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电学实验
- 格式:ppt
- 大小:163.00 KB
- 文档页数:4
12 电学物理实验1 用描迹法画出电场中平面上等势线实验所用的电流表是零刻度在中央的电流表,在实验前应先测定电流方向与指针偏转方向的关系:将电流表、电池、电阻、导线按图1或图2 连接,其中R 是阻值大的电阻,r 是阻值小的电阻,用导线的a 端试触电流表另一端,就可判定电流方向和指针偏转方向的关系。
该实验是用恒定电流的电流场模拟静电场。
与电池正极相连的A 电极相当于正点电荷,与电池负极相连的B 相当于负点电荷。
白纸应放在最下面,导电纸应放在最上面(涂有导电物质的一面必须向上),复写纸则放在中间。
2 伏安法测电阻1伏安法测电阻有a 、b 两种接法,a 叫(安培计)外接法,b 叫(安培计)内接法。
外接法的系统误差是由电压表的分流引起的,测量值总小于真实值,小电阻应采用外接法;内接法的系统误差是由电流表的分压引起的,测量值总大于真实值,大电阻应采用内接法。
如果无法估计被测电阻的阻值大小,可以利用试触法:如图将电压表的左端接a 点,而将右端第一次接b 点,第二次接c 点,观察电流表和电压表的变化,若电流表读数变化大,说明被测电阻是大电阻,应该用内接法测量;若电压表读数变化大,说明被测电阻是小电阻,应该用外接法测量。
(这里所说的变化大,是指相对变化,即ΔI /I 和ΔU/U )。
(1)滑动变阻器的连接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也有a 、b 两种常用的接法:a 叫限流接法,b叫分压接法。
分压接法被测电阻上电压的调节范围大。
当要求电压从零开始调节,或要求电压调节范围尽量大时应该用分压接法。
用分压接法时,滑动变阻器应该选用阻值小的;用限流接法时,滑动变阻器应该选用阻值和被测电阻接近的。
(2)实物图连线技术无论是分压接法还是限流接法都应该先把伏安法部分接好;对限流电路,只需用笔画线当作导线,从电源正极开始,把电源、电键、滑动变阻器、伏安法四部分依次串联起来即可(注意电表的正负接线柱和量程,滑动变阻器应调到阻值最大处)。
对分压电路,应该先把电源、电键和滑动变阻器的全部电阻丝三部分用导线连接起来,然后在滑动变阻器电阻丝两端之中任选一个接头,比较该接头和滑动触头两点的电势高低,根据伏安法部分电表正负接线柱的情况,将伏安法部分接入该两点间。
高中物理6个电学实验在高中物理课程中,电学实验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实际操作,学生可以更直观地了解电学知识,提高实验操作能力和动手能力。
下面将介绍6个适合高中物理学生进行的电学实验。
**实验一:测量电池的电动势****实验目的:**了解电池的电动势,并学会用伏特表进行电动势的测量。
**实验材料:**伏特表、导线、干净的电池。
**实验步骤:**1. 将伏特表的两个引线分别连接到正负极,观察伏特表指针的偏转情况。
2. 分别连接不同规格的电池,记录下伏特表指针的示数。
3. 测量三次取平均值,计算出电池的电动势。
**实验二:欧姆定律实验****实验目的:**验证欧姆定律,了解电阻与电流、电压的关系。
**实验材料:**电池、导线、电阻丝、安培表、伏特表。
**实验步骤:**1. 接上电路,电池连接到伏特表、安培表,通过电阻丝,构成串联电路。
2. 调节电压,记录下相应的电流和电压数值。
3. 绘制电流与电压之间的关系曲线,验证欧姆定律。
**实验三: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实验****实验目的:**观察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理解这两种电路的连线方式。
**实验材料:**电池、开关、灯泡、导线等。
**实验步骤:**1. 搭建串联电路:将多个灯泡依次串联连接,接通电源进行观察。
2. 搭建并联电路:将多个灯泡并联连接,接通电源进行观察。
3. 对比两种电路的亮度、电流和电压等数据,总结串联电路与并联电路的特点。
**实验四:焦耳效应实验****实验目的:**了解焦耳效应,观察电流通过导线时的发热现象。
**实验材料:**导线、电池、安培表、温度计等。
**实验步骤:**1. 用导线连接电池,使电流经过导线,记录电流值。
2. 使用温度计测量导线的温度变化。
3.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焦耳热量,观察焦耳效应现象。
**实验五:磁感应实验****实验目的:**观察电流通过导线时产生的磁场,验证电流与磁场的关系。
**实验材料:**电池、导线、指南针等。
高中物理电学实验总结大全高中物理电学实验总结大全1. 电流与电阻实验在这个实验中,我们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电流和电阻。
我们发现,在一个电路中,电流与电压成正比,而电阻与电流成反比。
通过改变电路中的电阻,我们可以观察到电流的变化。
这个实验帮助我们理解电流和电阻之间的关系,并且为之后的实验打下了基础。
2. 串联和并联电阻实验这个实验旨在研究串联和并联电阻的效果。
我们将多个电阻连接在一起,并测量整个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
