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风光旖旎的塞罕坝

风光旖旎的塞罕坝

风光旖旎的塞罕坝
风光旖旎的塞罕坝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首《敕勒歌》,描绘了大草原上天高云淡的壮美和绚丽斑斓的雅致。这份博大宽广与端庄秀美,一直牵引着我的梦。

塞罕坝自古就是一处水草丰沛、森林茂密、禽兽繁集的天然名苑。在我国的辽、金时期,被称作“千里松林”,曾作为皇帝狩猎之所。塞罕坝一年四季,风光各异,被誉为“河的源头、云的故乡、花的世界、林的海洋”

河的源头,吐力根河,是蒙语弯曲狭窄之意,即界河是河北与内蒙的分界河,滦河发源的主要河流

除此之外,七星湖、月亮湖、泰丰湖、桃山湖等大大小小的湖泊像一颗颗宝石镶嵌在草原与林海之中。湖水清澈见底色彩斑斓。

云的故乡塞罕坝·平均海拔1500米

平均海拔1500米的塞罕坝,天空的距离显得更近,天更蓝,云更白。一朵朵白云随风行走在湛蓝的天空,像草原上觅食的羊群。

花的世界

野花满坡

一进六月,坝上的花就一茬接着一茬。红的、黄的、白的、蓝的、紫的叫不上名字的野花们,密密麻麻竞相绽放着。来到这里,就来到了花的世界。

林的海洋

塞罕坝机械林场

走进苍翠连绵的林海,感受夏日天然的清凉,静听蝉鸣、鸟儿啁啾、林声瑟瑟。走出昔日的喧嚣浮躁,享受此刻内心的平静。

塞罕坝机械林场,这里的百万亩林海筑起了一道牢固的绿色屏障,阻滞浑善达克沙地南侵,为滦河、辽河下游地区涵养水源、净化水质。夏天的坝上,凉风习习,草原与林海那片浓密的绿,昭告着夏日的繁华;云卷云舒,清风吹出那深邃、蔚蓝的天穹;淡淡花香,引来羊群漫步,好不惬意~ 此景何处寻?唯有塞罕坝。自驾:承德出发,途经大广高速-承多高速-四御线-御克线,里程220公里,近4小时,抵达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

文章来源:全承游

原文地址:https://www.doczj.com/doc/3711806550.html,/notes/show_381.html

塞罕坝林场事迹

塞罕坝林场感人事迹 河北承德塞罕坝机械林场进入防火紧要期。刘海莹就是林场得党委书记,一想到百万亩松林得生命安全,她与同事们得心不由得紧绷起来。 塞罕坝,白雪皑皑,呼呼得寒风在松树之间撞来撞去,发出沙沙得声响。 这里平均海拔1500米,年均气温-1、5℃,极端最低气温-43、3℃,年均积雪日数169天,年均6级以上得大风日数47天,年均无霜期仅72天。 但就是,人类在这里创造了奇迹:塞罕坝得人工林,按一米得株距排开,可以绕地球赤道12圈。 “高、远、冷”,就是以往塞罕坝给外人留下得普遍印象。如今,这3个字被置换成了“美、绿、香”。几代塞罕坝人肩扛家国使命,在高寒得沙地上用“硬措施”完成“硬任务”,谱写了一曲绿色得欢歌。 “塞罕坝人享受着历史得光荣,更感受到沉甸甸得责任。我们造林、护林得步伐要更加有力。”刘海莹说。 塞罕坝,一部浸透艰苦奋斗精神得传奇。

“老天虽无情,也怕铁打汉。满地栽上树,瞧您变不变” ——为了固沙源、捍水源,王尚海、“坝上六女”、曹国刚、孟继芝誓向沙地要绿色 历史上,塞罕坝曾就是“美丽高岭”,林木茂盛,郁郁葱葱,“落叶松万株成林”。但就是,由于过载、过牧、匪灾、火灾,塞罕坝生态环境日益恶化,新中国成立初期已就是一片荒漠。 巴丹吉林、腾格里、乌兰布与、库布其沙漠与毛乌素、浑善达克、科尔沁沙地,呈扇形聚拢,形成3000多公里风沙线,对新中国得首都“虎视眈眈”。 警钟敲响!与北京直线距离只有180公里得浑善达克沙地海拔1400米左右,而北京海拔仅40米左右。 “有人形容,如果这个离北京最近得沙源堵不住,那就就是站在屋顶上向院里扬沙。”作家李春雷在报告文学《塞罕坝祭》中写道。 首都告急! 1962年,原林业部紧急从全国18个省市得24所大中专院校调配127名毕业生,与当地242名干部工人一起,组建塞罕坝林场,号令向沙地进军。

承德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旅游景点介绍

承德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旅游景点介绍 位于承德围场县北部,是木兰围场的一部分,是我国北方最大的国家级森林公园,动植物种类繁多,既可观赏,又可狩猎,还能品尝满蒙风味的饮食,参与满蒙民族的民俗活动,体味民族风情旅游。 景点信息 景区级别:国家AAAA级景区 地址:河北省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塞罕坝 门票:75元/人,(景区整合后价格会有变动) 开放时间:全天 外部交通: 火车: 去承德旅游一般取道北京,承德市与北京临近,仅距230公里,故可以北京作为中转站。去承德塞罕坝景区可先乘火车到四合永站下。 汽车: 承德有公路向四周辐射,境内有101、111、112国道通过,向北可通往内蒙古,

