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患者安全转运、交接制度
- 格式:doc
- 大小:12.50 KB
- 文档页数:2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障患者安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确保患者在转运过程中的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国家卫生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院所有患者转运工作,包括门诊、急诊、住院病房、手术室、ICU等科室的患者转运。
第三条患者转运工作应遵循以下原则:(一)安全第一,确保患者生命安全;(二)科学合理,提高转运效率;(三)责任明确,落实责任制;(四)持续改进,提高服务质量。
第二章转运前的准备第四条患者转运前,医护人员应充分了解患者病情,评估患者转运风险,制定合理的转运方案。
第五条转运前,医护人员应对患者进行以下准备工作:(一)评估患者病情,了解患者转运风险;(二)检查患者生命体征,确保患者生命安全;(三)做好患者沟通,告知患者及家属转运过程及注意事项;(四)准备转运所需物资,包括急救药品、设备等;(五)确保转运车辆及设施符合安全要求。
第六条转运前,医护人员应向患者及家属说明以下事项:(一)转运目的及必要性;(二)转运过程中的风险及应对措施;(三)转运所需时间及注意事项。
第三章转运过程中的管理第七条患者转运过程中,医护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确保患者生命安全。
第八条转运车辆应配备必要的急救设备和药品,确保患者在转运过程中能够得到及时救治。
第九条转运过程中,医护人员应采取以下措施:(一)保持患者舒适体位,防止患者发生压疮、坠床等意外;(二)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时处理患者出现的病情变化;(三)做好患者心理护理,缓解患者紧张情绪;(四)保持转运车辆内环境整洁,确保患者舒适。
第十条转运过程中,医护人员应保持通讯畅通,确保患者发生紧急情况时能够及时联系到相关部门。
第四章转运后的交接第十一条患者转运结束后,医护人员应与接收科室进行交接,确保患者病情信息准确无误。
第十二条交接内容包括:(一)患者病情、诊断、治疗情况;(二)患者转运过程中出现的病情变化及处理措施;(三)患者转运所需物资及设备;(四)患者心理状态及需求。
手术患者转运交接制度
1.择期手术的患者,手术科室要及时发送手术通知单,项目必须详细,齐全。
2.手术科室应在手术室接患者前完成各项术前准备和相关检查等。
3.手术室护工进病房接病人时,持手术患者交接单与病房护士到床头交接,逐项核对姓名、科室、床号、住院号、手术名称、术前医嘱执行情况、皮肤完整性、手术部位标记、病历、X线片及特殊物品等,双方在交接单上签字后共同搬运病人至推车上。
4.危重病人,由床位医生和病区护士共同护送病人至手术室。
5.急诊科患者的急诊手术,由急诊科负责患者的初步清洁处理、术前准备,填写急危重病人转科交接登记表,护送患者到手术室,并负责护送途中的救治及安全,在手术室交接签字后,由手术科室和手术室负责救治。
交接登记表由急诊科带回保管。
6.一般手术后护工将病人安全送至病房,病房护士核实确认患者手术部位、皮肤、输液、引流管等情况后在手术病人交接单上签字。
需送麻醉恢复室的手术病人由手术医生、麻醉医生、巡回护士共同护送至麻醉恢复室,与医生及护士交接相关内容并签字。
需送ICU的手术病人由手术医师、麻醉医生和手术室护士共同护送,与ICU值班医生及护士分别详细交接相关内容,并在手术患者交接单上签字。
交接单由手术室负责保管。
7.运送途中上好推床护栏、保持平稳,注意观察病情,保持各种管道固定、通畅,保持肢体功能位,必要时约束病人,防止坠床、碰伤,以确保病人运送途中的安全。
手术患者安全转运、交接制度一、手术室由巡回护士负责接送患者,接送患者前应仔细检查转运车性能是否完好,以免转运途中发生意外。