我们发现,在串联电路中,电阻的总和等于每个电阻的总和。
而在并联电路中,电阻的总和等于每个电阻的倒数的和的倒数。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了解了电路中电阻的连接方式对电流和电压的影响。
3. 欧姆定律实验欧姆定律是电学中的基本定律之一,它描述了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改变电路中的电压和电阻,并测量电流的变化。
我们发现,当电压增加时,电流也增加,而当电阻增加时,电流减小。
这个实验验证了欧姆定律,并帮助我们理解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4. 电流和磁场实验在这个实验中,我们使用一个电磁铁和一个电流表来研究电流在磁场中的行为。
我们发现,当电流通过电磁铁时,会产生一个磁场。
我们还发现,改变电流的方向和大小可以改变磁场的强度和方向。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了解了电流和磁场之间的相互作用,并且探索了电磁感应的原理。
5. 电容实验电容是一个能够存储电荷的装置。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使用电容器和电压源来研究电容的性质。
我们发现,电容的大小取决于电容器的尺寸和介质的性质。
我们还发现,当电容器接上电压源时,电容器会储存电荷,并且电容器的电压会随时间的推移而改变。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了解了电容的基本原理,并学习了如何计算和测量电容。
总结:通过以上实验,我们学习了电流、电压、电阻、电容和磁场等基本概念。
这些实验帮助我们加深对电学原理的理解,并且培养了我们的实验操作技巧。
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电学知识。
高中物理电学实验
一、前言
高中物理电学实验是电学知识的实践运用,通过实验可以加深对电学理论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
本文将介绍几个常见的高中物理电学实验,包括静电实验、电流实验等,希望可以为广大学生提供实验指导和学习参考。
二、静电实验
静电实验是研究电荷之间相互作用的实验。
学习静电实验可以帮助学生深入了解电荷的性质和作用。
在静电实验中,可以通过摩擦等方式给物体带上静电荷,然后观察不同电荷之间的相互吸引或排斥现象,验证库仑定律等原理。
三、电流实验
电流实验是研究电荷流动的实验。
学习电流实验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电流的概念和特性。
在电流实验中,可以通过串联电路、并联电路等方式观察电路中电流的变化情况,验证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等原理。
四、磁场实验
磁场实验是研究磁场的实验。
学习磁场实验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磁场的特性和作用。
在磁场实验中,可以通过电磁铁、磁铁等方式观察磁场的产生和磁场对物体的影响,验证安培环路定理、磁感应定律等原理。
五、总结
通过高中物理电学实验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夯实电学知识,培养实验能力和动手能力,提高对物理学的兴趣和理解。
希望学生们在实验中能够认真操作、仔细观察,不断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成为真正的物理学研究者。
高中物理电学实验
高中物理学科中的电学实验是绝对不能少的,对于理解电学的基本原理有很大的帮助。
电学实验包括了普通的物理实验,利用普通实验仪器来检测电磁现象,以及利用电学实验
装置分析及检验电学相关的物理现象。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高中物理电学实验:
1.当电压通过绝缘体时的电压分布实验:实验中将一个绝缘体放入电解质溶液中,再
将施加电压,测量绝缘体表面电势分布,观测到电压分布在某一方向上会有变化,从而得
到绝缘体中电压的分布规律。
2.蓄电池实验:利用电源与蓄电池接通,观察蓄电池内部发生的电子现象及最终产生
的作用,从而验证蓄电池的电动势。
3.共极绕线形成电抗器实验:将绝缘绳按一定的模式绞缠,再加以外部电源的干扰,
从而观察绕线形成的抗电容现象,由此认识电抗器的实质及作用。
4.调相门实验:用三极管与一定的实验电路相联接,利用所产生的电路,能够调节两
个电路的相位,以达到调节电压阶跃或电压调制的目的,观察调相门的控制作用。
5.电感实验:实验中用磁铁与金属管联接,用电源施加一定的低频交流电,从而ul>
观察电感对电流的影响,从而认识电感的作用。
高中物理电学实验科目的实验给学生以实践的方式理解物理知识,有助于学习更加深刻,可以让学生以更加直观的方式去理解电学知识,从而了解电学的基本原理,并能够更
好地应用。
