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纳米科技重点专项度拟立项项目.doc
- 格式:doc
- 大小:83.50 KB
- 文档页数:5
国家重大研发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由原来的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产业技术研究与开发基金和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等整合而成,是针对事关国计民生的重大社会公益性研究,以及事关产业核心竞争力、整体自主创新能力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性、基础性、前瞻性重大科学问题、重大共性关键技术和产品,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领域提供持续性的支撑和引领。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针对事关国计民生的重大社会公益性研究,以及事关产业核心竞争力、整体自主创新能力和国家安全的重大科学技术问题,突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领域的技术瓶颈。
将科技部管理的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发改委、工信部共同管理的产业技术研究与开发基金,农业部、卫计委等13个部门管理的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等,整合形成一个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当前,从“科学”到“技术”到“市场”演进周期大为缩短、各研发阶段边界模糊,技术更新和成果转化更加快捷。
为适应这一新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的特征,新设立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着力改变现有科技计划按不同研发阶段设置和部署的做法,按照基础前沿、重大共性关键技术到应用示范进行全链条设计,一体化组织实施。
该计划下,将根据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和科技发展优先领域,凝练设立一批重点专项,瞄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主要领域的重大、核心、关键科技问题,组织产学研优势力量协同攻关,提出整体解决方案。
作为原973计划、863计划等国家发展计划的集大成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已经成为我国针对事关国计民生的国家战略性、基础性、前瞻性重大科学技术问题,突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领域技术瓶颈的重要科技资助渠道。
截至2021年12月31日,这一年科技部已经正式对外公示了122个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共计1132个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拟获立项,其中包括142所高校拟立项项目647项,占比为57.16%。
科技部关于发布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纳米科技等重点专项2016年度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科学技术部•【公布日期】2016.02.16•【文号】国科发资〔2016〕37号•【施行日期】2016.02.16•【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科技计划正文科技部关于发布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纳米科技等重点专项2016年度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国科发资〔2016〕37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科技厅(委、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局,国务院各有关部门科技主管单位,各有关单位:《国务院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的方案》(国发〔2014〕64号,以下简称国发64号文件)明确规定,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面向事关国计民生需要长期演进的重大社会公益性研究,以及事关产业核心竞争力、整体自主创新能力和国家安全的重大科学问题、重大共性关键技术和产品、重大国际科技合作,按照重点专项的方式组织实施,加强跨部门、跨行业、跨区域研发布局和协同创新,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领域提供持续性的支撑和引领。
重点专项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组织实施的载体,是聚焦国家重大战略任务、围绕解决当前国家发展面临的瓶颈和突出问题、以目标为导向的重大项目群。
重点专项按程序报批后,交由相关专业机构负责具体项目管理工作。
按照国发64号文件的要求,科技部会同相关部门,根据“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原则,遵循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新的项目形成机制,面向2016年凝练形成了若干重点专项并研究编制了各重点专项实施方案,已经国家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战略咨询与综合评审特邀委员会(以下简称“特邀咨评委”)和部际联席会议审议通过,并按程序报国务院批复同意。
