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君出塞》剧本
- 格式:doc
- 大小:122.00 KB
- 文档页数:3
王昭君出塞曲《后汉书》记载:“昭君字婿,南郡人也。
初,元帝时,以良家子选入掖庭。
时,呼韩邪来朝,帝敕以宫女五人以赐之。
昭君入宫数岁,不得见御,积悲怨,乃请掖庭令求行。
呼韩邪临辞大会,帝召五女以示之,昭君丰容靓饰,光明汉宫,顾景斐回,竦动左右。
帝见大惊,意欲留之,然难于失信,遂与匈奴。
生二子。
及呼韩邪死,阙氏子代立,欲妻之,昭君上书求归,成帝敕令从胡俗,遂复为后单于阙氏焉。
”出塞曲庞大舒Π卜海占⑸I他社1A⅜-⅜1A¾Λ⅜________________《汉书•元帝纪》和《汉书•匈奴传》就没有记载昭君自愿请行,只记载了汉元帝把昭君〃赐〃给呼韩邪单于。
《汉书•元帝记》记载:〃竟宁元年春正月,匈奴乎韩邪单于来朝。
诏曰:〃匈奴郅支单于背叛礼义,既伏其辜,乎韩邪单于不忘恩德,乡慕礼义,复修朝贺之礼,愿保塞传之无穷,边垂长无兵革之事。
其改元为竟宁,赐单于待诏掖庭王橘为阙氏。
〃《汉书•匈奴传》记载:〃单于自言婿汉氏以自亲。
元帝以后宫良家子王婿字昭君赐单于。
单于欢喜,上书愿保上谷以至敦煌,传之无穷,请罢边备塞卒吏,以休天子人民。
〃我们可以看到,在当时是绝对没有所谓昭君自请出塞的,试想一个宫良家女子,怎会有左右两国之能呢?而之后的《后汉书•南匈奴传》记载:〃初,单于弟右谷蠡王伊屠知牙师以次当为左贤王。
左贤王即是单于储副。
单于欲传其子,遂杀知牙师。
知牙师者,王昭君之子也。
昭君字婚,南郡人也。
初,元帝时,以良家子选入掖庭。
时,呼韩邪来朝,帝敕以宫女五人赐之。
昭君入宫数岁,不得见御,积悲怨,乃请掖庭令求行。
呼韩邪临辞大会,帝召五女以示之。
昭君丰容靓饰,光明汉宫,顾景裴回,竦动左右。
帝见大惊,意欲留之,而难于失信,遂与匈奴。
生二子。
及呼韩邪死,其前阙氏子代立,欲妻之,昭君上书求归,成帝敕令从胡俗,遂复为后单于阙氏焉。
〃。
舞剧《昭君出塞》简介及概述(一)创作背景2016年,中国歌剧舞剧院同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民族演出团秉着“互利共赢、共享资源、一同发展”标准,以《昭君出塞》之名,用舞剧方式将王昭君搬上演出舞台,它是中国歌剧舞剧院落实中间明确提出“一带一路”战略定位的重要举措。
(二)剧情发展舞剧《昭君出塞》分为序《烽烟》、一幕《和亲》、二幕《出塞》、三幕《贺婚》、四幕《宁边》及尾声《共荣》。
故事始于战火烽烟,终于友好团结,“边城晏闭,牛马布野”的共荣场景,讲述了王昭君为保边塞安宁,主动“请缨赴塞上”,完成宁边使命,促成民族和睦的历程。
在剧情一开始,塞外边疆、风声鹤唳,烽火矗立,哀鸿遍野。
舞台后方金黄帷幕后,怀抱琵琶的昭君,似乎聆听到了边塞哀怨,于是孤身一人托举圣旨,转身慢慢走过红色丝线连成的帷幕,走向恢弘的汉宫宫殿。
呼韩邪单于对昭君一见钟情,两人互动中爱情悄然滋生。
昭君随单于回归塞外,途中昭君梦回故乡,同儿时伙伴湖边戏水玩耍,追逐打闹。
突然,一群匈奴士兵扑向少女,昭君欲救,却无能为力,眼睁睁看着少女们被匈奴士兵蹂躏、残害,噩梦中惊醒。
回到塞外之后,昭君与单于举行了盛大的婚礼,匈奴士兵跳起舞蹈贺婚,飞旋、跳跃、奔跑,用奔放、热情的歌舞表达对昭君的欢迎和喜爱,五花大绑的卫疆出现,昭君伤心不已,质问复株累,并将象征身份的肩带还给单于,欲离返。
单于挽留,将肩带重新戴上,承诺不再犯边抢掠。
为挽救深陷瘟疫中的百姓,复株累和昭君到民间救治灾民,昭君和香溪带着中药救治灾民。
随后,单于病逝,悲痛的昭君决定留在匈奴嫁给呼韩邪单于的儿子复株累,继续为两国和平奉献。
最后,满头华发的昭君同大家走在汉匈边境繁华热闹的街道上,露出欣慰笑容。
她将初嫁匈奴时呼韩邪单于捧起的故土洒向匈奴土地。
汉匈边界,安宁祥和,欣欣向荣。
赏析舞剧《昭君出塞》-最新年精选文档赏析舞剧《昭君出塞》大型原刨民族舞剧《昭君出塞》于2016年6月8日在北京舞蹈学院舞蹈剧场首演。
该剧主要表现昭君在维护边塞稳定、实现民族团结方面的心路历程,由孔德辛导演,舞美总监和服装设计分别由任冬生和阳东霖担任。
任冬生:昭君出塞是一个脍炙人口的题材,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最早的舞美方案设想浓缩为两个词:色彩和对比。
