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三)(最新整理)
- 格式:pdf
- 大小:315.27 KB
- 文档页数:14
2024年中考第三次模拟考试(河南卷)语文(本试卷共20小题,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在“考场号”和“座位号”栏相应位置填涂自己的考场号和座位号。
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共23分)1.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4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春种其华,秋收其实”。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hóng 扬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同各方合作伙伴一道,为世界经济增长增添动力。
新时代的河南,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加快建设连通境内外、辐射东中西的物流通道shū纽,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以更开放的胸怀和独特的魅力拥抱世界,发展成效令人刮目相看。
(1)依次给语段中加横线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A.fúmēi B.fǔméi C.fúmèi D.fǔmèi(2)根据语境,写出下面词语中拼音所对应的汉字。
(2分)hóng( )扬shū( ) 纽2.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答题。
(4分)一幅完整的书画,需要使其更加美观以及便于保存、流传和收藏,__________________。
装裱也称为“装潢”“装池”“裱精”,是我国特有的一种保护和美化书画的技术。
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三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下面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箴言(zhēn)迤逦(yǐ)饕餮(tāo)B. 缄默(jiān)窈窕(tiǎo)蹒跚(pán)C. 踌躇(chóu)缱绻(quǎn)峥嵘(zhēng)D. 徜徉(cháng)踯躅(zhí)旖旎(yǐ)2. 根据题目所给的语境,选择正确的成语填空:他虽然年过花甲,但仍然_________,精神矍铄。
A. 老当益壮B. 老气横秋C. 老态龙钟D. 老成持重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对环保有了更深的认识。
B.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也优秀。
C. 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是关于环保的。
D. 他因为生病,所以没有参加比赛。
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B.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C.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D.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5.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四大名著之一。
B.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共有305篇。
C. 《水浒传》中,宋江是梁山好汉的首领。
D. 《西游记》是明代作家吴承恩所著,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取经的故事。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10分)6. 请填写下列古诗词中的空缺部分。
(1)床前明月光,__________。
(李白《静夜思》)(2)但愿人长久,__________。
(苏轼《水调歌头》)(3)会当凌绝顶,__________。
(杜甫《望岳》)(4)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5)春色满园关不住,__________。
(叶绍翁《游园不值》)三、阅读理解(第7题8分,第8题7分,共15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后面的问题。
【文章】《背影》(节选)朱自清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2024年初三统一模拟考试语文试题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30分)1.下列加点字读音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箴.言zhēn 赐予jǐ云霓ní瓦楞léngB.莽莽mǎng 褴褛lǚ纯粹suì连翘qiáoC.娉婷pīng 宽宥yòu鄙夷bì栈桥zhànD.妄想wàng 拮据jù恣睢zì玄虚xuán2.下列各组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A.秘诀法琅禅师与日具增B.豢养脏物惊骇自渐行秽C.潮汛摇曳天娇纷繁芜杂D.旁骛萧索游弋矫揉造作3.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A.广场上音乐响起,老人们翩翩起舞,沉醉在天伦之乐的喜悦中。
B.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华文明,中国书法承载着新时代的文化使命与担当,任重道远。
C.任何新生事物的诞生都将带来正反两方面的影响,我们在大力发展人工智能的同时,也应有备无患,最大限度地削减其可能带来的平安隐患。
D.中学生正值豆蔻年华,要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通过中国的简帛、埃及的莎草纸、欧洲的羊皮卷到今日的电子墨水屏,使人类的阅读载体不断演进,但人们对阅读的酷爱,对精神世界的守望却从未变更。
