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周清3
- 格式:doc
- 大小:394.50 KB
- 文档页数:4
周周清(三)五年级下册语文答案一、比一比,再组成词语。
撕( ) 瞄( ) 例( )嘶( ) Zambales( ) 呃( )陌( ) 缕( ) 键( )拍摄( ) 依偎( ) 俊( )二、变换句式。
1.换成“被”字句。
我军终于把这股顽固的敌人歼灭了。
2.换成“把”字句。
敌人的飞机被高射炮击落了。
3.换成陈述句。
对学习有困难的同学,我们怎能不关心呢?三、修正病句。
1.北京的春天是个美丽的城市。
2.中队长李乐办事很片面,从不犹犹豫豫的。
3.华北平原是中国四大平原。
4.他穿著一件蓝衬衣,一双黑球鞋。
四、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再回答问题。
皮鞋匠( )地听到着。
他似的面对着( ),月亮正从()的地方升出来。
( )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 )了银光。
月亮越()越,沿着一缕缕( )似的()。
忽然,海面上( ),划破了()。
被月光照得()的( ),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 )……1.这段话选自课文《》,写了皮鞋匠听()时联想到的( )的景象。
2.根据上面一段话中的描写,你指出贝多芬弹头的这首曲子在旋律上存有哪些变化。
五、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公园的一角我们踏着石级登上半山腰,迎面是圆形的喷水池,池中有一座假山。
假山上存有崎岖不平小路,存有悬崖峭壁,存有精巧的楼阁和小巧玲珑的凉亭。
假山上除了四个大喷水管,欢乐地喷着水花掉。
秋风阵阵,水花飘落洒而下,迷迷蒙蒙,像给假山罩上一层薄薄的轻纱,景色迷人,就像是仙境通常。
池中各色各样的金鱼鼓着一双双大眼睛,自由自在,有时潜入水草中,有时浮游到水面上,好像在听我们快乐的歌声。
池中的水竹倒映水中,和蓝天白云的倒影构成一幅美丽的图画。
围绕着喷水池种满了奇花异草,凤尾花扬起脸蛋,它的脸颊似火一样红,像是在热情地欢迎我们;鞭炮花像节目的礼花,在祝贺我们祖国繁荣昌盛,发达兴旺。
在喷水池的四周,存有许多矮小的树木:榕树、木棉、银槐等。
这些绿树、红花衬托着假山喷泉,真是美丽极了。
1.在文中找出一个拟人句,并写下来。
周周清三一.制卷人:歐陽文化、歐陽理複;制卷時間:二O 二二年二月七日二.选择题1.假如不慎碰倒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你应采用的应急措施是〔 〕A.2.氧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有关氧气说法中错误的选项是〔 〕A.C.鱼类能在水中生活,证明氧气易溶于水D.铁丝能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产生黑色固体3.以下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 〕A.B.4.实验室制取氧气时,必须满足的条件是 〔 〕A.5.夏季是特大森林火灾多发季节。
开拓防火带(用于防火的通道〕是灭火的重要措施之一,在树林中间开拓防火带的主要目的是 〔 〕A.6.以下化学反响中,既属于氧化反响又属于化合反响的是 〔 〕A.铝 + 氧气 三氧化二铝B.石蜡+氧气 二氧化碳+水C.水 氢气+氧气D.甲烷+氧气 二氧化碳+水点燃点燃 点燃7.实验室制取氧气大致可以分为一下几个步骤:①点燃酒精灯,加热试管;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将高锰酸钾装入试管,管口放一团小棉花,塞上带导管的单孔塞,固定在铁架台上;④用排水法搜集氧气;⑤熄灭酒精灯;⑥将导管从水中取出。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A.①②③④⑤⑥ B.③②①④⑥⑤ C.②③①④⑥⑤ D.②③①④⑤⑥8.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可燃物到达着火点即可发生燃烧B.燃烧、自燃、缓慢氧化都是氧化反响C.煤矿的矿井必须采取通风、严禁烟火等措施D.在有易燃易爆的工作场所,严禁穿化纤类的服装9.以下符号既表示一个原子,又表示一种元素,还表示一种物质的是〔〕60 2 C10.以下物质按混合物、化合物、氧化物、单质的顺序排列的是〔〕A.氯化钾医用酒精干冰石墨B.自来水碘酒二氧化锰石墨C.碘酒氯化钠蒸馏水液氧D.天然气食醋氧化铜氧气二.填空及简答题11.小红对暗紫色消毒粉A进展实验,实验过程如以下图。
请答复以下问题:(友谊提醒:图中字母是物质的代号,不是元素符号)(1)写出以下物质的名称:B__________;E__________;C________;G__________(2)写出G分解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周周清 (三)一、单选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1.在△ABC 中,AB =5,BC =6,AC =8,则△ABC 的形状是( )A.锐角三角形B.钝角三角形C.直角三角形D.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2.在△ABC 中,内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a 2=b 2+c 2-bc ,则A 等于( )A.45°B.120°C.60°D.30°3.在△ABC 中,角A ,B ,C 的对边分别是a ,b ,c ,若B =45°,C =60°,c =1,则最短边的长等于( ) A.12 B.32 C.63D.644.在△ABC 中,sin 2A -sin 2C =(sin A -sin B )sin B ,则角C 等于( )A.