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45宣贯资料
- 格式:doc
- 大小:14.00 KB
- 文档页数:2
作业指导书(UT-09)编制:审核:批准:执行日期:2015年3月10日1 目的1.1为使钢结构的部件和焊缝采用超声波检测时其全过程的操作规范化,能正确反映产品质量制定本操作规程。
2 适用范围2.1本规程适用于母材厚度8mm~100mm的低超声衰减金属材料熔化焊焊接接头手工超声波检测,检测是母材及焊缝温度为0~60℃之间。
3 引用标准3.1GB/T 5616-2006 无损检测应用导则3.2GB/T 9445-2005 无损检测人员资格鉴定与认证3.3GB/T 11345-2013 焊缝无损检测超声波检测技术、检测等级和评定3.4GB/T 29711-2013 焊缝无损检测超声波检测焊缝中的显示特征3.5GB/T 29712-2013 焊缝无损检测超声波检测验收等级4.人员资格要求4.1.2 无损检测人员的资格评定应按照《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考核与监督管理规则》的要求取得相应的无损检测资格。
4.2 NDT UT-I级可在NDT UT-II级人员指导下,可进行相关检测。
4.3不得有色盲和色弱,其近距离视力或近距离矫正视力应不低于5.0(小数记录值为1.0), 的近距离视力敏锐度。
检测员每年进行视力检查.5 检测器材5.1 超声波检测仪器要求5.1.1 采用A型脉冲反射式超声波探伤仪,其工作频率范围为1MHz~6MHz,仪器至少在荧光屏满刻度的80%范围内呈线性显示。
探伤仪应具有80dB以上的连续可调衰减器(增益),步进级每档不大于2dB,其精度为任意相邻12dB误差在±1dB以内,最大累计误差不超过1dB。
水平线性误差不大于直线性误差不大于3%。
5.1.2 具有资质机构出的超声波仪器性能测试报告,报告有效期不大于12个月。
5.2 探头选择5.2.1 检测频率检测频率选择2MHz~5MHz。
初始检测应尽可能选择较低的检测频率。
如有需要,可以选择较高的检测频率,以改善探头的分辨力。
5.2.2 折射角保证声束与底面反射面法线的夹角在35°至70°之间。
河南省交通运输厅关于印发《高速公路“13445工程”平安百年品质工程三年行动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南省交通厅•【公布日期】2021.06.07•【字号】豫交建管函〔2021〕11号•【施行日期】2021.06.0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交通运输综合规定正文河南省交通运输厅关于印发《高速公路“13445工程”平安百年品质工程三年行动方案》的通知豫交建管函〔2021〕11号各省辖市、济源示范区、省直管县(市)交通运输局,厅直属有关单位,厅机关有关处室,河南交通投资集团,高速公路“13445工程”各项目建设单位:为推动《河南省交通运输厅关于高速公路“13445工程”平安百年品质工程建设的指导意见》(豫交文〔2020〕61号)深入实施,促进高速公路“13445工程”质量管控水平、安全保障水平、信息化应用水平、从业人员素质全面提升,为我省高速公路建设工作高质量发展夯实基础,省厅制定了《高速公路“13445工程”平安百年品质工程三年行动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2021年6月7日高速公路“13445工程”平安百年品质工程三年行动方案为推动《河南省交通运输厅关于高速公路“13445工程”平安百年品质工程建设的指导意见》(豫交文〔2020〕61号)深入实施,进一步明确平安百年品质工程创建目标任务,全面提升高速公路“13445工程”建设质量安全水平,结合我省高速公路项目建设管理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重大工程要打造“精品工程、样板工程、平安工程、廉洁工程”的重要指示精神,围绕交通强国建设纲要要求,以平安百年品质工程为主线,以创建优质工程为目标,将“一流设施、一流技术、一流管理、一流服务”的建设理念和“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价值倡导贯穿到高速公路“13445工程”平安百年品质工程建设全过程,全面推进高速公路“13445工程”建设高质量发展。
