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动式红外人体探测传感器
- 格式:ppt
- 大小:308.50 KB
- 文档页数:44
被动式红外探测器的原理、分类与安装使用注意事项核心提示:被动式红外探测器的工作原理、分类与安装使用注意事项:随着国内安防意识得增强,各种防盗报警设备被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各种安防项目中,并呈现出高速发展的态势,使得防盗报警系统和人们的日常生活越来越贴近,但由于人们对防盗报警知识不够了解而出现了很多的误解和产品的误操作。
本文介绍了防盗系统中嘴唇那个用的探测器:被动式红外探测器,常称:红外探头的的组成,类型及工作原理等,希望能对读者有所帮助。
红外探头|被动式红外探测器|防盗报警设备|报警器材|防盗报警器材|入侵探测器|防盗探测器。
红外探头|被动式红外探测器|防盗报警设备|报警器材|防盗报警器材|入侵探测器|防盗探测器被动式红外探测器的工作原理、分类与安装使用注意事项随着国内安防意识得增强,各种防盗报警设备被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各种安防项目中,并呈现出高速发展的态势,使得防盗报警系统和人们的日常生活越来越贴近,但由于人们对防盗报警知识不够了解而出现了很多的误解和产品的误操作。
本文介绍了防盗系统中嘴唇那个用的探测器:被动式红外探测器,常称:红外探头的的组成,类型及工作原理等,希望能对读者有所帮助。
防盗报警系统的前端探测部分主要是各种类型的探测器,其中最主要的是入侵探测器。
入侵探测器通常由传感器(Sensor)、信号处理器和输出接口组成,入侵探测器主要包括有主动红外入侵探测器、被动红外入侵探测器、微波入侵探测器、微波和被动红外复合入侵探测器、超声波入侵探测器、振动入侵探测器、音响入侵探测器、磁开关入侵探测器、超声和被动红外复合入侵探测器等,其中最常用的是被动红外探测器。
被动红外探测器的组成:被动红外探测器主要是探测接收外界的红外辐射,探测器本身不发射任何能量,而只对人体发出的红外线波段敏感。
人体辐射的红外光波长是3~50μm,其中8-14μm占46%,峰值波长在9.5μm,所以被动红外探测器主要是接收波长8~14μm的红外辐射。
红外探测器主动和被动有什么区别
主动红外探测器原理或组成:主动红外探测器是由发射机和接收机组成,发射机是由电源、发光源和光学系统组成,接收机是由光学系统、光电传感器、放大器、信号处理器等部分组成。
被动红外探测器原理:被动红外探测器主要是根据外界红外能量的变化来判断是否有人在移动
区别:
主动红外探测器需要有发射机来产生光源,有物体遮挡接收机接收不到足够的光源,认为有或物体通过。
一般用于室外,防范距离远,能达到被动红外的十倍以上探测距离。
被动红外探测器光源为人体(大至在37度左百时的红外线),人体的红外能量与环境有差别,当人通过探测区域时,探测器收集到的这个不同的红外能量的位置变化,进而通过分析发出报警,一般用于室内,容易受到干扰。
被动红外深测器优缺点优点:本身不发任何类型辐射,器件功耗很小,隐蔽性较好,价格低廉。
缺点:容易受各种热源、阳光源干扰;被动红外穿透力差,人体的红外辐射容易被遮挡,不易被探测器接收;易受射频辐射的干扰;环境温度和人体温度接近时,探测和灵敏度明显下降,有时造成短时失灵。
被动红外探测器安装注意事项被动红外探测器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安防领域的监测设备,其能够探测周围的人和动物的红外辐射,并将其转换成电信号发送给报警控制器。
安装被动红外探测器是一个小型的项目,但需要认真考虑一些安装事项和注意事项,以确保探测器的工作性能和用户的安全。
本文将介绍一些被动红外探测器安装的注意事项。
1. 位置被动红外探测器应该放置在尽可能靠近被保护区域的位置上,以确保最大的探测距离和准确的探测。
