位:1——表示点图层第2位与第3位:01——表示点的子图层(水文地质钻孔点)第4位至第6位:000——预留位,用于扩充编码。
例如:水文地质钻孔子点图层的编码为:101000(2) 线图层中,可根据线的类型划分成不同类型的线的子图层,即水文地质分区界线用01表示、含水层界线用02表示、富水性分区界线用03表示、水化学类型界线用04表示、其它按顺序码类推。
用6位数字码表示水文地质图中的点图层,即:第1位:2——表示线图层第2位与第3位:01——表示线的子图层(水文地质分区界线)第4位至第6位:000——预留位,用于扩充编码。
例如:水文地质分区界线图层的编码为:201000(3) 面图层中,可根据面的类型划分成不同类型的面的子图层,水文地质单元分区用01表示、含水层类型用1-8阿拉伯数字表示(1—潜水含水层、2—第一孔隙承压含水层、3—第二孔隙承压含水层、4—第三孔隙承压含水层、5—第四孔隙承压含水层、6—第五孔隙承压含水层、7—基岩裂隙水含水层、8—岩溶水含水层)、含水层分区用02表示、富水性分区用03表示、水化学类型分区用04表示。
各个分区的亚区用1-9阿拉伯数字的顺序码表示。
水文地质面图层的编码用10位数字表示,即:第1位:3——表示面图层第2位与第3位:水文地质单元分区第4位与第5位:为亚区与子亚区编码第6位:为含水层类型编码第7位与第8位:表示含水层分区第9位与第10位:表示富水性分区或水化学类型分区。
2、水资源属性代码(1) 水资源分区代码①水资源分区:在水文分区的基础上,考虑水资源的特点确定的分区。
水文地质情况报告水文地质情况报告水文地质情况报告水文地质情况报告山西吕梁离石永宁煤业有限公司水文地质情况汇报材料一、矿井水文地质基本条件山西吕梁离石永宁煤业有限公司井田位于山西省吕梁市离石区城北街道办下安村,行政区划属吕梁市离石区城北街道办管辖,地表属晋西北黄土高原中低山区,整体地貌为西高东低的侵蚀黄土地貌,以黄土梁、峁为主,沟谷较发育。
井田流域属黄河三川河水系。
井田内没有常年性河流发育,仅在雨季时,沟谷中汇集雨水形成洪流,流入北川河,北川河在离石区西与东川河、南川河汇集,向西流入黄河。
井田总体构造为一轴向近南北的向斜,在此基础上局部发育次级小型的向背斜。
地层倾角一般2°~8°,西缘局部倾角可达20°~24°。
4号煤层采掘中井下揭露2条落差4.5m 的层间正断层和7个陷落柱,无岩浆岩侵入。
矿井在建设施工期间,未揭露大型隐伏地质构造。
地质构造属简单类型。
(1)含水层:井田内主要含水层有奥陶系中统碳酸盐岩岩溶裂隙含水层,石炭系上统太原组砂岩裂隙夹碳酸盐岩岩溶裂隙含水层,二叠系下统山西组砂岩裂隙含水层,二叠系上下石盒子组砂岩裂隙含水层,第四系、上第三系松散层孔隙含水层等5个含水层。
其中奥陶系含水层在井田内全部被覆盖,水质为HCO3—Ca·Mg型,水位埋深180m,推测本井田奥灰水位在805-813m。
石炭系太原组石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层和二叠系山西组砂岩裂隙含水层对井田4号、10号主煤层的开采影响最大,据井田钻孔资料,太原组有3层石灰岩,从上到下分别是L5、K2、L1,石灰岩裂隙发育,水位标高929.44m,单位涌水量0.0047L/s·m,渗透系数0.0131m/d,水质为HCO3·SO4-Mg·Na型,矿化度0.69g/L。
属弱富水性含水层。
二叠系下统山西组砂岩裂隙含水层岩性以细、中、粗砂岩为主,裂隙不发育,富水性弱,单位涌水量0.008—0.022L/s·m,渗透系数0.0028—0.012m/d,水位标高955.62—980.4m,水质HCO3ˉ.SO22-—Ca2+.Mg2+.Na+型,矿化度0.696g/L。
山西省水资源公报1. 引言山西省是中国的一个内陆省份,位于华北地区。
水资源是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山西省水资源公报旨在全面、客观、准确地介绍山西省水资源的现状、分布、利用情况,为保护和合理利用水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2. 概述山西省总面积15.6万平方公里,是一个典型的干旱区域。
该省的水资源非常有限,大部分地区属于非水源区。
山西省水资源公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水资源概况•水资源分布•水资源利用情况•水资源保护和管理措施3. 水资源概况山西省的水资源总量较少,常年平均降水量约为500-700毫米。
全省河流总长约为16,500公里,河网密布,河流以黄河为主要水源。
此外,山西省还拥有丰富的地下水资源,地下水储量较大。
4. 水资源分布山西省的水资源主要分布在黄河流域和太行山区。
黄河是山西省境内最重要的水源,沿黄河流域有许多城市和县镇依靠黄河提供生活用水。
太行山区则是山西省的重要水源涵养区,为山西省的河流提供源源不断的水源。
5. 水资源利用情况山西省水资源的利用率较高,主要用于农业灌溉、城市供水和工业用水。
农业灌溉是山西省水资源利用的主要领域,大量水资源被用于农田的灌溉。
