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片检验规范
- 格式:doc
- 大小:59.00 KB
- 文档页数:2
文件制修订记录1.0目的:为规范镜片检验方法与检验标准,确定检验允收标准,确保进料之品质水准。
2.0范围:适用于公司系统事业部所采购的所有镜片。
3.0权责:IQC工程师:负责文件的修订与维护,以及IQC检验的辅导与培训。
IQC:严格按照检验标准检验。
4.0定义:1、严重缺陷CR (Critical defect):未按照公司要求使用特定元件的缺陷,或者任何对人身、财产安全构成危害的缺陷,或者造成公司重大损失的缺陷。
2、主要缺陷MA(Major defect):导致部分功能不良,以及影响客户使用或导致客户不满的外观缺陷。
3、次要缺陷MI(Minor defect):不影响产品使用及可靠性的外观缺点。
5.0内容:5.1检验条件:温度:23℃(+5,-5)相对湿度:60%(+15%,-10%)距离:人眼与产品表面的距离为300—350mm。
时间:检测量面和其它不超过8s;每件检查总时间不超过30s(除首件)。
位置:检视面与桌面成45°;上下左右转动15°照明:100W冷白荧光灯,光源距镜片表面500-- 550mm(照度达500~550Lux)。
5.2 术语和定义:5.2.1 IMD镜片:工艺:薄膜-丝印-模具内注塑(只将油墨转印到镜片表面,薄膜从模具内流走),所以此镜片表面是一层油墨。
5.2.2 IML镜片:工艺:薄膜-丝印-将薄膜放在模具内注塑,所以此镜片表面是一层薄膜,油墨夹在薄膜与塑料的中间。
5.2.3 加硬片材切割镜片(蒸镀):工艺:板材-加硬处理-切割成镜片-蒸镀-丝印,所以此镜片均是平板型的,没有弧度。
5.2.4 注塑加硬镜片:工艺:注塑-加硬处理-背面丝印。
(有的镜片只是白片,背面没有丝印)5.2.5 玻璃镜片:工艺:玻璃片材-切割-蒸镀-丝印。
5.2.6 镜片与键盘连接的镜片:用PC片材或PC+PMMA合金的片材制作而成的,是将镜片和键盘做成一体的。
5.2.7 O测量面:手机上显示信息的重要区域,如镜片的信息显示区。
玻璃镜片测试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光学玻璃镜片的外观要求及性能测试方法.使用与光学玻璃镜片的研发、试生产、批量生产、IPQC来料检验2.术语和定义2.1不良缺陷定义2.1.1崩裂(裂痕)因内应力或机械损伤而造成产品的裂纹或细小开裂.2.1.2崩边(缺口)/沙边因外力作用将产品边缘碰掉一小块或多块,形成单个缺口或连续的多个缺口.2.1.3硬划痕由于硬物摩擦而造成产品表面有深度的划痕.2.1.4细划痕没有深度的划痕.2.1.5脏污指在产品表面出现的指印、油渍、水印等,导致产品表面清洁度、透明度不佳.2.1.6手印(指印)在产品表面出现的手指印痕.2.1.7油渍在产品表面所残留的油污.2.1.8丝印不良指丝印时产品表面及边缘有边油、飞油,多印或少印及人为操作造成丝印位长牙、边缘缺口、锯齿、断线、偏位(偏移或大小边)及漏光、油墨异色点(超过点缺陷)、油墨不均、粗细不均及误印(印反、丝印错误、丝印重影)等不良现象.2.1.9烘烤不良指因烘烤时间、温度不够造成的油墨未烤干,或烘烤时间过长、温度过高造成镜片发黄或油墨开裂掉油等不良现象.2.1.10包装不良指包装不符合客户要求,如背胶/保护膜漏贴、破损,背胶无粘性(脱胶)标识不明确/错误、真空包装漏气等.2.2不合格的分类按程度不同分为A类不合格、B类不合格、C类不合格三类.2.2.1 A类不合格易导致不安全因素的项目以及导致其基本功能失效的项目.1)镜片破碎2)性能测试不良:抗冲击、附着力、装配.3)尺寸不符:与客户图纸要求不符,影响装配功能.2.2.2 B类不合格可能导致功能失误或降低原有使用功能的项目.