物理必修三电学实验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物理实验在学习物理知识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电学实验是物理学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物理必修三中,电学实验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通过电学实验,我们可以深刻理解电的性质和规律,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下面就让我们来一起了解一下物理必修三中的电学实验吧。
一、电压和电流的关系实验1. 实验原理:这个实验是为了研究电压和电流之间的关系。
根据欧姆定律,电压和电流是成正比的关系,即电流大小与电压大小成正比。
实验的过程中我们会通过改变电压大小,观察电流的变化,来验证这一定律。
(1) 直流电源(2) 电流表(3) 电压表(4) 电阻丝(5) 电压表(6) 开关(1) 将直流电源的正负极分别连接到电流表和电压表上。
(2) 将电流表和电压表与电阻丝相连,电阻丝的两端连接开关。
(3) 关闭电源,调节电源的电压大小,观察电流表和电压表的读数。
(4) 改变电压大小,继续观察电流表和电压表的读数。
(5) 将实验数据整理,画出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图。
二、串联和并联电路实验这个实验是为了研究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特性。
串联电路是电路中元件依次排列在一条线上,而并联电路是电路中元件并列排列的,不同电路的连接方式会影响电流和电压的分布。
(1) 搭建串联电路:将灯泡依次排列在一条线上,连接电源和开关。
(2) 搭建并联电路:将灯泡并列排列连接到电源和开关上。
(3) 关闭电源,开启开关,观察灯泡的亮度和电压电流的表现。
(4) 拔掉某一个灯泡,观察其他灯泡的表现。
(5) 将实验数据整理,分析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特性。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串联电路中电流相等,而电压之和等于总电压;而并联电路中电压相等,电流之和等于总电流。
这说明电路中元件的连接方式会对电流和电压的分布产生影响。
三、电能转换实验这个实验是为了研究电能的转换规律。
电能可以通过不同元件进行转换,例如电阻丝转换为热能,电能转换为光能等。
高中物理电学实验设计引言:电学实验是高中物理实验中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实际操作和现象观察,学生可以深入了解电学原理和相关实验技巧。
本文将设计一系列高中物理电学实验,包括电流、电阻、电势差等方面的实验,旨在帮助学生掌握电学知识,培养实验探究能力。
实验一:串联与并联电阻的测量实验目的:通过测量串联和并联电阻的方法,了解电阻的计算方法和测量原理。
实验器材:1.直流电源(12V)2.电阻箱3.电流表4.电压表5.导线实验步骤:1.连接实验电路,将电阻箱调至合适的阻值,并串联或并联连接电阻。
2.分别测量串联电阻电压和电流,记录测量结果。
3.分别测量并联电阻电压和电流,记录测量结果。
4.根据所测得的电压和电流数值,计算出串联电阻和并联电阻。
实验二:欧姆定律的验证实验目的:通过测量电阻与电流关系,验证欧姆定律的成立。
实验器材:1.直流电源(12V)2.电流表3.电压表4.电阻丝5.导线实验步骤:1.连接实验电路,将电阻丝与电阻中相连。
2.改变电压值,分别测量电阻丝上的电流和电压。
3.计算电阻丝上的电阻值,并绘制电压-电流曲线。
4.通过实验结果验证欧姆定律是否成立。
实验三: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实验目的:通过测量不同位置的电势差,探究电场强度与电势差之间的关系。
实验器材:1.直流电源(12V)2.电压表3.金属导线4.几个测试点实验步骤:1.在电路上选择几个不同位置作为测试点。
2.分别测量不同测试点的电势差,并记录测量值。
3.计算不同测试点的电场强度,比较得出结论。
4.探讨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进一步理解电场的概念。
实验四:电阻与导体温度的关系实验目的:通过测量不同温度下导体的电阻值,探究电阻与导体温度的关系。
实验器材:1.导体样品(铜、铁等)2.电流表3.温度计实验步骤:1.将导体样品加热至不同温度。
2.分别测量不同温度下导体的电阻值。
3.通过实验结果,分析电阻与导体温度的关系。
4.讨论导体的温度系数以及与材料的关联性。
第2课时电学实验专题复习定位解决问题本专题主要复习电学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借助基本实验分析拓展创新实验。
高考重点主要考查电表改装、多用电表原理和使用;“电阻测量类”实验;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电学拓展创新实验等。