城市供水和工业用水也是水资源利用的重要方面,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和工业化的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
6. 水资源保护和管理措施为了保护山西省有限的水资源,山西省采取了一系列的水资源保护和管理措施。
其中包括:•加强水资源监测和调查,了解水资源变化趋势和利用情况。
•制定和实施水资源合理利用规划,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完善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强对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
•加强水环境治理,防止水污染。
7. 结论山西省水资源公报通过对山西省水资源的概述、分布、利用情况和保护管理措施的介绍,展示了山西省水资源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在保护和合理利用水资源方面,山西省将继续加强水资源管理,推动水资源的科学利用,为山西省的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2019•01技术应用与研究当代化工研究Chenmical Intermediate111山西太原东山^广区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与特征分析*郭晋伟(太原东山五龙煤业有限公司山西030000)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工业对矿产资源的需求也在逐渐的增加。
根据上述背景,提出山西太原东山矿区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 分与特征分析。
首先对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的依据进行阐述,主要分为四种,分别为简单、中等、复杂以及极复杂;其次对矿井水文地 质特征进行研究与分析,主要对断层和陷落柱的水文地质特征进行分析,主要对其走向、倾向、倾角以及长度进行研究与分析。
关鍵词:山西;矿区;矿井;水文地质;特征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Classific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Analysis of Mine Hydrogeology in DongshanMining Area in Taiyuan of ShanxiGuo Jinwei(Taiyuan Dongshan Wulong Coal Industry CO”LTD”Shanxi,030000)Abstract•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 f China9s economy, the demand for mineral resources is increasing. Based on the above background, the classification and c haracteristics o f m ine hydrogeology in Dongshan mining area, Taiyuan, Shanxi, are p utforward. Firstly, this p aper expounds the basis o f t he classification o f m ine hydrogeological types, mainly divided into f our types, namely simple, medium, complex and extremely complex; secondly, it studies and a nalyzes the mine hydro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mainly analyzes the hydro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 f f aults and collapse columns, mainly its strike, tendency, dip angle and s o on. Length o f r esearch and a nalysis.Key words:Shanxi; mining area;mine;hydrogeology% characteristics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经济的不断加深,工业 对矿产资源的需求量也在随之增加。
