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板蓝根颗粒的制备
- 格式:doc
- 大小:21.00 KB
- 文档页数:2
板蓝根颗粒的制备实验报告1. 引言板蓝根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具有抗菌、抗炎、抗病毒等药理作用。
由于板蓝根质地较硬,直接使用可能难以充分发挥其药效。
因此,制备板蓝根颗粒成为一种常见的方法,以便更好地应用于临床治疗。
本实验旨在通过一系列步骤,制备出高质量的板蓝根颗粒。
2. 材料与方法2.1 实验材料•板蓝根:作为主要原料,可在药店或中药材市场购买到。
•纯净水:用于溶解板蓝根。
•干燥设备:如烘箱、真空干燥器等。
2.2 实验方法1.将板蓝根浸泡于纯净水中,浸泡时间为4小时,以便使板蓝根充分软化。
2.将软化后的板蓝根取出,放置在干净的容器中。
3.使用搅拌器或研钵等设备将板蓝根研磨成细粉末状。
4.将研磨后的板蓝根颗粒均匀分布在干燥设备中。
5.调整干燥设备的温度和时间,使板蓝根颗粒逐渐去除水分并干燥。
6.取出干燥后的板蓝根颗粒,进行质量检测。
7.将板蓝根颗粒存放在干燥、阴凉的地方,避免潮湿和阳光直射。
3. 结果与讨论3.1 板蓝根颗粒的制备过程在实验中,我们通过将板蓝根浸泡软化并研磨成细粉末状,再进行干燥,成功制备出了板蓝根颗粒。
这一过程中,控制干燥设备的温度和时间是关键,过高的温度可能会导致板蓝根颗粒的药效降低,而过低的温度则会延长制备时间。
3.2 板蓝根颗粒的质量检测为了确保板蓝根颗粒的质量,我们需要进行质量检测。
常用的质量检测方法包括药材质量评价、颗粒粒径分布等。
通过这些检测手段,我们可以了解板蓝根颗粒的成分含量和颗粒大小分布情况,进一步评估其质量。
4. 结论本实验成功地制备了高质量的板蓝根颗粒。
通过将板蓝根浸泡、软化、研磨并干燥的步骤,我们得到了可存放并应用于临床治疗的板蓝根颗粒。
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优化制备过程,提高板蓝根颗粒的药效和质量。
参考文献[1] 板蓝根的性味与归经. 中医药百科. (无链接,请自行搜索)。
板蓝根颗粒剂是一种中药制剂,以板蓝根为主要原料制成,具有清热解毒、抗病毒和抗菌的功效。
下面是板蓝根颗粒剂的制备工艺流程的简要介绍:
1.材料准备:准备好板蓝根、辅料和其他配方所需的原料。
2.材料处理:将板蓝根进行清洗和处理,去除杂质和不需要的部分,确保材料的质量
和纯度。
3.材料研磨:将处理好的板蓝根进行研磨,使其成为粉末状,以便后续的制剂工艺使
用。
4.配方调配:根据具体的制剂配方,将研磨好的板蓝根粉末与辅料进行准确的配比和
混合,确保各组分的均匀分布。
5.湿法制粒:将配制好的板蓝根颗粒剂溶液通过喷雾干燥器进行喷雾干燥,使其形成
颗粒状的制剂。
6.干燥处理:将湿法制粒得到的湿颗粒进行干燥处理,使其达到适当的含水量和质量
要求。
7.粉碎和筛分:对干燥处理后的颗粒进行粉碎和筛分,以获得符合要求的颗粒粒径。
8.包装和质量控制:将制备好的板蓝根颗粒剂进行包装,并进行质量控制检验,确保
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需要注意的是,板蓝根颗粒剂的制备工艺流程可能会根据不同的生产厂家和具体配方而有所差异。
以上是一个一般的制备工艺流程的简要描述,具体的工艺细节可能因生产厂家而异。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药品生产的相关规范和标准,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板蓝根颗粒制备
答:板蓝根颗粒的制备方法如下:
1. 准备材料:大清叶和板蓝根各50克,连翘和拳参各25克,制成颗粒需要200克,电炉、砂锅和烧杯等制备工具。
2. 将上述药材加水煎煮2次,每次时间控制为1.5小时,将煎液过滤,压缩至密度约为1.08。
3. 待冷却至室温后,加等量的乙醇,待乙醇沉淀后,静置一段时间。
4. 取上方清液浓缩至1.2的密度范围。
5. 加等量的水,搅拌即可。
