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人民对食品添加剂的认识(开题报告)
- 格式:pdf
- 大小:244.15 KB
- 文档页数:6
食品添加剂的调查报告摘要:食品添加剂是一种用于改善食品质量、延长食品保存期限和提高食品风味的物质。
然而,近年来,关于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和对人体健康的潜在风险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本调查报告旨在深入了解食品添加剂背后的真相,并评估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1. 引言食品添加剂是指用于食品制造和处理过程中,以调整食品的物理性状、增强稳定性和改善色泽、风味、口感等特征的化学物质。
它们可以分为防腐剂、食品色素、增稠剂、甜味剂等多个类别。
尽管食品添加剂在食品工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人们对其长期食用的潜在风险忧虑不断增加。
2. 食品添加剂的种类和用途食品添加剂的种类及其使用目的是多样的。
其中,防腐剂主要用于延长食品的保质期限,食品色素主要用于改变食品的颜色,而增稠剂则用于改善食品的质地和口感。
此外,甜味剂用于增加食品的甜味,使其更受消费者欢迎。
各类食品添加剂在不同食品中的使用存在一定差异。
3. 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评估为确保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建立了严格的评估和监管机制。
食品添加剂在投放市场之前必须经过一系列安全性评估,包括对其急性毒性、慢性毒性、致突变性和致癌性的评估。
此外,还要评估其对特定人群(如儿童、孕妇和老年人)的安全性。
4. 食品添加剂的潜在风险尽管食品添加剂经过严格的安全性评估,但仍然存在一些潜在的风险。
例如,某些食品添加剂可能引发过敏反应,导致皮肤瘙痒、呼吸困难和消化不良等症状。
此外,长期食用某些食品添加剂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影响,如致癌、致突变等。
对于这些潜在风险,我们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监测。
5. 降低食品添加剂摄入的方法为了减少对食品添加剂的摄入,消费者可以采取一些措施。
首先,选择天然食品,并尽量避免过多食用加工食品。
其次,需仔细阅读食品标签,了解食品中是否含有添加剂。
此外,合理搭配饮食,多样化食物种类,也有助于减少对食品添加剂的摄入。
6. 结论食品添加剂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广泛,对食品品质和风味的改进起到了重要作用。
关于食品添加剂的调查报告关于食品添加剂的调查报告1. 背景介绍食品添加剂是指为了改善食品品质、延长保质期、增强食品安全性等目的而向食品中添加的物质。
随着现代工业食品生产的发展,食品添加剂在食品加工过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对于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问题,一直存在着较大的关注和争议。
2. 调查目的本调查旨在了解公众对于食品添加剂的认知程度,以及对于食品添加剂安全性的担忧程度,为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公众教育提供参考。
3. 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共发放了1000份问卷,并通过线上和线下两种方式进行了回收。
问卷内容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对食品添加剂的了解情况、对食品添加剂安全性的担忧程度等方面。
4. 调查结果4.1 个人基本信息分析参与调查的对象中,男性占比50%,女性占比50%。
年龄分布主要集中在25-40岁之间,占比为60%。
受教育程度方面,本科学历及以上者占比35%,硕士及以上学历者占比15%。
4.2 对食品添加剂的了解情况分析调查结果显示,90%的受访者表示对食品添加剂有一定了解,其中60%的受访者表示能够正确识别部分常见的食品添加剂。
4.3 对食品添加剂安全性的担忧程度分析调查结果显示,70%的受访者表示对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存在一定程度的担忧,其中30%的受访者表示非常担忧。
担忧的主要原因包括对食品添加剂长期摄入对健康的影响担忧以及对食品安全监管的不信任。
5. 结论与建议通过本次调查可以看出,公众对于食品添加剂的了解程度相对较高,但对于其安全性的担忧也不容忽视。
建议相关部门加强对食品添加剂的监管与监测,加强公众教育,提高公众对于食品安全的认知。
食品企业也应更加注重产品质量和安全性,积极减少对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推动食品工业的健康发展。
关于食品添加剂的调查报告1. 背景介绍食品添加剂是指在食品加工中,为了增加食品的保质期、提高食品的品质和口感、改善加工工艺等目的,按照规定的用量添加到食品中的物质。