山西省地下水超采区的复核与评价王宏;邓安利【摘要】利用动态法分析山西省盆地平原区和岩溶山区等重点地区地下水动态变化趋势,结果表明:随着水资源条件、地下水取用水情况等因素的变化,以及地下水超采区治理工作的不断加强,地下水超采状况已发生了较大变化.提出下一步超采区划定中应注意的问题:①基于前期划定成果对重点地区进行补充调查;②盆地平原区仍是复核、评价的重点;③确定峨嵋台地的超采范围;④重点分析洪水泉、郭庄泉对应局部地区,如汾阳杏花村水源地超采情况.%The dynamic method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dynamic changes of groundwater in karst mountain areas and basin plains in Shanxi Provinc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ituation of over-exploitation of groundwater has changed significantly with the change of water resources conditions and groundwater utilization, and the enforcement of groundwater over-exploitation control. Suggestions on further division of groundwater over-exploitation areas are proposed as follows: ( 1 ) conducting a complementary investigation into key areas based on previous division results; (2) placing re-check and evaluation emphasis on basin plains; ( 3 ) determining the over-exploitation scope of the Emei Mesa; and (4 ) focusing on the over-exploitation of groundwater in the Hongshui and Guozhuang spring areas, such as the water source area of Xinghua Village, Fenyang City.【期刊名称】《水资源保护》【年(卷),期】2012(028)005【总页数】4页(P80-82,86)【关键词】地下水;超采区;动态法;复核;评价;山西省【作者】王宏;邓安利【作者单位】山西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山西太原030001;中国地质大学环境学院,湖北武汉430074;山西省东山供水工程建设管理局,山西太原030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V213.4地下水资源是稀缺资源,同时又是战略资源,地下水资源在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城市供水安全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1]。
《山西省地表水水环境功能区划表》预览说明:预览图片所展示的格式为文档的源格式展示,下载源文件没有水印,内容可编辑和复制《山西省地表水水环境功能区划表》附件:山西省地表水功能区划表一、山西省黄河流域地表水功能区划成果表序号一级功能区名称二级功能区名称河流范围水质代表断面长度(km)功能排序水质现状水质目标区划依据起止1 苍头河右玉源头水保护区苍头河源头常门铺水库16 Ⅲ源头水2 苍头河右玉开发利用区苍头河常门铺水库农业工业用水区苍头河常门铺水库右卫镇常门铺水库47.3 ③②Ⅱ农田灌溉取水区3 苍头河朔州缓冲区苍头河右卫镇石门沟入口34 Ⅲ省界4 偏关河偏关源头水保护区偏关河源头窑头111.7 Ⅲ源头水5 偏关河偏关开发利用区偏关河偏关排污控制区偏关河窑头磨石滩偏关10 ⑦劣Ⅴ排污沟口集中河段6 偏关河偏关缓冲区偏关河磨石滩入黄口 6.8 劣Ⅴ省际附近水域7 县川河神池源头水保护区县川河源头养马坪45 Ⅲ源头水、饮用8 县川河河曲开发利用区县川河河曲农业用水区县川河养马坪入黄口旧县65 ③Ⅳ农田灌溉取水区9 朱家川河五寨保德开发利用区朱家川河五寨保德农业用水区朱家川河源头入黄口桥头村167.6 ③Ⅳ农田灌溉取水区10 岚漪河岢岚源头水保护区岚漪河源头阳坪59.3 Ⅱ源头水11 岚漪河兴县开发利用区岚漪河兴县农业用水区岚漪河阳坪瓦塘天古崖水库50 ③Ⅳ农田灌溉取水区12 岚漪河兴县缓冲区岚漪河瓦塘入黄口10 Ⅳ省际附近水域13 蔚汾河兴县源头水保护区蔚汾河源头奥家湾44 Ⅱ源头水14 蔚汾河兴县开发利用区蔚汾河兴县农业用水区蔚汾河奥家湾高家村蔡家崖24 ③劣Ⅴ农田灌溉取水区2序号一级功能区名称二级功能区名称河流范围水质代表断面长度(km)功能排序水质现状水质目标区划依据起止15 蔚汾河兴县缓冲区蔚汾河高家村入黄口13.8 劣Ⅴ省际附近水域16 湫水河兴县黑茶山自然保护区湫水河源头东会21.8 Ⅱ褐马鸡、油松保护区17 