外观检测项目内容:如崩边、崩裂、细硬划痕、点缺陷、脏污、烘烤不良、丝印不良、漏光、透光性、色泽、倒边不符要求等.2.2.3C类不合格指对产品的使用性能没有影响或只有轻微影响的项目.1)包装方式不符合客户要求,包装内有异物等.2)标识不全或不符.3)有漏装、多装或错装产品.4)检验记录填写不全或有误.2.3不合格品的定义按不合格类型分为A类不合格品、B类不合格品、C类不合格品.2.3.1 A类不合格品有一个或一个以上A类不合格品,也可能还有B类和C类不合格的单位产品.2.3.2 B类不合格品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B类不合格,也可能还有C类不合格的单位产品,但不包含A类不合格的单位产品.2.3.3C类不合格品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C类不合格,但不包含A类和B类不合格的单位产品2.4缺陷代码对照表缺陷代码对照表见表1.表1缺陷代码对照表3.外观检验条件及环境的要求.a)距离:人眼与被测无表面的距离为200mm-300mm.b)时间:每片检查时间不超过5-10s(10s内检验不出来的缺陷可以不计)c)检验方法:目视,且监视面与桌面成45°;上下左右转动15°,(透明清晰度、漏光须对光检测,即与灯光呈平行目视检测)d)照明:35w冷白荧光灯,光源距被测物表面400mm-500mm(照度达800Lux-1200Lux).4.检验操作注意事项a)操作人员工作前必须洁净双手,严格执行检验标准,不能误判、漏检.b)产品必须轻拿轻放,按指定的位置放置,标识清楚,随时注意防潮防尘遮盖(无论良品或不良品)c)工作台面必须随时保持干净、整洁.必须以合格的产品转序.5.抽样检验规则1)正常检验批量检查采用GB 2828-87中的一次抽样方案,如批量总数为150片,则样本数位20片.批合格质量水平(AQL)如下所示:AQL取值:— A类不合格品为0.65(性能/尺寸样本数以总样本数的值采用特殊检验水平S-3级正常一次抽样方案)—B类不合格品为1.0(样本数以批量数取样本值,一般检验水平Ⅱ级正常一次抽检方案)—C类不合格品为0.65(样本数以抽样包装箱、袋数取样本值,一般检验水平Ⅱ级正常一次抽检方案)2)加严检验当正常检验时,在连续5批中有两批检验不合格,则从下批起转到加严检验(母体数是150片,抽样32片)3)从加严检验转为正常检验当进行加严检验时,若连续5批检验合格时,则从下批起转到正常检验。
3D镜片检测规范检测条件:1、要求撕开保护膜后,在排列、发光均匀的30W日光灯管下,以及聚光灯下检测以下项目。
2、各检测点均需配备应力测试灯箱。
3、检测者应佩戴干净的薄的橡胶手套进行操作。
一、外观检测1.划痕检测镜片A区(中心点向外半径30mm区域内):不得出现划伤、刮痕。
镜片B区、C区(A区以外区域):允许不明显划痕<2条,单条划痕长度不超过5mm。
2.点缺检测镜片A区:不得含有明显的亮点、黑点、白点、杂质、毛头、麻点、凹点镜片B区、C区:不得有大面积的麻点,允许有不明显的点缺不超过2个,单个点缺直径<1mm,且B区点间距在7mm以上3.污渍检测镜片上不得含有大面积污渍、水印、膜印或者手指印。
4.AR涂层检测若镜片上镀有AR涂层,需用薄的橡胶手套擦拭,看涂层是否会脱落。
脱落则不通过。