鉴于本题材明确的历史属性和故事本身强烈的传奇色彩,昭君的出现在这个残酷的匈汉战争的大背景下可渭浓墨重彩,非常鲜明。
剧本结构设置的几个跨地域文化风貌特征的大场景,也给舞美设计带来了极大的想象空间。
汉朝与匈奴既要有极大的差异性且必须带有各自独特的文化美感,使整个演出的视觉风貌呈现恢宏历史画卷的同时还带着强烈的对比关系,这不但对剧目本身很重要,同时也是昭君这一人物自身的重要特征。
舞台运用到的重要元素:长城,可以说它是一道闸门,分隔昭君与外面的世界,也是两个文明的分界,它隐含着很多内容,很有象征性,为加强视觉效果,以灰白的中性色设置,区别于舞台上其他很鲜艳的布景,同时又很百搭。
汉宫中大量运用重复的红色丝线,与后宫待诏的内容比较吻合,且很女性。
它看起来机械而重复、百无聊赖,层层叠叠又很像一个笼子,这是昭君内心的一种外化。
宫殿则很恢宏,背景堆叠着巨幅汉画砖的形象,呈现出汉朝的文明、理性、富庶,整个汉宫以红和金为主色,在白底的讨托下尤为强烈,强调金属质感,令气势更显雄浑。
匈奴的部分外景以草原为主,延续了此前的绘画感处理,保证了整体协调性,设计上有意削减装饰性细节,着重强化自然风貌,无论是巨大的胡杨还是匈奴大帐中的柱子,几乎没有直线,柱子边缘起伏变化,不均匀的镶金以加强其拙味,包括羊皮等各种质感的叠加,突出它雄健彪悍的气质,和汉朝拉开足够的距离,风格统一,风貌极具差异和个性,只有这样场景才能真正成立。
尾声的舞台设计是一块巨大的、带有草原民族风格的首饰,象征匈奴子民对昭君的爱戴,底幕的金色宫殿与之相映讨。
走进舞剧《昭君出塞》教学目标:1.了解舞剧的概念,了解舞剧是怎么样通过舞蹈、音乐、舞台设计等艺术方式来呈现剧情。
并能认真欣赏本课所呈现的舞蹈片段,从舞蹈语汇中感受其中的舞蹈美,音乐美以及舞台设计的艺术美。
2.通过学习本课,扩展了对艺术的欣赏视野,提高学生对舞蹈的兴趣爱好,增强学生对中国古典艺术的热爱。
3.学生通过参与课堂的互动及分组讨论,运用所学知识与同学分工合作,能编排自己生活中的舞蹈语汇。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感受舞蹈、音乐、文学、舞台艺术等综合艺术对舞剧的艺术的呈现。
难点:通过对剧情了解和对舞蹈、音乐的把握,并表达自己对舞剧人物形象塑造意图的理解。
教学过程一、导入师:欢迎大家来到今天的音乐课堂。
今天彭老师好开心,想表达自己的心情,想起一句话《礼记.乐记》中记载:“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比音而乐之,谓之乐。
音质不足故长言之,长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欣赏老师表演一段古典舞。
(我的昭君)二、作品舞剧《昭君出塞》片段鉴赏1、舞剧总编导介绍:孔德明,女,中国歌舞剧院青年舞蹈编导家,她善于挖掘中国古典文化的典型人物作为创编题材,表达自己对中国文化历史的一种个性解读。
代表舞剧《孔子》、《关公》、《昭君出塞》。
其中,她认为“昭君”二字承载着大众对中国古代女性最美好的幻想,成为了人们向往和平的情感寄寓;战争到和平的沿变,不仅仅是时代政治与文化的历史运筹,更是女性英雄史诗的壮阔书写。
2、舞剧《昭君出塞》的人物关系分析及故事结构展示人物关系直观图。
本舞剧分为六个部分四幕,序、和亲、出塞、贺婚、宁边、尾声。
介绍本剧主要故事情节:在西汉时期,为了维护汉和匈奴的和平,汉宣帝把王昭君赐给匈奴呼韩邪单于,被称为“宁胡阙氏”。
3、舞剧《昭君出塞》片段鉴赏⑴、序:烽烟陈尸遍野,哀鸿遍野,边怨遍野……遍野的陈尸似乎回到那倒下的瞬间——他们在痛苦地挪动着自己的躯体,颤抖的双手绝望地晃动,好像在唤回那将要飘逝的魂灵……遥居宫中的昭君,仿佛聆听着边塞的哀怨;一阵微风掠过,昭君抬头放目,似乎感悟着自己的使命……提问:此片段中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表达了汉宫与匈奴“和亲”势在必行?谈谈你的看法。