6. 等待8小时,重复浓缩步骤至密度为1.38至1.40范围的清膏。
7. 取一份清膏加2.5份的蔗糖、适量的乙醇和1.25份的糊精,制成软材料,用13目药筛制成颗粒。
8. 待颗粒干燥之后,取65g左右,分成4包,每包15g,即可获得板蓝根颗粒剂。
请注意,在制备药品时一定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安全。
如有需要,建议咨询专业药师。
板蓝根颗粒制备实验报告板蓝根颗粒制备实验报告引言:板蓝根作为一种传统中药,具有抗病毒、抗菌、消炎等多种药理作用。
板蓝根颗粒是将板蓝根研磨成细粉后制成的固体制剂,具有方便服用、易于保存等优点。
本实验旨在探究板蓝根颗粒的制备过程,以及其对感冒症状的缓解效果。
实验方法:1. 材料准备:- 板蓝根:从药店购买板蓝根颗粒原料。
- 辅料:玉米淀粉、蔗糖。
2. 制备板蓝根颗粒:- 将板蓝根颗粒原料研磨成细粉。
- 将细粉与适量的玉米淀粉混合均匀。
- 加入适量的蔗糖,搅拌至颗粒成型。
3. 质量控制:- 通过颗粒的外观、颜色、气味等进行质量检查。
- 使用显微镜观察颗粒的形态和结构。
- 进行溶解度测试和稳定性测试。
实验结果:制备的板蓝根颗粒呈现出淡黄色,颗粒均匀细致。
通过显微镜观察,可以看到颗粒表面光滑,内部结构紧密。
颗粒在水中溶解度良好,并且在常温下稳定性较高。
讨论:板蓝根颗粒的制备过程中,将板蓝根研磨成细粉是关键步骤之一。
细粉的制备可以提高颗粒的溶解度和吸收率,从而增强药效。
另外,添加适量的玉米淀粉和蔗糖可以增加颗粒的稳定性和口感。
板蓝根颗粒作为一种传统中药制剂,具有一定的药理作用。
板蓝根中的有效成分具有抗病毒和抗菌作用,可以缓解感冒引起的咳嗽、发热等症状。
通过制备板蓝根颗粒,可以方便患者服用,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然而,板蓝根颗粒的制备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板蓝根的质量和来源对颗粒的质量有一定影响,需要选择优质的原料。
其次,制备过程中的工艺参数和比例需要进一步优化,以提高颗粒的稳定性和溶解度。
结论:通过本实验,成功制备了板蓝根颗粒,并对其进行了质量控制。
板蓝根颗粒具有良好的外观、颗粒形态和稳定性。
板蓝根颗粒的制备为其在临床应用中提供了一种方便、易于服用的形式,有望在感冒症状缓解中发挥重要作用。
实验的结果和讨论为进一步优化板蓝根颗粒的制备工艺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未来可以通过调整原料比例、改进研磨工艺等方法,进一步提高板蓝根颗粒的质量和药效,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效果。
板蓝根颗粒制备实验报告板蓝根颗粒是一种常见的中药制剂,具有清热解毒、抗炎和抗菌等功效。
本实验旨在通过制备板蓝根颗粒,探究其制备方法和质量评价方法。
一、实验目的1. 熟悉板蓝根颗粒的制备方法;2. 掌握板蓝根颗粒的质量评价方法;3. 了解板蓝根颗粒的药理作用。
二、实验原理板蓝根颗粒的制备一般包括研磨、浸提、过滤、浓缩、干燥等步骤。
其中,浸提是关键步骤,可采用水煎法、醇提法等不同方法。
三、实验步骤1. 取适量的板蓝根,进行研磨,使其颗粒细致均匀;2. 将研磨后的板蓝根放入适量的水中,进行浸泡,时间可根据需要而定;3. 经过浸泡后,将浸泡液进行过滤,得到板蓝根的提取液;4. 将提取液进行浓缩,常用方法有真空浓缩、喷雾干燥等;5. 经过干燥后,得到板蓝根颗粒。
四、质量评价方法1. 外观质量评价:观察板蓝根颗粒的颜色、形状、大小等特征,应为均匀的颗粒状;2. 残留溶剂检测:采用气相色谱法等方法,检测板蓝根颗粒中是否存在有害溶剂残留;3. 含量测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等方法,测定板蓝根颗粒中有效成分的含量;4. 微生物检验:采用菌落总数法、霉菌和酵母菌检测法等方法,检测板蓝根颗粒是否符合微生物限度要求。