应该避免将探测器放在靠近窗户或门的位置上,这些区域可能会引起虚警。
另外,应该避免将探测器放在过于靠近加热器或冷风机等可能会产生大量热量或冷气流的区域,这些也会导致虚警。
2. 定位高度被动红外探测器应该安装在建筑物的高处,以免被人或宠物误触,进而引起虚警。
不同类型的探测器有不同的安装高度要求,需要查看安装手册并按照手册中的规定进行。
一般来说,室内探测器应该被安装在2-3米的高度上,而室外探测器则需要被安装在更高的地方以保证其探测范围和覆盖面积。
3. 安装角度被动红外探测器通常需要被安装在一个特定的角度上,以确保探测器的探测范围和准确性。
应该在安装前仔细阅读探测器手册,以查看正确的安装角度和位置。
如果探测器被安装在了错误的角度上,将会导致虚警和漏报,影响其工作性能。
4. 避免干扰被动红外探测器是一种非常敏感的设备,很容易被外界干扰。
在安装探测器时,应该避免任何潜在的干扰来源,如直射阳光、电视机或电脑屏幕、强光源、移动空气流等等。
另外,需要避免探测器和电气设备相互干扰,以避免虚警和失误。
5. 测试和维护安装探测器后,需要进行一些测试和校准,以确保探测器能够正常的工作。
测试方法包括模拟测试和实时测试,手册中都有详细的说明。
同时,在探测器的使用过程中,需要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如更换电池、定期清洁探测器表面和检查探测器的工作状态等等。
这些保养和维护措施可以延长探测器的寿命周期,并提高其工作性能。
结论被动红外探测器是一种非常敏感和重要的安防设备,安装时需要牢记上述几点注意事项。
被动红外探测器的工作原理1.红外感应器红外感应器是被动红外探测器的核心部件,其材料是一种特殊的材料,称为光敏材料。
光敏材料对红外辐射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它可以在红外光照射下产生微弱的电信号。
2.光学透镜光学透镜的作用是将入射的红外辐射聚焦到红外感应器上,增强感应器对红外辐射的捕捉能力。
通过光学透镜的设计和选择,可以调整红外探测器的侦测范围和角度。
3.信号处理电路红外感应器的输出信号非常微弱,因此需要通过信号处理电路进行放大和处理,以得到实际可用的信号。
信号处理电路通常包括放大器、滤波器、比较器和触发器等电路组件,其主要功能是增加信号的幅度,滤除噪声和干扰信号,并进行信号判别和触发。
4.输出接口输出接口是将信号处理电路的输出信号传输到其他设备,如报警系统或控制器等。
通常,输出接口可以是电压信号或数字信号,它们可以与其他系统进行接口,触发相应的动作或警报。
1.探测阶段:当有人或其他物体进入被动红外探测器的探测范围时,其身体会发出红外辐射。
被动红外探测器的红外感应器接收到这些辐射,并将其转化为微弱的电信号。
2.信号处理阶段:红外感应器输出的电信号经过信号处理电路进行放大和滤波,以增加信号的幅度并滤除噪声和干扰信号。
接下来,经过比较器的比较,当信号超过设定的阈值时,触发器会产生一个警报信号。
3.输出阶段:警报信号通过输出接口输出到其他设备,如报警系统或控制器。
这些设备可以根据接收到的警报信号采取相应的措施,如触发报警器、关闭门窗等。
总之,被动红外探测器的工作原理是基于感知人体产生的红外辐射,将其转换为实际可用的电信号,并通过信号处理和输出接口实现对其的探测和监测。
它在安防和自动化控制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被动红外探测器的原理•被动红外探测器的原理是人体表面温度与周围环境温度存在差别的,在人体移动时,这种差别产生的变化可以通过红外线接收头的敏感元件来检测到,从而触发报警。
而且,为了防止误报,被动红外探测器通过菲涅尔透镜将探测覆盖范围分成一定数量的探测区,当温度变化在两个区之间产生时,探测器电路就触发一个信号脉冲,探测器根据信号脉冲触发警报输出。
被动红外探测器的特点• 1.结合灵敏度均匀一光学系统及先进的ASIC集成电路处理技术,为您提供可靠的探测性能,防宠物达36斤。