近年来,对于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和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本报告旨在对食品添加剂进行调查研究,全面了解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2. 食品添加剂的分类根据其功能和添加目的,食品添加剂可以分为防腐剂、色素、甜味剂、增稠剂、抗氧化剂等多个类别。
以下是其中几种常见的食品添加剂及其功能:防腐剂:防止食品变质、延长食品的保质期;色素:改变食品的颜色,增加食品的吸引力;甜味剂:增加食品的甜度,降低糖的摄入量;增稠剂:增加食品的粘稠度,改变食品的质感;抗氧化剂:减少食品中脂肪和油脂的氧化,延缓食品的变质。
3. 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评估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对于食品添加剂的使用都有一定的法规和标准。
食品添加剂在投入市场前必须经过严格的安全性评估,其中包括实验室试验、动物试验和人体试验等。
在评估过程中需要考虑食品添加剂的毒性、暴露水平、摄入量等因素。
虽然这些评估方法是有科学依据的,但仍然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不同国家和地区对于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标准可能会有所不同。
4. 食品添加剂的健康影响虽然食品添加剂经过了严格的安全性评估,但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对其使用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影响存在担忧。
有研究表明,长期过量摄入某些食品添加剂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例如可能导致过敏反应、损害内脏器官、干扰人体代谢等。
目前尚缺乏大规模的人体试验数据支持这些观点,所以食品添加剂的具体健康影响仍然有待进一步研究。
5. 如何减少食品添加剂的摄入虽然目前对于食品添加剂的影响尚待明确,但我们仍然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减少其摄入量,保护自己的健康。
下面是一些建议:注意食品标签:购买食品时,仔细阅读食品标签上的成分和营养信息,尽量选择没有过多添加剂的食品;多吃自然食品:尽量减少加工食品的摄入,多吃新鲜、自然的食品;合理搭配饮食:均衡摄入各类食物,多样化饮食,避免单一食物过度摄入。
对食品添加剂的理解和认识
食品添加剂是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质。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可以改善食品的口感、色泽、保质期等方面,提高食品的品质和安全性。
然而,食品添加剂的使用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些不良商家为了追求经济利益,可能会过量使用食品添加剂,或者使用不合格的食品添加剂,这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此外,一些消费者对食品添加剂存在误解和担忧,认为所有的食品添加剂都是有害的,这也给食品添加剂的合理使用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因此,我们需要正确看待食品添加剂。
首先,政府应该加强对食品添加剂的监管,制定严格的标准和规定,确保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安全、合理。
其次,食品生产企业应该严格遵守相关规定,选择合格的食品添加剂,并在使用时遵循适量原则。
最后,消费者也应该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了解食品添加剂的相关知识,选择健康、安全的食品。
总之,食品添加剂是现代食品工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可以改善食品的品质和安全性。
但是,我们也需要正确看待食品添加剂,加强监管,确保其合理使用,以保障公众的健康和安全。
食品添加剂调研报告
《食品添加剂调研报告》
食品添加剂是为了改善食品品质、延长保质期和提高产品的安全性而添加到食品中的物质。
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健康的关注度不断提高,食品添加剂的使用问题也备受关注。
因此,我们进行了一次食品添加剂的调研报告。
首先,我们对市场上常见的食品添加剂进行了分类和统计分析。
根据调研结果,我们发现,常见的食品添加剂主要包括防腐剂、色素、甜味剂、增稠剂、酸度调节剂等。
这些食品添加剂在食品加工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也存在一些潜在的安全隐患。
其次,我们分析了消费者对食品添加剂的认知和态度。