搬运时动作宜轻巧、规范,防止患者坠床。
途中注意观察病情,保证接送安全。
危重、烦躁等病情不稳定的患者应有手术医生护送入室。
二、将患者正确放置于转运车上,架好两侧护栏,患者肢体不可露出车外,妥善固定各种引流管,以免途中患者坠床、碰伤及管道脱落。
转运途中注意匀速推车,严密观察病情、输液及引流管是否通畅等情况。
三、接送患者时,严格执行有效查对,巡回护士、病房护士共同确认患者身份(查对床号、姓名、ID 号、性别、年龄、诊断及手术名称),同时检查患者皮肤准备情况及术前医嘱执行情况,衣裤清洁(穿患者服,不能裸体),嘱排便后,携带病历、影像资料等,随车推入手术室。
患者贵重物品,如首饰、手表等不得带入手术室。
不能取下者,由病房护士做详细记录,注明首饰名称,所戴部位、颜色,不作性质评价。
四、认真核对手术名称和手术部位标识,如患者手术部位无标记,不准进入手术室。
五、患者进入手术室后,送到指定手术间,安全转移至手术床并注意病情变化,严防患者坠落,再次查对患者身份及手术方式和手术部位,防止差错。
六、手术室护士应热情接待患者,给予安慰和鼓励,减轻其恐惧心理。
七、手术后的患者应由麻醉医师、巡回护士和手术医师共同送回病房。
护送途中注意患者病情变化,保持输液通畅。
到病房后由手术医师携带病历通知值班医生及护士。
交接双方共同将患者安全转至病床上,安置好各管道,严防坠床和管道滑脱。
八、床边做好相应交接事项,有记录、有签名。
交接内容包括:①麻醉方式、实施手术名称、患者术中情况及麻醉后注意事项:②静脉通路、各种引流管的放置及伤口包扎情况:③输液、输血及用药情况,④病历、X 片或CT 片等物品; ⑤皮肤情况。
患者安全转运制度及流程1. 患者安全转运前,一定要做好全面评估呀!就像你要出门旅行前得把东西都准备好一样。
比如要看看患者的生命体征稳不稳定,身上的管子有没有接好。
要是不做好这些,那可就危险啦!2. 转运工具得选对咯!这可不能马虎,好比你去参加重要场合得穿合适的衣服。
要是用错了工具,那不就糟糕了!比如对于不能行走的患者,就不能随便用个轮椅呀。
3. 转运人员得专业呀!他们就像是患者的保护神。
想想看,如果是不专业的人来转运,能让人放心吗?就像让一个不懂厨艺的人去做饭,能好吃吗?4. 转运途中要密切观察患者情况呢!这就像是你开车要时刻注意路况一样。
要是不注意,患者出了问题咋办呀!比如患者突然呼吸急促了,得赶紧处理呀。
5. 一定要和接收部门沟通好呀!这就像接力比赛中交接棒要顺利一样。
不然到了地方没人接应,那不就乱套了嘛!比如没提前说好,接收部门都不知道患者要来。
6. 转运过程中患者的隐私也要保护好哦!不能随随便便就暴露了。
这就像你自己的秘密不想让别人知道一样呀。
要是隐私没保护好,患者多难为情呀!7. 遇到紧急情况要有应急预案呀!这就像有了一把保护伞。
难道不是吗?要是突然转运设备出问题了,没有预案怎么行呢!8. 转运后要做好交接工作呢!这就跟送快递一样,得让对方清楚知道东西都对不对。
不做好交接,后面出问题了找谁呀!比如药品数量没点清楚。
9. 培训很重要呀!转运人员都得好好培训。
就像士兵上战场前要训练一样。
不培训怎么能行呢!能保障患者安全转运吗?10. 患者安全转运制度及流程一定要严格执行呀!这可是关乎患者生命安全的大事。
可不能当儿戏呀!要是不严格执行,出了问题后悔都来不及啦!我的观点结论:患者安全转运制度及流程是保障患者安全的关键,每一个环节都不能马虎,必须认真对待,严格执行。
患者转运交接制度1.转运责任的确定:在转运过程中,确定主要负责患者转运的医护人员,包括转运的目的地医疗机构的接收人员和转运中的监护人员。
在确定责任时,应综合考虑医护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经验,以及患者的病情和特殊需求。
2.转运签字确认:在患者转运过程中,转出医疗机构的责任医生和接收医疗机构的接收医生应进行签字确认,以确保双方对患者的病情和转运的了解一致。
签字确认可以通过纸质文件或电子文档进行,双方应及时保存相关记录。
3.病历和资料的传递:在患者转运过程中,转出医疗机构应向接收医疗机构提供完整的患者病历和其他相关资料,并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接收医疗机构应对所接收到的病历和资料进行仔细审阅,并及时存档和归档,以备后续参考。
