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经皮穿刺引流术
- 格式:ppt
- 大小:4.25 MB
- 文档页数:30
经皮穿刺引流术的名词解释经皮穿刺引流术,又称经皮引流术,是一种医学手法,通常用于治疗腹腔、胸腔、关节等部位的疾病,通过皮肤和组织的穿刺,将内部积液或积气排出体外,以减轻疼痛、缓解压力,促进病情康复。
本文将对经皮穿刺引流术进行名词解释,从操作流程到适应症、并发症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1. 操作流程经皮穿刺引流术通常由专业医务人员在无菌条件下进行。
首先,医生会在检查后确定穿刺位置,常通过超声引导或X射线检查确定穿刺点,以确保准确性和安全性。
然后,医生会对穿刺点进行局部麻醉,并使用一根细针穿刺皮肤,随后插入一根导管。
导管可以用于引流积液或积气,或作为放置其他治疗器械的通道。
最后,医生会将导管固定在皮肤上,并完成穿刺术后的观察和处理。
2. 适应症经皮穿刺引流术广泛应用于不同部位的积液或积气引流。
多个因素包括处于浆液腔或体腔内的积液或积气,以及内科疾病、外科手术或外伤等引起的术后或创伤性积液等均可成为经皮穿刺引流术的适应症。
腹水、胸腔积液、胆汁积聚、胰腺假囊肿、关节积血等疾病都可以通过此方法进行引流。
3. 优势和风险相较于传统手术,经皮穿刺引流术具有多方面的优势。
首先,该手术通常无需全身麻醉,仅需要局部麻醉即可,降低了手术风险和对患者的心理和生理负担。
其次,操作简便,创伤小,术后恢复快。
此外,经皮穿刺引流术还可以及时排除体内的积液或积气,减轻症状,促进病情康复。
然而,就像其他医疗手术一样,经皮穿刺引流术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和并发症。
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包括局部出血、感染、损伤重要血管或神经等。
因此,在手术过程中,医生需要严格把控操作,确保安全。
4. 术后护理经皮穿刺引流术后,患者需要进行适当的术后护理。
首先,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应定期更换敷料,并保持穿刺部位清洁干燥。
其次,患者要注意观察穿刺部位的情况,如有异常症状如局部红肿、渗液等应及时就医。
此外,患者术后应遵医嘱进行相应的休息和活动。
5. 局限性尽管经皮穿刺引流术具有广泛的适应症和较好的效果,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