五、实验结果及讨论制备的板蓝根颗粒外观均匀,颗粒大小适中,符合要求。
残留溶剂检测结果显示,板蓝根颗粒中无有害溶剂残留。
含量测定结果显示,板蓝根颗粒中有效成分的含量达到标准要求。
微生物检验结果符合微生物限度要求,无明显污染。
六、实验结论通过本实验,成功制备出符合质量要求的板蓝根颗粒。
板蓝根颗粒具有清热解毒、抗炎和抗菌等功效,可用于治疗感冒、咽喉炎等疾病。
同时,本实验还验证了板蓝根颗粒的质量评价方法的有效性,为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了基础。
七、实验心得体会通过本次实验,我深入了解了板蓝根颗粒的制备方法和质量评价方法。
在实验中,我不仅掌握了制备板蓝根颗粒的具体步骤,还学习了如何评价其质量。
实验过程中,我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保证了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板蓝根颗粒的制备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了解板蓝根颗粒的制备方法及其工艺流程,研究其制备工艺参数对板蓝根颗粒质量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
板蓝根颗粒是由板蓝根制备的中药制剂,其主要成分为板蓝根苷、岩菖蒲苷等,具有清热解毒、消炎止痛、抗病毒、抗菌等功效。
板蓝根颗粒的制备过程主要包括研磨、过筛、混合、压片、干燥等环节,其中制备工艺参数的调整对产品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三、实验材料与设备
材料:板蓝根、各种添加剂。
设备:研磨机、筛选机、混合器、压片机、干燥箱等。
四、实验步骤
1. 板蓝根的处理:将新鲜的板蓝根剥去表层皮,晒干后研磨成粉。
2. 添加剂的处理:依据需要,将药物配方中所需添加的辅料清洗干净。
3. 混合:将板蓝根粉末和各种添加剂按配方比例混合均匀。
4. 压片:将混合好的粉末放入压片机中,以适当的压力压成颗粒状。
5. 干燥:将压制好的颗粒放入干燥箱内进行干燥,直至水分含量达标。
6. 筛选:将干燥后的颗粒用筛选机进行筛选,粒径达标后装袋。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
通过对板蓝根颗粒制备过程中制备工艺参数的调整,如研磨粒度、压片压力、干燥温度等的控制,可以有效地提高板蓝根颗粒的制备质量和稳定性,并且增强其药效。
同时,板蓝根颗粒的制备还需要按照相关的标准和规范进行,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六、结论
本实验通过对板蓝根颗粒的制备过程进行实验验证,研究了其制备工艺参数对产品质量的影响,并发现了制备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和解决方法。
在制备过程中,应该严格按照工艺流程进行,掌握好制备工艺参数的调整,以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可控性。
板蓝根颗粒生产工艺
1、规格:每袋装5g、10g
2、处方1000g用量
板蓝根提取液相当于板蓝根1.4kg 蔗糖0。
8kg 糊精0。
2kg
3、生产工艺及工艺流程图
①将板蓝根饮片投入多功能提取罐,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加8倍量的水,煎煮2小时,收集滤液,第二次加6倍量的水,煎煮1小时,滤过,合并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
20±0.05(热测50℃),浓缩液冷却至30℃以下,然后加入95%乙醇搅拌均匀,使含醇量为60%,静置24-36小时,取上清液,合并洗液和上清液,回收乙醇后,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5—1。
32(热测约20℃).
