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服用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的临床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33.00 KB
- 文档页数:2
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观察目的评价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8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
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麝香保心丸,观察2组用药前后症状及心电图等方面的变化情况。
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有效率为95%,高于对照组的70%,心电图改善情况有效率为90%,高于对照组的60%。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存在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较好,是一种理想和安全的复方中药制剂,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标签:麝香保心丸;心绞痛;疗效观察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冠心病心绞痛发病率和病死率呈逐年上升趋势[1]。
笔者通过临床实践发现,在传统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麝香保心丸,可以快速缓解冠心病患者心绞痛急性发作的临床症状,改善心电图的表现,作为长期预防性用药,可遏制冠心病的多种病理进展,提高患者对扩血管药物的治疗发应性,从而改善其远期预后[2]。
现将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病人,其符合WHO诊断标准的冠心病心绞痛病人80例,采用随机会组的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男18例,女22例,年龄39-78岁,平均58.58±5.26岁,平均病程5.28±1.48年;对照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41-76岁,平均61.36±4.82岁,平均病程5.42±1.51年;两组在性别,年龄和临床症状上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肠溶阿司匹林、单硝酸异山梨酯片,B-受体阻滞剂、他汀类药物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服麝香保心丸(上海和黄药业有限公司,22.5mp/丸,2丸/次,3次/日,两组疗程均为8周。
1.3观察方法分别记录两组患者用药前后每天心绞痛发作的频率、部位、持续时间、疼痛程度、心电图变化、血尿常规、血脂、肝肾功能及血流变学检查。
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研究引言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心绞痛作为其最常见的症状之一,给患者的生活和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麝香保心丸作为一种传统中药,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冠心病和缓解心绞痛患者的症状。
本文旨在探讨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的研究现状。
麝香保心丸的成分及作用机制麝香保心丸是一种由多种中药组成的复方制剂,其中主要成分包括麝香、丹参、川芎等。
麝香作为一味名贵中药材,具有活血化瘀、舒筋活络的功效。
丹参具有祛瘀、活血、抗凝等作用。
川芎有舒筋活络、活血化瘀的功效。
这些成分相互配伍,共同发挥药理作用,以治疗冠心病心绞痛。
临床疗效研究多项临床研究表明,麝香保心丸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方面具有显著的疗效。
例如,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临床试验,共纳入了20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其中100例患者接受了麝香保心丸治疗,另外100例患者接受了安慰剂治疗。
结果显示,在治疗组中,心绞痛的发作频率和持续时间显著减少,与安慰剂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此外,治疗组的心功能指标也有所改善,心率和血压得到了有效控制。
另一项回顾性研究对多个研究进行了系统综合分析,结果显示,通过长期应用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可以有效地减轻心绞痛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这一研究结果进一步证实了麝香保心丸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中的临床疗效。
安全性研究对于药物治疗来说,安全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
针对麝香保心丸的安全性研究,大部分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正常剂量下,麝香保心丸是相对安全的,并且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
然而,尽管如此,仍然有一些报道提到了一些潜在的副作用,包括恶心、腹泻、皮疹等,但这些反应往往是短暂的,不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产生明显威胁。
此外,还有一些研究关注麝香保心丸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
例如,一项实验室研究发现,麝香保心丸与某些抗凝剂、洋地黄类药物和降脂药物可能存在相互作用,但尚未观察到明显的不良反应。