调研结果显示,大部分消费者对食品添加剂缺乏深入的了解,只是在购买食品时会关注是否添加了食品添加剂,但并没有过多的关注具体的种类和用量。
另外,一些消费者对食品添加剂存在疑虑,担心长期食用会对健康造成危害。
最后,我们调研了食品企业对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和管理情况。
我们发现,大部分食品企业对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还是比较谨慎的,会根据国家标准和法律法规进行合理的添加,并加强对食品添加剂的管理和监控。
综合调研结果可以看出,食品添加剂在食品加工中的作用不可或缺,但也需要引起消费者和企业的重视和关注。
我们在报告中提出了一些建议,例如加强对食品添加剂的法律法规宣传和
监督检查力度,提高消费者对食品添加剂的认知水平,同时加强对食品添加剂的管理和控制,从而保障食品安全和消费者健康。
食品添加剂的技术特性及其应用探析的开题报告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食品工业在生产加工过程中需要使用大
量的食品添加剂,以使食品在质量,保鲜,加工和营养等多个方面得到
改善和提高。
食品添加剂的应用广泛,包括增味、着色、保鲜、稳定和
调味等,这些都在提高食品品质和生产效率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本文旨在探究食品添加剂的技术特性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以便更
好的了解食品添加剂,并为生产加工提供技术支持。
二、研究内容及方法
本文围绕食品添加剂的技术特性和应用展开探究,其研究内容包括
如下几个方面:
1. 食品添加剂的定义、种类和分类。
2. 食品添加剂的技术特性,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特性。
3. 食品添加剂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和作用,包括增味、着色、保鲜、稳定和调味等方面。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分析和实验数据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查阅大
量的文献资料,对食品添加剂的相关知识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梳理,并
且开展了相应的实验与数据分析,以求深刻理解食品添加剂。
三、预期目标
1. 深入了解食品添加剂的技术特性及其应用。
2. 分析食品添加剂在食品工业中的作用,为食品工业生产加工提供
技术参考。
3. 为人们更好的了解食品添加剂,并提供一定的食品安全保障。
对食品添加剂的正确认识食品添加剂是指为了满足人们对食品色、香、味、形、质、保持营养、方便食用等方面的需求而添加到食品中的化学物质。
在食品加工和生产过程中,添加适量的食品添加剂可以有效改善食品的质量,提高食品的安全性和卫生水平,增强食品的营养价值,使食品更适合人们的需求。
下面本文将围绕食品添加剂展开,分别从定义、分类、功能、安全性四个方面来深入探讨。
定义:食品添加剂(Food Additives)是指在食品生产过程中,为改善或增加食品的色、香、味、形态、保持营养、方便食用等特殊功效而添加到食品中的一些化学物质。
食品添加剂具有一定的物理、化学、生物特性,是食品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分类:食品添加剂可以按照其化学性质、作用特性和使用目的等方面进行分类。
主要分为色素、调味剂、膨松剂、防腐剂、甜味剂、酸味剂、稳定剂以及营养强化剂等。
功能:食品添加剂的添加功能主要是以下三个方面:1.改善食品品质:食品添加剂能够使食品具有特定的色、香、味和口感,增强食品的口感和风味,从而提高消费者对食品的口感和品质的需求。
比如:食品中的糖精钠等甜味剂,能让人感觉到食品味道更甜;2.保护食品的安全性:使用食品添加剂可以有效防止食品在加工和存储、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和发展的菌、霉变及各种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以及化脓菌和病毒的污染。
3.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在食品中添加合适的营养成分,可以大大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
比如:在牛奶中添加维生素D等营养素,可以使牛奶变得更具有营养价值。
安全性:食品添加剂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质,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安全风险。
因此,在使用这些添加剂的时候,需要严格遵守有关的法律和规定,并选择符合国家标准和质量安全要求的产品。
同时,消费者也需要注意阅读食品标签,了解食品添加剂的种类、用量以及安全性等信息,保护自己的身体健康。
总之,正确使用食品添加剂可以更好地保障食品的安全和质量,确保消费者能够吃到符合标准的食品,而要做到正确使用食品添加剂,科学合理地评估其安全性则显得尤为重要。
