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料的流体和造纸
- 格式:ppt
- 大小:527.50 KB
- 文档页数:39
造纸的生产过程及其作用论文摘要整个造纸生产过程可以分为;纸料的准备、供浆系统、纸和纸板的抄造和纸机附属设备及白水与纤维回收等四大部分纸料的准备包括:打浆和调料(胶料、填料、色料及助剂等添加剂的加人)纸浆经过打浆和调料之后制成可以供抄纸使用的纤维悬浮液,称为纸料。
纸和纸板的抄造,是造纸的主体部分。
流浆箱中的布浆和整流,上网的脱水和成形,对纸页的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随后通过压榨部进行机械压榨脱水,再经干燥部蒸发去掉湿纸中的水分,最后经过压光机,卷取和切纸,选纸或复卷、打包等整理工序,成为平板或卷筒的合格成品纸或纸板。
为了提高纸页的质量,在干燥部还可以进行表面绝胶、涂布和在线软压光或机外超级压光、抛光等处理。
关键词:造纸生产过程作用以下简述造纸的过程及其作用。
一、制浆(pulping):采取机械的、化学的或者两者相结合的以及生物学的方法,把植物纤维原料加工成纸浆的过程。
制浆为造纸的第一步,一般将木材转变成纸浆的方法有机械制浆法、化学制浆法和半化学制浆法等三种。
1.制浆的过程制浆的基本流程:原料选择→蒸煮分离纤维→浓缩或抄成浆片→磨浆→原木贮存→锯木→去皮、除节→削片→蒸煮→洗涤→筛选、净化→漂白→漂白浆板→浸渍和磨浆→本色浆板。
流程详细介绍:1)原木贮存:方式:水上贮存;陆上贮存。
原木贮存的作用:1.维护工厂正常的连续生产 2.改进原料质量。
2)锯木:原木必须锯成一定的长度,以符合后续工段的要求。
3)去皮:去掉外皮,防止由于树皮的纤维含量低,杂质含量高,会降低蒸煮效率,增加蒸煮药品的消耗,纸浆中尘埃增加,强度降低。
因此在生产质量要求较高的纸浆时,一般要求去皮。
4)除节:除去树节,避免木段磨木时树节对磨石和木浆质量的影响。
5)削片:原木要进行削片,从而适应化学木浆蒸煮和满足木片磨木浆的生产需要。
削出的木片要长短厚薄一致,整齐。
6)洗涤:通过筛选和净化除去杂质。
洗涤的目的是将纸浆进行充分洗净的同时,提取具有较高浓度和温度的蒸煮液。
绪论简述造纸生产流程及任务打浆——添料——纸料前处理和流送——纸的抄造和整理a、打浆:对纸浆纤维进行必要的切短和细纤维化处理,以便取得生产纸或纸板所要求的物理性质和机械强度等性能。
b、添料:添加色料、填料、胶料、助剂等;为了减少墨水对纸的浸渍、改善纸的白度、不透明度和印刷性能、改变纸的颜色或色调以及赋予纸特定的性质(例如提高干、湿强度等),需要在打浆的同时或在打浆后的贮浆池中加入胶料、填料、色料和其它助剂进行添料。
c、纸料前处理和流送:净化、精选、流浆箱中的布浆、整流、上网;打浆、添料后的纸料中难免混入金属或非金属杂质、纤维束或浆团和空气,需要对纸料进行净化、筛选、脱气等前处理,以免影响成品纸的质量和给造纸过程带来困难。
纸料的流体特性,使得纸料很容易输送到各个工段。
d、纸(纸板)的抄造和整理:净化、筛选、脱了气的纸料流送进入流浆箱,均匀分布在造纸机网部脱水,首先抄成湿纸,接着经过压榨→干燥→压光→卷取→切纸→选纸或复卷→打包→入库。
第一章打浆1.什么叫打浆?打浆——利用物理方法处理悬浮于水中的纸浆纤维,使其具有适应纸机生产上要求的特性,并使所生产纸能达到预期的质量。
2.打浆的目的和任务是什么?打浆前后浆料性质有什么变化?打浆的主要任务:(一)改变纤维的形态,使纸浆获得某些特性(如机械强度、物理性能和胶体性质),以保证纸页的抄造质量。
(二)通过打浆调节和控制纸料在网上的滤水性能,以适应造纸机生产的需要,使纸页获得良好的成形,改善纸页的匀度和强度指标。
打浆作用的性质:打浆是物理变化,打浆作用对纸浆产生的纤维结构和胶体性质的变化,都属于物理变化,并不引起纤维的化学变化或产生新的物质。