π6B.π3C.2π3D.5π65.△ABC 的两边长分别为2,3,其夹角的余弦值为13,则其外接圆的直径为( ) A.922 B.924 C.928D.926.一艘海轮从A 处出发,以每小时40海里的速度沿南偏东40°的方向直线航行,30分钟后到达B 处,在C 处有一座灯塔,海轮在A 处观察灯塔,其方向是南偏东70°,在B 处观察灯塔,其方向是北偏东65°,那么B ,C 两点间的距离是( )A.102海里B.103海里C.203海里D.202海里二、多选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5分,部分选对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7.下列关于△ABC的结论中,正确的是()A.若a2>b2+c2,则△ABC为钝角三角形B.若a2+b2>c2,则△ABC为锐角三角形C.若A∶B∶C=1∶2∶3,则a∶b∶c=1∶2∶3D.若A>B,则sin A>sin B8.在△ABC中,根据下列条件解三角形,其中有一解的是()A.b=7,c=3,C=30°B.b=5,c=4,B=45°C.a=6,b=33,B=60°D.a=20,b=30,A=30°三、填空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9.在△ABC中,A=60°,b=1,S△ABC=3,则asin A=________.10. 如图,为测量山高MN,选择A和另一座山的山顶C为测量观测点,从点A测得点M的仰角∠MAN=60°,点C的仰角∠CAB=45°以及∠MAC=75°,从点C测得∠MCA=60°,已知山高BC=100 m,则山高MN=________.四、解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1.(10分)如图所示,△ACD是等边三角形,△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CB=90°,BD交AC于E,AB=2.(1)求cos∠CBE的值;(2)求AE.12.(10分)在△ABC中,若B=60°,2b=a+c,试判断△ABC的形状.13.(10分)△ABC的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已知2cos C(a cos B+b cos A)=c.(1)求C;(2)若c=7,△ABC的面积为332,求△ABC的周长.14.(10分)如图所示,隔河看两目标A,B,但不能到达,在岸边选取相距3千米的C,D两点,并测得∠ACB=75°,∠BCD=45°,∠ADC=30°,∠ADB=45°(A,B,C,D在同一平面内),求两目标A,B之间的距离.。
第1篇一、引言为了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我校数学教研组开展了“周周清”活动。
通过这一活动,旨在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教学水平,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以下是关于初中数学教研组周周清的详细内容。
二、周周清活动背景1. 提高教学质量:通过周周清活动,教师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2. 促进教师成长:教师之间通过交流、讨论,共同探讨教学方法,提升自身教学水平。
3. 培养学生学习习惯:周周清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按时完成作业、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4.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通过周周清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习动力。
三、周周清活动内容1. 教师备课(1)每周一,教研组长组织教师进行备课讨论,明确本周教学目标、重难点。
(2)教师根据教学进度,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
(3)教师之间互相交流,分享优秀的教学方法,提高备课质量。
2. 学生作业(1)教师布置适量、合理的作业,确保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每周二至周四,学生按时完成作业,教师及时批改。
(3)教师针对作业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辅导,帮助学生解决困难。
3. 教学反思(1)每周五,教师进行教学反思,总结本周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
(2)教研组长组织教师开展教学经验交流,分享教学心得。
(3)教师根据反思结果,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4. 学生辅导(1)教师利用课后时间,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2)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个性化的辅导方案,提高学生整体水平。
(3)鼓励学生主动请教,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四、周周清活动效果1. 教学质量得到提高:通过周周清活动,教师能够及时发现问题,调整教学策略,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2. 学生成绩稳步提升:学生通过周周清活动,巩固了所学知识,提高了学习兴趣,成绩稳步提升。
3. 教师教学水平得到提升:教师之间互相学习,共同进步,教学水平得到提高。
