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果蔬罐藏
- 格式:ppt
- 大小:1008.00 KB
- 文档页数:15
《果蔬加工技术》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说明1. 本课程的性质果蔬加工技术是高等职业学校食品类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课程。
学习本课程可使学生具备从事生产和经营所必需的果蔬加工的根本学问和根本技能,为学生就业、创业打下肯定的根底。
2. 本课程教学目的及任务2.1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具备高技能型人才所必需的果蔬加工的根本学问和根本技能,具有较强的工作岗位适应力量、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力量以及创意识和职业道德意识。
2.2 本课程教学任务 2.2.1 学问任务〔1〕.使学生知道果蔬加工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 〔2〕.使学生了解果蔬中的化学成分及其在加工中的变化; 〔3〕.使学生把握果蔬加工的根本原理及加工产品的质量标准; 〔4〕.使学生了解果蔬加工的最进展动态;〔5〕.使学生生疏副产品的综合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2.2.2 力量任务〔1〕. 使学生把握主要果蔬加工的关键原理和技术;适用专业: 食品加工技术 适用层次: 三年制高职 课程类别: 必修课 xxx开课学期: 第四学期 总 学 时: 82 编写人员:审核人员:编审日期:2022.11.1 0〔2〕. 使学生学会果蔬加工中罐制品、干制品、速冻制品、糖制品、腌制品、汁制品、酒和醋制品等加工工艺的根本技能;〔3〕. 使学生能够解释果蔬加工中消灭的原料褐变、干制品霉变、糖制品返砂、罐制品胀罐、腌制品酸败、汁制品浑浊、商品异味等特别现象;2.2.3德育任务〔1〕. 使学生具备辨证思维的力量,能够运用哲学思想解释客观现象;〔2〕. 使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意识及爱岗敬业的精神;〔3〕. 使学生具有实事求是的学风、创精神和创业力量。
3.本课程教学与其他课程的关系《果蔬加工技术》必需在必修《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生物化学》《食品化学》《食品微生物》等课程后进展学习,只有在了解了果蔬成分、根本化学性质和微生物生长生殖特性,才能深入学习果蔬加工的根本原理、加工技术和加工特性。
第四章果蔬加工基础知识一、思考题1.什么是果蔬加工品?2.果蔬加工品分为几类?3.引起果蔬加工品败坏的主要原因是什么?4.果蔬加工保藏的基本原理是什么?5.果蔬加工对水质的要求?6.什么是食品添加剂?7.果蔬加工过程中有几种去皮的方法,一般桃罐头加工采用的去皮方法是?8.烫漂的作用及其方法是什么?9.半成品保藏的含义?10.盐腌的作用及方法?11.亚硫酸盐在半成品保藏中作用?12.果蔬加工过程中,引起褐变的原因是什么?二、选择题()1.加工用水中含有过量的微生物,应采取哪些水处理的方法?1 软化2漂白粉消毒3 澄清处理()2.在果酱的加工过程中,发现其粘稠度不够,应该加入1 增色剂2 稳定剂3 防腐剂()3.果蔬汁加工过程中,选择最适宜的原料是:1 汁液含量丰富、香味浓郁、果胶含量较少;2 果心小、肉质厚、脆嫩;3糖酸比例适当、耐煮性好、色泽一致、粗纤维少。
()4.用于罐头加工的原料,成熟度的选择很重要,最适宜的成熟度应是:1 7-8成熟 2 6-7成熟9-10成熟()5.除供蔬菜腌制的原料外,大多数加工品原料处理时都要进行热烫。
烫漂处理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加工品的质量。
因为烫漂可以1 保护营养不氧化2 可以杀灭有害微生物3杀灭酶或抑制酶的活性并增加细胞的透性。
()6.有些果蔬加工过程中需要进行硬化处理,其主要目的是1 增加制品的耐煮性和脆度;2 增加制品的耐藏性;3增加制品的柔软性和光亮性。
()7.果蔬加工的原料处理不能忽视,最关键的步骤是:1 热烫2 去皮、切分3 称重、修整()8.下列陈述错误的是:1 半成品保藏是即时果汁加工的重要环节;2 半成品保藏是果脯加工的重要环节;3 半成品保藏是果酒加工的重要环节。
()9.二氧化硫处理对于护色效果十分明显,但是也有一些副作用,比如:1 与金属反应使护色效果降低; 2 使用过量对人体有害; 3 1+2均属副作用。
()10.护色处理最有效的方法是1 热烫处理2 二氧化硫处理3 1+2处理第四章果蔬加工基础知识习题答案一、思考题1.回答:利用物理的、化学的、生物化学的方法,结合果蔬自身的特点,采用恰当的保藏原理和加工工艺,制成营养丰富、色鲜味美、食用方便、不易败坏的工业食品的过程称为果蔬加工,所得到的制品称为果蔬加工品。