二、左右片检测无法辨别镜片是左还是右片时,可使用应力测试仪,镜片放在测试仪左灯箱上呈现紫色即为左片,放置在右灯箱上呈现紫色即为右片。
三、弯度检测按照客人要求弯度进行抽样测量,要在客人要求的弯度范围内可通过。
四、镜片检测检测区域:成品片顶部0mm,左边5mm,右边5mm,底部5mm 以内的区域。
1.应力检测:未切割或者镜片装框后,水平对照在灯箱上部相应照射区,观察者视线垂直灯箱片,若镜片在检测区域内呈现均匀蓝紫色则可通过;若检测区域中出现不均匀分布的黄色块,或者镜框挤压造成的应力点,则不可通过。
2.轴向检测:左右片对应在灯箱上方一组方格是均需呈现均匀蓝紫色,则位相差膜轴向正确;对应灯箱下方一组时变成完全黑色,则线偏光膜轴向正确。
3.镜片牢度检测:针对装好框的镜片,拇指抵住镜片凹面,食指抵住镜片凸面,捏住镜片捻转并大力向内外推拉,若镜片轻易掉落则不能通过。
4.颗粒检测:直径≤0.3mm5.刮伤检测:宽度≤0.5mm,长度≤2mm6.气泡检测:直径≤0.3mm7.纤维丝检测:宽度≤0.5mm,长度≤2mm8.明显的缺陷:直径≤1.5mm(例如污点、水渍等等)9.指纹印/模糊印:清晰的镜片上不能有指纹印或模糊印。
德信诚培训网
更多免费资料下载请进: 好好学习社区
镜片检验规范
一、 目的
为确保供应商来料品质符合我司及客户要求,使产线顺利运转。
二、适用范围
本检验规范适用于本公司所有手机外壳镜片的进料检验作业。
三、 权责单位
1. 本检验规范由品保单位制定,品保单位经理核准后发行。
2. 所制定之规格,如有修改时,须经原核准单位同意后修改
之。
四、 应用文件
M IL -S T D -105E II 抽样计划表、产品承认书及工程样品、工程图纸
五、 检验工具
卡尺、工具显微镜、投影仪、污点卡等
六、 名词定义
允收水准(AQ L ):指抽样方可以接收的不良水准。
严重缺陷(C R I ):产品功能完全失常或会导致使用者或操作者生命
安全之缺陷。
主要缺陷(M AJ ):产品部分功能、结构失常或严重的外观不良会导
致客户拒收或抱怨的缺陷。
次要缺陷(M IN ):产品明显的外观不良可能会导致客户抱怨或包装
方面的缺陷。
眼镜质量检验规范眼镜作为一种常见的视力矫正工具,对于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然而,眼镜的质量问题却时有发生,给用户带来了不便和负担。
为了确保用户的眼镜质量,我们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眼镜质量检验规范,以确保眼镜的可靠性和合格性。
首先,针对眼镜镜片的质量检验,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估。
第一,光学性能。
我们可以利用现代的光学仪器和设备,对镜片的折射率、透光率、切边和曲率进行检测,以确保其满足相关标准。
第二,表面质量。
检验人员可以通过观察镜片的表面是否有划痕、气泡或者其他缺陷来评估其表面质量。
第三,镜片的边缘处理和装配质量。
我们需要检查镜片的边缘是否平整光滑,并且与镜框的贴合是否紧密,以免造成不适或者镜片脱落的问题。
除了镜片,镜框也是眼镜质量的重要因素。
对于镜框的质量检验,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察。
第一,材料的质量。
我们需要确保镜框的材料无毒、无害,并且具有足够的耐磨性和抗变形性能。
第二,加工工艺。
我们需要检查镜框的焊接、喷涂和装配工艺,以确保其质量可靠。
第三,舒适度和适配性。