《昭君出塞》第一幕:<未央宫>皇宫<大臣、汉元帝、上场>大臣:<双手交叉,弯腰行礼>启禀陛下,新进秀女已到,是否将其引进朝堂?元帝:<摆手>不必了,朕还有国事急需处理,请爱卿速传朕旨意:令毛延寿等速成新进秀女画像呈上大臣:陛下圣明<大臣退下,元帝与皇后下至后台>皇宫前,秀女们焦急地等候,交谈着大臣:<匆匆跑来>圣旨到!请画工毛延寿等接旨!<毛延寿从后台匆匆跑上来>画工:<跪下>臣在大臣:<展开圣旨>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命汝等画工速成新进秀女画像呈上,钦此.画工:臣领旨谢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接旨站起><大臣下至后台>画工:<狡黠地>汝等能否受宠,只在今日,若你等能明其中道理.....<秀女们唏嘘不已,纷纷取下金银饰品贿赂毛延寿>秀女:<对昭君>昭君姑娘,你看众姐妹皆以金银贿赂此人,可见此人定不一般,你我何不……昭君:<蹙眉>入宫前即闻这后宫风气污浊,今日方见其实,我虽无西施之容,却也端正清澈,为甚怕他区区一个画工?秀女<有些吃惊地看看昭君,叹口气,悄然离开,暗自贿赂毛延寿><毛延寿给一位秀女画像,此秀女长得很难看,但是毛延寿的画像里却把她画得很貌美>画工:姑娘芳名?昭君:<冷冷地>小女姓王,单字一个嫱画工:<蹙眉>你今后能否得宠…这其中的道理,我想也就不言而喻了昭君:<厌恶地>众人以金银珠宝予你,如今我偏反其道而行之,你却量我如何?画工:如今我好言相劝你不听,我倒要让你尝尝这苦果<画工画像,把昭君画得特别难看>传旨,宫女们下跪接旨,大臣宣布选中秀女,昭君不在其中,圣旨宣读完毕,大臣离开,傍晚来临,关灯.第二幕:公元前三十三年.昭君<侍女>问:这两天怎么听不到隔壁孙美人的歌了?侍女绿珠〔神秘状〕:姑娘,听说这个老美人有病了.侍女媛媛〔有些不满,更有些悲戚〕:什么生病了,当了四十年美人,天天盼着皇上的召见,太皇太后想让她去皇陵守墓,谎说陛下召见……侍女绿珠〔忙向媛媛使眼色,悲戚、担心昭君,忙过去扶〕:孙美人一高兴就去了……王昭君〔长叹〕这碧悠悠的青天是多么高远啊.天气又暖了,向南飞的雁,又向北飞了.我要像一只雁,在碧悠悠的、宽阔的青天里飞起来多好.昭君轻轻地叹了一口气,垂下头,右手轻拨琴弦,一曲《汉宫秋月》潺潺流出:第三幕: <大殿>画外音:公元前33年,呼韩邪单于来到长安朝觐大汉皇帝,以尽藩臣之礼.而汉元帝为了增强两国的友谊,改年号"建昭"为"竟宁",有长久安宁之意.单于:陛下,汉朝帮助我部打败了邺支,使得匈奴各部和平无争,我呼韩邪感激不尽.皇帝:单于不必拘礼,那邺支无理取闹,杀我大汉使臣,是我边境不得安宁,又与单于您大动干戈,乃是为天地所不容,今日不灭,更待何时!单于:多亏陛下出手相救,方才有今日的安定局面,我无力报答陛下之恩,若陛下不嫌弃,愿为陛下婿.今后汉与匈奴结为亲家,边境安宁,世代友好,永保和平!皇帝:好是好……只是和亲大事,不可如此仓促,单于若不介意,可在我这小住几日,待我来日定夺?单于:这样也好,那就难为陛下了.皇帝:不必客气,尽管住下便是.第四幕:<后宫>皇后:方才听人说起,前几日匈奴部呼韩邪单于向圣上求亲,圣上思量后许诺招他为婿,想将公主您许配与他!这可怎生是好?匈奴乃蛮荒之地,远离我大汉疆土,那等地方,如何去得?〔皇后捂面痛哭状〕皇帝:不要哭了,朕也舍不得她,但得考虑我朝与匈奴的……皇后〔忽然泪如雨下、悲痛欲绝〕:皇上!小女不愿远嫁匈奴,您就忍心她抛弃在那么遥远的荒蛮之地,生离死别,永无再见父皇母后吗?〔拿出丝帕,拂面〕皇帝〔思量万千〕:好,朕再考虑一下吧,别再哭了,可别伤了身体啊.皇后〔拭去泪水〕:圣上英明.〔数天之后〕大臣:圣旨到!众宫女听旨!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今匈奴首领呼韩邪单于,向我大汉提亲,吾愿将汝等中的一位许配与他,有愿出嫁者封为公主,从此远嫁匈奴,汉与匈奴世代为一家.大臣:你们谁愿意去?〔众人沉默,片刻之后〕昭君:小女愿往!画外音:元帝赐诏:"呼韩邪单于不忘恩德,乡慕礼义,复修朝贺之礼,愿保塞传之无穷,边垂长无兵革之事.其改元为竟宁,赐单于待诏掖庭王嫱为阏氏,册封昭君为和亲公主,将择定吉日在皇宫为呼韩邪单于、和亲公主〔王昭君〕举办盛大婚礼."第五幕:<长乐宫>婚礼大典元帝与皇后端坐朝堂之上,宣呼韩邪单于、和亲公主上殿〔皇家管乐丝竹齐鸣>元帝对后低语:这女子好容貌!真是国色天香!为何往日宫中不曾见得?皇后:宫中有姿色的女子众多,陛下日理万机,必不能一一见到.帝:那朕也应见过画像才是!这画像应为毛延寿所作,难不成他背着我做了什么见不得人的勾当?