湫水河临县开发利用区湫水河阳坡水库农业用水区湫水河东会临县阳坡水库53 ③Ⅳ农田灌溉取水区18 湫水河临县开发利用区湫水河临县排污控制区湫水河临县林家坪临县38.1 ⑦劣Ⅴ排污沟口集中河段19 湫水河临县缓冲区湫水河林家坪入黄口10 劣Ⅴ省际附近水域20 三川河方山源头水保护区北川河源头后则沟35.9 Ⅱ源头水21 三川河柳林开发利用区北川河离石工业农业用水区北川河后则沟石盘圪洞74.5 ②③Ⅳ工业和农田灌溉取水区22 三川河柳林开发利用区三川河柳林农业工业用水区三川河石盘薛村石盘46 ③②Ⅱ农田灌溉取水区23 三川河柳林开发利用区三川河柳林排污控制区三川河薛村后大成后大成10 ⑦劣Ⅴ排污沟口集中河段24 三川河柳林缓冲区三川河后大成入黄口10 劣Ⅴ省际附近水域25 屈产河石楼团圆山自然保护区屈产河源头石楼30 Ⅲ褐马鸡保护区26 屈产河石楼开发利用区屈产河石楼农业用水区屈产河石楼入黄口裴沟44.9 ③Ⅳ农田灌溉取水区27 昕水河蒲县五鹿山自然保护区昕水河源头蒲县桥49.8 劣Ⅴ源头水28 昕水河大宁保留区蒲县桥曲蛾镇62.7 Ⅱ基本未开发利用29 昕水河大宁缓冲区曲蛾镇入黄口25.5 Ⅳ省际附近水域30 汾河静乐源头水保护区汾河源头静乐站80.4 Ⅱ~Ⅲ源头水3序号一级功能区名称二级功能区名称河流范围水质代表断面长度(km)功能排序水质现状水质目标区划依据起止31 汾河静乐娄烦开发利用区汾河静乐娄烦饮用农业用水区汾河静乐汾河水库大坝静乐41.5 ①②Ⅲ饮用水输水线路32 汾河古交保留区汾河汾河水库大坝镇城底桥28.2 Ⅲ基本未开发利用33 汾河太原运城开发利用区汾河古交工业农业用水区汾河镇城底桥河口镇寨上18 ②③劣Ⅴ工业和农田灌溉取水区,地下水源补给区34 汾河太原运城开发利用区汾河二库农业工业用水区汾河河口镇汾河二库坝下汾河二库42.7 ③②劣Ⅴ农田灌溉和工业取水区,地下水源补35 汾河太原运城开发利用区汾河一坝农业用水区汾河汾河二库坝下胜利桥兰村24 ③②Ⅳ农田灌溉和工业取水区,地下水源补给区36 汾河太原运城开发利用区汾河太原景观娱乐用水区汾河胜利桥南内环桥迎泽桥6 ⑤Ⅳ城市涉水景观区37 汾河太原运城开发利用区汾河太原排污控制区汾河南内环桥小店桥小店桥13 ⑦劣Ⅴ排污沟口集中河段38 汾河太原运城开发利用区汾河小店过渡区汾河小店桥二坝车南安桥24 ⑥劣Ⅴ上下两个功能区的水质要求不同39 汾河太原运城开发利用区汾河太原农业用水区汾河二坝市界二坝23 ③劣Ⅴ农田灌溉取水区40 汾河太原运城开发利用区汾河晋中农业用水区汾河市界介休宋古三坝65.4 ③劣Ⅴ农田灌溉取水区41 汾河太原运城开发利用区汾河介休排污控制区汾河介休宋古义棠义棠12 ⑦劣Ⅴ排污沟口集中河段4序号一级功能区名称二级功能区名称河流范围水质代表断面长度(km)功能排序水质现状水质目区划依据起止42 汾河太原运城开发利用区汾河介休灵石过渡区汾河义棠两渡两渡10.3 ⑥劣Ⅴ上下两个功能区的水质要求不同43 汾河太原运城开发利用区汾河灵石工业农业用水区汾河两渡市界道美桥36.7 ②③Ⅴ工业和农田灌溉取水区44 汾河太原运城开发利用区汾河汾西灌区农业用水区汾河市界南王赵城58.7 ③②劣Ⅴ农田灌溉和工业取水区45 汾河太原运城开发利用区汾河洪洞农业用水区汾河南王北郊(屯里) 洪洞30 ③劣Ⅴ农田灌溉取水区,汾西灌区46 汾河太原运城开发利用区汾河临汾景观娱乐用水区汾河北郊外环桥临汾6 ⑤劣Ⅴ城市涉水景观区47 汾河太原运城开发利用区汾河临汾排污控制区汾河外环桥尧庙临汾5 ⑦劣Ⅴ排污沟口集中河段48 汾河太原运城开发利用区汾河临汾过渡区汾河尧庙金殿金殿5⑥劣Ⅴ上下两个功能区的水质要求不同49 汾河太原运城开发利用区汾河临汾农业用水区汾河金殿市界柴庄54.9 ③劣Ⅴ农田灌溉取水区50 汾河太原运城开发利用区汾河汾南农业用水区汾河市界稷山新绛62.7 ③劣Ⅴ农田灌溉取水区51 汾河太原运城开发利用区汾河稷山排污控制区汾河稷山新店新店8 ⑦劣Ⅴ排污沟口集中河段52 汾河河津缓冲区新店入黄口38.3 劣Ⅴ边界缓冲53 东碾河静乐源头水保护区东碾河源头入汾口57.8 Ⅳ汾河上游支流54 岚河岚县源头水保护区岚河源头岚县27.6 Ⅲ源头水55 岚河岚县开发利用区岚河岚县农业用水区岚河岚县入汾口上静游34.3 ③Ⅳ农田灌溉取水区56 娄烦河娄烦源头水保护区娄烦河源头入汾口41.6 Ⅲ源头水6序号一级功能区名称二级功能区名称河流范围水质代表断面长度(km )功能排序水质现状水质目标区划依据起止 57潇河昔阳寿阳源头水保护区潇河源头寿阳松塔水库28 Ⅱ 源头水58 潇河寿阳榆次开发利用区潇河昔阳寿阳饮用农业用水区潇河松塔水库赵家庄独堆42 ①③ Ⅲ 县城饮用水源地、农田灌溉取水区59 潇河寿阳榆次开发利用区潇河寿阳榆次农业用水区潇河赵家庄入汾口芦家庄 77③Ⅴ农田灌溉取水区60 白马河寿阳开发利用区白马河寿阳农业工业用水区白马河河源寿阳蔡庄水库34.6 ③② Ⅳ-Ⅴ 农田灌溉和工业取水区61 白马河寿阳开发利用区白马河寿阳排污控制区白马河寿阳入潇河口荣家垴19.7⑦Ⅴ 排污沟口集中河段 62 乌马河太谷源头水保护区乌马河源头庞庄水库 26.5Ⅲ63 乌马河太谷开发利用区乌马河太谷饮用工业农业用水区乌马河庞庄水库市界太谷51.4 ①②③ Ⅲ 交城饮用水源,工业和农灌取水区 64 乌马河太谷开发利用区乌马河清徐工业农业用水区乌马河市界入汾口南左32 ②③ Ⅲ 工业和农田灌溉取水区65 磁窑河开发利用区磁窑河交城饮用水源区磁窑河河源交城交城36 ① Ⅱ 太谷县城饮用水源地66 磁窑河开发利用区磁窑河文水平遥农业用水区磁窑河交城入汾口平遥50.4 ③Ⅲ 农田灌溉取水区 67 文峪河庞泉沟自然保护区文峪河源头中庄 38Ⅱ 庞泉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68 文峪河文水开发利用区文峪河柏叶口水库饮用工业用水区文峪河中庄会立站岔口26.4 ①②Ⅱ县城饮用水源地,工业取水区序号一级功能区名称二级功能区名称河流范围水质代表断面长度(km)功能排序水质现状标区划依据起止69 文峪河文水开发利用区文峪河水库农业渔业用水区文峪河会立站文峪河水库文峪河水库20.5 ③④Ⅱ农业取水区,渔业资源丰富70 文峪河文水开发利用区文峪河农业用水区文峪河文峪河水库入汾口五楼庄73 ③劣Ⅴ农田灌溉取水区71 昌源河平遥源头水保护区昌源河源头石宝水库20.3 Ⅱ源头水72 昌源河平遥祁县开发利用区昌源河平遥祁县饮用农业工业用水区昌源河石宝水库入汾口子洪水库66.7 ①②③Ⅱ县城饮用水源地,工业和农田灌溉取水区73 洪安涧河洪洞开发利用区洪安涧河洪洞饮用农业用水区洪安涧河河源苏堡苏堡9 ①③Ⅱ县城饮用水源地,农田灌溉取水区74 洪安涧河洪洞开发利用区洪安涧河洪洞农业用水区洪安涧河苏堡入汾口洪洞50.7 ③Ⅴ农田灌溉取水区75 浍河翼城源头水保护区浍河源头小河口水库30 Ⅳ源头水76 浍河曲沃侯马开发利用区浍河水库农业用水区浍河小河口水库浍河水库浍河水库45 ③Ⅴ农田灌溉取水区77 浍河曲沃侯马开发利用区浍河二库农业用水区浍河浍河水库浍河二库浍河二库16.8 ③②Ⅴ农田灌溉取水区78 浍河曲沃侯马开发利用区浍河侯马排污控制区浍河浍河二库上马南堡12 ⑦劣Ⅴ排污沟口集中河段79 浍河曲沃侯马开发利用区浍河侯马过渡区浍河上马入汾口柳泉14.6 ⑥劣Ⅴ上下两个功能区的水质要求不同80 涑水河运城开发利用区涑水河绛县闻喜农业用水区涑水河源头横水铁路桥冷口42.5 ③Ⅲ农田灌溉取水区81 涑水河运城开发利用区涑水河绛县闻喜排污控制区涑水河横水铁路桥南宋吕庄水库15 ⑦劣Ⅴ排污沟口集中河段82 涑水河运城开发利用区涑水河闻喜过渡区涑水河南宋上马水库水头45.5 ⑥劣Ⅴ上下两个功能区的水质要求不同7序号一级功能区名称二级功能区名称河流范围水质代表断面长度(km)功能排序水质现状水质目标区划依据起止83 涑水河运城开发利用区涑水河上马水库农业用水区涑水河上马水库景滑景滑30 ③劣Ⅴ农田灌溉取水区84 涑水河运城开发利用区涑水河临猗排污控制区涑水河景滑庙上庙上15 ⑦劣Ⅴ排污沟口集中河段85 涑水河运城开发利用区涑水河临猗过渡区涑水河庙上郭家庄郭家庄20 ⑥劣Ⅴ上下两个功能区的水质要求不同86 涑水河运城开发利用区涑水河伍姓湖农业渔业用水区涑水河郭家庄四冯四冯14.2 ③④劣Ⅴ渔业开发程度较高87 涑水河运城开发利用区涑水河永济排污控制区涑水河四冯张华张华6.1 ⑦劣Ⅴ排污沟口集中河段88 涑水河永济缓冲区张华入黄口11.5 劣Ⅴ省际附近水域89 姚暹渠运城开发利用区姚暹渠运城排污控制区姚暹渠河源入涑水河口安邑86 ⑦劣Ⅴ排污沟口集中河段90 亳清河垣曲源头水保护区亳清河源头垣曲10 Ⅳ饮用91 亳清河垣曲开发利用区亳清河垣曲农业用水区亳清河垣曲入黄口长直46⑦劣Ⅴ排污沟口集中河段92 板涧河垣曲源头水保护区板涧河源头槐平49.4 Ⅱ源头水93 板涧河垣曲保留区槐平入黄口9 Ⅲ省际附近水域94 漭河阳城自然保护区漭河源头漭河林场30 太行山猕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95 沁河沁源源头水保护区沁河源头沁源郭道镇30 Ⅲ源头水96 沁河临汾晋城开发利用区沁河沁源县饮用农业用水区沁河沁源郭道镇市界沁源68 ①③②Ⅲ县城饮用水源区,农田灌溉取水区97 沁河临汾晋城开发利用区沁河安泽县饮用工业用水区沁河市界市界安泽84 ①②③Ⅲ县城饮用水源区,工业、取水区8序号一级功能区名称二级功能区名称河流范围水质代表断面长度(km)功能排序水质现状水质目标区划依据起止98 沁河临汾晋城开发利用区沁河沁水县张峯水库工业农业用水区沁河市界郑庄郑庄44.5 ②③Ⅲ工业和农田灌溉取水区99 沁河临汾晋城开发利用区沁河端氏农业用水区沁河郑庄曹河村润城127.8 ③劣Ⅴ农田灌溉取水区100 沁河阳城缓冲区沁河曹河村省界19.4 劣Ⅴ省际附近水域101 丹河高平源头水保护区丹河源头寺庄镇18.8 劣Ⅴ源头水102 丹河晋城开发利用区丹河高平排污控制区丹河寺庄镇韩庄韩庄17 ⑦劣Ⅴ排污沟口集中河段103 丹河晋城开发利用区丹河高平过渡区丹河韩庄下城公下城公17 ⑥③劣Ⅴ上下两个功能区的水质要求不同104 丹河晋城开发利用区丹河任庄水库农业工业用水区丹河下城公郭峪任庄水库35.4 ③②劣Ⅴ农田灌溉和工业取水区105 丹河晋城缓冲区丹河郭峪省界38.9 Ⅱ省界水域9二山西省海河流域地表水功能区划表序号一级功能区名称二级功能区名称河流范围水质代表断面长度(km)功能排序水质现状水质目标区划依据起止1 桑干河开发利用区桑干河山阴应县农业用水区桑干河东榆林水库北张寨北张寨71.1 ③②Ⅳ农田灌溉、工业取水区2 