我们可以通过戴着眼镜检查其舒适度和是否合适脸型,以判断镜框的质量。
除了针对眼镜本身的质量检验,我们还应考虑用户的需求和个性化。
一种好的眼镜质量检验规范应该能够满足用户对不同类型和功能的眼镜的需求。
比如,对于太阳镜,我们可以通过测试其对紫外线的防护性能来评估其质量;对于近视眼镜,我们可以通过测试其视力矫正效果来评估其质量。
此外,我们还可以考虑用户对镜片的防刮、防尘等特殊功能的需求,以提高眼镜的实用性和品质。
最后,建立一个权威性的眼镜质量检验认证机构也是十分必要的。
这样的机构可以负责制定和发布统一的眼镜质量检验标准,并对生产企业进行定期的检查和监督,以确保其产品的质量符合规范。
同时,机构还可以向消费者提供相关的信息和咨询,以帮助他们选择合适的眼镜产品。
总之,建立一套完善的眼镜质量检验规范对于眼镜行业和消费者来说都具有重要意义。
光学镜片检验标准国标光学镜片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光学元件之一,广泛应用于眼镜、相机、显微镜等光学设备中。
为了保证光学镜片的质量,确保其在使用过程中具有良好的成像效果和可靠性,制定了一系列的光学镜片检验标准国标。
本文将详细介绍光学镜片检验的相关标准和方法,并提供具体的实例说明。
一、光学镜片检验标准国标的基本概念和定义1.1 光学镜片光学镜片是用于将光线聚焦或分散的一种光学元件,包括凸透镜、凹透镜、平面镜等。
1.2 光学镜片检验光学镜片检验是针对光学镜片的光学性能、物理性能、外观缺陷等方面进行的一系列检测和评估工作。
国标是指由中国标准化组织制定的标准,用于统一产品质量要求和检验方法的技术规范。
二、光学镜片检验标准国标的主要内容2.1 光学性能检验光学性能检验是评估光学镜片成像效果的重要指标。
国标规定了光学镜片的球差、色差、畸变等性能参数的检验方法和标准值。
2.1.1 球差检验球差是指光线通过透镜时由于折射率的差异而导致的不同焦距的现象。
国标规定了球差的数值范围,通常使用经验公式和检验仪器进行评估和检验。
2.1.2 色差检验色差是指透镜在不同波长光线下折射率的差异,导致成像时产生的色差现象。
国标规定了色差的范围和评价方法,常用的检验仪器包括分光光度计和色差仪等。
2.1.3 畸变检验畸变是指光线通过透镜后,由于透镜形状或透镜表面曲率不均匀而导致成像时的畸变现象。
国标规定了畸变的检验方法和标准,常用的检验手段包括透镜曲率半径仪和光线追迹仪等。
2.2 物理性能检验物理性能检验是评估光学镜片的耐磨性、耐冲击性等力学性能的重要标准。
国标规定了光学镜片在耐磨、耐冲击、耐温变化等方面的检验方法和标准。
2.2.1 耐磨性检验耐磨性是指光学镜片在使用条件下抵抗表面划伤和磨损的能力。
国标规定了耐磨性检验的方法和标准,包括磨损试验机、针尖硬度计等设备的使用。
2.2.2 耐冲击性检验耐冲击性是指光学镜片在受到外力撞击时不会破裂或产生裂纹的能力。
一次性医用护目镜镜片透光性检验规范
1. 引言
本文档旨在规范一次性医用护目镜镜片的透光性检验方法和规范。
透光性是评估护目镜镜片质量的重要指标,对于确保医护人员的安全和视野清晰具有关键性意义。
2. 透光性检验方法
2.1 设备准备
在进行透光性检验前,需要准备以下设备:
- 一次性医用护目镜样本
- 透光度测量仪
- 光源
2.2 检验步骤
请按照以下步骤进行透光性检验:
1. 将透光度测量仪放置在平坦的表面上,并确认其稳定。
2. 打开光源,并将光源放置在透光度测量仪上方。
3. 确保护目镜镜片干净无污染,并将其垂直放置于透光度测量仪的进光口上方。
4. 记录透光度测量仪的读数,并将其视为该护目镜镜片的透光
