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唐山市市情介绍

唐山市市情介绍

唐山市市情介绍
唐山市市情介绍

唐山市市情介绍

一、新唐山建设发展情况

唐山地处渤海湾中心地带,南临渤海,北依燕山,毗邻京津。现辖两市、六县、六区、六个开发区(管理区),总面积13472平方公理,总人口719万,是全国较大城市。我想用五句话对唐山作一个描述:唐山是历史悠久的古地。4万年前,这里就有人类活动;5000年前,黄帝在这里留下了很多活动遗迹;150年前,清朝的皇陵建在唐山的遵化,现在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唐山是文化灿烂的名城。这里文化底蕴非常深厚,《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的祖籍在唐山丰润,伟大的中国革命先驱者李大钊同志诞生在乐亭。这里原创了评剧、皮影、乐亭大鼓等很多艺术形式。唐山是中国近代工业的摇篮。这里诞生了中国大陆第一座机械化采煤矿井和我国第一条标准轨距铁路、第一台蒸气机车、第一桶机制水泥、第一件卫生陶瓷。唐山是凤凰涅磐的奇迹。1976年那场大地震,整个城市变成了一片废墟。那场劫难之后,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在全国军民的大力支援下,唐山人民弘扬抗震精神,顽强拼搏、艰苦奋斗,建起了一座新兴的工业城市。2006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362亿元,全部财政收入264亿元,人均GDP已超过4000美元,均居河北省首位。唐山是科学发展的沃土。去年7月28日至29日,在唐山抗震30周年之际,胡锦涛总书记亲临唐山视察,指示我们建设繁荣文明和谐的新唐山,把唐山曹妃甸建成科学发展示范区。今年“五?一”节,温家宝总理到唐山曹妃甸视察,就如何建设科学发展示范区作出了重要指示。现在,我们正在按照总书记、总理的指示,在唐山这片热土上建设国家第一个科学发展示范区。

唐山未来发展正处在关键时期。去年11月召开的河北省第七次党代会鲜明提出了建设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的奋斗目标,要求唐山在建设沿海强省中要切实当好“领头羊”。今年1月召开的唐山市委八届三次全会,确定了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思路和目标任务。我们概括为:一个主题:抢抓新机遇、建设新唐山,在科学发展道路上实现新跨越。一大方略:依托大港、走向海洋、跨越发展。两大任务:更好更快发展,建设和谐唐山。四大目标:经过五至十年的努力,把唐山建设成为文化名城、经济强城、宜居靓城、滨海新城。六个战略重点:第一,以建设科学发展示范区为主导,大力推进资源型城市转型;第二、以重大产业项目集聚为主要抓手,加快曹妃甸新区建设;第三,以打造主导产业链为着力点,进一步提高经济整体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第四,以建设适宜人居和创业的现代

化滨海城市为目标,把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提高到一个新水平;第五,以统筹城乡发展为基本途径,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第六,以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指数为着眼点,扎实推进和谐唐山建设。

二、曹妃甸的开发建设情况

在这里我用四句话来介绍曹妃甸:

一是基础条件得天独厚。曹妃甸位于唐山南部沿海,是环渤海中心地带的一个带状沙岛。这里建港条件优良。岛前500米水深即达25米,深槽达36米,是渤海最深点,是渤海沿岸唯一不需开挖航道和港池即可建设30万吨级大型泊位的天然港址。曹妃甸后方滩涂广阔且与陆域相连,为临港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这里交通区位优越。曹妃甸毗邻京津冀城市群,陆路交通便利。从国际海运看,距韩国仁川400海里、日本长崎680海里,构成了运输便捷、成本低廉的海陆一体交通运输体系。这里产业支撑强劲。曹妃甸所处的唐山市是中国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基地,京津两地技术、人才、资本密集,可为曹妃甸大规模、高密度发展现代工业提供有力支撑。

二是开发建设意义重大。曹妃甸在我国的整个生产力布局中占有重要地位,对于环渤海地区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开发建设曹妃甸能够对北方地区日益增长的能源原材料需求形成战略支撑。在曹妃甸可以建设以进口矿石、原油、液化天然气和煤炭为主的专业化、大型化码头,可以建设能源、原材料加工储备基地,再加上这里拥有10亿吨储备的大油田,对于保障京津地区能源安全,缓解我国能源、原材料紧张状况,促进区域间物资的供需平衡,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其次,开发建设曹妃甸对于优化环渤海地区生产力布局,推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将发挥重要作用。依托能源、原材料集疏大港,发展临港工业,可以带动京津冀地区乃至环渤海地区钢铁、石化、重型装备制造、电力等产业向沿海聚集,加快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第三,开发建设曹妃甸是走科学发展之路,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有益尝试和探索。曹妃甸是一个新开发的临港循环经济示范区,没有传统体制的羁绊,没有历史包袱,可以在全国率先走出一条生产集约、循环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科学发展新路子。

三是大规模开发建设的时机成熟。从1992年起,我们就开始了曹妃甸工程的前期工作。2004年底,国务院原则通过了包括曹妃甸进口矿石码头、原油码头在内的《渤海湾区域沿海港口建设规划》;2005年初,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关于首钢实施搬迁、结构调整和环境治理的方案》;2005年10月,曹妃甸工业区被列入国

家第一批发展循环经济试点产业园区;2006年3月,被列入国家“十一五”发展规划;今年3月,国家发改委讨论通过了《曹妃甸港区和循环经济示范区产业总体规划》。

经过前段努力,目前,25万吨级矿石码头已于2005年底建成通航;原油码头将于今年底通航,煤炭码头明年6月通航;液化天然气码头正在抓紧前期工作,待国家核准后开工;大秦线“北煤南运”通道迁曹铁路已于去年底建成通车。造地工程形成陆域面积40平方公里,路、水、电、讯等基础设施已基本配套。首钢京唐钢铁厂已于今年3月12日正式开工。

四是科学发展的前景十分广阔。胡锦涛总书记称赞曹妃甸是“黄金宝地”,要求建成科学发展示范区;温家宝总理要求我们把曹妃甸建设成为环渤海地区“耀眼明珠”,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立区之本。按照这样的要求,我们正在聘请国内外一流专家,加紧制定和完善各项规划。总的想法包括,实现四大功能定位:东北亚航运枢纽中心、国际性精品钢材生产交易中心、中国重型装备制造生产基地、世界级化学工业生产基地。发展四大主导产业:现代物流、精品钢铁、化学工业、装备制造业。打造三大循环产业链,即:以精品钢为龙头的钢铁、装备循环产业链,以大型炼化为龙头的石油化工、煤化工、盐化工循环产业链,以电力为龙头的热电和海水淡化循环产业链。围绕三大循环产业链,谋划建设一批资源综合利用和工业废弃物重复利用项目。

预计到2010年,曹妃甸开发投资规模将达到1500亿元左右,港口吞吐能力达到1.75亿吨。产业项目快速发展;到2021—2030年,港口吞吐能力将达5亿吨,建成国际一流大港,形成现代新型工业基地和新型滨海城市。