向东可达辽宁,西南前往北京,东南则到天津。从北京到承德大约只需要5个小时。承德长途汽车站现已开通至北京及石家庄的高级快客,在旅游季节,北京和天津都有旅游班车直达承德,平时也有固定班次的长途汽车往返。 北京到承德: 出发站:六里桥长途汽车站地址:北京丰台区六里桥南里甲1号 到达站:承德长途客运总站或承德火车站广场客运总站地址:河北省承德市双桥区武烈路26号 车程5小时,一天36班(05:20~18:00每30分钟一班) 出发站:西直门汽车客运站海淀区西直门北下关2号 到达站:承德长途客运总站地址:河北省承德市双桥区武烈路26号 车程4小时,一天22班(06:00~16:00每30分钟一班) 也可以直接从北京西直门长途客运站乘汽车经承德到围场,途中约需10小时。 自驾游路线: 线路1:北京—京顺路—怀柔—密云—北京至承德旅游线(古北口--巴克什营--大三岔口)—承德—沿武烈河右侧直行(路过承德交通队)—到头收费站过后过桥--前方三岔口右转隆化—(围场森林公园方向)--隆化---到小环岛左转100米后再右转--围场县城-- --塞罕坝森林公园大门—塞罕塔—公园管理区 线路2:北京—京承高速—滦平口下车—滦平--隆化---到小环岛左转100米后再右转--围场县城--塞罕坝森林公园—塞罕塔—公园管理区 内部交通:在四合永站下车后,转乘前往围场县城的中巴车(也可包车直接前往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稍贵),抵达围场县城后,在县城汽车站乘坐前往机械林场的班车,然后在机械林场包车前往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即可,价位在约25元/人。 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内面积较大,需要包车游览。 景区相关服务设施:景区是围场,停车韩方便,停车免费。景区赴京就有医银行、医院。加油也挺方便的。 周边景区:避暑山庄普陀宗乘之庙

塞罕坝简介

塞罕坝机械林场基本情况简介 一、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 塞罕坝机械林场位于河北省最北部,省林业局直属单位,在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境内北部,南北长58.6公里,东西宽65.6公里。地理坐标为东经116°51'-117°39'、北纬42°02'-42°36'。地处北、西与内蒙古克什克腾旗和多伦县接壤;南、东分别与河北省御道口牧场和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的四个乡相连。 二、地理概况 在地质构造上塞罕坝位于内蒙古地质的南缘,属内蒙古台背斜的一部分。该区早在上古新生代时期就已经成为华北陆台的一部分,中生代晚期至新生代前的“燕山运动”使其缓慢抬升显出雏形,古老的花岗岩、片麻岩、石英岩奠定了该地的岩层基础。在老第三纪,世界气候温暖,该区处在暖温带或亚热带笼罩下,发育着东北、华北暖温带----北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林。新生代第三纪中期至晚期,“喜马拉雅造山运动”使本区再次拉开,逐渐形成高原状态。该运动期间沿断裂线又有大量玄武岩溢出堆积,形成了现在的玄武岩台地。随着我国大陆大气环流的根本改变以及内蒙古高原的抬升,本区气候变得凉爽而干燥,植被也向温带、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和森林草原演化。燕山运动和喜马拉雅造山运动期间,本区岩层产生了许多微断裂,形成了一系列的小型湖淖,从而奠定了该区高原湖淖的格局。 三、自然条件 1、地形、地貌 塞罕坝机械林场含高原和山地地貌。高原俗称坝上,坝上属内蒙古高原东南缘,以丘陵、曼甸为主,海拔1500-1940m,既有高原的一般特征,沙丘起伏、地势开阔、山体浑圆,又有湖、淖、谷、甸较多,梁、峁、丘、滩齐全的特点。东部为曼甸,西部为波状起伏的半固定沙丘。山地称为坝缘山地,海拔1018-1500m,属阴山山脉与大兴安岭余脉的交接地带,山高坡陡,地势北高南低,平均坡度在20度左右,陡峭处达45度以上。 2、气候 塞罕坝机械林场属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其特点是:冬季漫长、低温寒冷;春季短暂,干燥多风;夏季不明显,光照强烈。昼夜温差大,降水少、蒸发量大,风多风大,易春旱,生长期短。大风、沙暴、干旱、霜冻等灾害性天气较多,生态环境脆弱。 (1)气温 年均气温-1.0℃,极端最高气温33.4℃,出现在7月份;极端最低气温-43.2℃,出现在12月份。无霜期短,不稳定,年均均67天,在植物生长季节常有霜冻发生。日平均气温≥0℃的年积温为2072.8℃,≥5℃的年积温为1984.0℃,≥10℃的年积温为1663.5℃。年平均日照2367.8小时,日照率为58%。 (2)降水 以降雨为主,降雪为辅,年均降水量530.9mm,6-8月份降水量最大,占年降水量的67.6%。年均降水日数134天,年均积雪日数169天。 (3)蒸发 年平均蒸发量1388mm。春夏蒸发量较大,秋冬蒸发量较小。5月份蒸发量最大,平均225.2mm。年均相对湿度为74.4%。 (4)风 多风是本区气候的特点之一,年均6级以上的大风日数67天,最多年份达114天,最少年份48天,以西北风为主。 (5)灾害性气象因子

【2018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2018感动中国人物事迹介绍

【2018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2018感动中国人物事迹介绍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事迹材料】 2017年度感动中国人物评选颁奖盛典于2018年3月1日CCTV-1综合频道播出,XX下面为大家介绍2017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及颁奖词全文,欢迎阅读。 《感动中国》是中央电视台打造的一个精神品牌栏目,通过多种投票方式选取年度具有震撼人心、令人感动的人物和团队。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推选标准 我们对“年度人物”的定义是:人物事件发生在本年度,或者人物在本年度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推选人物须具备以下一种或几种特点。

为推动社会进步、时代发展做出杰出贡献,获得重大荣誉并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在各行各业具有杰出贡献或重大表现,国家级重大项目主要贡献者; 爱岗敬业,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迹; 以个人的力量,为社会公平正义、人类生存环境作出突出贡献; 个人的经历或行为,代表了社会发展方向、社会价值观取向及时代精神;个人在生活、家庭、情感上的表现特别感人,体现中国传统美德和良好社会风尚。 卢永根 2017年3月,卢永根教授在夫人的搀扶下来到银行,将十多个存折的存款转入华南农业大学的账户,卢永根夫妇一共捐出8809446元,这是他们毕生的积蓄,学校用这笔款设立了教育基金,用于奖励贫困学生与优秀青年教师。 卢永根没有将财产留给唯一的女儿,他说:“党培养了我,将个人财产还