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摘要】目的观察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以期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单纯给予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服麝香保心丸治疗.连续治疗4周后,将两组患者的血压、心率、心绞痛改善情况、心电图变化、服药不良反应等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心绞痛改善情况和心电图变化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低.结论临床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时,采用麝香保心丸联合西药治疗的临床疗效较单用西药治疗理想,可以有效缓解患者心绞痛症状,改善心电图表现,不良反应低. 【关键词】麝香保心丸;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中图分类号】R25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655-02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是心内科临床上常见的疾病之一,是介于急性心肌梗死和稳定型心绞痛之间的一种临床状态,学界普遍认为其发病机制为继发于冠状动脉斑块破裂基础上的血栓形成,导致冠脉供血急剧下降的结果[1]其临床症状与典型的劳力型心绞痛相似,具有病情进展快、易发展成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2].本研究采用麝香保心丸联合西药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2月-2015年2月期间,我院门诊的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其中观察组患者包括女性23例,男性患者27例;年龄为46-84岁,平均年龄(59.7±6.2)岁;病程为2~10年,平均病程为(3.8±1.4)年;按照WHO 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分型标准[3]分为初发劳力型心绞痛6例,恶化劳力型心绞痛23例,卧位型心绞痛19例, 梗死后心绞痛2例.对照组患者包括女性22例,男性28例;年_______龄为45~82岁, 平均年龄为(59.6±6.1)岁;病程1~9年,平均病程(3.7±1.4)年;初发劳力型心绞痛5例,恶化劳力型心绞痛24例,卧位型心绞痛18例,梗死后心绞痛3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疾病分型、重要脏器疾病等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 具有可比性.1.2研究方法对照组患者单纯给予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服麝香保心丸2粒,日三.两组患者均给予基础支持和健康知识教育.连续治疗4周后,将两组患者的心绞痛改善情况、心电图变化、服药不良反应等进行对比;西药治疗:单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40mg,静脉滴注,日一;阿司匹林100mg,日一;美托洛尔25mg,日2;④他汀类降脂药:辛伐他汀20mg,晚一.1.3诊断标准: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分会2000年?不稳定型心绞痛的诊断和分类标准?制定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诊断标准[4]:①临床特点:表现为运动或自发性胸痛,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可迅速缓解;②心电图:胸痛发作时相邻两个或两个以上导联心电图ST 段压低或抬高>0.1mV,或T波倒置0.2mV,胸痛缓解后ST-T 变化可恢复;③心肌损伤标记物不升高或未达到心肌梗死诊断水平.1.4临床疗效评定标准:心绞痛改善情况评定标准:①治愈:患者心绞痛症状基本消失;②有效:患者心绞痛症状发作次数较前减少、程度较前减轻;③无效:患者心绞痛症状发作次数和程度较前无明显改善;④恶化:患者心绞痛症状发作次数和程度均较前加重.心电图变化评定标准:①显效:患者静息心电图检查恢复大致正常;②有效:患者心电图ST段较前回升0.05mV以上,低平T波变直立或者倒置T波变浅;③无效:患者静息心电图较前无明显改善;④恶化:心电图ST 段改变较前加重.[5]1.5统计学方法:本研究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t检验, 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以P<0.05作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心绞痛改善情况对比:治疗4周后,观察组患者心绞痛的治愈率为76%,总有效率为92%;而对照组患者的治愈率为52%,总有效率为80%.观察组患者心绞痛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麝香保心丸是由名方苏合香丸发展而来.出自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取成方包括人工麝香、人参提取物、人工牛黄、肉桂、苏合香、蟾酥、冰片,其芳香温通、益气强心的功效.具有防止动脉粥样硬化、保护血管内皮,抑制动脉壁炎症,稳定斑块作用[11,12].第二军医大学和剑桥大学学者采用化学基因组学技术证实其中熊去氧胆酸和鹅去氧胆酸可能通过降低胆固醇物质的合成预防高血脂症[13],从而使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降低.蟾蜍甾二烯类化合物可增加心肌的收缩力,抑制在心力衰竭时肾素-醛固酮系统的紊乱.相关研究发表于Science中医药专刊[14].综上所述,临床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时,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采用麝香保心丸加减联合西药治疗的临床疗效较单用西药治疗理想,可以有效缓解患者心绞痛症状,改善心电图表现,不良反应低,可以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1] Davies MJ.Thepathophysiologyofacutecoronarysyndromes[J].Heart,[ 2000,83(3):361-366.2]HammCW,BraunwaldE.Aclassificationofunstableanginarevisited[J].CirGculation,2000,102(1):118-122.[3]内科学.第五版[J].北京:人民卫生出版杜,2001:281-294. [4]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不稳定型心绞痛诊断和治疗建议[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0.28(6):409-412. [5]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委会.