B.纪录电影《厉害了,我的国》在全国各地掀起了一轮又一轮的观影热潮,让该片屡屡赢得纪录电影的市场记录。
C.“一带一路”是中国首倡,但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奏曲”,而是各国共同参与的“交响乐”,是各国共同受益的重要国际公共产品。
D.外卖小哥雷海为夺得第三届《中国诗词大会》总冠军,缘于他痴迷于古典诗词,13年坚持不懈日积月累的结果。
5.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法国作家雨果是享誉世界的文豪,代表作品有《凄惨世界》《巴黎圣母院》等。
B.《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作者是刘禹锡,唐代(朝代)诗人,在扬州的一次酒宴上,白居易写了《醉赠刘二十八使君》,对他屡遭贬谪、明珠暗投的命运赐予怜悯,故其作此诗答谢。
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三)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三)一、积累与运用(1―5小题,每题2分,6、7小题每题4分,共1 8分)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加点汉字写拼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2分) A.雨说:我是幸运的,我是在白云的襁( )褓中笑着长大的。
(《雨说》)B.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 )的绿色全都拿出来了。
(《济南的冬天》) c.在这些时候,我可以附he( )着笑,掌柜是决不责备的。
(《孔乙己》)D.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xie( )了,正是祸不单行日子。
(《背影》)2.下列用词造句哪一项有错误?请你把它选出来。
(2分)A.拮据:她的性格十分内向,在陌生人面前常常拮据不安。
B.酝酿:这次班会经过大家的酝酿,组织得非常好。
C.精致:文具店里摆放着几个精致的笔盒,我很想买一个。
D.行云流水:这行云流水般的歌声使所有在场的听众获得了极大的艺术享受。
答:( )3.根据句意,依次填人横线的词语最恰当的是(2分)①“永远的丰碑”记录着烈士们在血雨腥风的年代里,凭着坚强的信念和____的意志,坚持斗争不动摇的英雄事迹。
②两岸关系的融洽与否,关键在于双方是否能够以和解、互信、坦诚的态度______广大人民的意愿。
③我国自己研制的载人飞船“神州六号”成功发射,________着我国裁人航天事业又取得了重大进展。
④王强虽然学习基础较差,但由于他前一阶段扎实复习,刻苦努力,成绩进步明显,从而为后阶段的综合提高打下了的_________基础。
A.坚韧顺应标明坚定 B坚忍顺应标志坚实c.坚忍适应标明坚实 D.坚韧适应标志坚定答:( )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我向同学们介绍了学习经验,给了大家很多教诲。
B.张教师退休了,但他无时无刻不在牵挂着那些孩子们。
C.经过医生的诊治,他的病终于恢复了。
D.老张的衣服比老李的衣服做得好。
答:( )5.仔细观察下面这幅漫画,补全漫画中“书籍”所说的话。
一、选择题1. 下列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窒息(zhì xī)隧道(suì dào)沮丧(jǔ sàng)B. 纤夫(qiàn fū)呆滞(dāi zhì)漫步(màn bù)C. 荷花(hé huā)沧桑(cāng sāng)精神焕发(jīng shén huàn fā)D. 悲壮(bēi zhuàng)沉浸(chén jìn)难以置信(nán yǐ zhēn zhì)答案:C2.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沉默(chén mò)气氛(qì fēn)领略(lǐng lüè)B. 纤夫(qiàn fū)沉浸(chén jìn)呆滞(dāi zhì)C. 荷花(hé huā)沧桑(cāng sāng)精神焕发(jīng shén huàn fā)D. 悲壮(bēi zhuàng)沉浸(chén jìn)难以置信(nán yǐ zhēn zhì)答案:A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我国科学家在研究量子通信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B.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C. 我国的航天事业在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D. 在这次比赛中,他不仅取得了好成绩,还表现出了顽强的毅力。
答案:C4.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这本书内容丰富,引人入胜,让人爱不释手。
B. 在我国,每年都会举办许多体育赛事,吸引了众多观众。
C. 面对困难,我们要坚定信念,迎难而上。
D. 他不仅学习成绩优秀,还热衷于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
2024年初三年级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2024.5一、古诗文(35分)(一)默写与运用(13分)1.无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浣溪沙》)2. ,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颢《黄鹤楼》)3.复行数十步,。
(陶渊明《桃花源记》)4.当我们在生活中遭遇困境,信心动摇时,可以用《<论语>十二章》中“,”鼓励自己坚持本心,坚定志向。
(二)阅读下面选文,完成第5—9题。
(22分)【甲】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乙】爱莲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丙】尚节亭记(节选)刘基古人植卉木而有取义焉者,岂徒为玩好而已。
会稽黄中立,好植竹,取其节也,故为亭竹间,而名之曰“尚节之亭”,以为读书游艺之所,澹乎①无营乎外之心也。
予观而喜之。
夫竹之为物,柔体而虚中,婉婉焉而不为风雨摧折者,以其有节也。
至于涉寒暑,蒙霜雪,而柯不改,叶不易,色苍苍而不变,有似乎临大节而不可夺之君子。
世衰道微,能以节立身者鲜矣。
中立抱材未用,而早以节立志,是诚有大过人者,吾又安得不喜之哉!【注释】①澹乎:恬静、安然的样子。