三、首钢落户曹妃甸对京冀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

首钢的搬迁调整是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是第一个落户曹妃甸的大型企业。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首钢落户曹妃甸决不是简单的把产能搬到唐山,更不是把污染搬到了唐山,而是要建设成为产品一流、技术一流、环境一流、效益一流的现代化钢铁企业,成为国际先进水平的精品生产基地和自主创新的示范工厂,成为节能减排和发展循环经济的标志性工程,这对于首钢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新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这一特大项目的实施,将有利于推进北京、河北两省市经济结构调整,有利于首钢、唐钢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新的发展,也有利于各有关地区和企业形成合作共赢的新局面。

从北京看,首钢落户曹妃甸顺应了北京新的功能定位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顺应了建设新北京、办好新奥运的要求。北京市新修订的城市总体规划将发展目标定位于“国家首都、世界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产业结构也相应调整为“都市国际化、经济服务化、区域一体化、产业轻型化”。首钢的搬迁正是落实北京新的功能定位与产业结构调整要求的一个实际步骤。2008年奥运会的举办,我国提出了“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三大理念。实施首钢搬迁,是建设宜居北京、办好绿色奥运的必然要求。

从河北和唐山看,首钢落户曹妃甸是加快河北钢铁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打造沿海经济隆起带的战略举措。一是新首钢将成为河北和唐山钢铁产业结构调整的强劲龙头。河北是钢铁大省,唐山是钢铁大市。首钢落户曹妃甸为河北和唐山钢铁产业结构调整带来了重大机遇,我们将以首钢为龙头,充分发挥其人才、资金、技术、管理等方面的优势,加快钢铁产业调整整合,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加快装备工艺的改造提升,带动钢铁产业优化升级。二是新首钢将成为河北和唐山打造沿海经济隆起带的战略支点。曹妃甸工业区是河北沿海经济隆起带的战略制高点,以首钢落户曹妃甸为标志,曹妃甸进入了大规模开发建设的新阶段,将成为河北和唐山构筑沿海经济隆起带的强大引擎。三是新首钢将成为河北和唐山构筑沿海城市群的重要支撑。唐山未来城市发展将是“一体两翼”的总体格局。“一体”就是现在唐山市主城区;“两翼”分别是北部山前城市群和南部沿海城市群。在南部,曹妃甸滨海新城是沿海城市群的核心。应该说,以首钢落户曹妃甸为代表的一大批项目建设、一大批产业兴起以及由此而来的人流、物流、信息流等等,为我们加快建设滨海新城提供了坚实支撑。

四、唐山大油田的发现和开发对唐山、河北乃至全国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前段时间,大家从新闻媒体上都知道了在唐山境内发现了大油田。新发现的大油田位于唐山市曹妃甸港区,属中石油冀东油田公司勘探开发范围。经整体勘探,大油田共发现四个含油构造,基本落实三级地质储备(当量)10.2亿吨,其中:探明储量4.0507亿吨,控制储量2.9834亿吨,预测储量2.0217亿吨,天然气地质储量1401亿立方米(折算油当量1.1163亿吨)。大油田的发现和开发对唐山、对河北乃至对整个国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整个国家来讲,这个大油田的开发建设将大大缓解我们国家能源紧张的状况,为我们国家实施能源阶梯战略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缓冲期。对整个环渤海地区来讲,随着油田的开发建设和石化产业集群的发展,

将为整个环渤海地区经济的发展和快速地崛起提供强大的动力。对河北省来讲,河北正在实施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的战略,在这个过程当中,油田的开发建设将为河北建设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提供强大的物质保证。对唐山来讲更是意义重大,唐山大油田和正在开发建设的曹妃甸新区就像唐山腾飞的两个翅膀,为唐山在科学发展的道路上实现新跨越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所以我们唐山的各级党委政府和全市人民都有一个共识,我们要尽全力支持油田的开发建设。

一是要为唐山大油田的开发建设提供一个科学发展的大环境。当前,我市正按照胡锦涛总书记的要求,在唐山建设国家第一个科学发展示范区,随着示范区建设的不断深入,我市将在科学发展的理念、模式、路径、体制机制方面创造出一系列好的做法和经验。在此基础上为油田真正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开发建设提供帮助,真正使油田建设成为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绿色油田、科技油田、和谐油田。

二是把油田的开发建设与曹妃甸新区的开发建设统筹起来,组织国内外一流的专家团队设计打造一座崭新的现代化滨海城市,作为大油田开发背后的城市支撑,为油田的干部职工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三是把与油田开发建设相关的勘探设备制造、输油输气管线制造作为我们产业发展的一个重点,为油田的开发建设提供产业配套支持。

四是为油田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坚强的保证。积极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争取以最低的成本、最好的环境支持油田的基础设施建设,争取让唐山这个大油田早日建成投产,造福全国人民。

目前,唐山市正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科学发展示范区为主导,以“抢抓新机遇、建设新唐山”为主题,以依托大港、走向海洋、跨越发展为基本方略,紧紧围绕实现更好更快发展、建设和谐唐山两大主要任务,努力把新唐山建设成为文化名城、经济强城、宜居靓城、滨海新城,推进唐山在科学发展道路上实现新跨越。唐山的发展离不开各省市区的支持与帮助,希望环渤海七省市区记协和新闻媒体多关注唐山,多报道唐山,多给唐山发展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共同搭建环渤海地区新闻宣传的平台,共同为环渤海地区的崛起做出贡献。

西安市情概况

一、西安市情概况 西安,陕西省省会、副省级城市,地处关中平原中部,北临渭河,南依秦岭,是陕西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辖9区4县,总面积10108平方公里,城市建成区面积44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855.29万人,户籍人口795.98万人。 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西安是一座世界历史文化名城,与雅典、罗马、开罗并称世界四大文明古都。西安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中华文化的代表,有着3100多年的建城史和1100多年的建都史,先后有周、秦、汉、唐等13个王朝在这里建都,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时间最长、建都朝代最多、影响力最大的都城,有“秦中自古帝王州”的美誉。西安曾经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最早对外开放的城市,著名的丝绸之路以西安为起点,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使西安享有“天然历史博物馆”之誉。文物古迹种类之多,数量之大,价值之高,在全国首屈一指。 交通畅达、区位重要。西安地处中国陆地版图中心和我国中西部两大经济区域的结合部,是西北通往西南、中原、华东和华北的门户和交通枢纽。在全国区域经济布局上,西安作为新亚欧大陆桥中国段——陇海兰新铁路沿线经济带上最大的中心城市,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桥头堡,是关天经济区的核心城市,具有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重要战略地位。西安是全国连接南北的“大十字”网状铁路交通和陕西省“米”字形交通网的重要枢纽,是全国干线公路网中最大的节点城市之一、中国六大航空枢纽之一、六大通讯枢纽之一,枢纽城市特点十分突出。 科技发达、创新力强。西安的综合科教实力居全国城市前列,全市拥有普通高等学校62所,在校大学生72.4万人,拥有各类科研机构3000多个,省部级以上