根据“成熟一批、启动一批”的原则,现将“纳米科技”等9个重点专项2016年度项目申报指南予以公布,请根据指南要求组织项目申报工作。
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项目组织申报要求及评审流程1. 申报单位根据指南支持方向的研究内容以项目形式组织申报,根据项目不同特点可设任务(或课题)。
覆盖国家重大科研计划2023年所有项目。
2023年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清单
一、自然科学类
1、2023年国家重大科学研究支持计划,科学前沿重大研究计划
《结构与进化生物学研究》项目:本项目旨在深入研究生物体的结构特征和进化演化规律,找出进化的驱动力,填补生物进化过程中长期悬而未决的重大科学问题。
《社会和文化生态学研究》项目:本项目重点在于利用生态学与社会学及其他学科的结合,研究人类社会文化活动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及减缓与适应气候变化的政策与技术措施。
《生物信息学与生物系统学发展研究》项目:本项目旨在进行以生物信息学和生物系统学为基础的科学研究,研究各种生物体的结构、功能和调控机制,建立完整的生物系统模型,探索生物系统的结构与运行规律,并开发相应的应用技术。
2、2023年国家重大科学研究支持计划,天文学重大研究计划
《深空天文对象的多波段物理性质研究》项目:本项目研究地球外宇宙天体多波段物理性质,研究宇宙中物质和能量的运动规律,推进宇宙结构形成和进化研究。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纳米科技”重点专项联合申报协议甲方:XX大学乙方:XX大学甲乙双方联合申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纳米科技”重点专项项目“项目名称”,共同承担该项目的研发工作。
本着优势互补、平等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经双方共同协商,就“项目名称”项目研发工作中所涉及的任务分工、研究成果的知识产权、经费分配方式等达成如下协议:第一条任务分工第二条本协议所称知识产权,包括依法享有的专利权、著作权、商标权、计算机软件的版权、技术秘密、商业秘密等知识产权。
第三条项目研发过程中所涉及各方已有的知识产权归原产权持有方所有,合作方有责任对任何其他方保密。
第四条项目研发过程中新产生的知识产权按各方贡献大小分配,即各方独立完成研究工作所形成的知识产权归各方独立所有;双方共同完成研究工作所形成的知识产权归各参与方共同所有,任何一方未经合作方同意不得擅自向其他方公开。
第五条经费分配方案:按国家下拨经费的百分比确定,甲方??%;乙方??%。
第六条本协议未尽事宜,由双方友好协商解决;协议履行过程中,如发生纠纷,由双方协商解决,协商未果时向甲方所在地的人民法院起诉。
第七条本协议经双方盖章后生效。
第八条本协议一式6份,双方各执1份,4份用于项目申报,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甲方:XX大学(盖章)乙方: XX大学(盖章)法定代表人:课题负责人:法定代表人:课题负责人:2006年10月19日2006年10月19日注意:法定代表人是指大学的校长、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及研究所的所长签名或签名章,不是课题负责人!若参与单位超过两家,建议与参与单位分别两两签订联合申报协议。
也可在本协议中增加丙方、丁方……但盖章非常耽误时间!!打印协议时,请删去本段注意事项。
纳米科技重大专项
纳米科技重大专项是指在我国国家发展重大需求和战略目标的指导下,由政府设立的专门针对纳米科技领域的科技研发项目。
纳米科技重大专项旨在推动纳米科技的发展与应用,提高纳米科技在经济、国防、环境保护等领域的综合应用水平。
纳米科技重大专项的主要任务包括:加强纳米科技基础研究,推动纳米材料与器件的研发,培养和引进高层次的纳米科技人才,推进纳米科技与产业的融合发展,加强纳米科技的标准化和评价认证体系建设等。
纳米科技重大专项项目的实施通常分为若干个阶段,每个阶段有明确的目标和任务。
政府通过提供经费、技术支持、政策支持等手段,推动项目的顺利进行,并提供相关的环境和资源保障。
专项项目的实施机构通常是一些具备较强科研实力和管理经验的研究机构或高校。
纳米科技重大专项的发展对于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以及国家综合实力的提高都具有重要意义。
该专项的实施不仅有助于推动纳米科技的前沿研究,也为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和市场机遇。
同时,通过加强纳米科技的标准化和评价认证体系建设,可以有效促进纳米技术的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28个专项,427个项目!2020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公示情况来源:锐动源作者:种瑞11月20日,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公共服务平台公示了“大科学装置前沿研究”、“量子调控与量子信息”2个重点专项2020年度项目安排公示。
共立项31个项目。
变革性技术关键科学问题根据《国务院关于改进加强中央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11号)、《国务院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方案的通知》(国发[2014]64号)、《科技部、财政部关于印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国科发资〔2017〕152号)等文件要求,现对“变革性技术关键科学问题”重点专项2020年度拟立项项目信息进行公示(详见附件)。
公示时间为2020年11月20日至2020年11月24日。
对于公示内容有异议者,请于公示期内以传真、电子邮件等方式提交书面材料,逾期不予受理。