5.【甲】诗作者是南宋文学家(人名),【乙】文作者是(朝代)哲学家周敦颐。
(2分)6.下列各句中“为”字的释义各不相同,请作解释。
(4分)(1)岂徒为.玩好而已 ( )(2)故为.亭竹间 ( )(3)以为.读书游艺之所 ( )(4)婉婉焉而不为.风雨摧折者 ( )7.下列对【丙】文画直线的句子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这的确是有远超过常人的地方。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惊愕(è)风驰电掣(chè)青涩(sè)B. 漫不经心(màn)赏心悦目(shǎng)毕恭毕敬(bì)C. 妩媚(mèi)琳琅满目(lín)震耳欲聋(yù)D. 潜移默化(qián)瞠目结舌(chēng)轰轰烈烈(lì)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为了这次比赛,他日夜不停地锻炼,身体变得异常虚弱。
B. 通过这次实践活动,使我们对当地的风土人情有了更深的了解。
C. 在这次比赛中,我们班的同学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这离不开老师的辛勤付出。
D. 这个问题很复杂,需要我们认真研究,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他的演讲铿锵有力,掷地有声,赢得了大家的阵阵掌声。
B. 她的歌声如天籁之音,让人陶醉其中,无法自拔。
C. 那个地方风景如画,美不胜收,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赏。
D. 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是全班同学学习的榜样。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不仅学习成绩优秀,还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B. 老师鼓励我们要珍惜时间,努力学习,争取在今后的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C. 通过这次考试,我发现自己在数学方面还有很多不足之处,需要加强学习。
D. 面对困难和挑战,我们要有坚定的信念,勇往直前,才能取得成功。
5.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他每天都按时作息,作息规律。
”中的“作息”指的是工作和休息的时间安排。
B. “她善于交际,人缘很好。
”中的“交际”指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
C. “他的文章写得很好,语言生动形象。
”中的“生动形象”指的是语言表达具有感染力。
D. “这个城市的夜景很美,五彩斑斓。
”中的“五彩斑斓”指的是色彩斑斓,非常美丽。
初三中考适应性练习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本试卷分试题和答题卡两部分,所有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卡上。
考试时间为 150 分钟。
试卷满分为130 分。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 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是否与本人的符合。
2.答选择题必须用2B 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正确选项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
3.答主观题必须用0.5 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作答,答案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
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
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20 分)1.根据课文默写。
(8 分)①为人谋而不忠乎??传不习乎?(《<论语>十二章》)②生,亦我所欲也。
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
(《鱼我所欲也》)③,人迹板桥霜。
(温庭筠《商山早行》)④,铜雀春深锁二乔。
(杜牧《赤壁》)⑤但愿人长久,。
(苏轼《水调歌头》)⑥,只有香如故。
(陆游《卜算子·咏梅》)⑦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一诗中包含“旧事物中孕育新事物”的哲理名句是:,。
2.根据拼音写汉字。
(3 分)①狭ài②追sù③jiǒng乎不同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多次考试失利和连日来的挑灯夜战使他的神情晦.暗.。
B.每到傍晚,街心公园里总有一群舞蹈爱好者随着悠扬的音乐婆.娑.起舞。
C.对待学习,我们应该有一丝不苟的态度,对任何细小的问题都要吹.毛.求.疵.。
D.疫情之后,减租降税、延期收费等一系列利好政策对促进消费拉动内需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4.下面的句子可以组成一段语意连贯的话,填入空缺处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世卫组织召开新冠肺炎例行发布会,全球科学家合作分享病毒基因,,。
2023年中考语文第三次模拟考试(北京卷)语文·参考答案一、(共12分)1.(2分)【答案】B2.(2分)【答案】C3.(2分)【答案】示例:①跳动在二胡凄美的弓弦上②擂响在锣鼓铿锵的声音里4.(2分)【答案】A:④ B:②5.(2分)【答案】将“传承、保护并了解”改为“了解、保护并传承”。
6.(2分)【答案】难忘的镜头精彩的瞬间二、(共17分)(一)默写。
(共4分)【答案】7.波撼岳阳城 8.凭君传语报平安 9.①但愿人长久②千里共婵娟(二)(共6分)10.(2分)【答案】“三年羁旅客”写时间之长,漂泊异乡(或”抗击清兵,远走异乡”),“今日又南冠”说明现在已是第二次被捕。
(意思对即可)11.(4分)【答案】人去阴间,是为了为了“招旧部”“斩阎罗”,以此表达同敌人斗争到底的决心(或不屈不挠的战斗意志”);魂归人间,是为了看战旗在空中飘扬,以此表达壮志未酬的悲愤(或“表达对山河故乡的无限留恋”,或“表达对胜利的渴盼”)。
