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一练】图12为地球光照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 读图思考:
1、此图表示夏至日 (节气)
的光照图。
23°26′N
2、太阳直射点落在
纬线上。
F
E
3、比较A、B、C、D四点正午 A太>B阳>高D>度C的大小。
4、在这一天中,B、E两地的正午太阳高度有何关系? 相等
5、请比较此时B、E、F三地太阳高度的大小。
第2页/共14页
一、认识太阳高度
1、太阳高度角
h= 90°
h
(h) 太阳光线相对于地平面的夹角
思考(1)日出和日落时的
太阳高度为多少h ?=0°
(2)比较白昼和黑夜太 阳高度与0°的关系。
白昼:h >0;黑夜h<0°
南
(3)从日出到日落太 阳高度是如何变化的?
西
北 东
先变大,后变小
第3页/共14页
40 ° 10 ° 10 °
40 °
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示意图
第9页/共14页
2、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时间)变化规律
北回归线以北地区:一年有 0次太阳直射,夏至日(节气)正午太阳 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 冬(至节日气)达一年中最小值。
南回归线以南地区:一年有 0 次太阳直射,冬至日(节气)正午太阳 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 夏至(日节气)达一年中最小值。
南回归线上:每年 1 次阳光直射时(冬至日 (节气))正午太阳 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 夏至日(节气)达一年中最小值。
赤道上:每年 2 次阳光直射时 春秋分日 (节气)正午太阳高度 达一年中最大值, 夏至日、第冬10至页/共日(14节页气)达一年中最小值。
【试一试】
6月22日,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小值的地区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