度数值。
5. 重复步骤3和4,以检测每个护目镜样本的透光度。
3. 透光性检验规范
为确保一次性医用护目镜的透光性符合要求,应遵守以下规范:- 护目镜镜片的透光度应达到指定标准,确保医护人员的视野
清晰度。
- 检测过程中应注意避免破坏护目镜样本,确保其使用安全性
和可靠性。
- 每个批次的护目镜样本应随机抽样进行透光性检验,并记录
检验结果。
- 若护目镜镜片透光性不符合标准,则应及时停止生产和使用,并进行调查分析原因。
4. 结论
透光性检验是一次性医用护目镜镜片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
本
文档介绍了透光性检验的方法和规范,旨在帮助保证护目镜镜片的
质量符合标准要求,为医护人员提供清晰的视野和安全的使用环境。
眼镜镜片进货检验指导书一、引言眼镜镜片是眼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直接关系到佩戴者的视觉体验和眼睛的健康。
为了确保进货的眼镜镜片质量达到标准要求,制定本指导书,提供一套检验眼镜镜片的流程和标准。
二、检验流程1. 外观检验A. 检查镜片表面是否平整,无明显凹凸和划痕。
B. 检查镜片表面是否有气泡、灰尘、污垢和油渍等污染物。
C. 检查镜片边缘是否光滑,无毛刺和裂痕。
2. 光学性能检验A. 使用夹持装置固定镜片,创造适合佩戴者观看不同距离的测试环境。
B. 使用合适的测试设备,检测镜片的球面度和柱面度,确保符合要求。
C. 检查镜片的光学畸变情况,包括色差、畸变、反射等,保证视觉清晰度。
D. 检验镜片的透射率,确保符合国家标准。
3. 物理性能检验A. 检查镜片的硬度和耐刮性能,使用指定硬度工具和刮痕测试仪进行测试。
B. 检验镜片抗冲击性能,使用冲击测试仪进行测试。
C. 检查镜片的耐热性能,将镜片放入高温环境中,观察是否出现变形或破裂等。
D. 检验镜片的耐腐蚀性能,将镜片浸泡在指定溶液中,观察是否出现损坏。
4. 特殊检验A. 为护目镜镜片进行防雾测试,使用指定的测试方法和设备。
B. 如有需要,对太阳镜镜片进行紫外线(UV)防护性能检验。
C. 如有需要,对防蓝光镜片进行蓝光防护性能检验。
三、检验标准眼镜镜片的检验标准应根据相关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进行制定。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检验标准示例:1. 外观检验标准A. 表面平整度:不得有凹凸、脱层或划痕等缺陷。
B. 污染物:不得有气泡、灰尘、污垢和油渍等。
C. 边缘处理:边缘光滑,无毛刺和裂痕。
2. 光学性能检验标准A. 球面度和柱面度:符合制定标准要求。
B. 光学畸变:色差、畸变、反射等应符合国家标准。
C. 透射率: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3. 物理性能检验标准A. 硬度和耐刮性能:应达到指定标准要求。
B. 抗冲击性能:镜片能够承受指定能量的冲击。
C. 耐热性能:镜片在指定温度下应无变形或破裂。
光學鏡片外觀檢查規範一、目的:1.提供鏡片外觀檢查作業參考,降低判定差異。
2.提供內部訓練參考資料。
二、使用時機:精磨加工後或鍍膜後之一般光學鏡片外觀檢查(如有特殊要求,於圖紙註明之)三、依據:-O-13830A四、傷痕/亮點(Scratch/Dig)(1)圖紙上應標示每一球面對傷痕/亮點之允許標準與要求此項品質之區域。