超声波探伤标准GB11345-8913.5 反射波幅位于Ⅲ区的缺陷, 无论其指示长度如何, 均评定为Ⅳ级.13.6 不合格的缺陷, 应予返修, 返修区域修后, 返修部位及补焊受影响的区域, 应按原探伤条件进行复验,复探部位的缺陷亦应按12 章评定.14 记录与报告14.1 检验记录主要内容: 工件名称、编号、焊缝编号、坡口形式、焊缝种类、母材材质、规格、表面情况、探伤方法、检验规程、验收标准、所使用的仪器、探头、耦合剂、试块、扫描比例、探伤灵敏度. 所发现的超标缺陷及评定记录, 检验人员及检验日期等. 反射波幅位于Ⅱ区, 其指示长度小于表 6 的缺陷也应予记录.14.2 检验报告主要内容: 工件名称、合同号、编号、探伤方法、探伤部位示意图、检验范围、探伤比例收标准、缺陷情况、返修情况、探伤结论、检验人员及审核人员签字等.14.3 检验记录和报告应至少保存7 年.14.4 检验记录和报告的推荐格式见附录 F.附录A标准试块的形状和尺寸( 补充件)注: 尺寸公差±0.1; 各边垂直度不大于0.05;C 面尺寸基准面, 上部各折射角刻度尺寸值见表A1,下部见表A2.附录B对比试块的形状和尺寸( 补充件)B1 对比试块的形状和尺寸见表B1.注: ①尺寸公差±0.1mm; ②各边垂直度不大于0.1; ③表面粗糙度不大于6.3 μm; ④标准孔与加工面的平行度不大于0.05.附录C串列扫查探伤方法( 补充件)C1 探伤设备C1.1 超声波探伤仪的工作方式必须具备一发一收工作状态.C1.2 为保证一发一收探头相对于串列基准线经常保持等距离移动, 应配备适宜的探头夹具, 并适用于横方型及纵方型两种扫查方式.C1.3 推荐采用, 频率2-2.5Mhz, 公称折射角45°探头, 两探头入射点间最短间距应小于20mm.C2 仪器调整C2.1 时基线扫描的调节采用单探头按标准正文9.1 的方法调节, 最大探测范围应大于 1 跨距声程.C2.2 灵敏度调整在工件无缺陷部位, 将发、收两探头对向放置, 间距为 1 跨距, 找到底面最大反射波见图C1及式C1,调节增益使反射波幅为荧光屏满幅高度的40%,并以此为基准波高. 灵敏度分别提高8dB、14dB 和20dB 代表判废灵敏度、定量灵敏度和评定灵敏度.C3 检验程序C3.1 检验准备a. 探伤面对接焊缝的单面双侧;b. 串列基准线如发、收两探头实测折射角的平均值为β或K 值平均为K. 在离参考线( 参考线至探伤截面的距离L'-0.5P) 的位置标记串列基准线, 见图C2 及式C2.0.5P=δtg β(C1)或0.5P= δK (C2)C3.2 初始探伤C3.2.1 探伤灵敏度不低于评定灵敏度.C3.2.2 扫查方式采用横方形或纵方形串列扫查, 扫查范围以串列基准线为中心尽可能扫查到整个探伤截面, 每个探伤截面应扫查一遍.C3.2.3 标记超过评定线的反射波, 被判定为缺陷时, 应在焊缝的相应位置作出标记.C3.3 规定探伤C3.3.1 对象只对初始检验标记部位进行探伤.C3.3.2 探伤灵敏度为评定灵敏度.C3.3.3 缺陷位置不同深度的缺陷, 其反射波均出现在相当于半跨距声程位置见图C3. 缺陷的水平距离和深度分别为:(C3)(C4)C3.3.4 缺陷以射波幅在最大反射波探头位置, 以40%线为基准波高测出缺陷反射波的dB数作为缺陷的相对波幅, 记为SL±----dB.C3.3.5 缺陷指示长度的测定采用以评定灵敏度为测长灵敏度的绝对灵敏度法测量缺陷指示长度. 即进行左右扫查( 横方形串列扫查), 以波幅超过评定线的探头移动范围作为缺陷指示长度.C4 缺陷评定所有反射波幅度超过评定线的缺陷均应按标准正文第12 章的规定予以评定, 并按第13 章的规定对探伤结果作等级分类.附录D距离---- 波幅(DAC)曲线的制作( 补充件)D1 试件D1.1 采用标准附录B对比试块或其他等效形式试块绘制DAC曲线.D1.2 R 小于等于W2/4 时, 应采用探伤面曲率与工件探伤面曲率相同或相近的对比试块.D2 绘制步骤DAC曲线可绘制在坐标纸上( 称DAC曲线), 亦可直接绘制在荧光屏前透明的刻度板上( 称DAC曲线板).D2.1 DAC 曲线的绘制步骤如下:a. 将测试范围调整到探伤使用的最大探测范围, 并按深度、水平或声程法调整时基线扫描比例;b. 根据工件厚度和曲率选择合适的对比试块, 选取试块上民探伤深度相同或接近的横孔为第一基准孔, 将探头置于试块探伤面声束指向该孔, 调节探头位置找到横孔的最高反射波;c. 调节" 增益" 或" 衰减器" 使该反射幅为荧光屏上某一高度( 例如满幅的40%)该波高即为" 基准波高", 此时,探伤系统的有效灵敏度应比评定灵敏度高10dB;d. 调节衰减器, 依次探测其他横孔, 并找到最大反射波高, 分别记录各反射波的相对波幅值(dB);e. 以波幅(dB) 为纵坐标, 以探沿距离( 声程、深度或水平距离) 为横坐标, 将c、d 记录数值描绘在坐标纸上;f. 将标记各点连成圆滑曲线, 并延长到整个探测范围, 最近探测点到探距离O点间画水平线, 该曲线即为Φ3mm横孔DAC曲线的基准线;g. 依据标准正文表 3 规定的各线灵敏度, 在基准线下分别绘出判废线、定量线、评定线, 并标记波幅的分区;h. 为便于现场探伤校验灵敏度, 在测试上述数据的同时, 可对现场使用的便携试块上的某一参考反射体进行同样测量, 记录其反射波位置和反射波幅(dB) 并标记在DAC曲线图上.D2.2 DAC 曲线的绘制步骤如下:a. 同D2.1a;b. 依据工件厚度和曲率选择合适的对比试块, 在试块上所有孔深小于等于探测深度的孔中, 选取能产生最大反射波幅的横孔为第一基准孔;c. 