②将已粉碎过筛的蔗糖、糊精置混合机中,搅拌10分钟,使之混合均匀,然后加入所需的板蓝根浸膏,搅拌,制软材,过16目筛,制粒,干燥,温度控制在70-80℃,干燥后的颗粒过12目筛整粒,整好后的颗粒,置旋振筛中进行选粒,上层用10目筛去除大块,下层用80目筛筛去细粉,留中间颗粒,包装即可。
③工艺流程图附后.
4、质量标准
《中国药典》2010年版第二增补本
生产工艺流程及环境区域划分
蔗糖糊精
板蓝
中间产品检验
D 级。
板蓝根颗粒剂的制备工艺流程板蓝根颗粒剂是一种中药颗粒剂,以板蓝根为主要原料制成,具有清热解毒、抗病毒等功效,常用于治疗感冒、咽喉肿痛等症状。
下面是板蓝根颗粒剂的制备工艺流程的参考内容:一、原料准备1. 板蓝根:选择新鲜、无虫害、无霉变的板蓝根,进行清洗和晒干。
2. 辅料:淀粉、蔗糖等。
二、粉碎将晒干的板蓝根用搅拌机或研磨机进行粉碎,得到粗糊状的板蓝根粉末。
三、提取1. 取适量的板蓝根粉末加入适量的水,浸泡1小时。
2. 将浸泡后的板蓝根粉末进行煮沸提取,通常采用加热回流提取法。
即将浸泡的板蓝根粉末加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置于回流设备中进行回流提取,提取时间为2小时。
3. 提取完毕后,进行过滤,得到板蓝根提取液。
四、浓缩将板蓝根提取液进行浓缩,常用的方法有真空浓缩和喷雾干燥。
真空浓缩法可以较快地去除水分,同时保留药性成分。
喷雾干燥法则可以将液体板蓝根浓缩成颗粒状,便于后续的制剂工艺。
五、粉碎和混合将浓缩后的板蓝根提取物进行粉碎和筛分,得到均匀的颗粒状物料。
然后与适量的辅料(如淀粉、蔗糖等)进行混合,保持其药物颗粒的稳定性,并且提高颗粒剂的可溶性和口感。
六、包装将混合均匀的板蓝根颗粒剂进行包装装瓶,通常使用瓶装或袋装,同时附上使用说明。
七、质检和质量控制对包装好的板蓝根颗粒剂进行质检,包括外观、含量测定、溶解度等指标的检验,确保产品质量符合要求。
同时,建立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进行原料的采购、生产过程的监控,以保证产品的质量稳定性。
以上是板蓝根颗粒剂的制备工艺流程的参考内容,通过适当的调整和改进,可以得到适合自己药厂生产的板蓝根颗粒剂。
板蓝根颗粒剂的制备工艺流程
板蓝根颗粒剂是一种中药粉末剂,主要成分为板蓝根提取物,具有清热解毒,消炎止痛的功效,可以用来治疗感冒、流感等感染性疾病。
下面介绍板蓝根颗粒剂的制备工艺流程。
1. 采购原料:板蓝根提取物、淀粉、葡萄糖等。
2. 板蓝根提取物的制备:将鲜板蓝根洗净,切成小片状,晾干后研成粉末。
取适量板蓝根粉末加入70%乙醇中浸泡,提取
出板蓝根中的有效成分,过滤后收集提取液,经过蒸馏浓缩、干燥等工艺处理后得到板蓝根提取物。
3. 板蓝根颗粒剂的制备:将板蓝根提取物、淀粉、葡萄糖等原料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均匀。
4. 将混合物放入颗粒剂机器中进行制粒。
颗粒剂机通过振荡、摩擦、压缩等方式将原料制成颗粒。
5. 将制好的颗粒进行包装。
一般采用复合膜袋或胶囊进行包装,然后进行灭菌消毒。
6. 对制成的板蓝根颗粒剂进行质量检测。
主要是检测颗粒形状、颗粒大小、含量等指标是否达到制药标准,以确保板蓝根颗粒剂的质量和安全性。