2.真实的温度补偿、捕获性能更付佳,大大降低误报。
3.安装方式灵活,可墙装、角装,或利用旋转安装支架以一定的角度,安装高度可选(2.3m或3m)。
4.全密闭的防虫保护,防止小虫和灰尘等的干扰,增强抗白光干扰的能力。
5.美观小巧的造形设计,适宜各种装饰环境,并有防撞击的坚固ABS外壳。
6.下望窗功能,防止爬行入侵者(请不要在有宠物通过的场所利用此特性)。
7.高亮LED显示,方便步测;步测完毕后,LED灯快速熄灭,以降低探测器的功耗。
8.防拆保护功能,可探测到“外壳被打开或被破坏”异常事件。
9.探测范围:广角镜头15m×12m 幕帘式30.5m×6m。
被动红外探测器的优缺点•优点:1.本身不发任何类型辐射,器件功耗很小,隐蔽性较好。
2.价格低廉缺点:1.容易受各种热源、阳光源干扰。
2.被动红外穿透力差,人体的红外辐射容易被遮挡,不易被探测器接收。
3.易受射频辐射的干扰。
4.环境温度和人体温度接近时,探测和灵敏度明显下降,有时造成短时失灵。
被动红外探测器的干扰功能•1、防小动物干扰:探测器安装在推荐使用高度,对探测范围内地面上的小动物,一般不产生报警。
2、抗电磁干扰:一般手机电磁干扰不会引起误报。
3、抗灯光干扰:探测器在正常灵敏度的范围内,受3米外H4卤素灯透过玻璃照射,不产生报警。
被动红外探测器安装注意事项•1、根据说明书确定正常的安装角度安装高度不是随意的,会影响探测器的灵敏度和防小宠物的效果。
被动红外探测器工作原理
被动红外探测器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安防领域的设备,用于检测周围环境中的人体红外辐射。
其工作原理如下:
1. 红外辐射感应:被动红外探测器利用感应元件(通常是红外传感器)来感知环境中的红外辐射。
人体本身会发出红外辐射,包括热辐射和动态辐射,因此当有人进入探测器的感测范围时,探测器能够感知到红外辐射变化。
2. 探测范围设定:被动红外探测器通常具有可调节的探测范围。
这是通过探测器中的透镜来实现的,透镜会将感知范围限定在一个特定的区域内。
探测器可以根据需要进行不同范围的设定,以适应不同的监测需求。
3. 辐射信号分析:当有人进入探测器感测范围内时,感应元件会感知到红外辐射的变化,并将信号传送到控制电路中进行分析。
控制电路会对传感器信号进行处理,以区分人体红外辐射和其他可能的干扰信号。
4. 触发警报:若控制电路分析认定检测到的红外辐射是人体辐射,则会触发警报装置,例如通过发送报警信号给监控中心,或者通过触发声音、灯光等警示措施来提醒相关人员。
总结:被动红外探测器通过感应元件感知环境中的红外辐射变化,并通过信号处理和分析来检测人体的存在。
它具有无需主动发射辐射信号的优势,被动感知的特性使其在各种安防应用中得到广泛使用。
室内用被动红外探测器使用说明书本探测器采用双元热释电红外传感器探测人体红外光谱来工作,当有活动人体在检测范围内时,传感器接收其红外线信号,经放大后输入到微处理器,微处理器不断地对输入信号进行检测,经计算确认后通过315MHz 发射模块以无线方式将方位码传送给主机。
本产品具有误报率低、可靠性高等特点。
该产品广泛用于银行、工厂及仓库等场所。
产品示意图:①变压器:给探测器提供电源 ②天线:使用时要全部拉出③防拆开关:检测探测器防拆 ④红外管:探测人体红外信号产品特点:本产品无线发射采用315MHz 晶体稳频技术,具有发射传输稳定,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
红外信号经8-BIT 微处理器进行检测,具有防宠物、抗白光、防破坏等功能。
技术参数:工作电压AC220V ±10% 备用电源12V/300mAh 可充电镍氢电池 工作电流待机≦18mA 报警≦30mA 工作温度-10℃~+50℃ 传感器类型双元热释红外传感器 安装方式壁挂 安装高度1.8~2米左右 探测距离大于6米 探测角度84° 发射频率315MHz 发射功率≦30mW 最大频偏 ±1KHz①② ③ ④上电自检时间30秒安装与使用1、安装先用螺钉将探测器万向支架固定在墙壁上,再将探测器挂上。
