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水现场管理培训课件
- 格式:docx
- 大小:86.54 KB
- 文档页数:7
防治水知识培训课件一、引言防治水是指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措施,预防水灾、减轻水灾损失,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系列工作。
本次培训课件将介绍防治水的基本概念、重要性、相关政策法规以及防治水的具体措施和技术。
二、防治水的基本概念防治水是指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措施,预防水灾、减轻水灾损失,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系列工作。
防治水的基本目标是确保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减少水灾的发生,降低水灾的损失。
三、防治水的重要性1. 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防治水工作可以及时预警和应对水灾,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 维护社会稳定:水灾会给社会带来不稳定因素,防治水工作可以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安宁。
3. 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防治水工作可以保护农田、城市和工矿企业等基础设施,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四、防治水的政策法规1. 水利法:明确了水资源管理、水利工程建设和防治水工作的法律依据。
2. 防洪法:规定了防洪工作的组织、管理和实施等方面的内容。
3. 水土保持法:强调了水土保持的重要性,提出了水土保持的基本原则和措施。
五、防治水的具体措施和技术1. 水库建设:修建水库可以调节水流,减少洪水的发生和影响。
2. 堤防加固:加固堤防可以防止洪水决堤,保护周边地区的安全。
3. 河道疏浚:定期清理河道,加深河道,增加水流通量,减少洪水积水。
4. 抗旱措施:建设水库、水井和灌溉系统,提高农田的抗旱能力。
5. 水土保持:采取植树造林、修建梯田等措施,防止水土流失,保护农田和生态环境。
六、结语防治水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对于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本次培训课件的学习,相信大家对防治水的基本概念、重要性、相关政策法规以及具体措施和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希望大家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为防治水工作做出贡献。
感谢大家的参与!。
《防治水培训教案》PPT课件一、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提高学员对防治水的认识,了解防治水的重要性,掌握防治水的方法和技巧。
通过学习,使学员能够在实际工作中有效预防和治理水问题,保障生活和生产的正常进行。
二、教学目标1. 了解防治水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2. 掌握防治水的方法和技巧;3. 能够分析实际工作中的水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
三、教学内容1. 防治水的定义和重要性;2. 防治水的方法:主要包括排水、防水、治水等;3. 防治水的技巧:包括工程措施、管理措施、生态措施等;4. 实际案例分析:分析具体的水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
四、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防治水的相关概念、方法和技巧;2.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案例,讨论解决水问题的措施;3. 互动环节:学员提问、讨论,分享防治水的经验和心得。
五、教学评估1. 课后作业:要求学员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分析水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2. 课堂讨论:评估学员对防治水的理解和掌握程度;3. 考试:评估学员对防治水的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能力的掌握。
六、教学准备1. 教材:防治水相关书籍、案例资料;2. 课件:制作PPT课件,包括文字、图片、动画等;3. 设备:投影仪、电脑、音响等;4. 工具:白板、笔、指示棒等。
七、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引入实际案例,引发学员对防治水的关注,激发学习兴趣;2. 新课讲解:讲解防治水的定义、重要性以及方法和技巧;3.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案例,讨论解决水问题的措施;4. 互动环节:学员提问、讨论,分享防治水的经验和心得;6. 作业布置:要求学员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分析水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