调节" 增益" 使该孔的反射波为荧光屏满幅高度的80%,将其峰值标记在荧光屏前辅助面板上. 依次探测其它横孔, 并找到最大反射波, 地峰值点标记在辅助面板上, 如果做分段绘制, 可调节衰减器分段绘制曲线;d. 将各标记点连成圆滑曲线, 并延伸到整个探测范围, 该曲线即为Φ3mm横孔DAC曲线基准线; 定量灵敏度下, 如分别将灵敏度提高或降低6dB, 该线将分别代表评定或判废线.(A 级检验DAC基准线即为判废线);e. 将灵敏度提高(8-50mm提高到10dB,50-300mm提高10dB或8dB), 该线表示定量线. 在定量灵敏度下, 如分别将灵敏度提高或降低6dB, 该线将分别代表评定或判废线.(A 级检验DAC基准线即为判废线);f. 在作上述测试的同时, 可对现场使用的便携式试块上的某一参考反射体作同样测, 并将其反射波位置和峰值标记在曲线板上, 以便现场进行灵敏度校验.附录E声能传输损耗差的测定( 补充件)工件本身反射波幅度有影响的两个主要因素是材料的材质衰减和工件表面粗糙度及耦合情况的表面声能损失.超声波的材质衰减对普通碳钢或低合金网板材, 在频率低于3MHz 声程不超过200mm时, 可以忽略不记, 或者一般来说衰减系数小于0.01dB/mm 时, 材质衰减可以不予考虑, 标准试块和对比试块均应满足这一要求.受检工件探伤时, 如声程较大, 或材质衰减系数超过上述范围, 在确定缺陷反射波幅时, 应考虑作材料衰减修整, 如被检工件表面比较粗糙还应考虑表面声能损失问题.E1 横波超声材质衰减的测量E1.1 制作与受检工件材质相同或相近, 厚度约40mm表面粗糙度与对比试块RB相同的平面型试块图E1.E1.2 采用工件检验中使用的斜探头按深度1:1 调节仪器时基扫描.E1.3 另选用一只与该探头尺寸、频率、角度相同的斜探头, 两探头按图E1 所示方向置于平板试块上, 两探头入射点间距离为1P,仪器调为一发一收状态, 找到接以最大反射波幅, 记录其波幅值Hi(dB).E1.4 将两探头拉开到距离为2P,找到最大反射波幅, 记录其波幅值H2(dB).E1.5 实际探伤中超声波总是往返的, 故双程的衰减系数αH可用下式计算:(E1)S1=40/COSβ+l' (E2)S2=80/COSβ+l'0 (E3)(E4)式中L0---- 晶片到为的距离, 作为简化处理亦可取l'0=l0, mm;△------ 声程S1、S2不考虑材质衰减时大平面的反射波幅dB 差, 可用公式计算或从该探头的D·G·S 曲线上查得,dB;由于S2 近拟为S1 的2 倍, 在声程大于 3 倍近场长度N时, △约为6dB.E1.6 如果在图E1 试块和RB对比试块的侧面测得波幅HZ,相差不过1dB, 则可不考虑工件的材质衰减.E2 传输损失差的测定E2.1 采用工件检验中使用的斜探头, 按深度比例调节仪器时基扫描.E2.2 选用另一与该探头尺寸、频率、角度相同的斜探头, 两探头按图E2 所示方向置于对比试块侧面上, 两探头入射点间距离为1P, 仪器调为一发一收状态.E2.3 在对比试块上, 找到接收波最大反射波幅, 记录其波幅值H1(dB).E2.4 在受检工件板材上( 不通过焊缝) 同样测出接收波最大反射波幅, 记录其波幅值H2(dB).E2.5 传输损失差△V为:△V=H1-H2-△1- △2 (E5)式中△1---- 声程S1、S2 不考虑材质衰减时大平面的反射波幅dB 差, 可用公式计算或从探头的D·G·S 曲线上查得,dB;S1---- 在对比试块中的声程,mm;S2---- 在工件板材中的声程,mm;△2-- 试块中声程S1 时与工件中声程S2 时的超声材质衰减差值,dB.如试块图E1 按E1 测量材质衰减系数小于0.01dB/mm, 此项可以不予考虑.附录F焊缝超声波探伤报告和记录( 参考件)焊缝超声波探伤报告焊缝超声波探伤记录附加说明: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电子工业部提出.本标准由全国无损检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由哈尔滨焊接研究所负责起草, 主要参加单位: 哈尔滨锅炉厂、劳动人事部锅炉压力容器检测研究中心.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生田、李家鳌、康纪黔、张泽丰、王梅屏.。
GB/T11345-2013新标准的宣讲新标准与老标准的主要变化情况一、修改了范围(第一章)厚度不变(8mm)新增温度(0~60C°)检测材料声速(纵波5920±50、横波3255±30)m/s新标准中将检测等级分为ABCD四个等级,D为特殊等级(老标准A、B、C三个等级)检测结果的评定或验收基于两个因素:(1)、基于显示长度和回波幅度;(2)基于显示特性和显示尺寸(探头移动技术由此必须在探伤前明确使用哪种技术(可能带来不同评定结果)二、修改了规范性引用文件由于年份的迁移,很多标准都进行了更改,另外中国加入WTO后很多标准要求尽量与ISO标准接轨。