(三)(共7分)12.(3分)【答案】(1)“与”同“举”,推举;(2)女子出嫁;(3)由于,因为13.(2分)【答案】所以,君主的忧患,不是来自外面,而是常在自身。
14.(2分)【答案】D三、(5分)15.(3分)【答案】保尔是为了救护朱赫来,与匪兵搏斗。
简·爱则是长久遭受表哥的欺负,不让在阁楼看书,简爱·奋起反抗。
体现了他们的反抗精神。
16.(2分)【答案】鲁智深大闹野猪林,反抗是封建社会的黑暗腐朽、阶级制度的罪恶;孙悟空大闹天宫反抗权威、追求自由平。
他们都体现了对现实社会和命运不公的反抗,对生命的热爱及坚强不屈的精神,催人奋进。
四、(共26分)(一)(共9分)17.(2分)【答案】B18.(3分)【答案】示例1:选择B。
用问句的形式引人兴趣;同时给出了关键词“小伞卡”力求给人印象深刻;“也”字暗示他人已办,从而起到推广效果。
示例2:选择C。
指出了家电保修的核心要素,令人一目了然;用“一天不到1块钱”,让人觉得便宜,从而吸引人购买“小伞卡”。
2023年辽宁省阜新市阜新县育才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三)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蓦.然(mò)瘦削.(xiāo)侦缉.(jī)无可耐.何(nài)B. 污秽.(huì)鞠恭.(gōng)侍.候(cì)栩.栩如生(xǔ)C. 拘泥.(nì)狡黠.(xiá)滞.碍(zhì)寻章.摘句(zhāng)D. 蜗.行(wō)飞窜.(chuàn)驾驭.(yù)如坐针毯.(zhān)2.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A. 她在电影院里高谈阔论....,旁若无人,实在不像话。
B. 她连一点芝麻小事都要挑剔,未免太吹毛求疵....了。
C. 因为准备充分,我对本次考试已经胸有成竹....,争取万无一失。
D. 自古以来,要成就大事业绝不是轻而易举、信手拈来....的。
3. 阅读下列文字,选出分析正确的一项()ㅤㅤ①《黄河大合唱》是中华民族的史诗巨作,是一个时代的象征..,是一代精神的诠释。
它细致地描述..了中国人民遭受的深重灾难,广阔地展现出抗日战争的壮丽图景,从而塑造了中华民族巨人般的英雄形象。
它是时代的最强音,并向全中国、全世界发出了民族解放的战斗警号。
②它自面世以来,一直以其深远的内涵、独特的音乐魅力被世人称颂,③它是中国近代合唱音乐的一座光辉的里程碑,也是中国近代大型音乐作品的典范之作。
A. 文中加点的词“象征”“描述”词性相同。
B. 文中画横线的三个短语结构不同。
C. 文中画线句①的主干是“《黄河大合唱》是巨作”。
D. 文中画线句③是一个递进复句。
4. 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小说是四大文学体裁之一,它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
宋江是小说《水浒传》里的人物,人称“智多星”B. 《朝花夕拾》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先生写的一部散文集C. “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D.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以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的生活经历为线索,展现了从1915年到1930年前后苏俄广阔的历史画面和人们艰苦卓绝的斗争生活5. 请你按作家的国籍对下列内容整理归类,制作三张读书卡片。
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含答案(三)绝密★启用前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含答案(三)语文一(24 分) 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答题。
(4 分)他们是普通的劳动者,更是杰出的创造者。
他们毕生艰守岗位,(传承传达)技艺,zuān 研技巧,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让享誉.全球的中国制造升级为优质制造。
他们是令人敬仰的大国工匠。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2 分) zuān: ____________ 誉:____________ (2)改正文段中的一个错别字。
(1 分) 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 (3)结合语境,从文段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写在横线上。
(1 分) ____________ 2.下面这段文字中画线处有语病,请进行修改。
(4 分)为贯彻落实广阅读行动计划,某中学开展了一次我与经典读书活动。
①通过本次活动,使广大师生对阅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②阅读不仅可以提高人的修养,而且能够增长人的知识。
大家热切希望这样的活动能持之以恒地开展下去。
修改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修改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下面文字,回答相关问题。
(6 分)大家认为这种改革不但对于身体健康有益,同时,对表达思想更加简练也有好处。
因为大家都很清楚,我们说出一个词来多多少少都会侵蚀肺部,结果也就缩短了我们的寿命。
这种发明....还有一大好处:它可以作为一切文明国家都可以通晓的共同语言,因为各国的货物、器具大体相同或者类似,所以他们的用途就很容易了解。
这样,驻外大使尽管完全不懂外国语言也有资格和外国的亲王、大臣打交道。
(节选自《格列佛游记》第三卷)(1)加点词语这种发明在这部作品中具体指的是什么?(2 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格列佛曾到飞岛国的科学院参观,看到了很多奇特的研究。