给国家,是作最后的贡献。”卢永根的秘书赵杏娟说:“钱都是老两口一点一点省下来的,对扶贫和教育,两位老人却格外慷慨,每年都要捐钱。” 卢老在病榻上领到奖杯。 颁奖词:种得桃李满天下,心唯大我育青禾。是春风、是春蚕,更化作护花的春泥,热爱祖国,你要把自己燃烧。稻谷有根深扎在泥土,你也有根,扎根在人们心里。 廖俊波 廖俊波出身普通家庭,毕业后当过中学老师、乡镇干部,在县乡两级做过主要领导,在政和县工作的几年,始终牵挂群众,惦记着群众的冷暖安危,他把群众当亲人,用心用情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用自己的“辛勤指数”换来群众的“幸福指数”。廖俊波经历的岗位,都是“背石头上山”的重活累活,需要比别人付出更多的艰辛和努力。但他始终把工作当事业干,乐在其中。离开政和时,全县财政总收入翻了两倍多,连续3年

《关于河北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非连续文本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问题。(7分) 材料一 河北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处于浑善达克沙漠的南缘及冀北山地森林的北缘,生态区位复杂而且重要,是保护京津唐地区及华北大平原的生态屏障。 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木兰围场开围放垦,树木被大肆砍伐,加之山火不断,到20世纪50年代初期,原始森林已①(荡然无存化为乌有),出现了几十万亩的荒山秃岭。为了修复脆弱的自然生态系统,林场工人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奋斗。由于自然条件恶劣,造林异常困难。1977年,塞罕坝曾经遭遇过一次罕见的雨凇灾害。雨雪冰冻轮番侵袭使得林场十多年的造林成果损失过半。林场技术人员通过大量数据分析认为,人工纯林密植度高,导致树种单一、枝干长势较弱,一旦遇到冰坨压身就会损失惨重。结合现代林业科技及发展趋势,他们创造了“人工异龄复层混交林”培育模式,即通过五年的“抚育间伐”,将造林之初每亩密植222 株松树减少到50 株,个别区域仅保留15 株。“抚育间伐”腾出了空间,树下通过“引阔入针”“林下植树”等手段,在高层树下植入低龄云杉等,逐渐形成了以人工纯林为顶层,灌木、草、花、次生林的复层异龄混交结构。单一的人造林海景观变成了上有松涛、中有灌木、下有花草的自然生态景观,物种多样性也正在丰富和完善。如今,绿色的塞罕坝,像一只展开双翅的雄鹰,紧紧扼守住浑善达克沙地的南缘。 材料二 塞罕坝有着丰富、独特、秀美的生态旅游资源,被誉为“河的源头、云的故乡、花的世界、林的海洋”。在其9.4万公顷的范围内,有蜿蜒如蛇的河流,有星罗棋布的湖泊,有一望无际的林海,有“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广袤草原。游人不出森林公园,即可观赏多种不同的地形地貌和丰富的自然景观。塞罕坝最具特色的自然景观是森林草原景观。这里7万多公顷的人工林集中连片,形成一片浩瀚的林海,并有大面积的天然草原。二者②(水乳交融浑然一体),构成壮观、优美的自然风景。 在距今300多年前,这里就被清王朝皇室看中,辟为“木兰围场”。清朝前半叶皇帝每年都要率王公大臣、八旗精兵来这里举行以射猎、旅游为主要内容的“木兰秋狝”,为这里留下了众多的古迹遗址,还有许多优美动人的传说和故事。满、蒙、汉三族人民聚居在这里,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特别是满族蒙古族文化特色比较突出,为开展民族风情旅游奠定了好的基础。 塞罕坝以其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条件与人文优势,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慕名前来。近年来,塞罕坝每年接待游客稳定在50万人次以上。从2014年起,塞罕坝开始科学核定环境承载力,将年接待游客数量增长率控制在3%以下。塞罕坝机械林场场长刘海莹表示,计划在2030年以前,将年游客量控制在120万人次以内,尽量实现适度发展、持续利用,减少对环境和生态的破坏。 塞罕坝的绿水青山,是一粒生态文明的种子,传递着科学发展的理念,创造了人间奇迹。 材料三 塞罕坝旅游经济效益统计表

教师学习塞罕坝精神(事迹)心得体会

学习“塞罕坝机械林场先进群体”事迹 心得体会 **小学教师:*** 近日,上级部门要求学校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塞罕坝机械林场先进群体”的先进事迹,通过观看相关资料,我被他们52年如一日,艰苦奋斗,追梦不止,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深深感动。他们爱国敬业,敢于奉献的的崇高品质值得我们效仿和学习。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学习“塞罕坝机械林场先进群体”精神,就要在我们的工作中爱岗敬业,全心全意服务于全体学生,用我们最真诚的爱心、最甜美的微笑树立河北蒙古族高级中学教师的形象。 一、“态度决定一切”,端正的工作态度是做好工作的前提。 人们所从事的工作可能千差万别,但对待工作的态度是一直的,那就是“敬业”,用心做好本职工作。“敬业”首先要热爱自的本职工作,干一行、爱一行,不仅能激发自己的工作热情,而且能产生无穷无尽的动力。做为一名普通的教师,虽然我们所从事的工作很平凡,但只要我们的摆正工作态度用心教育学生,我们照样可以为高校培养出优秀的学生。 二、“敬业”要体现在实际行动中。 我们的能力有大小,长处也各有千秋,但是既然我们选择了一个岗位,我们就应该埋头苦干,做出成绩,展示自己的才能。这就要求我们在工作中要在“专、精”上下功夫,把每项工作做细、做深、做透。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要树立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进一步提高我们的业务素质,服务于学生。 三、敬业是一种人生态度 事业是人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敬业是一种人生态度。如果我们热爱自己的工作,就能从中学到更多的知识,积累更多的经验,

就能从全身心投入工作的过程中找到快乐。在当今这个人们越来越急功近利的时代,人们为了利益,往往忽视了工作对于人内在品质和素质养成的深远影响。我们当中的一些人不满于报酬不多、工作辛苦、远离亲人对我们生活的困扰。但我们更应该看到,我们工作的价值远不是金钱所能衡量的,我们的收获也不仅仅是拿到的工资,而是更多。从日复一日的工作中,我们学会了隐忍、沉静,正是由于我们的默默付出,才有了今天的***小学的成绩,我们的辛勤工作为学生的成长搭建了平台。其实,工作不仅是为了生活,也是一种幸福和寄托,我们能从工作中能得到许多的充实、快乐和回报。 细细想想我们所从事的的教育工作,每日都坚守在岗位,每天都都与孩子们交流,但能确保每位教师都能抱着这种思想觉悟在进行工作么?!我想答案未必是肯定的。记得刚上讲台时,由于初期的新鲜感使得自己工作热情很是高涨,但接触一段时间后,长期接触的都是一批又一批孩子,难免产生厌倦心理,致使自身主动性下降。学习了“塞罕坝”精神之后,让我重新感受到平凡工作的伟大,对照他们的先进行为事迹,深刻领悟到艰苦奋斗、坚守实干、甘于奉献的精神实质,深知自身的不足和差距所在。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以塞罕坝群体为榜样,学习他们无私奉献的精神,立足教育岗位,真抓实干,切实以学生为中心,从思想认识出发,围绕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践行好教育行为,将“塞罕坝”精神传承下去,为教育事业贡献出自己的微薄之力。

