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纸及纸制品行业适用的环境法律法规及标准
- 格式:doc
- 大小:68.00 KB
- 文档页数:2
纸制品行业中的质量控制与环保生产标准纸制品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日常用品之一。
然而,由于纸张的生产过程可能对环境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如森林砍伐、水污染和能源浪费等问题。
因此,纸制品行业必须制定和实施严格的质量控制与环保生产标准,以确保产品质量的同时降低环境影响。
1. 纸制品行业的质量控制标准1.1 原材料选择与管理纸浆是制作纸制品的重要原材料,其质量直接影响最终产品的质量。
行业应建立严格的供应商管理制度,确保供应商提供符合质量标准的纸浆。
同时,对纸浆进行质量检测,包括纤维长度、含水量、杂质等指标,以确保纸浆质量稳定。
1.2 生产工艺控制纸制品生产过程中的工艺控制对产品质量至关重要。
行业应建立完善的生产工艺标准和操作规程,确保每个环节都能准确执行。
例如,控制纸浆浓度、调控纸浆PH值、掌握纸张的压力和温度等,以提高纸张的强度、平整度和透气性。
1.3 产品标准与检测纸制品行业应制定相应的产品标准,并引入第三方机构对产品进行定期检测。
在生产过程中,需要注重纸张的尺寸、重量、光泽度和平滑度等指标的控制。
通过严格的质量检测,确保产品达到相关标准,以满足市场需求。
2. 纸制品行业的环保生产标准2.1 资源合理利用纸制品生产过程中,合理利用和回收利用资源是环保的关键。
行业应推广使用可再生资源,如农作物秸秆、废纸张等,减少对天然森林的砍伐。
同时,建立废纸回收体系,将废纸进行分类、回收再利用,降低资源浪费。
2.2 环境污染控制纸制品行业应加强对废水、废气和废弃物的处理与控制。
建立废水处理系统,进行污水的净化和回用。
安装废气处理设备,减少废气的排放量。
对于废弃物的处理,采取科学的分类和回收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2.3 节能减排纸制品行业应注重节能减排,降低生产过程中的能耗。
通过技术改进和设备升级,提高生产效率,减少能源消耗。
同时,加强能源管理,提倡绿色生产理念,推广使用节能设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总结:纸制品行业需要制定和执行严格的质量控制与环保生产标准。
f造纸及纸制品业审核指导书丙BCC/AG/S-25/00编制:方宝龙审核:操圣祥批准:汪丽芳实施日期:2002/6/13一、目的指导审核人员有效地对纸浆、纸、纸板制造业组织的体系(按职业安全健康治理体系审核规范)审核。
二、适用范围本审核作业指导书适用于纸浆、纸、纸板制造业按照职业安全健康治理体系审核规范进行审核作参考,本作业指导书以纸浆、纸、纸板的生产企业为例。
三、引用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一)法律法规执行地点职业安全健康相关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女职工劳动爱护规定》《爆炸危险场所安全规定》《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者处理方法的规定》《关于生产建设项目职业安全卫生监督的暂行规定》《工厂安全卫生规程》《工业企业噪声卫生标准》《压力容器安全监察规程》《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有毒作业危害分级监察规定》《劳动爱护用品治理规定》《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治理方法》《电气安全治理规程》《蒸汽锅炉安全监察规程》《热水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化学危险品安全治理条例》《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尘肺病防治条例》《职业病报告方法》《女工保健工作规定》《易燃易爆化学物品消防安全监督治理方法》《消防监督检查条例》造纸工业安全生产治理规定 (90)轻纸字第1号造纸行业原料场消防安全治理规定 (90)轻生字第65号粉尘危害分级监察规定电气安全治理规程电气安全工作规程火灾统计治理规定劳动部办公厅关于实施《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统计报表制度》有关事项的通知劳动部关于颁布《企业职工劳动安全卫生教育治理规定》的通知劳动部关于颁发《有毒作业危害分级监察规定》的通知劳动部关于颁发《重大事故隐患治理规定》的通知劳动部关于加强职业安全卫生工作的通知劳动部关于职工重大死亡事故的通报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起重机械安全监察规定锅炉使用登记方法职业健康监护治理方法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治理方法消防监督检查规定GB 15630-1995消防安全标志设置要求(二)标准GB11654-89 硫酸盐造纸厂卫生防护距离标准QBJ101—88 《制浆造纸厂设计规范》GB147—199 印刷、书写及绘图用原纸尺寸规定GB148—199 印刷、书写及绘图用原纸尺寸规定(三)引用文件及参考资料1、职业安全健康治理体系审核规范2、造纸原理与工程隆言泉主编中国轻工业出版社3、造纸技术问答梁实梅张静娴编著中国轻工业出版社4、造纸工艺学张运展苏求风周庆乐编聂勋载主编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四)术语打浆:浆料中的纤维受到剪切力和压溃的作用成为打浆。