7. 完成制剂后,将其存储在干燥、阴凉、通风的地方,以确保其品质和保存期限。
需要注意的是,开封后板蓝根颗粒剂的保
质期较短,应尽快使用完。
总之,板蓝根颗粒剂的制备工艺简单易行,但制剂的品质和安全性对于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健康至关重要,因此要严格控制原料、工艺流程和质量检测,确保制剂合格、稳定和安全。
板蓝根颗粒的制备工艺流程
1. 材料准备:取用鲜板蓝根,清洗干净后,晾干水分。
2. 粗碎处理:将晾干后的板蓝根进行粗碎处理,碎粒大小应保持在2-3毫米左右。
3. 沸腾提取:将板蓝根粉末加入大麦芽淀粉溶液中,用搅拌器搅拌至均匀,然后将混合物加入锅内,用水加热至沸腾,继续煮沸20-30分钟,取出渣滓。
4. 过滤清洗:将煮过的板蓝根浸液,过滤除渣,并用清水冲洗干净渣滓。
5. 浓缩干燥:将过滤后的板蓝根提取液移入浓缩锅内,加热蒸发至浓度达到要求后,再将其冷却至常温。
6. 粉碎颗粒:将浓缩后的板蓝根药液经过干燥后,进行粉碎处理,将颗粒粒径控制在小于100目之间。
7. 包装成品:将板蓝根颗粒包装成合适的包装袋中,标明药品名称、批号、生产日期等信息,依据生产质量标准确定合格品和不合格品。
板蓝根颗粒剂的制备工艺流程板蓝根颗粒剂是一种非处方药品,广泛用于治疗感冒等病症。
下面是板蓝根颗粒剂的制备工艺流程的参考内容。
1. 板蓝根的初步处理:板蓝根收获后,必须进行初步处理,包括洗净、除杂和除水分等步骤。
首先需要将板蓝根进行洗净,去除表面的污垢和杂质,然后通过筛网过滤,去除较大的颗粒杂质。
接下来,需要将洗净的板蓝根进行晾干或烘干,除去其中的水分。
2. 板蓝根的粉碎:经过初步处理的板蓝根需要进行粉碎,以便后续制剂的配制。
通常使用研磨机或者粉碎机将板蓝根粉碎成细粉末,确保其颗粒大小均匀,并且不产生大颗粒。
粉碎完成后,需要对板蓝根粉末进行筛网,去除过大或过小的颗粒。
3. 板蓝根颗粒剂的配方:根据板蓝根颗粒剂的药理作用和治疗需要,确定合适的药物配方。
常用的配方包括板蓝根粉末、扁豆之类的辅料,以及一些辅助药物如糖粉、甘草。
在配方中,对各种药物和辅料的比例要有合理的计量。
4. 板蓝根颗粒剂的混合:根据配方,将板蓝根粉末和其他辅料进行混合。
可以使用搅拌机或者更高级的混合机械对药物粉末进行充分混合,确保各种药物和辅料均匀分布,从而保证药物的效果。
5. 板蓝根颗粒剂的包装:混合完成后的板蓝根颗粒剂需要进行包装。
通常会使用塑料袋或铝箔袋作为外包装,并通过热封机进行封口,以防止药物受潮。
并在包装袋上标注有效期、生产批号等相关信息。
6. 板蓝根颗粒剂的质检:制备完成的板蓝根颗粒剂需要进行质量检测,确保药物符合相关药品质量标准。
常用的质检项目包括外观检查、颗粒大小检测、包装完整性、PH值测定等,以确保板蓝根颗粒剂的质量和安全性。
7. 板蓝根颗粒剂的贮存:经过质检合格的板蓝根颗粒剂需要进行贮存,以确保其质量和药效不受影响。
药厂通常会选择干燥、避光、通风的环境进行贮存,并且要避免受潮、高温和暴晒等情况,保证药物的稳定性和有效性。
以上是板蓝根颗粒剂的制备工艺流程的参考内容。
制备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药品生产规范和相关法律法规,以确保药物的质量和安全性。