塞罕坝精神心得体会

学习“塞罕坝机械林场先进群体”事迹心得体会 宋廷武 近日,学校党支部组织认真学习了“塞罕坝机械林场先进群体”的先进事迹,我被他们52年如一日,艰苦奋斗,追梦不止,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深深感动。他们爱国敬业,敢于奉献的的崇高品质值得我们效仿和学习。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们学习“塞罕坝机械林场先进群体”精神,就要在我们的工作中爱岗敬业,全心全意服务于全体学生,用我们最真诚的爱心、最甜美的微笑树立河北蒙古族高级中学教师的形象。 首先,“态度决定一切”,端正的工作态度是做好工作的前提。人们所从事的工作可能千差万别,但对待工作的态度是一直的,那就是“敬业”,用心做好本职工作。“敬业”首先要热爱自的本职工作,干一行、爱一行,不仅能激发自己的工作热情,而且能产生无穷无尽的动力。做为一名普通的教师,虽然我们所从事的工作很平凡,但只要我们的摆正工作态度用心教育学生,我们照样可以培养出优秀的学生。 而后,“敬业”要体现在实际行动中,也就是我们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如何去做。我们的能力有大小,长处也各有千秋,但是既然我们选择了一个岗位,我们就应该埋头苦干,做出成绩,展示自己的才能。这就要求我们在工作中要在“专、精”上下功夫,把每项工作做细、做深、做透。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要树立

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进一步提高我们的业务素质,服务于学生。 最后,敬业是一种人生态度。事业是人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敬业是一种人生态度。如果我们热爱自己的工作,就能从中学到更多的知识,积累更多的经验,就能从全身心投入工作的过程中找到快乐。记得《致加西亚的信》一书中说:“不要为薪水而工作,因为薪水只是工作的一种报偿方式,虽然是最直接的一种,但也是最短视的。面对微薄的薪水,你应当懂得,你的工作报酬固然是金钱形式,但你在工作中给予自己的报酬,乃是珍贵的经验,良好的素质,才能的表现和品格的建立。这些东西与金钱相比,其价值要高出千万倍。”在当今这个人们越来越急功近利的时代,人们为了利益,往往忽视了工作对于人内在品质和素质养成的深远影响。我们当中的一些人不满于报酬不多、工作辛苦、远离亲人对我们生活的困扰。但我们更应该看到,我们工作的价值远不是金钱所能衡量的,我们的收获也不仅仅是拿到的工资,而是更多。从日复一日的工作中,我们学会了隐忍、沉静,正是由于我们的默默付出,才有了今天的河北蒙古族高级中学的成绩,我们的辛勤工作为学生的成长搭建了平台。其实,工作不仅是为了生活,也是一种幸福和寄托,我们能从工作中能得到许多的充实、快乐和回报。让我们以工作为乐趣,热爱工作,享受工作,为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河北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导游词(完整版)

河北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导游词 河北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导游词 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是中国北方最大的森林公园,位于承德坝上地区,再清朝属著名的皇家猎苑之一木兰围场的一部分。森林公园总面积41万亩,其中森林景观106万亩,草原景观20万亩,森林覆盖率7 5.2%。独特的气候与悠久的历史,造就了这里特殊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这里有浩瀚的林海、广袤的草原、清澈的高原湖泊和清代历史遗迹。塞罕坝动植物种类繁多,有高等植物81科、312属、659种,有以狍子为主的兽类11科、25种,有以黑琴鸡为主的鸟类27科88种。满蒙汉三族人民在这里长期聚居生活,民族文化相互交融,孕育了浓郁的民俗风情。 著名景点有: 康熙点将台、将军泡子、塞罕湖、塞罕塔和十里画廊等。塞罕坝的寒温带季风气候特点表现特殊,这里夏季气候凉爽,空气清新,最高气温一般不超过25度;秋季层林浸染,漫山遍野的枫叶,溢金流丹;冬季皑皑白雪,玉树冰花,一派北国风光。同时塞罕坝也是滦河与辽河的发源地之一。因此被誉为河的源头、云的故乡、花的世界、林的海洋。加之靠近京、津的地理优势,是您夏季避暑观光、秋季观赏红叶、冬季狩猎滑雪的生态旅游胜地。 好,游客朋友们,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就为大家讲解到这儿,谢谢各位的支持!

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围场县的最北端,与内蒙古克什克腾旗临界,主要由塞罕坝机械林场组成。公园原名河北木兰围场国家森林公园,1993年5月由原林业部批准设立。 201X年12月5日,由河北木兰围场国家森林公园更名为河北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公园占地面积141万亩,融森林,草原和沼泽湿地为一身,有山地、高原、丘陵、河流、湖泊、溪流、松树林、桦树林、羊群、军马,是消暑旅游和摄影的好地方,也是影视创作的基地。 历史文化 历史上的塞罕坝是一处水草丰沛、森林茂密、禽兽繁集的天然名苑,在辽、金时期称作千里松林,曾作为皇帝狩猎之所。公元1681年,清朝康熙大帝在平定了三藩之乱之后,巡幸塞外,看中了这块南拱京师,北控漠北,山川险峻,里程适中的漠南蒙古游牧地。康熙大帝借皇帝春搜、夏苗、秋狝、冬狩四季狩猎的古代礼仪,同时锤练满族八旗的战斗力,实行怀柔政策绥服蒙古,遏制沙俄侵略北疆,维护多民族国家的团结统一等巩固国家政权的多种政治因素,以喀喇沁、敖汉、翁牛特等部敬献牧场,肇开灵圃,岁行秋狝的名义,设置了木兰围场,将木兰秋狝定为祖制。史学家称之为肄武绥藩。据历史记载,木兰围场作为塞外的皇家猎苑,自康熙二十年至嘉庆二十五年的139年间,康熙、乾隆、嘉庆三位皇帝共举行木兰秋狝105次,在塞罕坝留下了亮兵台、将军泡子、十二座联营、塞北佛石庙、乾隆殪虎洞、翠花宫、扣垦坟等历史遗迹和许多美丽动人的传说。 自然风光

