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课 引领时代的思考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1.47 MB
- 文档页数:29
第22课《引领时代的思考》一、教材分析世界近代史是资本主义制度产生、确立和发展的历史,这个时期不但在经济上取得了全所未有的成就,而且在政治制度和思想理论上也取得了巨大进步,在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上更取得了辉煌成果,人类社会进入到一个全面发展与进步的新时代。
在思想理论方面,出现了许多反映时代特点和社会发展方向的理论观点、流派和代表人物,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思想家是17——18世纪启蒙运动中的如伏尔泰、孟德斯鸠和卢梭。
重点启蒙运动的兴起与启蒙思想的基本内容,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的异同点。
难点理解思想解放运动同社会进步之间的关系。
二、学情分析通过前三个单元的学习,学生对资本主义制度产生、确立和发展的历史已有了初步的了解,知道从文艺复兴开始的一系列重大变革使资本主义逐步发展、完善并走向成熟。
这种发展伴随着不断的斗争,近代社会因此长期处于动荡与混乱之中。
教师如果以此为基础,巧做点拨,指导学生从整体上认识启蒙运动中伏尔泰、孟德斯鸠和卢梭等人的理论观点及其意义,则不难在突出重点的同时突破难点。
而几个属于记忆层次的目标,可以充分信任学生能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等形式达成。
当然,教师适时的点拨与强化也必不可少。
三、教学/学习目标及其对应的课程标准知识与能力了解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等人的思想主张。
概括启蒙思想的基本内容,培养分析概括能力。
通过教材中的材料题,培养学生从教材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比较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异同点,学习比较历史现象的方法。
通过搜集有关启蒙运动的图片,举办图片展览,学会搜集、整理资料和举办资料展览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启蒙运动的影响,初步认识思想解放与社会进步之间的关系。
课程标准了解伏尔泰、卢梭等人的基本主张。
初步认识思想解放与社会进步之间的关系。
四、教学或活动过程1、导入新课2004年11月21日是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的旗手伏尔泰诞辰410周年纪念日,法国各界举行了形式多样的纪念活动,以缅怀这位法兰西优秀的诗人、文学家、哲学家和历史学家。
第22课引领时代的思考——启蒙运动备课人:刘全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1、教学目标:了解伏尔泰、孟德斯鸠和卢梭的思想主张,认识思想解放对社会的推动作用,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2、教学重点:伏尔泰等人思想主张;教学难点:思想解放运动同社会进步之间的关系。
(二)学生分析(1)在本学期初,学生已经学习过文艺复兴的内容,对思想方面的内容并不陌生,但由于中间相隔时间太久,需要一定的时间进行回顾。
(2)思想方面的内容较为抽象,学生在学习过英美等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后,通过分析材料能基本理解启蒙运动的主要思想。
(三)教学过程【复习旧知】:在14世纪,意大利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随即也兴起了一场思想解放运动,这就是文艺复兴运动。
【导入新课】: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到了17、18世纪,人们已经不再满足于文艺复兴所取得的成果了,他们想要进一步解放思想,于是就兴起了另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启蒙运动。
【学习新课】:1、合作探究,学生通过讨论完成下列问题:①启蒙运动的时间和历史背景是什么?②启蒙运动的核心是什么?③启蒙运动的代表有哪些人?他们分别有什么思想主张?④启蒙运动是一场什么性质的运动?有什么影响?2、分析启蒙运动①启蒙运动兴起的时间和历史背景时间:14—17世纪历史背景:西欧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自然科学的长足进步,封建君主专制仍然侵犯和剥夺人民的利益,资产阶级力量日益壮大。
〖练习1〗:启蒙运动兴起的根本原因是( )A、资本主义的发展B、自然科学的发展C、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D、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②启蒙运动的核心:理性主义所谓理性,就是承认事物的规律是客观的,主张用科学知识来认识客观事物,进行合理分析、思考、判断和处理。
〖练习2〗:阅读材料:一、发生于14-17世纪,否定神的绝对权威;二、鼓励人们探求知识,追求幸福生活;三、强调人的价值的力量,发展人的个性。
上述材料表达的是()A.人文主义的思想主张B.启蒙思想的政治主张C.文艺复兴运动的主要意义D.中国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③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伏尔泰:法国启蒙运动的开拓者和最著名的思想家之一,直接批判封建专制制度和天主教会。
九年级历史集备教学设计19课题:引领时代的思考课程标准了解伏尔泰等人的基本主张,初步认识思想解放与社会进步的关系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等人的思想主张。
2、概括启蒙思想的基本内容,培养综合分析概括能力。
3、通过教材中的材料题,培养学生从教材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通过比较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异同点,学习比较历史现象的方法。
2、通过搜集有关启蒙运动的图片,主要的思想主张,学会搜集、整理资料和举办资料展览的方法。
尝试探讨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启蒙运动的影响,及东西方在迈入近代社会方式的差异,初步认识思想解放与社会进步之间的关系。