石家庄地理位置简介

石家庄地理 中心坐标38°02′00〃N 114°28′00〃E / 38.0333333°N 114.4666667°E / 38.0333333; 114.4666667 总面积15848平方公里 - 占河北比例8.4% - 市区212.54平方公里 海拔约30-100米 东西宽度最大175公里 南北长度最大148公里 气候类型大陆季风性气候 年平均气温13℃ 年降水量401.1-752.0毫米 年日照时数2640小时 石家庄位于河北省中南部,环渤海经济圈。位于北纬37°27′~38°47′,东经113°30′~115°20′之间,东面与衡水接壤,南面与邢台毗连,西面与山西接壤,北面连接保定。南北最长处约148.018千米,东西最宽处约175.383千米,周边界长760公里,总面积1.58万平方公里,距北京283公里。 石家庄市位于太行山地和华北平原两大地貌的交接位置,石家庄夏季温度偏高就是这种地貌特征造成的,地貌由西向东依次排列为中山、低山、丘陵、盆地、平原。自古流传的“头枕太行山,脚踏渤海湾,中间一片大平原”就是对石家庄地理位置的描述。绵延千里的太行山有八条东西通行的交通要道,称为“太行八陉”,其中的第五陉以娘子关为省界连接了石家庄与山西省太原市,发源于太行山腹地的滹沱河由此通道进入华北平原,东部的平原即是由滹沱河冲刷而成。位于西部的太行山就像石家庄西面的一面墙,位于市域西部太行山中段地区的,包括井陉县、井陉矿区全部及平山、赞皇、行唐、灵寿、鹿泉、元氏六县(市)的山区部分,面积约占全市总面积的50%。东部为滹沱河冲洪积平原,包括新乐、无极、深泽、辛集、晋州、藁城、高邑、赵县、栾城、正定、石家庄市区、郊区的全部及平山、赞皇、行唐、灵寿、鹿泉、元氏六县(市)的平原部分。 西部平山到石家庄市区坡度为1/1400-1/1200,石家庄到东部辛集坡度为1/1200-1/1400。辖区内大地构造,属山西地台和渤海凹陷之间的接壤地带,地势东低西高差距大,地貌复杂。西部太行山地,海拔在1000米左右,山峦重叠,地势高耸。中部及东部为华北平原的一部

01-张家界市情简介(通用版)-

01-张家界市情简介(通用版): 张家界市情简介张家界市位于湖南省西北部,1988年5月因旅游建市,原名大庸市,1994年更名为张家界市,辖永定、武陵源两区,慈利、桑植两县,以及张家界风景名胜区和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局、张家界经济技术开发区。总面积9533平方公里,总人口172万。 张家界集“六区”于一身。张家界是少数民族聚居区。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75.28%,其中土家族约占66.43%,白族约占6.45%、苗族约占1.62%,民族文化浓郁独特,全市有非物质文化遗产15类730多项,桑植民歌为全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张家界是革命老区和贺龙元帅的故乡。市域曾是湘鄂西、湘鄂边、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的策源地和中心区域,四个区县均为国家一级“苏区”,先后有20多万人参加革命,其中红军2万多人,到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有6万多红军将士和革命群众英勇牺牲。贺龙元帅的故乡在桑植县洪家关白族乡。红二方面军长征出发地在桑植县刘家坪白族乡。张家界属武陵山区。地处武陵山脉腹地,四个区县均为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核心区域。张家界是生态功能区。张家界是国家级森林城市,国家级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示范市。全市森林覆盖率达70.98%,有市级以上森林公园6处(其中国家级森林公园4处),市级以上自然保护区

8个(其中国家级2个),保护区面积约占总面积的1/10,是长江流域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区。张家界是知名旅游区。全市旅游资源丰富独特,有各类景区景点300多个(其中等级旅游区16家,包括5A级2家),其中武陵源风景区217.4平方公里石英砂岩峰林世界绝版,被世界地貌组织命名为“张家界地貌”。全市现有各类宾馆酒店客栈1862家(其中星级酒店38家),床位12万张。张家界同时也是一个充满活力、极具潜力的地区。张家界享有世界级旅游资源,且位于即将建设的安张衡和正在建设的黔张常、张吉怀高铁十字交汇处,境内枝柳铁路贯穿东西,拥有长张高速、张花高速、张桑高速,是武陵山片区唯一国际航空口岸,资源、生态、区位优势明显。作为全省旅游龙头,张家界正在加快推进张吉怀精品生态文化旅游经济带建设,着力构建航空、高铁、高速、磁浮综合交通枢纽体系,搭建更高层次发展平台,拓展更大发展空间,努力在建设以“锦绣潇湘”为品牌的全域旅游基地中发挥龙头作用。特别是通过多年积蓄动能,全市经济社会已步入加速发展的快车道,发展潜力不断显现,内在动力更加强劲,全市上下形成了心齐气顺、风清气正、政通人和干事创业的良好局面,具备了在更高起点上谋取新发展、创造新业绩的现实条。 张家界拥有中国首批世界自然遗产、全球首批世界地质公园、世界“张家界地貌”命名地、中国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国家首批5A级旅游景区、全国文明风景区“六张烫金的名片”,是

泸州市市情概况

泸州“156”发展战略 建设现代化“中国酒城”,是泸州市未来5年“156”发展战略的“1”,即“一大战略目标”。这一大战略目标,继往开来,承前启后,立意高远,内涵丰富。 “五大战略任务”即到2016年,实现全市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五个翻番。 “六大战略重点”即发展大产业、建设大城市、构建大枢纽、繁荣大文化、推进大开放、改善大民生。 泸州市市情概况 地理环境 四川省辖市,位于四川省东南部川渝黔滇结合部。地理坐标东经105°08′41″-106°28′,北纬27°39′-29°20′。东西宽121.64千米,南北长181.84千米。东邻重庆、贵州,南界黔、滇,西连宜宾、自贡,北接重庆、内江。辖江阳区、龙马潭区、纳溪区、泸县、合江县、叙永县、古蔺县。幅员面积12243平方千米。 位于四川盆地南缘与云贵高原的过渡地带,地势北低南高。北部为河谷、低中丘陵,平坝连片,为鱼米之乡。南部连接云贵高原、属大娄山北麓,为低山,河流深切,河谷陡峭,森林矿产资源丰富。海拔高度240-520米。 合江县九层岩长江江面海拔203米,为最低点。叙永县罗汉林羊子湾梁子主峰海拔1902米,为最高点。 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北部为准南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南部山区气候有中亚热带、北亚热带、南温带和北温带气候之分,具有山区立体气候的特点。年平均气温17.1℃-18.5℃,年平均降雨量748.4-1184.2毫米,日照1200-1400小时,无霜期300-358天。土地肥饶,物产富庶。具有春荣夏艳秋实冬秀的江南特色。 长江自西向东横贯境内,沱江、永宁河、赤水河、濑溪河、龙溪河等交织成网。境内长江航道133千米,入境水量2420.8亿立方米,出境水量2691亿立方米。近30年,长江最高洪水位18.86米。 历史沿革 泸州市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悠久。夏、商时属梁州之域。周代属巴国辖地。周慎靓王五年(前316年)春惠文王派张仪和司马错灭巴、蜀,同年设置巴郡辖有包括泸州在内的大片土地。西汉景帝六年(前151年)封苏嘉为江阳侯在长江与沱江交汇处(今泸州市江阳区)设置江阳县;汉武帝建元六年(前135年),开发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置犍为郡,领江阳县。东汉献帝建安十八年(213年)置江阳郡。西晋仍置江阳郡。南朝刘宋、齐置东江阳郡,萧梁武帝大同年间(535-546年)建置泸州。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改泸州为泸川郡,仁寿中升为泸州总管府。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复置为泸州,三年(620年)置总管府,四年(621年)升为都督府。北宋泸州泸川郡置泸川军节度,南宋孝宗乾道六年(1170年)升本路安抚使。宋、元之际,蒙古军入蜀,泸州城先后迁治于合江榕山、江安三江碛、

