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化奶牛养殖场奶牛同期发情的必要性
- 格式:pdf
- 大小:212.26 KB
- 文档页数:3
罗茜/西安市奶牛育种中心 710075摘 要:过程中,同期发情技术能够帮助饲养管理人员调整奶牛发情时间,提升奶牛的人工受胎率和繁殖率,是应用较为广泛的技术之一。
本文介绍了同期发情技术的原理,阐述了规模化奶牛饲养场,以供参考。
同期发情技术;规模化奶牛饲养场;常用药物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我国人民的物质生活极大丰富,消费者对于肉、蛋、奶等动物产品的需求量不断扩大,在乳品龙头企业的带东西,规模化、集约化的奶牛饲养场的数量和养殖规模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扩大,牛乳的产量也有了一定的提升。
与此同时,奶牛因多种原因造成的不孕不育现象较为常见,繁殖率逐年下降,尤其是出现长期不发情的奶牛,无形中增加了许多的养殖成本,但却没有发挥出其应有的生产性能,造成了一定的损失。
同期发情是对奶牛的发情周期进行同期化管理,换言之是利用一些激素制剂对同群奶牛的发情过程进行认为调控,从而实现在相对集中的时间内集中发情、集中配种。
这样能够更有计划的组织配种,利于人工冷配授精的实现,从而实现奶牛的品种改良,提高奶牛繁殖率。
1 同期发情技术的原理奶牛的发情周期可以分为卵泡期和黄体期,卵泡期是指周期性黄体退化后血液中的孕酮水平逐渐降低,卵巢中的卵泡开始快速发育,最终卵泡成熟,实现排卵。
这一期间奶牛会出现行为上的变化,也称为发情期,此时的奶牛会接受公牛的爬跨,表现出十分兴奋。
卵泡期结束后,破裂的卵泡将发育成为黄体,进入黄体期,在这一期间,黄体分泌的孕酮会抑制卵泡的成熟,一般情况下没有授精的母牛黄体往往维持16~17d后逐渐退化消散,进入到下一个卵泡期,表现出发情。
正是由于奶牛这样的生理周期是由激素控制的,所以孕激素能够起到抑制发情的作用,只有当孕激素水平较低时,卵泡才能快速发育,表现为母牛发情。
饲养管理人员可以通过合理的使用激素,使同群奶牛的黄体期在同一时间终止,即同时进入发情阶段,实现同期发情。
目前,实现同期发情的主要途径有两个,一个是延长黄体期,也就是说对待处理奶牛使用孕激素,抑制卵泡的生长,使用一段时间后根据实际需要停药,停药后机体的孕激素水平骤降,卵泡快速发育,进入发情期。
doi:10.19369/ki.2095—9737.2020.07.034奶牛同期发情技术(黑龙江省富锦市畜牧技术推广中心,黑龙江富锦156100)摘要:奶牛同期发情技术是近年集约化奶牛养殖场使用较为频繁的一种繁育技术,同期发情技术可以有计划的组织配种生产,利于人工授精技术的推广,并且还可以集中进行发情观察,对于提高奶牛的繁殖率也意义重大,另外,同期发情技术是母牛群体进行大规模胚胎移植的基础。
为了使同期发情技术更好的应用于奶牛生产,需要掌握关键性的技术环节。
关键词:奶牛;同期发情;机理;人工授精;方法中图分类号:S823文献标识码:B随着奶牛集约化养殖和胚胎移植技术需要,同期发情技术使用越来越频繁。
同期发情又称为同步发情,是利用外源激素通过人为的控制使一群母牛在同一时期发情,这样使母牛在预定的时间集中发情,便于有计划的组织配种生产,利于集中进行发情观察和人工授精技术的推广,还为胚胎移植创造有利的条件。
掌握好奶牛的同情发情技术对于奶牛养殖的生产管理非常重要。
1同期发情的意义奶牛的同期发情技术对于奶牛养殖来说意义重大,一方面可以利于人工授精技术在奶牛养殖中的应用与推广,另一方面便于组织奶牛生产,利于管理,通过控制奶牛的发情排卵可以使奶牛配种、妊娠、分娩在相对集中的时间,便于饲养管理,还可以节约劳动力,再一方面,可以通过同期发情技术可以显著的提高母牛的繁殖率,生产实践表明,一些处于乏情状态的母牛通过处理后可以出现性周期活动,如可使因黄体久存而长期不发情的母牛黄体消散,生殖机能恢复正常,从而提高繁殖性能。