桑干河开发利用区桑干河怀仁过渡区桑干河北张寨固定桥固定桥59 ⑦>Ⅴ上下两个功能区的水质要求不同3 桑干河开发利用区桑干河册田水库饮用工业用水区桑干河固定桥册田水库册田水库32 ①②Ⅲ规划城市饮用水源区,工业取水区4 桑干河大同市缓冲区桑干河册田水库以下省界18 Ⅳ省界5 恢河朔州保护区恢河河源入桑干河口80 Ⅳ重要支流源头6 源子河朔州市开发利用区源子河朔州工业农业用水区源子河源头入桑干河口祌头泉110 ②③Ⅳ工业和农田灌溉取水区7 黄水河宁武源头水保护区黄水河源头朔城区滋润50 Ⅲ源头水8 黄水河山阴应县开发利用区黄水河山阴应县农业用水区黄水河朔城区滋润入桑干河口西朱庄50 ③Ⅲ农田灌溉取水区9 浑河浑源源头保护区浑河河源浑源29.7 劣Ⅴ重要支流源头10 浑河浑源应县开发利用区浑河浑源工业农业用水区浑河浑源寺庄贾庄26.1 ②③>Ⅴ工业和农田灌溉取水区11 浑河浑源应县开发利用区浑河应县怀仁农业用水区浑河寺庄新桥镇子梁水库38.3 ③Ⅳ农田灌溉取水区1012 御河大同市缓冲区御河省界堡子湾8.7 劣Ⅴ保护下游开发利用13 御河大同市开发利用区御河大同市农业用水区御河堡子湾马家小村孤山21 ③②>Ⅴ农田灌溉取水区11序号一级功能区名称二级功能区名称河流范围水质代表断面(km)功能排序水质现状水质目标区划依据起止14 御河大同市开发利用区御河大同市景观娱乐用水区御河马家小村沙岭沙岭7 ⑤>Ⅴ城市涉水景观15 御河大同市开发利用区御河大同市排污控制区御河沙岭艾庄艾庄6 ⑦>Ⅴ排污沟口集中河段16 御河大同市开发利用区御河大同市过渡区御河艾庄入桑干河口利仁皂23 ⑥>Ⅴ保护桑干河水质17 十里河左云大同市开发利用区十里河左云农业用水区十里河河源马营高山71.3 ②③>Ⅴ农田灌溉取水区18 十里河左云大同市开发利用区十里河大同市排污控制区十里河马营入御河口红卫桥18 ⑦>Ⅴ排污沟口集中河段19 南洋河阳高源头水保护区白登河源头小白登35 Ⅲ生活用水及工农业取水20 南洋河阳高天镇开发利用区南洋河阳高天镇农业工业用水区南洋河小白登宣家塔大白登45 ③②>Ⅴ农田灌溉、工业取水区21 南洋河大同市缓冲区南洋河宣家塔省界15 Ⅲ省界22 壶流河广灵县开发利用区壶流河广灵农业用水区壶流河河源下河湾水库坝下广灵水文站46.6 ③②Ⅳ农田灌溉取水区23 壶流河大同市缓冲区壶流河下河湾水库省界20 Ⅳ省界24 沙河大同市保留区沙河河源省界45 Ⅱ开发利用不高25 唐河浑源灵丘开发利用区唐河浑源农业用水区唐河河源王庄堡镇王庄堡镇35 ③Ⅲ农田灌溉取水区26 唐河浑源灵丘开发利用区唐河灵丘工业农业用水区唐河王庄堡镇城头会南水芦38 ②③Ⅳ工业和农田灌溉取水区1227 唐河大同市缓冲区唐河城头会省界23 Ⅳ省界13序号一级功能区名称二级功能区名称河流范围水质代表断面长度(km)功能排序水质现状水质目标区划依据起止28 滹沱河忻州阳泉开发利用区滹沱河繁峙饮用农业用水区滹沱河河源下茹越水库下茹越水库52.5 ①③Ⅲ饮用水源区,农田灌溉取水区29 滹沱河忻州阳泉开发利用区滹沱河繁峙代县农业工业用水区滹沱河下茹越水库下政化西留属57 ③②Ⅳ农田灌溉和工业取水区30 滹沱河忻州阳泉开发利用区滹沱河原平忻定工业农业用水区滹沱河下政化南庄界河铺169.5 ②③⑦>Ⅴ工业和农田灌溉取水区31 滹沱河忻州阳泉开发利用区滹沱河阳泉饮用水源区滹沱河南庄寺平安南庄10 ①Ⅳ城市备用水源32 滹沱河阳泉市缓冲区滹沱河寺平安省界30 Ⅲ省界水域33 云中河忻州开发利用区云中河忻州农业用水区云中河源头入滹沱河口双乳山水库48.9 ③Ⅴ农田灌溉取水区34 牧马河忻州市开发利用区牧马河忻州市农业用水区牧马河源头豆罗豆罗58 ③Ⅳ农田灌溉取水区35 牧马河忻州市开发利用区牧马河忻州市排污控制区牧马河豆罗北湖忻州20.5 ⑦>Ⅴ排污沟口集中河段36 牧马河忻州市开发利用区牧马河定襄农业用水区牧马河北湖入滹沱河口蒋村42.5 ③>Ⅴ农田灌溉取水区37 清水河五台青羊自然保护区清水河河源门限石40 >Ⅴ野生青羊、豹子等保护区38 清水河五台开发利用区清水河五台农业工业用水区清水河门限石南坡南坡60 ③②>Ⅴ农田灌溉和工业取水区39 清水河五台县保留区清水河南坡滹沱河14.4 Ⅴ开发利用不高40 乌河盂县源头水保护区乌河源头盂县西潘30 Ⅳ源头水1441 乌河盂县开发利用区乌河盂县农业用水区乌河盂县西潘入滹沱河口南坡34 ③Ⅳ农田灌溉取水区15序号一级功能区名称二级功能区名称河流范围水质代表断面长度(km)功能排序水质现状水质目标区划依据起止42 桃河阳泉开发利用区桃河阳泉农业工业用水区桃河河源小南沟旧街29 ③②Ⅳ工业和农田灌溉取水区43 桃河阳泉开发利用区桃河阳泉景观娱乐用水区桃河小南沟阳泉阳泉6 ⑤>Ⅴ城市涉水景观44 桃河阳泉开发利用区桃河阳泉排污控制区桃河阳泉白羊墅白羊墅9.5 ⑦>Ⅴ排污沟口集中河段45 桃河阳泉开发利用区桃河阳泉过渡区桃河白羊墅入绵河口岩会35.5 ⑥>Ⅴ保护绵河水质46 温河孟县阳泉开发利用区温河盂县阳泉农业用水区温河河源入绵河口温池70 ③>Ⅴ农田灌溉取水区47 绵河阳泉缓冲区绵河娘子关镇省界5 Ⅳ省界48 松溪河昔阳开发利用区松溪河昔阳农业工业用水区松溪河河源落雁头郭庄水库34.5 ②③Ⅲ农田灌溉和工业取水区49 松溪河昔阳开发利用区松溪河昔阳饮用工业用水区松溪河落雁头界都前龙凤垴13 ①②③Ⅴ县城饮用水源、农田灌溉和工业取水区50 