(2)圖紙對傷痕/亮點之規格指對此二種缺點允許的最大尺寸。
EX.60/40之外觀規格60=允許最大傷痕尺寸40=允許最大亮點尺寸(3)--傷痕(Scratch):線狀之外觀不良,等級定義如下:160scratch=0.051 mm width120scratch=0.020 mm width80scratch=0.016 mm width60scratch=0.012 mm width40scratch=0.008 mm width20scratch=0.004 mm width--亮點(Dig):圓形之外觀不良,如亮點、氣泡、雜質、短傷痕、鍍膜點狀(噴藥F)、刺傷、膜弱塊狀(W)、霉斑、雲狀、霧狀、砂目等級定義如下:100dig=1.00 mm diameter80 dig =0.80 mm diameter50 dig =0.50 mm diameter40 dig =0.40 mm diameter20 dig =0.20 mm diameter10 dig =0.10 mm diameter--品質區域:以光軸為中心之一特定區域,該區域內之表面品質適用傷痕/亮點之規格,此品質區域以外之表面,除特別規定外,對品質沒有要求(一般外觀檢驗假定全球面為品質區域)五、裂邊、裂痕與擦痕(Chip s、Cracks&Bruises)(1)圖紙上一般均標明允許最大裂邊尺寸,但裂痕與擦傷通常未標示。
(2)--裂邊:指在鏡片邊緣之不良,鏡片邊緣表面有部份玻璃脫落。
--裂痕:指在鏡片邊緣之不良,鏡片邊緣表面有裂痕,但玻璃未脫落。
镜片检验规范一、目的为确保供应商来料品质符合我司及客户要求,使产线顺利运转。
二、适用范围本检验规范适用于本公司所有手机外壳镜片的进料检验作业。
三、权责单位1.本检验规范由品保单位制定,品保单位经理核准后发行。
2.所制定之规格,如有修改时,须经原核准单位同意后修改之。
四、应用文件M IL-S T D-105E II 抽样计划表、产品承认书及工程样品、工程图纸五、检验工具卡尺、工具显微镜、投影仪、污点卡等六、名词定义允收水准(AQ L):指抽样方可以接收的不良水准。
严重缺陷(C R I):产品功能完全失常或会导致使用者或操作者生命安全之缺陷。
主要缺陷(M AJ):产品部分功能、结构失常或严重的外观不良会导致客户拒收或抱怨的缺陷。
次要缺陷(M IN):产品明显的外观不良可能会导致客户抱怨或包装方面的缺陷。
七、检验标准1、外观检验按G B2828-87(M IL-S T D-105E)单次抽样II级,A Q L定为C R I=0、M AJ=0.4、M IN=1.0尺寸及其它特性检验抽样3~5套。
2、有关抽样标准或判定标准可视客户的要求做修订。
八、检验条件环境光源:标准光源灯光被检物表面与眼睛距离:30~35cm视线与被检物表面角度:45±15º检验时间:≤10S检验员视力:裸视或矫正视力在 1.0以上且无色盲九、检验内容1、外观检验:1.1 外观不良名词定义透光:由于应涂漆部分的油漆未喷涂或涂漆稀薄造成光线可部分透过。
同色点:与相邻区域属同一色系但色调有差异的点。
异色点:与相邻区域不属同一色系的点。
掉漆:已喷涂部分的油漆由于附着不良产生的无漆或部分无漆。
污物:可擦掉的赃物(不用酒精等有机溶剂可擦除)。
油污:可擦掉的赃物(须用酒精等有机溶剂可擦除)。
异物:附在镜片上不可擦掉但可用刀片去除的赃物。
灰尘:可用压缩空气吹掉的赃物。
划痕:镜片表面被其它物品擦划不可消除的痕迹。
一级划痕:不转角度可见到且较严重的划痕。
镜片检验标准
1、镜片磨边后的尺寸要符合图纸或实际所测量尺寸要求,长宽误差在0-2mm内,对角线误