南昌市市情概况介绍

南昌市市情概况介绍 ?概况介绍 南昌与武汉、长沙的相对位置 南昌市行政区划:仍在调整变化 备注:南昌市下辖南昌县、新建县、进贤县、安义县等四个县,东湖区、西湖区、青云谱区、青山湖区、湾里区等5个区,以及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昌北区)、南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新区)和红谷滩新区。 南昌市省外、省内交通示意图 三、2013年南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关指标计划执行情况以及2014年计划完成 25152元,其中,人均可支配收入23602元。四大收入来源中,人均工资收入为16137元,月

均约1345元。总体上,南昌的消费水平稳步提高,消费结构更趋优化。去年南昌市民人均消费支出16450元,家庭用品、教育文化、居住等支出增长较快,而食品、交通和通讯方面的支出增长不大。如今,越来越多的居民通过健身、休闲娱乐和外出观光来丰富生活,带动文化娱乐消费大幅增长。调查数据显示,去年南昌市民文化娱乐人均支出1120元,同比增长两成,其中文化娱乐服务、团体旅游、健身活动的支出增幅在三成及以上。 据核算,2013年GDP超500亿元县区1个,为南昌县,完成500.06亿元;超过400亿元县区3个,为青山湖区、西湖区、东湖区,分别完成444.52亿元、406.30亿元、404.13亿元。尤其要指出的是,2013年南昌市商贸业蓬勃发展,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267亿元,增长13.5%,恒茂梦时代广场、南昌华南城一期、世贸广场等综合体相继开业;旅游业持续活跃,实现旅游总收入253亿元,增长25.2%,接待国内外游客3171.4万人次,增长25%。 预计通过三年的努力,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区域性物流中心、区域性创意中心、区域性消费中心和区域性营运中心等五个区域性服务中心;商贸、物流、金融、文化和总部经济五大产业营业收入分别达到1000亿元;服务业三年累计投资达到6000亿元;服务业营业收入到2016年达到8000亿元。用活用好我市已出台的一系列促进服务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如促进总部经济发展、旅游业发展、商业特色街及老字号发展的政策等。重点实施南昌国际博览中心、九龙湖万达文化旅游产业城、江西银燕昌西南物流中心、天虹华中区总部大厦等一批大型现代服务业项目。 四、南昌商业概况 南昌市属于中部内陆城市,由于受地理位置与观念的制约,南昌的经济发展明显落后于沿海与周边城市,特别是新兴的行业如IT、金融、服务、房地产、商业等领域明显滞后。但近年来,随着国家加快实施沿长江开发战略、大京九铁路的全线贯通(南昌市是京九线上唯一的省会城市),南昌市的经济发展形成强大的动力,产业结构调整日益完善,形成新的发展机遇。 1、南昌商业宏观环境 A、近年南昌GDP 南昌宏观经济近年呈现高速发展的态势,GDP逐年增长,经济动力强劲,为商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环境。 B、南昌人口 南昌经济的快速发展,近年人口持续出现净流入,常住人口稳步增长,人口密集度提高,消费潜力不断增长。 C、产业结构

石家庄43中概况介绍

石家庄市43中 石家庄市43中又称石家庄外国语学校,位于石家庄市裕华区。1997年增挂“石家庄外国语学校”校牌,1999年经省政府、省教育厅批准为“河北省重点中学”,2000年增设附属幼儿园、附属小学,从而形成了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一条龙的外语人才培养格局。2002年增挂“石家庄国际学校”校牌,开始招收外国留学生来校就读。2003年学校进一步扩大校园规模,为争创全国示范性学校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目前学校占地近160亩,建筑面积105244平方米,绿化面积达31000平方米,教职工500多人,在校生8000多人,住宿生3000多人。学校建有教学楼、实验楼、外国专家楼、图书馆、计算机网馆、国际会议厅、艺术馆、音乐厅、体育馆、体操馆、乒乓球馆、游泳馆、天文馆、保龄球馆、学生公寓、学生食堂等一流的硬件设施,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全校教师人人配有电脑,教室班班通网,充分利用大屏幕投影辅助课堂教学,实现了教师备课、课堂教学、行政管理全部在网上进行。 学校开设国家教育部统一规定的全部课程,文理并重,突出外语,外语课程现设有英、日、俄三个语种,学校常年聘请外籍教师上口语课。学校坚持“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致力于培养学生具有“爱国、交际、协作、文明、健康、创新”的优秀品格。 学校先进的办学理念,一流的硬件设施,优质的教师资源创造出优异的教学成绩,2003年高考我校文科取得了重点大学上线率50.79%的好成绩,本科大学上线率93.53%,外语学科平均分116.10分。 学校广泛开展国际交流活动,先后同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加坡、日本、俄罗斯、韩国的10多所学校建立了友好校际关系。 石家庄外国语学校以优质资源促优质教学,以超前意识带超速发展,学校面向世界,愿与国内外教育同仁携手走向未来。 石家庄第四十三中学全面解析 学校简介: 1997年增挂"石家庄外国语学校"校牌,1999年被省政府批准为"河北省重点中学",2000年增设幼儿园、小学,从而形成了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一条龙的办学格局。2002年增挂"石家庄国际学校"校牌,开始招收外国留学生来校就读。2004年学校被教育部批准为“全国普通高校招生保送资格学校”。学校是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外语教育研究中心确定的“全国外语实验学校”、全国外语学校工作研究会十五所理事学校之一、全国外语特色学校工作研究会副理事长学校。 1996年石家庄外国语学校高中试办“高校外语预科班”,首届开始招生2个教学班,1999年被省政府批准为“河北省示范性高中”,2004年被国家教育部批准为“全国普通高校招生保送资格学校”。该校成为河北省唯一具有全国高校招生保送资格的学校(全国只有15所)。 师资简介: 高中部现有33个教学班,1700多名学生,住宿生近750人,教职工122人,多名特级教师,实行首席教师制度,其中外籍教师3人,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15%。