个人提交的材料请署明真实姓名和联系方式,单位提交的材料请加盖所在单位公章。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如下:联系人:车子璠联系电话:************传真:************电子邮件:***************附件: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变革性技术关键科学问题”重点专项2020年度拟立项项目公示清单科技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2020年11月20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变革性技术关键科学问题”重点专项2020年度拟立项项目公示清单序号项目编号项目名称项目牵头单位项目实施周期(年)12020YFA0710000 低碳排放氮气-水光电催化合成氨关键技术 西安交通大学 5 22020YFA0710100 宽波段平面超表面太阳能聚光器及其集热系统 武汉理工大学 5 32020YFA0710200 离子液体强化CO2绿色转化新过程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5 42020YFA0710300 面向地外原位资源利用技术的人工光合成关键材料与系统研究 南京大学 5 52020YFA0710400 新型生物组装自愈合牙修复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5 62020YFA0710500 页岩油开发可控冲击波压裂技术的基础研究 西安交通大学 5 72020YFA0710600 川南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地震活动性风险评估与对策研究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5 8 2020YFA0710700 生物界面蛋白质冠主动精准调控与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5体构建 92020YFA0710800 工程化细胞逆转重要器官纤维化的分子机制和临床转化研究 南京大学 5 102020YFA0710900 气动升力协同高速列车技术的理论与方法 中南大学 5 112020YFA0711000 固液耦合超滑新体系及作用机制 清华大学 5 122020YFA0711100 运载火箭大型加筋筒壳整体成形技术 中南大学 5 132020YFA0711500 基于电卡制冷效应的时空精准芯片主动控温系统设计与研究 上海交通大学 5 142020YFA0711700 新型高性能航天装备用柔性智能压电复合材料器件 清华大学 5 152020YFA0711800 页岩储层甲烷原位燃爆压裂理论与技术 中国矿业大学 5 16 2020YFA0711900 集成电路设计自动化复旦大学 5中的创新数学理论和方法 172020YFA0712000 大型客机结冰的不确定性量化与多尺度空气动力模拟 上海交通大学 5 182020YFA0712100 DNA 存储中的组合方法 天津大学 5 192020YFA0712200 医学成像中的关键数学问题及其产业应用 首都师范大学 5 202020YFA0712300 隐私保护数据处理的数学方法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5 212020YFA0712400 乳腺癌精准医学中的数学模型与算法研究 山东大学 5 222020YFA0712500 航路规划大规模复杂动态图的数学建模及分布式计算 中山大学 5 232020YFA0712600 朗兰兹对应及相关问题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5 24 2020YFA0712700 随机分析的基础理论研究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5研究院25 2020YFA0712800 几何分析和低维拓扑中的若干问题北京大学5 26 2020YFA0712900 随机数学及数学与物理的交叉研究北京师范大学5 27 2020YFA0713000 量子场论与引力的数学前沿及其应用清华大学5 28 2020YFA0713100 丛上的几何与分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5 29 2020YFA0713200 代数簇的模空间及子空间复旦大学 5 302020YFA0713300 哈密顿系统的理论及应用 南开大学 5量子调控与量子信息根据《国务院关于改进加强中央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11号)、《国务院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方案的通知》(国发[2014]64号)、《科技部、财政部关于印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国科发资〔2017〕152号)等文件要求,现对“量子调控与量子信息”重点专项2020年度第二批定向指南拟立项项目信息进行公示(详见附件)。
纳米科技
量子调控与量子信息
大科学装置前沿研究
蛋白质机器与生命过程调控
粮食丰产增效科技创新
现代食品加工及粮食收储运技术与装备
畜禽重大疫病防控与高效安全养殖综合技术研发
林业资源培育及高效利用技术创新
智能农机装备
首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名单
1.“纳米科技”重点专项
2.“量子调控与量子信息”重点专项
3.“大科学装置前沿研究”重点专项
4.“蛋白质机器与生命过程调控”重点专项
5.“粮食丰产增效科技创新”重点专项
6.“现代食品加工及粮食收储运技术与装备”重点专项
7.“畜禽重大疫病防控与高效安全养殖综合技术研发”重点专项
8.“林业资源培育及高效利用技术创新”重点专项
9.“智能农机装备”重点专项。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的文档一、引言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是中国政府为了推动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而设立的重要科研项目。