松溪河昔阳开发利用区松溪河昔阳过渡区松溪河界都东冶头东冶头10 ⑦Ⅲ上下两个功能区的水质要求不同51 松溪河昔阳开发利用区松溪河昔阳饮用农业用水区松溪河东冶头泉口泉口29.7 ①③Ⅲ县城饮用水源、农田灌溉取水区52 松溪河昔阳缓冲区松溪河泉口省界7.2 Ⅱ~Ⅲ省界53 清漳河左权开发利用区清漳河左权工业农业用水区清漳河口则麻田镇下交漳25 ②③Ⅴ工业和农田灌溉取水区1654 清漳河晋中长治缓冲区清漳西源麻田镇省界13.7 Ⅳ省界17序号一级功能区名称二级功能区名称河流范围水质代表断面长度(km)功能排序水质现状水质目标区划依据起止55 清漳东源和顺源头水保护区清漳东源河源恋思水库18.3 Ⅱ重要支流源头56 清漳东源和顺开发利用区清漳东源和顺饮用水源区清漳东源恋思水库九京水库坝上九京水库坝上20.2 ①Ⅱ-Ⅲ饮用水源区57 清漳东源和顺开发利用区清漳东源和顺农业用水区清漳东源九京水库坝上口则口则65 ③②>Ⅴ农田灌溉取水区58 清漳西源左权源头保护区清漳西源河源石匣水库43 Ⅲ重要支流源头59 清漳西源左权开发利用区清漳西源左权饮用农业用水区清漳西源石匣水库出库口口则口则57.6 ①③>Ⅴ饮用水源区,农田灌溉取水区,60 浊漳河黎城开发利用区浊漳河黎城农业工业用水区浊漳河甘村赵店桥石梁67 ③②Ⅳ农田灌溉和工业取水区61 浊漳河黎城开发利用区浊漳河黎城饮用工业用水区浊漳河赵店桥北耽车实会18.4 ①②Ⅱ城乡饮用水源、工业取水区。
山西省水资源情况一、河流水系山西地处山地、高原地区,总的地势北高南低,由北向南、向东、向西三个方向倾斜,省内水系呈放射状向黄河及华北平原发散,分别属于黄河、海河两大水系。
黄河流域水系遍布于省内西部、南部,总流域面积为97138km2,约占全省总面积的62%。
黄河流域各支流中,以汾河最长,流域面积最大,流量也最大。
大于4000km2的支流有汾河、三川河、昕水河、涑水河、沁丹河。
海河流域水系偏于省内北部及东部,总流域面积为59133km2,约占全省总面积的38%。
大于4000km2的支流,永定河水系有桑干河,子牙河水系有滹沱河及南运河水系的漳河。
境内主要河流(除黄河干流外)的基本情况如下:1.汾河汾河是黄河水系的大支流之一,也是省内黄河干流外的第一大河流。
它发源于宁武县管岑山,由北而南纵贯山西中部和南部,流经太原、临汾两大盆地,于河津县注入黄河,全长695km,流域面积39471km2,在入黄河口处多年平均径流量(1956~1984年,下同)25.1亿m3,多年平均流量79.6m3/s,径流模数2.02m3/(s·km2)。
汾河在太原市兰村以上为上游,兰村至洪洞县石滩为中游,石滩至河津为下游。
2.沁河沁河发源于沁源县霍山东北麓,干流流经沁源、安泽、沁水及阳城县,在河南省境内汇入黄河。
山西省境内沁河干流长326km,流域面积9315km2。
沁河水量较大,在干流出省境处的多年平均径流量为13.5亿m3,多年平均流量为42.8m3/s,径流模数为4.59m3/(s·km2)。
涑水河发源于绛县横岭关,流经闻喜、夏县、运城、临猗至永济县经伍姓湖流入黄河,全长193km,流域面积5569km2,多年平均径流量为2.17亿m3,多年平均流量为6.88m3/s,径流模数为1.24m3/(s·km2)。
4.三川河三川河是由北川、东川及南川三条河汇合而成的。
干流(以北川河计)全长143km,发源于方山县赤竖岭,流域面积4161km2,于柳林县军渡注入黄河。
山西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 (一)山西是一个资源丰富的省份,水资源也是其中重要的一项。
但是随着经济和人口的增加,水资源的污染也随之越来越严重。
为了维护地表水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山西省对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进行了规划。
一、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的背景随着工业、农业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山西省地表水环境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出现了严重的水污染情况,这也是制约山西经济发展和农村生态建设的关键因素。
为了进一步加强地表水环境的保护和治理,山西省开始制定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
二、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的确定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是根据区域内水体水质和水量等自然资源情况、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等因素综合考虑,将区域内水体划分为污染控制区、水资源保护区、生态保护修复区和集约利用区等不同类型,目的是维护地表水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污染控制区:是在区域内污染源较为密集、水质较差、水污染治理难度大的区域内划定的,主要的工作是将这些区域的污染源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减少其对水体环境的影响。