塞罕坝机械林场固沙造林灌木树种的选择

塞罕坝机械林场固沙造林灌木树种的选择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的经济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我们开始注重塞罕坝机械林场的建设,特别是对于该林场固沙造林的建设特别重要,因为塞罕坝机械林场位于华北地区,该地区的自然环境恶劣,多风沙,对塞罕坝机械林场的固沙造林,可以有效缓解风沙的影响,改善环境。这就要谈到对固沙造林树种的选择。根据我国塞罕坝固沙造林的经验,我们通常会选择灌木树种,当然灌木树种有很多,这就要求我们在众多的灌木树种中选择最适合塞罕坝机械林场固沙造林需要的灌木树种。本文主要对塞罕坝自然环境的分析、树种的选择及其具体分析,来进行灌木树种的选择。 【关键字】塞罕坝,固沙造林,树种选择 一.前言 塞罕坝机械林场于1962年由我国林业部建场,经过数代塞罕坝人的艰苦奋斗,如今,塞罕坝林场已经成为华北地区最大的林场,该林场为华北地区的经济建设提供了大量而丰富的木材,为华北地区的经济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塞罕坝林场还发挥这巨大的生态效益,起着保护森林生态资源,净化空气的重要作用。该林场也日益发挥着巨大的社会效益。塞罕坝机械林场总经营面积9.5万hm2,森林覆盖率78%,总蓄积量683万m3。该林场位于我国华北地区,气温较低,林业资源的周期较长,特别是以华北落叶松为周期最长,为了保护森林资源,固沙造林,就涉及到如何选择灌木树种,这关系到塞罕坝机械林场的可持续发展,关系到华北经济发展的大计,因此应该引起高度的重视。 二.塞罕坝机械林场的自然条件介绍 塞罕坝机械林场位于河北省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最北端。地理坐标东经116°51′~117°39′,北纬42°02′~42°36′。该地主要是以高原和山地为主,该地的海拔通常在1 300 m~1 940 m,总体上来说属于内蒙古高原的一部分。该地区的地貌特征比较的复杂,主要是山脉,并且山脉多曲折,蔓延不绝,同时该地也分布着一些丘陵和曼甸,使得该地的地势十分的复杂。塞罕坝机械林场的位置从地理上讲应该属于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该地区全年的无霜期大概是67天,年平均气温达到-1.5℃,该地区最高气温达到30.9℃,最高温主要是出现在6、7月份,该地区的最低温可以达到-43.2℃,主要出现在12月份左右。塞罕坝机械林场的降水很不均匀,主要降水量集中在夏季,可以达到全年降水量的67•6%,塞罕坝机械林场的蒸发量比较大,年平均蒸发量约为1 230 mm,夏季的时候最大。 三.塞罕坝机械林场固沙造林灌木树种的选择 塞罕坝机械林场灌木树种的选择的主要目的是防止风蚀和沙埋,要求灌木树种具有抗旱、抗风蚀沙埋、固沙防沙能力强的特点。好选择根系庞大、耐风吹、

进入新时代 改革开新篇-塞罕坝的故事(最终)

进入新时代改革开新篇 河北省廊坊市管道局中学第一附属小学四年三班尹程晗伟大的中国经历了太多的艰难与困苦,通过几代人的努力奋斗,进入了新的时代,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以来,伟大祖国一天一个样,我为生在这个伟大年代而感到非常幸运。 今天我给大家讲一个真实的故事。塞罕坝大家应该都听说过吧,原意是“美丽的高岭”,在很久以前,塞罕坝曾是一处水草丰沛、森林茂密、禽兽繁集的天然名苑,清朝著名的皇家猎苑"木兰围场"就在这里。浩瀚的森林,遍地的野花,坐在门口就会有梅花鹿跑过来向你打招呼,但是随着历史的变迁,森林都被砍伐,慢慢的塞罕坝变成了沙漠。 为减少京津冀地区的风沙危害,国家成立了塞罕坝林场,第一代塞罕坝人开始了艰难的造林之路。72岁的张云才回忆起当年造林时的艰难,仍然历历在目。成立塞罕坝机械林场时,他和总场的同事一起进行规划调查。坝上的天气让人琢磨不透,风吹雨淋,风餐露宿,倾盆大雨说到就到,连个避雨的地方也找不到,最终被浇成了落汤鸡;每次大风吹来,风声卷着细沙,打在脸上好像刀割一样。当时的林场都没有住房,只能住在坝上的地窨(yìn)子里,夏季来临时,经常是下雨天屋外下大雨,屋里面下小雨。冬天大雪封山,压得屋顶咯吱直响,特别担心房子被大雪淹没。 在塞罕坝纪念馆中,保留着当年工人穿过的“毡疙瘩”,就是用毡做成的高腰鞋子,在寒冷的天气里,工人们在野外穿上“毡疙瘩”

以防脚被冻伤。 在荒凉的塞罕坝上,林场的所有人凭着一颗爱国之心和昂扬的斗志通过几十年三代人的不懈努力,营造起“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林海”,筑牢京津冀绿色生态屏障,塞罕坝恢复了她原来的美貌,美丽的高岭又重新回到了人们的面前。 如今的塞罕坝是国家AAAAA级旅游区,林场总面积140万亩,2017年获得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颁发的地球卫士奖,所有这些成就的取得,都离不开国家实行的改革开放政策。 今天的中国已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改革开放更加深入,我觉得我是最幸福的,生活在这样美好的时代,我应该更要好好学习,将来为祖国添一份力,祝福我的祖国更美好!