皇后:今日是大喜之日,宜速速完婚.皇帝:爱妃言之有理.吉时已到.宣旨.大臣: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谅两朝边境民生之艰,战乱之苦, 王昭君愿为两国和平出嫁匈奴,深明大义,蕙质兰心,特赐公主,并赐陪嫁宫女数百,嫁予呼韩邪单于,以结秦晋之好,钦此!画外音:宴席结束后,汉元帝却心中怏怏不乐回到后宫,找出了待诏宫女图册,翻到王昭君的画像,只见画像与本人有天壤之别,而粉颊秀靥上,何曾有什么黑痣.刹那间,汉元帝把失去王昭君的懊悔心理,转化成对画工毛延寿的愤怒,当即传命有司彻底追查,方知都是毛延寿的索贿不成,故意将昭君的花容月貌,绘成泥塑木雕般平庸女子,于是将毛延寿以欺君之罪斩首于市.<大漠孤烟>[画外音]:昭君在汉朝和匈奴官员的护送下,离开了长安.她为了和平,嫁给了匈奴人,一路翻山越岭,千里迢迢来到匈奴.昭君慢慢地习惯了匈奴的生活,和匈奴人相处得很好.她一面劝单于不要四处征战,一面把中原先进的文化生产知识传递给匈奴人民,使匈奴和汉朝和睦相处了60年,匈奴百姓生活渐渐充裕祥和.昭君死后葬在匈奴的大青山上,匈奴人民为她修了坟墓,并奉为神仙.。
昭君出塞串词昭君出塞串词是什么昭君远别故国的两行珠泪,也许还是那样冰冷;迎着大漠风沙一路洒落,冰雪般剔透晶莹。
红颜弱女心雄志坚,把最艰难的人生目标选定;为求国泰民安以身事仇,舍弃自我选择了和平。
离情悠悠啊别意绵绵,嫁路苍茫山长水远;云山凝愁水波寒,昭君一去不回还;一去不还为和平,从此胡汉少征战。
请欣赏昭君出塞。
关于昭君出塞的诗词关于王昭君的诗词:《王昭君》红颜落雁香空老,残梦依稀化逝花。
胡汉亲和柔骨献,怨伤弹泪溅琵琶。
《王昭君》作者:杜牧新丰绿树起黄埃,数骑渔阳探使回。
霓裳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来。
万国笙歌醉太平,倚天楼殿月分明。
云中乱拍禄山舞,风过重峦下笑声。
《咏怀古迹五首》作者:杜甫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王昭君》作者:李白昭君拂玉鞍,上马啼红颜。
今日汉宫人,明朝胡地妾。
汉家秦地月,流影照明妃。
一上玉关道,天涯去不归。
《王昭君歌》作者:刘长卿自矜骄艳色,不顾丹青人。
那知粉绘能相负,却使容华翻误身。
上马辞君嫁骄虏,玉颜对君啼不语。
北风雁急浮云秋,万里独见黄河流。
纤腰不复汉宫宠,双蛾长向胡天愁。
琵琶弦中苦调多,萧萧羌笛声相和。
谁怜一曲传乐府,能使千秋伤绮罗。
《怨词》作者:王昭君秋木萋萋,其叶萎黄,有鸟处山,集于芭桑。
养育毛羽,形容生光,既得行云,上游曲房。
离宫绝旷,身体摧藏,志念没沉,不得颉颃。
虽得委禽,心有徊惶,我独伊何,来往变常。
翩翩之燕,远集西羌,高山峨峨,河水泱泱。
父兮母兮,进阻且长,呜呼哀哉忧心恻伤。
麻烦各位帮我想想串词话剧:嫦娥征婚、唐伯虎点秋香、昭君出塞、将计就计;音乐剧《青春赞》;武术;朗诵不可能解决昭君出塞歌词要哪个版本别家园,出雄关,昭君琵琶马上弹,女儿情,连胡汉,从此长城无烽烟,从此长城无烽烟无烽烟纵马塞上行放眼敕勒川绿草饶毡房,牛羊接蓝天,胡茄迎远客,长袖舞翩迁,阿妈捧奶茶,暖在我心间。
播音主持自备稿件——昭君出塞
昭君出塞
刺骨的寒风呼啸着从耳边吹过,我默默地站在明月初升的阴山上,遥望那古老的雁门,轻将琵琶拔响。
我有幸生长在屈原故里、宋玉家乡秭归,美丽的香溪伴我长大;我不幸生得容颜姣好偏又出身寒门,入选宫门却无力与画工行贿,那知毛延寿添恨,害我贬入冷宫。
五年,整整的五年啊,我空望着花开花落,怕看这冬尽春残,奏一曲琵琶,也饱含着深深的幽怨!
素指轻抬,拔响琴弦:“我一怨君王无缘相见,二怨父母兄弟不得团园,三怨红颜消褪出头无望。
”上苍啊,难道一道宫墙冷院,就该锁住我绝世的才情?难道这更漏声声,就能让我坐等白发红颜?
不,我不能让一座宫墙锁住一生的岁月!我要和大雁一样,飞出这高高的宫墙,在蓝天白云间自由地飞翔!
一纸昭书,汉匈和亲,嫔妃秀女,莫不失色,我看到了一个崭新的希望!
御笔钦点,册封公主,甘泉宫内,面君辞行,我看到了元帝万般的不舍!
编钟响处,铜号齐鸣,绝色容颜,神采飞扬,我看到了单于惊喜的目光!
长安城外,十里长亭,我在汉家皇帝的泪眼中叩拜辞行!
别长安、出潼关、渡黄河、到雁门,我拥有了单于、深深的爱恋!