4.交接会议和讨论:在患者转运过程中,转出医疗机构和接收医疗机构可以组织交接会议和讨论,以明确患者的病情和诊治计划。
会议和讨论应包括医生、护士和其他相关人员,以提升信息的流通和交流效果。
5.病情观察和监测:在患者转运过程中,接收医疗机构的医护人员应对患者的病情进行持续观察和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和突发状况。
观察和监测的内容可以包括生命体征的监测、药物的管理和其他相关的护理措施。
6.转运后的追踪和反馈:在患者转运后,接收医疗机构应及时向转出医疗机构提供相关的转运反馈和患者康复情况的追踪。
转出医疗机构应对转运的结果进行评估和总结,以便于改进转运过程中的不足和问题。
患者转运交接制度的实施需要医疗机构和医护人员的密切协作和有效沟通,以确保患者在转运过程中的安全和顺利。
此外,相关的政策法规和标准规范的制定和完善也是推动患者转运交接制度的落实和发展的重要保障。
只有通过制度的规范和流程的规定,才能最大限度地保障患者在转运过程中的利益和权益。
患者转运交接制度及流程患者转运交接制度及流程是卫生机构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它涉及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医疗质量。
一个完善的患者转运交接制度及流程可以确保患者在不同环境中的流畅转移,并对患者的病情和治疗进行准确、及时的传递。
以下是一份1200字以上的患者转运交接制度及流程:一、患者转运交接制度对于患者转运交接制度,机构需要明确以下内容:1.患者信息的收集和记录:在转运前,转出单位需要详细了解患者的基本信息和病情情况,并进行详细记录。
这些信息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诊断、治疗计划等。
2.交接时的准确传递:交接时需要有明确的传递方式和标准化的交接流程,确保患者信息能够准确完整地传递到接收单位,避免信息的遗漏和失误。
3.责任的确认:转出单位和接收单位需要明确各自在转运过程中的责任和任务,明确责任边界,确保患者安全。
4.信息的核对:转出单位和接收单位需要在交接时对信息进行核对和确认,避免信息的错误传递和遗漏。
二、患者转运交接流程1.准备阶段在转运前,转出单位负责患者信息的收集和整理工作。
这包括对患者的病情和治疗计划进行详细记录,并进行信息的核对和整理。
同时,接收单位也需要提前准备接收工作,确保有足够的人员和设备配合患者转运。
2.交接准备3.患者交接患者交接是转运过程中最关键的环节。
在交接时,转出单位的医护人员需要详细向接收单位的医护人员传递患者的相关信息,包括患者的基本情况、病情变化、治疗计划和特殊需求等。
接收单位的医护人员需要仔细聆听并进行核对,确保信息的准确传递。
交接时需要书面记录或电子记录,为后续的工作提供参考。
4.转运过程中的沟通和监测在患者转运过程中,转出单位和接收单位之间需要保持沟通,及时交流患者的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确保在需要调整治疗计划的情况下能及时作出相应的处理。
同时,转运过程中需要对患者的病情进行监测,确保患者状态的稳定。
5.交接结束和总结当患者成功转运到接收单位后,双方需要共同进行交接结束和总结工作。
患者安全转运制度与交接一、患者安全转运制度与交接的重要性1.保障患者安全:在患者转运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和危险。
建立患者安全转运制度和交接程序,能够确保患者在转运过程中的安全,降低意外事件的发生率。
2.提高医疗质量:规范患者转运制度和交接流程,能够增加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提高医疗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3.保护医护人员合法权益:在患者转运过程中,医护人员可能会受到患者或其他外界因素的威胁和伤害。