慢性稳定性心绞痛诊断与治疗指南[S].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7,35(3):195-206. [6]邓坤,戴小华.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10,29(2):14-16. [7]彭丹,冯波等.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24):290-291. [8]杨松秀.冠心宁联合硝酸甘油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59例疗效观察[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2,33(1):29-30. [9]杨铁君,丹红注射液与硝酸甘油联合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J].吉林医学,2014,35(16):3548-3549. [10]刘中华,王昃睿.心痛宁口服液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1,20(11):1750-1750. [11]李天奇等.麝香保心丸和辛伐他汀对兔股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影响[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2006,8(5):296-299. [12] XiangL,JiangP,ZhanC,etal.Theserum metabolomicstudyofinterventioneffectsofthe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ShexiangBaoxi nPillandamultic[omponentmedicinepolypillinthetreatmentofmyocardialinfarctioninrats [ J].MolecularBioSystems,2012,8(9):2434-2442.13]BacqY,SentilhesL,ReyesHB,etal.EfficacyofursodeoxycholicacidintreaGtingintrahepaticcholestasisofpregnancy:ameta-analysis[J].GastroenterolG[ ogy,2012,143(6):1492-1501.14]LiuRH,RunyonRS,WangYC,etal.Decipheringancientcombinatorialformulas:TheShexiangBa oxinpill[J].Science,2015,347(6219):S40-S42.。
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分析目的研究探讨麝香保心丸在常规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基础之上的医用价值。
方法选取2009年~2010年在我院医治的冠心病患者160例,将其平均分为常规组和加强组,各80例。
其中常规组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加强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麝香保心丸,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电图疗效、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药效平均作用持续时间。
结果通过对比的结果来看,加强组的总体康复效果要优于常规组,患者家属对疗效的满意程度也高于常规组。
结论麝香保心丸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方面有一定的医学价值,可以将其应用到日常的治疗当中,提高对患者的救治率,提升患者对医院的满意程度。
标签:麝香保心丸;冠心病心绞痛;疗效麝香保心丸具有芳香、温通、益气强心、理气止痛的功效,是新一代中成药,产生于上世纪70年代。
就现有的临床医学研究表明,麝香保心丸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过程中有一定的疗效[1],对于提高患者救治的几率有明显的辅助治疗作用,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09年~2010年在我院医治的冠心病患者160例,将其平均分为常规组和加强组,各80例。
常规组男46例,女34例,年龄45~56岁,平均年龄(50.5±1.5)岁,病程6个月~15年,平均病程(2.3±0.5)个月;加强组男52例,女28例,年龄50~60岁,平均年龄(55.2±0.9)岁,病程1~20年,平均病程(3.1±1.5)个月。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加强组在常规治疗之上,加服麝香保心丸,3次/d,2粒/次;对常规组的患者,采取常规的治疗措施,服用常规的治疗药物,记录两组患者的不同反应状况。
1.3 观察项目观察两组患者的心电图疗效、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药效平均作用持续时间,同时检测患者的肝肾等功能。
1.4 疗效评判标准以《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为标准进行评判,将治疗的标准划分为甲级,乙级,无效和加重4个层次。
长期服用麝香保心丸改善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临床研究郝世英
【期刊名称】《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年(卷),期】2011(005)008
【摘要】目的探讨长期服用麝香保心丸改善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临床情况.方法将2009年10月至2010年10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69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常规治疗+麝香保心丸)和对照组34例(常规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情况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治疗3个月、6个月后与治疗前的FMD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3个月时的 FMD 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麝香保心丸在冠心病患者治疗中能发挥理想疗效,可显著调整患者血管内皮功能,促进病情恢复.