2020感动中国塞罕坝林场建设者事迹材料观后感心得体

年来,河北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者们听从党的召唤,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艰苦奋斗、甘于奉献,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他们的事迹感人至深,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生动范例。 当地时间月晚上,肯尼亚内罗毕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总部,伴随着热烈的掌声,三位河北塞罕坝林场建设者代表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埃里克·索尔海姆手中,接过了“地球卫士奖——激励与行动奖”的奖杯。“地球卫士奖”是联合国系统最具影响力的环境奖项。 满头银发的塞罕坝林场退休职工陈彦娴,林场党委书记、场长刘海莹,“后”副场长于士涛,代表三代林场建设者前来内罗毕领奖。 在他们心中,这沉甸甸的奖杯,凝聚着林场建设者年的心血和汗水,辉映着“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 岁的第一代林场建设者陈彦娴 “我们当初吃的那些苦、受的那些累,都是值得的” 陈彦娴是塞罕坝林场第一批建设者中的一员,她说“年前,我们人来到黄沙漫天、草木难生的塞罕坝的时候,平均年龄不到岁。如今,我当年的同事们大多已离开人世,在他们的身后,留下的是人类恢复美好自然的一段传奇。” “建场初期的塞罕坝林场,条件异常艰苦。”陈彦娴说,房屋不够住,大家就住仓库、马棚、窝棚、干打垒、泥草房,夏天外面下大雨,屋里下小雨。最难熬的是冬天,最冷的时候达到零下摄氏度左右,嗷嗷叫的白毛风一刮,对面看不见人,让人喘不过气来。炕上铺的只有一层莜麦秸子,睡觉要戴上皮帽子,早上起来眉毛、帽子和被子上会落下一层霜。喝的是雪水、雨水和沟塘水,吃的是含有麦芒的黑莜面、土豆和咸菜。在艰苦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下,不少人都患上了心脑血管病、关节炎、风湿病。 吃过很多苦的陈彦娴,对于苦和累有着超常的耐受力。前来联合国环境署,从河北承德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坐汽车到北京,从北京飞到广州,从广州飞到内罗毕,一路奔波多个小时,行程约公里。记者问陈彦娴累不累,她微笑着说“没事。”一次在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陈彦娴一直聊到中午,请假专程陪同她前来的女儿曾靖担心妈妈身体吃不消,坚持要让她停下来吃饭、休息,她却说“我能坚持。” “我妈太要强了,她们那一辈人不都这样吗?”曾靖对记者说。 “如果让你重新选择,你还会选择塞罕坝吗?”面对记者的问题,陈彦娴的回答是“选择塞罕坝,我无怨无悔。我们把荒山沙地变成了百万亩林海,当初吃的那些苦受的那些累,都是值得的。这辈子能来到这里,站在联合国的领奖台上,值了!”“我们相信,种下绿色,就能收获美丽,种下希望,就能收获未来!”陈彦娴在发表获奖感言时说。 岁的第二代林场建设者刘海莹

塞罕坝故事

塞罕坝造林人 上篇 通过卫星遥感图,我们可以看到,在北纬42°02?-42°36?、东经116°51?-117°39?的内蒙古浑善达克沙地南缘的河北省最北部,有一处集中连片的绿色与周边灰黄色相连的地区。这里的色度变化记录着人与自然的一段值得我们反思与敬畏的历史。 此处有个动听的名字——塞罕坝,系蒙汉混合语,意为“美丽的高岭”。清初,康熙于此设立木兰围场,后来由于清王朝的衰败,同治二年(1863年)对塞罕坝进行开围放垦,森林植被遭到严重破坏。随之又遭受日本侵略者的掠夺采伐。到新中国成立初期,原始森林荡然无存,美丽的高岭变成了白沙弥天、林木稀疏的茫茫塞外荒原。 1962年,为了“建成华北地区中小经级用材林基地;改变当地自然面貌,保持水土,为改变京津地带风沙危害创造条件;研究积累高寒地区造林和育林经验;研究积累大型国有机械化林场经营管理的经验。”原林业部决定在这片荒原上建立直属塞罕坝机械林场。 当年,来自全国19个省(市)的127名大、中专毕业生和242名工人,首先在这里扎下了恢复森林、重涂一片绿的梦想。也许来此之前他们从未听说这块荒无人烟的塞外高原。建场之初,创业者们以“先治坡、后治窝,先生产、后生活”的实际行动开始了创业历程。他们在与世隔绝的生存环境,无数次的失败以及一场场的自然灾害中,攻克了一道又一道技术难关。经过几代塞罕坝人的努力,昔日的茫茫荒原变成今日的万顷绿洲。 在不断造林建设的同时,塞罕坝人也凝练了一种“艰苦创业、科学求实、开拓创新、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精神。作为我国林业行业的一份宝贵财富——“塞罕坝精神”——如今已成为一面旗,激励着所有林业人为守护、增添更多的绿色而努力。 如今当我们穿行于这片一望无垠的林海时,惊叹之余唯有向那些我们记得的和无数不记得的造林人深表敬意。 140名知识分子涌入塞罕坝 67岁的陈木东2001年从总场工会主席的岗位上退了下来。退下来了,也就常常回想起以前的事情。“想不想都不行,脑子里总是年轻时候坐过的敞篷大卡车。” 陈木东的老家在武汉,1962年,刚满22岁的陈木东从林业部直属吉林白城子林业机械化学校毕业后,和同校的27名同学一起,分配到刚刚筹建的塞罕坝机械林场。45年过去了,陈木东依然清楚地记得当时从武汉坐火车到北京,再转火车到承德,塞罕坝机械林场派了一辆敞篷的货车把他们一行10人接上,咣当咣当从承德往坝上走,总也走不到目的地,就那么一直走。从承德到围场就走了1天,从围场到坝上又走了1天——前前后后总共算起来是6天6夜。 和陈木东前后进入林场的,还有东北林业大学一个班的46名毕业生、承德农校的50多名毕业生,这么多大中专学生齐刷刷地来到几乎寸草不生的塞罕坝,简直是一个奇迹。这种“人才结构”,也使得这个塞外的不毛之地成为一个知识