四年级语文知识第三次周周清 一、看拼音写汉字。
tóng t óng sh òu gu ì b ó m ó hu xi ōng m ěng 红( ) 高( )下( )( )子( ) ( ) huǎng hu ǎngh ūh ū r óu ji é m ào chu ǎim ó ( )( )眼睛 直( )了当 面( ) ( ) 二、把下面词语补充完整。
目( )( )( )( ) 全( )( )( )( ) 目( )( )( )( ) 全( )( )( )( ) 目( )( )( )( ) 全( )( )( )( ) 目( )( )( )( ) 全( )( )( )( ) 自( )( )( )( ) 坚( )( )( )( ) 自( )( )( )( ) 坚( )( )( )( ) 自( )( )( )( ) 坚( )( )( )( ) 自( )( )( )( ) 坚( )( )( )( ) 三、组词。
具( ) 朋( ) 肌( ) 燥( ) 惧( ) 绷( ) 饥( ) 噪( ) 四、课文链接。
1.我们学过叶圣陶的 课文,他是我国著名的 、 家,原名 ,他创作出版的 是我国第一部童话集。
2.本册人们学过安徒生的作品是 ,他是19世纪 著 名的 作家。
其代表作有 、 和 等。
3. 是19世纪法国优秀作家,其代表作有《漂亮朋友》、《羊脂 球》、《项链》。
本册我们学过他的一篇课文是 。
五、按课文内容填空。
1.“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 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
”这一段话写的是火烧云 的 变化,抓住了火烧云 、 的特点。
2.“一会儿,天空出现一匹马,马头向南,马尾向西。
过了两三秒钟,那 匹马大起来了,腿伸开了,脖子也长了,尾巴可不见了。
”这段话写出了 火烧云 的变化,抓住了火烧云 、 的 特点。
三年纪下册语文周周清三试卷答案人教版1、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一句是判断句。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2、下列中括号内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单选题] *A.杏[仁](rén)火[炽](chì)[暂]时(zàn)(正确答案)B.机[杼](zhù)一[钹](bá)[犬]牙(quǎn)C.[叛]乱(pàn)褴[褛](lǚ)坚[劲](jìn)D.[溶]解(róng) [燕]山(yàn)惆[怅](chàng)3、1小说通过故事情节来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中心思想。
故事情节一般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4、下列选项中加着重号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脉脉mò颤动zhàn 乘凉chéng独处chǔB、酣睡hān 参差cī袅娜nuó蓊蓊郁郁wěng(正确答案)C、点缀zhuì倩影qiàn 幽僻bì梵婀玲fánD、惦着diàn羞涩sè宛然wǎn 踱着步dù5、关联词:在中纬度地区,()是近赤道区域,很少出现极光,但不是说压根观测不到极光[单选题] *所以因此尤其(正确答案)特别6、五岳之首是()[单选题] *衡山泰山(正确答案)恒山嵩山7、1《致橡树》作者舒婷,是中国著名女诗人,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8、1“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一句出自柳永的《雨霖铃》。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9、关联词选用:我们正好走进一座柏树林,阴森森的,......汗()下去,()觉得身子发冷,无怪乎人把这里叫作柏洞。
[单选题] *不仅还不但还(正确答案)不但而且不管都10、下列词语中,加着重号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单选题] *A、翩然偏执扁舟翩跹(正确答案)B、阡陌陷阱纤维纤夫C、缥缈剽窃漂白饿殍D、点缀辍学拾掇赘述11、1“社”是土地神,“稷”是谷神,古文化中常用社稷代指国家。
八年级数学周周清试卷(3)一、填空题(每空2分,2*30=60分)1、确定一个图形平移后的对应图形,除需要原图形的位置外,还需要确定平移的和。
2、对角线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3、图形旋转的三个条件(或者叫三个要素)分别是(即定点)、和4、在四边形ABCD中,已知AB//CD,若再增加条件或,则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
5、如图在 ABCD中,相等的角有: = , = ;相等的线段有: = , =;若∠A+∠C=2400 ,则∠A= , ∠B= B C6、判定一个图形为平行四边形的方法有:(第4题)a.两组对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b.两组对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c.两条对角线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d.两条对角线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7、正方形的对角线,若正方形的一条边长是3,那么它的对角线长是。