注:打浆作用会使纤维表面暴露一些新的基团,但这是纤维本身原有的,与化学变化无关。
3.打浆对纤维的作用原理是什么?六种主要作用:(一)细胞壁的位移和变形(二)初生壁和次生壁外层的破除(三)吸水润胀(四)细纤维化(五)横向切断或变形(六)产生碎纤维片4.纤维结合力有哪几种?试用氢键理论解释纸页的强度是如何获得的?纸的强度取决于①成纸中纤维间的结合力②纤维本身的强度③纸中纤维的分布和排列方向,而最终决定纸页强度的,是成纸中纤维间的结合力。
纸料的流体和造纸湿部化学特性※<第一节纸料的组成和特性>一、纸料的组成一般情况下,纸料悬浮液是由固、液、气三相组成的复杂分散体系。
固相其基本成分是纤维、细小纤维,其次是胶料、填料、颜料非纤维添加物质等,这些次要成分要根据纸张的要求进行选择,不一定每种纸料都存在。
二、组成纸料各组分的性质1. 水1)水是纸料悬浮液的介质,也是纸料的重要组成2)水具有较高的表面张力3)水能使纤维产生润胀直接导致纤维间结合力增加2. 纤维与细小纤维细小纤维:造纸中定义为能够通过200目筛的组分,包括细小纤维和填料。
1. 两者共性表面带负电荷。
电荷来源:表面游离羟基,所吸附的杂阴离子物质。
2、区别关键区别:比表面积不同,细小纤维比表面积为纤维5~8倍。
对造纸体系中的物质吸附力不同:细小纤维对水的吸附力为纤维的2~3倍。
对阳离子的吸附能力不同。
对纸张强度影响。
有利:增强不利:降低强度,增加化学品消耗。
3. 功能性添加剂功能性添加剂:赋予纸张一定的性能或提高质量。
填料或颜料是为了增加纸张的不透明度、白度和印刷性能;有色染料是为纸张着色;胶料是为了增加纸张的抗液体性能;胶粘剂、淀粉、树脂等是为了增加纸张的强度;湿强树脂为了增加纸张的湿强度等等。
4. 控制性添加剂控制性(过程)添加剂:保证生产的连续性。
三、纸料的特性1. 纸料分散体系具有絮集的性质纸料这种分散体纤维悬浮液,在临界浓度(约为0.05%的浓度称为临界浓度)以下,其性质与水相似,但在临界浓度以上时,纤维之间没有足够的转动空间而容易产生相互碰撞,从而使纤维与纤维之间进行交缠,产生絮聚。
2. 纸料分散体系还具有胶体的特性3. 纸料的分散体的表面动电现象分散于水里的纸料胶体颗粒,其颗粒持有离子性及表面层的分子结构如果具有极性的话,由于从悬浮液中选择性地吸附离子,因而表面具有一定的电位便产生了动电行为。
造纸过程中的动电现象是湿部化学的稳定要素。
※<第二节纸料悬浮液的流体力学特性>一、纸料悬浮液的流动状态和流动特性曲线浆料一个多相的复杂体系,随着纸料的种类、浓度、打浆度等条件的变化,纸料的流动特性也会随之变化。
造纸原理与工程(精选5篇)第一篇:造纸原理与工程一.造纸生产流程:a.打浆;b.加填;施胶;c.纸料前处理和流送、流浆箱中的布浆、整流、上网;d.在造纸机上通过成形、压榨、干燥、压光、考取、复卷或截切、包装、入库。
见P17图0-14 第一章打浆一.打浆:1.什么是打浆:利用物理方法使浆料中的纤维产生切断、压溃、润胀和细纤维化作用。
2.为什么要打浆:未经打浆的浆料中含有很多纤维束,且纤维太常太粗,表面光滑而富有弹性,纤维比表面积小又缺乏结合性能,不能满足草纸的要求。
3.打浆的任务:通过一些机械作用给于纸料一些特殊的性质,(机械强度、物理性质、胶体性质),借于保证抄成纸或纸板后能取得预期的质量。
并控制纸料在网上的滤水性能;是纸叶获得良好的成形。
一.常用打浆术语:1.打浆度;DegreeSchopperRiegler:“SR”:也叫“叩解度”,只表示纸浆的滤水性,SR愈高,0 0 滤水性愈差,用肖氏打浆仪测定。
2.Canada标准有力度(CanadaStandardFreeness):游离度与打浆度不同的只是测定表示方法的不同(C·S·f)。
C·S·f愈大,0SR 愈小,滤水速度越快。
北美和日本使用C·S·f,我国和欧洲使用0SR。
3.湿重:间接地表示了纤维的平均长度。
测定多采用框架法,纤维平均长度越长,框架上挂住的纤维越多,则湿重越大。