让我再着一身汉家装,弹一回《出塞曲》;让我再看一次秭归月,
拜一拜香溪水。
此一去,江南烟雨再难见,伤心保国仗红颜;此一去,关山明月入梦来,琵琶弦里寄相思;此一去,卸却汉家女儿妆,胡服烈马草原行!此一去,定将我汉家文化传漠北;胡笳声里听乡音;此一去,定保汉匈百姓睦邻好,不负君王临行托!。
昭君出塞自备稿件朗诵1.求一个朗诵稿西风胡杨那曾经三十六国的繁华,那曾经狂嘶的烈马,腾燃的狼烟,飞旋的胡舞,激奋的羯鼓,肃穆的佛子,缓行的商队,以及那连绵万里直达长安的座座烽台……都已被那浩茫茫的大漠洗礼得苍凉斑驳。
仅仅千年,只剩下残破的驿道,荒凉的古城,七八匹孤零零的骆驼,三五杯血红的酒,两三曲英雄逐霸的故事,一支飘忽在天边如泣如诉的羌笛。
当然,还剩下胡杨,还剩下胡杨簇簇金黄的叶,倚在白沙与蓝天间,一幅醉人心魄的画,令人震撼无声。
金黄之美,属于秋天。
凡秋天最美的树,都在春夏时显得平淡。
可当严冬来临时,一场凌风厉雨的抽打,棵棵绿树郁积多时的幽怨,突然迸发出最鲜活最丰满的生命。
那金黄,那鲜红,那刚烈,那凄婉,那裹着苍云顶着青天的孤傲,那如悲如喜如梦如烟的摇曳,会使你在夜里借着月光去抚摸隐约朦胧的花影,会使你在清晨踏着雨露去感触沙沙的落叶。
你会凝思,你会倾听,你会去当一个剑者,披着一袭白衫,在飘然旋起的片片飞黄与零零落红中遥遥劈斩,挥出那道悲凉的弧线。
这便是秋树。
如同我喜爱夕阳,唯有在傍晚,唯有在坠落西山的瞬间,烈日变红了,金光变柔了,道道彩练划出万朵莲花,整个天穹被泼染得绚丽缤纷,使这最后的挣扎、最后的拼搏,抛洒出最后的灿烂。
人们开始明白它的存在,开始追忆它的辉煌,开始探寻它的伟大,开始恐惧黑夜的来临。
这秋树与夕阳,是人们心中梦中的诗画。
而金秋的胡杨,便是这诗画中的绝品。
胡杨,秋天最美的树,是一亿三千万年前遗下的最古老树种,只生在沙漠。
全世界百分之九十的胡杨在中国,中国百分之九十的胡杨在新疆,新疆百分之九十的胡杨在塔里木。
我去了塔里木。
在这里,一边是世界第二大的32万平方公里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一边是世界第一大的3800平方公里的塔里木胡杨林。
两个天敌彼此对视着,彼此僵持着,整整一亿年。
在这两者中间,是一条历尽沧桑的古道,它属于人类,那便是丝绸之路。
想想当时在这条路上络绎不绝、逶迤而行的人们,一边是空旷的令人窒息的死海,一边是鲜活的令人亢奋的生命;一边使人觉得渺小而数着一粒粒流沙去随意抛逝自己的青春,一边又使人看到勃勃而生的绿色去挣扎走完人生的旅程。
《西安事变》课本剧剧本旁白:时间,1936年12月11日,地点,西安,张学良和杨虎城在张学良的办公室张学良:虎城兄,今天你到老蒋那里去了,老蒋怎么说啊?杨虎城:唉,还不是老样子,他说,要让他联合共产党抗日,除非太阳从西边出来。
他说我们不要上了共产党的当。
连你都劝不了老蒋,我去也是白去啊。
看来老蒋的心真是铁做的。
张学良:虎城兄,你我都是中国人,从九一八事变开始,日寇占领我东北已经五年了,我哪天不是盼望着打回东北老家啊。
可是如今老蒋却硬是要我们在这里打红军,不知要打到何年何月啊,我实在是忍受不了了。
真是对不起东北的三千万父老兄弟。
明天我最后一次去劝老蒋联共抗日。
如果老蒋再次拒绝,那我们只好“兵谏”了。
杨虎城:好吧,如果真的到了行动的时候,我们西北军密切配合东北军,两军共同行动,活捉老蒋,逼他抗日。
旁白:西安事变后,周恩来来到西安,与各方调解周恩来:委员长,您好。
蒋介石:我现在不是什么委员长了,我现在是张学良的阶下囚了,你们共产党都恨我很得要命,你就干脆劝张学良杀了我啊。
周恩来:不,我不但不会劝他杀了你,而且还要劝他早日放了你。
只要你同意停止内战,与我们共产党共同抗日,我们愿意在你的领导下,共同奋斗,抵抗日寇。
蒋介石:难道你们共产党会把过去的仇恨都一笔勾销么?周恩来:对,只要你抗日,我们一笔勾销,既往不咎。
蒋介石:事关重大,我还要再考虑考虑啊。
周恩来:我们愿意等待,但不能太长,日本人一天也没有停止对我国的侵略。
日本人不会给我们时间等待。
课本剧《昭君出塞》剧本旁白:公元前1世纪,匈奴分裂为几部,互相攻打不休。
其中一部的首领呼韩邪单于向汉称臣,同汉朝订立了友好盟约。
汉元帝在位时的一天,呼韩邪单于来到了西安……。
呼韩邪单于:“臣”呼韩邪拜见大汉王朝皇帝陛下(做动作),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汉元帝:“平身,赐坐。