本文档旨在介绍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的背景、目标、重要性以及实施过程等方面的内容,以便深入了解该项目的实施情况和意义。
二、背景中国科技创新对于维持国家竞争力和经济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为了加强中华民族整体科技实力的提升,中国政府于2016年启动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该项目旨在聚焦国家重大需求和社会经济发展需求,集中力量解决科技难题,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三、目标与重要性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的目标是推动科技创新,助力中国实现从“科技大国”到“科技强国”的转变。
通过开展重点研发,加强创新能力和科技基础,使中国在科技领域取得更多突破,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该项目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的实施能够将科研成果快速转化为生产力,推动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紧密结合,为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注入新的动力。
2.促进科技创新能力提升。
该项目的资金投入和技术支持有助于培养科技创新人才,提高科研机构和企业的科技研发水平,推动科技创新从量变到质变。
3.解决重大科技难题。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致力于攻克国家重大科技难题,为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核心问题提供关键技术和解决方案。
四、实施过程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的实施过程包括以下几个阶段:1.立项和计划制定。
根据国家战略需求和科技发展趋势,中国政府制定年度计划,确定重点研发领域和项目,征集并审核项目提案。
2.项目资金支持。
国家对重点研发项目提供资金支持,根据项目的研发难度和技术方向,进行科研经费的拨付和管理。
3.组织实施和管理。
相关科研机构、高校和企业根据项目需求组织实施研究工作,确保研发进度和质量。
4.成果评价和转化。
项目完成后进行成果评价和鉴定,对符合市场需求的成果进行科技转化和产业化,加速科技成果的应用和推广。
五、示范与影响自2016年启动以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果,为推动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立项清单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是针对我国科技发展需求,为促进科技创新、加速科技进步而实施的重大科技计划,旨在集中国家科技创新力量,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以下是最近的一批立项清单,共计 50 项。
1.人工智能芯片和系统2.大数据共享与开放3.新型高效多功能养分化肥生产技术4.水环境改善技术及设施5.中国制造 2025 核心技术研究6.大型高清柔性形状记忆屏幕关键技术研究7.3D 打印高可靠复杂金属零件研发与应用8.高稳定度铀同位素分离技术及应用9.集成芯片技术及升级10.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在医疗中的应用11.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授时关键技术12.智能制造及机器人关键技术13.高效药物发现和评价技术14.太赫兹信息技术及应用15.新一代 MEMS 传感器与超高频射频器件关键集成技术16.新型海洋经济核心技术研究17.城市高峰期交通拥堵控制关键技术18.海水养殖标准及健康养殖相关技术19.大规模海上风电场运维技术20.极端环境用电器电装关键技术研究21.轨道交通重大技术装备与系统集成研发及应用示范22.产业链智能化关键技术23.新型界面电子学关键技术及应用24.小型化 C4ISR 系统关键技术25.精确灾害预测及应急救援系统关键技术应用研究26.核电安全与高效燃料循环一体化关键技术27.微纳喷墨材料及应用28.工业 Internet 关键基础技术29.生态环保与生物多样性保护高效优化技术研究及应用30.新型人机工程关键技术31.高效绿色制造技术及先进材料集成32.云计算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33.新一代超分辨显微成像技术及应用34.饲料无害化处理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35.新材料智能制造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36.集成复杂能源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37.脑科学与脑机器接口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38.新型纳米光学功能材料及器件关键技术研究39.新型功能高分子材料保障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技术研究40.数字媒体技术鉴别与内容提供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41.实现温室气体排放减少技术体系关键技术42.低温等离子技术及现代工业应用关键技术研究43.智慧城市关键技术及中小城市建设模式创新44.种业品种创制顶层设计及基础技术研究45.水生态文明建设研究与技术推广46.新型生物降解聚合物材料及其应用47.轿车新能源电池系统研究与推广应用48.矿产资源高效低耗综合开发和安全性保障关键技术49.燃料电池系统技术及产业化研究与应用50.数字孪生技术及其在工业制造中的应用。