建议安装距离地面高度为1.8~2米(如下图所示),同时探测器应与墙面成6~15°夹角。
应避免靠近冷热源,如空调、电风扇、电冰箱、烤箱、窗户及可引起温度变化的物体。
探测器透镜前应避免有物体遮挡,安装时应注意将天线朝上,否则会影响探测效果。
为了获得最好的无线传输效果,应将天线全部拉出,天线附近不应有金属物体。
如果在同一个房间需安装两个或以上探测器,应避免面对面安装且两者之间距离至少大于3米。
2、使用插上指示灯发亮,进入上电自检。
30秒后指示灯熄灭,探测器进入正常监测状态,此刻如果有人在探测器覆盖区域内走动,LED指示灯发亮,同时探测器通过无线发射模块输出方位码给主机。
被动人体红外传感器电路图被动红外传感器的电路也有好多,但是不管什么形式的,差不多都是上面的样子,有的可能会少一级放大。
这里的一款电路是我从尼赛拉厂家那里得到的,很经典的使用方法。
前面是一级低频信号放大,放大倍数大约是100倍,放大后信号通过R6、C5再次选出0.2-10HZ的信号,最后送到IC1B进行再次放大,运放的5脚是1/2VCC电压脚,在静态时,6、7脚的电压也是1/2VCC,当有信号后,6脚就会有一个在1/2VCC电压附近上下摆动的电压值,这个电压通过运放进一步放大后,输入到后面的门限比较电路,该门限电路不管你输入信号是在1/2VCC电压上偏还是下偏,都将在超过门限值后在二极管4148的负极输出一个高电平信号。
这里,RP1和RP2都可以调检测的灵敏度,一般RP2可以用一个220K的电阻代替,只要调节RP1就可以了。
这里,我顺便说一下运放的使用吧,好多的同志在论坛上经常要发表关于运放是单电源供电还是双电源供电,其实,任何一个运放都可以用单电源或者双电源供电的,这里是典型的单电源供电的方法,最典型的地方是IC1B的5脚电压来自与电源和地之间2个100K电阻R9、R10的分压,然后一个电容到地滤波,如果是双电源供电的话,这个部分一般会接地线,好了,题外话我不多说了,红外感应头自己到去搜索一下吧,多得是。
电路排版要求不是很高,紧凑点吧,哪怕节省点线路板也是好的,有几个电解电容的极性我没有标出来,C4、C7肯定不用说了,C5要看你买的红外感应头了,一般感应头的输出会低于1.5V,所以C5的左端是1.5V以下的,右端是1/2VCC,现在该明白了吧!当然,如果感应头输出大于1/2VCC,就要反过来了哦!我曾经解剖过一个知名产品的电路,发现那极性居然是接反的,好在它用的是红宝石的电容,即使是反向,漏电也很小,但是作为一个设计者,我们还是要仔细为妙的基于LM324的被动式人体红外线感应开关上传者:葱爆羊肉浏览次数:11881红外报警开关采用国内外最流行的PIR人体热释电传感器作信号探测器,灵敏度高,探测距离可达10米以上,其俯视角可达86°,水平视角可达120°。
被动红外探头工作原理特性及新技术在电子防盗探测器领域,被动红外探测器的应用非常广泛,因其价格低廉、技术性能稳定而受到广大用户和专业人士的欢迎。
但随着入侵者的反侦测技术手段的提高,从而对探头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普通被动红外探头的局限性也越来越明显,这样,新一代的被动红外探头也应运而生。
因为美国的美安科技的Focus 牌探头采用了很多最新技术,使用也较为广泛。
所以,下面就结合该产品的技术特性来阐述被动红外探头的最新技术。
1 、被动红外探头的工作原理及特性被动红外探头是靠探测人体发射的红外线而进行工作的。
探头收集外界的红外辐射通过聚集到红外感应源上面。
红外感应源通常采用热释电元件,这种元件在接收了红外辐射温度发生变化时就会向外释放电荷,检测处理后产生报警。
1) 这种探头是以探测人体辐射为目标的。
所以辐射敏感元件对波长为10μm 左右的红外辐射必须敏感。
2) 为了仅仅对人体的红外辐射敏感,在它的辐射照面通常覆盖有特殊的滤光片,使环境的干扰受到明显的控制作用。