2同期发情的机理母的发情大分为和期,其中卵泡期是指黄体退化,并且血液中孕酮水平显著下降之后的这段时期,此时,卵巢中的卵泡开始迅速生长发育并成熟,最终进入排卵期,而黄体期,由于在孕酮的作用下,卵泡成熟受到抑制,在没有受精的情况下,黄体可持续一定的时间,然后退化,最后出现另一个卵泡期。
因此,黄体期的文章编号:2095—9737(2020)07—0058—02结束是另一个卵泡期的前提,孕酮水平较高会抑制发情,一但孕酮的水平下降到很低,卵泡就开始生长发育,正是由于卵泡期和黄体期的更替和反复出现,从而使得母牛的发情是呈同期性的。
家畜的同期发情的名词解释家畜的同期发情是指一种现象,即在特定时间段内,一群家畜个体的发情期几乎同时出现。
这种现象在家畜养殖领域中经常被利用和研究,旨在提高繁殖效率和经济效益。
家畜包括牛、猪、羊、鸡、鸭等,在农业生产和食品供应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同期发情现象不仅对养殖管理具有影响,也对繁殖控制和优化繁殖计划起到关键作用。
一、同期发情的原因同期发情的原因有多种,其中主要的因素包括环境、养殖管理和生理调节等。
1. 环境因素环境因素是导致家畜同期发情的重要原因之一。
比如在饲养场中,动物生活在相似的环境条件下,受到统一的光照、气温和饲料供应等因素的影响,这会导致它们的生理节律趋于同步。
此外,一些农场主也会有意识地设置光照、温度等环境参数,以刺激动物同期发情,以期提高繁殖效果。
2. 养殖管理养殖管理也是影响家畜同期发情的重要因素。
在养殖过程中,对于发情期的监测和管理能够有针对性地引导动物同步发情。
通过诸如饲料调配、疫苗预防和疾病管理等手段,养殖者能够事先预测和控制家畜群体的同期发情情况,从而更好地安排繁殖和繁育计划。
3. 生理调节在家畜的发情过程中,内分泌激素的分泌与调节起着关键作用。
例如,母牛的发情与黄体生成素和孕激素的分泌和水平密切相关。
研究显示,通过向动物注射或饲喂相应的激素物质,能够促使家畜整群同步发情。
然而,由于激素的使用可能存在潜在的危害和副作用,目前在实际生产中并不常见。
二、同期发情的意义家畜的同期发情对养殖业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影响。
1. 提高繁殖效率同期发情可以有效提高繁殖效率。
当家畜同步发情时,可以通过配种和人工授精等方式集中进行繁育操作,从而降低运营成本和人工投入。
此外,同期发情还可以减少生产周期,加速群体繁殖速度,提高养殖的经济效益。
2. 优化繁殖计划家畜同期发情还能够帮助养殖者更好地制定和优化繁殖计划。
通过了解家畜的同期发情周期和规律,养殖者可以合理安排繁殖时间和资源,提高配种成功率和胎儿存活率。
奶牛同期时间方案引言奶牛是农村中重要的家畜之一,对于养殖户来说,了解奶牛的同期时间方案非常重要。
同期时间方案可以帮助养殖户制定合适的养殖计划,提高奶牛的生产效益和健康水平。
本文将介绍奶牛同期时间方案的意义和基本原理,并给出一个具体的实施方案。
奶牛同期时间方案的意义奶牛的同期时间方案是指将奶牛分群管理,使其在同一时间内同步发情、同一时间内产仔、同一时间内挤奶和同一时间内配种。
通过实施同期时间方案,可以达到以下几个方面的效果:1.提高生产效益:通过同期时间方案可以实现同一时间内产仔,这样可以方便管理和照料,提高奶牛的产仔率和存活率,增加奶牛产奶量。
2.降低养殖成本:同期时间方案可以降低养殖成本,节约人力资源和饲料成本。
在同一时间内挤奶可以减少挤奶次数,提高挤奶效率,节约人力资源;同时,同期产仔可以减少饲料的浪费,提高饲料的利用率。
