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配电网自动化改造与建设方案研究

配电网自动化改造与建设方案研究

配电网自动化改造与建设方案研究
配电网自动化改造与建设方案研究

配电网自动化改造与建设方案研究

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配电网自动化的概念,简单陈述了配电网自动化的发展过程及实施步骤,而后对配电网自动化系统架构及主站设计进行了具体阐述,最后对配电网自动化建设方案进行了研究分析,以期为配电网自动化改造与建设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城市配电网;自动化改造;建设方案;系统架构;发展

城市配电网进行自动化改造与建设能显著提高供电的安全性、可靠性,优化电力系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随着社会信息化、智能化建设的不断推进,人们对供电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配电网的自动化程度日益提高,自动化技术日益完善。尽管如此,我国的配电网自动化仍然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自动化改造和建设具有必要性。

1 配电网自动化概述

1.1 概念

配电系统自动化即配电网自动化,英文简称为DSA,目前无论是国内还是国际上都尚未确立能被普遍接受的配电网自动化概念。我国的国家电网公司对配电网自动化做出了这样的定义:通过现代通信、计算机技术实现对电网在线运行设备远程监视、控制的网络系统。配电网自动化的内容有10KV馈线自动化、开闭所自动化、小区配电自动化、配电变压器、电容器组自动化等。国际供电会议组织1995第2工作组将配电网自动化功能定义为配网运行自动化和配网管理自动化两方面的内容。其中,运行自动化即对配网进行实时监控,自动切除、恢复故障,管理自动化即指停电管理,对离线设备、实时性要求较低设备的管理。配电网自动化的核心内容是利用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对配电网的运行状况进行监控和自动化调节,并不断提高自动化运行、管理水平[1]。

1.2 发展

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的发展阶段分为三个,这些阶段都是建立在社会需求、电力科技发展的基础上的。第一阶段,以馈线自动化为主的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第二阶段,调配一体化系统(调度自动化、配电自动化一体)。绝大多数发达国家的配电网都采用配電网管理系统实现实时应用与管理应用的结合,我国的一些大型电力企业也逐渐开始采用这一系统。我国近四十年的配电网自动化发展历程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首先,馈线自动化系统。馈线自动化即变电站出线与用户用电设备间馈电线路的自动化,主要具有两大功能。第一大功能,正常状态下,对用户进行监测,优化运行。第二大功能,事故状态下,对故障进行定位、隔离,转移负荷,恢复供电控制。馈线自动化系统主要有重合器、分段器这两大设备。其次,配电网自动化系统。配电网自动化系统能对配电网进行远程监控、协调,采集配电网的数据,对系统的实时运行情况进行监视。在正常运行状态下,配电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