塞北林场先进事迹

张家口市地处河北省西北部,因自然气候条件和地理位置特殊,常年雨少风多,山上植被稀疏,土壤沙化严重。 面对严峻的现实,1999年6月,我市正式启动了塞北林场项目。 从那时起,塞北林场职工在坝沿一带,用青春和汗水,用智慧和奉献,上演了一场感天动地的造林大会战。 14年过去了,在一代又一代塞北务林人的拼搏奋斗中,一道固沙卫京、造福于民的“绿色长城”被牢牢筑起。昔日的荒山秃岭、不毛之地在塞北务林人手中变成了林的海洋、鸟的天堂、花的世界,创造了绿色奇迹,森林覆盖率达到了33.5%。 今年4月,塞北林场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后被全国绿化委员会授予“全国绿化模范单位”称号。 日前,国家环保部和中国环境监测站公布了2013年1至9月全国74个城市空气质量状况报告,张家口市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2.81,位列全省第一,“领跑”北方37个城市。 10月3日,省委书记周本顺同志专门对塞北林场取得的辉煌成绩作出批示:“改善生态应提倡塞北林场精神,14年艰苦奋斗,把荒山秃岭变成浩瀚绿洲,致富农民,固沙卫京,成绩巨大,精神感人,全省改善生态环境很需要这种精神。” 绿了青山白了头---塞北林场场长王平 王平说,塞北林场组建于1999年,主要承担着河北省“再建三个塞罕坝林场”项目,在我市坝头沿线6县、39个乡镇、187个行政村的实施。目前,已完成人工造林任务128万亩,筑起了一道乔灌木结合、多层次立体式的生态屏障。 植树重要,护树更重要。造林千日功,牛羊进去一场空。为此,工程做到哪里,我们的优秀护林员就管护到哪里。赤城分场的魏尚清,十多年如一日,一直做护林工作。 农民做股东,荒山变财源。我们的项目建设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国有林场,也有别于乡村集体林场,在地无一垄、树无一棵的情况下,要想完成项目建设任务,必须解决土地问题。截至目前,在128万亩人工造林任务中,股份林地就占到了83.6%。我们真正体会到“造林打胜仗,农民是靠山“。 14年来,我们换领导不换精神,换干部不换信念,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绘到底。务林人累,务林人苦,务林人有时还要承担生命危险。

塞罕坝绿色发展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2017年12月5日宣布,中国塞罕坝林场建设者获得2017年联合国环保最高荣誉——“地球卫士奖”。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埃里克·索尔海姆说,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证明,退化的环境是可以被修复的,修复生态是一项有意义的投资。全球环境治理中,中国已成为最为重要的领导力量之一。 中国三代造林人持续半个多世纪的奋斗,让贫瘠沙地变成绿水青山,也获得世界赞誉。 最高荣誉 当地时间5日18时许,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内罗毕举行的第三届联合国环境大会期间举办新闻发布会,宣布今年的“地球卫士奖”,中国塞罕坝林场建设者获得其中的“激励与行动奖”。 “他们筑起的‘绿色长城’,帮助数以百万计的人远离空气污染,并保障了清洁水供应。”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埃里克·索尔海姆表示。 塞罕坝林场场长刘海莹告诉记者,这一奖项是对塞罕坝林场建设者50多年艰苦创业的肯定,也是激励和鞭策。 塞罕坝林场位于中国河北省北部,占地9.3万公顷。由于历史上的过度采伐,土地日渐贫瘠,北方沙漠的风沙可以肆无忌惮地刮入北京。 1962年,数百名务林人开始在这一地区种植树木,经过三代人努力将森林覆盖率从11.4%提高到80%。目前,这片人造林每年向北京和天津供应1.37亿立方米的清洁水,同时释放约54.5万吨氧气。 刘海莹说,“我相信,只要我们继续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经过一代又一代的努力,中国可以创造更多像塞罕坝这样的绿色奇迹,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史无前例 塞罕坝第一代务林人代表陈彦娴在获奖感言里说,在当下的中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句话已经家喻户晓。塞罕坝的故事印证的也正是这样一个绿色道理。 索尔海姆表示,中国的塞罕坝证明环境治理是非常有意义的生态投资。联合国环境署认为,“中国近年来在环保方面所做的努力,是史无前例的。”