【总页数】2页(P58-59)
【作者】郝世英
【作者单位】451150,新郑市人民医院心内科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麝香保心丸长期用药对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观察 [J], 孙琳;刘文君
2.麝香保心丸长期用药对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改善作用的研究 [J], 朱慧;罗心平;王丽洁;王涌;施海明;范维琥
3.长期口服麝香保心丸改善冠心病病人血管内皮功能的临床研究 [J], 王丽洁;罗心平;王涌;陈为民;陆云;李勇;施海明;范维琥;戴瑞鸿
4.麝香保心丸长期用药对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观察 [J], 孙琳; 刘文君
5.长期口服麝香保心丸对冠心病血管内皮功能改善的临床研究 [J], 王丽洁;罗心平;施海明;朱军;李勇;范维琥;戴瑞鸿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研究目的探究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选择本院2015年10月~2016年10月冠心病心绞痛患者90例,采取随机的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采取麝香保心丸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情况及临床疗效。
结果观察组患者发作频率、持续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78%,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
结论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采取麝香保心丸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心绞痛发作情况,且疗效十分显著。
标签:麝香保心丸;冠心病心绞痛;安全性冠心病心绞痛是一种较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在临床发生率较高,其发病机制是由冠状动脉狭窄病变所致,从而导致其增加心肌负荷的情况,最终使其出现心肌缺血缺氧的症状[1]。
由于该疾病发病几率较高,若不及时进行处理,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命安全。
本院选择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进行分析探究。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9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接受治疗的时间为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观察组患者45例,对照组患者45例。
观察组中,有男25例,女20例占总例数的44.44%,年龄在50~75岁之间,平均年龄(62.54±2.14)岁,病程在4个月~10年之间,平均病程(5.34±2.76)年。
对照组中,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19例,年龄在50~76岁之间,平均年龄(63.09±2.45)岁,病程在5个月~10年,平均病程(5.58±2.98)年。
两组患者在各项基本资料中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对照组采取常规西医治疗,选择药物为消心痛,用法用量为3次/d,10 mg/次。
观察组采取麝香保心丸治疗—采用口服的方式进行服用,用法用量为3次/d,3粒/d。
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周为一个疗程。
麝香保心丸辅助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分析项宏梅【摘要】目的分析麝香保心丸辅助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94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麝香保心丸进行辅助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总有效率、心电图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4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5.9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心电图改善率为85.11%(40/47),对照组心电图改善率为59.57%(28/47),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26%,对照组为6.38%,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麝香保心丸辅助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可长期服用,值得临床广泛应用及推广.【期刊名称】《中国现代药物应用》【年(卷),期】2017(011)010【总页数】3页(P118-120)【关键词】麝香保心丸;冠心病心绞痛;临床效果【作者】项宏梅【作者单位】121308 辽宁省北镇市第二人民医院内科【正文语种】中文冠心病心绞痛是临床十分常见的心血管疾病。
目前, 临床上多采用药物控制对该病进行治疗, 但无法从根本上对疾病进行根除[1]。
麝香保心丸是近年来临床使用较为广泛的药物, 本文分析该药物辅助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 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4年6月~2016年12月收治的94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纳入标准:年龄18~80岁;均符合中医心痹的临床诊断标准;认知能力正常;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严重肝肾受损患者;精神异常者;患有全身免疫系统疾病的患者;有心脏手术史、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合并恶性肿瘤者;合并重度贫血者;妊娠期或者哺乳期女性。
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47例。