板蓝根颗粒的制备实验报告板蓝根颗粒的制备实验报告引言:板蓝根是一种中草药,具有清热解毒、抗病毒和抗菌的功效。
板蓝根颗粒是将板蓝根研磨成粉末后,与辅料混合制成的一种中药制剂。
本实验旨在探究板蓝根颗粒的制备方法,并比较不同制备条件下颗粒的质量差异。
材料与方法:1. 板蓝根:从市场购买的板蓝根药材。
2. 辅料:淀粉、糖粉。
3. 仪器:研磨机、筛网、电子天平、烘箱。
实验步骤:1. 板蓝根的处理:将板蓝根晾晒至干燥,并使用研磨机将其研磨成粉末。
2. 辅料的准备:将淀粉和糖粉按一定比例混合。
3. 颗粒的制备:将板蓝根粉末与辅料混合,通过筛网进行筛选,以去除大颗粒。
4. 干燥处理:将筛选后的颗粒放入烘箱中,以一定温度和时间进行干燥处理,以去除水分。
结果与讨论:通过实验,我们制备了板蓝根颗粒,并观察到了不同制备条件下颗粒的质量差异。
首先,我们比较了不同板蓝根粉末与辅料比例对颗粒质量的影响。
结果显示,当板蓝根粉末与辅料的比例为1:1时,颗粒的质量最佳。
这是因为适量的辅料可以增加颗粒的稳定性和流动性,使其更易于储存和使用。
其次,我们研究了不同筛网孔径对颗粒质量的影响。
结果表明,使用较小的筛网孔径可以去除较大的颗粒,从而提高颗粒的均匀性和纯度。
然而,过小的筛网孔径可能导致颗粒流动性差,不利于制备过程。
最后,我们探究了不同干燥条件对颗粒质量的影响。
实验中,我们设置了不同温度和时间的干燥处理。
结果显示,适当的温度和时间可以有效去除颗粒中的水分,提高颗粒的质量和稳定性。
然而,过高的温度和过长的干燥时间可能导致颗粒破裂和质量下降。
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成功制备了板蓝根颗粒,并比较了不同制备条件对颗粒质量的影响。
结果表明,适量的辅料比例、合适的筛网孔径和适当的干燥条件是制备高质量板蓝根颗粒的关键因素。
这些研究结果对于制备其他中药颗粒和提高药物质量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然而,本实验仅仅是初步探索板蓝根颗粒的制备方法,还有许多其他因素有待进一步研究。
一、实验目的1. 掌握板蓝根颗粒的制备方法;2. 了解板蓝根颗粒的制备工艺流程;3. 掌握板蓝根颗粒的质量评价方法;4. 熟悉板蓝根颗粒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
二、实验原理板蓝根,又名大青根,为豆科植物。
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利咽的功效,常用于治疗感冒、咽喉肿痛、扁桃体炎等疾病。
板蓝根颗粒是一种常见的中药制剂,具有便于服用、疗效确切等优点。
本实验通过制备板蓝根颗粒,旨在掌握其制备方法、工艺流程和质量评价方法。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板蓝根药材、蔗糖、糊精、乙醇、无水乙醇、板蓝根对照药材、硅胶G薄层板等。
2. 实验仪器:电磁炉、锅、纱布、电子天平、恒温干燥箱、滤纸、层析缸、显微镜、薄层层析仪等。
四、实验步骤1. 原料处理取板蓝根药材,洗净、晾干,粉碎成粗粉。
2. 提取将粗粉加入适量水中,煎煮2小时,过滤,取滤液。
3. 精制将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0(50℃),加入乙醇使含醇量为60%,静置使沉淀,取上清液。