2、认识人类思想是不断发展进步的,进而理解我国目前的改革开放,也要在坚持社会主义的前提下,解放思想,谋求更大的发展空间。
重点:是启蒙运动的兴起与启蒙思想的基本内容,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的异同点。
难点:是理解思想解放运动同社会进步之间的关系。
本课在本册书中处于重要地位。
在近代,每次新思潮的产生都是在经济基础发生较大变化的基础上产生的,而这种新思想的产生又促使经济基础发生进一步的变化。
为资产阶级革命吹响了号角。
导入新授:教师活动:你还记得近代历史上的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吗?你能说出这次运动的影响吗?对此你有何感悟?那么,大家知道欧洲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学生活动:学生倾听引语,思考回答问题、感知问题。
第一目冲出思想解放的牢笼教师活动:从欧洲历史上的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即文艺复兴运动到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人类历史先后产生了几次思想解放运动,对推动人类文明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
请大家阅读本目内容,找出相关的答案,并用笔勾画出,如有疑问小组交流,师生共同探讨。
学生活动: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本目,找出相关的答案,并用蓝笔勾画出重点内容,疑问首先提交小组交流,解决不了的整理归类,师生共同探讨。
教师活动:展示学生提出的问题,对勇于质疑的小组给与表扬,并记录在大册上,与学生一起探讨。
后负责讲给大家听。
讲解时可以直接用原文中的句子,也可以是自己的理解。
2、左半部分同学讨论第一题,右半部分同学讨论第二题。
)认真讨论的你们是最美、最帅气的。
老师迫不及待的想听你们的讲解。
哪一组先来分享呢?(学生回答问题1和问题2)(出示PPT9和PPT11——14)拥有这些特征的社会,最终会呈现给我们一种怎样的局面呢?请看文章最后两句,我们齐读。
这样的社会好吗?实现了吗?我们向往美好,并为之努力。
从古至今,引领时代的伟人们都提过类似的主张并为之奋斗(出示PPT15)。
四、听《大道华章》,绘大道美景。
现在,请你思考,你心目中的大道美景是什么样子的?(出示PPT18)(学生作品展示)每个同学手中都有自己的美好盛景。
当同学们笔下的盛世美景都得以实现是,那将迎来你们的盛世繁华。
优秀的你,请从自身做起。
你会为你的盛世美景添砖加瓦,对吗?五.作业1、完成《课时练》对应题目。
2、为《大道之行也》画一幅插图。
(可以是孔子参加祭典的场景,可以是孔子和子游的对话,可以是大同社会的景象......)附:板书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天下为公课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扮演好引导角色。
课后反思:教学经验的积累来自于教学实践。
《大道之行也》是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中的第二篇文章。
这一单元,都是传统的名家名大同社会篇。
情感上,憧憬美好的社会生活,反思现实的生存状态。
知识掌握上,培养语感,积累常用文言词语和句式。
这一课的设计,从掌握基础知识到激发学生情感,问题难度逐渐提高。
衔接语使用恰当,课堂气氛不紧张。
这是一节展示汇报课。
原来两节课的任务要压缩到一节课完成。
因此,在教学设计时,把对古文的字词理解放到了课下完成。
整体时间上也做了重新规划。
课堂导入2分钟,朗读课文和翻译课文15分钟,问题讨论10分钟,写作展示10分钟,预留空余时间3分钟。
整堂课课堂环节都完成了,但是时间还是略显紧张,写作展示环节稍显仓促。
除此之外,还有几处可以推敲。
一是学习目标的设置,可以试着把学习目标和教学流程衔接。
第22课引领时代的思考教材内容在人类近代史上,经历了几次思想解放运动。
思想解放运动是促进社会进步的动力,为革命提供有力的理论指导,促进革命走向成功,17-18世纪的法国启蒙思想解放运动,把人们的思想从神学和封建统治下解放出来,为欧美各国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思想武器。
了解伏尔泰、卢梭等人的基本主张。
初步认识思想解放与社会进步之间的关系。
一、课标要求概括出启蒙思想的基本内容二、教学目标1、了解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等人的思想主张。
概括启蒙思想的基本内容,培养分析概括能力。
培养学生从教材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2、通过比较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异同点,学习比较历史现象的方法。
3、通过搜集有关启蒙运动的图片,举办图片展览,学会搜集、整理资料和举办资料展览的方法。
4、通过学习启蒙运动的影响,初步认识思想解放与社会进步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过程(一)设计思路本课理论性较强,有些问题比较抽象,学生对此往往会缺乏兴趣,因此,本课通过多媒体展现启蒙运动的图片、概括思想解放运动对推动社会进步所起的作用。
在教学中,通过学生讨论、归纳等手段,创设多种情景,使学生产生对本课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三)课堂展示(教学流程)1、导入新课:提问:14-16世纪的文艺复兴的思想解放运动在当时起了什么作用?学生回答。
教师说明:用多媒体展示2、请全体同学齐读本课的“学习导言”。
学生读后,师语: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欧洲的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
3、讲授新课:(1)、自主探究,初步建立知识结构请同学仔细阅读课文,完成屏幕上的知识点。
同学之间可以互相讨论、交流。
多媒体展示相关内容(填充形式,包括四次思想解放、理性的概念、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等人的思想主张、启蒙运动的历史背景、社会影响、历史作用等学生回答,老师总结:以上是我们这节课要了解的基本知识。
老师讲解本课与前面所学知识的联系。
如与文艺复兴、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使学生理解思想运动能促进社会的进步,推动社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