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下学期初三气体制备复习课
- 格式:pdf
- 大小:1.49 MB
- 文档页数:8
气体的制取专题复习课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学会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气体发生装置;(2)学会根据气体性质选择气体收集装置;(3)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二氧化碳的发生和收集装置。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基础知识的复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探索问题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2)通过对知识的拓展,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交流,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2)培养学生实事求是,运用科学的原理解决问题的良好的科学素养;(3)通过学习中找规律,规律中体验成功,进而体会到化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气体制备的思路和方法。
教学难点:气体制取装置的选择。
教学方法:讨论、交流、归纳、练习教学过程:引入:我们前面复习完了实验室基本操作,今天我们要复习初中化学的所有气体制备,从而掌握制取气体的一般方法。
问题:现在老师手中有许多制取并收集气体的装置,同学们用我手中的装置拼装实验室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的装置。
活动:学生完成制取氧气、二氧化碳气体的制取装置的拼接问题:1、你的一套装置用的是什么原理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气体的,请说明2、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是什么?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又是什么呢?请写出一、发生装置1、选择依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2、常见类型⑴固体皿气体(固体可以是一种也可以是多种)⑵ 固体+液体(不加热)—气体(都是液体也可以) 问题:在上述装置中总共出现了几种收集气体的方法,选择的依据分别是什么二、收集方法1、依据:气体的溶解性和密度大小2、常见方法⑴排水法⑵向上排空气法⑶向下排空气法(气体无毒且不和空气中的成分反应)绘图1:发生装置的类型和选择依据【现学现用】课堂练习一:1、下图是实验室中用于制取和 收集气体的装置图。
(1)若用B 装置制氧气,b 中 的装的物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甲烷是密度小于空气、难溶于水的气体,实验室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制取甲烷。
气体的制取复习课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学会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气体发生装置;(2)学会根据气体性质选择气体收集装置;(3)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二氧化碳的发生和收集装置。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基础知识的复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探索问题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2)通过对知识的拓展,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交流,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2)培养学生实事求是,运用科学的原理解决问题的良好的科学素养;(3)通过学习中找规律,规律中体验成功,进而体会到化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气体制备的思路和方法。
教学难点:气体制取装置的选择。
教学方法:讨论、交流、归纳、练习教学过程:引入:我们前面复习完了实验室基本操作,今天我们要复习初中化学的常见气体制备问题:完成表格。
一、制取O2、CO2药品状态及反应条件活动:制取O2、CO2药品状态及反应条件气体制取原理反应物状态(固态、液态)反应条件(是否加热)化学方程式O 2加热高锰酸钾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物分解过氧化氢CO2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二、实验装置(1)、发生装置问题:实验室用高锰酸钾,氯酸钾,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选用发生装置分别是;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思考并讨论:1、装置A中试管口为什么要略向下倾斜?A B C D2、如何检查装置B 的气密性?3、装置中长颈漏斗下端应伸到什么位置?4、如何检查装置C 的气密性?5、装置BCD 能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吗? 投影表格1:发生装置的类型和选择依据小结:实验室确定气体发生装置考虑的因素是: ;。
(2)、收集装置气体 O 2 CO 2 H 2 CO CH 4 收集装置投影表格2:收集装置的类型和选择依据装置CDE 选择依据难溶或不易溶于水、不与水反应密度比空气大且不和空气中的成分反应 密度比空气小且不和空气中的成分反应思考讨论:下列分别是收集氧气和氢气的装置,装置是否有问题,若有,指出其中的错误装置 选择依据 固体 加热气体 固体 + 液体 → 气体a b c1.用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导管应伸到集气瓶中什么位置?2.装有O2、CO2、H2的集气瓶如何放在实验桌上?(1)如图A所示当气体从b进入,则该气体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2)如图B 所示气体从a进入,则该气体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3)图C可以收集气体,则气体应该从 (a,b)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