宿迁市情简介-江苏

宿迁市情简介 宿迁是1996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地级市,现辖沭阳县、泗阳县、泗洪县、宿豫区、宿城区、宿迁经济技术开发区、湖滨新区、苏州宿迁工业园区、市软件与服务外包产业园和洋河新区,总面积8555平方公里、人口580万,分别列江苏省第4位和第6位,素有“苏北水城、绿色家园、生态氧吧、长寿之乡”的美誉,是“中国改革开放30年优秀集体”、“全国双拥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创业之城”、“中国金融生态市”、“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先进地区”,并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授予“环保节能新型示范城市”称号。 宿迁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是世界生物进化中心之一。境内发现的长臂猿化石是亚洲迄今发现最早的古猿化石,“下草湾文化遗址”是目前江苏发现最早的人类活动所在地。公元前113年,古泗水国在此建都,历时132年。秦代设置下相县,唐代改称宿迁县。西楚霸王项羽、南宋抗金名将刘世勋、晚清民族英雄杨泗洪、人民炮兵奠基人朱瑞等都生长于这片热土。 宿迁资源丰富、物产丰饶,是驰名中外的“名酒之乡”、“杨树之乡”和“花木之乡”。洋河、双沟荣获国家名酒称号,是全国唯一拥有两大名酒和四个白酒类“中国驰名商标”的地级市。全市以意杨为主的木材成片林268万亩,活立木蓄积量达1500万立方米,林木覆盖率达28%,素有“绿海之都”的美誉。水域面积350余万亩,年产优质水产品25万吨,螃

蟹产量居全国第一。花卉苗木面积45余万亩,是江苏四大花木主产区之一。 宿迁生态优良、风光秀美,是一座森林式、环保型、园林化、可持续发展的湖滨特色生态城市。项王故里古朴庄重,三台山生态时尚,洪泽湖、骆马湖烟波浩淼,是全国唯一拥有两大淡水湖的地级市,被世人誉为“烟波水世界,绿色梦田园”。总面积23.5千公顷的洪泽湖湿地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宿迁区位独特、交通便达,位于东陇海产业带、沿海产业带、沿江经济带交汇区域。京沪、宁宿徐、宿新高速公路纵贯南北,盐徐高速公路横穿东西;205国道、京杭大运河、新长铁路、宿宿淮铁路穿境而过,徐州观音机场、连云港白塔埠机场和淮安涟水机场近在咫尺;连接京沪高铁的徐宿淮盐高速铁路开工建设,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架起了宿迁通向海内外的桥梁。 建市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紧紧抓住省委、省政府支持宿迁发展实现更大突破和新一轮扶持苏北加快发展的历史机遇,围绕加快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锐意进取,顽强拼搏,务实苦干,经济社会始终保持又好又快的发展态势。2015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110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7000美元,达到中上等收入国家(地区)水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235.7亿元,固定资产投资达1839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626.6亿元,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位居江苏前列。

敦化市市情概况

敦化市市情概况 一、自然概况 敦化市幅员面积11957平方公里,是全省区域面积最大的县级市,辖16个乡镇、4个街道办事处和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境内有1家上市公司(吉林敖东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三大森工企业(敦化林业局、黄泥河林业局、大石头林业局)和1个军工企业(3305工厂),总人口48万。概括地讲,敦化主要有四个方面特点:一是历史悠久。敦化素有“千年古都百年县”之称。公元698年,靺鞨族粟末部首领大祚荣在此建都,号称震国;公元713年,唐玄宗册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始称渤海国;作为清皇室发祥地,这里曾被封禁200年,1881年设治立县,定名为敦化;1958年由省辖县划归延边州,1985年撤县设市。二是区位优越。敦化幅接吉黑两省四区九县市,是长吉图先导区的中心节点,在吉林省东部处于“连接东西、贯通南北”的重要地位。三是交通便捷。长图铁路、长珲高速公路和201、302国道贯穿全境,可直通大连、丹东、珲春、绥芬河等口岸。未来几年,随着鹤大高速公路、吉珲高速铁路、东京城经敦化至白河铁路、敦化至五常公路等重点交通项目的建成,将有三条铁路、两条高速公路、三条国道在我市交汇,形成“四纵四横”放射性的交通网络。四是资源富集。敦化是全国重点林区之一,森林覆盖率达84.9%,设有雁鸣湖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已探明铁、钼、煤、金等矿产资源37种,占延边州已发现矿种的42.5%;境内水域总面积1万多

公顷,水能蕴藏量35万千瓦,高山风电理论装机容量200万千瓦,是全省水能、风能极具开发潜力的县市之一;境内有世界最大尼众道场正觉寺、世界最高释迦牟尼青铜坐佛金鼎大佛,拥有渤海古墓群和渤海震国第一城东牟山等国家级文物保护景观。 二、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近年来,我们按照“三化”统筹推进,深入实施“三动”战略的总体要求,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项目突破、产业振兴、开放带动、创新引领”战略,全市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2011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30亿元,同比增长20%;全口径财政收入完成13.06亿元,同比增长33%;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5亿元,同比增长36%;农村经济总收入、全口径工业总产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外贸进出口总额,分别达到54.9亿元、208亿元、64.6亿元和1.5亿美元,增幅均在20%左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559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000元。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并进,荣获国家卫生城、国家园林城、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全国绿化模范城、全国双拥模范城和中国优秀旅游城等28项国家级荣誉称号。 敦化市基层组织建设概况 敦化市现有党的基层组织1204个,其中基层党委51个,党总支57个,党支部1098个。辖16个乡镇,4个街道,共有299个村级党组织和19个社区党组织。全市共有党员22247名,其中

石家庄交通概况

石家庄交通概况 石家庄东临衡水,南接邢台,西倚山西阳泉,北靠保定。与北京、天津、济南、太原、郑州几近等距相望,1小时高铁交通经济圈已经形成。 航空 空中航线石家庄民航机场可起降各种大中型客机,2013年已开通44条国内、国际航线,通达上海、深圳、大连、香港等国内32个大中城市以及莫斯科、阿拉木图等国外城市和地区,引进国航、东航、南航等12家航空公司加盟石家庄机场的航线运营。 石家庄正定国际机场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县新城铺镇境内,距石家庄市区32公里,现有京石高速(京港澳高速)、107国道连接石家庄市区。石家庄国际机场为国家4E级主干线机场,消防等级为8级,石家庄正定国际机场是冀中南城市群的中心、首都经济圈的重要一环,是北京首都国际机场的主要分流、备降机场。 河北航空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英文全称Hebei Aviation Investment Group Co.,Ltd.),于2010年6月29日正式挂牌成立。该公司由世界500强企业——冀中能源集团单独出资组建。 河北航空投资集团总部设在省会石家庄,中文简称河北航空集团(英文简称Hebei Aviation Group),注册资本25亿元人民币。 2012年12月26日石家庄正定机场高铁站正式开始运行,河北航空联手石家庄国际机场于近期推出“空铁快线畅行地空”产品,实行北京、涿州、高碑店、太原、阳泉、郑州、安阳到石家庄机场高铁双向免费政策。(注:不含石家庄机场大巴车通达城市如:保定、邢台、邯郸、衡水等地。) 铁路 铁路运输石家庄是中国铁路运输的主要枢纽,京广、石太、石德、朔黄四条铁路干线交汇于此,其中京广线是连接中外交流的大动脉,石太线是晋煤外运的主要通道。石家庄火车站是中国特等站之一,也是中国三大货车编组站之一,主要担负着京广、石德、石太三条干线的旅客输送、货物到发中转任务及列车编解、运行组织工作,日均发送旅客列车108列,日均输送旅客5万多人,日均到发货物列车230多列,办理货车11500辆。 石家庄新客站(也称石家庄站、石家庄新火车站、石家庄南站)于2012年12月21日零时正式启用,气势恢宏的新客站由建设大街、南二环、中华大街、槐安路围合而成。石家庄素有"南北通衢、燕晋咽喉"之称。 石家庄新客站是中国重要的枢纽之一,也是中国华北地区乃至北方地区以客运货运为主的综合性重要的铁路交通枢纽,车站建筑面积390000平方米,车站规模24个站台,30条停发线,24个候车区域,分东西两个火车广场,为中国九个省会巨型车站之一,