不知单于此次来京有何贵干?”呼韩邪单于:臣此次来有一事相求,恳请陛下把汉族公主下嫁给微臣,此后两族人民世世代代友好下去,永远再无战争之忧。
昭君出塞408人物:王昭君毛延寿侍女皇上呼韩邪单于武士若干介绍:王昭君千里走单骑,为民族团结做奉献,可歌可泣;卑鄙无耻的毛延寿受到怎么样的处置,请看讽剌剧《昭君出塞》。
歌管楼台,秋千院降,帘幕无重数;穿过月亮门,登上白玉阶,匆匆跑来一名十五、六岁的小侍女,轻罗小扇,头挽双鬓,一手拈着一封精巧的信件,信上插着三根鸡毛。
侍女边入室边喊:“昭君小姐,昭君小姐,这个画画的毛博士又给你送来一封信。
”妆奁镜前,画眉笼畔,昭君背身玉立,绰约婀娜。
她闻声转过身来,明眸剪水,若颦若喜,轻轻嗔道:“哼,那个毛延寿。
”伸手接过信来,一根根拔下鸡毛,别经意地丢在地上。
小侍女蹲下,一根根捡起,合成一束,口中咨询道:“他又给你写了一首诗吧?毛博士真是多才多艺。
”说着站起来。
“去,一边玩去!”昭君挥袖“小孩子知道得什么!”小侍女做个鬼睑,返身跑出,一边吹着手中的鸡毛。
昭君从信封里取出一张精美的贺卡,一面徐徐移步,走向花园,一面轻声吟诵:“最是那一低头的温和,像一朵水莲花别胜凉风的娇羞;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沙扬娜拉!”昭君撅了撅嘴:“哼,沙扬娜拉,就看起来他出过国似的!”此时已身在花园。
“嘟嘟、嘟嘟”bp 机声响起。
昭君从胸口提出一挂项链,项链下端系着一具小巧的bp机,兀自摇晃响着。
昭君看了看,把bp机塞回胸口,回身入室,走到金兽香炉前,取下兽头,原来这是一部电话机。
“喂!皇上办公室吗?哦!尹公公,您好,我王昭君哪;是您老呼我吗?皇上要派人给我们画像?罢了吧,我早都别报希翼了,咱一可不能溜须拍马,二可不能搔首弄姿,三可不能跳贴面舞,自打进宫,皇上就没拿正眼瞧过咱,皇上他老人家别了解事情,咱也别生气;咨询题是下边这些基层部门的混蛋们,一具比一具流氓,要别让他们占点廉价,就愣压制你一辈子;我个人埋没了无所谓,可老这么下去,谁还情愿到宫里来呀?还别如到匈奴国呀?罗马国呀去呢,哪怕在那边刷盘子打工,也比闷在这个地方强啊!尹公公,您见多识广,又在斯巴达留过学,您就别能劝劝皇上,咱也搞一具反腐倡廉?…”这时跳上一只波斯猫来,昭君抚弄之。
第一幕:<未央宫>皇宫<大臣、元帝、皇后上场>大臣:<双手交叉,弯腰行礼>启禀陛下,新进161位秀女已到,是否将其引进面见?<元帝与皇后耳语>元帝:<摆手>不了,寡人还有国事急需处理,请爱卿速传寡人圣旨:令毛延寿等人速成新进秀女画像呈上大臣:陛下圣明<大臣退下,元帝&皇后下至后台>皇宫前,秀女们焦急地等候,交谈着大臣:<匆匆跑来>圣旨到!请画工毛延寿等接旨!<毛延寿从后台匆匆跑上来>画工:<跪下>臣在大臣:<展开圣旨>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命汝等画工速成新进秀女画像呈上,钦此画工:臣领旨谢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站起接旨><大臣下至后台>画工:<狡黠地>汝等能否受宠,只在今日,若你等能明其中道理.....<秀女们唏嘘不已,纷纷取下金银饰品贿赂毛延寿>秀女:<对昭君>王嫱,你看众秀女皆以金银贿赂此人,可见此人定不一般,你我如何不.. 昭君:<蹙眉>我来前即闻这后宫中风气迂腐,今日方见其实,量我虽无西施之容却也有几分姿色,为甚怕他区区一个画工?秀女<摇摇头,叹气,也去贿赂毛延寿><毛延寿给一位秀女画像,此秀女长得很难看,但是毛延寿的画像里却把她画得很貌美> 昭君:<冷笑>果不出我所料,想我大汉后宫竟无一人弹劾此人,罢了,且看他奈我如何?<毛延寿画完前一位秀女,注意到昭君>画工:姑娘芳名?昭君:<冷冷地>小女姓王,单字一个嫱的便是画工:<蹙眉,自言自语>得无她便是那不愿贿赂我的猖獗之人,果然好容貌,今日倒要让她尝尝我的厉害,也让后来者以此为戒,不过,可惜了这花容月貌,我便先试探试探她,若她有改悔之意,我也不枉此次<对昭君>王嫱,看你也是位绝顶聪明的女子,你可知你今后能否得宠,这其中的道理...我想也就不言而喻了昭君:<厌恶地>众人以金银珠宝予你,如今我偏反其道而行之,你却量我如何?画工:<自言自语>好你个猖獗女子,你只知我可将粗陋之人画美,却不知我亦可将美女画得粗陋,如今我好言相劝你不听,我倒要让你尝尝这苦果<画工画像,把昭君画得特别难看>第二幕<未央宫><皇帝看画像ing,一个个看,并把好的放一摞,差的放一摞><皇帝看到昭君的画像,摇摇头,叹气,放进不好的那摞中>皇帝(自言自语):这女子到还有几分姿色,可惜这……唉……(宫女们对入选结果议论纷纷)昭君见没有自己,有些吃惊秀女(对昭君):以你之貌美,不该不在入选秀女之列,为何……怕是王嫱你真舍不得那区区几两银子,那画师便心生忌恨,故意将你画成粗陋之人吧?唉,当初劝你与他些银两,你不听,如今你若真因此而不得宠,那也可惜了这般容貌……昭君:怕他作甚?我王嫱到不愿与这等贪鄙之人有甚么干系。