荆州市2023年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检测命题大赛(语文)试卷一、基础与运用(22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2分)A. 星宿.(sù) 门框.(kuàng) 贮.蓄(chǔ) 屏.息凝神(bǐng)B. 确凿.(záo) 翘.首(qiǎo) 烟囱.(cōng) 潜.滋暗长(qiǎn)C. 矩.形(jù) 矗.立(chù) 擦.拭(chā) 强.聒不舍(qiǎng)D. 殷.红(yān) 遒劲. (jìng) 勾当.(dàng) 不屑.置辩(xiè)2. 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2分)A .帐篷辐射鸠占鹊巢大庭广众B. 璧门泄气矫揉造做喜出望外C. 独裁狼藉无精打彩眼花缭乱D. 取缔决别望眼欲穿断章取意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A.“唐诗崇情”,在如雷贯耳....的唐诗背后,有大唐风范,有那个时代特有的风流与热情。
B.横跨在洨河上的赵州桥非常雄伟,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美轮美奂....。
C.改造后的北湖公园,水更清澈,路更规整,夜晚灯光更璀璨,前往参观的人不绝如缕....。
D.延安,曾经是中共中央的所在地,是“延安精神”的发源地,也是无数人魂牵梦萦....的地方。
4.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水墨画中的意境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话题。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王国维的“境界说”确立了意境在美学中的重要地位②到了唐代,王昌龄提出诗有“三境”:物境、情境、意境,首次提出“意境”③后来司空图提出的“思与境偕”将意境引入美学范畴④“意境”最早源于《诗经》中的“兴”,意指通过描绘客观情感,使人回味无穷A.②①③④B.②③④①C.①②③④D.④②③①5. 下面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2分)A.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以二十四节气倒计时的方式惊艳开场。
河南省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三)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题目。
中国积极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交织影响,构建新发展格局迈出新步伐,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从经济发展和疫情防控保持全球领先地位,到“祝融”探火、“義和”逐日、“天和”翱游星辰;从抵御严重洪涝灾害,到粮食产量喜获“十八连丰”;从高铁运营里程超4万公里,到快递年业务量超1000亿件……这里(a)有可亲可敬的人民,(b)有日新月异的发展,还有赓.续传承的事业。
习近平主席感楷:“在飞逝的时光里,我们看到的、感悟到的中国,是一个坚韧.不拔、欣欣向荣的中国。
”(1)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
赓.续传承坚韧.不拔(2)找出语段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①应改为②应改为(3)将下列关联词语填入a、b处,最恰当的一项是()A.因为所以B.只有才C.如果就D.不仅而且2.请在下表横线处填写相应的古诗文名句,完成积累卡片。
3.名著阅读。
(任选一题作答)(1)《水浒传》中,梁山泊为了招徕英雄可谓“智计百出”。
请从下面两个选项中任选一个,简要分析“智”是如何体现的?①戴宗智取公孙胜②吴用智赚玉麒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格列佛游记》中,作者写到布菜福斯库王国与小人国议和时“入境场面隆重,声势浩大”,小杨同学有些疑问:布莱福斯库王国作为战败方,为何还要将议和搞得这样隆重?请你帮他解答。
4.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
河南自然博物馆由河南省地质博物馆更名而来。
目前,该馆馆藏天文、地质、植物、动物、古生物和人类等方面具有历史意义的标本近3万件。
一、选择题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词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炽热(chì)毅力(yì)倾盆大雨(qīng)B. 暂且(zàn)拘束(shù)鸡飞蛋打(dàn)C. 炽热(zhì)毅力(yì)倾盆大雨(qīng)D. 暂且(zàn)拘束(shù)鸡飞蛋打(dàn)答案:A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学校决定购买一批适合初中生阅读的书籍。
B. 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很好,但这次考试却意外地失败了。
C. 她在比赛中表现出了顽强的毅力,赢得了观众们的热烈掌声。
D. 我们应该遵守交通规则,以确保行车的安全。
答案:A3.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 荷花(hé)荷包(bāo)荷重(zhòng)B. 荷花(hú)荷包(bāo)荷重(zhòng)C. 荷花(hè)荷包(bāo)荷重(zhòng)D. 荷花(hú)荷包(bāo)荷重(zhòng)答案:C4.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这个故事讲述了一个勇敢的少年为了救村子里的孩子,不惜一切代价的故事。
B. 老师表扬了他的勤奋好学,鼓励他再接再厉。
C. 她的演讲引起了大家的共鸣,赢得了满堂喝彩。
D. 我们要珍惜时间,不能虚度年华。
答案:A5.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他说:“我要努力学习,争取早日成为一名科学家。
”B. 这本书讲述的是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如《西游记》、《封神演义》等。
C. 他喜欢音乐、绘画、文学,尤其擅长书法。
D. 小明在考试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他的父母非常高兴。
答案:B二、现代文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在初夏的阳光下,我漫步在乡间的小路上。
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三)1. 班级开展了一期《“互联网+”助力身边的文化遗产“活”起来》的项目化学习活动,请你一同参加。
阶段一:方案设计打卡温州网红历史文化街区——公园路。