观察组中男27例, 女20例;年龄56~78岁, 平均年龄(63.5±4.9);病程3个月~8年, 平均病程(4.3±1.5)年。
麝香保心丸治疗老年慢性稳定性冠心病长期疗效的临床研究【摘要】目的:对麝香保心丸治疗老年慢性稳定型冠心病患者2年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依从性研究分析。
方法:选择2009年12月至2010年2月就诊的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400例,随机分为麝香保心丸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0例,两组采用常规冠心病药物治疗,包括抗血小板、调脂、抗缺血等治疗,治疗组加用麝香保心丸(每次2丸,每天3次)至少24个月,所有患者随访终止时间为2012年2月,记录用药情况和临床事件等。
在随访期中,因两组治疗后心绞痛仍无法控制或有缺血加重的客观证据,可以接受介入治疗(pci)或旁路移植术(cabg)。
比较2组全因死亡率、非致死性心梗及卒中、因病情严重需接受介入治疗、手术治疗以及需要住院治疗等事件比例;比较两组临床症状的改善;同时观察治疗组用药的耐受性及用药前后血常规,肝肾功能,血脂等生化指标。
结果:两组患者的随访时间为 22.3士2.4个月,研究发现,麝香保心丸治疗组能显著改善心绞痛症状(总有效率91%),慢性冠心病缺血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82%),优于常规用药对照组,p0.05)。
入组的400名老年冠心病患者,按研究方案全部完成了用药及随访的所有试验要求,无患者因不耐受麝香保心丸口服用药脱落,两组患者中死亡病例及原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组患者除个别有轻度口麻及腹部不适外,无其他严重药物不良反应。
随访期间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18个月及24个月患者血常规、肝肾功能、血糖血脂检查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服用麝香保心丸(24个月)可明显减少心绞痛事件及其他临床事件的发生,安全可靠,依从性好可作为老年冠心病患者的长期用药之一。
【关键词】麝香保心丸;冠心病;心血管事件【中图分类号】r 54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 7484(2012)05- 0116- 02对于老年慢性冠心病的治疗,临床遵循着美国心脏病学会/美国心脏学会(acc/aha)指南,将阿司匹林、β—受体阻滞药、血脂调节药和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作为冠心病二级预防优化药物治疗方案。
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64例临床观察目的探讨在传统方法治疗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过程中,加服麝香保心丸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对照组采用抗血小板聚集、ACEI类药物、调脂、抗缺血等冠心病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加服麝香保心丸治疗。
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8%,对照组为75.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组显效率高于对照组(P 0.05)。
心电图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4.37%,对照组为62.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诊断及排除标准按照《稳定性心绞痛诊断与治疗指南》[3]。
排除情况:合并严重全身感染、全身免疫性疾病、肿瘤、严重肝肾疾病;合并糖尿病、高血压、甲状腺功能减退者;孕妇及哺乳期妇女。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方法,按照ACC/AHA/ESC 2006年冠心病指南[4]进行抗血小板聚集、ACEI类药物、调脂、抗缺血等冠心病常规治疗。
治疗组患者加服麝香保心丸,3次/d,每次2丸。
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8周(每4周为1个疗程)。
1.3 疗效标准1.3.1 临床症状评定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5] 和《稳定性心绞痛诊断与治疗指南》进行疗效评定。
显效:同等劳累程度不引起心绞痛或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80%以上或心绞痛程度改善2级以上;有效: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50~80%或心绞痛程度改善1~2级;无效: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不到50%或心绞痛程度无改善。
1.3.2 实验室检查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分别进行血清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指标的检查,并记录分析。
1.3.3 心电图标准参照《中国常见心脑血管疾病诊治指南》[6]和《稳定性心绞痛诊断与治疗指南》中的标准。
显效:症状消失,心电图复查ST段及T波基本正常,运动试验由阳性转为阴性;有效:症状减轻,心电图复查ST段低平,T波倒置基本纠正;无效:症状基本与治疗前相同,心电图复查ST段低平或T 波倒置无好转。
长期服用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的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长期服用麝香保心丸(>6个月)对治疗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患有冠心病的患者96例,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
对照组使用常规冠心病治疗方案,治疗组在常规冠心病治疗方案的基础之上服用麝香保心丸。
结果:对照组的冠心病治疗效果明显低于治疗组。
治疗期间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的人数明显多于治疗组,治疗一年内复发次数对照组高于治疗组。
治疗组在各方面的生命体征都优于对照组。
结论:长期服用麝香保心丸有助于治疗冠心病,值得在临床医学上广泛推广使用。
【关键词】麝香保心丸;冠心病;临床意义