3.保证奶牛健康:同期时间方案可以帮助养殖户合理安排奶牛的繁殖周期,避免过度疲劳和过度利用奶牛,保护奶牛的身体健康。
奶牛同期时间方案的基本原理奶牛的周期性发情是制定同期时间方案的基础。
一般情况下,奶牛的发情周期为21天,这是奶牛宫颈内膜周期的表现。
奶牛宫颈内膜周期的变化与卵巢功能密切相关,是奶牛繁殖周期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实施奶牛同期时间方案时,我们需要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确定同期时间:根据奶牛的发情周期,确定同期时间。
一般可以选择7天、14天或21天作为同期时间。
2.分群管理:根据同期时间将奶牛分成不同的群体,每个群体都有相同的同期时间。
同一群体的奶牛可以同步发情、同步产仔和同步挤奶。
3.繁殖管理:在同期时间内进行配种工作,确保奶牛在同一时间内受孕,以便同步产仔。
4.产仔管理:对同一群体的奶牛进行产仔管理,提供良好的产仔环境和饲养条件,确保产仔的顺利进行。
5.挤奶管理:对同一群体的奶牛进行挤奶管理,确保在同一时间内进行挤奶工作,提高挤奶效率。
奶牛同期时间方案的实施方案以下是一个具体的奶牛同期时间方案的实施方案:1.确定同期时间:选择21天作为同期时间。
同期发情技术在规模化奶牛场中的应用丁志君新疆昌吉州吉木萨尔县新地乡人民政府,新疆昌吉 831700摘 要:[目的]为探讨同期发情技术在规模化奶牛场中的应用方案。
[方法]分别采用3 种不同处理方法对产后80 天奶牛进行同期发情处理,试验结束后比较不同处理方法对奶牛发情率和受胎率的影响。
[结果]试验A 组、B组和C组的发情率分别为72.50%、80.00%和87.50%;受胎率分别为62.07%、65.63%和68.57%,其中试验C组的发情率显著高于另外两组(P<0.05)。
[结论]同情发情技术的推广可以大大提升奶牛养殖业的经济效益,且在本试验条件下,试验C组的同期发情效果最优。
关键词:同期发情;奶牛;规模化文章编号:1671-4393(2022)09-0025-04 DOI:10.12377/1671-4393.22.09.050 引言同期发情技术是采用外源激素对奶牛进行处理,使得奶牛不受繁殖季节的影响,提前进行繁殖生产。
奶牛是季节性发情动物,其繁殖机能受季节影响较大。
而同期发情技术不仅有利于人工授精技术的推广,提高繁殖率和利用率,还可以实现奶牛在规模化养殖中的集中产犊、批量饲养,使奶牛养殖经济效益得到显著提高[2]。
目前生产中常见的同期发情技术有孕激素类法、前列腺素法(P G F2α)、孕激素和前列腺素结合法[3~5]。
本试验采用上述3 种不同的同期发情技术调控未发情奶牛的发情配种时间,筛选出适宜的同期发情处理方案,以提高规模化养殖中奶牛的繁殖效率。
1 材料与方法1.1试验动物在新疆某牛场,随机挑选出120 头产后80 天未发情奶牛,分为三组:A组为孕激素处理组,采用阴道栓法将阴道栓(将孕酮作为同期发情剂)放置入母牛阴道,14 天后撤栓;B组为前列腺素处理组,在试验开始第1天和第12天,每头奶牛分别肌内注射前列腺素20 mL;C组为激素混合处理组,先埋置阴道栓,7 天后撤栓时,每头奶牛肌内注射前列腺20 mL/天,注射1~2 天。
成母牛同期方案概述成母牛同期方案是指为了提高牧场牛群产仔效益而制定的一种管理计划。
通过对母牛生殖周期的合理管理,使牧场牛群在同一时间段内发情和产仔,从而提高养殖效益和经济效益。
目的成母牛同期方案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利益: 1. 提高繁殖效率:通过同期配种和同期产仔,可以在一段时间内集中处理繁殖问题,提高每头母牛的受精率和产仔率,从而增加牛群的更新速度和繁殖效率。