题型难度考查的是电学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经常和传感器结合在一起,考查电路的控制,难度一般较大。
高考题型1电表改装多用电表原理和使用【例1】(2021·四川绵阳市第二次诊断)将一微安表先改装成量程1 mA的电流表,再改装成量程5 V的电压表,并与标准电压表对比校准。
图1甲是改装后电压表与标准电压表对比校准的电路图,虚线框中是改装后电压表电路,V0是量程6 V 的标准电压表。
已知微安表满偏电流为250 μA,标记的内阻为600 Ω,电阻箱R1、R2调节范围为0~9 999.99 Ω。
图1(1)微安表改装。
图甲中电阻箱的阻值分别调节到R1=________ Ω,R2=________ Ω。
(2)实物连线。
选用合适的器材,按照图甲正确连接电路。
(3)对比校准。
正确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当标准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时,微安表(改装后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丙所示,由此可以推测出改装电压表量程的真实值________5 V(选填“大于”或“小于”)。
(4)重新调整。
通过检测发现:电阻箱R1、R2阻值是准确的,而微安表标记的内阻不准确,这是改装电压表量程的真实值不是5 V的原因。
再通过调节电阻箱R1、R2的阻值,使改装电压表量程的真实值为5 V,以下调节方案可行的有________(填序号)。
A.保持R1不变,将R2增大到合适值B.保持R1不变,将R2减小到合适值C.保持R2不变,将R1增大到合适值D.保持R2不变,将R1减小到合适值答案(1)200 4 850(3)小于(4)AD解析(1)微安表并联电阻改装为1 mA的电流表,有I g R g=(I-I g)R1,即250×10-6×600=(1×10-3-250×10-6)R1,解得R1=200 Ω,改装后的电流表满偏电流为1 mA,内阻为R A=R1R gR1+R g=150 Ω,再改装为5 V的电压表,串联电阻R2,有U=I(R A+R2),即5=1×10-3(150+R2),解得R2=4 850 Ω。
高中物理选修3-1电学实验专题第二章恒定电流(电学实验)本章主要研究内容:1、恒定电流——电流电动势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电功率2、电学实验常用仪器介绍3、实验一测定金属的电阻率4、实验二描述小电珠的伏安特性曲线5、实验三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6、实验四练使用多用电表7、实验五电表内阻的测量8、实验六传感器的简单使用一、恒定电流1.电源1)、电源的作用:提供持续的电压2)、形成电流的条件:(1)存在自由电荷(2)导体两端存在电压3)、恒定电流:大小、方向都不随时间变化的电流。
2.电流强度:I=q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积的电荷量{I:电流强度(A),q:在时间t内通过导体横载面的t电量(C),t:时间(s)}(1)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2)电流有方向,但它是标量。
划定:导体内正电荷定向挪动的偏向为电流偏向。
3)金属导体中电流的计算式:I=nqSvn为单位体积内的自由电荷的个数,S为导线的横截面积,v为自由电荷的定向移动速率。
3.电动势和内阻4.闭合电路欧姆定律:I=E或E=Ir+ IR(纯电阻电路);r RE=U内U外E=U外I r;(普通适用)I:电路中的总电流(A),E:电源电动势(V),R:外电路电阻(Ω),r:电源内阻(Ω)}5.部分电路欧姆定律:I=3.电阻定律:R=ρUI:导体电流强度(A),U:导体两头电压(V),R:导体阻值(Ω)}RL2{ρ:电阻率(Ω•m),L:导体的长度(m),S:导体横截面积(m)}S5.电功与电功率:W=UIt,P=UI{W:电功(J),U:电压(V),I:电流(A),t:工夫(s),P:电功率(W)}26.焦耳定律:Q=IRt{Q:电热(J),I:通过导体的电流(A),R:导体的电阻值(Ω),t:通电时间(s)}7.纯电阻电路和非纯电阻电路8.电源总动率P总IE;电源输出功率P出IU;电源效率η=P出P总I:电路总电流(A),E:电源电动势(V)。
U:路端电压(V),η:电源效率}9.电路的串/并联:串联电路(P、U与R成正比)并联电路(P、I与R成反比)10.伏安法测电阻1)、电压表和电流表的接法2)、滑动变阻器的两种接法:注:(1)单位换算:1A=10mA=10μA;1kV=10V=10mV;1MΩ=10kΩ=10Ω2)各种材料的电阻率都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金属电阻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半导体和绝缘体的电阻率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高中物理电学实验教案(精彩6篇)高中物理电学实验教案篇一电磁学是高二物理的重点内容,从高考角度看是高考的重考内容;在生活中运用很多,对不能升学的同学,学好了,今后改变自己的人生也有很大的好处;但是学起来,难度很大。