张家港市市情简介

张家港市市情简介 “东渡扬帆福地,创新创业良港”。张家港市位于长江和沿海两大经济带交汇处,是长江南岸一座新兴港口工业城市,原名沙洲县,1986年撤县建市,以境内天然良港——张家港港而命名。全市总面积999平方公里,其中陆域面积777平方公里,下辖8个镇、1个现代农业示范园区、1个双山岛旅游度假区,152个行政村,常住人口125.31万、其中户籍人口92.66万。 张家港市位于长三角核心城市“1小时交通圈”,融入“上海半小时城市圈”。全市拥有规模以上企业1200多家,其中沙钢集团连续七年入围世界500强;上市公司总数位列苏州县市第一;综合实力稳居全国同类县市前三甲。张家港市人文历史厚重,距今8000年历史的东山村遗址,被列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古黄泗浦是1200多年唐代鉴真大师成功东渡日本的启航地。近年来,全市上下与时俱进大力弘扬张家港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建设,文明城市“四连冠”盛名远播,累计荣获全国首个联合国人居奖、国际卫生港、全国文明城市等200多项国家级以上荣誉称号,是全国“全面、协调、综合”发展的先进典型。 张家港市重视人才发展建设,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了引进紧缺高层次人才资助办法、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计划实施办法、加快引进领军型创业人才实施意见等一系列引才政策,自主引进培育国家“千人(万人)计划”专家14名,江苏省“双创计划”人才102名,苏州“姑苏计划”人才156名,先后资助领军人才(团队)500多个,不断加大人才投入,积极营造起“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扶持创新、鼓励创业”的和谐人才发展环境。 虚怀以待天下客,携手同行创未来。我们真诚地欢迎各地高校优秀毕业生加入到张家港经济社会建设中来,和我们一起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共同续写精彩篇章!

陕西省情+地情市情

综合介绍 【位置面积】陕西省简称“陕”或“秦”,位于中国内陆腹地,地处东经105°29′-111°15′, 北纬31°42′-39°35′之间。东邻山西、河南,西连宁夏、甘肃,南抵四川、重庆、湖北,北接内蒙古,居于连接中国东、中部地区和西北、西南的重要位置。中国大地原点就在陕西省泾阳县永乐镇。全省总面积为20.58万平方公里。 【地貌】陕西地域狭长,地势南北高、中间低,有高原、山地、平原和盆地等多种地形。南北长约870公里,东西宽200至500公里。从北到南可以分为陕北高原、关中平原、秦巴山地三个地貌区。其中高原926万公顷,山地面积为741万公顷,平原面积391万公顷。主要山脉有秦岭、大巴山等。秦岭在陕西境内有许多闻名全国的峰岭,如华山、太白山、终南山、骊山。作为中国南北气候分界线的秦岭山脉横贯全省东西。秦岭以北为黄河水系,主要支流从北向南有窟野河、无定河、延河、洛河、泾河(渭河支流)、渭河等。秦岭以南属长江水系,有嘉陵江、汉江和丹江。 【气候】陕西横跨三个气候带,南北气候差异较大。陕南属北亚热带气候,关中及陕北大部属暖温带气候,陕北北部长城沿线属中温带气候。其总特点是:春暖干燥,降水较少,气温回升快而不稳定,多风沙天气;夏季炎热多

雨,间有伏旱;秋季凉爽较湿润,气温下降快;冬季寒冷干燥,气温低,雨雪稀少。全省年平均气温13.7℃,自南向北、自东向西递减:陕北7℃-12℃,关中12℃-14℃,陕南14℃-16℃。1月平均气温-11℃-3.5℃,7月平均气温是21℃-28℃,无霜期160-250天,极端最低气温是-32.7℃,极端最高气温42.8℃。年平均降水量340-1240毫米。降水南多北少,陕南为湿润区,关中为半湿润区,陕北为半干旱区。 【人口统计】 2008年末,全省常住人口为3762万人,比上年增加人口14万人,其中男性1933.9万人,占51.41%;女性人口1828.1万人,占48.59%,性别比为105.79(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全年出生人口38.64万人,出生率为10.29‰;死亡人口23.32万人,死亡率为6.21‰。城镇人口1583.8万人,占42.1%;乡村人口2178.2万人,占57.9%。人口年龄构成为0-14岁人口占17.75%,15-64岁人口占73.28%,65岁及以上人口占8.97%。 2008年人口自然增长率略有回升,自然增长率为4.08‰。 【民族分布与人口比例】据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陕西省共有54个民族,总人口为35365072人,其中汉族35188693人,占总人口的99.5%,少数民族为176379人,占总人口的0.5%。陕西省的少数民族分布广泛,主要分布在关中地区。关中地区的西安市、宝鸡市、咸阳市、铜川市、渭南市和杨凌示范区少数民族人口占

江西省赣州市市情简介

江西省赣州市市情简介 据中国赣州网,赣州位于江西省南部,俗称赣南。辖2区1市15县,3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1个国家级出口加工区、1个综合保税区。面积3.94万平方公里,人口928.5万,国土面积、人口分别占全省的1/4和1/5,是江西区域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设区市;其中农村户籍人口734.2万、占总人口的79.1%;共有283个乡镇、3460个行政村。市树为榕树,市花为金边瑞香。 一是区位优势明显。是赣粤闽湘四省通衢,江西南大门、珠三角直接腹地、海西经济区重要组成部分。唐代即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如今正成为我国南方重要的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拥有四省边际区域最大的4C级民用机场,通达北京等国内50多个重要城市,年旅客吞吐量突破60万人次;建成和在建高速公路总里程突破1000公里,占全省1/4;铁路营运里程364公里。 二是文明久远灿烂。五千年前已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秦始置县,宋定名赣州。1994年被国务院命名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张九龄、苏东坡、辛弃疾、文天祥等历史名人曾在此留下政功墨迹,唐代马祖道一禅师、风水大师杨筠松分别在此弘扬禅宗文化、堪舆文化,周敦颐、程颢、程颐、王阳明等理学大家使赣州成为宋明理学发祥地,民国时期蒋经国主政赣南(1939年3月至1945年7月)长达6年。赣州是“江南宋城”,为宋代36个大城市之一,被誉为“宋城博物馆”。八境台踞章、贡两江交汇处,“览群山之参差,俯章贡之奔流”;郁孤台以辛弃疾《菩萨蛮》“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而声名远播;至今保存有全国最为完整的宋代砖城墙、江南第一石窟—通天岩、江西四大名窑—七里镇古窑址,泽惠古今的宋代地下排水系统——福寿沟,被誉为中国城市建设史上的奇迹。赣州是“客家摇篮”,客家先民南迁第一站,客家民系和客家文化的摇篮,全市95%以上为客家人,至今保存完好的上千座客家围屋,被誉为中国民居建筑奇葩;赣南采茶戏、兴国山歌、于都唢呐、石城灯会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流传至今。 三是革命历史辉煌。赣州是全国著名的“红色故都”,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央苏区的主体和核心区域。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在此奠基,举世闻名的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从瑞金、于都等地出发,艰苦卓绝的南方红军三年游击战争在赣南山区浴血坚持,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陈云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留下闪光足迹。赣南苏区人民为中国革命作出了重大贡献和巨大牺牲,仅有名有姓的烈士就达10.82万人,分别占全省、全国烈士总数的43.8%、7.5%,长征路上平均每公里就有3名赣州籍烈士倒下。赣州走出了134位开国将军,其中兴国籍将军56名,兴国被誉为“将军县”。赣南红土地孕育了伟大的苏区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将其概括为“坚定信念、求真务实、一心为民、清正廉洁、艰苦奋斗、争创一流、无私奉献”,深刻阐述了苏区精神的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 四是资源禀赋独特。素有“世界钨都”、“稀土王国”美称。黑钨储量居世界第一;离子型稀土资源储量占全国同类稀土资源保有储量60%以上,在国内外同类型矿种中位居第一,富含高价值的铽、镝、铕、钇等中重稀土元素。被誉为“世界橙乡”,脐橙种植面积183万亩,为世界最大;年产量居世界第三、全国第一。 五是生态环境良好。年平均气温19.3度、降雨量1605毫米,无霜期平均288天。有国家级森林公园8个、省级森林公园20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个、省级自然保护区5个、市县自然