8、如图,在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若AC=14,BD=8,AB=10,则△OAB的周长为_______.8、矩形的短边长为3cm,两对角线所成的钝角是120 °, 则它的对角线长是_______.10、如图,D、E、F分别在△ABC的三边BCAC.AB上,且DE//AB,DF//AC,,EF//BC,则图中共有个平行四边形11、已知四边形ABCD中,AB=3cm,BC=2cm,CD=3cm,AD= 时,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12ABCD的周长为40cm,则它的邻边长之和AB+BC= cm,若△ ABC的周长为25cm,则AC得长为 cm二、解答题(第一题10分,2、3题各15分)1、如图,已知在ABCD中,AE平分∠DAB,AB=6,BC=2,求EC的长.2、如图,在ABCD 中,AC交AB于点O,已知AE=CF,则四边形BEDF是平行四边形吗?请说明理由。
3、如图,△ABC绕C点旋转后,顶点A得对应点为点D. 试确定顶点B对应点的位置以及旋转后的三角形。
周周清名师点拨卷化学答案第三周氧化还原反应
1、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
(1)宏观定义:凡是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化学反应
氧化反应: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
还原反应: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
特征:有元素化合价升降(判断依据)
(2)微观定义: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的化学反应
氧化反应:电子失去(或偏离)的反应
还原反应:电子得到(或偏向)的反应
实质:有电子的转移(得失或偏移)
2、氧化还原反应的口诀
升失氧化还原剂,降得还原氧化剂。
升失氧,降得还,剂性正相反,氧化还原不可分,得失电子是根本。
失电子者被氧化,得电子者被还原。
失电子者还原剂,得电子者氧化剂。
氧化剂还原剂相依相存永不离。
3、特点
氧化还原反应是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氧化数量产生变化的一类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电子的得失或共用电子对的偏移。
氧化还原反应是化学反应中的三大基本反应之一。
氧化还原反应前后,元素的氧化数发生变化。
根据氧化数的升高或降低,可以将氧化还原反应拆分成两个半反应:
1、氧化数升高的半反应,称为氧化反应;
2、氧化数降低的反应,称为还原反应。
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相互依存,不能独立存在,它们共同组成氧化还原反应。
二年级(上册)语文周周清练习卷(第3周)班级:姓名:学号:等第:【命题人:】一、在语境中写字词。
每年的三月三,姑娘们穿着飘逸的春装,衣jīn()上点zhuì()着各色花lěi( ),迈着优yă( )的步伐,在绿如地tăn( )的小径上踏青,这情景huăng( )如人间仙境。
二、积累与运用。
1.下列每小题都有一个字的读音是不正确的,将序号写在前面的括号里。
()A马蹄(tí) B绿毯(tǎn)C渲染(xuān) D彩虹(hóng)()A笨拙.(zhuō) B勾勒(lè) C拘束(shù) D迂回(yú)()A参差( cī) B羞涩(sè) C妩媚(wǔ) D笨拙(zhuó)2.下列每小题都有一个字的字形是不正确的,将序号写在前面的括号里。
()A伏案 B.眼帘 C.单簿 D.迷蒙()A.愁怨 B.礼貌 C.府烂 D.缀满3.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或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那十字小丁香,那样小,却不显得单薄(少而薄)。
B.月光下白的潇洒(自然大方,不呆板,不拘束),紫的朦胧(不清楚;模糊)。
C.从外面回来时,最先映入眼帘的,也是那一片莹白,白下面透出参差(不整齐,不一致)的绿,然后才见那两扇红窗。
D.在细雨迷蒙中,着了水滴的丁香格外妩媚(姿态美好可爱)。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
B.我经历过的春光,大概几乎都是和这几树丁香联系在一起的。
C.不管唱什么,听者总会露出会心的笑声。
D.许多簇花开满一树,许多小花形成一簇,遮掩着我的窗,照耀着我的文思和梦想。
5.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是()A.回望兰亭。
难忘残园雨锁,难忘清波泛舟,难忘竹林漫步……B.这条百年老街在初夏的阳光中,愈发显现出一种历史的沧桑感。
C.林子里很多地方还积着厚厚的雪,高山杜鹃花却等不及,径自开起来。
六年级英语周周清(第3周Module1—2)一、你能跟据图片的意思连线并写出汉语意思吗?warm snow rain hot sunny二、选出与其它单词不同类的一项。
( )1. A. hamburger B. cola C. hot dog D. noodles( )2. A. Monday B. yesterday C. Friday D. Sunday( )3. A. cola B. tea C. milk D. rice( )4. A. sunny B. windy C. Tuesday D. hot( )5. A. Harbin B. China C. Beijing D. Shandong 三.选择正确的单词填空。
1. I want_____(eat\to eat) a hamburger.2. When are we going to______(play\playing) football?3. The picnic_____(are\is) wet.4. Lingling ______(am\is\are) going to play chess at eight o’clock.5. Look! It’s_____(going to rain\ raining) now.四、选择题:为每小题选择能填入空格处的一个选项,将对应序号写在题前的括号内。