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教?我有一些点滴体会,愿与同行们共同探讨和分享。
(我们采用的是人教版高二物理)一、做好两个实验——学生实验和演示实验。
近几年由于多媒体进入校园,对教学多段改变很多。
学生实验和演示实验无法用多媒体代替。
课件是由人制作的,很有规律,易于控制和验证规律,好处很多。
实验带有很大的误差,实验更具有真实性,有时还不一定成功。
我每次在上电磁学时,只要能做的实验尽量让同学们亲自做。
让他们体会实验的乐趣。
如我在上闭合电路欧姆定律一节时,就采用了实验教学。
我准备了多种电源:学生电源、干电池、蓄电池,小灯泡(2.5v,0.3w)先用实验让学同们直观认识电源有电动势,然后讲解,在认识电源内阻时,我用学生电源稳压6v和干电池6v对同一小灯泡供电,给果不一样,用学生电源的不发光,电池的发光;又用它们对6v的收录机进行供电,都可用。
时这也同学们的想法不一样了,学初中的知识不能解释了,分析原因是电源的内阻在作怪。
后又用实验测得学生电源的内阻为100欧,电池的内阻为0.08欧。
这样让同学们确实承认电源也有内阻。
又如在上电容器的电容一节时:我也才用了实验教学,电容器的充电、放电、储能用电解电容(1000μf)即可完成,效果明显,同学们看到了电容器确实有这些特点,在做电容器的电容与哪些因素有关时,用教材中的演示实验,困难了。
看不到现象,正当同学们开始有些怀凝时,我抓住这个机会,对同学生进行了物理学历的教育,这个实验我们今天做起来困难,在2某某年前,当物理学家们研究时,不知经过多少次失败,才有结果。
所以我们今天不仅要学习人类智慧的结晶,更要学习前人不怕困难的精神。
二、激发同学们探索物理的兴趣。
如何提高同学们学习物理的兴趣,我也做了一些偿试。
高中物理电学实验引言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电学实验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通过进行电学实验,学生可以观察和验证电学规律,巩固和加深对电学概念的理解。
本文将介绍一些适合高中物理教学的电学实验,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电学知识。
实验一:电流的测量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测量电流,探究电流的定义和测量方法。
实验材料•电流表•干电池•小灯泡•开关•电线•多用电表实验步骤1.连接电路:将干电池、开关、电流表和小灯泡依次连接成一个闭合电路。
2.测量电流:用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并记录测量值。
3.拆解电路:断开电路连接。
结果与讨论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发现,通过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可以得到准确的测量值。
电流的大小可通过电流表的示数来判断,单位为安培(A)。
实验二:电阻的测量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测量电阻,探究电阻的定义和测量方法。
实验材料•电流表•电压表•变阻器•多用电表实验步骤1.连接电路:将变阻器、电流表和电压表依次连接成一个闭合电路。
2.测量电阻:调节变阻器上的阻值,使电流和电压保持恒定,分别记录电流和电压的数值。
3.拆解电路:断开电路连接。
结果与讨论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发现,通过调节变阻器的阻值可以改变电流和电压的数值。
电阻的大小可通过测得的电流和电压计算得出,单位为欧姆(Ω)。
实验三:欧姆定律的验证实验目的通过实验验证欧姆定律,探究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实验材料•电源•电流表•电压表•电阻器•多用电表实验步骤1.连接电路:将电源、电阻器、电流表和电压表依次连接成一个闭合电路。
2.测量电流和电压:记录电流表和电压表的数值。
3.计算电阻:根据测得的电流和电压计算电阻的数值。
4.改变电阻值:调节电阻器上的阻值,重新测量电流和电压,并计算电阻的数值。
5.比较结果:比较不同电阻值下的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结果与讨论通过实验结果我们可以验证欧姆定律:在恒定温度下,电流与电压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
即 I = U / R,其中 I 表示电流,U 表示电压,R 表示电阻。
高中物理电学实验【知识梳理】一、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1、实验原理在纯电阻电路中,电阻两端的电压与通过电阻的电流是线性关系,但在实际电路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U —I 图像不再是一条直线。