4.保水值(%):纤维间的润胀水,及少量纤维表面水和纤维之间的水保水值指针可以说明纤维的润胀程度,从而反映出细纤维化程度,说明了纤维之间的结合力。
§2打浆理论二.打浆对纤维的作用:1.细胞壁的位移和变形:2.出生壁和次生壁外层的破除(P层和S层)1 3、润胀:润胀是指高分子化合物在吸收液体的过程中,伴随体积膨胀的一种物理现象。
纸浆纤维之所以有润胀能力,主要是由于纤维和半纤维分子结构中所含有的极性羟基与水分子产生吸引。
造纸工艺流程
(1)浆料的制备:在打浆设备中进行打浆,使纸浆具备适合产品性能要求的特性。
调制胶料、填料及染料液体。
将所需的胶料、填料及染料加入到纸浆中去。
将调合好的纸料进行筛选和净化,除去较大的纤维束、浆疙疸、砂粒、尘埃等杂物。
(2)纸页的抄造:调和好的纸料用白水稀释后送入造纸机。
在造纸机的网部铜网上,脱去大量的水后形成湿纸页。
湿纸页再经压榨辊,进一步脱去水分。
最后将纸页送入干燥部,利用蒸汽间接加热将纸中残余水分除去,使纸张达到产品规定的干度,在卷纸机上卷成纸卷。
(3)纸页的整选:整选是造纸生产过程的完成阶段。
它包括纸的表面压光、复卷(卷简纸)或切裁(乎板纸)、选纸、检验、
包装和打件等。
造纸的工艺流程见图。
贮浆池
打浆或磨浆
添 料
除渣、除砂
筛 浆 流浆箱 网 部 压榨部
来自制浆车间的漂白浆或本色浆
调料、助剂等
干燥部 压光部
卷取
裁 切 复 卷 选纸、数纸 打包、入库
打包、入库
水力碎浆机
纤维回收
澄清白水
回收纤维
去多余白水处理系统。
第一篇纸料制备概述一、纸料的概念纸料---指经过制备系统后由一种或几种造纸用纤维或非纤维物质混合的纤维悬浮液。
Pulp, Furnish 和Stock 的区别Pulp----纸浆,泛指经制浆系统处理后的浆料和经制备系统处理后的纸料Furnish----纸料,即经过制备系统处理后的纸料,但意义着重多种纸浆的配料Stock----纸料,也是指经过制备系统处理后的纸料,但着重经过净化、筛选得到的合格的、可以上网的纸料二、纸料制备(一)纸料制备纸料到达造纸机前所有处理过程的总称。
包括打浆、施胶、染色、加填和添加化学助剂等工序过程。
目的:使抄造的纸和纸板达到预期的质量要求。
(二)纸料制备的工序1、浆板或损纸的疏解对纤维只进行疏解,而没有切断作用。
主要设备:水力碎浆机。
2、浆料的磨浆(打浆)施予浆料一种剪切力以改变纤维的形态,从而获得某种纤维特性,使抄造的纸页满足预期的质量要求。
主要设备:盘磨机、打浆机等。
3、配浆将两种或两种以上浆料按一定的比例混合。
目的:为便于抄造,为了达到某种特殊纸页特性,或为了节省高级纤维资源。
4、非纤维物质的添加目的:为满足抄纸过程和成纸功能的需要。
主要添加物:施胶剂、填料、干强剂、湿强剂、助留剂、助滤剂等。
5、纸料制备的主要流程干浆板、损纸浆料水力碎浆机打浆或磨浆储浆池配浆打浆或磨浆储浆池造纸机流浆箱纸料稀释调浆箱成浆池非纤维添加物白水溢流造纸原理与工程第一章纸料的流体和造纸湿部化学特性第一节纸料的组成和特性一、纸料的组成纸料以纤维悬浮液的形式存在,是一种固、气、液三相共存的特殊体系二、主要成分及其性质(一)水纸料悬浮液的介质,也是重要的组分。
主要作用有:1、润湿浆料,为打浆中的纤维润涨提供基础2、稀释纸料,为纸料输送3、稀释纸料,为纤维分散和纸页成形提供前提条件4、为纤维间的氢键结合起到桥梁的作用(二)纤维与细小纤维纤维----纸料悬浮液的主体,受表面基团影响,带有负电荷“细小纤维”----指通过200目网孔(75μm)的细小组分,包括许多非纤维类物质特点1)粒径小,比表面积大,因此具有胶体的特性2)粒子表面带有负电荷,对湿部化学品有很强的吸附能力纤维和细小纤维均具有离子交换行为纤维的离子交换行为主要来自酸性的半纤维素。
造纸的生产过程及其作用论文摘要整个造纸生产过程可以分为;纸料的准备、供浆系统、纸和纸板的抄造和纸机附属设备及白水与纤维回收等四大部分纸料的准备包括:打浆和调料(胶料、填料、色料及助剂等添加剂的加人)纸浆经过打浆和调料之后制成可以供抄纸使用的纤维悬浮液,称为纸料。