差允许在0-2mm内。
2、镜片清洗干净后,在下斜边上涂一层清漆要与背面的保护层充分接触,清漆不能流到正
面及侧面。
如图
背面
3、镜子厚度为4mm,倒角的尺寸如上图,倒角误差允许在±0.2mm。
4、磨边后的镜子其侧边在500mm内,允许有1个直径在1mm内的崩口;1000-1500mm允
许有三个直径在1mm内的崩口。
5、磨边必须均匀平整,无高低起伏,不能有明显的刀痕,不能漏磨。
6、在正常的光线下,距镜面50cm处平视镜面,不能看到划伤,污点。
7、斜边镜分大斜边与小斜边。
小斜边宽度为6mm,大斜边宽度为15mm,允许误差为±1mm
8. 镜子磨边8mm--12mm .镜子磨边后的厚度2mm--2.5mm之间,磨边后的对角线的偏差控制在2mm一下。
9.距离镜子0.8M--1M之间看不能有明显的气泡.划伤。
图1
图2。
目的:规范镜片的来料检验作业,明确检验项目、方法、标准;从而降低品质风险,确保产品满足客户需求。
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所有镜片来料之检验。
抽样计划:依MIL-STD-105D ,Ⅱ级正常单次抽样计划; 允收水准:依 CR 0.65 MAJ 1.0 MIN 1.5 进行判定。
CR MAJ MIN△△△△△白点异色点△雾气△脏污△崩边△3镀膜颜色△结构1尺寸△1透过率△强度厚度尺寸1.0mm1.5mm2.0mm3.0mm4.0mm制定: 审核: 核准:直径∮20mm钢珠,高度H1.2M,自由跌落在镜片上3次,无破裂特性2测试要求(每批来料抽检1pc)△钢珠/跌落筒不同厚度的镜片,使用不同大小的钢珠进行落球测试,详见如下:镜片 进料检验规范页数编制日期文件编号版本号中间部位:长度<1.0mm,深度<0.1mm(无露白现象)边缘部位:不允许>2 条在同一位置背景色检验照明度镜片边沿有形成单个缺口或连续的多个缺口30±5°,镜片水平旋转角度0至45°40W日光灯5秒黑色检验标准检验时间直径<0.20mm 不允许同时有 2 个点在同一位置目视手电使用丙酮清洁表面缺陷等级镜片表面、周边无不可擦去的污渍、指印、油渍、水印等,导致产品表面清洁度、透明度不佳的不良划伤30cm±10cm 检验依据/工具直径、厚度、倒角按AQL进行抽检符合图纸标准公差卡尺目视库存上批来料/BOM分光光度计直径∮19mm钢珠,高度H1.2M,自由跌落在镜片上3次,无破裂检验角度外箱:整洁干净,无破损、变形、脏污、特殊产品包装盒需具有良好的防潮、防摔、防压、防腐蚀等措施标识内容:供应商、物料编码、物料名称、来料日期、来料数量等直径∮11mm钢珠,高度H1.2M,自由跌落在镜片上3次,无破裂直径∮14mm钢珠,高度H1.2M,自由跌落在镜片上3次,无破裂箱内:包装方式正确,实物、数量与送货单一致直径∮9mm钢珠,高度H1.2M,自由跌落在镜片上3次,无破裂将镜片放置在日光灯下,水平方向旋转,利用反光检查镀膜颜色紫红膜=99膜,浅蓝膜=96膜(来料与BOM不符时,以库存颜色为准)检验距离镜片表面、周边上附有雾状无法擦去的,影响透光率的痕迹 ≥98%以上 (每批来料抽检5pcs)抽样允收水准序号12检验项目本体包装外观检验检验条件。
光学镜片检验标准国标光学镜片是光学仪器中的关键组成部分,其质量直接关系到光学仪器的性能和使用效果。
为了保证光学镜片的质量,需要制定一系列的检验标准。
本文将就光学镜片的检验标准进行介绍,并主要侧重于国标的制定。
光学镜片的检验标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光学性能的检验标准,二是外观质量的检验标准。