三、修改了术语定义与符号这些内容全部列在表1中,确实这些术语与定义与老标准完全不同。
四、增加了总则(第4章)运用本标准时涉及的两个标准(GB/T 29711和GB/T 29712 基于验收要求)五、增加了合同协议项目内容(这是国际惯例)、检测前所必要的信息和书面检测工艺规程等信息。
六、修改了人员和设备要求(第6章)在这一章节中,对仪器、试块、探头要求比老标准更严格:(一)、仪器1、采购和维修的规范化2、性能指标要求:(1)、温度稳定性(环境温度变化5 C°,信号幅度不大于±2%,位置变化不大于全屏宽度的±1%)(2)、显示稳定性(频率增加1Hz,信号幅度不大于±2%、信号位置变化不大于全屏宽度的±1%)(3)、水平线性偏差不大于全屏宽度的±2%(老标准±1%)(4)、垂直线性的测试值与理论值偏差不大于±3%(老标准±5%)除此之外,要求仪器到有资质的检测机构进行性能测试,周期为一年一次(12个月)3、系统性能测试主要是指仪器和探头连接后测试,与老标准基本一致:(1)、入射点偏差±1mm(2)、折射角偏差±2°(3)、灵敏度余量、分辨力和盲区视实际要求而定(主要是根据检测对象)(二)、探头参数1、检测频率2~5MHz(可高可低)最低可到1MHz2、折射角(35~70度之间)多探头使用时,探头间的角度差不小于10度3、晶片尺寸:从频率和声程考虑(6~12mm的用于短声程检测,直探头声程大于100mm或斜探头声程大于200mm的,选直径12mm~24mm或等效面积的矩形晶片)4、曲面检测时探头与工件底面间隙不大于0.5mm。
XXXXXXX设备“六性”大纲文件代号:文件版本:V1.0XXXXX电子技术有限公司2018年05月XXXXXXX设备“六性”大纲文件代号:文件版本:V1.0文件更改记录目录1.范围 (1)2.引用文件 (1)3.编制依据 (1)4.一般要求 (2)4.1.“六性”的目标和任务 (2)4.2.“六性”要求 (2)XXXXXXX设备“六性”大纲文件代号:1.范围本大纲规定了XXXXXXX设备的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测试性、安全性、环境适应性工作的内容和要求,开展并完成相关工作提供依据。
本大纲适用于XXXXXXX设备研制各阶段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测试性、安全性、环境适应性工作的实施和检查。
2.引用文件GJB 1181 军用装备包装、装卸、贮存和运输通用大纲GJB 1371-1992 装备保障性分析GJB 3872-1999 综合保障通用要求GJB 450A-2004 装备可靠性工作通用要求GJB 368B-2009 装备维修性通用报告GJB 2547-1995 装备测试性大纲GJB 900-1990 系统安全性通用大纲GJB 451A-2005 可靠性维修性术语GJB 899A-2009 可靠性鉴定和验收试验GJB/Z 1391-2006 故障模式、影响危害性分析程序GJB 4239-2001 装备环境工程通用要求MIL-HDBK-217F 电子设备可靠性预计手册(修改通告Ⅱ)Q/LT G07.100-2011 质量手册XXXXXXX设备技术协议3.编制依据满足XXXXXXX设备技术协议的要求。
4.一般要求XXXXXXX设备应按相关文件制定“六性”大纲、工作计划,协调、检查、督促“六性”工作项目的实施,确保模块使用寿命期内的保障能力;确保达到规定的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测试性、安全性、环境适应性要求,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减少对维修人力和其它资源的要求。
4.1.“六性”的目标和任务4.1.1.目标以合理的寿命周期费用实现产品较高的质量要求。
中国质量认证中心认证技术规范CQC 1134-2018便携式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用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安全认证技术规范Safety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Lithium-ion cells and batteries used in portable household and similar electrical appliances2018-05-11发布 2018-05-11 实施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发布目录前言 ............................................................................................................................................ I II 便携式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用锂离子电池和. (1)电池组安全认证技术规范 (1)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一般要求及测试方法 (5)4.1一般安全性的考虑 (5)4.2安全工作参数 (5)4.3安全关键元器件 (5)5.