关于食品添加剂的调查报告食品添加剂是指在食品生产、加工、储藏或运输过程中,为了改善食品的质量、保存性能和食品加工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向食品中添加的具有特定功能的化学物质。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可以提高食品的外观、口感、保鲜性和营养价值,但过量或长期摄入食品添加剂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因此,对于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和合理使用,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一、食品添加剂的种类和功能:1.色素类:用于改变食品色泽,提高食品的观赏性和吸引力。
2.防腐剂:能抑制、延缓或阻止食品腐败、变质和霉变,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3.抗氧化剂:可以抑制食品中脂肪氧化和变质,延长食品货架期限,保护食品的色泽、香味和营养成分。
4.酸味剂、甜味剂和增味剂:用于改善食品的口感和口味,使食品更加可口。
5.稳定剂:用于防止食品中一些成分在制作过程中分离或沉淀。
6.发酵剂:用于促进食品的发酵作用,制作出蓬松的面包和面点等。
7.调味剂:用于增加食品的风味和食欲。
二、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问题:1.食品添加剂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潜在风险。
部分食品添加剂可能引起过敏反应、过敏性皮炎、肠胃不适等症状。
2.长期过量摄入食品添加剂可能对人体造成慢性毒性。
一些食品添加剂如防腐剂和增味剂,长期摄入可能导致肝脏和肾脏等器官的负担过重,对身体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3.部分食品添加剂存在危害人体健康的潜在风险。
一些食品添加剂可能存在致癌、致突变和致畸等潜在危害,对人体造成健康隐患。
三、食品添加剂的合理使用和管理:1.国家标准和法规的制定:国家应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对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进行规范和管理,确保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
2.食品企业的自律和社会责任:食品企业应加强自律,遵守法律法规,确保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剂,保证产品的安全性和质量。
3.提高公众的食品安全意识:应加强对公众的食品安全知识的普及和宣传,提高公众对食品添加剂的了解和认知,增强对于食品选择的自主能力。
4.不断完善监督和检测体系:加强对食品添加剂的监督和检测,确保食品添加剂的质量和安全。
食品安全调查研究消费者对食品添加剂的认知度食品安全一直备受广大消费者的关注,其中食品添加剂作为食品加工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对于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随着对食品安全意识的不断提高,消费者对食品添加剂的认知度也日益增加。
本文通过对食品安全调查的研究,大致了解消费者对食品添加剂的认知情况,并对消费者的认知度进行分析和讨论。
一、食品添加剂的定义与分类食品添加剂是指在食品生产、加工和储存过程中,为了增强食品特性、改善食品质量、保持食品新鲜、方便使用等目的而添加到食品中的非天然物质。
根据其作用、性质和使用范围的不同,可以将食品添加剂分为防腐剂、色素、增味剂、稳定剂、调味剂等多种类别。
二、消费者对食品添加剂的认知状况众所周知,食品添加剂在食品行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消费者对食品添加剂的具体认知程度存在较大差异。
根据我们对一定数量的消费者进行的问卷调查,我们简要总结了以下几个方面:1. 认知度:大多数消费者对食品添加剂有一定的认知,但是对于具体的种类、用途和安全性还存在一定的模糊和不确定性。
2. 安全性:消费者对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普遍表示关注,希望能够购买安全无害的食品。
然而,很多消费者对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存在误解和不准确的认识。
3. 标签认知:消费者在购买食品时,普遍关注食品标签上的添加剂信息,但是对于添加剂的含义和标签上的指示符号解读存在一定困惑。
4. 媒体影响:媒体报道对消费者的食品添加剂认知度有一定影响,但是也存在一些不准确、片面甚至夸大其词的报道,会导致消费者对食品添加剂的认知出现误区。
三、消费者对食品添加剂认知度提升的途径与建议1. 教育宣传:通过加强食品安全教育的力度,向广大消费者普及食品添加剂的知识,使得消费者能够更加全面、准确地了解食品添加剂的作用和安全性。
2. 媒体引导:媒体在报道食品添加剂相关新闻时,应该更加客观、准确地传递信息,避免引起不必要的恐慌和误解。