水资源保护区:是在保护地下水和河湖等地表水的量和质的基础上,划定的区域,主要任务为保护和合理利用水资源。
生态保护修复区:是在具有较大生态价值和重要生态功能的区域内划定的,主要任务为保护和修复生态系统,提高其生态环境的质量。
集约利用区:是在具有较好的水资源和水文条件、相对较少的污染源的区域内划定的,主要任务为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利用、维护水质的稳定和提高水资源的经济效益。
三、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的意义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的制定,对于加强地表水环境保护、改善水环境质量、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分区指导,可以制定相应的监管政策,加强水资源的监管和管理,并且监测区域内水环境状况,发现问题及时改善水环境质量。
此外,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也可为经济开发和城市建设规划提供科学的依据,促进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四、总结在当今世界,地表水污染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全球问题。
山西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的制定,是一项有利于维护水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作。
2017年度矿井水文地质“三区划分”报告前言第一节编制目的和任务一、目的山西黄土坡鑫运煤业有限公司是根据山西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工作领导组办公室晋煤重组办发[2009]82号文件批准,由原沁源县鑫运煤矿有限公司和山西沁源八一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而成的矿井。
为了加强煤矿防治水基础工作,夯实煤矿防治水技术基础工作,提高矿井水害防治能力,从源头上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透水事故的发生,确保煤矿安全生产;根据山西省煤炭厅《山西省煤炭工业厅关于做好2017年全省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晋煤安发[2017]1号)、《山西省煤矿复产复建验收管理办法》(晋政办发[2016]12号文)文件要求,推行煤矿防治水“分区”管理模式。
三区划分:“禁采区”:经安全论证和经济技术比较,通过目前治理措施难以达到安全开采的区域;“缓采区”:水文地质条件未查清或水患未达到有效治理的区域;“可采区”:水文地质条件清楚、水害防治措施到位的区域。
矿井年度采掘作业计划必须在“可采区”进行。
出现透水征兆后,必须在第一时间停产停建撤人,坚决杜绝违章指挥冒险作业,有效防范水害事故发生。
二、任务为科学、合理、准确划分“三区”,依据各种水文地质资料,结合矿井开采规划实际情况编制“三区划分”报告。
第二节编制依据报告编制主要依据1、《山西省煤炭工业厅关于做好2017年全省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晋煤安发[2017]1号);2、《山西省煤矿复产复建验收管理办法》(晋政办发发[2016]12号文);3、《煤矿防治水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28号);4、《煤矿安全规程》(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2016年2月);5、2012年9月,山西省煤炭地质144勘查院编制的《山西黄土坡鑫运有限公司矿井水文地质补充勘探报告》。
6、2014年12月,山西煤炭地质144勘查院编制的《山西黄土坡鑫运煤业有限公司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7、2016年6月,山西煤炭地质144勘查院编制的《山西黄土坡鑫运煤业有限公司煤矿生产地质报告》;8、2016年9月,山西煤炭地质144勘查院编制的《山西黄土坡鑫运煤业有限公司资源整合矿井水患补充调查报告》;9、2017年2月沁源县煤炭工业局批准的2017年度采掘计划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