《昭君出塞》课本剧剧本第一幕公元前36年,南晋女王嫱,于阳宫待选。
帝任毛延寿为宫廷画师,为新选良家子画像。
宫女:小小心意,画师莫怪画师:嗯。
(奸笑)。
(宫女下)下一个画师:(奸笑)王嫱姑娘,许日不见,更加倾国倾城,好生羡煞了旁人。
(讽刺)可就不知这美貌何时才能被帝王瞧去,蒙受恩宠啊!王:机缘天注定,我本无心后宫之事,了却残生即可,何须挂念这尘俗之姻。
毛:花开花败亦有期,女子却道无时待,落红本忧怜,姑娘莫成为其中一朵。
第二幕旁白:此次大选,王嫱因未贿赂画师毛延寿,被其于画像上做了手脚,故于掖庭待昭三年,未见圣颜,晋临元年正月,呼汗单于来朝,自言需汗天子以保江塞之无,帝仅两女,而急待嫁者只王皇后所出平都公主而已,皇后心有不愿,欲于后宫选择上等姿色家人子,代公主和亲匈奴。
(皇后坐,侍卫上)侍卫:启禀娘娘,家人子带到皇后:宣(宫女一、二、王嫱上)皇后:本宫宣你们来,是想从中选出一位代公主和亲匈奴,本宫将封其为太后义女,你们可有谁自愿去?宫一:这可去不得,那塞外荒凉得紧,晚上群狼嚎怒,寒气入骨,怪渗人的。
宫二:我还听人说啊,那匈奴人高大威猛,不像我们大汉男子,温文尔雅,而且去了那匈奴整日与牛羊为伴,孤单寂寞,还不如老老实实待在宫里。
宫一:是呀,在宫中好歹几个姐妹相伴,若时来运转还可以得到圣上垂青,到时候彩冠华服,享不尽的富贵荣华,岂不比在塞外孤独终老强百倍嘛。
宫二:说得对,我们不能去,我昨晚做梦还梦到皇上夜临掖庭宫呢,这要是去了边塞,就当不了贵妃了(摸弄头发)皇后:诸位可想好了?王嫱:如此说来,诸位都是不肯去向了,我虽非不愿,怎奈割舍不下家中父母,唉!后:哼,想我泱泱大汉,若是连一个能和亲的公主都没有,匈奴人会怎么想,到时候匈奴和大汉在战场上兵戎相见,难道诸位能承担此类后果吗?王嫱:为了一己之私,却不顾百姓死活,王嫱你怎可如此无情,与其待在宫中孤苦终身,不如为国家做点贡献,若能如愿,此生值矣!娘娘,奴婢愿代公主和亲匈奴。
《昭君出塞》
第一幕:<未央宫>
皇宫<大臣、汉元帝、上场>
大臣:<双手交叉,弯腰行礼>启禀陛下,新进秀女已到,是否将其引进朝堂?
元帝:<摆手>不必了,朕还有国事急需处理,请爱卿速传朕旨意:令毛延寿等速成新
进秀女画像呈上
大臣:陛下圣明
<大臣退下,元帝与皇后下至后台>
皇宫前,秀女们焦急地等候,交谈着
大臣:<匆匆跑来>圣旨到!请画工毛延寿等接旨!
<毛延寿从后台匆匆跑上来>
画工:<跪下>臣在
大臣:<展开圣旨>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命汝等画工速成新进秀女画像呈上,钦此。
画工:臣领旨谢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接旨站起>
<大臣下至后台>
画工:<狡黠地>汝等能否受宠,只在今日,若你等能明其中道理.....
<秀女们唏嘘不已,纷纷取下金银饰品贿赂毛延寿>
秀女:<对昭君>昭君姑娘,你看众姐妹皆以金银贿赂此人,可见此人定不一般,你我何不……昭君:<蹙眉>入宫前即闻这后宫风气污浊,今日方见其实,我虽无西施之容,却也端正清澈,为甚怕他区区一个画工?
秀女<有些吃惊地看看昭君,叹口气,悄然离开,暗自贿赂毛延寿>
<毛延寿给一位秀女画像,此秀女长得很难看,但是毛延寿的画像里却把她画得很貌美> 画工:姑娘芳名?
昭君:<冷冷地>小女姓王,单字一个嫱
画工:<蹙眉>你今后能否得宠…这其中的道理,我想也就不言而喻了
昭君:<厌恶地>众人以金银珠宝予你,如今我偏反其道而行之,你却量我如何?
画工:如今我好言相劝你不听,我倒要让你尝尝这苦果
<画工画像,把昭君画得特别难看>
传旨,宫女们下跪接旨,大臣宣布选中秀女名单,昭君不在其中,圣旨宣读完毕,大臣离开,傍晚来临,关灯。
第二幕:公元前三十三年。
昭君(侍女)问:这两天怎么听不到隔壁孙美人的歌了?