____________温州网讯国庆长假首日,改造完成的公园路正式亮相,沿街商铺开业迎客,作为全市五大亮丽城市名片之一,新开街的公园路吸引了众多市民前来游(guànɡ)①。
上午10点,公园路、五马街上已经摩肩接(zhǒnɡ)②,游人如织。
濠河泛月、儒英咸集、瓯医溯宗、城隍曲韵……“公园路十景”各有特色。
一步一景,一景一故事,不少游客拿着手机或相机,边走边拍照。
上午11点左右,码头故事成都火锅店前挤满了人,这里正在上演的是川剧中的变脸。
瓯字号里,一位瓯塑工艺师傅现场演示(xián)③熟的瓯塑制作手艺。
南戏台,北照壁。
古戏台上余音绕(liánɡ)④,台前围满了听戏的市民和游客。
(1) 请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2) 请为以上这则新闻拟写一个标题:(字数不多于20字)2. 在学习与长征有关名著《红星照耀中国》的时候,班级举办了“与斯诺跨越时空的对话”新闻采访模拟会。
下面是小温的采访提纲。
(1) 请你指出小温采访提纲中存在的几处不足,并加以改正。
(2) 请结合本书的阅读体验,代替斯诺回答问题①和问题③。
3. 下面是小温摘录的关于自然景观温州市市花——茶花的资料,请你一起品读。
在1985年,经群众评选,市人大第六届常委会第14次会议讨论通过,正式命名茶花为温州市市花。
中文名温州市市花——茶花 命名时间1985年地点温州市 奖项 1988年全国山茶花展评,温州得奖8个,列居第一。
【甲】和子由①柳湖久涸,忽有水,开元寺山茶旧无花,今岁盛开二首(其二)苏 轼 长明灯下石栏干,长共松杉守岁寒。
叶厚有棱犀甲健,花深少态鹤头丹。
久陪方丈曼陀雨②,羞对先生苜蓿盘③。
雪里盛开知有意,明年开后更谁看。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都正确的一项是:A. 惊慌失措(mò)精疲力竭(jié)B. 妙手偶得(ǒu)青出于蓝(qū)C. 毛遂自荐(xiàn)赴汤蹈火(fù)D. 风和日丽(hè)峰回路转(fēng)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我被这个问题难住了,绞尽脑汁,想了很久才恍然大悟。
B. 通过这次实践活动,我深深地体会到生活的美好。
C. 我喜欢看书,尤其是小说,可以让我在书中找到快乐。
D. 在这次比赛中,我们队之所以取得好成绩,全靠教练的精心指导和队员们的共同努力。
3.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 红尘:指人世间,多指尘世间的烦恼。
B. 振聋发聩: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
C. 惊心动魄:形容使人十分震惊。
D. 鸿鹄之志:比喻远大的志向。
4. 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他一心一意地投入到学习中,希望能考取理想的大学。
B. 面对困难,我们要迎难而上,不能知难而退。
C. 她唱得如泣如诉,让人感到非常悲伤。
D. 这位作家的文笔非常优美,读起来如行云流水。
5. 下列各句中,修辞手法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星星点点的灯光,像撒在夜空中的钻石。
B. 春风拂面,让人感到心旷神怡。
C. 那座山高耸入云,仿佛直插云霄。
D. 这篇文章语言生动形象,读起来津津有味。
6.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 “这篇小说写得非常精彩,我一口气读完了。
”B. “我问他为什么不去上课,他说‘身体不舒服’。
”C. “昨天晚上,我和爸爸妈妈去公园散步。
”D. “我听说你们班要举行文艺汇演,我一定要去观看。
”7. 下列各句中,汉字书写不规范的一项是:A. 领导、带领、领先B. 人才、才华、才智C. 沉默、沉静、沉稳D. 竞争、竞走、竞赛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8. 《匆匆》一文中,“一去不复返”的词语是______。
一、选择题1.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惊慌失措B. 胸有成竹C. 妙笔生花D. 娇生惯养答案:C解析:A项应为“惊慌失措”,B项应为“胸有成竹”,D项应为“娇生惯养”。
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一边吃着饭,一边看着电视,还一边说话。
B.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有勤奋努力,才能取得成功。
C. 我们应该努力学习,争取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D. 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在下降,我觉得他应该找找原因。
答案:C解析:A项语序不当,应改为“他一边吃饭,一边看电视,一边说话。
”;B项应改为“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有勤奋努力,才能取得成功。
”;D项应改为“我觉得他应该找找学习成绩下降的原因。
”3. 下列诗句中,与“春风又绿江南岸”意境相似的一项是()A.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B.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C.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D.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答案:B解析:A项描写的是友情,C项描写的是植物,D项描写的是马蹄疾驰的景象,只有B项与“春风又绿江南岸”意境相似,都是描写自然景色的。
二、填空题4. 下列句子中,空缺处应填入的成语是()(1)他的()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
(2)他学习成绩一直(),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答案:(1)才华横溢(2)名列前茅解析:(1)才华横溢表示才能出众,符合语境;(2)名列前茅表示成绩优秀,符合语境。
5. 下列句子中,括号内应填入的关联词是()(1)虽然天气很冷,但我还是坚持()去上学。
(2)因为(),所以我不愿意放弃。
答案:(1)但是(2)这件事很重要解析:(1)表示转折关系,应填“但是”;(2)表示因果关系,应填“这件事很重要”。