试验的一般条件 (6)5.1 试验条件 (6)5.2 公差 (6)5.3 温度测量方法 (7)5.4其它要求 (7)5.5 测试用充放电程序 (7)5.6 型式试验 (7)5.7模拟故障或异常工作条件 (9)6.标志和警示说明 (10)6.1标志 (10)6.2警示说明 (10)6.3耐久性 (10)7. 电池安全 (11)7.1高温外部短路 (11)7.2过充电 (11)7.3强制放电 (11)7.4挤压 (12)7.5重物冲击 (12)7.6热滥用 (12)7.7燃烧喷射 (13)8.电池运输及使用安全 (13)8.1低气压 (13)8.2温度循环 (13)8.3振动 (14)8.4加速度冲击 (14)8.5跌落 (15)9. 电池组的保护电路 (15)9.1概述 (15)9.2过压充电保护 (15)9.3欠压放电保护 (15)9.4过流充电保护 (16)9.5过载保护 (16)9.6高温使用 (16)9.7短路保护 (17)9.8耐高压 (17)9.9不平衡充电保护 (17)9.9.1要求 (17)9.10线路载流能力 (17)10.系统的保护电路 (18)10.1概述 (18)10.2充电电压控制 (18)10.3充电电流控制 (18)10.4放电电压控制 (18)10.5放电电流控制 (19)10.6充放电温度控制 (19)11.电池组运输及使用安全 (19)11.1低气压 (19)11.2温度循环 (19)11.3振动 (20)11.4加速度冲击 (20)11.5跌落 (20)11.6浸水 (21)11.7防止吞食 (21)11.8应力消除 (22)11.9材料阻燃 (22)11.10端子防触及 (22)附录A (24)附录B (25)前言本技术规范根据GB/T1.1-2009制定。
水电新能源发电企业技术监督实施细则(试行)2014-06发布 2014-06实施中国华电集团公司发布目次前言................................................................................................................................................. V I 水电新能源发电企业技术监督实施细则.. (1)1 总则 (1)2 监督管理 (1)3 监督网络和职责 (2)第一章金属监督实施细则 (5)1 规范性引用文件 (5)2 监督范围 (6)3 监督内容 (7)4 技术资料管理 (21)附录A (22)附录B (24)附录C (26)第二章绝缘监督实施细则 (31)1 规范性引用文件 (31)2 监督范围 (33)3 监督内容 (34)4 技术资料管理 (52)附录A (53)附录B (66)附录C (68)第三章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监督实施细则 (72)1 规范性引用文件 (72)2 监督范围 (73)3 监督内容 (74)4 技术资料管理 (85)附录A (87)附录B (88)附录C (88)附录D (91)附录E (92)第四章热工监督实施细则 (95)1 规范性引用文件 (95)2 监督范围 (96)3 监督内容 (97)4 技术资料管理 (101)附录A (102)附录B (105)附录C (106)第五章电测监督实施细则 (110)1 规范性引用文件 (110)2 监督范围 (111)3 监督内容 (111)4 技术资料管理 (116)附录A (117)附录B (120)附录C (121)第六章化学监督实施细则 (124)1 规范性引用文件 (124)2 监督范围 (124)3 监督内容 (125)4 技术资料管理 (134)附录A (135)附录B (139)附录C (141)第七章电能质量监督实施细则 (145)1 规范性引用文件 (145)2 监督范围 (145)3 监督内容 (145)4 技术资料管理 (149)附录A (150)附录B (151)附录C (152)第八章水工监督实施细则 (155)1 规范性引用文件 (155)2 监督范围 (156)3 监督内容 (156)4 技术资料管理 (160)附录A (161)附录B (169)附录C (175)附录D (179)第九章水轮机监督实施细则 (185)1 规范性引用文件 (185)2 监督范围 (186)3 监督内容 (186)4 技术资料管理 (191)附录A (192)附录B (193)第十章励磁监督实施细则 (197)1 规范性引用文件 (197)2 监督范围 (197)3 监督内容 (198)4 技术资料管理 (204)附录A (205)附录B (207)第十一章水电企业节能监督实施细则 (210)1 规范性引用文件 (210)2 监督范围 (210)3 监督内容 (211)4 技术资料管理 (213)附录A (214)附录B (215)第十二章风电企业节能监督实施细则 (218)1 规范性引用文件 (218)2 监督范围 (218)3 监督内容 (218)4 技术资料管理 (220)附录A (221)附录B (222)第十三章风电机监督实施细则 (225)1 规范性引用文件 (225)2 监督范围 (226)3 监督内容 (226)4 技术资料管理 (232)附录A (233)附录B (243)附录C (245)附录D (247)前言本细则是依据DL/T 1051-2007《电力技术监督导则》、DL/T 1049-2007《发电机励磁系统技术监督规程》、DL/T 1052-2007《节能技术监督导则》、DL/T 1053-2007《电能质量技术监督规程》、DL/T 1054-2007《高压电气设备绝缘技术监督规程》、DL/T 1055-2007《发电厂汽轮机、水轮机技术监督导则》等国家、行业有关标准,中国华电水电制〔2013〕301号《中国华电集团公司水电与新能源技术监督管理办法(试行)》的有关要求,结合中国华电集团公司实际情况编制。
11345-2013标准质量等级总体而言,GB/T11345-1989的许多模糊地带都在GB/T 11345-2013被明确了,例如,旧标准要求检测面的粗糙度不应超过6.3μm,但是我们不可能去实测粗糙度。
而新标准要求,探头和工件的接触间隙不应超过0.5mm,这样一线检测人员就知道如何判断检测面是否符合不平整度的要求了。
在检测技术方面,新标准的详细规定,减少了超声检测人员的随意性,提高了检测结果的一致性。
同时标准的用语也变得严谨了,举个例子,GB/T11345-1989 会把焊缝里的不连续性称为“缺陷”,而新标准GB/T11345-2013则采用一个中性词:缺欠。
一、GB/T11345-2013会规定工件检测时温度在0~60℃。
GB/T 11345-2013是基于横波声速为(3255±30)m/s和纵波声速为(5920±50)m/s的钢材而设立的,因此需要控制工件温度。
同时标准还明确提出:每次检测前应设定时基线和灵敏度,并考虑温度的影响。
时基线和灵敏度设定时的温度与焊缝检测时的温度之差不应超过15℃,其目的也是为了避免声速变化太大,影响定位精度。
超声波在钢传播的声速和探头折射角一般都在特定温度下测定的。
实际工作中,工件温度会随环境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当温度降低时,超声波在钢中的声速会上升,一方面会造成缺陷定位产生误差,另一方面会造成探头折射角下降。
因此当环境温度发生较大变化后,我们必须对超声检测仪器和探头的参数重新校正,保证超声检测结果的可靠性。
关于工件温度的规定在GB/T11345-1989是完全没有提及的,而GB/T11345-2013控制了一个影响焊缝超声检测的客观因素。
实际上,我们常用的工业耦合剂为浆糊,工件温度太低容易结冰;温度太高容易蒸发。
二、取消探头K值的说法探头K值=tanθ,θ为探头折射角,这只是中国人的提法。
外国人是不用K值来描述探头的折射角。
此举完全就是为了和国际接轨,规范超声检测术语的使用。
国电 XXX工程土建专业强制性条文学习培训记录清单培序备文件编号培训内容日期训号注人JXSD-学习《实施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监督规定》建设部令第JXSD- 2011-1 81 号,更深入的宣贯、执行《电力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08-05 QTPX--条文》。
001JXSD-2011-2 QTPX-- 学习《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 9108-05 002JXSD- 学习《建筑地基础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JXSD- GB50202-2002;《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 JGJ120—399;《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 GB50330-2002;《建筑QTPX--3地基础处理技术规范》 JGJ79—2002JXSD-学习《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4QTPX--2002004JXSD-5 QTPX--学习《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 2001005JXSD-6 