环保标准与认证解读造纸行业的环保标准和认证体系帮助企业合规经营造纸行业是一个与生活息息相关的重要行业,然而,在繁荣的背后也伴随着环境问题的加剧。
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制定了一系列的环保标准和认证体系,旨在帮助企业实现合规经营。
本文将对造纸行业的环保标准和认证体系进行解读,探讨其对企业的意义和作用。
一、环保标准与认证的背景及意义环境保护已经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话题,各个行业都应积极参与到环境保护中来。
特别是对于造纸行业这样耗能大、排放多的行业,环境保护显得尤为重要。
环保标准和认证体系的推出,不仅是为了强化企业的环境意识,更是为了推动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绿色发展。
通过规范企业的生产行为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不仅可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也能改善社会环境,保护生态系统。
二、造纸行业环保标准1. 废水排放标准造纸行业是一个水消耗大、废水排放多的行业,废水排放标准是保障水环境质量的重要依据。
根据国家和地方相关要求,制定了一系列的废水排放标准,包括COD(化学需氧量)、BOD(生化需氧量)、SS(悬浮物)、NH3-N(氨氮)等指标的限制要求,企业需要严格按照标准进行排放控制和处理。
2. 废气排放标准造纸行业的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气,对大气环境造成污染。
废气排放标准主要针对硫化物、氮氧化物、可吸入颗粒物等污染物进行限制和要求,企业需要采取相应的减排措施,如安装烟气脱硫、脱硝装置,以减少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3. 固体废物处理标准造纸行业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包括废纸、废渣等,对环境造成潜在的危害。
固体废物处理标准要求企业采取有效的处理和处置措施,如分类回收、资源利用等,以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三、环保认证体系1. ISO 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ISO 14001是一种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标准,旨在帮助企业建立和实施有效的环境管理体系,监控和改善环境绩效。
通过ISO 14001认证,企业可以对环境方面的风险进行评估和管理,提高环境管理水平,实现可持续发展。
造纸行业的合规要求与环境保护措施造纸行业一直是人们生活中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但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该行业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合规要求和环境保护措施。
本文将重点探讨造纸行业的合规要求和环境保护措施,并为相应企业提供必要的参考和建议。
一、合规要求1. 排放标准造纸行业的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废水和废气,其中最主要的环境问题之一就是废水的排放。
合规要求通常包括废水排放标准,要求企业达到国家规定的污水排放标准。
企业需要与环保部门合作,建立相应的废水处理设施,并对废水进行预处理,以确保废水排放符合标准。
另外,废气排放也是制约造纸行业的一项重要合规要求。
企业需要建立适当的废气治理系统,以减少有害气体和颗粒物的排放。
同时,草稿纸制造过程中常产生二氧化硫等气体,因此企业也需要使用高效的气体处理技术,以降低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的排放浓度,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
2. 清洁生产要求为了实现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目标,造纸行业也需要遵守清洁生产要求。
清洁生产要求包括有效利用资源、减少能源消耗、提高产品质量等多个方面。
企业需要对制浆和造纸的生产流程进行全面优化,采用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以减少废弃物和能源消耗。
此外,还需要开展能源监测与管理,建立能源效率评估体系,通过改进工艺和使用能源设备,进一步提高清洁生产水平。
3. 资源管理要求造纸行业对森林资源的依赖较大,因此合规要求中往往包括对森林资源的管理要求。
企业需要合理利用和管理森林资源,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保护森林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并减少非法砍伐和滥伐。
此外,企业还应积极推动研发和使用可再生和替代性纤维材料,以减少对自然森林的依赖。