2. 降低管理成本:将牛群的发情和产仔时间集中在一段时间内,可以减少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和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率。
3. 统一管理:牧场对同一时间段内的母牛进行统一管理,可以更好地控制和协调牛群的繁殖活动,提高管理的效果和牛群的健康状况。
4. 提高经济效益:通过统一管理和优化繁殖效率,可以增加养殖产出,提高牧场的经济效益。
实施步骤成母牛同期方案的实施步骤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1. 选定同期时间段首先需要根据牧场的实际情况和养殖需求,选定适合的同期时间段。
一般而言,同期时间段的选择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 牧场的牛群数量和规模 - 牛群的品种和年龄结构 - 场地和设施的条件 - 养殖技术和人力资源等选定同期时间段后,就可以按照这个时间段来制定具体的母牛繁殖管理计划。
在同期时间段内,对母牛群进行集中管理。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 饲养管理:保证母牛的饲养量和饲养质量,提供充足的饲料和水源,保证母牛的营养需求。
- 疫苗接种:对母牛进行疫苗接种,增强免疫力,减少疾病传播风险。
- 疾病防控:加强对母牛的疾病监测和防控,定期进行体检,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 发情监测:通过监测母牛的发情状况,及时发现发情信号,做好发情记录,为后续的同期配种做准备。
3. 同期配种在同期时间段内,进行母牛的同期配种。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发情检测:通过发情记录和母牛行为,判断母牛是否处于发情期。
- 配种准备:确认母牛处于发情期后,进行相关的配种准备工作,如准备精液、准备配种工具等。
奶牛的“同期发情—定时输精”技术在牧场中的应用专业:动物科学******学号:********指导教师:***论文提交日期:二Ο一四年六月奶牛的“同期发情——定时输精”技术在牧场中的应用【摘要】所谓同期发情——定时输精技术是指通过利用某些外源激素,人为控制并调整一群奶牛在同一时期内发情并排卵已达到同期配种、同期人工受精的技术,同期发情也称为发情同期化。
奶牛发情鉴定在规模化奶牛养殖中是一个难题,容易因发情鉴定不及时或者暗发情而,增大产犊间隔,降低繁殖效率。
使用同期发情、同期排卵、定时输精技术可有效的克服这一缺点,并且,提高繁殖效率,便于配种员的操作。
【关键词】奶牛激素同期发情定时输精所谓同期发情—定时输精技术是指利用药物激素对一群母牛进行处理,有意识地调整改变其自然发情周期,使每个母牛的分散发情调整到一定时间内全群母牛集中统一发情,集中配种。
同期发情也称为发情同期化或同步发情。
同期发情是表面现象,而同期排卵才是同期发情的内在和本质,是我们所追求的结果。
目前国外应用最为广泛的同期发情药物是前列腺素(PG),其次是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等。
应用最为广泛的同期发情操作程序是GnRH/PG/GnRH方法。
一、同期发情技术的原理母牛的生殖生理中卵巢的形状与机能起重要作用,母牛的发情周期中卵巢要经过卵泡期和黄体期两个期。
两期交替、反复出现就形成了发情周期。
但两期中的黄体期的控制对发情周期的控制是关键。
牛群中的每头母牛都是处在发情周期的不同阶段,控制发情就是通过激素或药物处理控制黄体期黄体的寿命,使所有母牛发情周期调整到相同的阶段,达到同期化发情的目的。