3) 被动红外探头,其传感器包含两个互相串联或并联的热释电元。
而且制成的两个电极化方向正好相反,环境背景辐射对两个热释元件几乎具有相同的作用,使其产生释电效应相互抵消,于是探测器无信号输出。
4) 一旦人侵入探测区域内,人体红外辐射通过部分镜面聚焦,并被热释电元接收,但是两片热释电元接收到的热量不同,热释电也不同,不能抵消,经信号处理而报警。
5) 多视场的获得,一是多法线小镜面组成的反光聚焦,聚光到传感器上称之为反射式光学系统。
另一种是透射式光学系统,是多面组合一起的透镜——菲涅尔透镜聚焦在红外传感器上。
6) 这要指出的是被动红外的几束光表示有几个视场,并非被动红外发红外光,视场越多,控制越严密。
被动红外探头的优缺点:优点:本身不发任何类型的辐射,器件功耗很小,隐蔽性好。
价格低廉。
缺点:◆容易受各种热源、光源干扰◆被动红外穿透力差,人体的红外辐射容易被遮挡,不易被探头接收。
被动红外探测器工作原理
被动红外探测器是一种利用物体体温的红外辐射来进行探测的设备。
它主要由红外接收器、信号处理电路和输出继电器组成。
该红外接收器通常由红外敏感元件和光学系统组成,光学系统将入射的红外辐射聚焦到敏感元件上。
当有物体进入红外探测器的感知范围内时,物体的体温会产生红外辐射,敏感元件将红外辐射转化为电信号。
接收到的电信号经过信号处理电路进行放大、滤波等处理,以提高探测器的灵敏度和抗干扰能力。
信号处理电路还可以对不同的探测器进行灵敏度和探测范围的调节。
最后,输出继电器将经过处理的信号转换成人类可以识别的形式,比如报警声或信号,以便及时提醒用户有物体进入探测范围。
被动红外探测器的工作原理基于物体辐射热能,它不需要发射红外辐射,只需要接收物体自身发出的红外辐射。
因此,被动红外探测器在能耗上较低,且较容易实现无线化。
总的来说,被动红外探测器通过接收物体的红外辐射来感知物体的存在,然后通过信号处理电路和输出继电器将信号转化成人类可以理解的形式,以实现对物体的探测和报警。
pir控制原理PIR传感器,全称为Passive Infrared Sensor,是一种被动式红外传感器。
它利用红外线辐射来检测物体的存在,从而实现对环境变化的感知和控制。
PIR传感器广泛应用于安防系统、自动照明系统、自动门禁系统等场合。
PIR传感器的核心是红外探测器,它可以感知物体发出的红外线辐射。
当有物体进入传感器的监测区域时,物体会发出红外线,传感器会将其转化为电信号。
PIR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可以简单概括为以下几个步骤:1. 感知:PIR传感器通过感知物体发出的红外线来检测物体的存在。
传感器通常由两个平行排列的感测元件组成,它们分别为感测元件A和感测元件B。
当没有物体进入监测区域时,两个感测元件接收到的红外线辐射是均匀的;而当有物体进入监测区域时,感测元件A 和感测元件B接收到的红外线辐射就会发生不均匀的变化。
2. 比较:PIR传感器会将感测元件A和感测元件B接收到的红外线辐射信号进行比较。
如果两个感测元件接收到的信号相差较大,那么传感器就会判断有物体进入了监测区域。
3. 信号处理:当PIR传感器检测到有物体进入监测区域时,它会产生一个电信号。
这个电信号经过放大、滤波等处理后,可以用来触发控制器的相应操作。
PIR传感器的优点是响应速度快、功耗低、结构简单。
它在安防系统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例如,当有人进入监控区域时,PIR传感器可以及时感知到,并触发警报系统,起到防盗报警的作用。
此外,PIR传感器还可以应用于自动照明系统中。
当有人进入房间时,PIR 传感器会感知到,并自动开启照明设备,提供足够的光线;当人离开后一段时间,PIR传感器会自动关闭照明设备,实现节能的目的。
除了安防系统和自动照明系统,PIR传感器还可以用于自动门禁系统、人体检测器等领域。