三、作文题6. 请以“成长”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答案:成长时光荏苒,岁月如梭。
转眼间,我已经从一个懵懂无知的孩童成长为一个懂事明理的青少年。
在这成长的过程中,我经历了许多酸甜苦辣,也收获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三)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三)一、积累与运用(1―5小题,每题2分,6、7小题每题4分,共18分)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加点汉字写拼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2分)A.雨说:我是幸运的,我是在白云的襁( )褓中笑着长大的。
(《雨说》)B.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 )的绿色全都拿出来了。
(《济南的冬天》)c.在这些时候,我可以附he( )着笑,掌柜是决不责备的。
(《孔乙己》)D.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xie( )了,正是祸不单行日子。
(《背影》)2.下列用词造句哪一项有错误?请你把它选出来。
(2分)A.拮据:她的性格十分内向,在陌生人面前常常拮据不安。
B.酝酿:这次班会经过大家的酝酿,组织得非常好。
C.精致:文具店里摆放着几个精致的笔盒,我很想买一个。
D.行云流水:这行云流水般的歌声使所有在场的听众获得了极大的艺术享受。
答:( )3.根据句意,依次填人横线的词语最恰当的是(2分)①“永远的丰碑”记录着烈士们在血雨腥风的年代里,凭着坚强的信念和____的意志,坚持斗争不动摇的英雄事迹。
②两岸关系的融洽与否,关键在于双方是否能够以和解、互信、坦诚的态度______广大人民的意愿。
③我国自己研制的载人飞船“神州六号”成功发射,________着我国裁人航天事业又取得了重大进展。
④王强虽然学习基础较差,但由于他前一阶段扎实复习,刻苦努力,成绩进步明显,从而为后阶段的综合提高打下了的_________基础。
A.坚韧顺应标明坚定 B坚忍顺应标志坚实c.坚忍适应标明坚实 D.坚韧适应标志坚定答:( )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我向同学们介绍了学习经验,给了大家很多教诲。
B.张教师退休了,但他无时无刻不在牵挂着那些孩子们。
C.经过医生的诊治,他的病终于恢复了。
D.老张的衣服比老李的衣服做得好。
答:( )5.仔细观察下面这幅漫画,补全漫画中“书籍”所说的话。
(30字以内)(2分)6.2006年6月10日是中国第一个“文化遗产日”,学校开展以“中国记忆”为主题的板报设计评选活动。
你班尚未完成板报,请你为它做好文字编辑工作。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4分)注:文化遗产蕴含着一个民族的价值观念、审美追求与情感记忆。
它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例如古文化遗址、古建筑、艺术品、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音乐等。
材料一:乐山大佛是峨眉风景区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迄今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座石刻佛像。
材料二:“夏之韵”诗文朗诵比赛于2006年6月6日在××中学落下帷幕。
材料三:中国古琴是世界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古琴艺术是中国古代精神文化在音乐方面的主要代表之一。
材料四:沈阳故宫是我国现存仅次于北京故宫的最完整的皇宫建筑,具有很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1)上面四则材料,不适合选人板报的是哪一则?请简要谈谈理由。
(2分)答:(2)板报的内容要求有一副对联,上联已给出,请对出下联,写在下面方格里。
(书写要求规范、工整)(2分)7.走进名著:听单口相声,根据语境填好与《三国演义》相关的成语、典故、歇后语等。
(只填备选答案代号,每空限填一个)(4分)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说得真好,我熟读《三国演义》文字功力就变深厚了。
不信,你听,你我志同道合,结拜兄弟是“ ① ”,肚子饿了说“ ② ”,办事方方面面都考虑了,就缺钱说“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真心诚心请能人出山叫“ ③ ”。
更有一些谚语、歇后语,如“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等不计其数。
嘿!你是“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傻了吧。
什么!我是“王婆卖瓜,自卖自夸”,要记住关羽的教训,“关羽失荆州,④ ”!好,好,我一定谦虚!(备选答案:A.桃园结义B.危在旦夕c.偃旗息鼓D.身在曹营心在汉E.唱空城计F.割须断袍G.三顾茅庐H.骄兵必败I.草船借箭J.单刀赴会)二、默写:(8~l3小题侄选无题作答,共l0分)8.但愿人长久,____________ 。
(出自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的《____》)9._________的《破陈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一词充分表达作者作战目的和最高理想的句子是“了却君王天下事,___________”。
10.如果人人都能为他人着想,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那么,构建和谐社会的愿望就能早日实现。
(用《(论语)十则》中的语句填空)11.在《出师表》中,诸葛亮用两句话概括了自己报答先帝知遇之恩的经历,它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欧阳修的《醉翁亭记》:文中作者描绘琅琊山山间朝暮之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
晦明变化者,山问之朝暮也。
13.生命是什么?生命就是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抱负;生命就是文天祥“ _________ , __________”的浩然正气;生命就是龚自珍“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献身精神。