二、环境保护措施1. 废纸回收利用在减少对森林资源依赖的同时,废纸回收利用是造纸行业的重要环境保护措施之一。
通过废纸回收利用,不仅可以减少造纸过程中对原生纤维的需求,还可以有效减少废纸的堆积和环境污染。
因此,企业应积极开展废纸回收,建立完善的废纸回收网络,并加强废纸再生利用技术研究,以提高废纸回收利用率。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促进生产工艺和污染治理技术进步,防治水污染,制定本标准。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1.1 主题内容本标准按生产工艺和废水排放去向,分年限规定了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吨产品最高允许排水量和污染物排放量。
1.2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造纸工业的制浆、造纸和制浆造纸联合企业的排放管理,以及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设计,竣工验收及其建成后的排放管理。
2 引用标准GB 3097 海水水质标准GB 3838 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 6920 水质pH值的测定玻璃电极法GB 7488 水质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的测定稀释与接种法GB 11901 水质悬浮物的测定重量法GB 11914 水质化学需氧量的测定重铬酸盐法3 技术内容本标准分三级3.1.1排入GB3838中Ⅲ类水域(水体保护区除外)和GB3097中二类海域的废水,执行一级标准。
3.1.2排入GB3838中Ⅳ、Ⅴ类水域和GB3097中三类海域的废水,执行二级标准3.1.3排入设置二级污水处理厂的城镇下水道的废水,执行三级标准。
3.1.4排入未设置二级污水处理厂的城镇下水道的废水,必须根据下水道出水受纳水域的功能要求,分别执行3.1.1和3.1.2的规定。
3.1.5 GB3838中Ⅰ、Ⅱ类水域和Ⅲ类水域中的水体保护区,GB3097中一类水域,禁止新建排污口,扩建、改建项目不得增加排污量。
3.2 标准值本标准按照不同年限分别规定了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吨产品最高允许排水量和污染物排放量。
3.2.1 1989年1月1日之前立项的建设项目及其建成后投产的企业按表1执行。
表13.2.2 1989年1月1日至1992年6月30日立项的建设项目及其建成后投产的企业按表2执行。
表23.2.3 1992年7月1日起立项的建设项目及其建成后投产的企业按表3执行。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等法律、法规和《国务院关于编制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意见》,保护环境,防治污染,促进制浆造纸工业生产工艺和污染治理技术的进步,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制浆造纸工业企业水污染物排放限值、监测和监控要求。
为促进区域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推动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引导工业生产工艺和污染治理技术的发展方向,本标准规定了水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
制浆造纸工业企业排放大气污染物(含恶臭污染物)、环境噪声适用相应的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产生固体废物的鉴别、处理和处置适用国家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标准。
本标准首次发布于1983 年,1992 年第一次修订,2001 年第二次修订。
此次修订主要内容:1、根据落实国家环境保护规划、履行国际公约和环境保护管理和执法工作的需要,调整了排放标准体系,增加了控制排放的污染物项目,提高了污染物排放控制要求;2、规定了污染物排放监控要求和水污染物排放基准排水量;3、将可吸附有机卤素指标调整为强制执行项目。
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3544-2001)《关于修订〈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公告》(环发[2003]152 号)废止。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组织制订。
本标准由山东省环境保护局、山东省环境规划研究院、环境保护部环境标准研究所、山东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设计院等单位起草。
本标准环境保护部2008 年4 月29 日批准。
本标准自2008 年8 月1 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解释。
1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制浆造纸企业或生产设施水污染物排放限值。
本标准适用于现有制浆造纸企业或生产设施的水污染物排放管理。