读出若干组小灯泡的电压U 和电流I ,然后在坐标纸上以U 为纵轴,以I 为横轴画出U —I 曲线。
2、实验步骤(1)、适当选择电流表,电压表的量程,采用电流表的外接法,按图中所示的原理电路图连接好实验电路图。
(2)、滑动变阻器采用分压接法,把滑动变阻器的滑动片调至滑动变阻器的A 端,电路经检查无误后,闭合电键S 。
(3)、改变滑动变阻器滑动片的位置,读出几组相应的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I 和,记入记录表格内,断开电键S ;(4)、在坐标纸上建立一个直角坐标系,纵轴表示电流I ,横轴表示电压U ,用平滑曲线将各点连接起来,便得到伏安特性曲线。
(5)、拆去实验线路,整理好实验器材。
3、注意事项(1)、因本实验要作出I —U 图线,,要求测出一组包括零在内的电压、电流值,因此,变阻器要采用分压接法;(2)、本实验中,因被测小灯泡电阻较小,因此实验电路必须采用电流表外接法;(3)、电键闭合后,调节变阻器滑片的位置,使小灯泡的电压逐渐增大,可在电压表读数每增加一个定值(如0.5V )时,读取一次电流值;调节滑片时应注意使电压表的示数不要超过小灯泡的额定电压;(4)、电键闭合前变阻器滑片移到图中的A 端;(5)、坐标纸上建立坐标系,横坐标所取的分度例应该适当,尽量使测量数据画出的图线占满坐标纸。
连线一定用平滑的曲线,不能画成折线。
4、误差分析(1)、测量电路存在系统误差,未考虑电压表的分流,造成测得的I 值比真实值偏大; (2)、描绘I —U 线时作图不准确造成的偶然误差。
5、知识延伸电流表的解法:(1)内接法:如图所示,待测电阻的测量值R 测:A R A RA x A R U U U U U R R R I I I I +===+=+测测测测显然>x R R 测所以x A R R R =-测当>>x A R R 时,x R R ≈测,系统的相对误差很小,可以忽略不计,所以内接法适用于测量高阻值电阻。
物理高中电学实验归纳总结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电学实验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通过电学实验,学生可以直观地感受电流、电压、电阻等概念,探索电路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方式。
本文将对我在高中阶段所进行的一些电学实验进行归纳总结,包括实验目的、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果及其分析等。
实验一:串联与并联电阻的效果比较实验目的:通过比较串联和并联电阻的效果,掌握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和运算规律。
实验步骤:1. 准备一组不同阻值的电阻器,并连接成串联电路。
2. 测量并记录电流和电压值。
3. 拆解串联电路,重新组合为并联电路。
4. 测量并记录电流和电压值。
实验现象:在串联电路中,电流相同而电压相加;在并联电路中,电压相同而电流相加。
实验结果及分析:通过实验数据的记录和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串联电路中,电流在各个电阻中都相等,而总电压等于各个电阻的电压之和。
2. 并联电路中,电压在各个电阻中都相等,而总电流等于各个电阻的电流之和。
实验二:欧姆定律的验证实验目的:验证欧姆定律,即电流与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实验步骤:1. 准备一组不同阻值的电阻器,并连接成串联电路。
2. 测量并记录电流和电压值。
3. 每次变换电阻值,重新测量电流和电压。
实验现象:根据欧姆定律,我们可以观察到:在一定电压下,电流和电阻成正比关系。
实验结果及分析:通过实验数据的记录和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当电压保持不变时,电流随着电阻的增加而减小;当电阻保持不变时,电流随着电压的增加而增大。
2. 实验数据的线性关系验证了欧姆定律的准确性,即I = V/R。
实验三:电阻的温度系数测量实验目的:掌握电阻的温度系数概念,了解电阻随温度变化的规律。
实验步骤:1. 将电阻器与温度计绑定在一起。
2. 使用恒定电流供电,测量并记录电阻器的电阻值和温度值。
3. 在不同温度下重复步骤2。
实验现象:电阻器的电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且变化是线性的。
实验结果及分析:通过实验数据的记录和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电阻在温度升高时会增加,这是由于材料的导电性随温度的变化而引起的。
高中物理电学实验报告高中物理电学实验报告引言:电学实验是高中物理实验中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实验的方式,我们可以深入理解电学原理和电路的基本知识。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测量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和电阻等参数,探究电路中的各种规律和关系。