QTPX--学习《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JGJ81—2002006JXSD-7 QTPX-- 学习《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3—2002007JXSD-8 QTPX-- 学习《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7—2002008JXSD-GB50209— 9 学习《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QTPX--2002009JXSD-10 学习《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QTPX--GB50242—2002010JXSD-GB50243— 11 学习《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QTPX--2002011JXSD-GB50303— 12 学习《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QTPX--2002012国电 XXX 工程《强制性条文》学习培训记录编号:学习培训时间学习培训辅导人学习培训内容:学习培训地点记 录 人学习《实施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监督规定》建设部令第81 号,更深入的宣贯、执行《电力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
水利水电工程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评定标准宣贯讲座—水工金属结构安装工程刘良高级工程师前言根据水利部2004年技术标准修订计划,按照《水利技术标准编写规定》(SL 1─2002)的要求,修订《水利水电基本建设工程单元工程质量等级评定标准—金属结构及启闭机械安装工程(试行)》(SDJ 249.2─88)(以下简称原标准)。
修订后本标准的名称为《水利水电工程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评定标准——水工金属结构安装工程》(以下简称本标准)。
本标准共17章,38节,148条,1个附录。
本标准主要技术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本标准的适用范围;——单元工程划分的原则以及划分的组织和程序;——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评定的组织、条件、方法;——水工金属结构安装工程施工质量检验项目及质量标准、检验方法、检验数量。
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有:——将原标准的“说明”修改为“总则”,并增加和修改了部分内容;——增加了术语;——增加了基本规定。
明确了验收评定的程序,强化了在验收评定中对施工过程检验资料、施工记录的要求;——改变了原标准中质量检验项目分类。
将原标准中的“保证项目”、“基本项目”、“主要项目”、“一般项目”等统一规定为“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两类;——增加了条文说明。
本标准替代SDJ 249.2─88标准本标准为全文推荐。
2目次1 总则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术语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基本规定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单元工程划分和检验要求 ............................ 错误!未定义书签。
GB/T11345-2013新标准的宣讲新标准与老标准的主要变化情况一、修改了范围(第一章)厚度不变(8mm)新增温度(0~60C°)检测材料声速(纵波5920±50、横波3255±30)m/s新标准中将检测等级分为ABCD四个等级,D为特殊等级(主要是指超出常规的检测:如被检材料、被检焊缝形式、温度、检测方法),老标准A、B、C三个等级。
检测结果的评定或验收基于两个因素:(1)、基于显示长度和回波幅度;(2)基于显示特性和显示尺寸(探头移动技术)由此必须在探伤前明确使用哪种技术(可能带来不同评定结果)二、修改了规范性引用文件由于年份的迁移,很多标准都进行了更改,另外中国加入WTO后很多标准要求尽量与ISO标准接轨。
三、修改了术语定义与符号这些内容全部列在表1中,确实这些术语与定义与老标准完全不同。