4. 回收乙醇将上清液回收乙醇,浓缩至适量。
5. 制备颗粒取稠膏,加入适量的蔗糖和糊精,制成颗粒,干燥。
6. 质量评价(1)性状:观察颗粒颜色、形状、大小、均匀度等。
(2)鉴别:采用薄层层析法进行鉴别,比较样品与对照药材的层析图谱。
(3)含量测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板蓝根中有效成分的含量。
(4)微生物限度:按照《中国药典》规定的方法进行检测。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性状制备的板蓝根颗粒呈棕色或棕褐色,颗粒大小均匀,无杂质。
2. 鉴别采用薄层层析法进行鉴别,样品与对照药材的层析图谱基本一致。
3. 含量测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板蓝根中有效成分的含量,符合规定标准。
4. 微生物限度按照《中国药典》规定的方法进行检测,符合要求。
六、实验讨论1. 在制备板蓝根颗粒的过程中,应注意控制提取工艺,以保证有效成分的提取率。
2. 在精制过程中,应适当调整乙醇浓度,以使沉淀充分沉淀,提高有效成分的回收率。
板蓝根颗粒剂的制备工艺流程板蓝根颗粒剂是一种常用的中药制剂,具有清热解毒、利咽消炎的功效,广泛用于感冒、咽炎等疾病的治疗。
制备板蓝根颗粒剂的工艺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原料准备、研磨、浸提、过滤、浓缩、喷雾干燥和包装。
首先,原料准备是制备板蓝根颗粒剂的第一步。
原料包括板蓝根、淀粉、蔗糖等。
其中,板蓝根是主要的药材,需要选择新鲜、无虫蛀、无霉变的板蓝根,并进行洗净、晒干等处理。
第二步是研磨。
将处理好的板蓝根经过研磨机进行细碎研磨,使其粒度均匀细小,便于后续的浸提过程。
第三步是浸提。
将研磨好的板蓝根放入提取设备中,加入适量的水或其他溶剂进行浸提。
浸提可以采用冷水浸提或热水浸提的方法。
冷水浸提时间较长,一般需要浸泡12-24小时;热水浸提时间相对较短,一般为1-2小时。
浸提后,将提取液和渣进行分离。
第四步是过滤。
将浸提得到的板蓝根提取液进行过滤,去除多余的杂质和固体颗粒。
过滤可以采用纸滤器、布袋过滤器等设备进行。
第五步是浓缩。
将过滤后的板蓝根提取液放入浓缩设备中进行浓缩。
浓缩的目的是去除提取液中的水分,使得液体浓缩成糊状。
第六步是喷雾干燥。
将浓缩后的板蓝根糊状物通过喷雾干燥设备进行干燥处理。
喷雾干燥是利用高速旋转雾化器将糊状物雾化成小颗粒,通过热风进行快速干燥,使得颗粒迅速失去水分并固化成颗粒状。
最后,是包装。
将喷雾干燥得到的板蓝根颗粒剂进行包装,并进行质量检验,符合标准后进行标签贴纸、封口等工序,最终得到成品。
总的来说,制备板蓝根颗粒剂的工艺流程包括原料准备、研磨、浸提、过滤、浓缩、喷雾干燥和包装。
每个步骤都需要严格控制参数,并遵守药典规定的制造操作规程,确保制备出质量优良、安全有效的板蓝根颗粒剂。
对于该制剂的生产和使用,还需要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医疗行业的要求。
实验五板蓝根颗粒的制备
一、实验目的
1.掌握中药颗粒剂的的制备方法