纸和纸板的抄造,是造纸的主体部分。
流浆箱中的布浆和整流,上网的脱水和成形,对纸页的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随后通过压榨部进行机械压榨脱水,再经干燥部蒸发去掉湿纸中的水分,最后经过压光机,卷取和切纸,选纸或复卷、打包等整理工序,成为平板或卷筒的合格成品纸或纸板。
为了提高纸页的质量,在干燥部还可以进行表面绝胶、涂布和在线软压光或机外超级压光、抛光等处理。
关键词:造纸生产过程作用以下简述造纸的过程及其作用。
一、制浆(pulping):采取机械的、化学的或者两者相结合的以及生物学的方法,把植物纤维原料加工成纸浆的过程。
制浆为造纸的第一步,一般将木材转变成纸浆的方法有机械制浆法、化学制浆法和半化学制浆法等三种。
1.制浆的过程制浆的基本流程:原料选择→蒸煮分离纤维→浓缩或抄成浆片→磨浆→原木贮存→锯木→去皮、除节→削片→蒸煮→洗涤→筛选、净化→漂白→漂白浆板→浸渍和磨浆→本色浆板。
流程详细介绍:1)原木贮存:方式:水上贮存;陆上贮存。
原木贮存的作用:1.维护工厂正常的连续生产 2.改进原料质量。
2)锯木:原木必须锯成一定的长度,以符合后续工段的要求。
3)去皮:去掉外皮,防止由于树皮的纤维含量低,杂质含量高,会降低蒸煮效率,增加蒸煮药品的消耗,纸浆中尘埃增加,强度降低。
因此在生产质量要求较高的纸浆时,一般要求去皮。
4)除节:除去树节,避免木段磨木时树节对磨石和木浆质量的影响。
5)削片:原木要进行削片,从而适应化学木浆蒸煮和满足木片磨木浆的生产需要。
削出的木片要长短厚薄一致,整齐。
6)洗涤:通过筛选和净化除去杂质。
洗涤的目的是将纸浆进行充分洗净的同时,提取具有较高浓度和温度的蒸煮液。
造纸工艺流程简介造纸的原料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含纤维的植物,还有一种就是现在比较环保的废纸在回收。
第一种原料造纸比较复杂一点,先要切碎,在加高浓度碱水进行高温蒸煮,还要经过CX筛、高频震动筛、洗浆机、压滤机等机械去除原桨中含有的碱水,然后进行漂白。
漂白后经洗涤加水配成0.03%的桨液就可以造纸了.第二种就简单一点了。
将废纸、工业双氧水、脱墨剂、碱、水按一定比例配好,用水力碎桨机打一定的时间;最后用跳筛筛去杂质就可以造纸了。
不管用什么方法造纸,原理都是一样,就是把造纸原料的纤维打碎,再经高温从新结合。
造纸的工艺流程由如下几个主要环节组成:制浆段:原料选择T蒸煮分离纤维T洗涤T漂白T洗涤筛选T浓缩或抄成浆片T 储存备用抄纸段:散浆T除杂质T精浆T打浆T配制各种添加剂T纸料的混合T纸料的流送T 头箱T网部T压榨部T十燥部T表面施胶T十燥T压光T卷取成纸涂布段:涂布原纸T涂布机涂布T十燥T卷取T再卷T超级压光加工段:复卷T裁切平板(或卷筒)T分选包装T入库结束现代的造纸程序可分为制浆、调制、抄造、加工等主要步骤.1. 制浆的过程制浆为造纸的第一步,一般将木材转变成纸浆的方法有机械制浆法、化学制浆法和半化学制浆法等三种。
2. 调制过程纸料的调制为造纸的另一重点,纸张完成后的强度、色调、印刷性的优劣、纸张保存期限的长短直接与它有关。
一般常见的调制过程大致可分为以下三步骤:a.散浆b.打浆c.加胶与充填3. 抄造过程抄纸部门的主要工作为将稀的纸料,使其均匀的交织和脱水,再经十燥、压光、卷纸、裁切、选别、包装,故一般常见之流程如下:a. 纸料的筛选将调制过的纸料再稀释成较低的浓度,并借着筛选设备,再次的筛除杂物及未解离纤维束,以保持品质及保护设备。
b. 网部使纸料从头箱流出在循环的铜丝网或塑料网上并均匀的分布和交织。
c. 压榨部将网面移开的湿纸引到一附有毛布的二个滚辘问,藉滚辘的压挤和毛布的吸水作用,将湿纸作进一步的脱水,并使纸质较紧密,以改善纸面,增加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