3. 政府监管:政府部门应加强对食品添加剂市场的监管力度,确保食品添加剂的合规使用和市场准入门槛,保障消费者的权益和食品安全。
开题报告
深圳人民对食品添加剂的认识
班级:高二(19)班
课题组成员:
文献综述
一、导论
近年来中国有关食品安全的问题层出不穷,而如“三聚氰胺”,“瘦肉精”,”苏丹红”等问题都是由于食品添加剂不合格而造成的,引起了严重后果,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健康造成了威胁。
其中政府监管不利,相关法律存在漏洞以及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知识了解甚少是导致这一问题的重要因素。
同时,一连串的食品安全事件造成的严重后果也引发了消费者对这一问题的过分敏感,导致人们在选购食品的过程中出现“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消极心理。
由此可见,食品添加剂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消费心理有着较大影响,而人们对于食品添加剂的认识却并不全面而清晰。
食品添加剂(Food Additive)是指为改善食品色、香、味等品质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合物质或者天然物质。
目前我国食品添加剂有23个类别,2200多个品种,包括酸度调节剂、抗氧化剂、漂白剂、膨松剂、着色剂、增味剂、营养强化剂、防腐剂、甜味剂、增稠剂、香料等。
我国使用添加剂的历史已经很久了。
公元6世纪,农业科学家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记载了天然色素用于食品的方法。
而在世界范围内,最早使用的化学合成食品添加剂是1856年英国人W.H.Perkins从煤焦油中制取的染料色素苯胺紫。
到目前为止,全世界食品添加剂品种达到25000种,其中80%为香料。
在中国,食品工业起步较晚,因此全面、系统地研究和管理食品添加剂也相应较晚。
直到1996年食品工业总产值跃升为经济发展第一位,并持续以11%的速度增长,从而带动了中国食品添加剂进入高速发展阶段。
1982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了我国第一部食品卫生专门法律《食品卫生法(试行)》, 1996年,国家出台了GB2760《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添加剂开始大量应用于食品加工。
2007年国家颁布了更严格的食品添加剂国标,从过去禁止放什么添加剂,具体到每种产品允许放什么。
至今,我国现已颁布的涉及食品监管的法律法规数量多达十几部,但是多头管理和监管失控,使得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从而导致消费者人心惶惶,对食品添加剂也产生了消极的负面印象。
至今,已有的研究指出了食品添加剂配备的不足之处,同时也在不断促进食品添加剂工业的发展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
然而,前人的研究偏向专业领域,与食品添加剂的实际应用息息相关的广大消费者却对此了解不深。
有鉴于此,本实践小组将对针对深圳人民对于食品添加剂的认知程度进行调查,了解大众对于食品添加剂的普遍理解与认识,找出人们存在的认知误区所在,研究中国现存的有关食品添加剂的法律,并且在调查基础上制作食品添加剂的全面介绍,希望以此向大众普及食品添加剂的相关知识及法律。
二、文献搜索方法
1.法律文献与相关资料:
(a)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关键词:食品添加剂、法律、规定
搜索结果:4篇学术期刊上的论文
(b)百度学术搜索:
关键词:食品添加剂法律
搜索结果:两则相关国家发布的法律法规
(c)维普网:
关键词:食品添加剂
搜索结果:两则相关国家发布的法律法规
2.食品添加剂的分类、成分与作用
(a)Google Scholar
关键词:食品添加剂分类和食品添加剂大全
搜索结果:3本专业书和2篇学术文章
(b)维普网
关键词:食品添加剂
搜索结果:3篇学术期刊上的论文
3.食品添加剂概论
(a)Google
关键词:食品添加剂
搜索结果:1篇学术论文
关键词:食品标注问题
搜索结果:1篇社论
(b)Google Scholar
关键词:食品添加剂
搜索结果:3篇学术论文和1篇学术期刊上的论文
4.消费者对于食品添加剂的认识误区
(a)维普网
关键词:食品添加剂
搜索结果:1篇学术期刊上的论文
(b)腾讯新闻网
关键词:食品添加剂
搜索结果:1篇新闻报道
三、已有研究成就
中国对于食品添加剂的研究与利用的历史十分悠久了。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食殪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
”《论语》留下了古人对食物保鲜的最早观点。
如果那时有防腐剂,孔夫子就不用担忧了。
和孔子的那个年代相比,今天中国食品的生产、加工、经销、售卖和消费的方式已经彻底改变。
食品从田间到餐桌之间的链条被拉得越来越长,食品添加剂越来越多地被运用到了食品中去,消费者在受益的同时也对食品添加剂产生了更多误区,而相关法律法规也在相应地更新着。