冠心病,冠状动脉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而引起血管腔狭窄,使血流受到阻塞,引发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产生心绞痛症状[1]。
目前,冠心病在我国的发病率呈现逐年增高的趋势,研究发现长期服用麝香保心丸可以有效保护心脏,其作用表现为改善血管内皮功能、促进冠脉侧支血管生成、扫除氧自由基等。
本文将分析冠心病患者长期服用麝香保心丸的临床效果,为治疗冠心病提供参考依据。
现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2至2011年8月我院我院收治的患有冠心病的患者96例,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
其中治疗组男性病例28例,女性病例20例,年龄范围在52~85岁之间,平均年龄68.9岁,患病时间1~15年,平均4.2年。
对照组中男性病例26例,女性病例22例,年龄范围在51~86岁之间,平均年龄68.5岁,患病时间1~14年,平均4.1年。
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等资料上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冠心病治疗方案即监测抗血小板、调脂、抗缺血症状并采取常规措施治疗。
治疗组在采用常规冠心病治疗方案基础上,服用廖香保心丸,每次2粒,每天服用三次。
观察两组患者冠心病治疗效果、身体状况、并发症情况、一年内发作次数,并进行对比研究。
1.3治疗效果评价标准
治疗效果评价标准有三个档次即显效、有效和无效。
显效:患者无胸闷、心悸、疲乏等症状,心电图处正常水平;有效:患者的胸闷、心悸和疲乏症状明显好转,强烈运用的难受程度增加,发作频率和心电图有一定程度改善;无效,冠心病症状没有改善,心电图和发作频率没有任何改善,甚至进一步恶化。
1.4统计学分析
研究中所得到的相关数据采用SPSS 12.0统计学数据处理软件进行处理分析,各项参数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和x2检验,当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部分数据采用百分比计算并分析。
2.结果
2.1冠心病治疗效果
对照组患者经常规冠心病治疗方案治疗后症状改善效果为:14例显效,225例有效,11例无效,治疗总有效率75%;治疗组患者两种联合治疗后症状改善效果为:18例显效,27例有效,3例无效,治疗总有效率93.75%。
两组冠心病症状治疗效果比较见差异显著
(P<0.05)。
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冠心病症状治疗效果对比(n,%)
组别例数(n)显效有效无效有效率对照组48 (14,29.16) (22,45.83) (12,25) (36,75) 治疗组48 (18,37.5) (27,56.25) (3,6.25) (45,93.75)
P值(P<0.05) (P<0.05) (P<0.05) (P<0.05) 2.2冠心病治疗期间并发症状况
对照组的冠心病治疗效果明显低于治疗组。
治疗期间对照组出现心绞痛、卒中、心律失常、心衰的人数明显多于治疗组,治疗一年内复发次数对照组高于治疗组。
患者两组患者冠心病治疗期间并发症率组间差异显著(P<0.05)。
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冠心病治疗期间并发症情况对比
组别例数(n)心绞痛卒中心律失常心衰对照组48 (15,31.25)(0,0)(12,25)(5,10.41)治疗组48 (2,4.16)(0,0)(3,6.25)(1,2.08)P值(P<0.05) (P<0.05) (P<0.05) (P<0.05) 3.讨论
冠心病,是指冠状动脉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而引起血管腔狭窄,使血流受到阻塞,引发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产生心绞痛症状的疾病。
这种疾病主要分为隐匿型、心肌梗死型、心力衰竭型、猝死型、心绞痛型,其中心绞痛是冠心病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而心肌梗死型、心力衰竭型、猝死型是最为严重的症状,病死概率最高[2]。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我国冠心病的发病率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3]。
目前临床医学对于治疗冠心病的药物主要有阿司匹林、他汀类药物、硝酸醋类药物等,常规西药在环节心急缺血症状上有很大功用,但是如果能在常规治疗基础之上改善缺血状态,减少心脏病发事件,将对治疗冠心病有很大帮助。
而麝香保心丸就是能够实现此目标的药物,该药物的成分为:麝香、人参、蟾蜍、牛黄、冰片、苏合香脂等[4]。
临床药理学研究证明,麝香、苏合香脂可以有效抑制血清TC 和LDL-C的浓度,保护血管内壁的细胞和基底膜完整性,抑制血管壁炎症和内膜增生,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同时使心肌的代谢功能得到显著改善,增强心肌能量强度和力量储备[5]。
积极的、有效的促进DNA和RNA的合成,增强机体耐缺氧能力,提高血浆环腺普酸水平,稳定心肌细胞膜。
此外,廖香保心丸还可以调节人体机体的免疫功能,防止巨噬细胞释放一氧化氮,从而减轻机体组织损伤程度,降低内皮素的浓度,实现阻断心室重构和完善心功能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朱慧,罗心平,王丽洁,施海明范维琥,戴瑞鸿.长期服用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临床疗效评价,2010,30(5)474-475.
[2]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不稳定型心绞痛诊断和治疗建议[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0,28(16):409一410.
[3]周贤刚,王宏伟,余广彬,等.膺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Meta分析[J].中成
药,2009,26(12):111一112.
[4]侯文振,马松权,新怡康.长期服用康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的临床分析[J].中医中药,2013,11(5)613-614.
[5]李健.麝香保心丸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J].临床医学,2010,30(1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