中国工程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工程科学与综合交叉”重点专项管理实施细则(暂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国工程院•【公布日期】2024.09.13•【文号】•【施行日期】2024.09.13•【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科学技术其他规定正文中国工程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工程科学与综合交叉”重点专项管理实施细则(暂行)》的通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工程科学与综合交叉”重点专项各工作组成员单位相关部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科技厅(委、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局,院机关各部门,各有关单位:为规范中国工程院主责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工程科学与综合交叉”重点专项管理,保障专项组织实施,根据科技部、财政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管理暂行办法》(国科发资〔2024〕28号),现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工程科学与综合交叉”重点专项管理实施细则(暂行)》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中国工程院办公厅2024年9月13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工程科学与综合交叉”重点专项管理实施细则(暂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科技委决策部署,加强和规范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的管理,明确工作职责和程序,根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管理暂行办法》(国科发资〔2024〕28号)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适用于由中国工程院作为主责单位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工程科学与综合交叉”重点专项(以下简称“重点专项”)的管理工作。
第三条中国工程院充分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作用,引领工程科技创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坚持为国选题、为国立项、为国攻关,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聚焦重大工程建设中需要解决的和能够引领未来工程建设发展的关键核心科学问题,坚持需求导向、目标导向、问题导向。
第四条中国工程院负责重点专项组织实施,对重点专项实施绩效负总责。
国家科技计划一、国家科学自然基金二、国家科技重大专项(16个二级专项,目前出了13个)1) 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础软件专项2) 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技术及成套工艺专项3) 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专项4) 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技术专项5) 大型油气田及煤层气开发专项6) 大型先进压水堆及高温气冷堆核电站专项7) 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专项8) 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专项9) 重大新药创制专项10)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专项11)大型飞机专项12)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专项13)载人航天与探月工程专项三、国家重点研发计划(40个二级专项)“重点基础材料技术提升与产业化”重点专项“战略性先进电子材料”重点专项“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重点专项“增材制造与激光制造”重点专项“地球观测与导航”重点专项“高性能计算”重点专项“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和新型节能技术”重点专项“新能源汽车”重点专项“先进轨道交通”重点专项“生殖健康及重大出生缺陷防控研究”重点专项“精准医学研究”重点专项“智能电网技术与装备”重点专项“网络空间安全”重点专项“材料基因工程关键技术与支撑平台”重点专项“生物安全关键技术研发”重点专项“生物医用材料研发与组织器官修复替代”重点专项“重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研究”重点专项“数字诊疗装备研发”重点专项“干细胞及转化研究”重点专项“公共安全风险防控与应急技术装备”重点专项“绿色建筑及建筑工业化”重点专项“海洋环境安全保障”重点专项“深海关键技术与装备”重点专项“国家质量基础的共性技术研究与应用”重点专项“水资源高效开发利用”重点专项“典型脆弱生态修复与保护研究”重点专项“大