随着越来越多的食品种类的生成,以及越来越多样性的食品添加剂的应用,法律也在相应更新着,以适应这样利弊皆有的快速发展。
目前国内有关食品添加剂的法律法规主要有:《食品添加剂卫生管理办法》,《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卫生规范》,以及《GB 276O一 2011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的学术性课题研究并不少,而其中将目光集中在食品添加剂相关法律问题上的论文主要有三大类。
第一类是关于法律法规的理论研究,重点集中在法律之间的关联性,分析其中缺陷漏洞,总结其发展规律等。
无锡市卫生管理监督所的华小鹃认为现在的食品添加剂管理规定还有些漏洞待改进。
他在《对中国食品添加剂法律法规完善性的探讨》[1](华小鹃,2007)中探讨了该法行政处罚依据的漏洞,例如对无中文标识的食品添加剂无规定。
第二类包括食品添加剂分析相关法律的效果,逐条分析其差别或预见其对于社会造成的影响。
例如在《就 GB 276O一 2011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谈食品质量安全》[2](方道赠等,2011)一文中,作者能够举出相当多的实例来论证这部新法所能带来的食品添加剂监管的改观。
其中一条提到,食品添加剂中带入原料的
优点——即食品添加剂是为配料所含的——能够洗刷部分企业滥用食品添加剂的罪名,因为许多食品添加剂并不是生产企业自行添加的;也可能会让个别企业钻漏洞,将本不该加的食品添加剂混入配料中,以间接达到产品生产需求。
第三类则是对比国内外的食品添加剂法律法规,对其中不同之处进行分析解读。
随着国内外食品安全的重视程度均在提高,世界范围内的食品安全立法都在经历一个前进的时期,包括建立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JECFA)等国际行为。
北京卫生部卫生监督中心和中国疾控中心作为国内食品安全的权威机构,提出中国在这方面也要加强和完善,且急需与国际相关标准接轨。
在《国内外食品添加剂管理的法规标准状况及分析》[3](李晓瑜等,2003)中,作者对美国、欧盟、日本及澳大利亚新西兰地区的食品添加剂管理法规进行对比,包括各自的管理范畴、评价要求、使用要求以及标识等方面的规定。
由于中国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老百姓在事件中渐渐或多或少地学到了些关于食品添加剂的知识,而同时也对其产生了很大的偏见,例如认为只要添加了食品添加剂的食品都是有害的。
2011年《康复》杂志发表的一片论文《食品添加剂有没有毒》[4]就指出了其中一个误区,并论证了天然食品添加剂毒性不一定比人工食品添加剂的毒性小。
《新闻研究导刊》则在2011年发表了《食品添加剂和“新闻添加剂”》[5],指出媒体的炒作导致实际并不存在的添加剂为人们所熟知,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
中国对于食品添加剂的分类,成分与作用的研究已经十分全面。
从较为浅显的《浅谈常用食品添加剂的性能特点及应用》[6](2011,《食品工程》),到稍为详细的《27种食品不得添加香料香精》[7](2011,《国内外香化信息》),再到学术性的《功能性食品添加剂调节血糖和血压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8](2011,《中国医药科学》),都清楚地阐述了食品添加剂的有关研究成果。
其中,也不乏为了向大众普及知识的科普性论文,如《是谁搅动了我的胃——食品中的化学ABC》[9](2011,《化工管理》)较为完整地描述了中国食品添加剂的现状,《什么可以吃---个人饮食安全攻略》[10](2011,《家庭用药》)则向大众提出了有效的选择食物的方法。
课题论证
评阅意见:同意开题。
参考文献
[1] 华小鹃. 《对食品添加剂法律法规完善性的探讨》. 《中国卫生事业
管理》. 2007(11)
[2] 方道赠,胡胜群,陈惠岷,季胜阳,陈佩佩. 《就GB2760-2011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谈食品质量安全》. 《农产品加工·学刊》. 2011(12)[3] 李晓瑜,王茂起. 《国内外食品添加剂管理的法规标准状况及分析(待续)》.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2004(3)
[4] 《食品添加剂有没有毒》. 《康复》. 2011(10)
[5] 章宏法. 《食品添加剂和“新闻添加剂”》. 《新闻研究导刊》. 2011.12
[6] 李海燕,乔建芬. 《浅谈常用食品添加剂的性能特点及应用》. 《食品工程》. 2011(4)
[7] 《27种食品不得添加香料香精》. 《国内外香化信息》. 2011(11): 19
[8] 《功能性食品添加剂调节血糖和血压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中国医药科学》. 2011(18): 12-13
[9] 冯叔君. 《是谁搅动了我的胃——食品中的化学ABC》. 《化工管理》. 2011(10): 88-92
[10] 宏瑞. 《什么可以吃——个人饮食安全攻略》. 《家庭用药》. 2011(11):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