侍女绿珠(神秘状):姑娘,听说这个老美人有病了。
侍女媛媛(有些不满,更有些悲戚):什么生病了,当了四十年美人,天天盼着皇上的召见,太皇太后想让她去皇陵守墓,谎说陛下召见……
侍女绿珠(忙向媛媛使眼色,悲戚、担心昭君,忙过去扶):孙美人一高兴就去了……
王昭君(长叹)这碧悠悠的青天是多么高远啊。
天气又暖了,向南飞的雁,又向北飞了。
我要像一只雁,在碧悠悠的、宽阔的青天里飞起来多好。
昭君轻轻地叹了一口气,垂下头,右手轻拨琴弦,一曲《汉宫秋月》潺潺流出:
第三幕: <大殿>
画外音:公元前33年,呼韩邪单于来到长安朝觐大汉皇帝,以尽藩臣之礼。
而汉元帝为了增强两国的友谊,改年号“建昭”为“竟宁”,有长久安宁之意。
单于:陛下,汉朝帮助我部打败了邺支,使得匈奴各部和平无争,我呼韩邪感激不尽。
皇帝:单于不必拘礼,那邺支无理取闹,杀我大汉使臣,是我边境不得安宁,又与单于您大动干戈,乃是为天地所不容,今日不灭,更待何时!
单于:多亏陛下出手相救,方才有今日的安定局面,我无力报答陛下之恩,若陛下不嫌弃,愿为陛下婿。
今后汉与匈奴结为亲家,边境安宁,世代友好,永保和平!
皇帝:好是好……只是和亲大事,不可如此仓促,单于若不介意,可在我这小住几日,待我来日定夺?
单于:这样也好,那就难为陛下了。
皇帝:不必客气,尽管住下便是。
第四幕:<后宫>
皇后:方才听人说起,前几日匈奴部呼韩邪单于向圣上求亲,圣上思量后许诺招他为婿,想将公主您许配与他!这可怎生是好?匈奴乃蛮荒之地,远离我大汉疆土,那等地方,如何去得?(皇后捂面痛哭状)
皇帝:不要哭了,朕也舍不得她,但得考虑我朝与匈奴的……
皇后(忽然泪如雨下、悲痛欲绝):皇上!小女不愿远嫁匈奴,您就忍心她抛弃在那么遥远的荒蛮之地,生离死别,永无再见父皇母后吗?(拿出丝帕,拂面)
皇帝(思量万千):好,朕再考虑一下吧,别再哭了,可别伤了身体啊。
皇后(拭去泪水):圣上英明。
(数天之后)
大臣:圣旨到!众宫女听旨!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今匈奴首领呼韩邪单于,向我大汉提亲,吾愿将汝等中的一位许配与他,有愿出嫁者封为公主,从此远嫁匈奴,汉与匈奴世代为一家。
大臣:你们谁愿意去?
(众人沉默,片刻之后)
昭君:小女愿往!
画外音:元帝赐诏:“呼韩邪单于不忘恩德,乡慕礼义,复修朝贺之礼,愿保塞传之无穷,边垂长无兵革之事。
其改元为竟宁,赐单于待诏掖庭王嫱为阏氏,册封昭君为和亲公主,将择定吉日在皇宫为呼韩邪单于、和亲公主(王昭君)举办盛大婚
礼。
”
第五幕:<长乐宫> 婚礼大典
元帝与皇后端坐朝堂之上,宣呼韩邪单于、和亲公主上殿(皇家管乐丝竹齐鸣)
元帝对后低语:这女子好容貌!真是国色天香!为何往日宫中不曾见得?
皇后:宫中有姿色的女子众多,陛下日理万机,必不能一一见到。
帝:那朕也应见过画像才是!这画像应为毛延寿所作,难不成他背着我做了什么见不得人的勾当?
皇后:今日是大喜之日,宜速速完婚。
皇帝:爱妃言之有理。
吉时已到。
宣旨。
大臣: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谅两朝边境民生之艰,战乱之苦,王昭君愿为两国和平出嫁匈奴,深明大义,蕙质兰心,特赐公主,并赐陪嫁宫女数百,嫁予呼韩邪单于,以结秦晋之好,钦此!
画外音:宴席结束后,汉元帝却心中怏怏不乐回到后宫,找出了待诏宫女图册,翻到王昭君的画像,只见画像与本人有天壤之别,而粉颊秀靥上,何曾有什么黑痣。
刹那间,汉元帝把失去王昭君的懊悔心理,转化成对画工毛延寿的愤怒,当即传命有司彻底追查,方知都是毛延寿的索贿不成,故意将昭君的花容月貌,绘成泥塑木雕般平庸女子,于是将毛延寿以欺君之罪斩首于市。
<大漠孤烟>
【画外音】:昭君在汉朝和匈奴官员的护送下,离开了长安。
她为了和平,嫁给了匈奴人,一路翻山越岭,千里迢迢来到匈奴。
昭君慢慢地习惯了匈奴的生活,和匈奴人相处得很好。
她一面劝单于不要四处征战,一面把中原先进的文化生产知识传递给匈奴人民,使匈奴和汉朝和睦相处了60年,匈奴百姓生活渐渐充裕祥和。
昭君死后葬在匈奴的大青山上,匈奴人民为她修了坟墓,并奉为神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