2018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

2018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 卢永根:2017年3月,卢永根教授在夫人的搀扶下来到银行,将十多个存折的存款转入华南农业大学的账户,卢永根夫妇一共捐出8809446元,这是他们毕生的积蓄,学校用这笔款设立了教育基金,用于奖励贫困学生与优秀青年教师。卢永根没有将财产留给唯一的女儿,他说:“党培养了我,将个人财产还给国家,是作最后的贡献。”卢永根的秘书赵杏娟说:“钱都是老两口一点一点省下来的,对扶贫和教育,两位老人却格外慷慨,每年都要捐钱。”卢老在病榻上领到奖杯。 廖俊波:廖俊波出身普通家庭,毕业后当过中学老师、乡镇干部,在县乡两级做过主要领导,在政和县工作的几年,始终牵挂群众,惦记着群众的冷暖安危,他把群众当亲人,用心用情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用自己的“辛勤指数”换来群众的“幸福指数”。廖俊波经历的岗位,都是“背石头上山”的重活累活,需要比别人付出更多的艰辛和努力。但他始终把工作当事业干,乐在其中。离开政和时,全县财政总收入翻了两倍多,连续3年进入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十佳”,实现了贫困县脱胎换骨的蜕变。2017年3月18日傍晚,廖俊波出差途中因公殉职,年仅49岁。2017年6月20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向全社会公开发布廖俊波的先进事迹,追授他“时代楷模”荣誉称号。 杨科璋:2015年5月30日1点13分,杨科璋在灭火救援中紧急救出一名约两岁的孩子,但因烟雾太大、能见度低而踩空坠楼。从五楼坠楼时杨科璋紧抱孩子,最终保住了孩子,但自己却献出了年仅27岁的生命。杨科璋入伍以来共参加灭火救援战斗200多次,抢救疏散被困群众160多人。 卓嘎和央宗:玉麦乡地处祖国西南边陲,1964年至1996年的34年间,桑杰曲巴家是这片土地上仅有的一户人家。一个爸爸,两个女儿,一栋房子,既是乡政府,也是他们的家。父亲桑杰曲巴是个老民兵,放牧守边34年,从未离开过这片土地。卓嘎、央宗姐妹俩在父亲的带领下,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半个多世纪来,父女三人以放牧为生,守护着祖国数千平方公里的国土。父亲桑杰曲巴常对卓嘎和央宗说:“如果我们走了,这块国土上就没有人了!”这句话,两个女儿记了一辈子。他们知道,守护土地,就是守护国家。 刘锐:面对强国强军的时代要求,刘锐紧跟装备升级步伐,参与完成国产新一代中远程轰炸机改装,填补轰-6K作战使用的多项空白,和战友一起首次在南海和西太平洋留下中国新一代中远程轰炸机的航迹。刘锐所在团被确定为全军首家装备轰-6K的部队后,他作为“先行者”和“探路人”,既当“改装员”又当“试飞员”,仅用3个月就完成了改装。随后,刘锐一鼓作气,创造性提出“课题牵引训练”新思路,形成一批战法、数十套突击方案,填补轰-6K作战使用的多项空白。 黄大年:黄大年留学英国18年,是国际知名的科学家。回国前,他住在剑桥大学旁边的花园别墅里,妻子还经营着两家诊所。2008年,中国开始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他用最短的时间辞职、卖掉房子和诊所、办好了回国手续。归国7年多来,黄大年担任国家多个技术攻关项目的首席专家,经常工作到凌晨,几乎没有休过寒暑假和节假日,甚至多次累倒在工作岗位上,这种工作状态直到生命最后一刻。 卢丽安:卢丽安1968年生于台湾高雄,从小受家人影响对大陆有着特殊感情。1997年,卢丽安夫妇到上海复旦大学任教。几年下来,卢丽安成为复旦大学最受欢迎的教授之一。2015年,卢丽安加入中国共产党,2017年,被选举为十九大党代表。“我以台湾的女儿为荣,我以生为中国人为傲。”卢丽安在十九大“党代表”通道上如是说。十九大会议结束后,“卢丽安效应”在慢慢蔓延。很多台胞朋友为她点赞,因为她说出了广大台胞们的心声。还有她的学生,默默地留言支持老师,向老师学习回报社会。卢丽安的父母表示,只要女儿做的是对社会、民族、国家有益的,能够促进我们两岸的和平发展、促进岛内同胞在大陆的发展,都会支持。 王珏:王珏化名“兰小草”,给急需帮助的孤儿寡母捐款,每年2万,已经坚持了15年,并承诺希望能捐够33年。慈善机构收到了捐款,想要寻找到这位好人,多次联络,王珏都没有现身。家人曾问王珏,为何以“兰小草”的名字行善? 王珏当时说:平凡、善良的奶奶特爱画兰花,并且在村里很受尊重,取名时将“平凡小草”与“高洁兰花”结合。缺席了无数次公益奖项颁奖,坚持公益捐款十多年,今年7月,王珏被检查出肝癌,去世之前,他的身份最终得以大白。黄大发:黄大发居住的地方以前叫草王坝,海拔1250米,山高岩陡,雨水落地,就顺着空洞和石头缝流走,根本留不下来。村里人用水去最近的水源地挑,必须来回走两个小时。因为缺水,当地只能种一些耐旱的苞谷。没有水,别说发展产业,村民连温饱问题都不能解决,一些家庭吃盐都需要赊账。20世纪60年代起,黄大发带领群众,历时30余年,靠着锄头、钢钎、铁锤和双手,在绝壁上凿出一条长9400米的“生命渠”,结束了草王坝长期缺水的历史,乡亲们亲切地把这条渠称为“大发渠”。 谢海华:29年前,湖南农民谢芳在见义勇为时受重伤,落下残疾。刚刚从部队复员回家的谢海华,经人介绍与谢芳订婚。面对谢芳日益严重的后遗症,谢海华仍选择了与她结婚。近28年来,谢海华一直悉心照顾妻子,每天早上6时准时起床做饭,帮妻子穿衣服、洗漱,一日三餐把饭菜送到床头喂她吃。对于谢芳来说,谢海华就是她的手和脚,“没有他,我活不到今天。” 2017年度《感动中国》致敬团体塞罕坝林场建设者:55年来,河北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者们听从党的召唤,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艰苦奋斗、甘于奉献,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他们的事迹感人至深,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生动范例。

先进林场事迹材料

建好现代林场做优挂职基地 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总场 (2010年9月9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同志们、朋友们: 大家好! 有机会被邀参加这次华东地区第二届国有林场座谈会,并同各位领导、各位专家一起探讨、交流,感到十分高兴。下面,我就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的基本情况,以及近年来接纳挂职干部工作的一些做法向大家作以简要汇报。 塞罕坝机械林场由原国家林业部于1962年建立,位于河北省最北部、内蒙古高原南缘。建场之初,这里植被稀少、沙化严重,最低气温达-43.6℃,无霜期只有42天,气候寒冷、人迹罕至,自然环境极其恶劣,生活条件异常艰苦。建场48年来,塞罕坝务林人以饱满的精神、昂扬的斗志、乐观的态度和必胜的信念,坚持不懈地奋战在塞北高原,在140万亩的总经营面积上,营造起112万亩人工林,筑起了一道为京津阻沙源、保水源的绿色生态屏障。现在,林场森林覆盖率达到80%,林木总蓄积1012万M3,森林资源总价值达153亿元,形成了越采越多、越采越好、青山常在、永续利用的良好发展格局。

一、建场48年来的简要体会 (一)生态立场 多年来,我们把加强森林资源保护作为林场一切工作的基础,不断加大投入、强化措施。一是把森林防火工作当作关系林场生死存亡的头等大事来抓,制定了科学严密的防火制度,组建了专业的防扑火队伍,建立了覆盖全场的监测网络,取得了建场48年未发生较大森林火灾的优异成绩。二是建成了国家级森林病虫害预测和防治体系,有效遏制了森林病虫害的发生和危害。三是进一步加大对造林成果拨交、幼林地管护、边界监管、治理乱砍滥伐乱垦等工作力度。妥善处理好生态保护与产业开发之间的关系,通过全方位的生态保护体系建设,确保了森林资源的持续经营,永续利用。 (二)营林强场 着眼于百万亩人工林的可持续经营,我们将把全场划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公益林、国家级森林公园、商品林”四大经营板块,实行分类经营、分区施策。在经营管理上,坚持“经营和保护并重,利用和培育并举”的原则,按照木材市场成熟理论和近自然理论,对商品林实行集约经营、依法经营,有序利用,保持年采伐量不超过年增长量1/4。加大迹地更新造林力度,加大对零散宜林地、石质荒山等困难立地造林绿化力度,采用大苗移植、容器苗造林等等攻坚手段和先进适用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