四、增加了总则(第4章)运用本标准时涉及的两个标准(GB/T 29711和GB/T 29712 基于验收要求)五、增加了合同协议项目内容(这是国际惯例)、检测前所必要的信息和书面检测工艺规程等信息。
六、修改了人员和设备要求(第6章)在这一章节中,对仪器、试块、探头要求比老标准更严格:(一)、仪器1、采购和维修的规范化2、性能指标要求:(1)、温度稳定性(环境温度变化5 C°,信号幅度不大于±2%,位置变化不大于全屏宽度的±1%)(2)、显示稳定性(频率增加1Hz,信号幅度不大于±2%、信号位置变化不大于全屏宽度的±1%)(3)、水平线性偏差不大于全屏宽度的±2%(老标准±1%)(4)、垂直线性的测试值与理论值偏差不大于±3%(老标准±5%)除此之外,要求仪器到有资质的检测机构进行性能测试,周期为一年一次(12个月),这是比较明确了仪器的送外校准周期。
3、系统性能测试主要是指仪器和探头连接后测试,与老标准基本一致:(1)、入射点偏差±1mm(2)、折射角偏差±2°(3)、灵敏度余量、分辨力和盲区视实际要求而定(主要是根据检测对象)(二)、探头参数1、检测频率2~5MHz(可高可低)最低可到1MHz2、折射角(35~70度之间)多探头使用时,探头间的角度差不小于10度3、晶片尺寸:从频率和声程考虑(6~12mm的用于短声程检测,直探头声程大于100mm或斜探头声程大于200mm的,选直径12mm~24mm或等效面积的矩形晶片)4、曲面检测时探头与工件底面间隙不大于0.5mm。
GB/T 11345-2013宣贯
一、11345-1989《钢焊缝手工超声波探伤方法和探伤结果分级》是1989年5月8日发布,1990年1月1日实施。
GB/T 11345-2013《焊缝无损检测超声检测技术、检测等级和评定》是2013年9月18日正式发布,2014年6月1日实施。
新老标准交替的周期为24年
二、GB/T11345-1989是将检测和评定合为一体的标准,
而GB/T11345-2013遵循了国际标准体系的习惯,检测技术和等级评定分开。
要想在焊缝超声检测中使用GB/T11345-2013,必须配合使用GB/T29712-2013《焊缝无损检测超声检测验收等级》及GB/T29711-2013《焊缝无损检测超声检测焊缝中的显示特征》三、新、旧版本的焊缝母材厚度范围要求相同,都为不小于8mm,焊缝母材材质相同都为铁素体类钢,焊缝类型都为全熔透焊缝。
四、旧版没有明确要求,且对雇主授权也无要求。
五、取消K值说法
检测时规定在35°~70°之间
新版规定短声程的晶片尺寸为6~12mm的圆形(或等效面积矩形),长声程的晶片尺寸为12~24mm的圆形(或等效面积矩形)。
六、新版规定为焊缝和焊缝两侧至少10mm宽母材或热影响区宽度(取二者较大值)的内部区域,旧版检验区域的宽度为焊缝本身再加上焊缝两侧各相当于母材厚度30%的一段区域,这个区域最小10mm,最大20mm,与新版差别不大,基本相同。
七、新版以附录的形式列出了检测所用的试块,保留了旧版RB系列试块用于DAC技术,并增加了DGS技术纵波、横波检测用对比试块。
八、灵敏度调节
新版规定了4种技术的调节。
取消了三线(评定线、定量线、判废线)和三区域(Ⅰ、Ⅱ、Ⅲ)的定义。
评定等级也不同于传统的评定线。
九、检测等级
新版:A、B、C、D
旧版:A、B、C
新版对各种接头类型(7种:比旧版多出了十字接头和管座相贯角接头两种类型,其余与旧版类型相同)给出了不同检测等级(A到C)的具体要求(附录A)。
A级增加了斜平行扫查的要求
T型接头、插入式管座角接头、L型接头、骑座式管座角接头不论何种检测等级,焊缝表面需磨平。
串列扫查由合同确定。
十、检测技术
(1)扫查方式基本相同锯齿形
(2)与检测面垂直的缺陷检测
(3)指示评定新版需要记录最大回波幅度、指示长度、指示自身高度(非必须)、指示特性(非必须)等。
旧版没有要求记录指示自身高度及指示特性。
十一、检测报告
新版取消检验记录内容的规定,检测报告内容增加被检对象温度、检测地点、引用的书面检测工艺规程、母材检测结果、给出指示的类型等,其余与旧版相同。
新版取消记录与报告保存年限的规定。
十二、GB/T29712-2013《焊缝无损检测超声检测验收标准》
(1)范围
验收等级为2级、3级。
(2)显示长度的测量
采用固定回波幅度等级法:找到超过评定等级的缺欠最高波后,移动探头使回波降至评定等级线,此时探头移动距离为该缺欠的显示长度。
旧标准GB/T 11345-1989采用的是:相对灵敏度测长法和端点峰值测长法。
(3)灵敏度等级
参考等级——母线,以直径为3mm横孔作为基准反射体,制作的距离-波幅曲线,记为Ho 。
评定等级——想当于评定线,此线的主要作用是为了测量缺欠的显示长度。
记录等级——相当于定量线,记录等级与评定等级的区别在于,如果单位焊缝长度内存在单个或多个间断的缺欠,记录缺欠的累计长度。
验收等级——相当于判废线,验收等级的灵敏度设定比较复杂,它是根据焊缝母材厚度、缺欠显示长度与板厚之间的倍数关系而变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