果蔬加工技术一、果蔬贮藏与保鲜(一)果蔬的种类及常用品种1.果品的种类依果实构造分为一一仁果类、核果类、浆果类、柑橘类、坚果类和柿枣类2.蔬菜依食用部位不同分为一一根菜类、茎菜类、叶菜类、果菜类及其他类(二)果蔬加工保藏基本原理果蔬加工品是利用食品工业的各种加工工艺处理新鲜果蔬而制成的产品。
果蔬加工是食品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果蔬在加工过程中己丧失了生理机能。
果蔬加工原理是在充分认识食品败坏原因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L食品的败坏食品变质、变味、变色、生霉、酸败、腐臭、软化、膨胀、混浊、分解、发酵等现象统称败坏。
败坏后的产品外观不良,风味减损,甚至成为废物。
造成食品败坏的原因是复杂的, 往往是生物、物理、化学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起主导作用的是有害微生物的危害。
因此,保证食品质量便成为食品生产中最重要的课题,自始至终注意微生物的问题就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
3.微生物4.褐变褐变:在果蔬加工品中加工制品变褐这一现象称为褐变。
褐变影响产品外观,降低其营养价值。
褐变可分为酶促褐变(生化褐变)和非酶褐变(非生化褐变)。
(1)酶促褐变(2)非酶褐变非酶褐变是在没有酶参与的情况下发生的褐变称为非酶褐变。
非酶褐变的类型包括:①美拉德反应②焦糖化褐变③抗坏血酸褐变(三)食品保藏方法根据加工原理,食品保藏方法可以归纳为五类:(1)抑制微生物和酶的保臧方法(2)利用发酵原理的保藏方法(3)运用无菌原理的保藏方法(4)应用防腐剂保藏方法(5)维持食品最低生命活动的保藏法(四)果蔬采收及采后生理1.果蔬的采收果实的成熟度一般可划分为三种:(1)可采成熟度一一果实的生长发育已经达到可以采收的阶段,但还不完全适于鲜食。
加工范围:贮运、罐藏和蜜饯加工(2)食用成熟度一一此时采收的果实食用品质最佳。
表现该品种固有的色、香、味和外形,其化学成分和营养价值也达到最高点,风味最好。
加工范围:适鲜食、短期贮藏、制汁、酿酒(3)生理成熟度果实在生理上已达到充分成熟,种子颜色变深褐色,果肉开始软绵或溃烂加工范围:以食用种子的核桃、板栗及作培育用的种子,宜在这时采收2.果蔬采后生理变化果蔬采后的主要生理作用是:呼吸作用,蒸腾作用(1)果蔬呼吸类型:呼吸跃变型:也称呼吸高峰型。
果蔬罐藏原理一、罐藏食品与微生物的关系许多微生物能够导致罐藏食品的败坏,如,细菌、霉菌和酵母菌。
这些微生物的存在,都会加速罐藏制品腐败变质的速度,缩短罐藏制品的保质期。
因此,采取合理的杀菌条件,制定合理的杀菌式是确保罐藏食品质量的首要条件。
1.温度按微生物对温度的适应性不同,可将微生物分为三种,即嗜冷性微生物(适温为14.5-20?)、嗜温性微生物(适温为30-38?)、嗜热性微生物(适温为50-60?。
微生物一旦形成芽孢就更加耐热,芽孢可耐到120?的高温。
在罐藏食品的加工过程中,根据污染的程度,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制订出科学的杀菌工艺条件,保证杀菌的效果。
2.氧气微生物的生长发育及繁殖,对氧气的需求有很大的区别,故可将其分为:嗜氧微生物、厌氧微生物和兼性厌氧微生物三种类型。
罐藏食品因经排气工艺过程,罐内有一定的真空度,嗜氧微生物受到一定的抑制作用,而厌氧微生物及兼性厌氧微生物则是影响罐藏食品的重要因素,是造成罐藏品败坏的主要微生物。
3.水分水分是微生物生长、发育不可缺少的物质,离开水分微生物的生长发育繁殖就会受到抑制甚至死亡。
罐藏制品中含有大量水分,而且水分内又溶解有糖、酸及其他营养物质,这些物质是微生物良好的培养基,所以减少水分可以抑制微生物的活动。
4.pH值 pH值即制品的酸碱度,是指制品中的游离酸而不是总酸量。
它对微生物的影响很大。
不同微生物有其最适宜的pH值范围,pH值的重要作用是影响微生物对热的抵抗能力,pH值愈低亦即酸性愈强,在一定温度下就愈能降低微生物及孢子的抗热力。
因此,在杀菌时,根据不同的值制定合理的杀菌条件。
二、影响杀菌的因素1.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罐藏制品中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取决于罐藏原料的污染程度、容器的清洁度及加工过程中各个环节的卫生状况。
微生物数量越多,污染越严重,形成的芽孢数越多,对热的抵抗力越强,加热杀菌所需的温度越高,时间越长。
这就要求罐头加工厂家在整个加工过程中,从原料的挑选、清洗,容器的选用消毒到罐装、密封,都要严格注意卫生,防止微生物的污染,减少罐藏制品中微生物的原始数量和种类,确保罐藏品在保质期内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