2.熟悉中药提取、精制的一般过程
3.了解中药颗粒剂的质量检查方法
二、实验原理
(一)定义和分类
颗粒剂(granules)是指药物与适宜的辅料制成的具有一定粒度的干燥颗粒状制剂,其中粒径范围在105-500微米的颗粒剂又称细粒剂。
颗粒剂主要供口服,既可以吞服,又可以混悬或溶解在水中服用。
根据其在水中的溶解情况,又可分为可溶性颗粒剂、混悬性颗粒剂及泡腾性颗粒剂。
(二)形成原理
粉末间相互结合成颗粒与粘附作用和内聚作用有关。
粘附是指不同种粉末间或粉末对固体表面的结合,而内聚是指同种粉末的结合。
在制颗粒时,粉末间存在的水分可以引起粉末的粘附,如果粉末间只有部分空隙充满液体,则所形成的液桥可以通过表面张力和毛细管细粒而使粉末相结合;如果粉末间空隙都充满液体,并延伸到主空隙的边缘时,则颗粒表面的表面张力及整个液体空间的毛细管吸力可以使粉末结合;当粉末表面完全被液体包围时,虽然没有颗粒内部的引力存在,但粉末仍可以凭借液滴表面张力而彼此结合。
湿粒干燥后,虽然尚有少量水分,但由于粉末之间接触点因干燥受热而熔融,或者由于粘合剂的固化,或由于被溶物料(药物或辅料)的重结晶等作用而在粉末间形成固体桥,加强了粉末的结合。
(三)制备方法及工艺路线
颗粒剂的一般制备方法是将处方成分或中药提取物与辅料用粘合剂或润滑剂制成软材,过筛制粒,湿粒在低温下干燥,分装而得。
一般中药浸膏的粘性大而易使颗粒重新粘合。
操作中一般用高浓度乙醇为润湿剂制备软材。
工艺路线如下:
三、实验器材
器材:烧杯、玻璃棒、电炉、网筛、搪瓷盘、烘箱
药品及辅料:95%乙醇、糊精、糖粉
四、实验内容
处方:
板蓝根 50g(浓缩浸膏10ml)
糊精 10g
糖粉 30g
乙醇 95%适量
颗粒 50g
工艺:
(1)提取:浸泡30min,煎煮2次,首次45min, 过滤,保留滤液。
药渣加4-5倍量水煎煮30min,过滤后合并滤液,浓缩成1:1(即浓缩成50ml),加入95%的乙醇,边加边搅拌,使含醇量达70%,静置使其沉淀。
取上清液,加热浓缩为10ml浸膏备用。
(2)制备软材:加入蔗糖、糊精,混匀,加入适量95%乙醇,边加边搅拌,制软材,于50摄氏度烘箱干燥15min后备用。
(3)整粒:过16目筛,分装即得。
操作注意:
(1)浓缩药液时如果溶液过稠或快要浓缩成浸膏时应将火力减弱、缓慢间隔加热,以免浸膏底部因受热不均而变糊。
(2)制备软材时应根据浸膏的粘稠程度、辅料加入后的情况适量滴加乙醇。
注解:板蓝根具有清热、解毒、凉血的作用,临床用于治疗流感、流脑、乙脑、肺炎、丹毒、热毒发斑、神昏吐衄、咽肿、痄腮、火眼、疮疹、舌绛紫暗、喉痹、烂喉丹痧、大头瘟疫、痈肿;可防治流行性乙型脑炎、急慢性肝炎、流行性腮腺炎、骨髓炎。
质量检查:
(1)粒度:除另有规定外,取单剂量分装的颗粒剂5袋(瓶)或多剂量分装颗粒剂1包(瓶),称定重量,置药筛内过筛。
过筛时,将筛保持水平状态,左右往返轻轻筛动3分钟。
不能通过一号筛和能通过四号筛的颗粒和粉末总和,不得过8.0%。
(2)溶化性:取供试品10g,加热水20倍,搅拌5分钟,立即观察。
可溶性颗粒剂应全部溶化,允许有轻微浑浊;混悬性颗粒剂应能混悬均匀。
泡腾性颗粒剂遇水时应立即产生二氧化碳气并呈泡腾状。
颗粒剂均不得有焦屑等异物。
(3)水分:除另有规定外,不得过5.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