建立患者安全转运制度和交接程序,可以保障医护人员的合法权益。
二、患者安全转运制度与交接的内容1.转运前的准备工作:包括患者基本信息核对、病情评估、转运目的地的沟通确认、转运工具的准备和消毒、转运所需医疗器材的检查和补充等。
2.转运过程中的安全措施:包括患者安全带的使用、医疗仪器设备的固定和保护、防止感染的措施、患者生命体征的监测等。
3.转运后的交接工作:包括患者基本信息的交接、病情转移和转运过程中的问题记录、交接班的内容和方式等。
三、患者安全转运制度与交接的操作步骤1.转运前的准备工作(2)评估患者的病情稳定程度和转运能力,确定转运方式和转运目的地。
(3)准备转运所需的医疗器材和药物,确保完整和有效。
2.转运过程中的安全措施(1)使用患者安全带进行固定,防止在运输过程中发生意外跌落。
(2)对转运工具进行消毒和清洁,确保无菌和无异味。
(3)使用固定装置固定医疗仪器设备,防止在运输过程中发生摇晃和损坏。
(4)做好感染控制工作,包括佩戴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品,将患者放置在独立的区域,定期开窗通风等。
(5)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如体温、脉搏、呼吸等,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3.转运后的交接工作(1)将患者基本信息交接给接收医护人员,包括患者姓名、年龄、转运目的地、病情转移情况等。
(2)记录转运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处理情况,以备后续分析和改进。
(3)进行交接班,详细介绍患者的病情、转运过程中的情况、药物使用情况等。
(4)接收医护人员核对转运所需医疗器材和药物的完整性和有效性。
手术患者转运交接制度
一、手术患者入手术室的转运交接:
(一)患者在入手术室前完成术前各项准备工作,转运前应确认病情适合且能耐受转运。
(二)提前30分钟接患者到手术室,病情危重应由经治医生护送。
(三)病人入手术室时,要认真核对患者信息如科室、床号、住院号、姓名、手术名称、手术部位标记、手术时间及术前医嘱执行情况。
(四)患者的随身物品如首饰、手表、现金等贵重物品及义齿等一律不得带入手术室。
(五)进入手术间后,妥善安排患者卧于手术床上,必要时床旁守护,防止发生坠床或其它意外。
二、手术患者出手术室转运交接:
(一)手术结束,巡回护士应通知苏醒室或病房,以便做好相应准备。
(二)与苏醒室或病房护士交接时,必须告知术中患者情况,包括手术方式、麻醉方式、术中输液、输血、引流管以及皮肤情况、病历、剩余血液制品等。
(三)手术室护士与接班护士应在《手术病人交接记录单》上规范记录并签名。
三、转运交接注意事项:
(一)转运前确保输注液体的剩余量可维持至目的地。
(二)转运前应评估患者病情及配合程度,对躁动患者采取适当的约束措施加以保护,必要时多人协助看护。
(三)转运中应确保患者安全、固定稳妥,转运人员应在患者头侧。
如有坡道应保持头部处于高位。
注意患者的身体不可伸出轮椅或推车外,避免推车速度过快、转弯过急导致意外伤害,注意保护隐私和保暖。
(四)转运设备应保持清洁,定期维护保养,保证约束工具齐全。
转运被单应一人一换。
(五)特殊感染手术患者转运应遵循《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WS/T367-2012做好各项防护。
医院手术转运制度范本一、总则为确保患者手术过程中的安全和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根据我国卫生健康委的相关规定,结合本院实际情况,制定本手术转运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本院所有手术患者的转运工作,各级医务人员及相关部门均应严格遵守。
二、手术患者转运交接制度1. 术前交接:(1)择期手术患者:病房护士负责核对手术患者的术前准备情况,将病历和术前用药交手术室专职工人,由手术室专职工人将患者送至手术室。