在自然状态下,单个母牛的发情是随机的,人为地控制母牛卵巢上黄体的消长就可以改变这种发情的随机性,使一群母牛按照人们的意愿发情和排卵,黄体期间,黄体分泌的孕激素对卵泡发育有极强的抑制作用。
只有黄体消退、血浆中孕激素水平下降以后,新的卵泡才能发育成熟和排卵,奶牛表现出正常的发情。
奶牛的同期发情技术作者:李世常来源:《科学种养》2014年第06期同期发情又称同步发情,即通过利用某些外源激素处理,人为地控制并调整一群母牛的发情周期,使其在预定的一定时间内集中发情,以便有计划地组织配种。
它不仅有利于人工授精技术的推广,而且还能为胚胎移植创造条件。
一、同期发情的机理母牛的发情周期根据卵巢的形态和机能大体可分为卵泡期和黄体期两个阶段。
卵泡期是指在周期性黄体退化继而血液中孕酮水平显著下降之后,卵巢中的卵泡迅速生长发育、成熟,进入排卵时期。
而在黄体期内,由于在黄体分泌的孕酮作用下,卵泡的发育成熟受到抑制,在未受精的情况下,黄体维持一定的时间(一般是十余天)后即行退化,随后出现另一个卵泡期。
由此可见,黄体期的结束是卵泡期到来的前提条件,相对高的孕酮水平可抑制发情。
一旦孕酮的水平降到很低,卵泡便开始迅速生长发育。
卵泡期和黄体期的更替和反复出现构成了母牛发情周期的循环。
同期发情就是通过利用激素及其类似物,有意识地干预母牛的发情过程,使母牛发情周期的进程调整到相同阶段。
同期发情的效果,一方面与所用激素的种类、质量以及投药方式有关;另一方面也决定于奶牛的体况、繁殖机能和季节。
同期发情处理后,有可能使乏情的奶牛出现正常的发情周期,繁殖率提高。
二、同期发情的途径同期发情通常有两种途径:一是延长黄体期,通过孕激素延长母牛的黄体作用时间而抑制卵泡的生长发育,经过一定时间后同时停药,由于卵巢失去外源性孕激素的控制,则可使卵泡同时发育,母牛同期发情;另一种途径是缩短黄体期,是通过前列腺素溶解黄体,使黄体提前摆脱体内孕激素的控制,从而使卵泡同时发育,达到同期发情排卵。
三、同期发情常用的激素1. 抑制卵泡发育的制剂包括孕酮、甲孕酮、甲地孕酮、氯地孕酮、醋酸氟孕酮、18-甲基炔诺酮和16-次甲基甲地孕酮等。
2. 促进黄体退化的制剂主要是前列腺素F2α及其类似物。
3. 促进卵泡发育、排卵的制剂包括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促卵泡素、促黄体素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等。
2022年第04期在奶牛业趋于集约化和规模化养殖模式的同时,因为胚胎移植技术的需要,同期发情技术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更加频繁。
同期发情也称同步发情,主要是利用外源激素使一群母牛在同一个时期出现发情。
即人为控制母牛群在预定的时间发情,有利于提高配种效率和集中观察发情情况,同时更加有利于推广人工授精技术,此外也可为胚胎移植创造有利条件。
因为,实际奶牛饲养生产中掌握奶提高防疫意识,控制和减少非洲猪瘟的不利影响。
非洲猪瘟病毒对外界环境适应性强,非洲猪瘟病毒易于传播,因此有必要加强预防和控制,应重视消毒,并采用有针对性地选择有效的消毒药物和消毒剂,对病毒进行正规消毒是预防和控制非洲猪瘟流行的重要途径,对非洲猪的预防和控制,有多种常用的特异性药物应适应当地条件和品种。
其中,对非洲猪瘟最常用的有效消毒剂包括次氯酸盐、戊二醛、过氧乙酸、白都沙、碘水、等药物。
饮用水应使用2%~3%的次氯酸钠,次氯酸钠是一种有效的饮用水消毒剂,非常适合于非洲猪瘟的防治。
消毒应严格按照从内到外从猪舍核心区到工作人员、经过位置、生活区,再到繁殖基地外围的顺序进行,消毒的目的是防止交叉感染,防止和控制潜在的安全危害。