八、教学反思1. 学员反馈:了解学员对防治水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2. 教学内容:检查教学内容是否全面、深入,是否符合学员的需求;3. 教学方法:评估教学方法的适用性,是否能够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九、教学拓展1. 实地考察:组织学员参观防治水工程现场,了解防治水的实际应用;2. 专家讲座:邀请防治水领域的专家进行讲座,分享经验和最新研究成果;3. 实战演练:组织学员进行防治水实战演练,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防治水知识培训课件标题:防治水知识培训课件
目录:
1. 水资源管理的重要性
2. 水污染及其影响
3. 水资源保护与管理
4. 水资源净化与管理技术
5. 水资源利用与节约
6. 水资源管理的案例分析
7. 答疑与讨论
第一部份:水资源管理的重要性
1.1 水资源的定义与分类
1.2 水资源管理的定义与目标
1.3 水资源管理的重要性及其挑战
第二部份:水污染及其影响
2.1 水污染的定义与分类
2.2 水污染的主要来源
2.3 水污染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
2.4 水污染的防治措施
第三部份:水资源保护与管理
3.1 水资源保护的重要性与目标
3.2 水资源管理的原则与方法
3.3 水资源保护与管理的政策与法规第四部份:水资源净化与管理技术
4.1 水资源净化与管理的定义与目标4.2 水资源净化与管理的常用技术4.3 水资源净化与管理的案例分析第五部份:水资源利用与节约
5.1 水资源利用的重要性与原则
5.2 水资源利用与节约的技术与措施5.3 水资源利用与节约的案例分析第六部份:水资源管理的案例分析
6.1 某地区水资源管理的成功案例6.2 某地区水资源管理的失败案例6.3 案例分析的启示与教训
第七部份:答疑与讨论
7.1 学员提问与解答
7.2 学员讨论与意见交流
7.3 总结与结语
备注:课件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以满足培训需求。
防治水现场管理培训课件
一、排水系统管理
1、水仓及临时水窝必须符合要求,尤其是深度必须保证在底板0.5m以下,水仓及临时水窝淤泥必须每班进行清理,工作面迎头临时水窝设置位置必须保证能排出迎头积水。
2、水仓及临时水窝必须配备至少两台水泵,有工作水泵及备用水泵,且保证工作水泵及备用水泵必须每天进行切换运行,保证所有水泵能及时运转。
3、排水管路根据该工作面作业规程进行设置(如作业规程规定两趟6寸管路,必须与作业规程相符),必须根据现场施工进度及时向前延伸排水管路,保证距工作面迎头不超20m(以作业规程规定为准),且管路必须使用钢丝绳悬挂在帮部锚杆上。
二、探放水设备管理
1、每次探放水结束后,必须将探放水钻机等设备有序摆放,钻杆必须码放整齐,且苫盖防水布(施工单位不得将防水布挪作它用),实行挂牌管理。
2、如探放水设备摆放位置影响其它施工作业,施工单位挪动钻机后,必须码放整齐,并将钻机设备管理牌板悬挂至钻机码放处。
3、探放水钻杆为探放水专用钻杆,施工单位不得将探放水钻杆挪作它用(撬东西)。
三、探放水管理
1、施工单位必须根据下发的停掘通知单位置停止掘进,并在探放水施工前一班将钻场支护到位,并将通讯电话设置在距钻场30m范围内。
2、探放水期间必须配备停送电、排水人员,且配备人员必须坚守岗位,以防突发情况发生(如不能及时停送电及排水)。
3、探放水完毕后,必须悬挂更新相关探放水管理牌板,施工单位根据下发的准掘通知单恢复现场掘进工作。
4、当班班长进入工作面后在掘进之前首先应该核实清楚该工作面剩余允许掘进距离,并检查当班准掘牌板是否填写正确。
四、现场牌板管理
1、XX工作面探放水示意图牌板:探放水前,首先填写{XX工作面探放水示意图牌板},并粘贴探放水示意图(下图)。
2、钻探起始点:钻探时必须悬挂{钻探起始点牌板}并喷漆标注,以防牌板挪动后恢复原位置。
施工单位在掘进作业时,不得损坏该牌板,如影响作业挪动后,必须根据标注位置恢复原位置。
3、XX工作面探放水管理牌板:探放水过程中必须及时填写{XX 工作面探放水管理牌板},探一个孔填写一个孔参数(如1#孔施工结束,填写1#孔施工参数);所有钻孔施工完毕后粘贴探放水成果图及安全确认移交验收单。
4、工作面准掘牌板:探放结束后,必须根据准掘通知单填写{XX工作面准掘牌板}(探水队及施工队副队长负责)。
巷道名称、钻探有效距离、允许掘进距离探放水填写(施工单位不得随意更改);日期、班次、当班掘进距离、累计掘进距离、剩余允许掘进距离由当班跟班副队长或班组长填写并签字,当班跟班干部及安监工签字确认(每班下班前当班班长根据实际掘进距离填写(更新))。
班次:夜班、早班、中班
当班掘进距离:为当班的实际掘进进尺米数
累计掘进距离:为探放水后累计掘进进尺(当班掘进距离+上一班累计掘进距离=本班的累计掘进距离)
剩余允许掘进距离:为上一班剩余允许掘进距离-当班掘进距离(剩余允许掘进距离+累计掘进距离=探放水后的允许掘进距离)
注意:连续掘进三班以后当班副队长应该使用长尺对累计掘进距离进行核实,再修正(填写)掘进牌板中的累计掘进进尺及剩余允许掘进距离。
以此来消除每班短距离测量产生的距离误差(此项工作由探水队每天进行现场核实、监督)。
5、当班掘进起始点:每班上班后必须由当班班组长安排专人将{当班掘进起始点}牌板悬挂至工作面迎头,下班前该牌板至迎头距离为当班掘进距离。
五、施工单位队长、班组长及相关人员需注意事项
1、必须清楚所在工作面的探放水钻孔数量(如采区轨道下山、采区回风下山、采区胶带下山共施工5个钻孔,三个顺层钻孔、两个底板孔;南上仓联巷、泄水巷共施工3个钻孔,沿巷道掘进角度施工)。
2、巷道剩余允许掘进距离(上班后看上一班剩余允许距离)。
3、探放水施工的钻进深度及允许掘进距离(看工作面探放水管理牌板)。
4、必须保护好现场探放水相关牌板,如字迹不清或者牌板损坏及时汇报防治水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