(2)急诊手术患者:由患者的主管医生或护士送至手术室门口,并与麻醉医生进行交接,手术室护士按患者术前准备的项目核对交接。
2. 术后交接:(1)经麻醉复苏室(PACU)观察的术后患者:患者符合出PACU指征时,由麻醉医生开出转病房医嘱,PACU护士电话通知患者所在病房,告知患者回病房时间及需准备的物品,与手术室专职工人一起将患者护送至病房。
病房护士评估患者后,与PACU护士按手术患者转运交接记录单进行交接。
(2)术后直接回病房的患者:巡回护士将病历手术室专职工人,手术室专职工人将患者护送至病房,病房护士根据手术患者交接记录单进行病人交接核对并评估病人情况。
(3)术后直接转ICU的患者:手术结束时,巡回护士电话通知ICU责任护士患者到达时间及需准备的物品,麻醉医生、巡回护士与手术室专职工人一起护送患者至ICU,护士按手术患者转运交接记录单与ICU责任护士进行交接。
三、手术患者转运过程中注意事项1. 各级医务人员应严格执行查对制度,确保患者身份、手术部位、术前准备等方面的准确无误。
2. 转运过程中,确保患者安全、舒适,避免意外伤害。
3. 转运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处理。
4. 做好转运记录,包括患者基本信息、转运时间、交接人员等。
四、手术患者转运交接制度执行与监督1. 各相关部门应加强对手术患者转运交接制度的学习和培训,确保医务人员掌握制度要求。
2. 医务科、护理部等相关部门定期对手术患者转运交接工作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三甲医院手术患者交接制度
接送患者一律使用平车,运送途中注意保暖,保护患者的头部及手足,防止撞伤、坠床,
保持输液管道及各种引流管通畅,防止脱落。
一、接患者
1、接手术患者时,要核对科室、床号、住院号、患者姓名、手腕带、诊断、
手术名称(何侧)、手术时间及术前医嘱执行情况、带入抗菌药物名称剂
量、皮试结果等,并将随带的物品,如病历、X线片及特殊用品带到手
术室。
2、患者仅穿患者服,随身物品如金银首饰、手表、现金等贵重物品、义齿
等一律不得带到手术室。
3、患者到手术室后应戴一次性帽,进入手术间后,工作人员应安排患者卧
于手术台上,必要时床旁守护,放止坠床或发生其他意外。
二、送患者
1、普通手术后患者,由麻醉医生送回病房;对全麻术后未清醒,重大手术
后呼吸,循环功能不稳定,危重体弱、高龄、婴幼儿患者实施大手术后,
以及其他需要监护的特殊患者,术后由麻醉医生和手术室护士一起送
ICU病房。
2、患者送病房后,麻醉医生应向病房的值班人员详细交代患者术中情况、
术后(麻醉后)注意事项及输液情况。
手术室患者的转运与交接流程制度01定义手术患者的转运,指患者术前从病房、急诊室、监护室等区域到手术室及术后从手术室到麻醉复苏室、病房、监护室的整个过程。
02转运目的在安全的前提下保护患者的隐私,避免患者心理、生理、自尊受到伤害,安全的转运患者,使其顺利完成手术并安全返回患者所在科室或监护室。
03转运原则转运人员应为有资质的医院工作人员转运交接过程中应确保患者的身份正确转运前确认患者的病情适合旦能耐受转运转运前确认转运需要携带的医疗设备及物品,并确认其性能良好转运过程中应确保患者安全、固定稳妥应明确交接内容及职责,井按照(手术患者交接核对单}记录04交接流程1.手术患者入手术室的转运:术前一日由手术室护士访视患者,了解患者状况;手术室护士根据术前评估选择合适的转运工具,持手术通知单到病区接手术患者(特殊急诊手术可由手术医生带入手术室与手术室护士交按);到病房接病人,由责任护士同手术室护士到床头交楼:共同核对手术通知单、病历、交接核对单的逐项信息(采用问答式)确认患者身份、手术部位标示,皮肤情况等;交接患者术前生命体征,术中所需用物,无误后双方签名,注意锁住平车和病床刹车,共同搬运病人至转运车上,必要时手术医生协助。
2.手术患者出手术室的转运:手术结束后应由手术室护士或护理员、麻醉师、手术医生在不影响手术结果的情況下,取患者功能体位共同搬运患者至转运车上,再次检查患者皮肤有无受压;注意患者意识、生命体征;整理好患者输液、引流各管路,防止受压脱出;整理好病历和术中使用的各项检查报告影像学资料及患者转运交接单等。