咸阳市简要市情数据资料13页

咸阳市简要市情及有关数据资料 一、咸阳概况 1、地理位置及人口:咸阳市位于陕西省关中平原腹地,东连陕西省会西安,西临宝鸡和杨凌国家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区,北接甘肃,南望秦岭,具有承东启西的区位优势,是中原地区通往大西北的要冲,是西部大开发的“桥头堡”。全市辖1市2区10县,169个乡镇,3707个行政村,总面积10196.4平方公里,市区建成面积45平方公里,在建面积42平方公里(沣河新区)。总人口489.8万,市区人口82万。 2、气候:全辖区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3.0℃,无霜期为218天,多年平均降雪初终间日数为111天,最大积雪深度为15cm (1992年3月2日)。最大冻土深度为30cm(1977年1月)。日平均气温≥0℃的天数为285天,≥5℃的天数为240天,≥10℃的天数为192天,≥20℃的天数为90天,≥35℃的天数为20天。年平均降水量为530.8mm,降水最多的年份年降水可达847.3mm(1983年)。降水量最少的年份年降水仅为255.2mm(1977年)。年平均风力2-3级,平均风速3米/秒。2005年我市市区空气质量二级和好于二级天数达295天。 3、历史:咸阳历史悠久,是与古罗马同时代的世界文明古城。咸阳建城史长达2370多年。战国末期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称帝建都铸鼎,使咸阳成为华夏当之无愧的第一帝都。汉武帝刘彻的茂陵、唐太宗李世民的昭陵、一代女皇武则天和她的丈夫唐高宗李治的乾陵,是绵延百里的27座金字塔般的大型帝王陵寝的亮点,也是亟待进一步开发的旅游资源。遍地都是秦砖汉瓦的咸阳,是极为少见的人类文明的富矿区。

4、城市名牌:咸阳是2004中国魅力城市、2005中国十佳宜居城市、浙商最佳投资城市,2006年被评为中国地热城,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全国甲级对外开放城市、全国中等明星城市、首批国家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卫生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全国综合治理优秀地级市,连续11年被评为陕西省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市。 5、工业:咸阳工业基础雄厚,门类齐全,总量大,潜力强。全市工业经济总量居陕西省第二,是西北地区第四大工业城市,工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47%。全市已形成能化、电子、装备、食品、纺织、医药、建材七大支柱产业。全市规模工业实现产值356亿元,七大支柱产业产值占98%,股份制等非公有工业产值占54%。工业产品多样,现已发展到100大类上千个品种,共有“陕西省名牌产品”54个,先后有彩色显像管、偏转线圈、履铜板、喷气织机等几十种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工业化的总体思路指导下,咸阳良好的区位优势、丰富的工业资源、雄厚的工业基础和招商工业项目的顺利实施等因素形成了工业发展的巨大潜力。 6、农业:咸阳是中国农业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中华民族的农业始祖后稷就在我市的武功县一带“教民稼稻”,“树艺五谷”。咸阳的农耕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下五千余年。目前常用耕地面积37万公顷,水果耕种面积18万公顷,粮食作物年产199.9万吨。近年来,通过优化主要农产品区域布局,已初步形成了粮食、水果、畜牧、蔬菜四大支柱产业,是中国西北地区最早的国家级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市。按照自然资源和生态条件,我市分为南部和北部两个不同区域。南部为渭河盆地,土肥水丰,渠井双灌,素有关中“白菜心”之称,为国家优质小麦生产基地;北部为黄

龙岩市情介绍

地理 承接沿海拓展腹地 龙岩与泉州、漳州两市接壤,距厦门仅142公里,是离厦门最近的内陆邻海城市,也是海峡西岸经济区延伸两翼、对接两洲、拓展腹地的交通枢纽与重要通道。 1个机场、4条高速公路、4条铁路、8条国省道为主体的现代化立体交通网络,实现龙岩市与全省、珠三角、长三角两大经济区交通主干线的全面对接。预计2011年年底建成通车的龙厦高铁,将进一步拉近龙岩与厦门、泉州、漳州的空间距离,实现“一小时通勤圈”。 龙岩作为承接沿海、拓展腹地的枢纽城市,对厦泉漳沿海城市的延伸发展作用明显。尤其是连接在京广线上的赣龙厦铁路通车后,通过龙岩的转换,沿海城市可以通过中国南北交通的大动脉,更好地向内陆发展,寻找更多商机。 龙岩作为一个山区地市,土地和资源优势明显,为厦门等沿海城市产业转换,提供了空间上的保障;龙岩也可以依托沿海城市,加强对台交流,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 经济 为融入厦泉漳大都市区夯实基础 得天独厚的发展条件,为龙岩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赢得良好先机。龙岩全市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势头,为融入厦泉漳大都市区夯实了基础。 近年来,龙岩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结构调整成效显著。过去五年,全市经济总量、财政收入实现翻番,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速达到了23%。 龙岩工业化进程快速推进,重点支柱产业不断壮大。重点发展机械、钢铁、铜等十个产业,重点培育医药化工、电子信息和现代物流三个产业,使得龙岩经济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阶段。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连续七年位居全省第一。 另外,龙岩努力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把产业优势转化为出口优势,把闽粤赣的区位优势转化为对外开放优势,对外贸易成果丰硕,旅游事业蓬勃发展。 新的形势下,龙岩市将“主动融入厦漳泉大都市区”作为推动科学发展、建设经济强市、构建和谐龙岩的重要战略举措,这是机遇也是挑战。 目前,龙岩已经初步构建起以百亿产业、百亿园区和一批领军企业为支撑的产业体系,以机场、快速铁路、高速公路和国省道为骨架的立体交通体系,以中心城市为核心、辐射带动县域城市和小城镇的三级城市体系。这些都为龙岩融入厦漳泉大都市区提供了经济保障。