为全面预防和控制非洲猪瘟,应重点落实活猪及其产品的监管,完善活畜禽长途运输监管制度,依法严厉打击各种违法运输活动,禁止从疫区引进生猪,关闭活猪交易市场及各流通环节,降低疫情传播的大风险,坚持实行活猪批量管理,称为批量检查制度的分散风险,多部门配合元建立高速公路监督检查站,实行值班制度和消毒工作。
此外,针对生猪屠宰场所要进行专项管理,以确保防疫条件得到满足,若整顿后仍未达标,应依法依规处理;大力调查生猪屠宰的安全隐患和风险,敦促有关部门落实屠宰安全质量责任,严厉打击私人屠宰和乱屠宰,防止非洲猪的发生和蔓延,实施屠宰场综合防控战略。
4结语非洲猪瘟的致病性和传染性都很高,目前,该病仍然没有有效的治疗和预防用疫苗,对患病猪的处理方式是扑杀和无害化处理。
同期发情技术在奶牛胚胎移植中的应用研究朱玉林1,吴胜全1,宣柏华1,薛建华1(1.北京奶牛中心,北京100192 )摘要:本文研究了同期发情技术在奶牛胚胎移植中的应用,以提高牛胚胎移植的效率和受胎率。
根据以往的胚胎移植数据,分析了自然发情与PGF2α诱导的同期发情受体牛的冷冻胚胎移植受胎率,结果表明两者之间受胎率的没有差异。
使用同期发情方法可以使受体牛集中发情,有利于集中观察发情和集中开展胚胎移植,节省时间并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移植工作效率。
本文同时研究分析了低温气候对同期发情效果和受体牛可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平均气温为1℃至-1℃,最低气温为-5℃时,可以采用PGF2α进行同期发情处理,发情率可达70%,可用率达到三分之一以上;但在平均气温达到-5℃,最低气温达-10℃时进行同期发情,发情率只有50%,可用率只有18.42%,表明在极端低温条件下,同期发情的效果较差,受体牛的可用率很低,影响胚胎移植工作效率。
关键词:冷冻胚胎、胚胎移植、同期发情、极端低温。
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牛胚胎移植技术已经进入商业化应用阶段。
经过40多年发展,该技术更趋成熟和实用:在胚胎生产方面,有手术采胚发展到非手术采胚,平均单次超排的胚胎数量达到6枚只有;在胚胎长期冷冻保存方面,有甘油冷冻法发展到乙二醇直接移植冷冻法,使胚胎移植变得和人工输精技术相似,操作简单,鲜胚受胎率达到60%左右,冷冻胚胎移植受胎率也达到50%以上。
目前,全世界每年生产和移植的牛胚胎超过50万枚以上。
尽管胚胎移植技术是一项成熟技术,但与人工授精技术相比,胚胎移植的成本仍然很高,而且并不是每批次的胚胎生产或移植都能获得理想的效果,受体牛状况(年龄、营养、胎次)、气候、各种应激、移植部位以及胚胎质量等许多因素可以影响胚胎移植的成功率,导致不同状况下的胚胎移植效果差异很大。
国内外,在胚胎移植中普遍使用同期发情技术。
近年来,国外还发展了同期发情定时移胚技术。
牛的同期发情操作技术贵州省畜牧业兽医研究所何光中同期发情又称同步发情,就是利用某些激素制剂人为地控制并调整一群母畜发情周期的进程,使之在预定时间内集中发情。
1 同期发情的意义1.1 有利于推广牛的人工授精由于牛群过于分散或交通不便人工授精技术推广往往受到限制。
如果在一定时间内使母牛群集中发情,就可以根据预定的日程进行集中定时配种,解决设点难的问题。
1.2 便于组织肉牛生产控制母牛同期发情,可使母牛配种、妊娠、分娩及犊牛培育在时间上相对集中,便于肉牛的成批生产,便于饲养管理,节约劳动力和费用,对于工厂化养牛有很大的实用价值。
1.3 可以母牛提高繁殖率同期发情不但用于周期性发情的母牛,而且也能使乏情状态的母牛出现性周期活动。
例如卵巢静止的母牛经过孕激素处理后,很多表现发情;因持久黄体存在而长期不发情的母牛,用前列腺素处理后,由于黄体消散,生殖机能随之得以恢复。