三、阅读(44分)(一)阅读下面的两段文字,完成l4―17题。
(11分)[甲]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组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乙]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依,再适长山朱氏。
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
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
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
往往稠粥不继,日昃(zè太阳偏西)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
常自诵日: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宋明臣言行录》14.解释下面加点的字。
(2分)①晨人持汤沃灌:②腰白玉之环:③再适长山朱氏:④往往馕粥不充:15.将文中划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4分)①余则组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答:②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
答:16.[甲][乙]两文都有写生活条件艰苦的句子,请你各摘录一句。
(2分)[甲]文:[乙]文:17.[甲][乙]两文告诉我们怎样的道理?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你的认识。
(3分)答:(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8~22题。
(10分)植物是天然的“净化器”“消声器”“除尘器”“制氧机”“预报员”“防疫员”,在环境保护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植物还有防风固沙、涵养水分、保持水土、美化环境的作用。
由于植物广泛分布于地面、水面等一切有生命的环境中,这就形成了一个将整个地球都网住的巨大的环境保护网。
微生物能把地球上的全部动植物遗骸分解而被土壤吸收,是地球上的“清洁工”。
且微生物也广泛分布于地球上,也形成了一个“清洁网”。
益鸟能捕食害虫,保护这些益鸟就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也就保护了环境。
一只灰喜鹊一年可消灭1.57/条松毛虫,可保护十多亩松林不受虫害。
两只大斑啄木鸟一天能消灭600多条害虫的幼虫,可以控制几十亩人工林免受蛀食树干的害虫的危害。
各种不同环境下生活着不同的鸟类,也形成了保护环境的网络。
以上事实说明,生物确实是环境的天然保护网。
只要我们植树造林,栽花种草,保护害虫的天敌,充分发挥植物和益鸟等生物在环境保护方面的作用,人类环境就会更加美好。
18.(2分)这篇文章说明的内容是A.植物是自然界的“环境保护网”。
8.微生物是自然界的“清洁工”。
C.益鸟消灭害虫,保护了环境。
D.生物是环境的天然保护网。
答:( )19.(2分)这篇文章安排内容的顺序A.总一分一总 8.分一总 C.总一分 D.并列答:( )20.(2分)文章第二、三段使用的说明方法有、、。
21.第二段中加线的“全部”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2分)答:――。
22.最后一段中画线的“天敌”指上文中提到的哪一类动物?(2分)答:(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
27题。
(11分)读书养气①人究竟为什么读书?读书对人到底有什么作用?②说读书是为了升学,为了获取知识,为了改变命运,为了做官,为了就业,为了成名成家,为了报效祖国,等等,均无不可。
但我觉得,最根本的一条是,读书可以养气。
③人有三宝精气神,腹有诗书气自华。
读不同的书,可以养不同的气。
豪气,灵气,平和之气,浩然正气,可以养也;邪气,戾气,酸腐之气,阴阳怪气,亦可养也。
读书于人,就像吃饭喝水一样不可或缺,我们可以从书中汲取无尽的精神力量――一种激荡于我们的血管,充盈于我们的周身,又从我们的每一个毛孔里散发出来的气。
同时,读书也要像吃饭那样,吃各种蔬果和五谷杂粮,摄取多种营养――阅读各式各样的书,汲取各种各样的气,以避免先天不足,后天失调。
不过,血气方刚的少男少女,不仅要杂学旁收,大量读书,还要有目标、有选择地读书,吸取精华,剔除糟粕,读天下好书,养人间正气。
就像孟夫子说的那样: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也!④如果说读书是养气,是输入。
那么,写作则是释放,是输出。
作者把气注入文章,读者又通过读书,感受到文章的气,吸收了文章的气。
你我常说的“回肠荡气”,不正是说一种读书的经验,说文气在我们的胸腹之间流转激荡吗?是什么样的人,读了什么样的书,便会写出什么样的文章来。
气不同,文章的味道就不同,形成的风格也就大不相同。
所谓韩如潮、苏如海、柳如泉、欧如澜,便是韩苏欧柳四大文豪的禀赋、气质、学养之差异,贯透于文章中的具体表现。
⑤曹丕说“文以气为主”。
韩愈也强调“气盛而宜”――就是说,写文章的人,只要气足了,想怎么写就怎么写。
所谓“气”者,分为两个层面,先天为禀赋(本气),后天为学养(养气)。
自身气弱的人,器小气力薄,容易被书拿住,故世上多有食书不化的“两脚书橱”。
而自身气足的人,不仅读书可以养气,而且善于融会,善于吐纳。
作文时自然就会“天机云锦用在我,剪裁妙处非刀尺”,了。
正因为如此,“野孩子”们的身上一开始虽有侠气、野气和不驯之气,可是经过书卷气的浸透,其人性便会改变,其笔下之文,便多有豪气、霸气和蓬勃之气,别有手眼,异光灿烂,爽!⑥人虽有先天的禀赋、气质上的差异,然而读书可以养气,则是共同的,也是共通的。
庄子在《逍遥游》中说过: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_;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读书不足,养气不够,写起文章来只有出的气,没有入的气,就像游泳的人不会换气,用不了半个时辰,便三魂荡荡,七魄悠悠,蹬小脚儿翻白眼儿,简直像个垂死挣扎的瘪三。
真正的文章好手,必须读书多,养气厚,厚积而薄发。
那手笔,真叫个:斯须九重真龙出,一洗万古凡马空123.作者在文中提出的观点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