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天气的危害及防护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2.06 MB
- 文档页数:10
•夏季高温天气概述•中暑类型与症状•预防措施与建议目录•急救方法与处理流程•校园防中暑工作部署•家庭防中暑策略分享01夏季高温天气概述气温高湿度大日照强030201夏季高温天气特点高温天气对人体影响生理功能紊乱免疫力下降加重疾病易感人群及预防措施易感人群预防措施02中暑类型与症状先兆中暑症状加重,出现面色潮红、大量出汗、皮肤灼热等表现体温升高至38℃以上需要及时采取降温措施,如转移到阴凉处、脱掉多余衣物、使用风扇或空调等出现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等严重症状热痉挛表现为肌肉疼痛或抽搐;热衰竭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心慌等;热射病表现为高热、无汗、意识障碍等需要立即送医救治,采取降温、补液等措施轻度中暑症状加重,但尚未出现严重并发症,需要及时降温和补充水分重度中暑症状严重,可能危及生命,需要立即就医治疗先兆中暑症状较轻,及时采取措施可迅速恢复不同类型中暑症状对比03预防措施与建议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尽量避免在炎热时段外出夏季高温时段一般出现在上午10点至下午4点,应尽量避免在此时间段外出,以减少暴露在高温环境下的时间。
规律作息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有助于提高身体免疫力,抵抗高温天气对身体的影响。
饮食调整与补充水分饮食清淡易消化及时补充水分高温天气下,人体容易出汗,导致水分流失,因此要及时补充水分,保持身体水平衡。
建议每天至少饮用1500-2000毫升的水。
穿着透气舒适衣物选择透气性好、轻便的衣物注意防晒避免长时间户外活动减少户外活动时间合理安排运动04急救方法与处理流程发现中暑迹象及时采取措施立即将患者转移到阴凉通风处01补充水分和电解质02降温处理03急救步骤和方法介绍呼救求援评估病情如病情严重,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寻求专业医疗救助。
心肺复苏寻求专业医疗救助途径及时就医咨询医生做好记录详细记录患者的症状表现、处理措施及效果,为后续治疗提供参考。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定时测量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观察病情变化。
高温防暑培训课件汇报人:日期:•高温防暑知识概述•高温防暑措施•高温中暑的预防与处理目录•特殊人群的高温防暑注意事项•高温防暑知识普及与宣传教育01高温防暑知识概述高温环境会使人体温度升高,导致出汗增多。
体温升高心血管负担加重消化系统功能减弱高温环境下,心血管系统负担加重,易出现心慌、胸闷等症状。
高温会影响消化液的分泌,导致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状。
030201高温对人体的影响高温防暑可以预防中暑的发生,避免出现热射病等严重后果。
预防中暑防暑降温可以保护身体健康,减少因高温引起的身体不适和疾病。
保护身体健康适当的防暑降温措施可以提高工作效率,避免因高温导致的疲劳和注意力不集中。
提高工作效率防暑降温的重要性尽量减少在高温环境中的暴露时间,特别是在气温最高的时候。
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中适当的运动可以帮助身体排汗,提高身体对高温的适应能力。
保持适当的运动量多饮水、多吃水果蔬菜等富含水分和营养的食物,避免食用过于油腻和辛辣的食物。
合理饮食在户外活动时,应做好防晒措施,如戴帽子、涂抹防晒霜等。
做好防晒措施高温防暑的基本原则02高温防暑措施尽量避开中午高温时段,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减少户外活动时间。
避免高温时段对于需要长时间户外工作的员工,可以采取调整工作时间、轮换作业等方式,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中。
调整工作时间合理安排工作时间穿着透气、轻便、浅色的衣物,避免穿着黑色或深色衣物,以免吸收更多热量。
穿着合适的服装如佩戴遮阳帽、太阳镜、防晒霜等,以减少紫外线对皮肤的伤害。
佩戴防护用品在户外活动时,应涂抹防晒霜以保护皮肤免受紫外线伤害。
涂抹防晒霜做好个人防护措施在室内时,可以开启空调或风扇,降低室内温度,同时保持空气流通。
开启空调或风扇定期开窗通风,让室内空气流通,有助于降低室内温度。
定期开窗通风保持室内通风换气合理饮食,补充水分多喝水高温天气下,人体出汗较多,需要多喝水以补充体内水分。
饮食清淡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多吃水果、蔬菜等富含水分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