气污染成因与控制技术研究”重点专项“全球变化”重点专项“蛋白质机器与生命过程调控”重点专项“大科学装置”重点专项“纳米科技”重点专项“量子调控”重点专项“智能农机装备”重点专项“现代食品加工及粮食收储运技术与装备”重点专项“林业资源培育及高效利用技术创新”重点专项“畜禽重大疫病防控与高效安全养殖综合技术研发”重点专项“七大农作物育种”重点专项“农业面源和重金属污染农田综合防治与修复技术研发”重点专项“粮食丰产增效科技创新”重点专项“化学肥料和农药减施增效综合技术研发”重点专项四、技术创新引导专项创新型企业培育专项(“智团”创业计划,科技型中小企业专项资金)科技与金融结合专项(天使投资引导基金、科技信贷代偿补偿资金)产学研合作专项专项(国际科技合作、网上技术市场产学研合作项目、技术成果交易补助)科技富民惠民专项(农村科技创新创业资金、农业与社会发展科研攻关与应用计划)五、基地与人才专项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重点领域创新团队、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
2024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申报指南一、前言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简称为“国家计划”)是由我国政府设立的旨在推动科技创新和发展的重大计划,旨在促进我国创新能力和科技实力的提升,推动中国经济从“速度”向“质量”转变。
2024年国家计划将继续以引导科技创新、促进产业发展、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为目标,为科技工作者提供多领域的研发支持。
二、申报范围与要求申报范围:申报项目须属于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的重点专项或重大研发专项。
申报分类:分为基础研究、技术研究与示范应用、前沿技术研究、工程研究与技术研发、创新集体等五大类别。
1.基础研究:对当前科学领域的未解决问题进行探索,培养和提升科技人才,实施革命性研究。
2.技术研究与示范应用:围绕关键技术需求和行业需求,进行技术攻关和示范应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3.前沿技术研究:聚焦未来科技发展趋势,深入研究颠覆性技术,推动科技方向的战略性突破。
4.工程研究与技术研发:为重大项目、设施和系统的研发提供支持,推动技术创新,培育新的增长点。
5.创新集体:以团队为单位,针对科研团队协同创新、科技成果转化、产学研结合等方面进行资助支持。
申报要求:项目申报者需具备中高级职称及以上,并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项目管理经验。
申报项目需要明确的研究目标、技术路线和实施方案,在预期成果、技术创新、经济效益等方面具有可行性和创新性。
三、申报流程1.申报准备阶段:(1)制定项目研究计划:根据国家计划的要求,项目负责人及团队制定研究计划,包括项目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
(2)报告科研基础:对项目的科研基础进行详细的描述,包括项目前期研究工作、相关领域的国内外研究进展等。
(3)确定项目预期成果:明确项目的预期成果,包括技术创新水平、经济效益等。
2.申报材料准备阶段:(1)编写申报书:按照指定格式编写申报书,包括项目的背景、研究内容、研究目标、技术路线、实施方案等。
(2)准备相关材料:申报者需提交相关的资质证明、研究成果证明材料、项目预算等。
申报编号: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申报书项目名称:所属专项:指南方向:专业机构:推荐单位:申报单位:(公章)项目负责人: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制二Ο一年月日填报说明一、填写说明1、申报书填写应以预申报书内容为基础,不得降低考核指标,不得自行调整主要研究内容,但可进一步具体细化。
2. 项目申报书分为“国内外现状及趋势分析”、“研究目标及内容”、“申报单位及参与单位研究基础”、“进度安排”、“项目组织实施、保障措施及风险分析”、“研究团队”、“经费预算”和“指南所要求的附件”八个部分。
申报书的内容将作为项目评审、以及签订任务书的重要依据,申报书的各项填报内容须实事求是、准确完整、层次清晰。
3、请申报单位认真阅读指南,所申报的项目研究内容须对应指南、符合指南的要求。
4、项目名称应清晰、准确反映研究内容,项目名称不宜宽泛。
5、申报单位通过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按照系统提示在线填写申报书。
申报书标题统一用黑体四号字,申报书正文部分统一用宋体小四号字填写。
正文(包括标题)行距为1.5倍。
凡不填写的内容,请用“无”表示。
6、外来语要同时用原文和中文表达,第一次出现的缩略词,须注明全称。
7、申报书中的单位名称,请填写全称,并与单位公章一致。
二、申报说明申报单位对申报材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
请申报单位审核、确认申报材料后,网上提交并在线打印,将加盖公章后的纸质申报材料(含光盘)按要求寄送或提交到指定地点。
所有申报材料统一装订成一册(双面打印),请勿另行添加其他材料。
申报项目简介从研究背景、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包括拟解决的重大科学问题或关键技术问题)、技术路线、研究基础和团队、预期成果和效益等方面简要描述。
限1500字以内。
第一部分国内外现状及趋势分析包括本项目相关国内外总体研究情况和水平、最新进展和发展前景。
限1000字以内(不包括表格),并填写下表。
表1 国外从事相关研究的主要机构(不超过5家)表2 国内从事相关研究的主要机构(不超过5家)表3 项目研发相关的主要文献、专利、标准(不超过10项)第二部分研究目标及内容一、项目目标及考核指标(一)申报项目与所属指南方向的关联关系包括项目与所属指南方向的匹配性,对指南方向目标的支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