实验目的:1. 理解欧姆定律及其在电路中的应用;2. 掌握测量电流、电压和电阻的方法和技巧;3. 研究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性。
实验仪器和材料:1. 直流电源;2. 电流表;3. 电压表;4. 变阻器;5. 导线;6. 灯泡。
实验一:欧姆定律的验证1. 实验装置:直流电源、电流表、电压表、导线、变阻器。
2. 实验步骤:a. 将直流电源接入电路,将电流表和电压表分别连接在电路中;b. 通过调节变阻器的阻值,改变电路中的电阻;c. 分别记录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并计算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d. 将实验数据绘制成电流-电压图像,并分析图像的特点。
3. 实验结果和讨论: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得出的电流和电压值,符合欧姆定律的关系式:U=IR。
通过绘制电流-电压图像,可以发现图像是一条直线,证明了电流和电压成正比的关系。
实验二:串联电路与并联电路的特性1. 实验装置:直流电源、电流表、电压表、导线、灯泡。
2. 实验步骤:a. 将直流电源、电流表和电压表依次连接在串联电路中;b. 分别记录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并计算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c. 将灯泡连接在并联电路中,通过调节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位置,测量并记录电流和电压的值;d. 比较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电流和电压的数值和变化趋势。
3. 实验结果和讨论:通过实验数据可以发现,串联电路中电流的值相同,电压的值相加;而并联电路中电压的值相同,电流的值相加。
这符合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性。
同时,通过比较两种电路中电流和电压的变化趋势,可以发现串联电路中电流随电阻增加而减小,而并联电路中电流随电阻增加而增大。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验证了欧姆定律的正确性,并研究了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性。
高中物理电学实验高中物理电学实验是电学课程中重要的一部分,通过实验可以帮助学生深入了解电学原理和应用,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高中物理电学实验的参考内容。
1. 串联电阻的测量:实验目的:测量多个串联电阻的等效电阻。
实验材料:电源、电阻箱、导线、万用表。
实验步骤:将电源的正极与电阻箱的一个端口相连,将电源的负极与电阻箱的另一个端口相连,连接导线,然后将万用表依次连接到每个电阻上测量电阻值。
记录每个电阻的电阻值,计算总电阻。
2. 并联电阻的测量:实验目的:测量多个并联电阻的等效电阻。
实验材料:电源、电阻箱、导线、万用表。
实验步骤:将电源的正极与电阻箱的一个端口相连,将电源的负极与电阻箱的另一个端口相连,连接导线,然后将万用表依次连接到每个电阻上测量电阻值。
计算并联电阻的等效电阻。
3. 集成电路的实验:实验目的:学习集成电路的基本工作原理。
实验材料:集成电路、电源、电阻、电容、导线、示波器。
实验步骤:根据集成电路的引脚布局,连接电源、电阻、电容等,并使用示波器测量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
观察集成电路在不同电阻、电容下的工作情况。
4. 电磁感应的实验:实验目的:研究电磁感应现象。
实验材料:电源、盘形线圈、磁铁、导线、万用表。
实验步骤:将盘形线圈接通电源,使电流通过线圈,然后将磁铁从一段线圈移近,再移远。
使用万用表测量电流的大小,并观察电压和电流的变化关系。
5. 光电效应实验:实验目的:研究光电效应现象。
实验材料:光电池、电源、导线、光源、万用表。
实验步骤:将光电池接通电源,使电流通过光电池,然后将光源照射到光电池上,观察电流的变化。
用万用表测量电流的大小,并观察光强和电流的关系。
以上实验只是高中物理电学实验中的一部分,通过这些实验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电学原理和应用。
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操作,遵守实验规范。
实验后要及时总结实验结果,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科学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