在自动门禁系统中,PIR传感器可以感知到人员的接近,从而自动开启或关闭门禁设备,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增加了安全性。
在人体检测器中,PIR传感器可以用来检测人体的活动,监测人体的呼吸、心率等生理信号,应用于医疗保健等领域。
人体红外感应原理
人体红外感应是一种常见的安防技术,在监控、闸门、灯光控制等领域广泛应用。
其原理是基于人体红外辐射的特性进行检测和感知。
人体本身会放射出红外辐射,这是由于人体细胞新陈代谢的产物。
人体的红外辐射主要集中在长波红外区域,波长为8-15
微米。
而周围环境的温度通常低于人体温度,因此借助红外传感器,可以很容易地检测到人体放射的红外辐射。
通过红外传感器,可以将人体放射的红外辐射转换成电信号。
一般常用的红外传感器可以分为两种类型:被动式红外传感器和主动式红外传感器。
被动式红外传感器(PIR)是最常见的一种,它可以侦测到人
体的红外辐射。
当有人或动物进入其监测范围时,人体发出的红外辐射将被传感器接收到,传感器便会检测到信号的变化。
这种变化会被转换成电信号,从而触发相关的设备或系统。
主动式红外传感器则是通过发射红外辐射并接收其反射信号来感知人体的存在。
它会不断发射红外光束,并接收光束反射回来的信号。
当人体进入光束的范围时,光束会被阻挡或散射,导致反射信号发生变化。
主动式红外传感器会检测这种变化,并将其转换成电信号,从而触发相应的动作或警报。
人体红外感应的原理是通过检测人体红外辐射的变化或者红外光束的阻挡来感知人体的存在。
这些检测到的信号经过处理后,
可以触发相应的设备和系统,实现自动控制与安全防护。
这种技术在安防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居住提供了更高的保障。
被动红外探头工作原理特性及新技术在电子防盗探测器领域,被动红外探测器的应用非常广泛,因其价格低廉、技术性能稳定而受到广大用户和专业人士的欢迎。
但随着入侵者的反侦测技术手段的提高,从而对探头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普通被动红外探头的局限性也越来越明显,这样,新一代的被动红外探头也应运而生。
因为美国的美安科技的Focus牌探头采用了很多最新技术,使用也较为广泛。
所以,下面就结合该产品的技术特性来阐述被动红外探头的最新技术。
1.被动红外探头的工作原理及特性被动红外探头是靠探测人体发射的红外线而进行工作的。
探头收集外界的红外辐射通过聚集到红外感应源上面。
红外感应源通常采用热释电元件,这种元件在接收了红外辐射温度发生变化时就会向外释放电荷,检测处理后产生报警。
1) 这种探头是以探测人体辐射为目标的。
所以辐射敏感元件对波长为10μm左右的红外辐射必须敏感。
2) 为了仅仅对人体的红外辐射敏感,在它的辐射照面通常覆盖有特殊的滤光片,使环境的干扰受到明显的控制作用。
3) 被动红外探头,其传感器包含两个互相串联或并联的热释电元。
而且制成的两个电极化方向正好相反,环境背景辐射对两个热释元件几乎具有相同的作用,使其产生释电效应相互抵消,于是探测器无信号输出。
4) 一旦人侵入探测区域内,人体红外辐射通过部分镜面聚焦,并被热释电元接收,但是两片热释电元接收到的热量不同,热释电也不同,不能抵消,经信号处理而报警。
5) 多视场的获得,一是多法线小镜面组成的反光聚焦,聚光到传感器上称之为反射式光学系统。
另一种是透射式光学系统,是多面组合一起的透镜——菲涅尔透镜聚焦在红外传感器上。
6) 这要指出的是被动红外的几束光表示有几个视场,并非被动红外发红外光,视场越多,控制越严密。
2.被动红外探头的优缺点:优点:本身不发任何类型的辐射,器件功耗很小,隐蔽性好。
价格低廉。
缺点:◆容易受各种热源、光源干扰◆被动红外穿透力差,人体的红外辐射容易被遮挡,不易被探头接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