光学性能的检验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折射率、焦距、透光性、透明度、放大倍数和球差等。
这些参数是评价光学镜片性能的关键指标,需要按照国际标准或行业标准进行检验。
折射率是光学镜片重要的性能指标之一,它与光学材料的光密度直接相关。
根据光学镜片的使用目的和材料特性,可以制定折射率的检验标准,确保其符合要求。
焦距是光学镜片另一个重要的性能指标,它与光线的聚焦效果有关。
焦距的检验标准主要包括实际焦距与理论焦距之间的偏差范围,以及在不同聚焦距离下,成像的清晰度和变形程度等。
透光性和透明度是光学镜片的基本要求,在制定检验标准时需要考虑光学材料的透过率、透光均匀性和颜色等因素。
检验时通常采用光谱仪测量透光率以及对比度来判断透明度的好坏。
放大倍数是光学镜片在使用中的另一个重要性能指标。
根据不同的应用需求,可以制定放大倍数的检验标准,以保证放大倍数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球差是光学镜片的一个常见缺陷,主要导致成像的不清晰和畸变。
制定球差的检验标准可以通过测量光线的折射程度和成像的准确性来评估光学镜片的质量。
光学镜片的外观质量是影响其使用寿命和外观质量的重要因素。
外观质量的检验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表面光洁度、表面平整度、表面涂层和边缘磨损等。
表面光洁度是光学镜片一个重要的外观指标,它直接影响到成像效果和观察时的舒适性。
通过质量评定对表面光洁度进行检验,判断光学镜片的外观质量是否符合要求。
表面平整度是光学镜片的一个重要外观指标,它影响到成像的清晰度和图像的失真程度。
通过检测表面均匀性和平整度,可以判断光学镜片的外观质量是否合格。
表面涂层是光学镜片的常见外观处理方式之一,它可以增强光学镜片的透光性和抗反射性能。
1 目的
统一、量化镜片外观的质量要求,明确质量定义,保持作业恒定。
2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各部门对镜片外观的评定。
3 定义
3.1 镜片质量等级分为4类,详见下表:
3.2 镜片表面分为两个区域
3.2.1 周边区域:边缘至中心线距离的10%范围内。
3.2.2 中心区域:除周边区域以外,其余部分。
3.3 缺陷种类
3.3.1 点状缺陷:包括铝点、白点、黑点、晶点、夹杂等,因镀层或玻璃面夹带异物,镀层脱落,玻璃面凸起或凹陷等引起。
3.3.2线状缺陷:包含内花、面花,划伤或细丝状异物引起。
3.3.3片状缺陷:包含模糊、内花、面花,擦伤或局部成像不清晰。
3.3.4裂:渗透至玻璃内的线状缺陷。
3.3.5崩边:玻璃边小块玻璃脱落。
3.3.6倒角:玻璃边倒角过大。
3.3.7透光:可以见到镜子背面的物体。
3.3.8变形:映象失真、扭曲。
3.3.9其它:偶然的个别现象或新出现的缺陷种类。
3.4 缺陷程度由轻至重依次为无缺陷、不易识别、不明显、轻微、较严重、严重,如下表所示:
GGZ36 A 镜片外观验收标准共2页第2页
4 验收标准
4.1无特殊规定时,观察距离为500mm,观察视线与镜面夹角为450,环境照明良好。
1. 有包边的镜片,周边区域按相应尺寸内移,包边内除裂以外的缺陷不限制。
2. 缺陷程度比验收表轻时,验收标准可适当放宽。
5 相关文件(无)
6 相关记录(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