因此,可以提高繁殖率。
1.4 在胚胎移植技术中是重要的一环。
2 同期发情的机理母牛的发情周期,在卵巢上表现为卵泡期和黄体期两个阶段。
卵泡期是在周期性黄体退化继而血液中孕酮水平显著下降后,卵巢中卵泡迅速生长发育,最后成熟并导致排卵的时期。
卵泡期之后,卵泡破裂并发育成黄体,随即进入黄体期,在黄体分泌的孕激素的作用下,卵泡发育成熟受到抑制,母畜不表现发情,在未受精的情况下,黄体维持约15~17天,即行退化,随后进入另一个卵泡期。
相对高的孕激素水平可抑制卵泡发育和发情,由此可见黄体期的结束是卵泡期到来的前提条件。
因此,同期发情的关键就是控制黄体寿命,并同时终止黄体期。
同期发情技术有两种方法:一是向母牛群同时施用孕激素,抑制卵泡的发育和发情,经过一定时期同时停药,引起牛群同期发情。
这种方法,造成了人为黄体期,推迟了发情期的到来。
另一种方法是利用前列腺素使黄体溶解,中断黄体期,从而提前进入卵泡期,使发情提前到来。
3 母牛同期发情处理方法用于母牛同期发情处理应用的药物种类很多,方法也有多种,但目前较适用的是孕激素法和前列腺素法两种3.1 孕激素法分为两种,即埋植法和阴道栓塞法。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规模化奶牛养殖场奶牛同期发情的必要性
作者:刘元渊, 韩文雄, 曹学东, 陈建刚
作者单位:刘元渊(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凉城县畜牧局), 韩文雄,曹学东,陈建刚(内蒙古蒙牛繁育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刊名:
现代农业
英文刊名:MODERN AGRICULTURE
年,卷(期):2010(9)
1.刘丽娟.罗玉柱.胡江.LIU Li-juan.LUO Yu-zhu.HU Jiang牦牛同期发情技术研究进展[期刊论文]-中国畜牧杂志2006,42(11)
2.王昆.王建锋.李魁英.李树静.张峰.WANG Kun.WANG Jian-feng.LI Kui-ying.LI Shu-jing.ZHANG Feng不同处理方法对受体牛同期发情效果的比较研究[期刊论文]-河北农业科学2008,12(5)
3.牛志涛.党乐.NIU Zhi-tao.DANG Le氯前列烯醇诱导黄牛同期发情效果试验[期刊论文]-中国牛业科学
2008,34(6)
4.燕海峰.张松柏.胡雄贵.邓缘.曾一鸣.YAN Hai-feng.ZHANG Song-bai.HU Xiong-gui.DENG Yuan.ZENG Yi-ming 同期发情在肉牛人工授精领域的研究与应用[期刊论文]-家畜生态学报2009,30(6)
5.何光中.HE Guang-zhong补饲对喀斯特地区黄牛同期发情效果的影响[期刊论文]-贵州农业科学2008,36(4)
6.张淑君奶牛规模化养殖的卫生保健[期刊论文]-养殖技术顾问2007(8)
7.黄光荣.谢鸿提高母牛同期发情受胎率的措施[期刊论文]-广西畜牧兽医2005,21(2)
8.刘瑞鑫.吴柱月.李铭.黄光云.罗蒙和.LIU Rui-xin.WU Zhu-yue.LI Ming.HUANG Guang-yun.LUO Meng-he不同饲养管理条件下黄牛的同期发情试验[期刊论文]-中国牛业科学2010,36(3)
9.向程举不同药物处理方法对母牛同期发情效果的比较[期刊论文]-贵州畜牧兽医2003,27(1)
10.丑武江.郭雄全.席继锋.CHOU Wu-jiang.GUO Xiong-quan.XI Ji-feng应用CIDR+PG诱导黄牛同期发情的试验研究[期刊论文]-草食家畜2009(2)
本文链接:/Periodical_xiandny201009068.aspx。