长乐市情简介精编

长乐市情简介精编 Document number:WTT-LKK-GBB-08921-EIGG-22986

长乐市市情简介 长乐位于中国东南沿海,处于长江口与珠江口海岸线的正中。属于国家颁布的沿海开放市(县)之一,全市面积658平方公里,人口68万,现辖16个镇、2个乡,251个村居。 长乐历史悠久,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活动。唐武德六年建县,是明代着名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的启锚地,也是福建省着名侨乡和台胞祖籍地之一,海外侨胞、港澳同胞近30万人,在台人员及后裔10万人。1994年撤县设市。 长乐自然资源丰富。这里气候温暖,四季常青,物华天宝,素有“鱼米之乡”美称。南北果蔬品种繁多,是福建省会福州的重要果菜生产基地。水蜜栎桃、巨峰葡萄、晚熟龙眼、柑桔、西瓜等久负盛名,着名的青山龙眼曾为贡品。海产品近千种,经济鱼类近七百种。石斑鱼、中华绒毛蟹、金鲟闻名遐迩,漳港海蚌——西施舌更是闻名世界的海味奇珍。已发现的矿产资源主要有花岗石、玻璃砂、高岭土、叶腊石等,其中优质花岗石磨光板材大宗出口新加坡、日本、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玻璃砂数量和质量居全国前列。 长乐地理区位优越。距省城福州30公里,临海近台,东濒东海,与台湾岛隔海镶望,镶距140海里,是大陆与台湾基隆港和桃源机场之间的最近通道;北临闽江,与福州马尾经济技

术开发区一江镶连,处于闽江口经济圈的南翼,是福州今后总体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长乐旅游源资得天独厚。境内山、峰、泉、石、滩、礁、海、岛和闽江沿岸线是天赋的自然景观。山丘耸翠,溪泉环绕,山水江天与果树园林掩映成趣。沿海沙滩连绵,水清沙净,林密花香,海中小岛列矗,海滨奇峰异石与滩海岛礁联珠合璧。这里既有被誉为"东方夏威夷"的下沙海滨度假村,又有融体育、旅游、度假、休闲、康乐和商住为一体的海峡奥林匹克城。是福建省内首屈一指的海滨度假和游乐胜地。 长乐投资环境一流。总装机容量140万千瓦的大型现代化港口或电厂——华能福州电厂位于境内;大型现代化的福州长乐国际机场位于长乐漳港;松下深水港可建造3万吨级以上泊位70多个,松下港区3万吨级多用途码头启动建设,筹东万吨级码头和营前3000吨集装箱码头已建成投运;峡漳、福北、两港线三条高等级公路建成通车,福厦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形成了现代化立体交通网络,成为中国东南沿海重要的陆、海、空对外交通枢纽。全市日供水能力达15万吨。程控电话装机容量达13万门,邮电通讯居全国领先水平。日臻完善的基础设施,优良的投资环境,使长乐成为海内外客商投资兴业的一方热土。 近年来,长乐以城区为轴心,依托“两港”(空港、海港),建设两线(航漳线、龙玉线),开发“三线”(峡漳线、福

巴中市市情概况

巴中市市情概况(2004年版)一、自然生态情况 巴中,四川省东北部大巴山南麓的一颗“闪亮明珠”。地处东经106°20′-107°45′,北纬31°14′-32°44′。幅员面积:12315平方公里。东邻四川达州市,南邻四川南充市,西邻四川广元市,北邻陕西汉中市。 巴中历史悠久。东汉永元年间置汉昌县,北魏置巴州,1913年建巴中县。1932年12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由鄂豫皖经陕南转战巴山,在此建立川陕革命根据地,面积4万平方公里,拥有23个县。1993年10月28日建巴中地区,1999年12月28日撤地设市。到2003年,巴中置县历史1907年,置郡1795年,置州1480年。 巴中市辖巴州区、南江县、通江县、平昌县三县一区。有284个乡、镇,2360个行政村,123个居委会、558个居民小组,14754个村民小组,350万人。 巴中具有适宜的气候和丰富的自然资源: --气象资源:年平均气温16.9℃,1月份平均气温5.2℃,8月份平均气温27.3℃,年平均降雨量1150毫米。 --矿产资源:已发现矿种50种,矿产地500余处,其中大型25处,中型52处。已探明储量的矿产22种,矿产地34处,其中大型2处,中型6处,霞石居全国前5名、属全省第1名。主要矿物有铁矿8544万吨,花岗石远景储量20亿立方米,大理石2亿立方米,白云石1.5亿吨,石灰石25亿吨,霞矿2700万吨,以及石墨、石膏、绿豆岩、钾长石、透辉透闪石、萤石、滑石、蛭石、硫铁矿、磷矿、膨润土和金、银、铜、铅、锌、钴、镍、钨、铀等矿产。尤以花岗石、霞石、石灰石、白云石、铁矿等有很大的开发前景和优势。 --森林资源:有林地面积649.7万亩,占林业用地面积861.5万亩(未含四旁树折合面积)的75.4%。森林覆盖率38.5%。活立木蓄积2061万立方米。有森林植物100科,293属,821种;有野生动物199种,其中兽类56种,鸟类129种,爬行类14种。建有四川省南阳森林公园,四川省佛头山森林公园,四川省光雾山森林公园等省级森林公园3个;省级自然保护区(四川省南江大小兰沟自然保护区)1个。 --水利资源:水利资源总量为79.65亿立方米,有大小河流1100多条,水能蕴量为81.24万千瓦,可开发量为41.7万千瓦,已开发量仅为4.5356万千瓦。截止2000年底已建成水库409 处,其中,中型水库3处,小一型30处,小二型376处,山平塘23980口,微水工程12.75万处,治理水土流失2070.26平方公里,蓄引提水能力42515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102.13万亩。 --植物资源:有木本植物91科、233属、600余种。特别是光雾山原始森林保存完好,被专家称为“四川盆地北缘山地重要生物基因库”。巴山水青杠被英国剑桥大学皇家物种协会鉴定为世界稀有树种,列为世界保护树种,是生产各类人造板和家俱的上等优质木材。林副特产品丰富,银耳、香菇、核桃、板栗、银杏、生漆、杜仲、黄柏、厚朴等畅销36个国家和地区,通江县陈河乡被誉为“中国银耳之乡”。林下蕨菜、山露菜等已批量出口日本、新加坡等国。 --动物资源:有野生动物275种,其中兽类51种,鸟类123种,爬行类14种,两栖类11种,鱼类76种。属国家重点濒危、珍稀的野生动物如:梅花鹿、金钱豹、黑熊、麝、猕猴、锦鸡、长尾雉、大鲵等约20余种;属省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如赤狐、青麝、豹猫、野猪、小麂等约25种。蛇类对药品开发有重要作用。 --水产资源:境内水域鱼类众多,不但有青、草、鲢、鳙等常规鱼类,而且还有团鱼(学名鳖)、大鲵(俗名娃娃鱼)等珍稀鱼等63种。 二、2003年经济社会发展状况2003年,面对“非典”疫情给我市带来的影响和百年不遇的洪涝以及严重的山体滑坡等多种自然灾害,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和党中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