本标准适用于对制浆造纸工业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环境保护设施设计、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及其投产后的水污染物排放管理。
国家造纸产业发展政策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造纸产业的发展也得到了国家的重视。
为了推动我国造纸产业的健康发展,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下面我们来详细看一下。
一、政策背景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对于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的要求不断增加。
同时,合理利用资源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造纸行业是重要的资源消耗行业,在经济、环境和社会发展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实际生产运营中,造纸企业的环保、节能、去产能等问题也凸显出来。
因此,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以促进造纸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政策内容1.加大环保力度国家对造纸企业的环保要求逐渐提高,对于生产过程当中的废水、废气、废渣等各项指标进行了严格监督。
政府还设立了环保示范企业,并对符合条件的企业给予资金支持。
同时,政府也加大了对违规企业的监督惩罚,提高了环保要求的落实力度。
2.推行绿色制造国家提倡绿色制造,鼓励企业发展绿色技术,推进绿色生产。
政府通过资金、税收等一系列的政策引导企业推广应用绿色材料和清洁生产技术,推广高效能源使用和节水等措施,建立绿色供应链,降低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3.促进行业升级国家通过税收优惠、科技创新扶持等政策,鼓励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同时,加大对行业标准的制订和实施,促进企业标准化建设和体系化管理,推动行业集约化、规模化发展。
4.去产能目前,我国造纸行业产能过剩,行业盈利水平低。
因此,国家也在加大去产能力度,对于产能过剩、环保不达标的企业进行关停、整合、转型等处理。
政府推动行业调整和产业升级,解决食品包装、快递包装等多种包装材料的代替问题,提高市场竞争力。
5.扩大市场国家鼓励企业拓展国内外市场,促进出口和本土市场的开拓。
通过加快科技创新、扩大海外投资、提高自主品牌贡献率等举措,提高中国造纸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和综合实力,助力造纸行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
三、政策影响以上政策的出台,对于整个行业的提升和发展都具有重大的影响。
纸张制造行业标准一、行业背景和概述纸张制造行业是指以废纸和木材等为原料,经过一系列的物理和化学过程,生产出纸张和相关纸制品的过程。
纸张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被广泛用于书籍、报纸、包装材料等领域。
为了保证纸张的质量、环保性和可持续发展,制定了一系列的行业标准,本文将对纸张制造行业相关的标准进行介绍和分析。
二、纸张制造工艺标准1. 原料选择和准备标准纸张的质量和性能与原料的选择和准备密切相关。
为了保证纸张的质量和稳定性,制定了一系列的原料选择和准备标准。
包括原料配比、原料质量要求等。
同时,在原料选择和准备过程中,要符合环保要求,遵循相关的环保法规和标准。
2. 生产工艺流程标准纸张制造涉及多个工艺环节,包括制浆、造纸、干燥、压光等过程。
为了保证纸张的质量和性能,制定了一系列的工艺流程标准。
包括工艺参数的设定、设备选择和操作规范等。
同时,要注意工艺过程中的环保问题,减少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的排放。
3. 质量控制标准质量控制是纸张制造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为了保证纸张的质量和性能稳定,制定了一系列的质量控制标准。
包括原料质量控制、生产过程中的各项指标控制、成品检验等。
同时,要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实施全面的质量控制措施。
4. 环境保护标准纸张制造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
为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制定了一系列的环境保护标准。
包括废水排放标准、废气排放标准、固体废弃物处理标准等。
同时,要积极推行清洁生产技术,减少资源消耗和能源消耗。
三、纸张产品质量标准1. 纸张物理性能标准纸张的物理性能对其在使用过程中的表现起到关键作用。
为了保证纸张产品的质量和性能,制定了一系列的纸张物理性能标准。
包括纸张厚度、密度、耐破度、吸水性等指标。
同时,要建立完善的检测方法和检测设备,确保产品的物理性能符合标准要求。
2. 纸张化学性能标准纸张的化学性能对于其在特定环境下的稳定性和耐久性起到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