( )1. We’re have a picnic in the park.A. go toB. going toC. going( )2. – is it? –It’s eighty dollars.A. How manyB. How muchC. How old( )3. It’s raining and we are ________a tree.A. inB. underC. on( )4. – are we going to eat? –At half past twelve.A. WhenB. WhatC. Where( )5. – are you wearing these clothes?–Because I ‘m a da ncer.A. WhatB. WhenC. Why五、根据问题找出相应的回答。
第五章曲线运动
第5~6节基础知识检测
【基本概念与规律】时间:45分钟编写:田瑞丽审核:
1.线速度
⑴定义式:⑵方向:⑶单位:
⑷线速度大小相等的条件:
2.角速度
⑴定义式:⑵单位:
⑶角速度大小相等的条件:
3.周期与转速
⑴周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转过所用的时间叫做周期,
用表示。
⑵转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单位时间转过的叫做转速,
用表示。
单位为。
4.向心加速度
⑴意义:描述变化快慢的物理量,用表示。
⑵方向:向心加速度的方向一定指向,即一定与该点的线速度
方向。
⑶作用效果:只改变线速度的,不改变线速度的。
5.v, ,n,T,
a之间的关系
n
⑴线速度与周期、半径的关系:
⑵角速度与周期的关系:
⑶角速度与转速的关系:
⑷周期与转速的关系:
⑸线速度与角速度、半径的关系:
⑹向心加速度与线速度、半径的关系:
⑺向心加速度与角速度、半径的关系:
⑻向心加速度与周期、半径的关系:
⑼向心加速度与线速度、角速度的关系:
6.匀速圆周运动的特点
⑴线速度大小,方向⑵ 、T、n都。
⑶向心加速度大小,方向。
⑷性质:匀速圆周运动是一种运动。
【基础知识巩固】
1. 一质点做匀速圆周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任何时刻质点都具有加速度
B. 质点的加速度恒定
C. 质点的速度大小一定不断改变
D. 质点的速度方向一定不断改变
2. 关于向心加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它是描述角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B.它是描述线速度大小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C.它是描述线速度方向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D.它是描述角速度方向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3. 下列关于向心加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向心加速度的方向始终与速度的方向垂直
B.向心加速度的方向一定指向圆心
C.在匀速圆周运动中,物体的加速度就是向心加速度
D.只有在匀速圆周运动中,向心加速度的方向才与速度的方向垂直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匀速圆周运动是一种匀速运动
B.匀速圆周运动是一种匀变速运动
C.匀速圆周运动是一种线速度不变的运动
D.匀速圆周运动是一种角速度不变的运动
5.—个物体以角速度ω做匀速圆周运动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轨道半径越大,线速度越大 B.轨道半径越大,向心加速度越小C.轨道半径越大,周期越大 D.轨道半径越大,转速越小
6.甲乙物体都做匀速圆周运动,甲球的轨道半径是乙球的2倍,在1min内甲球转动次数是乙球的1/2,则两球的加速度之比是
A.1∶1 B. 1∶2 C. 2∶3 D. 3∶2
7. 由于地球的自转,地球表面上各点均做匀速圆周运动,所以
A.地球表面各处具有相同大小的线速度
B.地球表面各处具有相同大小的角速度
C.地球表面各处具有相同大小的向心加速度
D.地球表面各处的向心加速度方向都指向地球球心
8. 甲乙两个做圆周运动的质点,它们的角速度之比为3:1,线速度之比为2:3,
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它们的半径之比为2:9
B. 它们的向心加速度之比为1:2
C. 它们的转速之比为3:1
D. 它们的周期之比为1:3
9. 图中所示为一皮带传动装置,右轮的半径为r,a是它边缘上的一点,左侧是一
轮轴,大轮的半径为4r,小轮的半径为2r,b点在小轮上,到小轮中心的距离r,c点和d点分别位于小轮和大轮的边缘上若在传动过程中,皮带不打滑。
则
A.a点与b点的线速度大小相等
B.a点与b点的角速度大小相等
C.a点与c点的线速度大小相等
D.a点与d点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
选择题答题栏:
10.在如图所示传动装置中,已知大轮的半径是小轮半径的3倍,A 和B 两点分别在
两轮边缘上,C 点离大轮轴距离等于小轮半径。
若不打滑,则求: ⑴ 线速度之比
C B A v v v ::? ⑵ 角速度之比C B A ωωω::? ⑶ 向心加速度之比::B A a a C a ?
11.如图所示,一个圆环环心在O 处,若以其直径AB 为轴做匀速转动,则求: ⑴ 环上的P 和Q 两点的线速度之比Q P v v :?
⑵ 若环的半径为20cm ,绕AB 转动的周期是0.5s,则求环上Q 点的线速度Q 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