转运途中由手术医生、麻醉师和手术室护士共同关注患者生命体征和意识,防止室息、躁动、坠床等意外发生。
3.患者转运至病房或监护室,根据麻醉方式给予相应的体位,由病区护士,手术室护王、麻醉师。
手术医生共同床旁交接麻醉、手术方式、术中情况、术后注意事项;检查患者意识、遵医嘱给予监护,吸氣、测量生命体征,查看患者皮肤、伤口引流管等并固定各管道;调节好输液速度;交接物品;执行医嘱;完成相关护理记录。
患者安全转运管理规章制度5篇住院病人安全转运制度(一)出、入院病人的护送1. 住院登记处应派专人陪送新入院病人到科室,对行动不便或病情较重的病人,使用安全的方法,如轮椅、车床等送至病房,必要时由医护人员护送。
2. 急诊科病情危重的病人经抢救后需住院时,应提前通知住院登记处和病区值班人员作好准备,并由急诊科医护人员直接护送至病房,入院手续由家属或医护人员补办。
3. 病人康复出院时,医护人员应送病人至电梯口,病情需要时应送至医院大门口。
(二)手术病人运送1. 凡手术病人由医护人员负责接送。
不能行走及给予麻醉前用药的手术病人,应用平车接送。
重危病人须有经(主)治医师陪送。
2. 接送病人出入时应注意保护病人,防止碰伤,移动病人到手术台或平车,须锁住刹车或有人扶住车身防止滑动,搬动病人时应轻巧稳妥。
3. 病人(特别是小儿)卧在手术台上等待手术或手术完毕等待送回病房时,巡回护士应在旁照顾,防止坠床摔伤。
4. 手术完毕,病人由经(主)管麻醉医师及手术医师护送回病房,护送途中注意保暖及输液通畅情况。
5. 手术室经常检查平车、担架有无损坏,防止接送时摔伤病人。
(三)检查、治疗及转科病人运送1. 住院病人在院内做各种检查或治疗时,护士应正确评估病人的病情及活动自理能力,选择安全的运送方式。
一般情况下通知工人护送,病情不稳定或重危病人须由医生或护士陪送。
一级护理病人、病情危重或行走困难者,应用平车或轮椅运送。
2. 转科病人,由转出科室责任护士和工人携带全部病案陪送病人前往转入科室。
3. 护送病人接受外院的检查和治疗时,一律用医院派车运送,必要时由医务人员陪同,并备好急救药品及氧气。
一般病人安全转运交接制度一、一般患者如需要检查、手术、转科时,护士应迅速对患者作出病情评估,以确定护送需要的物品及护送人员。
评估项目包括生命体征、病情变化、一般情况、用药情况、皮肤情况、置管情况等,并做好详细的记录。
二、根据患者病情,做好护送时物品和人员的准备。
手术患者安全转运、交接制度
一、手术室由巡回护士负责接送患者,接送患者前应仔细检查转运车性能是否完好,以免转运途中发生意外。
搬运时动作宜轻巧、规范,防止患者坠床。
途中注意观察病情,保证接送安全。
危重、烦躁等病情不稳定的患者应有手术医生护送入室。
二、将患者正确放置于转运车上,架好两侧护栏,患者肢体不可露出车外,妥善固定各种引流管,以免途中患者坠床、碰伤及管道脱落。
转运途中注意匀速推车,严密观察病情、输液及引流管是否通畅等情况。
三、接送患者时,严格执行有效查对,巡回护士、病房护士共同确认患者身份(查对床号、姓名、ID 号、性别、年龄、诊断及手术名称),同时检查患者皮肤准备情况及术前医嘱执行情况,衣裤清洁(穿患者服,不能裸体),嘱排便后,携带病历、影像资料等,随车推入手术室。
患者贵重物品,如首饰、手表等不得带入手术室。
不能取下者,由病房护士做详细记录,注明首饰名称,所戴部位、颜色,不作性质评价。
四、认真核对手术名称和手术部位标识,如患者手术部位无标记,不准进入手术室。
五、患者进入手术室后,送到指定手术间,安全转移至手术床并注意病情变化,严防患者坠落,再次查对患者身份及手术方式和手术部位,防止差错。
六、手术室护士应热情接待患者,给予安慰和鼓励,减轻其恐惧心理。
七、手术后的患者应由麻醉医师、巡回护士和手术医师共同送回病房。
护送途中注意患者病情变化,保持输液通畅。
到病房后由手术医师携带病历通知值班医生及护士。
交接双方共同将患者安全转至病床上,安置好各管道,严防坠床和管道滑脱。
八、床边做好相应交接事项,有记录、有签名。
交接内容包括:①麻醉方式、实施手术名称、患者术中情况及麻醉后注意事项:②静脉通路、各种引流管的放置及伤口包扎情况:③输液、输血及用药情况,④病历、X 片或CT 片等物品; ⑤皮肤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